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

潮州文化,近年也通稱潮汕文化,隸屬於嶺南文化,是漢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遺存,在歷代傳承過程中不斷發展而形成的漢文化。潮汕文化是潮汕人(潮汕民系)創造的文化,特徵是以海洋文化為主。

潮州文化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又帶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點,以潮州功夫茶潮汕飲食潮汕商幫文化、潮汕善堂潮汕祠堂潮州方言潮繡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藝、潮州木雕潮州大鑼鼓潮汕民居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內外。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潮汕英歌舞潮汕僑批文化等多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1907年5月22日,丁未黃岡起義爆發,這是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的推翻清朝的武裝起義,乃日後諸多民主武裝革命的先聲。但《南洋總匯報》卻大肆指責孫中山勾結“潮汕會黨”,策動黃岡起義。“潮汕”之名由此見諸報端,廣為人知。

由於經濟貿易上,高度聯繫、往來頻繁;思想文化上,愈發融合、觀念的普遍認同;同時,行政區劃的劃分使人容易混淆區劃與文化的分界,從而使得“潮汕”一詞更為契合時代,契合認同,這一提法也變得尤為重要。在現代思維中,”潮汕“也更為的多元、平等與團結。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語言文化,潮劇,基本情況,起源,表演特色,演出形式,劇本語言,服飾歷史,唱腔,臉譜,音樂,工藝,木雕,潮繡,歷史淵源,潮繡服裝,大鑼鼓,大鑼鼓,小鑼鼓,蘇鑼鼓,工夫茶,鐵枝木偶,歌冊,飲食文化,民居文化,潮州民俗,宗教文化,僑批文化,慈善文化,旅遊文化,

語言文化

潮州方言,即潮州話、潮語,是漢語閩南語的次方言,分布於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潮汕地區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豐順縣)以及海外華人地區。英文稱為 Teochew或者 Chiuchow。語言學上潮州話源於古閩南語,潮州人的先祖多為中原漢人,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期間為躲避戰亂,移民南遷經由福建莆田進入廣東東部即今潮汕地區。由於身處封閉式的地理環境,移民們一直較好地保留著中古和上古時期的華夏文化傳統,所使用的語言逐漸發展為今天這種古樸典雅,生動幽默的獨立方言。
潮州話,屬漢語閩語閩南語。它的辭彙豐富,幽默生動,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所重視。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語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語言的專著。
歷史上古代潮州府包括現今潮州汕頭揭陽等地以及梅州市的大埔豐順,“潮州話”的稱謂便來自於此,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受到海內外潮人普遍認同。
潮州話語音複雜,辭彙豐富,語法特殊,古語義多,並且擁有眾多自己的語言研究專著,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被語言學家譽為“古漢語的活化石”。對於廣大潮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繫感情的紐帶,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尤其是當身處異域他鄉,每逢親切潮音,便是“自己人”了。

潮劇

基本情況

潮劇俗稱潮州戲,是全國十大劇種和八個出國劇種之一。它是由宋元南戲演變而成的,有500多年的歷史。潮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吸收潮州音樂和民間舞蹈的精華,同時博取其他劇種的長處,終於形成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傳統戲劇。
潮州文化
潮劇的行當(角色)分生行(小生、老生、武生等)、旦行花旦、老旦、武旦、烏衫)、淨行(俗稱“烏面”)、醜行(小丑、老醜、女丑等)。
潮劇在表演程式上,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唱工唱腔注重委婉清析,悅耳動聽。生旦表演技巧靈活、細膩、形象;丑角的表演滑稽輕捷,詼諧風趣,很受人們的喜愛。舞台上所有行當,一切身段動作都有程式規範。比如手的活動區位,就有“花旦齊肚臍,小生在胸前,烏面到目眉,老醜胡亂來”的基本規範。
潮劇的伴奏分文場(畔)和武場(畔)。文場音樂採用整套潮州弦樂的樂器,武場主要是潮州鑼鼓
潮劇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57年、1959年潮劇兩次進京獻技,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先後觀看了演出,還接見演員併合影留念。1991年底,市潮劇團作為廣東省唯一的一個藝術團體獲得“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的桂冠。近年來,潮劇團多次赴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獲得高度的評價和讚賞。

起源

潮劇產生於潮州,而後流行於潮州及福建南部、台灣及香港,在東南亞諸國有深遠的影響,很多潮劇刻本如《荔鏡記》、《金花女》、《蘇六娘》,在美國、英國、奧地利和日本等國的圖書館均有收藏。在潮僑最多的泰國,潮州戲班竟有30多個。

表演特色

潮劇圈內人說起潮劇表演特色時,最常聽見的有幾種:
⑴“三小”說(潮劇較有特色的是小生、小旦、小丑)。
⑵“細膩”說。
⑶“避硬就軟”說(長於才子佳人,短於帝王將相或迴避以男主角為主的戲)。
我認為:“三小”說只說對了三分之一。為什麼?與其他劇種相比,潮醜有很多人無我有的東西,譬如扇子功(他人無我豐富),譬如項衫醜(以《鬧釵》為代表)、踢鞋醜(以《刺梁冀》為代表),那自成一格,互不相混的表演身段,堪稱珍寶,而“三小”中的小生、小旦便不那么風光了。
廢除童伶制之後,潮劇的生旦向其他劇種學習了不少表演藝術,有的還能予以溶化,但充其量也是人有我有,難言特色。
潮州文化
我本人是武生出身,然對於旦角身段也頗有一點研究,每到外地看戲學習,總能看到一些生旦的表演身段遠在潮劇之上,難免嘆服與慚愧並生。兩年前到成都觀摩川劇匯演,有幸看到川劇學校演出的傳統劇目《碧波紅蓮》。書生與龍女幽會一場戲的生旦身段,便使我五體投地。
“細膩”說——不少人認為潮劇的表演特色是細膩的。單就我們較易看到的越劇和梨園戲說,早以表演細膩、清雅而蜚聲海內外。而川劇雖以“辣味”及特技著稱,有不少劇目的表演也是細之又細的。至於那些我尚未看到的劇種,若論起細膩來,肯定也各有所長。所以我認為,“細膩”很難說是潮劇特色。
“避硬就軟”說(長於才子佳人,短於帝王將相)的內涵與“三小”說基本相同,只是視角不同而已。才子佳人易於在生活中找到素材,不因地域而異,但帝王將相對於“山高皇帝遠”的潮州地區,特別是對於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潮劇演員來說,勢必是雲遮霧障,隱約朦朧。因而他們只能憑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加以塑造,其結果最缺乏的就是氣勢和風度。若“避硬就軟”說成立,正像對一個兩腿不齊的人稱讚其腿有特色一樣。
潮劇在表演上有一不大為人注意的特色,這便是形體動作上的“收斂”。“收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手的幅度小,無論是雲手、山膀、順風弦以至“拉山”踢腿等皆如是。二是上身前傾、扣肩、收腹,屁股必然後凸,有人嘲為“長民倉”。此種表演於生、淨尤為突出。不信請看:目前常見於壁畫、浮雕、屋頂塑像及用於迎神賽會或家庭擺設的“翁仔屏”,幾乎無一不以“長民倉”現世。假設一萬年後,潮劇已不存在,後代人用當代考敦煌舞的方法從壁畫、浮雕上去考“潮劇”,勢必以“長民倉”為第一特徵。
此種體態,塑造諸如《蘆林會》中那個既貧窮、落魄、迂腐,又被家庭糾紛困擾著的姜詩是恰到好處的。但要塑造那些瀟灑、得志或桀不馴的人物,顯然大相逕庭。就連《告親夫》中的蓋良才一類人物也難就其范。
由於交通日趨便利而使劇種的交流頻繁,特別是電視的普及,致使自身特色並不多且又善於兼收並蓄的潮劇表演身段明顯地被異化了。這對於潮劇的振興是利是弊,值得進一步探討。

演出形式

據說它是由當地皮影戲演變而成,故潮州人稱"紙影戲"。清末,潮州皮影棄皮成形改捆稻草為身,泥頭,紙手,木足,著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木偶。藝人們仿戲劇舞台,去窗掛幕,前置桌椅,演出形式從此定型。
其造型,酷似當地傳統工藝花燈的形象,偶高1至1.4尺,鐵線長1尺, 後加長到1.6尺,表演或坐或立,班社9人(操縱、演唱、樂工各3人)。舞台一丈見方,離地約4.5尺,台中掛幕簾,操縱者在簾後表演,分頭、二、三手。

劇本語言

潮劇語言有著鮮明的三點特色;一是鮮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濃郁的生活氣息;三是生動的形象比喻。這三點,在潮劇傳統劇目的本子中隨處可見。但由於舊社會的潮劇藝人多是賣身的童伶,文化層次很低,他們傳習下來的戲劇語言雖有上面提到的三點特色,但大多數偏於粗俗。有些經文人參與編寫的,則又偏於典僻深奧。總的說來,潮劇的語言還未能“俗中求雅,雅中化俗”,達到“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
建國後由於有不少新文藝工作者進入潮劇團擔任文化教員,幫助藝人學習文化,參與編寫劇本,促使潮劇的文學品位有所提高。五 十年代湧現了一批經過認真整理,情文並茂的劇目,如《辯本》、《掃窗》、《蘆林會》、《刺梁驥》等。《蘇六娘》一劇尤為雅俗共賞的好例子。例如渡伯是老醜,桃花是花旦,“過渡”這場戲的語言非常富於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蘇六娘和郭繼春都是有才學之人,作者設計他們的語言多為詩和民歌的融合,近於“本色”。
綜觀現在潮劇舞台上演出劇目的語言,有些還不理想,還未達到“雅俗共賞”的高度,還有待我們努力。而努力的方向,我想該從廣大觀眾著眼著手。潮劇觀眾層次不同,就文化程度來說有高中低之分,就年齡結構來說,有老中青之別,就地域區分來說有城市、鄉鎮、山村的不同。那么一齣戲要使這么廣泛眾多的觀眾看懂、愛看、多看不厭,實非易事,這其中有許多學問要我們去學,就語言方面來探討,我認為可以著重注意三點:
潮州文化
一、著眼中間層,兼顧高低層。即是說,整齣戲的語言儘量使中間層的觀眾全懂,兼顧高低層而變通。僻典僻語不用,晦澀詞句不用,必要用典故時則想出輔助辦法,使觀眾明了。
二、以“本色”為主體,左跨“文采”,右跨方言。戲曲語言有“本色”、“文采”之分,而無貴賤之別,“本色”語言接近於民歌、生活,運用得好,同樣有高品位的文學價值。
三、抓緊“縱的統一,橫的差別”。這是運用語言刻劃人物性格、區分行當最重要的一條。“縱的統一”,是說劇中每一個人自身的語言風格要自始至終保持統一;“橫的差別”則是指劇中各個人之間的語言風格要有差別,而且差別越明顯,他們的個性就越鮮明,這和電視螢屏上“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柱一樣,它們之間的邊緣越分明越是斑斕好看。

服飾歷史

潮劇在50年代以前,舞台服飾(戲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實行衣箱規制,由三、四十種特定造型的戲服和盔帽,通過造型、色彩圖案的變化,配套使用,適用於周秦兩漢、唐、宋、元、明(清代另設)各個朝代、各種人物的服裝穿戴。這套傳統衣箱規制的形成,是歷代戲曲藝人們在藝術實踐中,運用他們的智慧和藝術想像力,不斷創造的結晶。劇團只擁有幾隻箱子,裝上最少最簡單的行頭,就能轉移於各鄉村作巡迴演出。這種簡單而適用的方式,直至今天仍為我們繼承運用。
中國各劇種的衣箱規制大同小異,而各劇種的服飾則各具濃烈的地方色彩。潮劇傳統的服飾,具有潮繡托底、墊高、呈現立體感的刺繡工藝技法,其配色對比鮮明,裝飾性強,將潮繡的刺繡特點溶入潮劇服飾之中,成為馳名中外的“潮繡戲服”。例如:衣身以金線繡上大小獅子(諧音“太師少師”)的黑開台(開氅),專為太師和國丈穿用;繡有大小鱷魚紋樣的“紅開台”,則是給朝中權貴宦官所穿;穿紅蟒或黃蟒的小生角色,必須掛上一個繡有獅子或珍禽、填滿金銀線的“苫肩”(俗叫“小生苫”)。盔帽則有“射箭眼帽”、“繡狀元帽”、“珠笠解元巾”、“痴哥囀”等,這是其他劇種所不曾見到的。
潮州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在50年代末期,潮劇服飾大力進行改革在原來傳統特色基礎上不斷吸收外地劇種的服飾,創製新的服飾。有些同志擔心“潮劇改革越多,劇種的特點越少了”。我認為所謂特點是從對比中產生出來的,特點又帶有歷史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遺留下來的傳統和特點,不過是過去某個時期的創新,而今天我們的改革和創新,或許也就是將來的傳統了。因此,我們既不能把傳統的特點看作陳腐俗套,也不要把它看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重要的是要加強研究,去粗存精,以傳統作借鑑,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真正地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
潮劇是一個善於“兼收並蓄”、吸取別人長處來豐富自己的劇種,舞台服飾也沒有例外。潮劇1952年參加中南區戲曲匯演,1957、1959年兩次上京演出,和全國各大劇種、兄弟劇團互相交流,吸取了人家不少長處。例如,學習京劇的“女被衣”,定名為“京裝”;學習上海越劇的服裝,冠上“改良”二字,如現今常用的‘‘改良蟒”、“改良官袍”、“改良甲”等,還有許多生旦角色的服裝,現在已在潮劇舞台上紮根了。據不完全統計,建國後至今潮劇服飾的品類已增加近一倍。這就充分說明,潮劇服飾藝術,也是能夠跟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的。
當代中國戲曲舞台上的服飾,隨劇種不同而各有特點:一是以京劇為代表的京派服飾,多數劇團仍保留著那些古樸、密集紋繡圖案和多用原色的濃烈服裝;二是上海越劇的服飾,突出其“抒情優美”,紋繡簡練、素淡的獨特風格;三是廣東粵劇,近年來某些劇團恢復了過去盛行過的珠光亮片服飾。潮劇劇團有的偏愛沿用老傳統,有的則傾向購買上海越劇服裝,有的模仿電視錄像片中的服飾,形成以金銀箔剪貼而成的“新式戲服”。由於觀眾層次不同,有的能接受,有的則不能接受。

唱腔

劇種的區別,除其它表現形式之外,更重要是體現在聲腔上。聲腔,它的個性很強,是任何劇種都不能頂替的。
潮州文化
潮劇屬於高腔系統,稱之為曲牌體系。潮劇作曲通常運用四種素材:一是曲牌,一是滾調(也稱滾板),一是民間小調(也稱小調),一是詞牌(或稱唱詞),但最具劇種特色的要稱曲牌。由以上幾種音樂素材,形成一個“潮”字,即潮劇音樂唱腔。
曲牌俗稱“牌子”,是元明以來南北曲小曲、時調等各種曲名的泛稱。曲牌各有專名,潮劇常用的有幾十種。每一曲牌都有其固定的曲調、唱法、句法、字數以及平pE。這種傳統曲牌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加工錘鍊形成的。這些曲牌之所以能廣泛流傳,民眾之所以能那樣地熟悉和喜愛,其根本原因是它集中地、概括地反映了人民民眾的思想情緒,通過純樸易解的音樂語言深刻地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因而能在民眾中產生感情的共鳴。
潮劇曲牌不可分割的是潮劇打擊樂。潮劇打擊樂很有地方特色,鑼鼓的造型獨特,種類繁多,每件樂器都經過嚴格定音,敲打起來,悅耳動聽,表現力強,與唱腔、弦樂能揉合在一處,前人稱之為“三股繩”。三者同時並動,互相烘托。鑼鼓多產生於曲牌之中,為推進劇情、創造氣氛,增添了不少光彩。如果離開了曲牌,鑼鼓也就大大地減色了。
曲牌,它是整個戲曲藝術的組成部分,它必須服從劇本的要求,圍繞戲的內容,劇情的發展,特別是人物思想活動去發揮其特長,刻劃、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性格化的目的。潮劇很多傳統戲的唱腔,在處理上都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借鑑。自然,後人不能一味模仿前人,我們要在繼承的前提下,大膽地創造出新的曲牌、聲腔,去適應舞台上的新個性。

臉譜

臉譜潮劇舞台人物臉部化妝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潮劇藝術的組成部分。潮劇舞台上勾上臉譜的人物,主要是淨行(俗稱烏面)和醜行,其他行當除生行的關羽、趙匡胤;武生的孫悟空、姜維等少數人物外,一般都不勾臉譜。
潮州文化
潮劇與我省的漢劇正字戲西秦戲,在歷史上屬同一個地區的劇種,藝術上互相交流,臉譜也互相吸收。潮劇吸收兄弟劇種的臉譜,在藝人的舞台實踐中,隨著劇情和人物描寫的不同也起了變化,形成潮劇的風格。
潮劇臉譜在創作手法上,是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誇張手法;通過變形、傳神、寓意,以突出人物獨特的精神氣質與性格特徵,如關羽、張飛包拯的臉譜,就以變形、寓意顯示了人物的精神氣質。
潮劇臉譜的基本譜式只有十幾種,但由於色彩、線條的種種變化,以及不同演員勾法的不同而顯得豐富多彩。如張飛的臉譜,由於不同演員在色彩線條運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潮劇臉譜圖象創造的依據主要有幾種。一是來源於神話或民間故事。如神怪人物雷神,潮州民間傳說雷神會飛翔,是潮劇雷神(雷震於)的臉譜,繪上鳥形、鳥嘴、腰背還要加上雙翼(翅膀)。楊戩是《封神演義》中的神將,稱為二郎神,曾佐姜子牙打敗魔家四將:因有天眼,故臉譜是三隻眼。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民間傳說他“晝斷陽、夜斷陰”,故在臉譜上繪上太陽太陰(月牙)的圖像。一些人物,因善用某種“法寶”,則在臉譜上繪上其擅用的“法寶”,如孟良臉譜,繪上一個紅葫蘆。二是根據人物的經歷、身份,通過圖案加以標誌。如焦贊曾在芭蕉山當山寨王,在臉譜上繪上一葉芭蕉葉。鄭思曾在戰鬥中傷殘一眼(也有傳說他是上山救人,被野獸爪傷一眼),故其臉譜是雌雄眼。此外,一些觀眾熟悉的人物的後裔,如張飛之於張苞、孟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則襲用其父的臉譜。
臉譜作為舞台藝術形象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與道德褒貶的功能,寓褒貶、別善惡於圖象、色彩之中。魯迅先生說,臉譜是由“優伶和看客共同逐漸議定的”(《且介亭雜文》)。它反映著創作者(藝人)和欣賞者(觀眾)的審美觀念。臉譜的顏色,一般以紅色表示忠誠,黑色表示剛直,綠色表示強悍,白色表示奸邪,金銀色表示怪異。這與潮州民間以紅色表示喜慶樣瑞,白色表示邪惡不幸相一致。張飛的臉譜,有的劇種突出他粗魯的性格,臉譜上繪上豬鼻(豬鼻雲),而潮劇張飛的臉譜,卻繪上蚨趴的圖案,突出他活躍、輕快、喜樂的性格。潮劇女狐精(狐狸精)的臉譜,整個臉譜分成兩半,一半是美女的形象,一半是兇殘的惡臉,在美女的嘴角,還有一粒美人痣,細看之下,卻是一隻毒蜘蛛。舞台上也有些人物心地(品質)善良,卻以豎眉立眼的兇相出現。人的外表(形象)並不總是與內心(品質)相一致,所謂“菩薩金剛面,魁星錦繡肚”,舞台上這些臉譜的創作,也是藝人與觀眾審美觀的反映。

音樂

潮州弦樂是潮州音樂各類品種中流行最廣、最具民眾性、最普及的樂種。潮州弦樂以頭弦(二弦)為領奏樂器,除頭弦外,有椰胡、提胡、小三弦琵琶、奏琴、揚琴、小笛等。弦樂曲目十分豐富,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曲古十大套:《昭群怨》、《寒鴉戲水》、《月兒高》、《黃鸝詞》、《小桃紅》、《平沙落雁》、《玉連環》、《錦上添花》、《鳳求凰》、《大八板》,還有民間流行樂曲、牌子曲、小調等。潮州弦樂曲調優美,結構嚴謹,清新悅耳,常作為人們自娛自樂的形式。
潮州文化

工藝

潮州工藝琳琅滿目,光彩照人,是優秀的潮州文化的一部份,是潮州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潮州的陶瓷,自晉以來,已有深厚的根基,至宋代的筆架山窯,更是名震遐邇。筆架山宋窯百窯村之稱,其瓷器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產品源源不斷地遠銷海外,使潮州成為廣東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環。前些年,紐西蘭學者露易.艾黎來潮訪問,當他在博物管的陳列室見到筆架山宋窯出土的瓷器時,高興得叫起來:“啊,它的故鄉原來在這裡!”近年,日本福岡市的一批學者組團攜帶當地出土瓷器的照片,尋根訪祖來到潮州,印證了他們出土的瓷器正是筆架山窯的產品。解放後,潮州的陶瓷業得到繼承和發展,並不斷推陳出新。盛產瓷器的楓溪被譽為“南國瓷鄉”。1978年,鄧小平同志將楓溪陶瓷工人創製的1.3米高,三層《友誼》通花瓶,作為國禮品贈送朝鮮的金日成主席,更使潮州陶瓷聲譽鵲起,身價百倍。此外,由蔡維傑創作的長100.80米、高1.28米、厚0.02米的《五百羅漢圖》,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浮雕瓷壁畫;由蔡光秋主創的高溫一品紅釉“盛世瓷花籃”,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釉瓷花籃;由謝兩岳創作的毛澤東瓷塑像,高達2.6米,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由林禮騰創作的直徑達215厘米的高溫彩繪大掛盤“百美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瓷掛盤,後來被他自己所創的“盛世滋生圖”刷新了紀錄;由吳瑞深製作的高約6毫米、寬約10毫米、重僅2克的“富貴”朱泥壺,是世界上最小的手拉朱泥壺;一次性注漿成型、並施以紋片釉一次燒制而成、長達528厘米的“祭鱷文”瓷板畫,也曾被載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潮州文化

木雕

潮州木雕,用於建築和家具的裝飾木雕,在中國有很久的歷史,並且風行各地,它一向是與廣大民眾關係最為密切的美術形式之一。
潮州木雕潮州木雕
廣東東部的潮安、揭陽、潮陽、普寧、饒平和澄海一帶,明清以來木雕藝術異常發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自成一個體系。因為這幾縣舊屬潮州府,人們便習慣地稱之為“潮州木雕”。
在潮州地區,房屋的脊、檐、外壁,通常飾以灰批、嵌磁、磚雕或石雕;木雕則被安置在門、窗、前廊的梁架、柱頭等顯眼而又不受日曬雨淋的地方; 家具方面,大則屏風、几案、床榻,次則櫥櫃、椅凳,小至放燈芯、盛紙媒的筒子,莫不加以雕飾;而在過去,與祭祀有關的神龕神轎,饌盒、爐罩、燭台等,更是木雕藝人們的用武之地。潮州木雕用的是當地出產的普通的木材;建築裝飾雕刻比較粗大,一般採用杉木;家具器物的雕飾則多採用樟木。樟木的質地並不堅密,藝人取其有一定的韌性和易於奏刀的優點,刻得層層疊疊、玲瓏剔透;刻後再予以髹漆貼金,不僅輝煌燦爛,且能抗潮避蛀,經久不致崩裂變形或腐朽。潮州木雕密切聯繫著民眾實用生活的各個方面,更適應著民眾的思想感情和審美上的需要。它的題材內容,多數來自民間為人們所喜愛和熟知的神話、傳說、戲曲和歷史故事,如頌揚勇敢和機智的《苦肉計》;追懷先賢的《蘭關雪》;讚美純真愛情的《陳三五娘》等;也有些直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漁樵耕讀》、《修房蓋屋》描寫了普通勞動,《洋鬼子燭台》表露了人民對帝國主義者的嘲諷。還有種種珍禽瑞獸花果蟲魚,而對於江海中的水族、亞熱帶的植物的表現,尤為出色。至於千變萬化的幾何紋樣,也同樣表現出無窮的智慧和豐富的美感。
潮州木雕潮州木雕
廣闊的題材內容,複雜的裝飾要求,促使著藝人們探索、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與手法。根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裝飾部位,他們把各種類型的浮雕、圓雕、通雕、線刻,或單獨、或相間、或綜合地靈活運用。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卓越的創造,是那種穿透、鏤空、多層次的"通雕"。通雕吸收了圓雕、浮雕、陰刻以及繪畫的某些長處,融會而成為一種獨特的形式。它善於把曲折複雜的故事在一個畫面上,有條不紊地聯繫起來;既照顧到敘事的明了完整,又照顧到造型的單純概括;既能給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又經得起仔細玩味賞品。人物和環境的處理,亦實、亦虛,決非自然的模造,常借用一門一柱一樹一石的簡單物象,讓觀者在腦海里馳騁遐想。構圖不受透視法則的約束,人物加以適當的變形;不強調縱深的真實感,講究的是疏密勻稱,穿插聯結,緊湊結實;因而對於建築器物,不僅奏到裝潢富麗之功,並且,儘管精巧絕倫,依然保持了它外壁的平面感,顯得似乎更渾厚堅牢。
潮州木雕,是中國的一項寶貴的藝術遺產,對於建築、工藝、雕刻、繪畫的發展,都將提供出許多有益的經驗。

潮繡

歷史淵源

潮州刺繡歷史悠久,與廣州刺繡又合稱為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她工藝精細,風格獨特,老一輩的潮州人統稱潮繡品為顧繡品,而顧繡品則出自明代顧名世之手,可見潮繡確有其悠久歷史。
潮繡潮繡
抽紗是潮繡發展的一支,已經成為原潮州地區的傳統特色工藝,從她的工藝到花紋構圖,無不體現著潮州民間工藝的傳統特點。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恰恰是這體現潮州文化特點的工藝,竟是由外國傳教士傳進來的舶來品。
從潮州抽紗紋案中,我們仍可以細心地辨認出些許海外的紋飾的影響,只不過這些紋飾已經潮州本地化了。透過潮繡到抽紗的吸納過程,我們可以觸摸到潮州文化的包融性。消化消溶,為我所用,這正是潮州文化在沿海開放性世界中獨具特色的原因所在。

潮繡服裝

潮繡傳統工藝發展到現代化技術生產的潮州服裝企業有500多家,從事時裝、婚紗和晚禮服的生產,是世界婚紗和晚禮服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高級晚裝、婚紗及飾品最大生產製造商之一,其名瑞牌製品,是國家外經貿部重點支持的名牌出口商品,獲得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頒發的“進出口商品免驗證書”,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各地。廣東省金潮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手繡機繡繡衣、針織品、羊毛珠繡繡衣、真絲釘珠衫、化纖時裝等五大類中高檔服裝。“金潮”品牌被92’廣東(秋季)時裝周組織委員會授予最具時尚服裝品牌。
潮州文化

大鑼鼓

潮州鑼鼓包括大鑼鼓、小鑼鼓、笛套鑼鼓、蘇鑼鼓等。
潮州大鑼鼓潮州大鑼鼓

大鑼鼓

以打擊樂為主,以鼓作指揮,並配以管弦樂合奏。以嗩吶為旋律主奏樂器的稱"嗩吶大鑼鼓";以大扎笛為旋律主奏樂器並具有笛套演奏風格特色的,稱"笛套大鑼鼓"。大鑼鼓氣勢磅礴,氣氛莊重常用於民間游神賽會和慶典活動。1949年後,潮州大鑼鼓勁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為適應會演和出訪演出的需要,從廣場進入了劇場,在藝術上有了更多的加工和提高。1957年,潮州大鑼鼓《拋網捕魚》在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了金獎,飲譽中外。
潮州文化

小鑼鼓

是從大鑼鼓中刪去聲音洪亮、粗獷的大半鑼和大蘇鑼派生出來的小合奏形式。當然,小鑼鼓從體裁形式、曲體結構及採用曲牌方面就沒有像大鑼鼓那樣的嚴謹和豐富。一般來說,其演奏風格清新明朗,輕快活躍。
潮州文化

蘇鑼鼓

以蘇鑼、蘇鼓演奏得名,脫台於外江戲(即廣東漢劇)的伴樂形式,別具一格。
潮州文化
潮州鑼鼓中算"嗩吶大鑼鼓"和"小鑼鼓"最為普及,分布最廣。凡有潮人足跡的地方,就有這種鑼鼓。人們常說的潮州大鑼鼓,指的也就是這一種。它被國外音樂界人士譽為"東方交響樂"。潮州大鑼鼓已從本地傳播到華僑居住眾多的東南亞各國,成為人們喜見樂聞的一種文化藝術。

工夫茶

基本情況
潮州工夫茶,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說,工夫茶指以烏龍茶類為沖泡茶種;狹義上說,指講究水、火、茶葉、茶具、沖法和品嘗的茶藝。從“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 獨特的小巧工夫茶具,講究“高沖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 一套沖泡手藝和謙恭禮讓的茶禮。但這還是小工夫,大工夫則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講究的 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養和文學藝術等豐富內涵的茶道。因此,潮州工夫茶不論從源流上,還是對茶道的研究上,都是具有獨特的風味和格調,堪稱“中國茶道”的集中體現者。
工夫茶茶具工夫茶茶具
茶文化
潮州茶文化是嶺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為著稱。“工夫”,本為茶名(一種中等茶),後演化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工夫茶為最。”
潮州文化
潮州工夫茶,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成為潮州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夜枕鄉井土,日飲工夫茶。”更體現了潮州人熱愛工夫茶就像他們對潮州的鐘愛一樣。
潮州工夫茶,在當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不論是公眾場合還是居民家中,不論是路邊村頭還是工廠商店,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並不僅為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閒聊消遣,或洽談貿易,潮州工夫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儒雅人家的工夫茶特講究,有茶童(戲稱“風爐縣長”)專侍,挑擔、入山、浮水,臨清溪而烹茶,觀山水而論道,賦詩辭而抒情,別有一番情趣。工夫茶乃文人騷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許多詩文中均言及工夫茶,如近代詩人丘逢甲從日本回國後,在潮州生活時作《潮州春思》詩六首,其中一首記述春日烹品工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欖炭手親煎。小砂壺瀹新鷦觜,來試潮山處女泉。”
特點
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緻小巧、烹製考究與以茶寄情為特點。據翁輝東《潮州茶經》稱:“工夫茶之特別處,不在茶之本質,而在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閒情逸緻之烹製法。”工夫茶一般不用紅茶和綠茶,而用半發酵的烏龍、奇種與鐵觀音,不必要上等茶,茶葉遠沒有茶具講究。工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一套茶具有茶壺。茶盤、茶杯、茶墊、茶罐、水瓶、龍缸、水缽、紅泥火爐、砂姚、茶擔、羽扇等,一般以12件為常見,如12件皆為精品,則稱“十二寶”,如其中有 8件為精品,或4件為精品,則稱“八寶”或“四寶”
茶具講究名產地、名廠家出品,精細、小巧,質量上乘,儼然一套工藝品,體現潮州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價值取向。工夫茶的茶壺,多用江蘇宜興所產的硃砂壺,要求“小淺齊老”,茶壺“宜小”,“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於散燙”,“獨自斟酌,愈小愈佳”;茶杯也宜小宜淺,猶如半隻桌球,色白如玉,杯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
潮州文化
工夫茶之工夫,全在茶之烹法,雖有好的茶葉、茶具,而不善沖,也全功盡廢。潮州工夫茶的烹法,有所謂“十法”,即活火、蝦須水、揀茶、裝茶、燙盅、熱罐、高沖、蓋沫、淋頂與低篩。也有人把烹製工夫茶的具體程式概括為:“高沖低灑,蓋沫重眉,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或稱“八步法”:
治器——沖茶前的準備工作,從起火到燒開水,沖燙茶具;
納茶——將茶葉分粗細後,分別把茶葉裝入茶壺,粗者置於底、中者置於中、細者置於上,茶葉不可裝得太滿,僅七八成即可;
候茶——講究煮水,以“蟹眼水”為度,如蘇東坡所說,“蟹眼已過魚眼生”,初沸的水沖茶最好;
沖點——講究“高沖”、開水從茶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以防“衝破茶膽”,茶葉衝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沖壞;
刮沫——沖茶時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壺蓋颳去,然後把茶壺蓋好;
淋罐——茶壺蓋好後,即用開水沖淋壺蓋,既可衝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壺外加熱;
燙杯——在篩茶前,先燙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溫,茶不易涼,也能使茶生香;
篩茶——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然後如“關公巡城”般地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地篩灑在各個杯中,不能一次注滿一杯,以示“一視同仁”,但一壺茶卻必須循環篩酒以至於盡,即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潮州工夫茶,不同於一般的喝茶,二者之異首先在於非同一般喝茶那樣,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與其說為解渴,不如說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敘情;其次,潮州工夫茶特別地講究食茶的禮節,待茶沖完,主客總是謙讓一番,然後請長者、貴賓先嘗,杯沿接唇,茶麵迎鼻,聞茶之香,一啜而盡。工夫茶這一套禮儀正是中國傳統的“茶道”。
潮州工夫茶19招
潮州工夫茶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台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鳳凰烏崬單叢茶為最佳,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次之。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茶杯)、玉書碾(水壺)、潮州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一)鑑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乾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潮州文化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衝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衝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潮州文化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複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衝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式。

鐵枝木偶

潮州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過去只在街頭巷尾和農村土舞台上表演。現在,潮安縣金石鎮龍閣鐵枝木偶潮劇團,是中國第一個跨出國門的農民業餘藝術表演團體。1993年9月,該團應國際木偶協會德國分會和奧地利密斯它巴赫市政府的邀請,在團長陳旭庭的率領下,赴德國、奧地利的16個城市巡迴演出22場,歷時近兩個月。該團的節目,被譽為整個國際木偶節最璀燦奪目的藝術明珠。每到一處,門票早就銷售一空,觀眾們爭閱節目表和海報。演出過種,不時爆發了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演出結束後,觀眾還紛紛登台參觀,要求籤名留念。
潮州文化

歌冊

潮州歌冊是潮州民間文學的一種表現形式,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識字的婦女愛唱,不識字的婦女愛聽,也有專業的演唱者。
潮州文化
潮州歌冊的取材,大致是根據歷史章回小說或外地彈詞唱本和潮州長連戲改編者按的,一般來說,潮劇演什麼戲就會流行著什麼歌冊。據了解,全潮州不同版本歌冊共有233部,每部之間又分若干卷、若干冊。
潮州歌冊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押韻順口。如民間流傳 《百屏花燈歌》:“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在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二屏秦瓊倒銅旗,三屏柳素射金錢…百屏拜壽郭子儀”生動好聽,極為吸引人。

飲食文化

潮州20道名小食
炒粿條、溪口滷鵝、牛雜粿條、鴨母捻、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殼潮州春餅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蘇香腐、五香油橄欖、梅花餃、上湯牛肉、金都牌鹹菜皇、蓮香豬仔巢、糯米飯桃、鹹水粿、錦繡雀巢、蘿蔔酥、開元善素、香酥沙拉卷、香酥雞翅
潮州23道名菜
紅燒大排翅、水晶龍蝦、明爐燒為、韓江花似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盤、滿園鮑菊什錦冬瓜盅、鯉魚躍龍門、紅燜海參、金龜孵卵、芙蓉官燕烏雞魚翅、滿園秋菊、金筍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鰻魚、玉盞蟹黃燕、千禧麒麟魚、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鰻、潮州溪口滷鵝茶香雞
潮州菜
潮州菜源於潮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潮州菜可追溯到漢。盛唐之後,受中原烹飪技藝的影響,發展很快。唐代韓愈臨潮時,對潮菜美味讚嘆說:“……章舉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至明末清初,潮州菜進入鼎盛時期,潮州城內名店林立,名師輩出,名菜紛呈。近代,由於潮籍海外華僑的往來,潮州菜博採海內外名食之精華,菜式更加豐富多彩,質量精益求精。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中國名菜之一。
潮州文化
厚菇芥菜是一道傳統的潮州菜,用呈圓形狀似包菜的包心大芥菜來做,據說這種芥菜原產於潮州地區,我在深圳看到有些超市甚至直接將其標為潮州芥菜。冬季是包心芥菜收穫的季節,潮州人會大量地用它來醃製鹹菜,鹹菜可是潮州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下粥、入菜都離不開它。
潮州文化
“麒麟鮑片”是借鑑傳統潮州菜生炊麒麟魚”而創新出來的新派潮菜,但比之更加高檔,無論在色、香、味、型上,都更上一個檔次。
潮州文化
豬肺味甘,性平,可補肺,治咳嗽,止咳,止血;橄欖味甘澀,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去咽喉腫痛,開胃下氣。故本品有清肺、解毒、止咳、解除吸菸引起之咳嗽和咽喉腫痛等療效。
潮州文化
潮州小食
潮州小食也稱潮州小吃,是廣東潮州地方傳統飲食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它由潮州勞動人民共同創造,是勤勞、智慧的結晶,它在潮州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時至今日,它仍是那樣深深地受到海內外潮人的熱愛和關注。
蚝烙是潮州久負盛名的傳統民間小食。蚝烙實際即是蚝煎,因為潮州的“烙”,實際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蚝烙這款傳統潮州小食,歷史十分悠久,在清代末年,潮州城鎮各地,製作蚝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
潮州文化
鴨母捻潮州傳統名小食,首創於清代初年,類似於北方的湯圓,但潮州叫“鴨母捻”其實是取它的形狀像母鴨在水上漂浮遊蕩的意思。鴨母捻傳統製作要求嚴格,要求皮柔韌,餡軟滑。鴨母捻有多種餡(綠豆、紅豆芋泥等),為便於區分,不同餡的鴨母捻都有自己的記號,如有的形狀圓、有的橢圓,有的有紅點。還可以把“鴨母捻”撈乾,灑上花生芝麻碎,這樣就成了另一種美食“鳳凰春”。“鴨母捻”、“鳳凰春”都可以在名店“胡榮泉”吃到,小店經常是門庭若市。
潮州文化
腐乳餅用料奇特多樣,它以精麵粉製成餅皮,餅餡有腐乳塊、酒、白豬肉、糖、蒜頭等,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製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要先後有序、份量得當,烤焙也有章法。這樣,餅皮才能薄而不裂,餅餡飽而不露,乾潤而柔軟。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酒的氣味,香味濃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膩。目前,腐乳餅已加上漂亮的包裝,每年均有出口。
潮州文化
鹹水粿是一款歷史悠久的潮州傳統小食,相傳在潮州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時間。它形狀小巧玲瓏,像個盛醬料的小碟,中間盛著加了少許辣椒醬的潮州特產菜脯粒,色澤潔白如豆腐,口感滑潤柔軟,突出菜脯的鹹芳味,是一款大眾化的民間小食。
潮州文化

民居文化

包括四點金下山虎、駟馬拖車等民居,還有如澄海陳慈黌故居的中西合壁式建築。
潮州文化

潮州民俗

包括潮州年節習俗、婚姻習俗、喪葬習俗、諸神崇拜習俗、禮儀習俗等,還有食七樣羹出花園行彩橋等民俗。
潮州文化

宗教文化

海內外潮人中不少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形成潮州宗教文化。
潮州文化

僑批文化

著名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認為潮州僑批可與徽州契約相媲美。僑批的主要特點是“銀信合一”。僑批是研究華僑史、郵政史、金融史、交通史、經貿史等的重要文物之一,滲透著海外僑胞濃厚的親情和鄉情,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潮州文化

慈善文化

海內外潮人建立了很多善堂,許多慈善家和樂善人士做了大量善事,充分反映了潮人以善為樂、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高尚美德。
潮州文化

旅遊文化

當今,潮州地區各地重視充實旅遊的文化內涵,以此提高旅遊事業的品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