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區(潮安縣)

潮安區

潮安縣一般指本詞條

潮安(Teoann),潮州市轄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地處韓江中下游,韓江貫穿全區南北96千米,南連汕頭經濟特區,城區距汕頭港、汕頭機場各10多千米,處於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金三角”地帶。

潮安區轄16個鎮和1個國營林場,其中耕地面積31.3萬畝,山地、丘陵面積110萬畝,設定461個行政村和28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65.92平方公里;下設392個行政村和26個社區居委會,2013年總人口100.4萬人。潮安是著名僑鄉,旅居海外的潮安籍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70萬人。

潮安區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素有“海濱鄒魯”之稱。與原潮州市(潮州市區)幾經分合,幾度改稱。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潮安縣恢復建制,中心城區設於庵埠鎮。2013年8月,潮安撤縣設區,管轄範圍為原潮安縣除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的其他區域。

潮安區屬亞熱帶地區,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全年日平均氣溫21.4℃。恢復建制以來,萬峰林場及梅林湖海蝕地貌自然保護區已成為省級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潮安區
  • 外文名稱:Teoann
  • 別名:海陽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廣東省潮州
  • 下轄地區:16個鎮
  • 政府駐地庵埠鎮潮安大道
  • 電話區號:0768
  • 郵政區碼:515638
  • 地理位置:潮州市西南部
  • 面積:1065.92平方公里
  • 人口:100.4萬人(2013年)
  • 方言潮州話-韓江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幽谷逸林綠太陽生態旅遊度假區從熙公祠千果山、鳳翔峽
  • 火車站:潮汕站、潮安站
  • 車牌代碼:粵U
  • 行政代碼:445103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交通,鐵路,公路,地理,地形地貌,水系,湖泊,氣候,資源,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文化,教育,古蹟,名人,

歷史沿革

自置海陽縣起,潮安區已有1673年的歷史。
秦漢期間,隸屬南海郡揭陽縣。東晉鹹和六年(331)設立海陽縣。
改屬東官郡管轄,東晉義熙九年(413)置義安郡,郡治設在海陽縣內。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全國撤郡設州,翌年,義安郡改名潮州(因本州東南部瀕臨大海,以“潮水往來復”之意得名)。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又恢復義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義安郡再次改稱潮州。唐玄宗天寶六年(742)改州為郡,潮州改名為潮陽郡。唐乾元六年(758)復屬潮州。元代,潮州改稱潮州路總管府。明清兩代,潮州改為潮州府
宋代以後,海陽縣幅員逐步縮小,北宋宣和三年(1121)割出永寧、祟義、延德三鄉另建揭陽縣;南宋紹興二年(1132)廢揭陽縣,重新併入海陽縣;明成化十三年(1477)劃光德鄉的弦歌、清遠、汫洲三都,太平鄉的宣化、信寧二都,懷德鄉的隆眼城、秋溪、蘇灣三都,共8都,置饒平縣。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海陽縣的下外莆、中外莆、上外莆三都和揭陽縣的蓬州、鮀江、鱷浦,饒平縣的蘇灣,共7個都,置澄海縣。
清乾隆三年(1738)又割出海陽縣的豐政都和揭陽縣藍田都,大埔縣的清遠都,嘉應縣的萬安都,組成豐順縣。辛亥革命後,海陽縣先後隸屬潮州安撫使、潮州軍務督辦。1914年1月,因與山東省海陽縣同名,改稱潮安縣,屬潮循道。1936年,潮安與潮陽、揭陽、澄海、饒平、惠來、普寧、豐順、南澳、汕頭同屬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分署,專署設在潮安,後遷往汕頭。1951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東辦事處在潮安縣成立,同年11月,撤銷粵東辦事處,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粵東行署。
1953年1月, 拆縣屬和城屬的城關鎮,設潮安市,當年改名潮州市,縣市平行並立,同屬粵東行署領導。
1958年底, 撤銷潮州市建制, 併入潮安縣。
1979年8月1日,恢復潮州市建制。1980年1月,以潮州鎮和下津、六畝、臥石、黃金塘、社光5個大隊的地域重建潮州市,縣、市再次分開建制。1983年7月1日,縣市合併取消潮安縣建制,統稱潮州市。
1991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轄潮安縣、饒平縣、湘橋區)的同時,恢復潮安縣。縣城設於楓溪鎮
1992年4月23日在楓溪鎮掛牌辦公。同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民政部批准,縣城遷址庵埠鎮
1996年,潮安縣面積1234.6平方千米,人口109萬人。轄22鎮:庵埠鎮、彩塘鎮、東鳳鎮、金石鎮、龍湖鎮、沙溪鎮、浮洋鎮、鳳塘鎮、江東鎮、古巷鎮、田東鎮、登塘鎮、鐵鋪鎮、磷溪鎮、官塘鎮、鳳凰鎮、大山鎮、文祠鎮、赤鳳鎮、鳳南鎮、歸湖鎮、楓溪鎮。縣政府駐庵埠鎮。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潮安縣總人口1153196人,其中:古巷鎮60891人、登塘鎮26076人、田東鎮6969人、鳳塘鎮76181人、浮洋鎮92303人、龍湖鎮53797人、金石鎮63137人、沙溪鎮53691人、彩塘鎮107463人、東鳳鎮84045人、庵埠鎮130479人、磷溪鎮69422人、鐵鋪鎮34868人、官塘鎮28001人、江東鎮66145人、歸湖鎮20088人、文祠鎮15248人、鳳凰鎮30753人、大山鎮5479人、鳳南鎮4174人、赤風鎮8023人、楓溪鎮115963人。
2002年,潮安縣區劃調整:大山鎮併入鳳凰鎮,鳳南鎮併入歸湖鎮,田東鎮併入登塘鎮。至此,潮安縣轄庵埠、文祠、鳳凰、鐵鋪、磷溪、官塘、江東、東鳳、龍湖、楓溪、彩塘、金石、浮洋、沙溪、鳳塘、古巷、登塘、赤鳳、歸湖19個鎮。
2013年8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同年10月9日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潮安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的海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潮安與原潮州市幾經拆分、撤併、改稱。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潮安縣恢復建制,縣城設於庵埠鎮,隸屬潮州市管理。2013年6月28日,國務院批准調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安區,並將原潮安縣的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劃歸潮州市湘橋區管理。
2000年,潮安縣轄22個鎮:彩塘鎮、庵埠鎮、東鳳鎮、金石鎮、龍湖鎮、沙溪鎮、浮洋鎮、鳳塘鎮、江東鎮、古巷鎮、磷溪鎮 69422人、鐵鋪鎮 34868人、官塘鎮 28001人、江東鎮 66145人、歸湖鎮 20088人、文祠鎮 15248人、鳳凰鎮 30753人、大山鎮 5479人、鳳南鎮 4174人、赤鳳鎮 8023人。
2002年,潮安縣鎮級行政區劃調整:大山鎮併入鳳凰鎮,鳳南鎮併入歸湖鎮,田東鎮併入登塘鎮。
2002年,潮安縣轄19個鎮(庵埠、文祠、鳳凰、鐵鋪、磷溪、官塘、江東、東鳳、龍湖、楓溪、彩塘、金石、浮洋、沙溪、鳳塘、古巷、登塘、赤鳳、歸湖)。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潮安縣轄19個鎮(庵埠、文祠、鳳凰、鐵鋪、磷溪、官塘、江東、東鳳、龍湖、彩塘、金石、浮洋、沙溪、鳳塘、古巷、登塘、赤鳳、歸湖、楓溪)。
2013年6月28日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以原潮安縣(不含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的行政區域為潮安區的行政區域,將原潮安縣的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劃歸潮州市湘橋區管轄。
截至2014年4月20日,潮安區轄16個鎮和1個林場:庵埠鎮文祠鎮鳳凰鎮江東鎮東鳳鎮龍湖鎮彩塘鎮金石鎮浮洋鎮沙溪鎮鳳塘鎮古巷鎮登塘鎮赤鳳鎮歸湖鎮楓溪鎮萬峰林場

交通

鐵路

潮安境內有廣梅汕鐵路潮州站、廣梅汕鐵路潮安站;廈深鐵路潮汕站
廣梅汕鐵路潮州段全長31.7公里,境內設潮州、潮安、龍湖兩個站和一個乘降所,於1995年12月28日建成全線通車。
已建成通車的廈深鐵路是國家鐵路網規劃中東南沿海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廈深鐵路潮安境內的潮汕站是潮汕三市共用的鐵路樞紐站,是全線一個使用南北雙站房的交通樞紐站。

公路

境內公路總里程2805.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26.5公里;汕揭高速公路在縣城中心區設定互通口。2011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的揭陽潮汕國際機場距離縣城約20公里。

地理

地形地貌

潮安區北部地形為山區丘陵間雜著兩片盆地,南部韓江兩岸是一片
沖積平原。潮安區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餘為平原、盆地和水系。
丘陵:地貌較為破碎,丘陵分布比較分散。區境中部為主要丘陵區,南部平原區內也分散著一些孤丘。
盆地:較大的盆地有鳳凰盆地和歸湖盆地。
平原:主要是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以竹竿山為頂點,向南作扇形擴散展開,南連汕頭市澄海區汕頭市的海岸沙隴平原區,西與榕江平原接壤。

水系

韓江水系
韓江為粵東第一大河,源流有兩條,即梅江和汀江
梅江發源於廣東省紫金縣與陸河縣交界的七星崬,汀江發源於福建省寧化縣的木馬山,兩江匯合於三河後稱為韓江, 韓江從西北向東南斜貫區境,支流眾多,有鳳凰溪、文祠水、秋溪水、田螺湖水、石陂水、金砂溪水、鐵水、坎下湖水、江東水、白蓮水、白貢水、浮石水、小松水、大松水、克安水、西林水、綠竹水、高厝塘水、頭塘水、二塘水等,形成巨大水系。
集雨面積共達400平方公里以上。在潮州市區以南,韓江分東溪、西溪、北溪,流經潮州市潮安區境內後經汕頭市澄海區境內入海。在區境內總長度合計96公里。
榕江水系
西山溪在區境西部,流經登塘、古巷、楓溪、鳳塘等鎮。支流有陳高水、世田水、白茫洲水、楓樹員水、口弄溪水和橫田水。還有潮州城郊及浮洋等溪澗併入,在揭東區楓口流入榕江北河。全長71公里,集雨面積664平方公里,潮安境內長40公里,集雨面積364平方公里。
中離溪
內洋地區獨流入海的溪澗。流經區境內金石、沙溪、彩塘、庵埠等鎮,隨地勢西流入榕江,南流經汕頭市浦鎮排出汕頭港。中離溪與韓江西部沖積平原的引韓人工排灌渠道及天然溪澗,構成了縱橫密布的內洋河道網。
三利溪
潮汕地區最早興辦的排灌航運工程。起自潮州市城南韓江西岸南門涵,繞潮州城西,下經楓溪、鳳塘玉至楓口匯入榕江。潮安首段為北宋開鑿,長5.5公里。因利排澇、利灌溉、利運輸,故稱三利溪。另外,還有一說,因人工河與西山溪相連,使海陽、揭陽、潮陽三縣受益,也稱三利溪。隨著北關引韓灌溉工程的出現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在湘橋區一段已成排污暗渠。

湖泊

最大的湖泊有桑浦山麓的梅林湖,面積500畝,溝通中離溪,是古海灣的遺蹟。

氣候

潮安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特徵:
潮安縣河流潮安縣河流
(1)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勻。平均年雨量達到1688.3毫米,每年4~9月雨量占全年的84%,10月至次年3月只占16%。一年中雨量以6月上旬為最高峰。
(2)氣候溫暖,夏長冬短。年平均溫度為21.4℃,每年最高溫度是7月曾達38.3℃,最低溫度1月13.2℃。每年3~12月的月平均氣溫大於15℃。只有1月、2月的月平均氣溫小於15℃。
(3)日照充足,差異較大。年日照時數平均1996.6小時。
(4)季風盛行,東南季風為主。春、夏、秋三季盛行東南風,夏季更盛,冬季(11月至次年1月)盛行偏北風。
(5)常見的災害天氣有低溫陰雨、暴雨、颱風、低溫霜凍和寒露風。也有龍捲風、冰雹和春旱。

資源

潮安區北部、西北部、東北部山區、半山區的鳳凰、文祠、登塘等地,海拔在400~800米之間。紅壤表土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3.81%,土層深厚,植被生長良好。植被林木主要有松、杉、桐、櫟、柯等,還有山油苷、桃金孃、芒萁及茶樹。丘陵地區及低山區,即除龍湖、東鳳的純平原區以外,高度在400米以下的坡地,均為赤紅壤區,是竹林、雜果(橄欖、桃、李、梅、鳳梨等)、薯類的主要產地。龍湖、東鳳、江東、磷溪、庵埠的潮沙泥土分布區,植被主要是茅草或猴芒,農作物為甘薯、花生、大豆、蘿蔔等。黃壤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的鳳凰、萬峰林場等地,分布高度在海拔800米以上。黃壤區植被林木有杉、桐、櫟,灌木類為山黃梔、野牡丹、桃金孃,草木類主要是芒萁、沙草科及矮生草甸植物。黃壤對茶葉生產十分有利。水稻土分布遍及全縣各鎮、場、村。凡是居住點的周圍都有水稻土存在。
潮安區開展少先隊主題隊日觀摩活動潮安區開展少先隊主題隊日觀摩活動
截至2005年,已發現主要礦物有錫、鎢、鉬、銅、鉛、鋅、鈷、銀、鈹、銦、鎘、鐵、獨居石、硫鐵礦、伴生硫、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其中屬於工作程度較低,具有一定含礦品位或規模較小的礦產有:錫、鎢、鉬、銅、金、鈹、鐵及鉀長石、泥炭、高嶺土、玻璃用砂、磚瓦粘土、建築用石料、砂、其次是鉛、鋅、汞、釷石、磷釔礦、磷礦、水晶、天然氣,共有礦點100多處。

經濟

綜合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334.77億元,比2011年增長11.8%,增幅高於全市1.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6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2.79萬元,比增1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增長17.7%;農民人均純收入9302元,比增13.4%。2013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172.03億元,比增1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高於全市1.5個百分點,高於全省3.5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7億元,比增15.6%;財政總收入10.89億元,比增18.5%。
潮安區域經濟實力在粵東位居前列,居全省第八位,發展活力排名第四位。201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41.89億元(現行價,下同),比增14.5%。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件、中國名牌產品4項、廣東省著名商標43件、廣東省名牌產品38項;省級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共23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10家;有2家企業入選省“自主創新100強”,9家企業入選省“現代產業500強”。
潮安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食品、印刷包裝、陶瓷、五金不鏽鋼、皮塑製鞋、服裝等地方傳統支柱產業特色鮮明,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08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同時,還擁有“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鳳凰鎮,“中國五金不鏽鋼製品之鄉”——彩塘鎮,“中國第一食品名鎮”、“中國印刷包裝第一鎮”——庵埠鎮,“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古巷鎮和“中國陶瓷重鎮”——鳳塘鎮等六塊區域國字號品牌。庵埠鎮、彩塘鎮分別被省定為“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和“不鏽鋼產業升級示範區”。有2家企業獲省“百強民營企業”稱號,8家企業獲市“優秀民營企業”稱號。雅士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實現我區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潮安農業自古就十分發達,素有“繡花式農業”之稱。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茶葉、水果、花卉、淡水魚、優質糧、無公害蔬菜等農業產業帶。全區現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4家;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41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4個。鳳凰單樅茶地理標誌順利註冊為集體商標,江東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鳳凰金鵬紅茶分別被上海世博會指定為“粵菜特許供應基地”和“潮府館茶葉特許供應商”。
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298.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3.1%,高於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8億元,增長26.8%。稅收總收入22.38億元,增長16.3%。
2011年轄內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43.61億元、貸款餘額54.78億元,分別比上年初增長16.4%和24.4%。農村信用社改革繼續推進,小額貸款公司健康運行。
2011年三大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5.8:59.5:34.7調整為5.7:60:34.3。新興戰略性產業長足發展。有3家企業13個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項目列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計畫。工業支柱產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有5家企業入選省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龍頭企業。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7.34億元,增長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88億元,增長33.2%;工業六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220.83億元,增長37%。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全縣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3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8家、市級15家。鳳凰單叢茶被列入全國首批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農業組織化程度提高,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累計達到80家,會員總數8983人,帶動農戶2.96萬戶,被省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縣。旅遊商貿等服務業發展加快。成功創建廣東省旅遊強區,“情趣潮安”特色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旅遊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全面提升。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6億元,分別增長14.3%和14.6%。新增“農超對接”平價商店2家,卜蜂蓮花潮安店建成營業。
自主創新向更高層次邁進。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計畫48項,列入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導向計畫項目43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累計達到12家和11家。列入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2家。縣校“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潮安示範區”項目獲省科技廳立項。
2013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37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2.74億元,增長25%。外貿出口10.16億美元,增長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7.45億元,增長1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85億元,增長13.2%。稅收總收入27.9億元,增長10.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93億元,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365元,增長11.4%。
2014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381.79億元,比上年增長8.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0.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35761元,增長8.2%。外貿出口9.72億美元,增長6.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0.23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73億元,增長12.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73億元,增長15%。
2015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407.97億元,同比增長8.2%,“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1.2%;人均生產總值38725元,同比增長9.6%,年均增長11.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17億元,同比增長12.26%,年均增長17.3%;各項稅收收入25.36億元,同比增長2.1%,年均增長6.8%;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39.12億元、貸款餘額96.37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5.8%、5.8%,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高於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437.0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1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261.41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156.94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0.1億元,增長6.2%;增加值159.86億元,增長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2.86億元,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8億元,增長1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38億元,稅收總收入24億元。
2017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GDP)478.58億元,增長7.2%,增速居全市各縣區首位。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1億元,增長6.3%;稅收總收入24.94億元,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8.42億元,增長5.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83.57億元,增長9.7%;外貿進出口總額10.49億美元,增長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85億元,增長9.8%;其它各項經濟指標同步增長。

第一產業

潮安以茶葉、水果、花卉、淡水魚、優質糧、無公害蔬菜等農業產業帶為特色的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有省農業標準化示範區6個,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43項;農業龍頭企業18家、農產品流通大戶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83個。鳳凰鎮被授予“中國烏龍茶之鄉”和“中國名茶之鄉”稱號,“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填補省內空白;展翠佛手果等3個產品入選“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
(一)茶葉基地茶葉基地以鳳凰鎮、鐵鋪鎮為主體,20世紀90年代國中期主要發展白葉單叢,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大面積推廣鳳凰單叢十大香型,特別是推廣茶樹嫁接換種技術大面積改造老劣茶園,提高優質化水平,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引導建立萬畝鐵鋪茶葉基地。2001年,廣東翼龍集團有限公司引進植物提取設備,開展茶葉多功能提取項目,生產茶多酚系列產品,開拓茶葉生產工業化的路子。2002年,省府批准建立潮州鳳凰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示範區以茶葉的現代化生產為主,在鳳凰東興、福南、福北建立1.7平方千米(2600畝)標準化茶園。
潮安縣鳳凰鎮潮安縣鳳凰鎮
(二)水產基地
1992-1996年,是潮安縣水產業發展的全盛時期,水產養殖面積達26.7平方千米(4萬畝),歸湖鎮養殖面積最大。由於種植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低,不少農田被連片開挖成池塘,發展淡水養殖業,在農業龍頭企業廣東金曼集團的帶動下,養鰻業發展很快,1996年全縣養鰻面積達到2平方千米(3000畝)。之後隨著金曼集團經營虧損和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養鰻面積也出現周期性波動。1996年水產養殖主要走優質高產的路子,面積減少至13.3多平方千米(2萬多畝),引進了羅非魚等優質魚。
(三)蔬菜基地
潮安縣的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江東、浮洋、鳳塘、磷溪等鎮,產品主要銷往潮州市區、汕頭,少量銷往深圳、廣州和周邊城市。江東蔬菜基地種植大棚蔬菜,面積1.3萬平方米(200多畝),主要品種有甜椒、苦瓜、青瓜,產品主要銷往深圳。大山叫水坑香黃瓜反季節蔬菜基地,利用高寒山區種植香黃瓜,產品主銷潮州、汕頭等地。浮洋潘劉大冬瓜基地,20世紀90年代全盛時期種植冬瓜面積0.2平方千米(300多畝)。1997年引導和建立金石萬畝大芥菜生產基地。
(四)水果基地
20世紀90年代初期,受市場價格拉動影響,水果基地發展很快,荔枝、龍眼、生柑、橄欖、青梅等一批傳統水果生產基地迅速發展。隨著生產供求關係的變化和外地水果市場的衝擊,生柑生產開始萎縮,生柑面積高峰時期13.3多平方千米(2萬多畝),到2005年只剩下3.3平方千米(4919畝)。1994年引進了台灣新世紀番石榴,推廣面積較大,產量和經濟效益比較理想。
1997年引導發展登塘萬畝荔枝基地。1998年連片開發文祠1.9平方千米(2800畝)山地建成創辦了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場,種植荔枝、龍眼、橄欖等水果,配套養豬、養魚,立體經營,發展生態農業,成為潮安縣起點高、規模大的水果基地。1998年,桑浦山腳開發潮州柑種植園2.7萬平方米(400多畝)。2002年,鐵鋪鎮建立台灣青棗生產基地1.3萬平方米(200多畝)。
潮安縣農田潮安縣農田
(五)花卉基地
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潮汕公路兩旁,金石、龍湖地段,2005年面積已經發展到6.7平方千米(1萬畝)。
金石翁厝村花卉專業村,家家戶戶懂得花卉種植技術,由於受土地資源的限制,翁厝村土地無法滿足村民生產的需要,許多農戶到周邊地區租地種植花卉,在翁厝村的輻射帶動下,金石、龍湖、沙溪等鎮湧現出許多種花專業戶,逐步形成萬畝花卉基地。
金石鎮是省級花卉專業鎮,是粵東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2013年金石鎮政府正規劃一個近萬畝的花卉種植交流基地。
(六)畜牧生產基地
畜牧業生產以生豬、家禽為主,生產模式逐步從家庭副業農戶小規模養殖向養殖大戶專業養殖轉變。2005年上市量5000頭以上的養豬場有文祠雄盛養豬場、文祠運生養豬場、文祠建成養豬場以及浮洋金勝養豬場。

第一產業

潮安的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潮安境內便有簡陋的陶器製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潮安的手工業、陶瓷業、建築業、工藝美術、食品、五金等行業,不斷發展起來,且依行業的地域分布,分別逐漸形成專業性的生產區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扶持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合作化和公私合營企業的發展,1958—1960年“大躍進”和此後3年多的調整,工業系統出現較大變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潮安工業出現了歷史性的轉變,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水平有了較快的提高。1986—1991年,潮安工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市潮安工農製衣廠等一批骨幹企業或引進的先進生產線相繼擴建、組建、投產,工業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
潮安縣恢復建制後,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逐步形成以食品、印刷包裝、五金不鏽鋼、陶瓷、服裝、皮革製鞋等六大支柱產業為主的工業發展格局。
1992年,全縣鄉鎮工業企業產值23.23億元,上交稅金6118萬元,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產值2.22億元,稅金1088.52萬元。其中,陶瓷、服裝、食品三大行業總產值13.41億元。
2005年,全縣工業企業產值225.72億元(其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產值3460萬元),上交稅金39743萬元(其中國有、集體工業企業上交稅金169.56萬元)。其中,陶瓷、服裝、食品三大行業的總產值為100.30億元。全縣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由1992年的35%增至2005年的45%,至2005年,全縣共認定省級以上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9家。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項,廣東省名牌產品14項,中國馳名商標1件,廣東省著名商標12件。鄉鎮地方經濟特色突出,庵埠鎮被授予“中國食品第一名鎮”稱號,彩塘鎮被授予“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稱號,古巷鎮被授予“中國衛生陶瓷重鎮”稱號,鳳凰鎮被授予“中國烏龍茶之鄉”稱號。
潮安民營經濟活躍,核心競爭力強,是全市特色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食品、印刷、陶瓷、日用不鏽鋼、皮塑、服裝等支柱工業形成產業集群,食品包裝機械、藥包材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擁有中國食品工業強縣、中國印刷包裝第一鎮(庵埠鎮)、中國第一食品名鎮(庵埠鎮)、中國不鏽鋼製品之鄉(彩塘鎮)、中國五金不鏽鋼製品產業基地(彩塘鎮)、中國烏龍茶之鄉(鳳凰鎮)、中國名茶之鄉(鳳凰鎮)、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古巷鎮)、中國陶瓷重鎮(鳳塘鎮)等9塊國字號區域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5件、廣東省著名商標40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1件、廣東省名牌產品35個,有高新技術企業9家、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28家、省級工程研發中心9家。庵埠鎮的食品和彩塘鎮的不鏽鋼成為省級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庵埠食品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2014年,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產值404.26億元,增長19.1%,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7.1%。

第三產業

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有新發展,全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重點旅遊資 源的整合和開發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二山一水”的特色旅遊線路龍湖寨被省確定為全省第二批旅遊扶貧項目。龍川公園、明鴻莊園、星湖溫泉旅遊度假村、梅林湖旅遊度假村、江東鎮三元塔、李工坑畲族民俗村、鳳凰天池等逐步成為旅遊特色景區、景點;擁有海逸大酒店、聲樂大酒店、安南大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全區物流活躍,物價走勢平穩,2003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01億元。房地產、建築市場等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體系已初步形成。
潮安縣三元塔潮安縣三元塔
對外貿易
潮安外貿進出口除1999年外(1999年以後採用海關數據統計,當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1992—2005年,對外貿易保持逐年增長趨勢。
1992年9月以前,潮安沒有具有進出口權的地方性公司,對外貿易業務需到潮州市或周邊地區辦理。1992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設立潮安縣進出口貿易公司,為全縣第一家從事綜合性進出口貿易的國有企業。
2005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值46111萬美元,是1992年的12倍,年均增長21.1%;出口總值33669萬美元,是1992年的13倍,年均增長22.2%;進口總值12442萬美元,是1992年的9倍,年均增長18.8%。1992—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累計49949萬美元。

文化

英歌舞,是“槌鼓聲里展雄風,群體舞中顯英氣”的具有漢族氣概的源流久遠的民間舞蹈。潮安英歌舞自明朝中期流傳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梁山泊108名好漢為救宋江而攻打大名府,化裝成賣藝隊伍鬧元宵,其前衛36人每人執短棒對敲起舞(稱為英歌隊前棚),其後衛72人扮成各色雜耍藝人,用鑼鼓伴奏演唱(稱為英歌后棚)。隨著歷史的演變,英歌后棚逐漸刪減,只剩下鑼鼓伴奏,配合前棚成為別具一格的英歌舞。庵埠文里、金石鎮都設有英歌隊,每年經常舉行活動。
潮安舞龍始於清乾隆年間,盛於民國,始創於彩塘宏安村,後又傳入龍湖。逢年過節,民眾以舞龍祝賀吉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初時用於舞龍的龍為紙龍(龍燈),即用竹篾分別紮成龍頭、龍身和龍尾,上面糊紙,畫成彩龍,節與節之間用布縫接,每節中間接上蠟燭,一路遊行助興。後來,模仿祠堂的木雕盤龍和龍的壁畫,博採鱷魚的臉、虎的牙、鹿的角、魚的鱗、鳳的尾巴等形狀,製作出別具特色、可以舞動的龍。解放後,藝人們大膽採用電子聲光,使龍更具神秘感和可觀賞性。舞龍多為布制,龍長約23米,分龍頭、龍尾和6個肚。前後共7節,直徑45公分。龍頭重約8公斤。舞龍由8人表演,其中一為擎龍者。表演者清一式俠士裝扮,臉上畫著臉譜,頭系青、紅或綠色頭巾,配以劍俠花,穿紅、黃色服裝,腰間扎黃色腰帶,小腿扎著腳綁。腳穿“六耳”草鞋,鞋尖系搭不同顏色絨花,顯得十分威武。舞龍融匯了武術的功架,動作快捷,矯健有力,情緒激昂。全舞分入場式、彩龍戲珠、首尾穿躍、首尾潛跳、龍身半轉、左右翻肚、單雙翻肚、總體翻肚、退跳誘龍等九套十式。

教育

1992年,縣教育局管轄楓溪、古巷、登塘、田東、鳳塘、浮洋、龍湖、沙溪、金石、庵埠、彩塘、東鳳、江東、磷溪、鐵鋪、官塘、文祠、歸湖、鳳凰、赤鳳、大山、鳳南共22個鎮和萬峰林場的中國小校,還有縣直屬學校華僑中學、松昌中學、寶山中學。全縣共有學校496所,其中國小 417所,初級中學68所,完全中學11所,全縣中小學生147602人,其中小學生110416人。1993年9月創辦潮安縣職業中學。1997年9月創辦潮安縣實驗學校。1992—2004年,各鎮對所屬學校進行調整,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合併、撤銷等,最佳化教育資源。
至2005年,全縣共有高(完)中15所,高中學生人數19538人,國中39所,學生人數59472人,高、國中生共79010人,占全縣總人數的7.3%;國小356所,學生123592人,占全縣總人數的11.4%;幼稚園528所,在園幼兒29053人。全縣適齡兒童國小入學率達99.99%,國小畢業升學率98.2%。有職業技術學校1所,電視大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8所。
1992年,全縣沒有上等級的學校,優質學位為零。1994年起,全縣通過最佳化教育資源,創造優質辦學條件,並通過省、市、縣人民政府督導部門的等級評估,至2005年,全縣有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18所,縣一級學校47所。
省一級學校分別為:潮安區松昌中學、潮安區庵埠中學、潮安區實驗學校、潮安區寶山中學和潮州市華僑中學。市一級學校分別為:庵埠華僑中學鳳塘中學古巷中學龍溪中學、東鳳鰲頭中學、鳳塘大埕國小、庵埠文里國小、鳳岐國小、明誠國小、彩塘中學、鳳凰華僑中學、磷溪中學、鐵鋪中學、浮洋六聯國小、九座庵國小、鳳塘盛戶國小、古巷德芳中學和松昌實驗學校。
縣一級學校分別為:江東中學,金石龍閣國小,沙溪沙二國小,龍湖中學,鐵鋪慈雲學校,彩塘懷德國小,金石中學,東鳳中學,區職業中學,庵埠鎮庵埠國小、永思國小、端本國小,東鳳鎮東二國小,庵埠耀德國小、官里國小,歸湖懷慈中學,登塘中學,鳳凰福南國小,龍湖鸛四秀英國小,鳳塘陳坤標學校,古巷楓洋中學,浮洋烏洋國小,磷溪中心國小、田心國小,庵埠維則國小,歸湖金溪國小,彩塘宏安國小、振華學校、仙樂國小、時新國小,東鳳內畔國小,鳳凰中學,金石大寨中學,鳳塘智勇中學、浮崗國小,文祠上榮國小,古巷古三國小,歸湖中學,磷溪聯僑中學、金沙中學、僑光中學,江東上莊國小,庵埠梅溪國小、郭隴國小,彩塘和平國小,官塘巷下國小和浮洋高義國小。
市一級幼稚園為庵埠鎮萬通幼稚園。區一級幼稚園分別為:庵埠鎮供銷社幼稚園、龍湖鎮銀湖幼稚園、庵埠鎮藝術幼稚園、彩塘鎮坽頭幼稚園、東鳳鎮仰望幼稚園、縣城小太陽幼稚園、庵埠鎮藍精靈幼稚園和金石星星幼稚園、金石鎮康樂幼稚園。

古蹟

名勝古蹟有象埔寨龍湖寨萬里橋、八角樓寨、丁宦大宗祠、武狀元府邸等。

名人

陳偉南,香港實業家。1919年出生於潮安區沙溪鎮, 1937年赴港謀生,當過店員和小販。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1946年再度赴港,艱苦創業,先後創辦香港星洲膠業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貿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業有限公司。
孫大文(Da-Wen Sun),潮安區沙溪鎮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