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戲

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梨園戲
  • 地理標誌:福建省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非物質文化之傳統戲劇梨園戲
  • 發源:泉州
  • 榮譽: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2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分類:傳統戲劇
發展歷史,劇目,戲曲音樂,唱腔,樂隊和樂器,曲牌,表演藝術,角色行當,身段科介,特色技藝,舞台美術,服飾,化妝,砌 末,舞台裝置,流派藝術,劇團,獲得榮譽,保護現狀,

發展歷史

梨園戲,流行於閩南方言區的泉州、漳州及台灣省,遠至粵東潮、汕地區,並傳入東南亞許多華僑旅居國。
梨園戲梨園戲
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戲曲劇種。孕育於福建省泉州,流行於晉江、龍溪地區及廈門、台灣省閩南方言區域。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動。梨園戲歷史比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園戲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泉州在晉朝至唐朝,音樂、歌舞已十分繁盛。至今廣泛流播於閩南語系區域的古樂“南音”(又稱南曲、南管、弦管),其十三套大譜(有標題的器樂曲),猶存漢“相和歌”、晉“清商三調”及唐五代“燕樂”的遺音。至五代,“晉江王”留從效在泉州郡圃,就有化妝的歌舞表演。
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明·徐渭《南詞敘錄》)。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以後,閩南地區出現了“優戲”。紹定年間(1228~1233年),朱熹的學生真德秀第二次知泉州時,曾頒布“禁戲”與“莫看百戲”的“勸農文”。說明“南曲戲文”已在泉州地區流行。
當時有三種藝術形態:土生土長的“下南班”、浙江方面來的“上路班”和貴族府第的家班(俗稱“小梨園”),三者各以不同的看家戲“十八棚頭”,互相競勝。“下南班”與“上路班”,二者均以成年人組班,各自可以“優人互湊”,故合稱“大梨園”,俗呼“老戲”;家班因純屬童伶,稱為“小梨園”,或名“七子班”,俗呼“戲仔”。“小梨園”非“大梨園”所生,童伶長大後就散棚,並非自然成為“大梨園”。
從現存的各種劇目看:“下南”的《范睢》、《梁灝》、《鄭元和》都具有地方特色,與明刊的《綈袍》、《青袍》、《繡襦》諸傳奇,情節大不相同。《岳霖》一劇,是按岳珂為晉江人的外甥(劉錡墓在安溪)而創編的,為全國戲文所僅見。劇目保留方言本色和濃郁的泥土味。表演以淨、末、外、醜為行當“四大柱”,並不以生、旦為主,具有唐戲弄和北雜劇末、副淨的演出形態和詼諧情笑的特點。唱腔用南音,保留[太子游四門]等古樂曲。其他劇目只有[漿水令]、[金錢花]、[地錦]、[剔銀燈]等幾十支常見曲牌反覆出現,且具有粗豪的聲腔特色,其古樸原始,尚存宋元南戲的風貌。
“上路”的《趙真女》、《王魁》、《劉文龍》、《朱文》、《王十朋》、《朱買臣》等,都是“宋元舊編”的古劇,與明刊《琵琶》、《焚香》、《菱花》、《荊釵》、《漁樵》諸記,絕不相同,為全國所僅見;《朱文》更為海內孤本。其題材以已婚男、女悲歡離合的家庭劇為多,異於“下南”之側重忠奸鬥爭和公案戲。表演行當以生、大旦、淨、醜為“四大柱”。音樂唱腔同是南音,曲牌處理以剛勁、淳樸、哀怨為主,別具風格,也較“下南”豐富。《蔡伯喈·彌陀寺》的[摩訶兜勒],是古樂曲的遺存。而此劇尚具南戲“實首之”的《趙貞女》的原型特點。雖僅止於“認真容”,要“一齊去拜墓”,而無“雷殛”的後文,但可看出《琵琶記》是據其祖本改為“全忠全孝”的。
“小梨園”劇目如《呂蒙正》、《郭華》、《蔣世隆》、《劉知遠》等,都是“宋元舊編”,與明刊《破窯》、《胭脂》、《幽閨》、《白兔》諸記也不同;其《董永》獨以“摘花”產生人物糾葛,而非“路遇”,且以“皇都仙女送麟兒”作喜劇性結束。所有題材都是少男少女的戀情,以小生小旦為主,故其行當“四大柱”是生、大旦、小旦、醜,與“大梨園”不同。音樂唱腔同用南曲,不同劇目有不同的曲牌、套曲、名曲,豐富多彩。
梨園戲梨園戲
從三者藝術內涵考知:“上路”一詞本指宋之“兩浙路”,可知系來自溫州班,經地方化的易語改調而成。它與“小梨園”家班同是外來戲曲,經歷宋、元、明易代,由城市退處農村,與“下南”亦農亦藝者共處,而完成其風俗與方言的改造,壯大了地域聲腔,元末明初融會為一體,進入大發展時期。“下南”有《劉永》、《周德武》;“上路”有《蘇英》等新創劇目。而以“小梨園”的《陳三五娘》一劇,標誌著梨園戲發展的藝術高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於建陽麻沙的《荔鏡記》,是合潮、泉二部《荔枝記》的重刊本,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現尚藏刊於清光緒十年的《荔枝記》,潮州則有刊於明萬曆年間的東月李氏《鄉談荔枝記》。“泉腔”在聲腔上已吸取潮調;《朱弁》一劇把一支[弋陽腔]融入[舉起金杯]的南音[寡北]滾門;“下南”《鄭元和》的[鵝毛雪]一曲,則吸取自[昆北]。當明代四大聲腔盛行之際,梨園戲在閩南語系地區,隨南音流播,“泉腔”已成為獨立聲腔,並融化外來唱腔藝術養料而發展壯大,從而鼎盛於清代。據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安縣誌·禮俗》載:“昔人演戲,只在神廟,雖不過上路、下南、七子班。光緒後,始專雇江西班及石碼戲。”閩南在清光緒前,只有梨園戲三流派獨步翟毛毹;清末,高甲戲興起,其後台灣歌仔戲傳入,梨園戲以嚴格的師承,繼世相傳,因固步自封而趨式微,瀕於消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懷戲曲藝術,把流散民間的“下南”、“上路”、“七子班”的梨園戲名老藝人,羅致集合在一起,於1952年在晉江縣成立大梨園實驗劇團,由小梨園名師蔡尤本口傳身教《陳三五娘》。翌年,改屬省級建制,定名為福建省閩南戲實驗劇團(後改稱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大力搶救、記錄三流派的傳統劇目、音樂唱腔、表演藝術等。先恢復傳統原貌,再進行整理加工,使古老劇種煥發青春。
梨園戲梨園戲
20世紀50年代,梨園戲改編出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陳三五娘》、《郭華》、《高文舉》、《朱文太平錢》等,並在各級會演中獲獎。其中《陳三五娘》、《郭華》被拍成電影,《朱文太平錢》被譽為“海內孤本”,得到戲曲專家的高度評價,贏得“宋元南戲活化石”、“活文物”稱號。
20世紀80年代後,梨園戲進入創作、研究的新時期。新編古裝劇《節婦吟》獲1987年省第17屆戲劇會演劇本一等獎及導演、音樂等獎項;1988年,又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及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在“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時,又獲各獎項的榜首,劇中顏氏的扮演者曾靜萍獲福建第一個全國戲劇梅花獎
1990年,文化部授予梨園戲劇團為全國(劇團管理)先進藝術表演團體稱號,該團於1991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劇團自1980年至1995年,先後出訪日本、菲律賓、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地區,並與世界各國許多文化藝術團體及學者建立聯繫。1983年9月,梨園戲導演吳捷秋赴台,在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成功大學南管戲傳藝中心等處演講《泉腔梨園戲藝術史》。
1994年11月,梨園戲導演蘇彥碩,赴日本參加“東亞民俗與表演藝術”國際研討會,在會上介紹梨園戲演出民俗。1995年3月,在省首屆百花文藝獎評獎中,《董生與李氏》一劇獲一等獎。1996年1月,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應中央電視台邀請晉京參加春節文藝晚會現場直播演出。1997年8月,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赴台演出,隨團出訪的專家學者在台灣與文藝界同行共同探討梨園戲的歷史與現狀。

劇目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梨園戲不但以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更以保存著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贏得"活化石"之美譽。據統計,僅以上47個劇目中,屬於宋元南戲的就有26種。其中除了被古人稱之為"戲文之首"的《王魁》、《趙貞女》、(即《蔡伯嘴》)以及《朱文》、《劉文龍》、《郭華》、《劉知遠》等外,另有《韓國華》、《朱壽昌》、《江中立》、《田淑培》、《宋祁》、《姜明道》、《劉永》、《尹弘義》、《劉阮》、《杜牧》、《梁意娘》、《蘇盼奴》、《顏臣富》等二十多個為梨園戲所獨有的傳本或存目。 明代時,梨園戲得到了迅速發展,《荔枝記》的誕生,標誌著梨園戲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荔枝記》創作於明代嘉靖之前,由於輾轉演出,互相傳抄,結果造成"字多差訛,曲文減少"。於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便把當時"潮泉二部"的《荔枝記》增加"顏臣勾欄詩詞北曲",並改名為《荔鏡記》。
梨園戲梨園戲
《荔鏡記》以輕喜劇的手法,描寫抒情的愛情故事,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而數百年來盛演不衰,傳唱不絕。由於故事出自閩粵兩地,所以《荔鏡記》分別以泉、潮方言、聲腔演出。《荔鏡記》還被莆仙戲高甲戲薌劇等其它劇種所移植。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入閩,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大殺宋室官員,於是作為官宦人家蓄養的“小梨園”家班便流散傳統民間,開始與下南戲、上路戲既同時存在,又互相影響。由於三者來路不同,所以各自都有自己的傳統劇目。
下南戲包含有13個劇目:《蘇秦》、《梁灝》、《呂蒙正》、《范雎》、《文武生》、《岳霖》、《劉 秀》、《劉永》、《劉大本》、《周德武》、《周懷魯》、《百里奚》與《鄭元和》。
上路戲包含有18個劇目:《蘇秦》、《蘇英》、《程鵬舉》、《朱文》、《朱壽昌》、《朱買臣》、《尹弘義》、《劉文龍》、《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楊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趙盾》、《孫榮》與《蔡伯喈》。 小梨園有16個劇目:《陳三五娘》、《呂蒙正》、《高文舉》、《朱弁》、《韓國華》、《劉知遠》、《蔣世隆》、《郭華》、《葛希亮》、《楊文廣》、《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戲曲音樂

梨園戲音樂屬泉腔,由南音、籠吹、十番和部分潮調等融合而成。

唱腔

梨園戲的結構形式為曲牌體,唱腔牌現存200多支,不少曲牌至今仍沿用唐、宋古曲牌名,如[摩訶兜勒]、[長相思]、[霓裳羽衣曲]、[梁州序]、[甘州歌]、[太子游四門]、[薄媚]、[鵲踏枝]、[陽春曲]等。唱腔曲牌以“滾門”歸類,即將宮調、節拍相同、樂曲結構相類似的曲牌歸類,現存的滾門有“二調”、“長滾”、“中滾”、“短滾”、“中寡”、“大倍”、“小倍”、“寡北”、“長潮”、“中潮”、“錦板”、“中倍”和“倍工”。每個滾門包含曲牌三四支到二三十支不等。
常用的曲牌:上路大梨園有“二調”的[下山虎]、“大倍”的[漁家傲]、“中倍”的[攤破石榴花]、“倍工”的[大環著]以及滾門不詳的[相思引]、[生地獄]、[玉交枝]等。下南大梨園有“二調”的[下山虎]、“小倍”的[青衲襖]以及滾門不詳的[漿水令]、[地錦]、[金錢花]等。小梨園有“錦板”的[四朝元]、“倍工”的[大環著]、“長滾”的[大迓鼓]、“中滾”的[杜韋娘]、“長潮”的[鷓鴣天]、“中潮”的[望吾鄉]以及滾門不詳的[相思引]、[北青陽]、[福馬郎]等。
調式有宮、商、角、徵、羽五種。宮、羽、商調式用得最多;角、徵調式用得最少。音階有古音階、新音階和清商音階三種形式,一般為七聲音階,以古音階為主。
調門稱“管門”,名稱與南音相同,但定調系以“品簫”為準,比南音以“尺八”定調高小三度。故南音的四個管門的梨園戲又各有其自己的名稱:四空管(F調)稱“頭尾翹”(bA調);五空四伬管(C調),稱“小工調”(bE調);倍士管(D調)稱“四空調”(F調);五空管(G調)稱“小毛弦”(bB調)。
節拍形式有“緊七撩”,每小節八拍(8/4拍);“緊三撩”,每小節四拍(4/4拍);“緊一撩”,每小節二拍(2/4拍);“緊疊”,每小節一拍(1/4拍);“慢頭”,即散板等。
唱詞多為長短句形式,曲韻屬古中州韻,用泉州話演唱。語言聲調分七聲,即除去聲外,平、上、入三聲分陰、陽。男女同腔同調,本嗓發聲。
移宮、犯調、集曲等手法在梨園戲唱腔中頗為多見,保留不少南戲的音樂特點,如套曲的形式。

樂隊和樂器

傳統樂隊由鼓師、副鼓、中吹、弦管、副籠5人組成。樂器有鼓、板鼓、方梆、鑼仔、馬鑼、北鑼、鐘鑼、雙音、大鈸、小鈸、碗鑼、響盞、小叫以及品簫(笛)、噯仔(小嗩吶)、大噯(大嗩吶)、三弦、二弦。以後樂隊擴大至12人左右,樂器增加了琵琶、洞簫、高胡、中胡、二胡、揚琴、大提琴等。
特色樂器有南鼓、南琶(橫抱演奏)、二弦(保持古奚琴原形)、尺八和拍板。南鼓打擊時由鼓師翹起右腳跟壓在鼓面上,以控制音量、音色的高低強弱變化,故又俗稱“壓腳鼓”,為全國其它劇種所未有。洞簫與五塊的拍板均保存唐宋樂器特徵。

曲牌

分絲弦曲牌、吹打曲牌和鑼鼓經三個部分。
(一)絲弦曲牌
有200首左右。常用的曲牌有[北元宵]、[銀柳絲]、[小開門]、[粉紅蓮]、[昭君悶]等。
(二)吹打曲牌
有100多首,常用的曲牌有[傍妝檯]、[得勝令]、[哭皇天]、[一江風]、[將軍令]等。
(三)鑼鼓經
俗稱鑼鼓幫。有“七幫鑼仔鼓”和“八幫馬鑼鼓”兩類。“七幫鑼仔鼓”有[雞啄粟]、[大幫鼓]、[擂鼓]、[小幫鼓]、[假煞鼓]、[滿山鬧]、[真煞鼓]等七種,其變體如[單啄]、[雙啄]、[顛煞]等共有49種點子。“八幫馬鑼鼓”有[官鼓]、[大幫鼓]、[真煞]、[一條鞭]、[急鼓]、[假煞]、[單開]、[雙開]等9種。

表演藝術

角色行當

宋末元初,梨園戲已形成7個角色行當的表演體制。角色行當有生、旦、淨、醜、貼、外、末7個。由於大梨園“上路”、“下南”和小梨園“七子班”三個流派劇目所表現的人物各有側重,因此各有重點,所謂“四大柱”,分別是:
“上路”:生、大旦、淨、醜。
“下南”:淨、醜、末、外。
“七子班”:生、旦(大旦)、貼(小旦)、醜。
生:按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徵又分為:紗帽生(又稱官生)、破衫生(又稱窮生)、生巾生(又稱文生)、小角生等。
旦:大梨園可分為大旦、二旦和小旦,大旦唱做並重,二旦活潑輕巧,小旦聰明伶俐。小梨園只有大旦,小旦戲由貼扮。
淨:大梨園可分為:打面(又稱豎眉),臉譜是白底用黑色勾勒的反面人物。白須,掛白髯口不勾臉的老生戲,但性格詼諧風趣或老朽昏庸的人物。小角,是小三花。穿裙,沿襲“淨扮婆”的南戲舊規,扮演乖戾可笑的中、老年婦女。“上路”另有“三支拐”,是帶拐杖上場的人物。小梨園分為:幞頭,是官員;巾服,是員外、書生。
醜:有男、女丑。分為袍帶醜、家婆醜、奴才醜、粗嫻醜和烏巾醜。
貼:大梨園又稱“老貼”,是老旦戲,扮演中、老年婦女,小梨園則為小旦,有時也改扮老旦、童角等。
外:是老生戲,又稱“老外”,掛白須的正派老生,也扮反派老生。
末:又稱“奴才末”,因其扮演奴僕最多,但也扮黑須正派老生。

身段科介

梨園戲的表演有一套與眾不同的表演程式,稱為“科步”,約有一二百個動作,其基本表演程式叫“十八步科母”。代代相傳,年代久遠,說法不一,據50年代小梨園名師蔡尤本等人口述提供的是:
垂手行:表現興奮、活躍、輕快。
按心行:生、旦出場行進時的姿態。
指手:用手指示一切事物。
偏觸:一般指不在場的人或物。
提手:用於疑惑、驚訝或反問。
搭手:用於喜悅、高興或讚許。
舉手:用於旁白。
分手:用於表現“怎么辦”的意思。
拱手:待人禮儀或對上輩尊稱時。
毒錯:用於對某人或某事的憤怒表情。
過眉:用於女子讚美自己或他人。
過場:用於示意及舞台調度。
相公摩:歡快、得意或憤怒。
七步顛:精神恍惚,腳酸手軟。
雙頓蹄:用於憤慨、悲傷或痛恨至極。
牛車水:表示歡樂或著急情緒。
返頭轉角:轉身動作,用於舞台調度。
走云:急事奔走,又稱“插手行”。
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拱手、舉手、分手、指手、采手、提手、雲手、碎步、疊步、雲步、潑步、跳腳、須腳、八字腳、垂手、嫻行、糕人身、轉身等。
常用的“科步”還有生行的“加令跳”,表現歡欣雀躍;“咬臍跳”,表現哭鬧;“魁星踢斗”的舞姿,“腳踏金獅”的坐姿,“金雞獨立”的立姿,“搭頭”的頭姿等。旦行的“掩面”、“揉目”、“夾虱母”,用於表現害羞;“善才拜觀音”的舞姿,以及淨行的“貓洗面”、“虎仔探井”、“猴照鏡”等舞姿。
此外,還有成套的“十八雨傘科”,如《孟姜女·送寒衣》中的單人傘舞,有張傘、躡足撐傘、頂傘旋傘、升降傘、飄傘、放傘等動作,又如《高文舉·玉真行》中的單人傘舞,有飄傘、托傘、停傘、按傘、荷傘、擲傘、拖傘、開山傘等表現角色各種心情的舞姿,《陳三五娘·留傘》中的雙人傘舞,有踢傘、荷傘、挽傘、拾傘、踩傘、單手擎傘、雙手奪傘、雙手握傘、握傘繞圈、舉傘雙翻身、握傘拉鋸等舞姿,表現陳三決心離去,益春苦苦挽留的情節。
還有“十八羅漢科”如《高文舉·過殷府》中的雙人舞表現高文舉與隨從急切奔跑中的心情,各做各種“羅漢”姿式。高文舉持扇作截扇、捧扇、背扇、轉扇、掄扇、揮扇(代鞭)、揚扇(代鞭)及提玉帶、雙勒馬等動作,隨從持棍配合作背棍、夾棍、托棍、挑棍、荷棍、合十拱棍、跳步起棍等動作,場面古樸、獨特。
梨園戲早期的服裝沒有水袖,因此特別注意手的姿態,如“蘭花手”、“鷹爪手”、“薑母手”,“毛蟹手”和“觀音手”等。

特色技藝

虛擬坐轎:《商輅·大保奏》一折中,表現吳丞相入朝面君為商輅保奏,手執玉笏及摺扇,舞台上虛無一物,跟隨作掀轎簾科,丞相入轎,雙腿半蹲作坐轎科,手搖摺扇,唱完大段曲詞後,到金鑾殿前下轎;隨從在轎後繞行,表現轎在行進。
睇燈:《陳三五娘》一折中,表現陳三與五娘在元宵觀燈相遇,通過弄龍、賞鰲山、拾扇、談詩等情節,表現青年男女邂逅、一見鐘情的情景。在燈月交輝的氛圍中,還引出“答歌”的場面,展示出各個人物的不同性格。
踢球、拍胸:《李亞仙》的一個場面,4個妙齡女子用肩、肘、腳尖、腳根互相穿花傳遞彩球,球在空中時起時落;醜扮的李媽則穿梭碰球,手舞足蹈;由4個醜扮的歌郎,圍著鄭元和作“拍胸舞”。這被戲劇界專家稱為“閩中舞台三奇”之一(其它是莆仙戲的“抬轎子”與高甲戲的“吹喇叭”)。

舞台美術

服飾

傳統戲衣的水袖只有1尺長,旦角大都穿用窄袖露腕的襖衣。戲衣多紅、黑兩色。如紅色頭架(生褶)、生帔為小生常用的服飾;黑色衫襖、裙襖是大旦(青衣)及老貼的惟一戲衣,即使是扮演千金小姐或夫人也僅外加一披肩(如意肩)。扮演庶民角色,一般穿黑色短襖(茶衣),腰扎白布裙。黑、紅蟒和紅、藍官衣系文武官員的服飾,帝王、后妃的服飾亦常以紅蟒代替。早期梨園戲都用素褶、素衣裙,至40年代初,才有繡花紋飾。花紋都用全金、全銀或對比強烈的色調。此外,員外帔、旦帔等用藍、棗紅、綠等飽和色,只有旦角的部分衫裙及女帔才用粉紅、果綠等鮮艷色彩。戲衣多數由本地(泉州及晉江一帶)幾家刺繡作坊承制,花樣紋飾都取自傳統圖案,或民間雕刻、刻紙紋樣。傳統盔頭以紗布和正漆雕為帽胎,外表塗黑漆或貼金箔而成,如黑墨斗(長翅紗帽)、黑紗帽、金紗帽(帝帽)、鳳冠等,牢固耐用,數十年不損。
梨園戲 服飾梨園戲 服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劇目、行當及表演藝術的發展,出現以明色為主、飽和色為輔的服飾穿扮,來適應抒情文戲幽雅的表演藝術,仍保留傳統紋飾和地方刻紙圖案紋樣的劇種藝術特色。

化妝

梨園戲早期化妝除淨角勾臉,旦角和小梨園的生角塗脂抹粉外,其餘行當一般都不打底色,以本臉演出。旦角化妝分為大梨園旦妝和小梨園旦妝。始初,大梨園的旦角化妝僅下唇塗一點胭脂。清末以後,才有在眼角塗胭脂,印堂點紅和眉形描黑,臉部兩側貼片子或掛乾鬢。眼梢壓有金屬眼尾針,使眼梢往上吊起。頭上扎著烏花巾(即長條黑布上綴一兩排梅花或蝴蝶形銀飾物)。腦後掛一個橢圓形拖尾髻,髻下垂一條黑布製作的髻後巾,髻後巾下端有流蘇裝飾。
小梨園的旦角化妝分為小旦妝和大旦妝。小旦妝在眉梢與外眼角間抹胭脂,用柳炭條描抹細眉,臉兩則貼片子,耳邊插小絨球,頭部扎一條烏花巾,再把演員的辮子盤在烏花巾上。大旦妝與小旦妝類似,區別只是在眉心的紅圓點內畫的是梅花點,頭頂用發片圈成蘑菇髻,並以銀飾物和綢花點綴。有的在右耳邊垂一條色綢巾,腦後梳一圓形髮髻。
老旦妝臉部不抹粉,用白粉在外眼角畫兩三條皺紋,頭上戴網巾,額際扎黑紗巾或掛黑色的“昭君眉”。額前束一條1.65厘米寬的黑細帶,以示老弱多病。扮演病態人物,額前也縛此細帶。
女丑妝用白粉在腮邊畫兩個大耳環,眼梢垂下兩條白線,或在鼻樑部撲團白粉。男醜則在鼻樑、眼瞼或唇上撇兩三筆白粉線,不畫“豆腐塊”。
老外一般是本色素妝,額上畫兩道白粉以示蒼老。
淨角勾臉譜,但譜式不多。常用黑油色勾出眉眼特徵,其餘部位則塗上大塊面的紅色或白色,以誇張角色的膚色。
梨園戲臉譜中碎臉較少,象徵性的花紋和複雜的線條使用不多。臉譜色彩單純,一般只用紅、黑、白三色勾畫。至於少量特殊臉譜須用其他色彩表現者,則採用色紙糊貼等方法。如用青紙貼眼瞼以表示番將的藍眼睛;用紅紙貼眼瞼表示瞎子。《江中立》劇中的周君,以綠紙剪成蛙形貼在鼻樑上,象徵青蛙轉世。這種處理辦法與“七角圍”(1個班只有7個演員)需要快速改妝有關。扮演土地神、魁星、雷神、小鬼等,大多採用面具。亦有以黑紗蒙面,白粉線勾出五官來表示鬼魂。

砌 末

梨園戲的砌末精緻美觀,小巧玲瓏。如《陳三五娘》、《高文舉》、《孟姜女》等劇目中用於奪傘科表演的雨傘,系用硬木刻成,形似生活用傘,但傘柄校長,不能撐開。《劉文龍》中扮演李乾者手執竹杯,長僅尺許,與宋雜劇《眼藥酸》里副末手中所執“竹杯”形制相似。其他較常用的砌末如紅底描金的鏡擔,刀身刀把均飾有雲頭紋樣的金刀,輕巧玲瓏的小紅水桶,青紅相間並有如意紋飾的小漆籃等,都是以生活中的實物原形為基礎,加以適當美飾而成。
梨園戲砌末大體可分五類:①兵器和刑具,如劍、斧、鑿、腰刀、金光槌、拶指、夾、腳板、棍、竹板、鞋底、藤牌、馬鞭等;②請神供奉用的捋板、香爐、酒盞、相公爺、孩兒仔等;③生活用具,如面盆、掃帚、水桶、包袱、文房四寶、書琴、班燈、椅、幾、小木魚、帝鐘,以及卜卦用的布袋、龜殼、算盤、銅錢;④書信類,如聖旨、家書、公文;⑤旗類,如斬旗、令旗、龍虎旗。以上各類砌末以生活用具類為主,至於兵器類的腰刀、金光槌,除《劉知遠》中的三娘奪槌和戰瓜精等結合表演使用外,大部分作為排場用。

舞台裝置

梨園戲舞台俗稱“戲棚”。戲棚系用兩條1米多高的長條凳,鋪上木板臨時搭成,面積約3平方米多。戲棚四角豎起4根木柱,柱上橫置細木條或竹竿,供掛照明燈具和蓋防雨篷用。這種戲棚比較正規。此外,有的是用普通的長條凳,鋪上4塊門板而成的簡易戲棚,觀眾就地設座。
戲棚表演區劃分為5個部位:“台中”、“出棚口”、“三弦角”、“大角”和“小角”。棚的前部左、右分別稱作“大角”與“小角”。棚的後部左、右稱作“出棚口”與“三弦角”。出棚口與大角斜對,三弦角與小角斜對。出棚口與戲房(即後台演員裝扮的地方)相一致。戲房設在右方的稱正棚,設在左方的稱反棚。正常情況下是在正棚演出。由於環境限制,右方無法安置戲房,才改為反棚演出,演員有些科步要隨正、反棚變動。演員都是從出棚口上、下場,不像其他劇種設“出將”與“入相”兩個上、下場口。樂隊的排列是噯(嗩吶)、簫和教戲師傅,坐在出棚口與小角之間的台沿;鼓師面向戲棚的小台上,鑼、拍及弦樂圍在鼓師周圍彈奏。
舞台上沒有一桌兩椅的陳設,只在後演區置一長條凳,凳上結掛一塊用色緞繡花的椅帔,如演出時表現廳堂飲宴等場面,則臨時放置案桌備用。繡帳用途較廣,置於長椅或桌上,作為閨房的床帳和寺廟的神帳;亦可作為“繡樓”與“彩樓”等。早期,在農村演出時,只掛兩盞“滿堂紅”的植物油燈照明,以後有改用汽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梨園戲進入劇場演出,舞台布景從無到有,並逐步形成以《陳三五娘》為代表的劇種裝飾布景特色,與表演風格相和諧。
80年代末,泉州梨園戲劇團創作演出的《節婦吟》(許長欣設計),採用簡潔的六條條幕和黑背景來組構舞台空間,以強化悲劇氣氛;通過燈光冷、暖色調的變化渲染及追光特寫等表現手段,突出人物的內心活動。
90年代,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相繼創作演出的《陳仲子》(設計許長欣)、《董生與李氏》(設計林劍朴),舞美設計均繼承傳統舞台裝置的空靈特徵,又注重現代審美意味,因而得到讚賞,分別獲得省戲劇會演舞美設計獎。

流派藝術

流派: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作、唱腔和演出規制。它分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每個流派各有號稱“十八棚頭”的保留劇目,保存了《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等25種南戲劇目。梨園戲至今仍存在於舞台之上,並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戲劇樣式。它有一整套嚴格規範的表演形式,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各個行當都須遵守這種規範;梨園戲音樂保留了南戲以鼓、簫、弦伴奏為主的形式,其唱腔源於晉唐古樂的唱腔用泉州音演唱,一字多腔,屬曲牌體,至今仍沿用【摩珂兜勒】、【霓裳羽衣曲】等古曲牌名;梨園戲所用琵琶系南琶,橫彈,與唐制相仿;上弦為晉代奚琴遺制;洞簫即唐之尺八;打擊樂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打法獨特。
“棚”是梨園戲傳統的演出場地,演出前需要舉行“獻棚”儀式,供奉戲祖師田都元帥,之後才開始扮角、跳加官。與一般戲曲舞台的一桌二椅不同,棚的正後方只擺設長條椅;南宋雜劇《眼藥酸》的砌末至今仍可在梨園戲淨、醜兩個行當的表演中見到。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時期戲劇的文獻和活態資料,從中可體察出南戲文化及閩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從歷史文化的意義上說,梨園戲是一座無形的綜合藝術寶庫。由於時代的變遷,梨園戲觀眾日漸減少,使得梨園戲的生存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相關傳承人
陳濟民王勝利蔡婭治、許天相、曾靜萍 

劇團

明萬曆年間,梨園戲班曾東渡琉球演出。這次演出是目前已知的福建戲劇團體最早的一次出國演出。 二十世紀20年代是福建地方戲劇出國演出的第一個高峰期。1925年“雙鳳珠班”赴印度尼西亞的泗水演出《陳三五娘》和《雪梅教子》。同年,“新女班”又赴新加坡演出《陳三五娘》、《雪梅教子》、《昭君和番》等,在海外擴大了影響。
1986年,福建省梨園戲劇團應菲律賓皇都影劇中心邀請,首次赴菲演出《李亞仙》、《朱文太平錢》、《高文舉》、《蘇秦》、《陳三五娘》等傳統看家戲。
梨園戲梨園戲
1990年9月,應義大利“蒙德羅國際文學基金會”主席任蒂尼先生的邀請,由福建省梨園戲劇團與中央歌劇院共同組成的中國藝術家代表團飛往地中海參加這次國際性的藝術活動。1991年10月,福建梨園戲劇團應新加坡邀請,在新加坡國家劇場演出《陳三五娘》、《呂蒙正》、《蘇秦》、《李亞仙》、《郭華買胭脂》、《高文舉》、《節婦吟》等劇目。
從此,梨園戲以它的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煥發出新的風采。經過老藝人蔡尤本口述整理的傳統名劇《荔鏡記》,改名為《陳三五娘》。隨後,將《郭華》整理成《胭脂記》。另有《蘇秦》、《朱文太平線》、《李亞仙》、《劉文龍》、《玉真行》、《冷溫亭》、《王魁》、《董永》、《十朋猜》、《士久弄》、《公主別》等本戲、折子戲相繼被整理上演,使失傳已久的宋元南戲劇目重新與廣大觀眾見面。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是梨園戲碩果僅存的專業演出團體。該團組建於1951年,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梨園戲專業表演團體。自一九五三年以來,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戲曲文化為己任,在搶救、繼承、發展梨園戲藝術傳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五四年,以傳統劇目《陳三五娘》參加華東戲曲匯演,榮獲多項大獎,後又獲文化部優秀劇目獎,並被拍成彩色影片。從此,“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梨園戲以其古老典雅的風姿,蜚聲海內外,在中國戲曲界贏得了卓著聲譽。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等劇團多次奉召晉京,先後以優秀傳統劇目與新創劇目獲文化部藝術局嘉獎。其中新編梨園戲《節婦吟》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榮登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各獎項榜首。新編梨園戲《皂隸與女賊》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董生與李氏》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並榮膺2003—2004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一九九零年文化部授予全國劇團管理先進團體稱號。一九九一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一九九九年劇團參加上海首屆國際藝術節,得到專家與廣大觀眾的讚譽。
劇團現有演職員一百一十五人,其中享有高、中級職稱者五十多人,在近十年福建省及全國性會演或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秀劇目獎”,有六十多人次獲得“白玉蘭主角獎”、“優秀演員獎”和“金牌”等較高獎項。現任團長、青年演員曾靜萍,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全國戲劇二度“梅花獎”及“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八十年代以來,劇團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先後出訪義大利、日本、德國、瑞典、荷蘭、菲律賓、新加坡、印尼以及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並與世界各國的不少文化藝術團體與學者建立了廣泛的聯繫。2003年,劇團應邀赴法國參加“中法文化年”演出,深得讚譽。並與世界各國的不少文化藝術團體與學者建立聯繫,贏得不僅是榮譽上,更是文化藝術價值上的廣泛承認。
新建的“梨園古典劇院”建設項目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泉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梨園古典劇院”。該劇院於2008年底投入使用,該院位於繁華的市區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好,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在泉州市區新門街芳草園,建築面積6270平方米,是一座集文藝演出、排練、練功及藝術資料館、展覽館和劇團辦公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古典劇院。同時也是一座蘊含傳統風格,設施齊全,能較好地展示泉州豐富戲劇表演藝術,能夠適應和服務日益發展的泉州旅遊文化市場,成為泉州一座多種戲劇藝術,特別是古老戲劇藝術的長期與固定的對外展示、演出和接待的重要文化活動場所。同時也是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的辦公所在地。

獲得榮譽

梨園戲實驗劇團多次獲得文化部嘉獎。其中新編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並榮膺2003至2004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目”;另一新編梨園戲《節婦吟》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及入選2005至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劇團先後出訪義大利、英國、荷蘭、瑞士、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及中國台灣、香港、澳門。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護現狀

作為“中國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文化價值珍貴而獨特,不僅是福建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藝術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養欠缺,將這一古老劇種的傳承擺上了日程。
中國戲曲學院梨園戲教學實踐基地30日在福建泉州梨園古典劇院掛牌成立。中國戲曲教育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與“天下第一團”——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由此開始合作共建,共同為梨園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促進梨園戲的傳承與發展。
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將打破梨園劇團無本科生的現狀,加強中國現存最古老劇種之一的梨園戲與國內眾多劇種、國際時尚戲劇潮流的學習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