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學

潮州學(簡稱“潮學”,此簡稱缺乏嚴謹性,易被人誤解為潮流之學),是以潮州地區(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為中心地域範圍的整體性、綜合性的區域研究。該研究從歷史角度出發,可涉及地區的經濟、人口、社會、政治、宗教、教育等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各個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州學
  • 簡稱:“潮學”
  • 地區:潮州
  • 屬於:人口、社會、政治
潮州學簡介,潮州學之緣起,潮汕的潮學家代表,創始人,潮州市的潮學研究者,汕頭市的潮學研究者,揭陽的潮學研究者,國內的潮學家代表,香港的潮學家,北京的潮學家,廣州的潮學家,深圳的潮學家,上海的潮學家,天津的潮學家,濟南的潮學家,福州的潮學家,泉州的潮學家,廈門的潮學家,海口的潮學家,梅州的潮學家,台灣的潮學家,國外的潮學家代表,泰國的潮學家,新加坡的潮學家,馬來西亞的潮學家,日本的潮學家,韓國的潮學家,生美國的潮學家,

潮州學簡介

潮州學(簡稱“潮學”,此簡稱缺乏嚴謹性,易被人誤解為潮流之學),是以潮州地區(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為中心地域範圍的整體性、綜合性的區域研究。該研究從歷史角度出發,可涉及地區的經濟、人口、社會、政治、宗教、教育等不同時期人類活動的各個範疇;以文化視覺而言,區域形成的方言(潮州話)、風俗(包括居住方式-潮州民居,衣食特徵-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民間信仰、風俗習尚等等)、文學藝術(尤其民間方面——潮州工藝、潮州音樂舞蹈、潮劇、潮州歌冊、歌謠等)也在研究範圍內。總之,一切有關潮州的人文現象,都可供潮州學研究。

潮州學之緣起

潮州學的興起自然應該追溯到歷代先賢對潮州地區(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長期社會歷史文化的探討、包括對這個地區長期積累下來的地方文獻的整理研究。然而,正式把潮州歷史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總括為一門具有豐富內涵的獨特學問,以“潮州學”為名而宣諸於文化學術界的,卻是始自二十多年前的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由饒先生積極推動而舉行的首屆“國際潮州學研討會”。自此以後,“潮州學”就逐漸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矚目,成為一門以潮州地區(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歷史文化研究為中心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學問。饒宗頤先生為了促使這門學問的誕生,早在這次會議召開以前,多次在海內外發出呼籲:“有關潮州歷史文獻和文化學術問題,海外和內地一樣,都要進行研究。”1989年11月18日,他在於澳門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上以《潮人文化的傳統和發揚》為題做專題講演時,就特別提到要“發展某些學術研究,才能使潮人傳統文化有更加燦爛的成果”。1991年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11屆年會暨潮州歷史文獻與文化學術討論會”—上,饒先生就在大會發言中說:“……以潮州歷史文獻與文化學術作為專題進行討論,從而將潮州歷史文獻與文化學術的研究提升到全國性的層次,……”饒先生的這些言論,可以說是“潮州學”呼之欲出的催生劑。自從1993年開過首屆國際潮州學研討會以後,這個深受學術界矚目的潮州學會議已經先後在香港、汕頭、潮州、新加坡、揭陽等地舉行過,潮州學的影響不斷擴大,潮州學的研究不斷深入,饒先生期望的潮州文化的“更多燦爛成果”,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為了推動潮州學研究的持續發展,饒宗頤先生在發起舉辦國際潮州學研討會的同時,又親自策劃創辦《潮州學研究》並親自擔任主編。這份學術性很強的刊物於1993年11月創刊,一出生就受到學術界的矚目。饒先生在創刊號上發表的《何以要建立潮州學——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被認為是他幾十年來研究潮州歷史文化的總結,也是他提出的建立潮州學的宣言。《潮學研究》已經出刊十多期,每期都在25萬字到30萬字之間。這大約300萬字的潮州學研究成果,其學術含量之高已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讚賞,在推動潮州學研究不斷深入發展中發揮著顯著的作用,成為凝聚潮州學研究學者、展示潮州學研究成果的一面櫥窗。

潮汕的潮學家代表

創始人

饒宗頤:1917年8月9日出生於廣東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是蜚聲國際的國學大師、漢學家,在中國研究、東方學及藝術文化多方面成就非凡。學術界稱他為“國際矚目的漢學泰斗”、“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獲大紫荊勛賢,現居香港。

潮州市的潮學研究者

1、林倫倫韓山師範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潮汕方言與文化,原汕頭大學副校長
2、黃挺韓山師範學院 潮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原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3、吳榕青:韓山師範學院潮學中文系副教授
4、鄭群輝:韓山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方向:潮汕佛教史
5、黃景忠:韓山師範學院教務處處長,中文系教授,方向:潮汕現當代文學史
6、余海鷹:韓山師範學院,潮汕現當代文學史
7、陳香白:韓山師範學院原韓師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方向:潮汕茶道
8、莊義青:韓山師範學院政史系副教授,方向:宋代潮州歷史
9、曾楚楠:潮州政協《潮州文史資料》主編,潮汕文史
10、王振澤:潮州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方向:“饒學” (即研究饒宗頤的學科)
11、陳賢武:潮州市慧如圖書館,地方文獻部工作人員,方向:潮汕文史
12、吳志敏:潮州市建築安裝總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副經理,方向:潮汕古建築
13、許永強:副教授,方向:潮州菜
14、陳傳佳:潮州市庵埠中學校長,全國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潮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5、林躍文: 潮州鳳凰中學校長,碩士,鳳凰人

汕頭市的潮學研究者

1、陳荊淮: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方向:近現代潮汕歷史
2、楊堅平:汕頭市潮繡藝術研究所所長,高級工藝美術師,方向:潮汕民間工藝美術。
3、林淳鈞:汕頭潮劇院,方向:潮劇
4、
5、鄭志偉:汕頭潮劇院,方向:潮劇
6、周修東: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方向:潮汕歷史文化
7、黃舜生:原汕頭書協主席,方向:潮汕書法史
8、王偉深:澄海政協副主席,方向:潮汕方言民俗
9、鄒金盛:澄海郵政局,方向:潮汕僑批
10、曾旭波:,經濟師,方向:潮汕僑批
11、蔡仰顏:汕頭畫院名譽院長,方向潮汕書畫史
12、陳琳藩:方向潮汕書畫史
13、陳嘉順:汕頭大學圖書館館員,方向社會生活史、民間工藝史
14、黃剛:汕頭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方向: 潮汕書畫史
15、林凱龍: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方向:潮汕民居
16、黃迎濤: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方向:南澳歷史
17、蔡文勝:澄海博物館副館長,方向:潮汕歷史
18、許澤敏:澄海華僑中學教師,方向:潮汕方言
19、鄭可因:汕頭市圖書館,方向:潮汕文獻
20、柯世倫:南澳海防史博物館,方向:南澳歷史
21、陳新傑:潮陽第一中學,方向:潮陽東山歷史文化
22、李宏新:廣東省歷史學會,方向:潮汕歷史
23、馬徐豪:潮陽六都中學,方向:潮劇
24、李起藩:潮陽,方向:潮陽文史
25、黃贊發:原汕頭大學黨委書記,方向:潮汕先賢
26、林俊聰:原汕頭市對台辦科長,方向:潮汕廟堂
27、杜桂芳: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方向:潮汕僑批
28、馬暢:汕頭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方向:潮汕歷史文化題材電視作品
29、劉群:汕頭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方向:潮汕歷史文化題材電視作品
30、郭馬風:汕頭市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方向:潮汕民俗
31、王琳乾汕頭市地方志辦公市原主任,方向:汕頭歷史
32、陳歷明:汕頭市文化局原副局長,方向:潮汕考古與戲劇
33、
34、陳訓先:澄海政協原《澄海文史》執行主編,方向:潮汕文化源
35、蔡英豪:澄海博物館原館長
36、蔡文勝:澄海博物館原副館長,方向:地方文獻、譜牒
37、陳占山:汕頭大學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士,方向:潮汕文化史
38、陳景熙: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碩士生導師,博士,近現代汕頭社會經濟史、潮汕民間信仰與潮汕社會歷史
39、林道祥,汕頭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方向:潮汕出土文獻與潮汕方言
40、翁奕波,汕頭大學學報編輯部文科版副主編,方向:海外華文文學
41、吳二持,汕頭大學出版社編審,方向:潮汕文獻
42、陳海忠,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院院長,博士,方向:民國汕頭社會史
43、杜式敏,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事務總管,碩士,方向:民國潮汕女子教育史
44、林春雨,汕頭大學文學院,碩士,方向:南澳方言
45、劉放,汕頭大學文學院,碩士,方向:薛侃《研幾錄》
46、黃綺文,汕頭大學原文學院教授,潮汕華僑,
47、吳奎信,汕頭大學原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向潮州歌冊
48、隗芾汕頭大學原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49、
50、潘家懿:汕頭大學原中文系主任,教授,方向:潮汕方言
51、邱玉卿:汕頭大學原文學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方向:潮汕書畫史

揭陽的潮學研究者

1、徐光華,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陽市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
2、孫淑彥,揭陽民俗博物館館長,方向:潮汕文史
3、鄭智勇,揭陽社科聯主席,教授,方向:潮汕方言
4、彭妙艷,揭陽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長,方向:潮汕文史
5、蔡漢銘,原地都鎮文化站站長,方向:桑浦山歷史文化
6、孫杜平,潮汕文獻
7、歐俊勇,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副處長、三山國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國內的潮學家代表

香港的潮學家

1、林楓林,香港潮州商會秘書長,碩士,方向:潮汕農業史
2、郭偉川,香港潮州商會,方向:潮汕禮學
3、蔡志祥,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近代汕頭社會經濟史
4、馬木池,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華南出版社主編,中山大學歷史系在讀博士,方向:潮汕書院史
5、馬健雄,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在讀博士,方向:南澳社會史
6、馬楚堅,香港大學 榮譽講師,博士,方向:明清潮汕歷史、潮汕僑批

北京的潮學家

1、陳平原,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丘逢甲
2、周少川, 北京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

廣州的潮學家

1、陳春聲,中山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樟林古港社會經濟史、潮汕僑批、潮汕民間信仰與潮汕社會歷史。
2、蔡鴻生,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是陳寅恪學生
3、曾憲通,中山大學原中文系主任、古文字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向:潮汕出土文獻與潮汕方言,與饒宗頤先生有師生關係
4、陳偉武,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潮汕出土文獻與潮汕方言
5、施其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方向:潮汕方言
6、陳曉楓,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方向:潮汕方言
7、黃光武,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方向:樟林古港
8、周大鳴,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潮州“鳳凰村”的人類學研究
9、曾騏,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主任,教授,方向:潮汕考古
10、張映秋,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前所長,方向:泰國的潮汕移民
11、何國強,中山大學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方向:鳳凰人
12、馬明達,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方向:元代潮州歷史
13、陳澤泓,廣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方向:潮汕歷史文化
14、邱立誠,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方向:潮汕考古
15、李偉銘,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方向:潮汕書畫史
16、吳奕錡,暨南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海外華文文學,原汕頭大學海外華文研究中心主任

深圳的潮學家

1、雲雪梅,何香凝美術館,方向: 潮汕20世紀書畫史

上海的潮學家

1、郭緒印,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方向:上海潮人社會歷史
2、周昭京,上海潮州會館

天津的潮學家

1、胡光明,天津社科院,研究員,方向:天津潮人社會歷史
2、宋美雲,天津社科院,研究員,方向:天津潮人社會歷史

濟南的潮學家

1、胡衛清,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近代基督教與潮汕社會

福州的潮學家

1、謝重光,福建省委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方向:潮州、客家民系研究,原汕頭大學學報文科版主編

泉州的潮學家

1、葉恩典,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學術部研究人員,方向:閩南與潮汕的歷史聯繫

廈門的潮學家

1、林金枝,廈門大學,教授,方向:華僑與近代潮汕社會

海口的潮學家

1、唐玲玲,海南大學,教授,方向:蘇軾與潮州

梅州的潮學家

1、房學嘉,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負責人,教授,方向:潮客關係
2、肖雲評,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研究人員,中山大學在讀博士,方向:潮客關係

台灣的潮學家

1、柯萬成,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副教授,方向:韓愈與潮州
2、王順隆,方向:潮州歌冊

國外的潮學家代表

泰國的潮學家

1、洪林,華僑崇聖大學,教授,方向:泰國潮人社會歷史

新加坡的潮學家

1、李志賢,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方向:新加坡潮人社會歷史文化,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董事兼文教委員會主席
2、陳麗園,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潮汕僑批
3、張慧梅,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潮汕僑批
4、余淑娟,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潮汕戲曲

馬來西亞的潮學家

1、蘇慶華,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方向:馬來西亞潮人社會歷史文化
2、鄭良樹,馬來西亞柔佛州南方學院,教授,博士,方向:柔佛州潮人歷史 原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
3、安煥然,馬來西亞柔佛州南方學院,講師,博士,方向:柔佛州潮人歷史

日本的潮學家

1、濱下武志,教授,博士,京都大學教授 ,方向:僑匯、泰國潮幫商業網路

韓國的潮學家

1、姜抮亞,博士,方向:民國汕頭金融史,濱下武志學生

生美國的潮學家

1、李榭熙,pace大學教師,博士,方向:潮汕基督教史,牛津大學博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