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府

潮州府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改義安郡為潮州,潮汕地區因地臨南海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潮州名稱始此。元代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潮州府是明清時期在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府。

明洪武二年(1369)潮州府轄海陽、揭陽、潮陽、程鄉4縣。後又陸續分設新縣,明代潮州府前後共轄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11縣,程鄉、平遠、鎮平、大埔四縣主要聚居客家人

清承明制,仍稱潮州府,仍領11縣。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興寧、長樂2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析出嘉應州後,潮州府共轄8縣。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潮州府海陽縣、揭陽縣、大埔縣三縣地合置豐順縣後,潮州府共轄九縣,大埔縣聚居客家人,故潮州府下轄聚居有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澄海、豐順8縣合稱潮州八邑

潮州八邑隸屬潮州府,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文化相同、經濟相關,故合稱潮州八邑,非僅指現潮州市,是現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和豐順縣。潮州府歷代名稱潮州,當代原來名稱汕頭市,1991年汕頭市分置為今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統稱潮汕地區

基本介紹

潮州府簡介,歷史沿革,名稱來由,建制沿革,地域辨析,所轄各縣,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饒平縣,惠來縣,大埔縣,普寧縣,澄海縣,豐順縣,災難歷史,內地苦難,潮州人信仰,海外苦難,東方猶太人,府志和縣誌,

潮州府簡介

潮州府,明清時期在今廣東潮汕地區設定的府。
潮州府,位於粵東沿海,是著名僑鄉、美食之鄉、名茶之鄉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自古是海絲重鎮和廣東第二大城市,享有“嶺海名邦、南國邦郡、海濱鄒魯、文化櫥窗”等美譽。
潮州府,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是潮州文化的發源地,是十相留聲之地,有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是隋代經略流求(台灣)之始發地,是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誕生地,是古潮商紅頭船的始發地,北宋宰相陳堯佐稱譽的“海濱鄒魯”。
潮州府是著名的僑鄉。廣東省內有歸僑10.3萬人、僑眷2000多萬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梅州地區。廣府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有800萬人,潮汕語系地區歸僑僑眷有700萬人,客家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有500萬人。
潮州府是潮州人的發祥地,他們遷徙自古代中原,繁衍自潮州府,成名于海外。當代多數潮州人以近似漢晉的古漢語潮語為母語,分布於廣東香港南洋西歐北美澳洲等沿海地區和國家。常住本地約1500多萬,華南地區約1000萬,遷居海外約2000多萬。
潮州人具有團結、拼搏、創新、反哺、海洋、重商文化特徵,在世界政治 、經濟、文化、科技各行各業有著極高的成就。上世紀初被泰國國王稱為東方猶太人。潮州人以低調務實、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誠實信義著稱於世,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泛、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

歷史沿革

廣東省潮汕地區自古同屬一個城市政區,秦漢三國名稱揭陽縣,歷代名稱潮州府,當代原稱汕頭市,1991年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統稱潮汕地區。

名稱來由

潮州”名稱起源於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以原義安郡地設定的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潮州名始此,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初歷代名稱潮州,今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
“潮汕”名稱起源自中國近代第一條民營鐵路潮汕鐵路1904 年的興建,廣為人知自1907年孫中山領導的潮汕黃岡起義,廣為使用是在1991年原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之後。

建制沿革

潮汕歷代同屬廣東潮州府,是粵東首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3000餘年。
·上古
舊石器時代,潮汕已有人類居住繁衍。新石器時代,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遺址距今約8000年,是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
·先秦
夏商屬海陽國(南甌國)境;商代屬南越地;西周屬揚越地;春秋戰國屬百越地。
·秦漢
秦漢三國屬南海郡揭陽縣,古揭陽縣境今潮汕三市梅州及福建漳州的雲霄、東山、詔安、漳浦、平和5縣一帶。
·魏晉
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古揭陽縣境設定義安郡,析海陽縣北部設定義招縣,義安郡統領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5縣,郡治海陽縣(今潮州),義安郡便是潮州(今潮汕)的前身。
·隋唐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原義安郡境設定潮州,隸屬廣州總管府,潮州統領海陽、綏安海寧、潮陽、義招、程鄉6縣,州治海陽縣。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
唐承隋制,仍稱潮州,隸屬嶺南東道,潮州統領海陽、潮陽、程鄉3縣。中期曾隸福建爾後復隸廣東,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州治為今福州)和潮州一部分合置漳州
·宋元
宋代仍稱潮州,隸屬廣南東路,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潮州海陽縣復置揭陽縣,潮州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潮州下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3縣合稱“潮州三陽”。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隸屬廣東道,潮州路仍領4縣,仍轄“潮州三陽”。
·明清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為潮州府,隸屬廣東布政司,統領海陽、潮陽、揭陽、程鄉4縣,縣邑擴容,“潮州三陽”析置了饒平、惠來、澄海、普寧、大埔,程鄉縣析置了平遠鎮平2縣,崇幀六年(1633年)潮州府共轄海陽、潮陽、揭陽、程鄉、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平11縣。
清承明制,仍稱潮州府,仍領11縣,隸屬廣東省。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興寧、長樂2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析出嘉應州後,潮州府共轄8縣,即海陽、揭陽、潮陽、蓮陽(澄海)、洪陽(普寧)、葵陽(惠來)、饒陽(饒平)、茶陽(大埔)。
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潮州府海陽縣、揭陽縣、大埔縣三縣地合置豐順縣後,潮州府共轄九縣,大埔縣聚居客家人,故潮州府下轄聚居潮汕人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普寧、惠來、澄海、豐順8縣合稱潮州八邑
清鹹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定潮州府澄海縣鮀浦司沙汕頭為通商口岸。
清鹹豐十年(1860年)汕頭港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民國
民國初,廢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撫使,駐汕頭,隸屬廣東省。
1914年設潮循道,道治汕頭,曾一度改駐潮州城。
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縣分治。
1936年改設為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當代
新中國成立後,設潮汕專署、粵東行政公署,均駐潮州城,隸屬廣東省。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
1955年9月,粵東行署治所從潮州城遷往汕頭。
1956年改粵東政區設為汕頭地區專員公署,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管轄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豐順、南澳、海豐、陸豐、梅縣、興寧、五華、蕉嶺、平遠、鎮平18縣和汕頭市。
1968年成立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治駐汕頭市,汕頭地區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陸豐、海豐11縣和汕頭市。
1981年10月汕頭市郊龍湖劃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頭經濟特區
1983年改汕頭地區設為汕頭,同年9月海陸豐改屬惠陽地區(1988年1月海陸豐設今汕尾市),汕頭市管轄潮安、潮陽、揭陽、揭西、澄海、普寧、饒平、惠來、南澳9縣和汕頭市,轄境今汕頭、潮州、揭陽3市。
1991年經濟特區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同年12月汕頭市分治為今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即潮汕三市,港澳台和海外仍稱潮汕為潮州。
註:根據當地政府官網整理

地域辨析

·潮汕三市潮州八邑
潮州八邑,也稱潮州八陽,是現潮汕三市(汕頭、潮州、揭陽)和梅州豐順縣,潮州八邑是指潮州府下轄的聚居有潮汕人的海陽、揭陽、潮陽、澄海、普寧、惠來、饒平和豐順8縣。潮州府九縣邑,均是從宋元潮州三陽析置,均有〖陽〗之稱,有著名的海陽縣揭陽縣潮陽縣三陽,此外有饒平別稱饒陽、澄海別稱蓮陽、普寧別稱洪陽、惠來別稱葵陽、大埔別稱茶陽;豐順作為潮州府最晚建立的縣,故得名新陽。潮州八邑隸屬潮州府,地理相連、歷史相承、文化相同、經濟相關,故合稱潮州八邑,非僅指今潮州市。
·梅州市 嘉應州
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在清初之前隸屬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潮州府下轄的程鄉縣、平遠縣、鎮平縣3縣與惠州府下轄的興寧縣、長樂縣另設立嘉應州,合稱“嘉應五屬”。
·汕尾市 海陸豐
汕尾市的前身是隸屬惠州府的陸豐海豐2縣,合稱海陸豐,歷代屬惠州十屬,1958年-1983年屬汕頭。

所轄各縣

海陽縣

後改名潮安縣,包括現在的潮州市的潮安區湘橋區,縣治與府治同城,即現在的潮州古城。
海陽縣古為閩越地,“海陽”一詞出現於公元前1115-1091年,古之海陽縣其實也是一個方國,國名就是海陽國。此處“方國”不是正式的國家政權。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在嶺南設南海郡南海郡又下設揭陽戍,揭陽戍轄區含今廣東省潮州、汕頭、揭陽、梅州四個地級市與陸豐縣地域,以及福建省漳州下轄的雲霄、東山、詔安漳浦、平和等五縣的縣域。揭陽戍以地處於揭嶺之陽定名。明代郭春震潮州府志》云:“揭陽山在縣西北150里,秦名揭嶺。”《潮州志》載:揭陽山在揭陽縣城兩北48公里,東北高1106米,南北二支抵豐順陸河境,形勢岩嶠,縣之主山也,或以此為揭陽嶺。這是韓江流域設立地方行政區之始。
西漢初,漢朝為削弱閩越南越兩個藩國,令閩越、南越各分出部分土地,建立南海國。南海國國王(即南武侯,名織)由西漢中央直接任命,名義上下屬東越國。大多數學者認為南海國首都應在廣東,因為其實南海國境相當於原秦揭陽戍境。
西漢初,南越國(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在秦揭陽戍(漢初南海國)境內分置揭陽縣海陽縣(海陽縣治在今潮州),這一時期揭、海兩縣並立,是海陽建縣之始。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時置揭陽縣(治所在今豐順),荒置南越國所設立的海陽縣。
王莽(公元8年—23年),原揭陽縣設南海亭,亭治在今潮州。
東晉成帝鹹和年間(325-342)南海郡東部分立東官郡,轄揭陽縣、寶安縣等。含今增城、東莞、深圳及以東的粵東地區。  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撤銷揭陽縣,設立海陽縣,隸東官郡,縣治在今潮州。
海陽縣分置(從義招到澄海)
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義安郡,郡治便設在海陽縣(今潮州)。東晉義熙九年(413年)以惡溪上游5個“流民營”為基礎,古海陽縣北部析置了義招縣(今大埔)。
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析義招縣置程鄉縣(今梅州市梅縣區)。
南朝梁設定東揚州,後來又更名為瀛州。
隋開皇十年(590年)全國廢郡設州,初義安郡地屬循州。十一年義安始稱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陽縣城(即今潮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析海陽縣永寧延德崇義三鄉置揭陽縣,治[阝留]隍,歸屬潮州。紹興三年撤銷。海陽縣永寧鄉,今揭陽榕城及以東地方;海陽縣延德鄉,今汕頭市金平區龍湖區,包括潮安庵埠鎮海陽縣崇義鄉,今揭西大洋、五經富、金和、塔頭、鳳江及揭東霖磐、玉湖,包括豐順縣湯坑等。
宋紹興十年(1140年),重新設立揭陽縣,縣治遷至玉窖村(今揭陽榕城)。
至明代,始分海陽縣置饒平縣、大埔縣、澄海縣
至清乾隆三年(1738),分海陽縣北部永寧鄉豐政都,合揭陽縣崇義鄉藍田都、大埔縣光德鄉清遠都,三縣之邊鄉僻都設定豐順縣,豐順縣是從海陽縣分出的最後一個縣,縣治初駐原海陽縣地豐政都,故名豐順縣。
民國元年(1912),因與山東省海陽縣(今山東省海陽市)同名,更名為潮安縣
1958年11月,劃饒平縣鳳凰鎮大山鎮歸屬潮安縣。1991年原省轄市潮州市升格為地級市,舊潮州城與郊區分治,郊區另設潮安縣,縣城設在楓溪鎮,同年九月縣城遷至縣域南部的庵埠鎮
2013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潮安縣,設立潮州市潮安區

潮陽縣

潮陽縣境內於新石器時代已有部落聚居。春秋戰國時,地屬嶺南百越。秦屬南海郡地。漢屬南海郡揭陽縣地。西晉為揭陽縣地;東晉隆安元年(397)始置縣于海之北,稱潮陽,屬義安郡。唐永徽元年(650)併入海陽縣;先天元年(712)復置潮陽縣,縣治設臨崑山。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韓愈決定遷潮陽縣治於新興鄉棉陽(今潮陽市區,舊稱棉城鎮)。郡、州幾度更易,潮陽縣都系潮州屬縣。南宋紹興二年(1132)再度併入海陽縣,十年復置潮陽縣。元代屬潮州路。明代屬潮州府。清代屬潮州府。民國時期先後屬廣東省都督府、巡按使署潮循道、直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委員公署、東區綏靖委員公署、廣東省第五、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2年(1933)劃出兩英圩及河浦寮等18個鄉村置南山移墾委員會(民國24年改稱南山管理局,縣級)。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0日成立潮陽縣人民政府,設於一區(附城)。潮陽縣先後屬潮汕臨時專員公署、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潮汕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汕頭專區行政專員公署、汕頭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汕頭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7月汕頭地區與汕頭市合併,潮陽縣屬汕頭市。1985年,全縣政區分為2鎮24區,下轄316鄉12管理區14街道12漁業隊。1986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潮陽縣撤區置鎮建制,全縣設25個鎮。
1993年4月9日撤縣設為潮陽市
2003年撤市設為汕頭市潮陽區

揭陽縣

揭陽粵東古邑,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 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是平越後,於33年(公元前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成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10年(公元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國函[l991」84號文)批准揭陽撤縣建市(地級)。
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古稱潮州三陽。

饒平縣

饒平縣,得名於“饒永不瘠,平永不亂”。
商末西周時期,饒平境內已有部落聚居,創造“浮濱型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饒平為百越地。
秦漢時期屬南海郡揭陽縣
晉時屬義安郡海陽縣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從海陽縣析光德的弦歌(清代稱元歌)、灤州、清遠、太平鄉宣化、信寧及懷德鄉的隆眼城、蘇灣、秋溪等三鄉八都置饒平縣,縣治為饒城(今三饒鎮),總人口92921人,隸屬潮州府。
1949年至1991年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地區、汕頭市管轄。1991年12月至今歸潮州市管轄。
南澳島:據南澳象山1993的出土的細石器考證,早在8千年前島上就有人類生活。西漢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南澳始入版圖,歸南海郡揭陽縣管轄。明萬曆三年(1575年)詔設南澳副總兵,分廣東、福建兩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設總兵。雍正十年(1732年)設南澳廳。民國元年(1912年)7月改南澳廳為南澳縣。1914年10月,全縣原由廣東、福建分治劃歸廣東省管轄。1927年,縣城從深澳移至隆澳(後宅)。1950年2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澳。6月,南澳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14年10月,南澳島原由廣東、福建分治劃歸廣東省管轄,並劃入饒平縣管轄。

惠來縣

惠來縣古為百越之地,秦漢時屬南海郡揭陽博羅兩縣轄地。晉鹹和六年(331)從南海郡分出地域設立東官郡,在今惠來縣西部地區設定海寧縣,隸屬東官郡。東晉義熙九年(413),又從東官郡折置義安郡(郡治為今潮州市),轄海寧、海陽、潮陽、綏安、義招等縣。海寧縣歷經宋、齊、梁、陳、隋諸朝,至唐武德四年(621)併入潮陽縣。五代、宋、元分屬潮陽、海豐兩縣管轄。明嘉靖三年(1524),從潮陽縣折出大坭、酉頭、惠來三都和隆井都之一半(即赤洲東隴後溪洋等7村),從海豐縣折出龍溪都(今隆江鎮總鋪洋以西區域),合置惠來縣。因縣治設於惠來都,故名。
民國時期,惠來縣曾為潮梅、潮汕的轄縣。1949年5月20日,惠來縣全境解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於該年8月1日成立惠來縣人民政府。1958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撤消惠來縣建制,原惠來縣區域分並於普寧、潮陽縣,1961年恢復惠來縣建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惠來縣先後隸屬潮汕、粵東、汕頭行政區管轄。1983年,地方機構改革後,實行市管縣,惠來隸屬汕頭市。1992年,原汕頭地區,分設汕頭、潮州、揭陽三市。惠來歸屬揭陽市至今。全縣現設定14個鎮、3個鄉、4個農林場,全縣鄉鎮下轄288個村民委員會,552個自然村。

大埔縣

大埔縣屬山區縣,“地無三里坪”,故有“山中山”之稱,這裡是清代從福建汀州府、江西贛州府等地遷來的客家人結廬聚居的密集地方。明嘉靖五年(1526年)分饒平縣的清遠等2都置縣,改名“大埔”。據清乾隆年間通進士楊贊烈《邑名音義考》釋:“邑曷為大埔名。蓋俗呼水宜稻者曰田;呼平曠高原宜瓜果蔬麻者曰埔。埔者俗單俗字。字書尚未收者也……茶山之麓,彌望平原。無慮數十百頃地。總呼曰埔;埔固塊莽矣哉。大埔之名,俗所由稱也。”其意是以江河兩岸沖積的壩地和山地、旱地之廣取名。
大埔歷史悠久,已先後發現多處屬於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和商墓群,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縣誌載:遠自夏商周3代,大埔為揚州南裔地,秦漢時屬揭陽。東晉義熙九年(413年)立義招縣。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義招縣為萬川縣。義招、萬川縣治均設在湖寮(古城)。唐武德四年(621年)萬川併入海陽縣(今潮安)。此後,歷宋元及明前期,均為海陽縣光德鄉。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饒平縣大埔饒平地。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饒平縣的清遠等2都置縣,改名“大埔”。清乾隆三年(1738年)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風吹[石示]、青麻園等6處新設豐順縣。
1949年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 1958年撤豐順縣,劃潭江、黃金、[阝留]隍、大龍華等4個公社歸大埔縣;1960年復設豐順縣,上述四個公社歸還豐順。明重置大埔縣時縣城駐茶陽,1961年春,縣治由茶陽遷至湖寮鎮五虎山麓,隸屬梅州地區,1988年劃屬梅州市

普寧縣

普寧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縣,初始縣衙暫寄於潮陽貴嶼民宅;萬曆十四年(1586年)縣治遷於洪陽
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定縣城於流沙。
嘉靖四十二年(1563) 正月,朝廷批准析潮陽縣西境洋烏、戎水、黃坑三個都的地域置普寧縣。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三月,總兵俞大猷統官兵6萬,與入侵的2萬名倭寇於戎水神山溝(今軍埠)展開血戰。此役殺死和俘倭寇1100多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首任知縣趙鉞到任,縣衙暫寄於潮陽縣貴嶼民舍。
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於厚嶼(今洪陽)建設城垣。
萬曆十年(1582)苦寧縣洋烏、戎水兩都劃歸潮陽縣轄。
萬曆三十八年(1610)冬,知縣阮以臨主修《普寧縣誌略》,無刻印,今存抄本。是年,阮以臨在縣城東郊築新堰,堤上植柳,後人稱為阮堤。
崇禎十六年(1643)十二月,朱晚、張十一等數百人占領普寧城郊村寨,知縣朱統鎙率兵出戰,朱統鎙戰死,官兵退入城固守。
順治五年(1648)黃鼎集結貴山都後山村李芳等眾夜襲普寧城,清首任知縣周一元逃跑。黃鼎等占據普寧城3年。
順治十二年(1655)九月九日,鄭成功部將蘇茂林文燦串兵抵普寧,將城垣拆除,並拆卸官署、學宮的瓦木運往揭陽城固防。
順治十四年(1657)泗竹埔村塾師呂東陽倡建陂溝水陂,辦13鄉引水工程。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鎮總兵劉進忠反清,派部將劉斌占據普寧城。先後委顏國祥、穆登醴為普寧知縣,至康熙十六年六月,劉進忠降清,普寧城復歸清廷統治。
康熙二十六年(1687)八月,東華嶼寨總陳振仙陳振玉在洪山頂古寺聚眾舉事,知縣汪溶日請潮州府兵鎮壓,寺被毀。是年,知縣汪鎔日主修《普寧縣誌》,出木刻本,今佚。
雍正十年(1732)六月,廣東巡撫楊文乾奉旨批文,將潮陽縣戎水都170村、貴山都西半部93村、洋烏都尾段45村劃歸普寧縣轄。
乾隆七年(1742)知縣蕭麟趾倡建培風塔
乾隆十年(1745)知縣蕭麟趾重修《普寧縣誌》,分10卷,84目。今存1934年再版鉛印本。
嘉慶十七年(1812)七月十六日,窖尾村莊阿親以白蓮救名義於鐵山聚眾舉事,白布大旗書“順天王”三字,后庄阿親為清軍所殺。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欽差大臣兼廣西巡撫林則徐抱病奉旨往廣西赴任,行次普寧,二十二日在普寧城文昌閣病逝。
鹹豐四年(1854)三月,大長隴陳娘康石港山聚集農民萬餘人起事。二十二日農軍攻潮陽縣城西門,四月二日攻城西南。十四日於潮陽縣大布鄉同清兵開戰,殺死惠州協副將膺保、舵浦巡檢司巡檢章坤,潮州知府吳均敗入潮陽城。五月十二日,農軍攻克惠來縣城,殺知縣湯廷英、游擊辛鼎甲。六月,協助許阿梅農軍圍攻普寧縣城。五月,北山村許阿梅為首聚集農民萬餘人起事。農軍於六月十六日和二十二日至七月十五日兩次圍攻普寧縣城,十一月在大壩圩打敗潮州知府蔣立言官軍,蔣立言敗後自劾解任。
同治九年(1870)潮州鎮總兵方耀奉檄清辦積案,追究陳娘康農軍殺官陷城事,大長隴村被毀。
同治十年(1871)潮州鎮總兵方耀燒毀馬院橋村,驅散村民,奪地為自已建府第“德安里”。
光緒十五年(1889)賴煥辰纂《普寧縣誌》續稿,未印行,今存抄本。
光緒三十一年(1905)縣學改辦高等國小堂。縣設立學務公所,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學務公所改為勸學所。
光緒三十二年(1906)縣人方瑞鱗、黃緒虞方次石方念祖等赴日本留學。
宣統三年(1911)九月二十一日(陽曆11月11日),辛亥革命後,革命軍光復潮汕,任趙絛云為普寧縣民政長。

澄海縣

遠古時期澄海是一個“海氣昏昏水拍天”的海灣,大部分地方處在海域中,後來逐漸沖積浮聚成陸。夏、商、周時屬百越之地。秦漢時屬南海郡的,揭陽縣。晉時屬東官郡海陽縣。隋、唐時屬潮州(又稱義安郡)的義安縣(海陽縣)。朱宣和三年(1121年)後,澄地分屬於潮州轄下的海陽和揭陽兩縣。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後,澄地分屬於潮州府轄下的海陽.揭陽和饒平3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澄海縣,隸屬於潮州府。澄海縣轄原海陽縣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都,原揭陽縣的鴕江、鱷浦、蓬洲都,以及原饒平縣的蘇灣都共7個都。縣名取”澄靖海氛”之意。治所設於下外莆都的辟望村(即今澄城鎮)。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為根絕閩粵沿海人民與鄭成功反清力量的聯繫,施行靖邊海禁政策,強迫沿海人民內徒50里稱為“遷界”又俗稱“斥地”)。澄海縣全境皆被列入“遷界”的範圍,先遷去上外莆、中外甫、下外莆和鴕江、鱷浦、蓬洲共6個都,後又再遷去蘇灣都,澄海縣建制撤銷,至康熙八年,才重新恢復澄海縣建制,仍歸屬潮州府管轄。
民國時期澄海縣的上屬機構名稱時常變兔先稱潮州安撫使、潮州軍務督辦、潮梅鎮守使,後稱東江行政委員公署和第五區(後又稱第六、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等。
1949年10月24日,成立澄海縣人民政府。1955年3月14日起,根據《憲法》規定,澄海縣人民政府改為澄海縣人民委員會。1958年9月12日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1659年1月24日,澄海縣建制撤銷(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縣地併入汕頭市郊,這是澄海第二次撤銷縣建制。是年11月13日澄海恢復建制(1960年9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復稱澄海縣人民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1967年3月25日成立澄海縣軍事管制委員會;翌年4月5日成立澄海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21日,撤銷澄海縣革命委員會,恢復澄海縣人民政府。
1994年4月18日,經國務院批淮,撤銷澄海縣,設立澄海市(縣級),澄海縣人民政府改稱澄海市人民政府。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澄海上屬機構先後有:新中國成立後屬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1949年12月3日起屬潮汕臨時專員公署;1950年2月10日起屬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1日起屬潮汕區專員公署;1951年7月年屬粵東辦事處1952年.11月4日起屬粵東行署;1956年11月16日起屬汕頭專員公署;1967年3月22日起屬汕頭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3月16日起屬汕頭專區(後改稱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1日起屬汕頭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實行市管縣,澄海縣歸汕頭管轄;1994年4月18日起,澄海撤縣設市,澄海市由汕頭市代管。

豐順縣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在豐順縣境內設立了揭陽戍,西漢初改為揭陽縣。東晉義熙九年 (413) 廢揭陽縣,並在今潮州境內設義安郡海陽縣。唐朝開元年間,在潮陽郡海陽縣境內有永寧鄉(即後來的豐政都)、光德鄉、崇義鄉(即後來的藍田都)。北宋宣和三年(1121),又於豐順境內復設揭陽縣,史稱“復舊縣治”,可見秦設揭陽戍確在豐順境內。《讀史方輿紀要》載:“揭陽故城,在縣西北,揭嶺之南。漢置縣,以揭嶺為名。”可知古揭陽戍在後來的揭陽的西北,據考證,大約在豐順馬山鄉一帶。…至南宋紹興年間,將揭陽縣城遷於今揭陽榕城, 從此直至清朝豐順境內才再有縣制。豐政都、清遠都、藍田都的地域,相當於現在的豐順縣。從秦設揭陽戍算起,豐順縣有行政建制的歷史至今已超過2200年。現縣域主要為清朝從潮州府各縣析地而置。
豐順縣南北各地在1912年以前,基本屬潮州府(除建橋鎮外),其中:
1.源出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今留隍鎮豐良鎮龍崗鎮黃金鎮、徑門鎮、大龍華鎮潘田鎮
2.源出潮州府大埔縣清遠都白芒社:今潭江鎮、砂田鎮、小勝鎮。
3.源出潮州府揭陽縣藍田都:今湯坑鎮湯南鎮湯西鎮北斗鎮埔寨鎮、八鄉山等鎮。「註:八鄉山原屬潮州府揭陽縣,不屬嘉應州長樂縣(今梅州市五華縣)。」

災難歷史

內地苦難

潮州人的祖先自古便是因為戰亂而從中原南遷,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亂。一路逃,本來以為安穩了下來,卻每幾百年就要面對一次族群的大災難,後來抗日時期的屠澄海城也是。颱風地震,抵禦海盜日寇外,還遭受元軍和清軍兩回大屠殺。中國在歷史上有兩個朝代是被少數民族統治,一個是元朝,一個是清朝。元、清兩個民族的政權都是從北方關外打進來,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權只能一直向南退,都在省尾國角的潮汕做最後的抗爭。

潮州人信仰

遭遇天災人禍的潮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職的神明先賢潮汕善堂逐漸演化成集釋、道、儒文化於一爐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濟機構。那一句“老爺保號”裡面包含了潮人太多的屈辱與艱辛,是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外顯儀式。

海外苦難

潮州人跨海至他國始於宋元,盛於清代。他們與猶太人一樣屢遭排斥,潮人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泰國和印尼遭受過幾次類似西方反猶的排華苦難。 台灣著名歌手侯德健的《潮州人》,記述了潮人在越南的遭受的苦難。

東方猶太人

“東方猶太人”之說源於上世紀初泰國國王拉瑪六世《東方猶太人》一書。拉瑪六世在位期間掀起了第一次排華高潮,由於潮人在泰國華人中占大多數,這就是這一稱號的由來。

府志和縣誌

《潮州府志》版本及潮州府各縣誌
(明)《潮州府志》,《永樂大典》本,1956年中華書局影印
(明)郭春震纂修:《潮州府志》,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
(清)吳穎賀寬纂修:《潮州府志》,清順治十八年(1661)刻本,《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康熙五年(1666)補刻本,1957年油印本
(清)林杭學修,楊鍾岳纂:《潮州府志》,清康熙十三年(1684)刻本
(清)周碩勛纂修:《潮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四十年(1775)康基田增刻本,光緒十九年(1893)重刻乾隆四十年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民國)潘載和纂修:《潮州府志略》,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民國)饒宗頤纂修:《潮州府志》,民國三十五年(1946)修,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1960年油印本
(清)王岱、王楚書纂修:《澄海縣誌》,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
(清)寧時文等纂修:《澄海縣誌》,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清)金廷烈纂修:《澄海縣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
(清)李書吉等纂修:《澄海縣誌》,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金一鳳纂修:《海陽縣誌》,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抄本
(清)張士璉修,葉適陳珏等纂:《海陽縣誌》,清康熙八年(1730)修,十二年(1734)刻本
(清)盧蔚猷修,吳道鎔纂:《海陽縣誌》,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翁輝東、黃人雄編:《海陽縣鄉土志》,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
(清)劉抃等纂修:《饒平縣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抄本,二十六年(1687)刻本,《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劉抃原本,惠登甲增修,黃德容、翁荃增修:《饒平縣誌》,清光緒九年(1883)增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清)齊翀纂修:《南澳縣誌》,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道光二十一年(1841)補刻本
(民國)章潛龍修,楊世澤纂:《南澳縣誌》,民國三十六年(1947)稿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明)黃一龍修,林大春纂:《潮陽縣誌》,明隆慶六年(1572)刻本,1963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
(清)臧憲祖纂修:《潮陽縣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唐文藻纂修:《潮陽縣誌》,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
(清)周恆重修,張其 纂:《潮陽縣誌》,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
(清)張秉政修,張經纂:《惠來縣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清)張玿美纂修:《惠來縣誌》,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吳蘭編:《惠來鄉土志》,清抄本
(明)阮以臨修,黃秉中纂:《普寧縣誌略》,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修舊抄本
(清)蕭麟趾修,梅奕紹等纂:《普寧縣誌》,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盧師職修,賴漢辰纂:《普寧縣誌稿》,清光緒十五年(1889)抄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明)馮元飈修,郭之奇纂:《揭陽縣誌》,清抄明崇禎四年(1631)本
(清)陳樹芝纂修:《揭陽縣誌》,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
(清)劉業勤修,凌魚纂:《揭陽縣誌》,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王崧修,李星輝纂:《揭陽縣續志》,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明)吳思立修,陳堯道等纂:《大埔縣誌》,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
(清)宋嗣京修,藍應裕等纂:《埔陽志》,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清)藺濤纂修:《大埔縣誌》,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
(清)洪先濤纂修:《大埔縣誌》,清嘉慶九年(1804)刻本
(清)張鴻恩纂修:《大埔縣誌》,清同治十二年(1873)修,光緒二年(1876)刻本
(民國)劉織超修,溫廷敬等纂:《修大埔縣誌》,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清)葛曙纂修:《豐順縣誌》,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葛曙纂修,許普濟續修,吳鵬續纂:《豐順縣誌》,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中國方誌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民國)劉禹輪修,李唐纂:《中華民國新修豐順縣誌》,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