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爐欖炭手親煎

竹爐欖炭手親煎

“竹爐欖炭手親煎”乃是寓潮詩人丘逢甲工夫茶的詩句。

烹治潮州工夫茶煮水,除通常用紅泥小火爐外,文人以儒雅相尚,用的是竹爐,使飲茶顯得文雅逸致,尤具文人茶事之特色。烹茶用橄欖核為炭,謂之“欖炭”,取其焰活火勻,且散發清香氣味。取欖炭為薪,增添烹茶之逸趣雅興,清致倍宜。主人烹茶自親煎,以表達對客人的敬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爐欖炭手親煎
  • 外文名:Bamboo charcoal furnace lam hand frying
  • 出處:寓潮詩人丘逢甲詠工夫茶的詩句
  • 特點:烹治工夫茶煮水
出處,潮州工夫茶,竹爐,欖炭煎茶,

出處

丘逢甲《潮州春思》之六:

曲院春風啜茗天,竹爐欖炭手親煎
小砂壺瀹新鷦嘴,來試湖山處女泉。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亦稱潮汕工夫茶。兩者同源同義。古潮州郡治,覆蓋現今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區及潮安、饒平、澄海、南澳、潮陽、惠來、普寧、揭西、揭東九縣,還遠及豐順、大埔、焦嶺縣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關聯,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題。
潮式工夫茶的特點,第一是在開放、多元中形成鮮明的個性。從技藝的觀點和物質的觀點來衡量,始終是開放的、多元的,由於開放,就有吸取與創造。
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鮮明個性,走進哪家哪戶,茶盤傢伙一擺,不用問,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說"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不過以家資有無,精粗有別而已"。有了"大體相同,精粗有別",就有"雅俗共賞"的基礎。翁氏在序言中說明白:"無論嘉會盛宴,閒處獨居,商店工場,下至街邊路側,豆棚瓜下,每於百忙當中,抑或閒情逸緻,無不藉此泥爐砂銚,擎杯提壺,長斟短酌,以度此快樂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細"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鮮明個性中的"特質"。
傳統的紅泥(或白泥)小火爐,俗稱“風爐仔”,高六、七寸,爐面有平蓋,爐門有門蓋,茶事完畢後,兩種蓋都蓋上,爐中的余炭便自行熄滅變成“mou(音同“某”,形為“有”字去掉裡邊兩橫)炭”,下次升火時可為引火物,既安全、節約,操作又十分方便。又有一種高二尺余的高腳爐,下截有格如桌子的抽屜,可盛欖核炭,一物兩用,允稱精巧。
砂銚俗稱“茶鍋仔”、“薄鍋仔”,雅名叫“玉書碨”,(義何所取,未詳)系用含砂陶泥做成的小水壺。砂銚與泥爐配套,稱“風爐薄鍋仔”,兩者形影相隨,原為潮汕民家必備之物。
竹爐欖炭手親煎
烹茗需“活火”,活火:煮茶要件,水當先求,火也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者謂炭,炭之有焰也。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以堅硬之木,入窯室燒木脂燃盡,煙嗅尤存,敲之有聲,碎碎瑩黑,以之熟茶斯為上乘。更有橄欖核炭者,以烏攬剝肉去仁之核,入窯室燒,逐盡煙氣,"伊若煤屑,以之燒茶,焰活火勻,火勻而不緊不慢;如此核炭,最為珍貴難得。
傳統泡法要求工夫茶爐與茶几間須隔七步,這樣,銚中的“背二涉三”湯端到豈不正好是“聲聞俱寂後”
“七步”之奧妙:其一,拉開距離,可避煙火氣;其二,砂銚置火爐上,扇火時難免有些火灰灑落銚嘴,所以老練的茶客在沖水入罐前總要傾去一點“水頭”,以清除不易覺察的灰垢。扇火催沸時火苗四串,而罐嘴中空,無水可傳熱,其熱度遠在百度以上,如不稍事冷卻。傾出“水頭”時。剛接觸到罐嘴的水柱會濺出滾燙的水珠,弄不好會傷人;其三,剛到三沸的水經短暫的停留,非故弄玄虛。
潮州工夫茶之泥爐,砂銚,橄欖炭三者相得益彰.橄欖炭燒水需砂銚,砂銚濾煙水生香.欖炭缺爐難生火,小爐更需欖炭燃.八分之水;十分之茶.茶八分.泥爐,砂銚,橄欖炭會使八分之水;轉為十分的欖炭水,茶當也十分.橄欖炭燒水,水生幽香,味質醇厚,湯圓軟滑.若欲利其工,需先利其器.欲品上一口極品工夫茶,烹茶非泥爐,砂銚,橄欖炭不可!

竹爐

寓潮詩人丘逢甲詠工夫茶,有“竹爐欖炭手親煎”的詩句。烹治工夫茶煮水,除通常用紅泥小火爐外,文人以儒雅相尚,用的是竹爐,使飲茶顯得文雅逸致,尤具文人茶事之特色。明代竹爐出惠山,《曝書亭集》載:“錫山聽松庵僧性海制竹火爐,王舍人過而愛之,為作山水畫幅,並題以詩。歲久爐壞,盛太常因而更制,流傳郡下。”這段記載意思是說,竹爐於明初先由無錫聽松庵僧人性海所制。文人王孟端游惠山時,以文人情趣參加竹爐製作。他於竹爐上作山水畫並題詩,注入了文化因素。使詩畫藝術與竹爐工藝熔於一爐,大大豐富了竹爐的文化蘊涵與審美價值。後來,因年久爐壞。盛顒又重新複製竹爐,使其廣泛流傳。“茶具寓雅興”,明代文人注重清茗之飲,有以茶雅志的儒雅相尚之風,自然喜愛形制精緻美觀的竹爐。竹爐以細竹搭成方形或圓形火爐,用耐高溫泥土填其內,以防炙燃。高濂《遵生八箋》中賦竹爐以“人格化”,敬稱“苦節君”。謂其雖受火焰烤炙,仍以素有真心節操而能自守。竹爐在文人心目中,是高雅不俗,節操清苦的君子。故明清以來,竹爐備受文人的喜愛而寵用之。
竹爐欖炭手親煎竹爐欖炭手親煎

欖炭煎茶

潮州盛產橄欖,橄欖稱“余甘子”,入口微澀,久嚼回甘。與茶異物同味。故宋代猶子彝有“回味宜稱橄欖仙”的詩句,稱茶為“橄欖仙”。潮俗烹茶用橄欖核為炭,謂之“欖炭”,取其焰活火勻,且散發清香氣味。取欖炭為薪,增添烹茶之逸趣雅興,清致倍宜。
潮俗“客來敬茶”,主人烹茶自親煎,以表達對客人的敬意。“烹茶手自煎”,此傳統禮俗形成於唐代。宋代蘇軾有“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的詩句。李生,指唐代名土李約,認為“茶須活火煎”,活火,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李約“文質彬彬,謙君子也”,為人重情好客,有客來烹茶必手自親煎,非可替代。為的是“貴從活火發新泉”,掌握好湯候,烹出一甌好茶來敬客。李約的重情好客,“茶禮待人,禮而致和”,當年傳為佳話。而“烹茶手自煎”,體現茶事過程主人“以茶表敬意”的行為修持,於唐代形成禮俗,傳至後代,循沿不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