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

戲曲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在其中,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依次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它戲曲劇種有:崑曲高腔梆子腔河北梆子晉劇蒲劇雁劇上黨梆子秦腔二人台吉劇龍江劇越調河南曲劇山東梆子淮劇滬劇滑稽戲婺劇紹劇徽劇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贛劇採茶戲漢劇湘劇祁劇湖南花鼓戲粵劇潮劇桂劇彩調壯劇川劇黔劇滇劇傣劇藏劇皮影戲等。

概念來源,劇種分類,具體分布,劇種簡介,崑曲,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粵劇,越調,皮影戲,河南曲劇,河北梆子,晉劇,高腔,蒲劇,上黨梆子,雁劇,秦腔,二人台,吉劇,龍江劇,山東梆子,呂劇,淮劇,滬劇,滑稽戲,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梆子腔,贛劇,採茶戲,漢劇,湘劇,祁劇,婺劇,紹劇,徽劇,潮劇,桂劇,彩調,壯劇,川劇,黔劇,滇劇,傣劇,藏劇,湖南花鼓戲,鳳陽花鼓戲,

概念來源

“戲曲劇種”這一概念確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是用來區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不同種類的特定稱謂。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域與地域之問,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傳統戲曲藝術形成了各自獨有的特色。

劇種分類

戲曲劇種的分類方法具有多種方式,按表演形式和內容,可分為秧歌戲道情戲花鼓戲花燈戲二人台二人轉皮影戲木偶戲及各地方戲曲種類等;按流行地域可將劇種歸類為北方劇種和南方劇種;按聲腔系統可分為崑腔系、皮黃腔系、梆子腔系、高腔系等近代四大聲腔劇種和各地方戲、劇等。而戲曲藝術中不同種類之間的區別,主要以演唱腔調的不同特點為劃分依據,戲曲劇種按各自同類性質的唱腔來分布,因此聲腔系統就成了各劇種分類的主要係數,戲曲中的語音與音樂所呈現的藝術特徵是區分各劇種的重要標誌。
在漫長的歲月河流中,明代以來所形成的各聲腔系統在長期的發展流布、衍變過程中,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形成了許多戲曲劇種。這些戲曲劇種進一步可劃分為單聲腔劇種和多聲腔劇種。單聲腔戲曲劇種指由一種聲腔腔調為主的劇種,如崑劇是僅用崑腔的單一聲,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秦腔是由梆子腔為主的單聲腔劇種;多聲腔戲曲劇種指由幾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如京劇是以皮黃腔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吹腔等腔調所組成的多聲腔劇種,川I劇則是由崑腔高腔胡琴腔彈戲燈戲等聲腔組成的多聲腔劇種等。這些劇種在民眾中稱之為“大戲”。單聲腔劇種和多聲腔劇種構成了中國眾多戲曲劇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戲曲劇種則是清代末葉以來在民間歌舞、說唱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稱之為“地方小戲”,如由琴書發展起來的山東呂劇,貴州黔劇等,其演唱的腔調大多為當地的民歌小曲和戲曲腔調(如高腔、二黃腔、梆子腔等);還有一部分即少數民族的戲曲劇種,主要分布於各少數民族當中,劇種有壯族的壯劇,白族的白劇,傣族的傣劇,侗族的侗戲,布依族的布依戲,苗族的苗劇,彝族的彝劇,朝鮮族的唱劇和藏族的藏戲等,其演唱腔調以本民族語言和音樂為特色;除此以外,還包括一些帶有宗教色彩的戲曲劇種,如安徽的儺戲、目連戲、廣西師公戲等。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豫劇、評劇、崑劇、越劇、黃梅戲、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儺戲、瓊劇、北京曲劇、二人轉、二人台、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評彈、單弦、山東快書、山東琴書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具體分布

北京市:京劇、北昆西路評劇北京曲劇
河北省:河北梆子評劇、絲弦、老調哈哈腔河北亂彈武安平調武安落子西調蔚縣秧歌隆堯秧歌定縣秧歌四股弦唐劇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黨梆子鑼鼓雜戲耍孩兒戲、靈邱羅羅、上黨皮黃、上黨落子、永濟道情戲、洪洞道情戲、臨縣道情戲晉北道情戲襄武秧歌壺關秧歌沁源秧歌祁太秧歌、繁峙秧歌、朔縣秧歌、孝義碗碗腔、曲活碗碗腔、弦子腔、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二人台、漫瀚劇。
遼寧省:海城喇叭戲、遼南影調戲、蒙古劇、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二人轉、吉劇、新城戲黃龍戲
黑龍江省:龍江劇
陝西省:秦腔、漢調二黃、阿宮腔合陽跳戲合陽線戲陝西碗碗腔陝西老腔、眉戶戲、弦板腔、陝西道情戲、陝南花鼓戲、陝南端公戲、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隴劇、高山劇、影子腔、甘南藏戲。
青海省:青海藏戲青海平弦戲
河南省:豫劇、曲劇、河南越調、南陽梆子、墜子、大平調、二夾弦懷梆懷調、大弦調、羅戲、卷戲、河南曲劇、河南道情、豫南花鼓戲、樂腔、五調腔、南陽大調曲子
山東省:山東梆子棗梆萊蕪梆子東路梆子柳子戲、呂劇、茂腔、柳腔、五音戲柳琴戲、兩夾弦、四平調。
江蘇省:崑曲淮劇、揚劇、通劇淮海戲錫劇蘇劇、丹劇、丁丁腔、淮紅劇、海門山歌劇、越劇。
安徽省:黃梅戲、徽劇、青陽腔、岳西高腔、安徽目連戲、安徽戲、廬劇、安徽端公戲、沙河調、泗洲戲、墜子戲、含弓戲、蕪湖梨簧戲、文南詞皖南花鼓戲、鳳陽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淮劇、嗨子戲。
上海市:越劇、滬劇滑稽戲、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越劇、婺劇、紹劇、新昌高腔、寧海平調、松陽高腔、醒感戲、溫州崑曲、金華昆、腔戲、黃岩亂彈、諸暨亂彈、甌劇和劇杭劇甬劇、湖劇、姚劇、睦劇。
江西省:贛劇、戈陽腔、盱河戲東河戲、寧河戲、瑞河戲、宜黃戲、贛南採茶戲、萍鄉採茶戲、萬載花燈戲、撫州採茶戲、吉安採茶戲、寧都採茶戲、贛東採茶戲九江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武寧採茶戲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閩劇、平講戲、庶民戲詞明戲、大腔戲、閩西漢劇、北路戲梅林戲右詞南劍調小腔戲、三角戲、閩西採茶戲、南詞戲、閩西山歌戲、薌劇、打城戲、竹馬戲、遊春戲、肩膀戲、越劇。
台灣省:歌仔戲。
廣東省:粵劇、潮劇、正字戲、白字戲廣東漢劇西秦戲、花朝戲、粵北採茶戲、東昌花鼓戲、雷劇、梅州山歌劇、粵西白戲、臨劇。
海南省: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邕劇、絲弦戲、廣西師公戲、彩調劇、牛娘劇、桂南採茶戲廣西壯劇、廣西苗戲、廣西侗戲
湖南省:湘劇、祁劇、常德漢劇、衡陽湘劇、巴陵戲、辰河戲、湘昆、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湘西花燈戲、湘西陽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零陵花鼓戲師道戲、湘西苗劇、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漢劇、荊河戲、南劇、湖北越調、山二黃、湖北高腔、楚劇、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陽新採茶戲、遠安花鼓戲、襄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梁山調、鄖陽花鼓戲、隨縣花鼓戲、堂戲、文曲戲、鄂西柳子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曲子戲
四川省:川劇四川燈戲、四川曲藝劇、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滇劇、雲南花燈戲、昆明曲劇、關索劇、傣劇、白劇、雲南壯劇、彝劇。
貴州省:黔劇、貴州本地梆子、貴州花燈劇、貴州侗戲、貴州布依戲、貴州苗戲、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藏劇。

劇種簡介

崑曲

崑曲——中國戲曲之母
崑曲牡丹亭崑曲牡丹亭
崑曲,崑曲是中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崑山一帶,又稱“崑山腔”。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一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選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崑山腔編寫了《浣紗記》一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明末清初,崑曲一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緻完美,成為一個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劇種。至乾隆時期,崑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民眾而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已瀕臨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後,崑曲在劇本.唱詞。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崑蘇劇團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1957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崑曲劇院。崑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崑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崑曲曲調是曲牌體,每出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密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弦、笙、嗩吶等。
明代中葉,崑曲向北方流傳,經許多藝人的努力,將崑曲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崑曲,則被稱為“南昆”。;北昆的演出武戲較多,表現風棚U健豪放;南昆則注重音韻吐字和細膩做工,比較清婉纏綿。崑曲在中國戲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

京劇

京劇,有“國劇”之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有“國劇”之稱。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

越劇

越劇,公認為中國第二大地方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除中國外,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亦有當地的越劇團存在。

黃梅戲

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
黃梅戲,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發源於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深受各地人民民眾喜愛。

評劇

評劇,曾為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全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除京劇外,中國評劇院是全國唯一一個帶國字頭的地方戲曲劇院。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豫劇

豫劇,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又稱“河南梆子”。有觀點認為是中國最大的地方劇種。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有說:是在河南當地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後與傳入河南的崑曲和秦腔等劇種相結合而成;也有考證說它自成體系,是由唐宋梨園劇種及宋元時期中州流行的雜劇中抽繹、演變、發展出來的。除河南外、河北、山西、山東、湖北、甘肅、台灣、四川以及江蘇、江西、安徽等省份都有豫劇團存在。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聲腔,後出現過陳素真、桑振君、閆立品、崔蘭田、常香玉、馬金鳳、唐喜成、牛得草等著名演員。劇目有《三上轎》、《抬花轎》、《春秋配》、《穆桂英掛帥》、《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等。
豫劇豫劇

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毛愛蓮、申鳳梅等。劇目有《火燒繡樓》、《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主要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生活氣息濃,廣受民眾歡迎。著名演員有張新芳、周玉珍、海連池等,經典劇目有《陳三兩》、《卷席筒》、《寇準背靴》。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河北梆子《長劍歌》劇照河北梆子《長劍歌》劇照

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樸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鬆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菏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樸,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遊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樸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樸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鳳陽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是“鳳陽三花”(鳳陽花鼓、花鼓燈、花鼓戲)之一,因起源於鳳陽縣長淮衛鎮,故又稱“衛調花鼓戲”。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