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戲

新疆曲子戲

新疆曲子戲,是流行於烏魯木齊、昌吉、米泉、阜康、焉耆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戲曲劇種。新疆曲子戲形成於 烏魯木齊及北疆地區。1959年,在新疆曲子戲流行最廣的昌吉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了新疆曲子劇團。從1960年到現在,已先後挖掘出50多個傳統劇目,47個唱腔曲調和10餘個曲牌。這些唱腔、曲調和曲牌,雖大多吸收自眉戶、鼓子曲、平弦和新疆各族民歌、音樂,但都在長期的運用中有所豐富和發展,帶有濃厚的北疆地方色彩,創造出了自己的風格,深為觀眾所喜歡。這個劇團演出的《李彥貴賣水》等劇,從劇本到演出都得到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曲子戲
  • 地區:新疆
  • 曲子戲:劇種
  • 代表作:《李彥貴賣水》
沿革,特點,演出形式,伴奏,地位,發展概況,啟蒙,發展,影響,恢復,地區化,

沿革

曲子戲是流行於我國西北五省區的民間小戲。它源於明清時期的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 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曲子戲的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戶的藝術成分。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其中舞台演出俗稱“彩唱”,有文武場和服裝道具,道白用當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歡,走得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則需幽默詼諧,滑稽伶俐。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多表現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及民間社會生活等。
新疆曲子戲新疆曲子戲
作為敦煌地區民間一度繁榮的地方戲曲,敦煌曲子戲已經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至今逢年過節,民間仍有小規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儘管在內容上有所演變,並增加了民間新創作和新的藝術形式,但在已經形成自己風格的敦煌曲子戲中,仍保留有敦煌遺書中的曲子詞和曲調,這使敦煌文化的余脈在民間得到了延續。
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為保護和弘揚曲子戲,擴大影響,有關方面採取了舉辦曲子戲藝人培訓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和錄音、錄製劇目等多種措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將搶救、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特點

哈密自樂班演出的新疆曲子劇都是折子戲,劇目短小精悍,角色較少,既可在舞台演出,又能在農村地頭甚至農家炕頭走唱、坐唱。曲子戲的道白,使用陝西口音的新疆地方土語、方言,詼諧幽默、親切易懂,受到當地漢族、回族以及來自西北各省移民的歡迎。 哈密地區的曲子戲,還吸引了不少維吾爾族觀眾,甚至還有維吾爾族演員登台演曲子戲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藝名為老二的維吾爾族演員外,哈密八大石有一維吾爾族婦女也能用漢語演唱曲子戲,在當地傳為美談。
新疆曲子戲的曲調之所以優美動聽,是因為它善於博採眾長。它不僅以陝西眉戶、蘭州鼓子、青海乾弦為基礎,還吸收了西寧的俗曲、河州小調、蘇北民歌《茉莉花》 、東北秧歌二人轉回族的花兒、撤拉族的撒拉調、錫伯族的《太平歌》以及兼揉維吾爾、哈薩克民間曲調的曲子戲音樂太平令等等。
多種民族音樂成分的融合,使新疆曲子戲唱腔高亢明亮、悠揚婉轉,伴奏旋律獨特,調式生動別致,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體現了新疆地區漢族來源廣泛、少數民族眾多的區域特色。所以經哈密發展起來的新疆曲子戲,很快傳遍天山南北廣大地區,成為新疆漢文化中的一枝藝術奇葩。

演出形式

新疆曲子戲在新疆流傳十分廣泛,凡是漢民族聚集的城鄉,特別是陝、甘、寧、青籍民眾居住的地方,都有新疆曲子演唱活動。在烏魯木齊奇台哈密昌吉呼圖壁瑪納斯焉耆伊犁等地的漢族回族錫伯族,甚至一些維吾爾族人都能演唱。

伴奏

新疆曲子戲的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為主,人手多了也可增低音樂器和彈撥樂器。打擊樂有等。攤子小的僅用碰鈴(甩子)控制節奏。自樂班子重在樂字,每逢婚喪嫁娶,冬閒年節,張家請、李家邀,無需酒肉款待,只求釅茶伺候。能唱的成本大套,初學者三言兩句,唱的唱,拉的拉,場面十分熱鬧。

地位

新疆曲子戲,是國家文化部認定的新疆惟一的用漢語演唱的地方劇種。它是由陝西眉戶戲甘肅的曲 子、鼓子,青海平弦以及西北民歌傳入新疆後,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樂藝術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昌吉和呼圖壁都有自己的曲子團。當時,在烏魯木齊的元新戲院,一大批藝人登台演出了幾十個曲子劇目,可謂轟動一時。然而,新疆曲子戲最大的演出市場不是專業舞台,而是遍布天山南北的自樂班子。自樂班子是由曲子的愛好者組成,分走場子和坐場子兩種類型。新疆曲子戲曲調明快,唱腔通俗,易學易唱,一些廣為流傳的劇目,如《李彥貴賣水》 、 《張良賣布》的一些唱段,鄉民婦孺皆能哼唱幾段。新疆曲子戲盛行於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為新疆的藝術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走場子是指有角色分工帶動作的表演,如《李彥貴賣水》 、 《張良賣布》等。坐場子則是不帶表演動作,一個人可串唱多人唱段的演出。
新疆曲子戲新疆曲子戲

發展概況

啟蒙

新疆曲子戲,是經國務院文化部認定的惟一的新疆漢語地方劇種。它雖然是以演小戲為主的小劇種,但它 畢竟光榮地成為中國戲曲群體中的一員,被載人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戲曲志·新疆卷》 。
新疆曲子戲新疆曲子戲
新疆曲子戲俗稱小曲子,它是由陝西眉戶(越調)、蘭州鼓子(小曲子)、青海平弦(又稱賦子)即所謂越、鼓、平、賦為主體,在傳播過程中經過沿途演唱實踐、改革融合,傳人新疆哈密奇台迪化(烏魯木齊)等地後,又與新疆少數民族民歌和說唱藝術互相影響、逐漸滲透、改造嬗變而成的一種戲曲藝術品種。

發展

20世紀20年代初期,敦煌曲子藝人徐建新、徐建善兄弟二人,為躲避兵災,流落哈密,成為曲子戲在哈密的第一代傳人。他們組成曲子戲自樂班子,在哈密城鄉演出。因小曲子以 坐唱和走唱為主,所以演出形式簡便,往往是一人多角,伴奏樂器主要是三弦和四胡,其他如板胡甩子瓦子笛子、鼓鈸等,可視樂器和演奏人員情況而定,有則上,無則罷。演出劇目有《打煙燈》 、 《大保媒》 、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 《李雅仙刺目勸學》 、 《周文尋父》等,另外還演唱《孟姜女》 、 《小放牛》等小調。
後來,曲子戲進疆後的第一個定型劇目《下三通》問世了,從而使作為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綜合藝術的新疆漢語地方戲——曲子戲,初步形成劇種雛形。
徐氏兄弟參加《下三通》這個戲班到奇台去演出,引起很大轟動。哈密的曹大鼓、顧占元等人又重新組建自樂班子,成為曲子戲在哈密的第二代傳人。30年代初,民間藝人馬玉清馬玉川兄弟由敦煌來到哈密,加入第二代傳人的自樂班子,馬玉川還在哈密沁城教唱曲子戲,組成沁城自樂班子。馬氏兄弟加盟,大大推動了哈密曲子戲發展。

影響

抗日戰爭爆發後,哈密工商會組織曲子戲演出,為抗日籌款。當時又從迪化市(烏魯木齊)請來藝人黑牡丹陳翠紅、老二(維吾爾族曲子戲演員),共同組班演出,正式登上戲劇舞台,將哈密曲子戲演出推進了一大步。

恢復

抗日戰爭勝利至解放後,姚春喜、馬玉清等人繼續組織演出。“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曲子戲的演出兩度中斷。80年代後,曲子戲的演唱在哈密得到恢復。哈密流傳的曲子戲有詞有曲的曲牌就有《越頭》 、 《背宮》 、 《五更》 、 《六月花》 、《銀紐絲》 、 《一串鈴》 、 《大石片》 、 《越尾》等36個。與秦腔的36大調、72唱法的格局基本相同。但曲子戲的曲牌都以小調為基礎,這些小調好聽易學,適宜在民眾中普及,受到人們喜愛。

地區化

新疆曲子劇是在陝西眉戶戲和蘭州曲子劇的基礎上相互融合發展起來的,富有新疆特色的地方戲。新疆曲
子劇早在清末時就已形成為一個獨立的劇種,但在很長時間內只是在民間流傳,直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方在元新劇院組成迪化第一個以演唱新疆曲子為主的戲班。元新劇院開辦得比較早。最初在“老君廟”(原鴻春園飯店處),由王福掌班唱秦腔和新疆曲子劇。王福並非演員,而是開茶館的小業主,他自任領班,目的是為了給他的茶館招徠生意。到三十年代中期,這個戲班略有擴大,改由劉左泉領班,並從“老君廟”遷到了“左公祠”(原湖南花鼓戲院)。
元新劇院的新疆曲子戲,真正地興盛起來,是在劉左泉之後,由張權掌班開始的。這時,從外縣來了—位較有名氣的演員叫賀老六。賀老六加入元新劇院後,設立科班,教授徒弟,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曲子劇演員,其中較有名氣的有侯立明(渾名要命娃)、魏桂紅、馬秀貞等。
新疆曲子戲新疆曲子戲
元新劇院的新疆曲子戲班與其他劇種的戲班,比較起來規模要小得多,只能演唱些較短的折於戲,如《賣水》 、 《對花》 、《張良賣布》 、 《雙官告》等。其中不少是迎合小市民低級趣味的淫穢劇目。這個戲班的演員隊伍較為複雜,有科班藝人,也有破落子弟,甚至還有妓女、暗娼等等,聲譽不佳。以致在演唱中,唱詞日益淫穢,動作極為下流,以此來提高賣座率。劇院的設備也極為簡陋,光線陰暗,舞台狹窄,座位都是長條木凳,七扭八歪,破舊不堪。舞台照明,只是幾盞油燈而已。一九四五午前後,元新劇院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無力重建,戲班中絕大多數演員都遷往奇台去了。所以奇台的新疆曲子流行時間極長,至今還有演出。
迪化還有一位大約出生在十九世紀末的維吾爾族民間老藝人,真名不詳。他擅長用嗩吶演奏新疆曲子,並能演唱秦腔花臉,有“纏大淨”之稱。對新疆曲子劇演唱也有獨到之處,一人能演唱等多種行當,而且吐字清晰,腔調準確,動作也飄逸瀟灑,毫不矯揉造作。有時戲班在露天演戲,他在台下用嗩吶伴唱,一板一眼都配合默契,不知情況的觀眾還以為是戲班人在台下伴奏。
新疆曲子戲之所以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愛,第一,它是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第二它具有伴奏簡單、曲調明快、通俗易懂、易學易唱、不受舞台限制等特點,因而在新疆農村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
作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疆曲子,是國家認可的新疆唯一的漢語地方劇種。清光緒元年,陝甘總督左宗棠督師西征,大批陝、甘籍官兵入疆屯戍,來自內地的商販和民間藝人也相繼入疆。天山南北、伊犁河谷,人們隨口吟唱家鄉小調,吹拉彈唱各顯神通。陝西的曲子、蘭州的鼓子、青海的平弦,還有民間軼聞趣事,伴著奶茶的醇香和瓜果的甘甜,一同融入異鄉生活——新疆曲子產生了。 新疆曲子的道白用的是新疆漢語方言蘭銀官話;唱詞和曲調雜糅了多種民族語言和音樂調式。水袖裡甩出個俏姑娘,跟斗中翻出個好兒郎,最精於唱念做打的,當數昌吉州新疆曲子劇團。昌吉州新疆曲子劇團,是新疆曲子唯一的正規劇團。自1980年成立以來,劇團還承擔了新疆曲子的民間整理和演員培養工作。劇團先後收集曲目126出,曲調172首,排練大小劇目100餘出,巡迴演出3000餘場次,被文化部授予“長期堅持上山下鄉,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光榮稱號。然而,和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新疆曲子也面臨著生存危機:受現代文化衝擊、傳承人斷層、保護經費欠缺等。對於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的昌吉州新疆曲子劇團來說,劇團的興衰關係著新疆曲子的命運。“我們這個劇團就像戈壁灘上的紅柳,成長得艱難執著,”團長張世勇的言語透著堅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