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關秧歌

壺關秧歌

壺關秧歌是一種流傳於山西省以壺關縣長治縣的西火、東火及蔭城為中心的傳統戲曲劇種,原名“西火秧歌”。1981年,在山西省戲曲劇種學術討論會上被定名為 “壺關秧歌”。

簡要介紹,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表現形式,主要劇目,

簡要介紹

 壺關秧歌,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於壺關、長治、陵川、長子、屯留、潞城、平順一帶的戲曲劇種。源於長治西火和壺關趙屋。約興起於1851年—1875年(清鹹豐、同治年間)。原為逢年過節打鐵挖煤時唱的調子,打地攤演唱,1821—1850年(道光年間)勃興,幾乎遍及長治大小村鎮。
壺關秧歌劇照壺關秧歌劇照

歷史淵源

壺關秧歌起初是在打鐵和挖煤時哼唱的調子,盛行的地域是壺關邑南的趙屋和長治縣的西火一帶煤、鐵礦資源豐富的地區。壺關秧歌最早的曲調就是這些打鐵人在爐坊里互唱互答的勞動號子。後來,為了滿足勞動者心聲的流露與感情的釋放,逐漸編演簡單的故事,打地攤演唱。這種演唱只以梆板擊節,句間加以打擊樂,所以又被稱為“地圪圈秧歌”和“乾板秧歌”。後來它成為民間社火的一種表演形式,經常在街頭、飯場、打穀場演唱。它的唱詞通俗易懂,唱腔簡單,音調很少大起大落。 1796—1850年(清嘉慶、道光年間),西火秧歌迅速發展,幾乎遍及長治縣的大小村鎮,一些職業、半職業的秧歌班,常到臨近縣演出。在與兄弟劇種的交流中,逐漸由滑稽調笑的 “二小戲”變為“三小戲”以至多角色體制,由打地攤演出向舞台表演發展。1851—1861年(鹹豐年間),秧歌班社達到鼎盛時期,壺關、長治相鄰地帶,十有八九的村莊有秧歌班,老百姓幾乎人人都會唱幾段。一些較大的村莊甚至有兩三個秧歌班。班社名稱大同小異,如 “自樂會”、“自樂班”、“同樂班”、“三合社”等。這些班社每到一地演出都要在舞台前掛落頭牌,在舞台後牆壁上留一些字。長治縣寺莊村大廟的一通1862—1875年(清同治年間)的石碑上刻有 “奉命禁止演唱秧歌”的字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秧歌的演唱已很繁榮。
壺關秧歌
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光緒至民國年間),長治縣相繼建立梁家莊同樂會、蔭城村公義會、南泉莊天成班等班社,表演藝術日臻成熟,出現與上黨梆子爭勝的局面。

藝術特色

壺關秧歌集歌舞、演唱、音樂等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和表演風格。
秧歌唱腔充分利用了墊字、襯字和虛字。如:啊、呀、這、就、哪個、呀得兒、嘍嗬、里嗬等,它們在唱腔中起著一定的輔助和襯托作用,形成了清、淡、雅、素的秧歌唱腔格調。
秧歌舞蹈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而不乏細膩,火爆而不失優美,鄉音中深蘊鄉情、趣濃、戲活,體現了該劇種的舞蹈特徵。
秧歌音樂屬徵調式,其音列為3567 1 2 3 4 5,聲腔為民間歌舞清腔系,它以上下句對稱結構體為主要曲式結構,板式分別有散板、悲板、數板、倒板、垛板、貫板、流水板等,男女不同腔,音域在e—g之單,唱腔旋律的特點是四度、五度跳進結構的波浪式下行狀態。集聚成了秧歌音樂的特點。
演唱分生、旦、淨、醜,演員演唱要求用自然發聲法,道白屬漢語北方語系,中州音韻四聲音調。秧歌擅長演家庭倫理和生活小戲,曲調簡單好學,唱詞通俗易懂,表演樸素自然,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被專家譽於上黨地區小黃梅榮譽稱號。

表現形式

當初秧歌的演唱形式五花八門,不拘一格。往往根據場地、道具、人員的不同,採用清唱、對唱、輪唱、坐板凳唱和地圪圈唱,所以當時的壺關秧歌也叫“地圪圈”秧歌和“地朴楞”秧歌。由於只有簡單的打擊樂器,沒有弦樂,故也稱乾板秧歌。開初他們除過年過節在本地演唱外,還走村串鄉互相交流演唱。每到一地,領班人穿一長袍或長衫子,頭戴成帽或裹一條白毛巾,左手舉一上寫“同樂會”的方形燈籠,右手拿著算卦先生用的搖環走在中間,生、末、旦、醜各行當隨著轉圈子,領頭人邊走邊念順口流“進來場裡打圪叉,你們聽我說說吧。同樂會來到帽東禾(村名),就在這裡演出啦”。然後由各行當輪唱具體情節,一輪每人四句,最後一人、最後一輪的最後一句唱出劇目名稱,算是報幕。到了同治年間,秧歌劇開始搬上舞台演唱。

主要劇目

壺關秧歌的劇目大都是根據民間的真實故事和傳說編寫而成,有的甚至原模原樣搬上舞台。如乾板秧歌的代表作《鳳英女罵街》,就是根據當地的一個真實故事編寫的。
壺關秧歌不僅賞心悅目的小型劇目多,且劇情豐富的大部頭劇目也不少,如《雙許親》《燒劉三》《燒桃園》《松江口》(連五本)等。1965年已蒐集到的傳統劇目有近300本。經過加工整理,成為保留劇目的有《雇驢》《天齊廟》《蘇姐姐夢夢》《打酸棗》《侍女登科》《連理獄》等20餘個。自編自導的現代戲有《初次見面》《新老隊長》《愛在深處》等。移植演出的現代戲有《朝陽溝》《紅燈記》《李雙雙》《沙家浜》《江姐》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