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劇

通劇

通劇,是江蘇南通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僮子是民間的巫師,是從楚越巫文化以舞降神”發源而來,在南通一帶形成南通僮子這種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師。

僮子祭祀祈禱招魂等活動中進行舞蹈歌唱,漸漸把一些故事、七字調加入唱詞中,這種歌唱方式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就慢慢傳播開來,最後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劇
  • 原為:僮子戲
  • 地區:江蘇南通
  • 屬性:江蘇南通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戲種技術,形成,藝術特點,經典劇目,通劇隊,發展歷程,新人新腔,劇種改革,名存實亡,國家級非遺,

戲種技術

通劇,是一種江蘇南通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所謂“僮子”即民間職業巫師,發源於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覡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覡的另一個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鄉間從事迷信活動上僮子的過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說唱神鬼詞句及七字調、古兒書唱本加工後,化妝登台,串演戲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鑼鼓伴奏的演唱、粗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詞,為農民民眾喜聞樂見。
通劇通劇
僮子的做“勸”(勸世文)演戲,儘管純樸得過於簡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卻千真萬確是典型的民間戲劇,並擁有數十萬計的觀眾,長演長盛,歷久不衰。像南通這樣地處沿海地區,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較完整地保留著原始、古樸的風貌,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建國後,僮子摒棄其祭神驅鬼的迷信內容,利用其說唱形式,演現代劇,推陳出新,逐步改造成為通劇,在編導、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來,南通僮子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和興趣。

形成

僮子是民間的巫師,是從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發源而來,在南通一帶形成南通僮子這種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師。僮子在祭祀、祈禱、招魂等活動中進行舞蹈歌唱,漸漸把一些故事、七字調加入唱詞中,這種歌唱方式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就慢慢傳播開來,最後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劇。

藝術特點

伴奏簡單原始,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唱腔粗獷純樸,唱詞通俗易懂,很受當地人民民眾的喜愛,展了中國儺文化的原始風貌。

經典劇目

《陳英賣水》、《白馬馱屍》、《花子街》、《李兆庭》、《好書記》等。

通劇隊

民國10年(1921年)老“童子”曾組班在南通八廠街演出“童子戲“,未能在全縣推開。建國後,經南通市、縣專業文藝工作者甄選出一些“童子戲”腳本並幫助整理加工後,由南通縣籍的一些老“童子”組成南通市實驗通劇團在市郊和縣境西部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禁演。但“童子腔”純用南通方言演唱,通俗易懂,農民愛聽,仍在鄉間繼續流傳。
通劇通劇
70年代末由一些通劇藝人與通劇愛好者先後組成8個通劇隊:英雄鄉通劇隊(1980年9月成立)、秦灶鄉通劇隊(1981年1月成立,1991年隨鄉劃入南通市郊區)、四安鄉通劇隊(1981年2月成立)、平東鄉通劇隊(1982年6月成立,次年解散)、石南鄉通劇隊(1982年8月成立)、幸福鄉通劇隊(1983年2月成立,幸福鄉劃入南通市之前,通劇隊即歸唐閘文化館)、新聯鄉民藝通劇隊(1983年7月成立)、趙甸鄉通劇隊(1984年1月成立,不久自行解散)。

發展歷程

新人新腔

童子戲只有三種主要調口(曲調)特色是“童子開口三門腔,上版不上眼”,是古老的徒歌樣式。僮子戲對童子戲傳統聲腔和伴奏進行改革,將傳統單一的鑼鼓伴奏。聲腔引入民間的山歌小調號子,借鑑呂劇等地方戲曲 音樂素材。在創作手法上,吸收了京劇板腔體的規律,出現了板腔體、曲牌體、小調聯綴合一的趨向,創作了多種板式和適合各行當表演的唱腔。克服男女同調同腔,演員開始適應定腔定調的規範。腳色行當更趨明朗化,有了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彩旦、惡旦和花臉之分。
通劇通劇
演員隊伍打破了童子老藝人一統天下的局面,吸收年輕的業餘劇隊賞。邀請原伶工學社張玉昆,擔任形體教師。原更俗京劇團周鳳霞擔任化妝、服裝課老師。引進越劇導演,融進話劇歌舞等風格。劇目以現代戲為主,排練現代戲《紅色的種子》和創作劇目《上河工》 。1958年底, 《上河工》參加江蘇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並獲獎。

劇種改革

南通市實驗通劇團成立後,排演現代戲《好書記》 、 《枯井沉冤》 、 《白毛女》 、 《血淚盪》 、 《社長的女兒》 、 《綠野紅花》 、 《李雙雙》 、 《李印》 、 《奪印》 、 《豐收之後》 、 《活捉羅根元》 、 《木匠迎親》 ;改編整理古裝戲 《王清明契約記》 、 《鄭三郎上西天》 、 《陳英賣花》 、 《花仙果》 、 《借年》等。同時移植京劇和其他劇種的古裝系劇目40餘出,如《竇娥冤》 、 《秦香蓮》 、 《珍珠塔》等。
通劇作為江蘇的一個新興劇種,它的實驗和探索引起了中共江蘇省委領導的關注。1961年6月,現代戲《好書記》去南京演出,但效果不佳。觀眾對曲調和特殊的南通方言感到陌生。後以童子戲老腔進行實驗的傳統曲目《陳英賣水園會一折》,得到省、市文藝界顧爾鐔、陶應衍等認同,覺得聲腔比《好書記》鄉土氣濃,有地方色彩。在通州市興仁蹲點、體驗生活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魯韌,對通劇《楊立貝告狀》與《社長的女兒》的人物塑造,以及表導演問題,作了專題輔導。
通劇通劇
通劇在繼承童子戲老腔老調的基礎上,加強聲腔改革,通過現代戲《白毛女》 、傳統戲《陳英買水》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實驗通劇借鑑、糅合了京劇歌劇話劇的表演手法,探索新型地方戲戲曲化的路子。但實驗一波三折,加上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1964年9月,南通市實驗劇團撤消,走完了為期7年的改革歷程。

名存實亡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南通市文化館開始恢復通劇活動。南通市文化局成立通劇改革小組。1980年 11月,江蘇省文化局在南京舉辦戲曲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南通市歌舞劇通劇《誰住在這間房》參演並獲獎。1981年始,通州市秦灶鄉、四安鄉、石南鄉等;崇川區五山文化館、城中文化館;如皋市九華鄉等地童子戲老藝人和年青的業餘愛好者先後成立了半農半藝的通劇隊。
通劇通劇
不久後,藝人自由組合成鬆散的民間演出隊。伴奏廢除民族管弦樂隊,仍然用鑼鼓伴奏,演出場所以村台為主,現代戲劇目逐漸減少,傳統戲為主,疏離了實驗通劇的探索實踐,回歸到童子戲的傳統套路上去了。但是,通劇的探索實踐,從聲腔、劇目、表演、舞美等方面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的童子戲演出,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催發了新編歷史劇的相繼問世,如《魏二郎》 、 《花子街》等。另有傳統戲《鄭三郎上西天》 、 《珍珠塔》 、 《王清明契約記》 、 《陳英買水》等20餘部盒式錄音帶以通劇的名義問世,實質上是帶有鮮明實驗通劇印記的童子戲。

國家級非遺

全國有400多個諸如河北梆子蘇州評彈、山西的鑼鼓雜戲、遼寧的二人轉等劇種,至目前僅存200多個。南通市的通劇、海門山歌劇已經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