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戲曲劇種)

青陽腔是一種傳統戲曲劇種,而非一些人所說的“青陽方言”。這個劇種因形成於青陽縣而得名,又因古時青陽縣屬於池州府,還稱“池州調”。

青陽腔與徽州腔馳名於明清兩代,譽為“徽池雅調”,成為“天下時尚”的新調。《中國大百科全書》載:“青陽腔是在(明)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當地,與地方語音及民歌小曲結合形成”,廣為流傳,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實現了戲曲聲腔上的重大革新,在中國戲曲聲腔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作為南戲中一支突起的新軍,青陽腔興盛於明清,持續500餘年,有《青陽時調》、《時調青陽》、《時調青昆》、《昆池新調》、《滾調樂府》等青陽腔劇本選集並廣為流傳,遠及東南亞一些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陽腔
聲腔,發展,

聲腔

青陽腔在聲腔上屬南曲五聲系統,其演唱特徵:①用鑼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眾和,獨唱與幫腔結合;③運用腔滾結合的歌唱方法--滾調。

發展

青陽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國的徽調,也滋養了第三代地方大戲黃梅戲,包括京劇、贛劇、湘劇、川劇等戲曲劇種,都直接或間接地吸收了該唱腔,借鑑其唱法,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清乾隆年間,史稱“花部”的全國地方戲曲劇種紛紛興起,青陽腔度過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在各流行地區入鄉隨俗,生根開花,結合當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當地的戲曲劇種;自鹹豐三年(1853)始,由於青陽縣為太平天國戰爭的主戰場之一,青陽腔藝人紛紛棄家外流謀生,黃梅戲等劇種的引進,民間歌謠的興起等多種原因,青陽腔劇種在發祥地青陽縣日漸式微,而在江西湖口縣卻一直興盛到前些年。
經專家研究得出結論:青陽腔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發源於安徽青陽縣,與當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的崑曲並列為明代“時尚雅調”,贛劇、清戲、徽劇、黃梅戲與青陽腔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徽劇由青陽腔演變而來,是青陽腔的一個支流,四大徽班晉京產生了京劇。青陽腔,對中國戲劇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青陽腔在明代萬曆年間由皖南經水路流傳到江西鄱陽湖一帶。1956年,戲劇史專家黃芝岡和武建倫意外地在湖口發現明代青陽腔遺響——湖口高腔。這裡“鄉鄉村村都有青陽腔業餘班社,其勢熾熱,如火如荼”。至1987年,該縣青陽腔業餘劇團發展到37個,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2000年,文化部授予湖口“中國民間藝術(戲曲)之鄉”稱號。由於青陽腔只限於“口傳心授”,加上藝人老化斷層,各種手抄劇本資料逐漸散失、損毀,青陽腔孤脈瀕臨絕響。
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指導下,青陽縣一直努力青陽腔的搶救工作,並多次派員前往江西湖口縣進行考察,先後恢復上演《送飯·斬娥》、《夜等·追舟》、《百花贈劍》、《思凡下山》等多出青陽腔傳統折子戲。在青陽縣成功召開“全國青陽腔學術研討會” ,結集出版《古腔新論》論文集和《青陽腔劇目彙編》。2004年2月,擬定《關於搶救珍稀古老戲曲劇“青陽腔”的議案》在池州市第一屆第一次人代會上提出,得到市人大代表和市領導支持,列為池州市重點議案進行辦理。6月,中央電視台《華夏文明》欄目組來我縣拍攝“青陽腔”並在中央7台播放。近年來,縣文化局組織人員深入鄉村調研青陽腔在我縣的歷史和現狀,並指導杜村鄉長壠村青陽腔業餘劇團開展活動。得知青陽腔在我縣並未“絕響”,民間還有多處遺響,群情振奮,於2005年初步建立“青陽腔藝術陳列室”,並向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經評審批准公示。
目前,我縣青陽腔研究、挖掘、整理工作仍在積極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