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詞南劍調

右詞南劍調

右詞南劍調,流行於福建南平,舊稱“亂彈”。相傳由江西傳入, 已有100多年歷史,因江西別稱“江右”,南平為古南劍治所,故稱“右詞南劍調”,簡稱“南劍調”。重唱功,不注重表演。主要曲調為西皮、二黃、另有松陽調、二緩、意和調等,道白用夾雜平方言的土官話,小生唱腔用小嗓,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配以三弦,月琴、板胡、笛、嗩吶、打擊樂為低音平面鑼,堂鼓、大小鈸、緊鼓等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右詞南劍調
  • 發源地:江西
  • 簡稱:南劍調
  • 發展興盛地:福建南平
  • 主要曲調:西皮,二黃
簡介,藝術特色,主要曲調,伴奏樂器,

簡介

右詞南劍調重唱功,不注重表演。主要曲調為西皮二黃、另 有松陽調、二緩、意和調等,道白用夾雜平方言的土官話,小生唱腔用小嗓,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配以三弦,月琴板胡、笛、嗩吶打擊樂為低音平面鑼,堂鼓、大小鈸、緊鼓等樂器。
右詞南劍調

藝術特色

主要曲調

西皮、二黃,兩者都是右詞南劍調的主要曲調。西皮都同二黃腔調並用 ,合稱“皮黃”。同二黃相比,西皮一般較為高亢剛勁、活潑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調,也包括二六、搖板等板式。
西皮”和“二黃”本是兩種不同的聲腔,如果從調式、調性、旋律結構、音樂風格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不免有些過於繁難,而使初學者感覺過於複雜,難得要領,產生畏難情緒。那么,如何既簡便又清楚地區分出“西皮”與“二黃”呢?簡而言之,不妨從京胡的定弦入手。首先有一個感性認識,爾後逐漸深入,再從理性上加以消化,那樣,你就會感到辨別它是如此的輕而易舉。“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為“6~3”(la~mi)弦,即裡弦為簡譜帶一個低音點的“la”音,外弦為不帶高、低音點的“mi”音;“二黃”唱腔的京胡定弦為“5~2”(gol~re)弦,即裡弦為簡譜帶一個低音點的“gol”音,外弦為不帶高、低音點的“re”音。不同的定弦是由於兩種聲腔的來源屬性不同而造成的。同時,這種不同也形成了兩種聲腔各自的音樂特點和風格
“西皮腔”脫胎於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顯的北方特點。“二黃腔”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江西的宜黃腔;一說源於徽調。無論它源於宜黃腔還是徽調總之都是南方劇種,所以其南方音樂特色較為突出。了解了它們不同的風格屬性和京胡定弦後,在欣賞與演唱過程中,你就不難抓住容易區分二者的另一個特點--過門兒。以〔原板〕的起首過門兒(也就是演員準備開唱前的前奏)為例,無論它以什麼樣的方法開起,在過門兒結束處,“西皮”過門兒總是歸到“1、6”這兩個音上,而且用一個起於“do”音又止於“la”音的箭頭連線連線起來,形成一個下滑的落音,然後演員起唱;而“二黃”過門兒的結束又總是另外一種形式,即歸到“565 561”這幾個音上, 三、四兩個“gol”音用一條連線連線起來,隨之進入唱腔。如果您要證實這一點的話,不妨翻看幾條“西皮”與“二黃”過門的譜例做一下比較。比如《失街亭》“兩國交鋒龍虎斗”、《空城計》“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元宵謎》“那日風波平地起”、《捉放宿店》“一輪明月照窗下”等幾段唱腔的起首過門兒,這樣,就會更直觀、更清晰、更易理解一些。看過以上幾條過門兒的譜例之後,有興趣的話你最好聽一聽它們的音響,慢慢地你就會在你的腦海里形成“楞--啊”和“楞根兒楞--里根兒”這樣兩句類似北京人調侃時說的“俚根兒楞”的音調。記住了這兩句極具特點的音調後你會發現,儘管京劇的唱腔、過門、板式等有著極豐富的變化,但只要記住“1、6”和“565 561”這兩個特性音調,一般情況下就能比較容易地辨別“西皮”與“二黃”這兩種聲腔,而不至將二者混淆了。

伴奏樂器

右詞南劍調最主要的伴奏樂器是京胡,原稱“胡琴”,最早也稱“二鼓子”。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其名也是因用於京劇伴奏而得。
京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隨著京劇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拉弦樂器,至今已有20O餘年歷史。最早的京胡,不僅琴桿短,琴筒也小,為了能拉高調兒還有蒙蟒皮的,而且是用軟弓子(不張緊弓毛)拉弦。9世紀以後,才開始出現硬弓。現在安徽、山東河南四川等地仍有保留用軟弓演奏,音色較硬弓演奏的柔軟,並有一種特殊的碎弓效果,演奏技巧也很高,而硬弓的發音則剛勁、嘹亮。20世紀上半葉,京劇演員不斷降低音高,講究行腔圓潤,京胡的結構也隨之變化,琴桿、琴筒不斷加長。嗣後,京胡逐漸流行全國,在北京尤為盛行。20世紀30年代,京劇空前興盛,京胡的製作也出現了繁榮時期,不但樂器行業的牌匾改為胡琴鋪,就連京劇界的名琴師們也招聘工人制賣起京胡來。有的在製作工藝上採用打光劑代替打蠟。使竹皮表面光澤細潤,深得愛好者的稱讚。最早的京胡琴桿很短,琴筒也小,用軟弓拉奏,當時,人們把它稱為軟弓京胡。
右詞南劍調右詞南劍調
19世紀以後,京胡逐漸開始用硬弓拉奏,琴桿、琴筒不斷加大,京胡也逐漸在中國各地流行起來,特別是在北京尤為盛行。京胡主要由琴桿、琴筒、弦馬、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構成。京胡的琴筒呈圓筒狀,是京胡的音響共鳴部分,琴弦的振動通過弦馬傳至琴筒,使筒內空氣振動,發出清脆明亮的音色。演奏京胡時,演奏者將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奏。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過制琴師與演奏者長期的實踐,京胡發展為各種規格,以適應京劇音樂發展的需要。
如今,中國的作曲家還為京胡創作了很多獨奏、協奏曲,京胡也從為京劇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央。早期琴桿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張絲弦,用軟弓拉奏,稱軟弓胡琴(參見“軟弓京胡”條)。十九世紀後出現硬弓。二十世紀上半葉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紀五十年代始用鋼絲弦。京胡是隨著京劇的形成和發展,在胡琴的基礎之上改制而成的一種拉弦樂器。它的聲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管弦樂伴奏中的主要樂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京劇界一直沿用著胡琴的稱呼,在這之後,為了區別於其他劇種,才正式將這種樂器稱為“京胡”。
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陸續來到了北京演出,他們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曲調和表演方法,逐漸融合、發展而成為了今天的京劇。京劇的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為“皮黃”。京胡是“皮黃”音樂的代表。它是伴著“皮黃腔”的逐漸形成而發展起來的。京胡具有神奇而響亮的音色,能在潤腔韻味上與演員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結合,完美地體現出京劇原汁原味的特色。成為京劇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樂器。京胡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鉤、弦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構成,琴桿、琴筒都是竹製,琴桿置有千斤鉤,筒口蒙蛇皮,用馬尾弓拉奏。京胡由琴桿、琴筒、弦軸、千斤鉤、弦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構成。琴桿又名擔子,多用紫竹、白竹或染竹製成,通常有5節,在上方的第一和第二節上,各裝有一個弦軸,下端的底節插入琴筒中,在筒里的一段桿身上,開有長方形、前後對穿的風口,它是琴筒的復共鳴部分。琴筒長11.4、後口直徑4.3厘米,用毛竹製,前口蒙蛇皮,後敞口。弦軸黃楊或黃檀木制。琴碼竹製。弓子江葦竹製,上拴馬尾,長74厘米。張二弦,設有“千斤”。五度定,據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別為:反二簧do、Sol弦,二黃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調、E調二簧京胡和E調、G調西皮京胡。音域約兩個八度。琴筒為圓筒狀,用毛竹製成。
右詞南劍調右詞南劍調
20世紀70年代以後,也有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的。筒的前口蒙以薄而堅韌的蛇皮或其他新股膜料。琴筒是京胡的音響共鳴部分,琴弦的振動通過弦馬傳導到蛇皮上,然後波及筒內空氣柱振動,發出強而有力的音響,音色清脆、嘹亮。弦軸又叫軫子,多用木質細膩、顏色姣艷的黃楊木製成,也有使用黃檀或大檀木的。千斤鉤是用銅絲或鉛絲製成的S形小鉤,前彎鉤住兩根琴弦,後灣用細絲弦系在琴桿第三節的中部,它是劃定琴弦有效強長的固定點。弦馬用竹材製成,有橋空式和空心式兩種。琴弦是京胡的發音體,原用兩根絲弦,系在下軸的弦較細,稱外弦,系在上軸的弦較粗,稱裡弦。現多用鋼絲弦,音準比絲弦好,發音清脆,不易斷弦。弓子用富有彈性的江葦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竹子細的一端在弓的尾部,繫上一股馬尾而成,馬尾置於兩弦間摩擦琴弦而發音。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琴桿向左稍傾斜,左手持琴桿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弓法有拉弓、推弓、顫弓、抖弓、頓弓、帶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用於伴奏或獨奏。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用於其它劇種。獨奏曲多源於京劇曲牌,如《小開門》、《夜深沉》等。
右詞南劍調月琴,也是右詞南劍調的主要樂器。月琴,音箱呈滿圓形,琴頸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框線用紅木紫檀木制,框線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製。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也有二弦、三弦的月琴。音域兩個八度。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彈奏,技巧有彈、撥、撮、滾、掃滾、按、、滑、等,用於京劇、楚劇等戲曲伴奏。 本世紀五十年代,改革製成寬頸月琴。長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龍纏鋼絲弦。八十年代製成長桿月琴,長80厘米,縛弦下移,增置弦碼,音箱內橫音梁間增置兩條豎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
右詞南劍調右詞南劍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