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是江西省贛南土生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在當地民間燈彩和採茶歌舞的基礎上形成為戲,其產生和流傳具有悠久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南採茶戲
  • 發源地:贛南信豐、安遠
  • 別稱:三角班
  • 劇目:《牡丹亭》
  • 聲腔:三腔一調
  • 表演形式:歌、舞、戲三者並重
  • 形成時間: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
簡介,起源,相關詩文,相關戲曲,發展盛況,生命力強,社會打壓,解放新生,藝術特點,音樂聲腔,伴奏樂器,表演形式,小丑及小旦,傳統劇目,推陳出新,影響,

簡介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為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高安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民眾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採茶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來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彩行列,成為“採茶燈”,“採茶燈”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著“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采荼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湧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弦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彩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民眾喜愛。

相關詩文

據傳說,採茶戲萌芽很早。過去,一般老藝人們都說,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採茶戲。根據是採茶戲班裡供奉的祖師爺田師父,是唐明皇時的宮廷樂師,原姓雷,叫雷光華,因和歌女產生愛情,犯了宮禁,於是相攜逃出宮廷,流落到安遠九龍山種茶為生,農事之餘,不忘所好,教農民唱茶歌,玩茶燈,編成了“九龍山摘茶”這齣戲,這就是贛南採茶戲的起源。當然,採茶戲不可能是某個人發明的。一般認為採茶戲於明代中葉開始流行於民間。關於這一點,明代文人學士的詩文著述里,有所反映。如,明代戲劇大師湯顯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詩里,有“僻塢春風唱採茶”的吟唱。可見那時,偏僻的鄉村里,已有“採茶”的演唱。他還有一首贈別的詩,更能說明當時“採茶”的發展情況:
“粉樓西望淚眼斜,畏見江船動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飲,庭前相憶石楠花。”
詩的題名《看採茶人別》,從詩中吟詠的情景看,所贈別的“採茶人”,不是指從事採茶勞動的人,而是指從事唱“採茶”的職業藝人。這藝人在“採茶”的演唱藝術上可能已有相當的造詣,才有可能受到當代名人如湯顯祖的深情眷注。可見採茶,已在當時的民間有了深厚的基礎,否則,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職業藝人的。

相關戲曲

除上引詩文外,湯顯祖《牡丹亭》里“勸農”一齣戲,其中有一段戲是表演採茶歌舞的:
……
[門子稟介:又一對婦人唱得來也。
[老旦、醜持筐採茶上,唱:
[孝順歌]:乘穀雨,采新茶,一旗半槍金縷牙。
(白):呀,什麼官兒在此?
(唱):學士雪炊他,書生困想他,竹煙新瓦。
(外白):歌的好,說與他,不是郵亭學士,不是陽羨書生,是本府大爺勸農,看你們婦女採桑採茶,勝如菜花,有詩為證:“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開百草精,悶煞女郎貪鬥草,風光不似鬥茶清。”插花去。
[淨、醜插花飲酒介]唱:
官里醉流霞,風前笑插花,採茶不煞俊。
……
這段戲寫的是南安府太守杜寶出城春遊,來到南安(今大余縣)的城郊清樂鄉勸農,清樂鄉的父老,帶領鄉民們到接官亭迎接。這種“勸農”的儀式,是歷代王朝的地方官吏,表示關心農民的一種例行公事;也是官吏們了解民情、採集民風的手段。清樂鄉的父老,準備了反映當地民風民俗的歌舞向太守獻演。上引這段歌舞,是一對採茶婦女表演採茶的。湯顯祖是明朝萬曆年間人,在他寫《牡丹亭》之前,曾兩次途徑南安,作過逗留,寫有詩文,對當地的民風民俗頗為了解。《牡丹亭》的故事,即是以南安府為背景,在選取反映當地民風的歌舞時,必須是民間流傳的,才足以表現劇情的地方特色。由此可見,湯所選取的這種採茶歌舞,早已在當時當地的民間流行了。它有歌有舞,有科有目,還有人物、故事,已具備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戲曲要素。這就足以證明,在明朝中葉,贛南採茶戲就流行於民間了。

發展盛況

贛南採茶戲發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間,清人陳文瑞(乾隆時人)有一首《南安竹枝詞》,反映了當時民間演出採茶的盛況:
謠哇小唱數營前,裘扮風流美少年;長日演來三角戲,採茶歌到試茶天。
營前,在今上猶縣,當時屬南安府,是一個山區小鎮。一個三角班,能在這樣的小圩鎮從採茶開始,長日地演,演到試茶結束,這在今日的專業劇團,也是很難辦到的,它說明那時的採茶三角班,已有相當的基礎,才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否則,是不可能在一個地方維持這么久的演出的。
關於當時民眾在觀看採茶時的狂熱程度,信豐縣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極為詳細:
“採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曆鄉里尋瑤,回眸一盼巧笑瑳。紈絝子弟爭打彩,持杯謔浪肆摩挲。可憐鐵石燕泣口,蚩民生計下煤窩。滿面菸灰十指黑,出看採茶也入魔。辛苦得錢歡樂灑,囊空歸去,學得‘阿妹’一聲?。”
這首《南安吟》,是縣裡一個名叫謝肇禎的教諭寫的。教諭是學官,他的觀點,代表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對採茶戲的看法,儘管滿含貶意,但反過來看,正好說明當時民眾對採茶戲的迷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挖煤工人(鐵石口出煤),對“採茶”更是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來的錢全灑去,也帶著“學得‘阿妹’一聲?”的歡樂心情歸去。

生命力強

因為採茶戲內容貼近廣大勞動民眾生活,它人物少,布景簡單,與其它戲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於山區流行。所以,自採茶戲在贛南誕生後,很快傳遍與之相鄰的閩、粵、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區,競相傳演,蔚然成風,成為客家人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以致粵東農村有句俗語云:“有錢丟採茶,冇錢買笠嫲”,意為因貪看採茶戲,連身上僅有的準備買斗笠的錢都丟給演採茶戲的藝人了。

社會打壓

贛南採茶戲在明代自演自娛的“自樂班”時代,是受到社會上的尊敬的。因為當時演出《九龍山摘茶》這類燈戲,內容大都是歡慶昇平的,如戲中的擺字燈,就有“天下太平”的擺字表演,所以能為封建統治者所欣賞。到了演雜套戲的三角班時代,由於劇目的內容,大都是以男女愛情為題材,而表達愛情的觀點與方式,又往往與封建的倫理道德相逆悖。如《反情》、《睄同年》。有的還以喜劇的方式,從反面對社會的現實生活進行諷刺、揭露、批判,如《大勸夫》、《滿妹賀喜》等等,這就為封建統治者所不容了,認為是誨淫誨盜,有傷風化。從乾隆以後,歷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如道光四年《寧都直隸州志·風俗志》載:
“查採茶亦名三角班,妖態淫聲,引入邪僻,最為地方之害。……近來竟有聽許搬演者,應拘該管約保重懲,以息此風。”
類似的記載,在贛南各縣的縣誌里均有。禁令不僅寫在官文告示上,還刻碑勒石,立在鄉場墟鎮上。如1949年以前,在信豐的小江真君廟旁,還立有這種禁牌,把採茶和煙、賭、嫖、盜一律禁止。
贛南採茶戲遭禁演之後,交上了厄運,再不許進村坊和祠堂,只能在圩尾廟角搭台露天演出,在淒風苦雨中頑強地存活。
贛南採茶戲在其最盛的時候,發展到三十多個班子,之後逐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全贛南只剩下五六個班子,躲在深山角落裡,偷偷摸摸地時演時停,真是奄奄待斃,一息僅存了。

解放新生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大地春回,萬物復甦,贛南採茶戲也得到了新生,走上了繁榮昌盛的新曆程,成了贛州地區客家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採茶戲的傳承採茶戲的傳承

藝術特點

贛南採茶戲的舞台語言是當地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當地民間口頭文學、民間歌舞、燈彩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劇目多以喜劇、鬧劇為主,很少正劇和悲劇。題材上多以下層民眾、尤其是手工業工人、藝匠的日常生活為表現對象,尤其又以男歡女愛的戲情所占比重為大。其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體,以茶腔和燈腔為主,兼有路腔和雜調,俗稱“三腔一調”。伴奏均為民間樂器,主要有勾筒(二胡類)、嗩吶、鑼、鼓、鈸和笛子等。其表演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小丑、小旦兩個行當,曾有“三角成班,兩小當家”之說。

音樂聲腔

贛南採茶戲的音樂豐富多彩,可塑性強,鄉土氣息濃郁,風格特色十分鮮明。根據其調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分為“茶腔”、“燈腔”、“路腔”和“雜調”四大類,簡稱為“三腔一調”。“茶腔”是贛南採茶戲的主要聲腔,它節奏活潑明快,旋律優美抒情,富有濃厚的田園山野風味。如享譽全國的“斑鳩調”,還有“牡丹調”、“打鞋底”、“上山調”等。“燈腔”是採茶戲的重要聲腔,它高亢渾厚,粗獷熱烈,旋律跌宕起伏,張弛有致,戲曲味較濃。加上嗩吶和鑼鼓的緊密配合,氣氛熾熱,情緒振奮,有如山區人民向上的精神風貌;“路腔”由適應路上行走時所唱曲牌而得名,它特有的輕鬆活潑、詼諧風趣,為採茶戲載歌載舞的表演藝術提供了廣闊天地。“雜調”嬌柔甜美、玲瓏華麗,在採茶戲音樂中雖不作主腔,但穿插使用,偶爾出現,點綴情趣,常能起到奇特的藝術效果。在贛南採茶戲唱腔音樂中,不論是茶腔或燈腔,還是路腔和雜調,均廣泛運用到襯詞。襯詞編成順口溜唱道:上山進坑打“喲喂”,出門趕路“哪嗬嗨”,做鞋繡花“哎嗨喲”,男女對花“扯當扯”。可以說,凡是唱都離不開襯詞,甚至還有“唱詞不夠襯詞湊”的情況。

伴奏樂器

伴奏中的主奏樂器為“勾筒”(類似土製二胡),用正反弦順腔伴奏,用客家方言和贛州官話念白和演唱,約有三百多個曲牌。角色行旦主要是“二旦一醜”(解放以後以“三小”即掌上明珠地、小生、小丑為主),載歌載舞的表演開工,具有渾厚的生活和勞動氣息,詼諧逗趣,極富濃郁的贛南鄉土氣息韻味,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是當地民眾最喜聽樂看的地方戲。

表演形式

最能表現贛南採茶戲特徵的除了音樂,當數它的表演開工,歌、舞、戲三者並重。它的表演特徵可以歸納為“三奇三絕”。三奇是:傳統採茶戲表現的全是下層勞動人民的愛情與勞動垂涎,沒有宮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動物的動作,並以動物的動作命名,此為二奇;歌舞戲相隨相伴,以致有人認為是地方歌舞劇,此為三奇。
三絕是: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
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搖蹉步、驚步、滑步、鏟步。矮子步又分矮樁、中樁、高樁。這是天下戲曲中絕無僅有的矮子步。
單袖筒,這又是一絕。一般戲劇中的水袖都是成雙成對、斯斯文文,唯獨贛南採茶舞中,只有一個左袖筒。但它卻創造了眾多的舞蹈術語。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陽袖、繞扇袖、腋下袖、鳳尾袖、穿針引線袖、花籃袖、上拋、下甩、纏腰、繞膝、側卷翻飛……
美是一種對稱,單袖筒似乎是對美的規律的一個忽視,但是,不,賞在舞台上用另一隻手的扇子花和它對稱起來了,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著特有的矮子步,顯得異常獨特而有情趣。
扇花的動作甚多,種類繁雜,其中有拋甩扇、裝摺扇、避風扇、遮日扇、遙望扇、聞花扇、遮面扇等數十種,表現力特強,其中有老藝人留下的有關扇子花的藝訣,如:
五指花頭朝天,四指花頭朝前。
三指花打四邊,二指花搖胸前。
耘、按、抓、抖靠肚面。
三奇三絕的特徵是贛南客家人長期生存於山林中的嚴峻生態環境中的產物。
比如矮子步,客家人生活在大山中,出門爬山,彎腰屈膝,高人也成了“矮子”。聰明的客家人卻讓矮子步成了天下獨一無二的舞蹈基本步。滿山的雲霧,滿山的雲霧茶,姑娘們手提茶籃,口唱茶歌,一邊採茶一邊舞蹈,小伙們肩擔茶葉踏著由矮子步化成的矮樁、中樁、高樁。舞動著單袖筒、扇子花,創造出別具特色的贛南客家採茶舞。
又比如,眾多的以動物命名的表演身段,那是因為在悠長的山道上,客家人慣與飛禽走獸為伍,動物界無窮無盡的生命之趣,竟使得異想天開的客家人獲得了永不枯竭的藝術創作靈感。模仿動物的動作,並乾脆用動物的動作來命名,如:猴子洗面、惡狼尋食、獅子開口、畫眉跳架、烏龜爬沙、龍頭鳳尾、蜻蜓戲水、狗牯擺尾、懶貓抓癢、狐狸過崬、蝴蝶采蜜、公雞啄米、猴子發驚、 子(青蛙)過缺、烏鴉曬翅、貓兒探夜等,多達300多個名稱。
動物表現生命意識的動作被客家人捕捉到了,不難想像,沒有大山,便沒有飛禽走獸,沒有來自對生活的觀察、提煉,這眾多的舞台表演身段又該如何來創造?

小丑及小旦

小丑分二:一是“醜行俊扮”,稱為“正醜”;二是“醜行醜扮”,稱為“反醜”。
正醜:主要是勞動人民中的青壯年男子。他們具有勤勞樸實、爽朗大方、樂觀風趣和機智勇敢的性格特徵。演唱時,演員頭戴“一把抓(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燈籠褲”,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長袖筒”。載歌載舞,活潑輕鬆。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為主,高矮步法相結合,節奏明快,頗具特色。
反醜:多是一些菸鬼賭徒、流氓地痞、浪蕩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動、含蓄、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動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擬一些動物形象如:“猴子洗臉”、“猴子撒尿”、“蜻蜓點水”、“懶貓抓癢”、“雞公啄米”、“畫眉跳架”、“狗牯擺尾”“烏龜爬沙”等等。臉譜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動作與“正醜”表演大同小異。
小旦:主要是勤勞純樸和聰明伶俐的農村少女、少婦。表演矯健優美、樸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為豐富,既能單手打扇子花,也能雙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動作有:梳妝挑簾、園手摘茶、傘花、開門關門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蹺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謂千姿百態。

傳統劇目

贛南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原有100多個,其中一部分已經失傳,現保留的傳統劇目有90多個。如:《九龍山摘茶》、《唐二試妻》、《賣雜貨》、《上廣東》、《雙檢菌》、《瞎子鬧店》、《賣花錢》、《香火龍》、《阿三打鐵》、《五嶺之春》、《花燈仙子》、《吹鼓手招親》、《滿妹添喜》、《睄妹子》、《補皮鞋》、《釣𧊅(guai,三聲)》等等。這些劇目,多為喜劇,反映了贛南廣大勞動民眾(農民、手工業者、小商販等)的勞動過程和生活片斷,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離奇的情節來吸引觀眾,而是靠幽默、詼諧、生動活潑的表演唱腔取勝,百看不厭,久演不衰。

推陳出新

贛州採茶歌舞劇團又推陳出新,創作出了《山歌情》、《長長的紅背帶——獻給客家母親的愛》等新劇目,並進京匯演,分別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及其它數十個單項獎。昔日的山茶花,今天開放得更加爛漫。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贛南採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影響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內容。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互動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當地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有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代,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台,台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定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現今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