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北方民間舞蹈)

秧歌(北方民間舞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民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係。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秧歌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陝西省
  • 遺產編號:Ⅲ-2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風格特色,表演形式,構成,種類,傳承現狀,現狀,榮譽,傳承意義,傳承價值,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鬥爭。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秧歌秧歌

發展

中國廣泛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主要在傳統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於廣場表演。這個舞蹈與農業勞動密切相關。由勞動的步法,作為舞蹈步法的基礎,在藝術上加工,並且使民眾的隊舞整齊化,形成了完整的秧歌舞,其後逐漸成為祝賀性、娛樂性的新年社火隊舞,表演內容多為中國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秧歌舞在清代就已盛行,清朝學者吳錫麒在其《新年雜詠抄》一書中認為宋朝流行的中國民間舞蹈《村田樂》是秧歌舞前身。
黃濬《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秧歌秧歌
謝曉鐘《新疆遊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藥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風格特色

表演形式

現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隊為主要形態,舞隊人數少則十數人,多時達上百人,既有集體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演形式,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棒、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吶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渾,有的柔美俏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扭秧歌扭秧歌

構成

秧歌是載歌載舞的綜合藝術,是一種用鑼鼓等伴奏,將舞蹈,歌唱等融為一體的傳統民間藝術。中國民間主要流傳著唱秧歌、扭秧歌、戲曲秧歌、戲劇秧歌四種型式。

種類

高郵秧歌號子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郵民歌一部分、卸甲民謠一部分,在2010年12月28日被入選第二批高郵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秧歌號子融合了高郵市里下河地區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等多種文化元素,包含風俗禮儀、生活習慣與家庭倫理等內容。
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
秧歌秧歌
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曲調。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藥、漁婆、俊鑼、醜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誌》中的“公子”。
河南秧歌
河南地區的秧歌有“回民秧歌”,“軍莊秧歌”,“大營秧歌”等。“回民秧歌”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回族民間舞蹈,風格與漢族傳統秧歌有區別。回民秧歌分布在周口項城的南頓集。據秧歌老藝人馬仁傑(已去世)所述,回民秧歌在南頓代代流傳,到他這一代,僅馬姓家族也有七八代了,有記憶的流傳時間約為200多年。而“軍莊秧歌”源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
高平秧歌
高平秧歌淵源於高平市東南鄉,流行於高平全境及晉城、陵川等鄰近縣份。演唱時只有梆子擊節、鑼鼓伴奏,故又稱“千板秧歌”。由坐攤說唱發展為一個獨立劇種。演員行當齊全,板式有十字腔(三三四)、夾四腔(三四三)、倒板、垛子、雙名倒(三三七)、站板、落板、數板、選板等。代表劇目有《打捧捶》、《打酸棗》。秧歌劇針砭時弊。清同治六年官府明令禁唱。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秧歌劇,60年代曾編寫秧歌劇本《開渠》。
西北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
陝西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複他所唱的最後一句。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定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
傘頭秧歌傘頭秧歌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莊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民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
湖北秧歌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于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傳承現狀

現狀

昌黎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醜”、“”、“公子”幾種,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地秧歌中“醜”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活,表現詼諧有趣。以著名民間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張謙為代表的張派、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等幾種地秧歌的風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戶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鼓子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商河縣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間上至老者下至少兒都愛學會跳。全縣21個鄉鎮,八百多個村都能組織秧歌隊。秧歌隊伍中有傘頭、鼓子、棒槌、臘花、丑角五種角色,表演風格迥異,韻味獨特。現存鼓子秧歌主要分為“行程”和“跑場”兩部分,“行程”是舞隊在行進或進入場地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場子隊形極為豐富,有“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六六大順”、“里四外八”、“八條街”、“四門斗”等百餘種。“傘頭”動作圓潤,“鼓子”動作粗獷豪放,“棒槌”動作輕巧敏捷,“臘花”動作潑辣大方,而顛顫、劃圓、蹲撲、跳竄等動作為各角色所共有。
膠州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膠州市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起源於清鹹豐年間,據清代宋觀煒所作《秧歌詞》的描述推測,的膠州秧歌舞蹈動作、行當名稱、服裝道具等與現在基本相同。
膠州秧歌有膏藥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醜鼓八態”等,表演程式有“開場白”、“跑場”、“小戲”三部分,跑場隊形有“十字梅”、“四門斗”、“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還有《送閨女》、《三賢》、《小姑賢》、《雙推磨》等小戲。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醜鼓八態”,韻味奇特。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吶牌子、民間小調三大部分組成。小戲秧歌原有72個劇目,現存135個。膠州全市現有秧歌隊一百多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人員曾先後七次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現已將其編列為中國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海陽大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海陽市
海陽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遍布海陽的十餘處鄉鎮,並輻射至周邊地區。據海陽趙家莊《趙氏譜書》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撫,誥封武略將軍。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衍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據此可知,海陽秧歌實創於明代。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豐富,隊伍結構嚴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其中包括指揮者——藥大夫,集體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雙人表演者——貨郎與翠花、箍漏與王大娘、醜婆與傻小子、老頭與老婆、相公與媳婦等,排在最後的是秧歌劇人物或戲曲雜扮者。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斗”、“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潑大方;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爽朗風趣。
陝北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綏德縣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民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傳統的老秧歌、神會秧歌中保存著“起場”、“謁廟”、“敬神”等祭祀禮俗,表演中還有拜門(又稱沿門子)、搭彩門、踩大場、轉九曲等活動。一個秧歌隊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陝北秧歌分為“大場”和“小場”兩種,大場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醜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難技巧。陝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內容,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傳遍全國。
撫順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撫順市
撫順地秧歌,有時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在今遼寧省撫順滿族發祥地一帶。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鬥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鬥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地區流傳,深得民眾喜愛。據1986年調查,當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活動,然而目前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楚的只有4個秧歌隊。

榮譽

1983年,北京舞蹈學院把海陽大秧歌正式列為中國傳統民間舞蹈必修課程。
1994年9月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瀋陽國際民間(秧歌)舞蹈節”,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質樸豪放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在數十個國內外強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大賽最高獎——金玫瑰獎。
1994年12月又榮獲了全國“群星獎”銀獎。並奉調加了山東省第五屆文化藝術節幕式的演出,受到趙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領導的新切接見和讚揚。
1995年10月,在'95金華中國優秀民間廣場舞蹈展演中,榮獲最高獎——優秀表演獎。
1996年12月在山東省首屆農民藝術節舞蹈比賽中榮獲金獎,1996、1997年連續二年參加了山東省春節聯歡晚會的拍攝演出。
1997年海陽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8月,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暖場演出。

傳承意義

傳承價值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各地均出現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很多民間藝人對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環境隨之發生變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已寥若晨星,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進行。
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但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藝人高齡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傳承面臨著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鼓子秧歌舞者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氣勢磅礴,蘊藏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國成立後,鼓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大賽,屢獲大獎。1996年,商河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鼓子秧歌的繼承與發展,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膠州秧歌萌生於鄉土,活躍於民間,在發展中自行流變,是民眾自發參與、自由宣洩、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女性特有的健美體態和情性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海陽大秧歌是海陽人民集體智慧和創造精神的體現,在現實中,海陽秧歌鮮明地展現了海陽農村百姓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徵,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對於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海陽大秧歌現已被編列為中國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民眾質樸、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撫順地秧歌在民間流傳久遠。由於環境變化、老藝人數量減少等原因,經常性的撫順地秧歌活動已難於開展,表演的走陣、動作也有逐漸被簡化的趨勢,正瀕臨消亡,需要大力扶持。

社會影響

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秧歌是中國農村流行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