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劇

桂劇

桂劇(俗稱桂戲或桂班戲),廣西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桂劇大約發端於明代中葉,明末清初崑腔流播到廣西,後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幾種聲腔相互融合形成聲調優美,抑揚有致的桂劇。桂劇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潑,藉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2006年5月20日,桂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桂劇
  • 批准時間:2006年6月25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37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劇目,聲腔,伴奏,腳色,表演,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演出,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桂劇是廣西主要的地方劇種。它有比較悠久的歷史,約在明代中葉便開始發端。明末清初廣西已有崑腔,後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彈腔(即皮黃)為主的高、昆、吹、雜等五種聲腔藝術的桂劇。
桂劇表演桂劇表演
明末清初,崑山、弋陽和亂彈等腔已流行於桂林一帶。
清乾隆年間,又有湖南祁陽班頻繁到桂林演出。
清道光年間,成立最早的桂劇班社,有唱多種聲腔的三合、三慶等名班,之後又有瑞華、老仁和、上升、卡斌、錦華等班。
從1882年開始,桂林各地相繼出現寶華、群英、翠華、蘭斌小社等桂劇科班,自此桂劇與祁劇逐漸分野,但桂劇與祁劇藝人時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師傳授技藝。由於戲路接近、語音相似,祁、桂藝人長期同台、同劇演出,使桂劇聲腔、演技深受影響,發展日臻成熟。
1896年,唐景崧對桂劇有特殊的愛好,故留心桂劇的創作與研究,組建了“桂林春班”,還親自整理編撰劇本,指點藝人演出,以桂劇娛人自娛。他編成的《看棋亭雜劇》40種,使桂劇的劇目得以流傳,促進了桂劇藝術的發展。
桂劇桂劇
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個戲院景福園,之後又相繼建起和園、儀園戲院。從此,桂劇逐漸進入劇場作固定性的演出。
1912年,第一個桂劇女科班福珍園創辦,後來又培養了一大批女演員,尤其是和園甲、乙兩個女科班對桂劇發展影響較大。之後男女科班達30多所,為桂劇培養了不少人才。

文化特徵

劇目

桂劇劇目相當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出”之說。由於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都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所以它的劇目多與皮黃系統的兄弟劇種相似。

聲腔

桂劇的聲腔以“彈腔”為主,兼有“高腔”、“崑腔”、“吹腔”以及雜腔小調。其“彈腔”則分“南路”(二黃)、“北路”(西皮)兩大類。它們的反調形式“陰皮”和“背弓”,又都自成體系。
彈腔
彈腔,分南路“二黃”和北路“西皮”兩大系, 桂劇人物表演其反調形式“陰皮”和“背弓”又都自成體系。北路高亢雄壯,南路委婉低沉;陰皮略帶淒婉悱惻,背弓則長於表現悲壯悽慘的情緒。
高腔
源於弋陽腔,是一種由曲牌綴合組成的曲牌體,曲調高亢、悲壯,其演唱特點是僅用鑼鼓伴奏和人聲幫腔,不用管弦樂器。
崑腔
崑腔,即崑曲,曲調委婉低回,格律比較嚴格。吹腔戲曲腔調,徽劇主要聲腔之一。明末清初徽吹腔,即安春調或安慶調,男女不同腔,男腔端莊、瀟灑,女腔流利、活潑;用笛子伴奏,以唱為主,唱念結合,曲調詼諧、輕快,多插入彈腔使用。
桂劇桂劇
吹腔
戲曲腔調,徽劇主要聲腔之一,明末清初微調的早期聲腔崑腔、弋陽腔受西秦腔影響,在樅陽石牌一帶形成新的腔調,故名“樅陽腔”、“石牌腔”及“安慶梆子”、“蘆花梆子”。
唱腔
桂劇用桂林方言演唱,聲調優美,抑揚有致。表演質樸細膩,唱腔委婉動人。

伴奏

桂劇的伴奏樂隊亦與其他皮黃系統的劇種一樣分為文場、武場。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嗩吶、唧吶(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樂器;後者使用脆鼓(板鼓)、戰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鑼、大鈸、小鑼、小鈸、雲鑼、星子、碰鈴等。

腳色

桂劇的腳色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貼、夫;淨行則分為淨、副、末淨;醜得只分醜和小丑。

表演

桂劇表演側重做工,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戲,也多是文做。

代表劇目

桂劇劇目數量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出”之說,《打金枝》《烤火下山》《斷橋會》《搶傘》《穆桂英》《鬧嚴府》《合鳳裙》《李逵奪魚》《泗水拿剛》《排風演棍》《劉青提》《盜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劇目。

分布地區

桂劇流行於桂林、柳州、河池、南寧等地市和梧州地區北部操“官話”的城鄉,深受八桂人民的喜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桂劇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800多出傳統劇目,是桂林地方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桂劇在新的時期里將更努力創新,為地方文化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傳承現狀

由於各種原因,桂劇已陷入瀕危境地,傳統流失,人才斷檔,劇目和技藝失傳,民間演出舉步維艱,桂劇原有的藝術特色在此過程中正日漸淡化,需要採取措施,及時發掘搶救保護桂劇,使這一瀕臨消亡的古老劇種重新煥發生命力。

傳承人物

秦彩霞,女,漢族,1933年2月生,廣西桂林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周小蘭魁,男,漢族,1933年11月生,廣西桂林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羅桂霞,女,壯族,1943年8月生,廣西桂林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張樹萍,女,漢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保護措施

桂劇表演桂劇表演
1938年,廣西大學校長、教育家馬君武博士在桂組織成立了“廣西戲劇改進會”,歐陽予倩應聘從事桂劇改革工作。他抱著“桂劇優秀地方戲,不可視之為等閒”的信念,創建了桂劇實驗劇團,開辦了桂劇學校,籌建新型的演出劇場,培養了一批新型的桂劇演員。
20世紀80年代,桂林創辦了戲曲學校,一大批桂劇老藝人被聘為老師,在他們辛勤的培育下,桂劇新苗茁壯成長,後繼有人。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桂劇桂劇代表團參加在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
桂劇表演桂劇表演
1952年9月,桂劇代表團參加在武漢舉行的中南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
1956年5月,廣西省桂劇藝術團在南寧桂劇院公演
1965年7月1日至8月15日,桂劇代表團在廣州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

榮譽表彰

1952年,尹羲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因扮演《拾玉鐲》中的孫玉姣,獲得一等演員獎。
1952年,謝玉君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二等獎。
1952年,劉萬春和秦志精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