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劇

壯劇

壯劇,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壯劇又叫“壯戲”,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為“昌托”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種。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而分為廣西壯劇(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詩劇)、雲南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其多用當地壯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調豐富。

2006年5月20日,壯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壯劇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82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唱腔,音樂,樂器,演技,道具,代表劇目,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節會,重要演出,

歷史淵源

由於壯劇是由7種不同戲劇組成的,所以壯劇具有其他戲曲所不具有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壯劇的發展並不是由某一個戲曲的時間傳承而發展的,而是由不同劇種共同並進這種平行形態構成的。
壯劇大約在清初已初具規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劇作者、劇本和戲班。雍正時期已經比較成熟了。
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北路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餘,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清康熙年間出現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板凳戲唱本。
乾隆年間的1765年,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這是北路壯劇最早的組織演出。
壯劇壯劇
後來到了清嘉慶年間的1815年,在壯族南部出現了半職業性的壯劇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經傳承了七代。
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在此過程中抄了60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後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並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建了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讚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依智高》,最多時有64個演員同台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劇的基礎,並出現興盛的局面。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於清道光年間。馬隘人黃現炯早年流落南寧,在邕劇班當伙夫。他在1845年返鄉時,將邕劇帶回故鄉並組班演戲,稱為馬隘土戲。初時用漢語演唱,但因演員不會漢語,改為由師傅在後台唱,演員在前台演的雙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後,南路壯劇逐漸發展為唱做合一的戲曲形式,改唱當地民歌,用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後台提詞的習慣。新中國成立後吸收流行在當地的壯族提線木偶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
壯劇壯劇
壯族師公戲在壯族地方叫詩劇、唱詩、壯師、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柳州、百色一帶,它是從巫師跳神的師公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
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初時師公表演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開始化妝表演。
雲南壯劇包括土劇和沙劇兩個分支,前者以富寧壯劇為代表,後者以廣南壯劇為代表。過去人們稱富寧壯劇與廣南壯劇為“土戲”。
富寧土戲有近300年歷史,主要流行在富寧縣城關、皈朝、剝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侖、花甲、谷拉,阿用、郎恆等鄉鎮,鼎盛時期業餘戲班多達百餘個。富寧壯族把演壯劇稱為“捆弄裰”,意譯成漢語就是“做土族的要”。
壯劇
廣南壯劇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原名沙劇或沙戲,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展而成,分為北路沙戲和東路沙戲,皆形成於清光緒年間。
壯劇的產生、發展,經歷了幾番沉浮:乾隆年間形成演出班社,光緒年間北路壯刷達到鼎盛階段,但隨後便很快衰落。

文化特徵

唱腔

由於壯劇是由7種流行在壯族人民生活區域的戲劇種類共同組成的,所以壯劇的唱腔也是複雜多變的,並不是統一的模式。
壯劇壯劇
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調外,還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幾種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調”,老人用“老漢調”,丑角用“丑角調”等多種唱腔。
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壯劇的主要唱腔叫正調,女角色起唱都帶“快哥來”3字,意即是“哥快來”,男角色起唱都帶“依阿里”3字,意即是“妹在哪裡”,明顯帶著壯族情歌風味。
壯劇主要唱腔的唱詞,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腰腳韻”,即上一句的末一個字與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韻。

音樂

壯劇的音樂曲調充滿著壯族民歌風味,而且每個曲調都是結合行當來伴奏。大調是用於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調婉轉抑揚,異常優美。多半是用十六分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為主。反調是用於伴奏武生打仗時用,節奏強烈,多用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沙調是小生出場時的伴奏曲,附點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較多。過場調是旦角走路時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時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臉,走一步要半蹲一下。這支曲調也可以說是一支舞蹈伴奏曲,華麗、優美、感人。皇帝出場有時也用過場調伴奏。加冠調只能用於皇帝出場時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轉動聽,非常柔和。
南路壯劇南路壯劇

樂器

壯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長,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蘆胡和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此外還有木魚、小鼓、大鈸、星鑼、高邊鑼等打擊樂器。其中以師公戲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響如瓮瓮聲。
壯劇的伴奏音樂,一般採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係,演奏起來饒有情趣。
北路壯劇主要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伴奏樂器;南路壯劇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壯師戲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為伴奏樂器;富寧壯劇主要以土鑼、土鼓、錯、鈸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嗩吶等為伴奏樂器。
廣南壯劇的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脆鼓、大鼓、銑鑼、大鑼、大小鈸、大號等。

演技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醜行彩旦用團扇,小生、花旦用摺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72種面具,每種代表一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後創作、改編演出的《紅銅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鳥衣》《水輪泵之歌》等,皆博得觀眾的好評。壯師戲表演初時著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為化裝著戲服。
廣南壯劇演出有“文不離扇,武不離刀,側身出場,台中亮相, 先禮後唱,拜揖入場”的傳統表演程式。文官出場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漢族劇種的“排朝”;武將出場的“上跳台”接近滇劇早期的“推衫子”。

道具

廣南壯劇的表演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摺扇。
壯劇
廣南壯劇演出前由班主進行開台儀式。在後台設一香案,燒香3炷,酒3杯,敬獻戲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詞,祈禱演出成功,乞求神靈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穀豐登,演出結束,以同樣形式收台。
廣南壯劇演出一般是在廣場上壘土台或用石條木板搭臨時戲台,頂上蓋一塊大布篷,一塊橫幕從中一隔,分為前台和後台兩部分。橫幕中畫麒麟、龍鳳等圖案,兩邊掛門帘,簾上畫荷花、石榴、壽星等圖案;後台置條桌一張,上供老郎神牌位。兩邊放衣箱、頭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場居左,武場居右,戲師傅坐在桌後提示台詞,指揮演出。

代表劇目

壯劇題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內容,如《布伯》《儂智高》《張四姐下凡》《寶葫蘆》《紅銅鼓》《金花和銀花》《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莫一大王》和《百鳥衣》《白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輪泵之歌》《解臼》《雙狀元》《雙花配》《牛郎》《順知戽海》《螺螄姑娘》《換酒牛》《窮山巨變》《瞎子鬧店》《李元慶舂碓》《薛平貴》《金紗帕》《萬年樹》《曲折的水溝》等。
壯劇

分布地區

壯劇主要是由7種流行在壯族的不同傳統戲劇共同組成的,他們分別是:德靖木偶劇、馬隘壯劇、田林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隆林壯劇和師公戲。
壯劇
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馬隘壯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壯劇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等桂西一帶;富寧壯劇和廣南壯劇,流傳於文山富寧縣;隆林壯劇流行於隆林;師公戲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來賓、貴縣等地。
南路壯劇用南路壯話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陽、田東等縣;北路壯劇用北路壯話演出,主要分布於廣西田林、西林、隆林、凌雲、樂業以及雲南富寧、南等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壯劇植根於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壯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劇種,是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樑。
壯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題材內容、音樂唱腔、表演技藝等幾乎融匯了壯族原生態文化,並通過舞台藝術形象來加以展示,成為壯族文化的寶庫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宗教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它經歷了從事娛神、人神並媒,再到娛人為主的幾個發展階段;其唱腔也是從山歌小調、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變過程。同時,又吸取了漢族地方劇種的藝術養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對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史的研究具有實證性的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壯劇受到多元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擊,生存出現危機。青年一代追求時尚,視壯劇為土俗,欣賞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銳減。隨著壯劇老藝人相繼去世,不少地方壯劇的傳承出現斷代,這一特色劇種開始自然消失。及時對壯劇進行搶救和保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傳承人物

張琴音,女,壯族,1933年生,廣西德保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申報項目:壯劇。
閉克堅,男,壯族,1936年生,廣西田林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申報項目:壯劇。

保護措施

  • 政府支持
田林當地政府把保護、繼承和發展壯劇列入“十一五”規劃之中,2007年起,田林縣每年舉辦一次壯劇藝術節( 2015年後更名為“吼敢”壯劇節)。藝術節不僅成為壯劇的一次盛會,也是促進壯劇發展的激勵機制。通過展演評出優秀劇團、優秀劇目、優秀演員、優秀編導,激發了編導、演職人員的創作熱情,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壯劇活動,推動了壯劇的普及發展。
田林縣投入城鄉戲台建設配套資金1500多萬元,建成戲台96座,覆蓋全縣各鄉鎮,為各個劇團開展活動提供了硬體設施;投入人才培訓費35萬元,每年舉辦培訓班,提高各業餘劇團演員的表演水平,培養合格的壯劇表演人才。此外,縣政府把扶持業餘劇團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供劇團添置服裝、樂器、道具,解決劇團活動經費等問題;政府每年投入300萬元舉辦壯劇藝術節;2017年,政府還專門配套200萬元資金,用於壯劇《祭瑤娘》的編排與提升。
  • 教育培訓
田林縣加強壯劇輔導隊伍建設,現全縣能獨當一面的壯劇輔導員已發展到20人,輔導員年均下鄉輔導678人次。同時,田林縣還成立壯劇藝術學校,加大了人才培訓力度。2015年以來,全縣共舉辦演藝培訓班6期,參加培訓人員達1200多人次。為方便教學,田林縣還組織專家編寫了《廣西北路壯劇教程》一書,作為普及提高壯劇藝術的教材,供各劇團和壯劇藝術學校學習、輔導使用。
從2010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高中、樂里一小、樂里二小、樂里鎮中心校、利周中心校、八桂中心校、定安中心校、舊州中心校等中國小校將壯劇文化引進校園,通過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培養了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

社會影響

重要節會

2007年,廣西田林縣人民政府、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壯劇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就北路壯劇的歷史、藝術特點、生存狀況及保護、傳承和發展對策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以及20世紀80年代初全區範圍的北路壯劇普查與調研活動。2007年、2008 年,田林縣政府分別策劃了田林縣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同時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學者對北路壯劇展開了探討。

重要演出

2003年5月,小壯劇《九品官辦宴》參加了山東博興小品小戲國際大賽,獲金獎。
2015年,小壯劇《靈燕戲虎》參加中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戲劇匯演,獲優秀劇目獎。
2018年8月,大型壯劇《瑤娘》參加了廣西第十屆劇展,獲得桂花銅獎。
2017年11月5—6日,廣西戲劇院創作的壯劇《馮子材》亮相於上海國際藝術節。
2018年4月,廣西戲劇院創作的壯劇《馮子材》參與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評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