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小戲

鳳台小戲

鳳台小戲是山西省和順縣的地方戲曲小劇種。因產生於和順縣鳳台村而得名。列入傳統戲劇類。鳳台小戲的曲調流暢而優美,風格清新,結構方整,節奏活躍富於變化。鳳台小戲總的看來,具有一種湖光山色的韻味。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台小戲
  • 分類:戲曲
  • 地區:山西省和順縣
歷史沿革,音樂分類,藝術特色,

歷史沿革

鳳台小戲源於明末清初,是一個劇目短小精悍、音樂清脆明快、表演細膩雅致、服飾道具輕便的小劇種。它產生於太行山脊和順縣鳳台村,活躍在晉中東部山區,距今已有 300餘年的歷史。
鳳台小戲約形成於清代中葉,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由於鳳台村地處偏僻山區,交通不便,因而流布不廣,建國以後才逐漸流傳至和順境內的其它村鎮。
鳳台村(古名扒頭),位居縣城西 4公里,北倚鳳凰山,南傍梁余河,村東有元建“青崗寺”名勝古蹟,村中“榆和路”東西貫穿,這裡風景秀麗,有“鳳台異形”之稱,為和順十景之一。 1914年重修《和順縣誌》載贊“鳳台異形”詩:
迭樟回巒漳水湄,崇岡一似鳳來儀。
風松乍作蕭韶奏,露草還吟萋萋詩。
天半朱霞增壯采,雲扶旭日望中移。
臨鄧舊有求鳳操,西去長天不可思。
鳳台村不僅景物宜人,而且有絢麗多姿的戲劇藝術、音韻優美的道教音樂和豐富多彩的刺、塑、雜耍等地方民間工藝,遐邇聞名,如此的自然與文化環境,為小戲的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小戲的繁榮又為鳳台人展示才華提供了場所,爭得了榮譽。
鳳台小戲因形成於山西省和順縣鳳台村而得名。
據資料記載,“鳳台小戲”是由說唱“西廂曲”發展而來的。傳說在明末清初,一個陳姓商人由南方來到和順縣以賣筆墨紙為生,後來娶妻生子在鳳台村落戶,在閒暇時間,他常常給村里人說唱“西廂曲”。所用的曲調都是江南民歌小調牞起初僅有銀紐絲,茉莉花,張生和鶯鶯等南方地區民間曲調和片段詞曲,主要以口頭說唱為主,形式和音樂也很簡單。當地老藝人追憶:在民國初年,當地有一個叫盧德芳的藝人家裡有一本麻紙的鳳台小戲的手抄本,上有鳳台小戲劇目30餘個,後來遺失。
民國初期,鳳台小戲已經形成,一是有了成熟的劇目,故事形成了完整的情節;二是行當已形成,有了行,而且生又分出了老生小生鬚生,旦分出了老旦小旦,也有青衣丑旦;三是演出形式多樣,有本戲、折戲,也有歌舞表演。有的一劇一曲,有的一劇多曲;四是出現了業餘班社,尤其是自樂班活動十分踴躍,如清末民初的“扒頭山小紅火班”,每年冬天教戲,春天演出,年年都要組織活動,鳳台村周圍的村子每年都要請他們到村里演出。

音樂分類

鳳台小戲的傳統劇目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從其他劇種移植來的整本戲;二是源於地方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的小戲;三是形式上以歌舞表演為主的戲。鳳台小戲結構簡潔,篇幅精練短小,故事集中,形式活潑。內容主要反映了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鳳台小戲多為一個劇目只表現一段故事,時間都在15至20分鐘左右,全部是折子戲,格調清雅,帶有水鄉的輕盈歡快,富有江南嬌健的柳拂風味,整個小戲有戲即完,情到即終,理到即止,高潮即是結束。是以精取勝,沒有悲劇,是一種順乎民意的小正劇和小喜劇。

藝術特色

“鳳台小戲”所唱曲調,從其曲牌名稱看,有的顯系明、清時代流傳下來的,如《蓮花落》、《銀紐絲》、《打棗》、等;有的則是東山地區的民間小調,如《摘花椒》、《繡荷包》等。“鳳台小戲”的曲調流暢而優美,風格清新,結構方整,節奏活躍富於變化。“鳳台小戲”總的看來,具有一種湖光山色的韻味。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鳳台小戲的音樂,色調鮮明,韻律獨特,樂器也和其他劇種有所不同,唱腔極有情趣,節奏平穩舒緩,耐人尋味。唱腔不屬板腔體,但卻以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節奏來表現人物不同的喜怒哀樂。鳳台小戲演唱的調高可以根據演員的嗓子和曲牌的音域來定。唱腔結構由很多獨立的曲牌組成,屬於聯曲體的結構。現留存有37首曲牌,有的可以單獨反覆使用,也有的是幾個曲牌連線使用。鳳台小戲的唱詞自由流暢、朗朗上口,唱句長短不等,但文學性強;語言精練、生動活潑、韻律和諧,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和類似元曲結構的長短句,運用自然,不拘一格,給人以乾淨利落的美感。唱腔中的虛詞襯托和全部唱腔血肉相連,使唱腔豐滿動人,韻味更濃,如“哪哈依呀嗨”、“哎嗨呦”等。鳳台小戲的道白與其他劇種不同,它以“蒲白”為基調,除了唱詞間的夾白和簡單的對話外,大都以韻白為主,,間或也用方言鄉語。每句字數相等,句尾必須押韻,並和唱腔前後呼應,相輔相成。表演上唱、做、念兼備,沒有武功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