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行政區劃

南北朝行政區劃

南北朝的行政區劃,實行州郡縣制三級區劃,和東晉一樣,南北朝政權將自己沒有統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內設定。南朝將東晉的僑州郡縣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在6世紀南梁北魏設定州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州的實質與漢晉時代的郡基本相同。同時南朝還實行一種特殊的行政區劃制度,即僑州、僑郡、僑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朝行政區劃
  • 外文名: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 劃分:州、郡、縣
  • 官職:刺史、太守、縣令等
行政區簡介,歷史沿革,疆域,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

行政區簡介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公元420年,劉裕廢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宋。此後160多年間,南方先後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圭建立北魏;公元439年,統一黃河流域。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後東魏為北齊所篡,西魏為北周所取代,史稱北朝。南朝與北朝又被後世合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行政區劃都實行三級區劃,和東晉一樣,南北朝政權將自己沒有統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內設定。南朝將東晉的僑州郡縣實施土斷,使其州郡領有實地,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在6世紀南梁北魏設定州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州的實質與漢晉時代的郡基本相同。最終隋朝改州、郡、縣三級區劃,為州(郡)、縣兩級區劃。
南朝還實行一種特殊的行政區劃制度,即僑州、僑郡僑縣。永嘉之亂後,中原人民大批南遷。東晉、南朝為籠絡人心、安置大族,便就地按流民原來籍貫在南遷之地設定原籍州、郡、縣。當時僑州、僑郡、僑縣集中在長江流域,特別在建康(今南京)和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在南齊時國都建康附近的青州、冀州、北兗州、南兗州北徐州南徐州豫州南豫州等都是僑州。
這些僑州、郡、縣與實州、郡、縣形成較為複雜的統領關係,主要的方式有兩種,如東晉的揚州統領實郡11、實縣93,統領僑郡6、僑縣13,實郡中又統僑縣3;再如徐州僑置於京口(今江蘇丹徒縣)為僑州,統領實郡6、實縣20,又統僑郡和僑縣若干。

歷史沿革

東晉政區襲承西晉,也是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偏安江左,宋、齊、梁、陳先後承襲。北方則在十六國治下連年戰亂紛紜,各國在統治所及的較小區域中分置了許多州,並且變幻無常,州制又陷於混亂。據《通典·州郡典》等記載,東晉時南方有十多個州,劉宋南齊時增至20多個州,到南梁後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以疆域相差無幾的南陳東吳相比,南陳的州數是東吳的16倍。北魏統一北方後,太武帝真君元年(440年)有實州15,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則達80餘州。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達211個。州置如此之濫,郡、縣的設定也就可想而知,據《南齊書·州郡志》記載:南朝後期的郡達380餘個。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

疆域

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均建都於建業,宋武帝劉裕北滅南燕,取青州地,收河洛取河南地,定梁益,滅後秦,盡有蜀漢與關中之地。但不久關之地為胡夏所占,虎牢以西又陷於北魏

劉宋

南朝劉宋疆域應以孝武帝大明年間為標準,共有二十二州:揚州(建業)、徐州(彭城)、南徐州(京口)、兗州(瑕丘)、南兗州(廣陵)、豫州(汝南)、南豫州(歷陽)、江州(尋陽)、青州(臨淄)、冀州(歷城)、司州(義陽)、荊州(南郡)、郢州(江夏)、湘州(臨湘)、雍州(襄陽)、梁州(南鄭)、秦州(南鄭)、益州(成都)、寧州(建寧)、廣州(治所番禺)、交州(龍編)、越州(臨漳),凡二百三十八郡,一千一百七十九縣。宋文帝時宋師一度北伐進兵至河南四鎮。及魏太武帝大舉反攻,兵臨瓜步,於是僑置徐兗二州於淮南,在淮陰立兗州,在鐘離立徐州;僑青冀二州,寄予治贛榆(在東海縣北即郁州)。後十餘年而宋亡。

蕭齊

蕭齊時淮北之地,幾乎完全陷落。青州移治朐山(東海),冀州移治渦口、豫州治壽春、北兗州治淮陰、北徐州治鐘離。其餘州郡多依宋代之舊。共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九十五,縣一千四百七十四,其後頻受北魏侵略,到東昏侯時,漢水以北郡縣相繼陷沒。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業之叛,又失壽春,後三年而齊亡。當蕭齊盛時,南鄭、樊城、襄陽、義陽、壽春、淮陽、角城、漣口、朐山,為北方國防重鎮,其中廣州(治所番禺)。

蕭梁

蕭梁時州郡大都沿襲蕭齊之舊,天監中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縣一千二百二十二,其後多有折置,大同中增到一百零七州。其中廣州治所番禺。梁與北魏交戰於淮河南北,境界頗有出入。中大通年間,梁人大舉北伐,一度收復淮北若干城鎮,繼而又收得漢中,侯景降梁,梁又得河南之地,但為時甚短。至侯景亂後,江北全陷於北齊,蜀漢則陷於西魏,不久而梁亡。

南陳

陳朝疆域,在南朝四代中,最為狹小,西失蜀漢,北失淮肥,以長江為界,僅有四十二州,一百零九郡,四百三十八縣。其中廣州首郡南海郡,治所番禺。當宣帝太建中,大舉北伐,曾盡復淮南之地,進至淮北。後北周統一北方,陳人收復之地,瞬又淪周,於是民法周復以長江為界。不久隋兵南下而陳亡。

南朝

宋初,基本保持東晉末疆域,此時關中已為夏所據。422年(永初三年)以後,河南州郡,又漸入於魏。此後疆域政區,大致以泰始為界。泰始以前,有揚、東揚、南徐、徐、南兗、南豫、豫、江、青、冀、荊、郢、湘、雍、梁、秦、益、寧、交、廣、兗二十一州,其中南徐、南兗、南豫、冀、秦為僑州;其他各州中也有僑郡縣。其版圖西至秦嶺以南,東至淮河以北,有今河南南部、江蘇、安徽兩省北部及山東半島。泰始以後,宋多內亂,魏大舉南侵,加以邊將降魏,淮北四州(徐、兗、青、冀)及豫州淮西之地,一時俱沒,版圖遂蹙。東以淮水為界,僑徐、兗二州於淮南,青、冀二州於贛榆縣之郁洲,有揚、南徐、徐、南兗、兗、南豫、豫、江、青、冀、司、荊、郢、湘、雍、秦、梁、益、寧、交、廣、越二十二州。廣州治所番禺(今廣州)。

齊州郡建置,初有揚、南徐、豫、南豫、南兗、北兗、北徐、青、冀、江、廣、交、越、荊、巴、郢、司、雍、湘、梁、秦、益、寧二十三州。其中巴州乃480年(建元二年)分荊、益二州置,永明元年(483年)即省,存在時間極短,基本上仍是二十二州之制。及494~498年(建武末),失雍州沔北諸郡。499~501年(永元中),又失淮南豫州之地,疆域更見減縮。

502~557年(梁五十餘年)中,州郡設定和疆域變化都很大。天監初,大體因齊之舊。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縣一千零二十二。529~534年(中大通)時北伐,曾達到河南,後雖敗退,仍有淮北之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柯,以舊州遼闊,多有析置。至539年(大同五年),有州一百零七。其時州名雖多,但大小不等。又以邊境鎮戍,雖領民不多,欲重其將帥,皆建為郡,或一人領兩三郡太守。侯景之亂,建康陷落,梁元帝蕭繹建都江陵,詔令所行,不及千里,民戶著籍,不滿三萬。平定侯景以後,江北、淮南之地,悉陷北齊;漢中、巴蜀,則沒於西魏。蕭□又引西魏兵南下,攻陷江陵,殺梁元帝,建立政權,史稱後梁,為西魏附庸,江陵附近地區,亦不為梁有。

陳朝疆域以569~582年(太建)時為最廣。太建五年伐北齊,得和、南司、衡、巴、羅、定、揚、霍、合、江、西楚、東廣、淮、涇、南譙、東豫、光、建、譙、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僅恢復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復了淮北的部分州縣。但至十一年底,江北之地,又盡沒於北周。十二年,北周相州總管尉遲迥與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等起兵反楊堅,司馬消難以郢、隨、溫、應、土、順、沔、□、岳九州及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水八鎮歸附於陳,陳又得江北、淮南部分地區。旋因司馬消難失敗,仍入北周。至於陳末,史稱“土宇彌蹙,西亡蜀漢,北喪淮、肥,威力所加,不出荊、揚之域。州有四十二,郡唯一百零九,縣四百三十八”。隋平陳後,改陳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結束了自東漢末以來,歷時四百餘年的州、郡、縣三級制。廣州,首郡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廣州)。

北朝

北魏

529年(永安二年)
首郡首縣郡縣
司州(遷都前為洛州)
洛陽(河南洛陽
20郡65縣
恆州(遷都前為司州)
8郡14縣
上洛(陝西商州
5郡7縣
山北(河南魯山
8郡41縣
上蔡(河南汝南
9郡39縣
南新息(河南息縣
6郡16縣
渦陽(安徽蒙城
7郡21縣
沘陽(河南泌陽)
1郡2縣
7郡24縣
宿預(江蘇宿豫
1郡2縣
東陽(山東青州)
7郡7縣
團城(山東沂水
3郡9縣
掖縣(山東萊州
3郡14縣
瑕丘(山東兗州
6郡31縣
歷城(山東濟南
6郡35縣
盧縣(山東東阿
5郡15縣
4郡21縣
鄴城(河北臨漳
6郡44縣
盧奴(河北定州
5郡24縣
趙都軍城(河北河間
3郡18縣
薊縣(北京市
3郡18縣
廣寧(河北涿鹿
7郡12縣
方城(河北隆化
3郡8縣
肥如(河北秦皇島
3郡5縣
龍城(遼寧朝陽
6郡14縣
(河北沽源
懷荒鎮
(河北張北
柔玄鎮
撫冥鎮
(內蒙古四子王旗
(內蒙古武川
(內蒙古固陽
沃野鎮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
(寧夏固原
薄古律鎮
高都郡
高都(晉城城區與郊區)
4郡10縣
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
5郡15縣
蒲子(山西隰縣
4郡10縣
肆盧(山西忻州
3郡12縣
晉陽(山西太原
5郡26縣
5郡31縣
平秦郡
雍縣(陝西鳳翔
3郡8縣
馮翊(陝西大荔
3郡13縣
上封(甘肅天水
3郡12縣
中部郡
中部(陝西宜君
3郡6縣
駱谷(甘肅西和
5郡14縣
安定(甘肅涇川
6郡17縣
定安(甘肅寧縣
3郡10縣
化政郡
岩綠(陝西靖邊
4郡9縣
(陝西定邊
1郡
姑臧(甘肅武威
10郡20縣
枹罕(甘肅臨夏
4郡14縣
敦煌鎮
(甘肅敦煌
員渠(新疆焉耆縣
拘泥(新疆若羌

東魏

首郡首縣郡縣
鄴城(今河北臨漳)
13郡
洛陽(今河南洛陽)
6郡
恆農郡
陝城(今河南三門峽市)
5郡
陽州
宜陽(今河南宜陽)
3郡
北荊州
伏流城(今河南嵩山)
3郡
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關)
3郡
義州
陳城
5郡
野王(今河南沁陽)
2郡
渦陽(今安徽蒙城)
4郡
大梁(今河南開封)
3郡
潁陰(今河南許昌)
3郡
項城(今河南淮陽)
5郡
鮦陽(今河南新蔡)
2郡
新息(今河南息縣)
6郡
固始(今河南固始)
楚城(今安徽鳳陽)
3郡
楚城(今安徽鳳陽)
3郡
懸瓠(今河南汝南)
9郡
譙(今安徽亳州)
5郡
郟縣(今河南河洛)
8郡
黎陽(今河南濬縣)
泌陽(今河南泌陽)
晉陽(今山西太原)
4郡
高都(今晉城城區與郊區)
4郡
定襄(今山西右玉)
5郡
介休(今山西介休)
4郡
隰城(今山西汾陽)
西河(今山西汾陽)
3郡
(今山西原平)
8郡
西夏州
馬邑(今山西陽曲)
2郡
崞山(今山西原平)
2郡
雁門川(今山西代州)
3郡
祁縣(今山西祁縣)
4郡
九原(今山西忻縣)
4郡
(今山西介休)
3郡
蒲坂(今山西夏縣)
3郡
南汾州
定陽(今陝西宜川)
2郡
白馬城(今山西臨汾)
11郡
武鄉(今山西榆社)
1郡
建興(今山西晉城)
4郡
六壁城(今山西孝義)
4郡
岢嵐(今山西岢嵐)
瑕丘(今山東兗州)
4郡
定陶(今山東定陶)
2郡
掖縣(今山東萊州)
3郡
東武郡
諸城(今山東諸城)
3郡
東陽(今山東青州)
6郡
歷城(今山東濟南)
7郡
彭城(今江蘇徐州)
5郡
沂水(今山東沂水)
3郡
碻磝(今山東茌平)
7郡
臨沂(今山東臨沂)
2郡
東楚州
宿豫(今江蘇宿遷)
6郡
龍沮(今江蘇連雲港)
6郡
取慮(今江蘇睢寧)
5郡
信都(今河北冀州市)
4郡
束州
束城(今河北河間)
趙都軍城(今河北河間)
3郡
饒安(今河北鹽山)
3郡
南趙郡
廣阿(今河北隆堯)
3郡
盧奴(今河北定州)
4郡
宣都城(今北京昌平)
3郡
界河橋(今北京密雲)
3郡
薊城(今北京)
4郡
昌平(今北京昌平)
2郡
和龍(今遼寧朝陽)
6郡
范陽(今河北遷安)
3郡
東魏東魏

北齊

首郡首縣
清河尹
洛陽(今河南洛陽
野王(今河南沁陽
大梁(今河南開封
潁陰(今河南許昌
伊陽郡
(今河南伊川
淮陽(今河南淮陽)
(今河南信陽北)
(今河南信陽
南郢州
(今河南潢川
新息(今河南息縣
懸瓠(今河南汝南
武鄉(今山西武鄉
新絳(今山西新絳
朔縣(今山西朔州
西汾州
懷政郡
(今山西離石
平城(今山西大同
南朔州
西河(今山西汾陽
九原(今山西忻縣
南汾州
定陽(今山西吉縣
白馬城(今山西臨汾
建興(今山西晉城
代縣(今山西代州
定陶(今山東定陶
掖縣(今山東萊州
東武郡
諸城(今山東諸城
東陽(今山東青州
歷城(今山東濟南
沂水(今山東沂水
碻磝(今山東茌平
臨沂(今山東臨沂
彭城(今江蘇徐州
東楚州
宿豫(今江蘇宿遷
龍沮(今江蘇連雲港
清江(今江蘇淮陰
江都(今江蘇揚州
下邳(今江蘇邳州
(今安徽潛山
(今安徽霍山
(今安徽合肥
滁縣(今安徽滁州
石樑(今安徽天長
赤坎(今安徽固鎮
泗縣(今安徽泗縣
渦陽(今安徽蒙城
和縣(今安徽和縣
楚城(今安徽鳳陽
譙(今安徽亳州
壽陽(今安徽壽縣
(今湖北麻城南)
(今湖北麻城
(今湖北大悟
(今湖北黃陂
(今湖北鄂城
(今湖北蘄春
南趙郡
廣阿(今河北隆堯
信都(今河北冀州市
趙都軍城(今河北河間
饒安(今河北鹽山
盧奴(今河北定州
(今河北涿鹿
(今河北徐水
范陽(今河北遷安
宣都城(今北京昌平
(今河北隆化
薊城(今北京
北齊北齊

西魏

首郡治所
長安(今陝西西安
(今陝西大荔
(今河南盧氏
商縣(今陝西商州
(今陝西華縣
(今河南淅川
鄧縣(今河南鄧州
恆農郡
(今河南三門峽市
車廂(今山西聞喜
南汾州
(今山西稷山
(今陝西宜川
(今陝西耀縣
(今甘肅寧縣
南豳州
(今陝西彬縣
中部郡
(今陝西黃陵
東夏州
(今陝西延安
(今陝西綏德
化政郡
(今陝西靖邊
(今陝西定邊
(今寧夏靈武
(今甘肅慶陽
(今甘肅涇川
(今寧夏固原
平秦郡
(今陝西鳳翔
(今甘肅天水
隴東郡
(今陝西隴縣
北秦州
(今甘肅清水
固道郡
(今陝西鳳縣
東益州
(今陝西略陽
(今甘肅岷縣
(今甘肅隴西
(今甘肅靖遠
(今甘肅西和
(今甘肅臨夏
(今青海樂都
(今甘肅武威
(今甘肅張掖
(今甘肅敦煌
沃野鎮
(今甘肅宕昌
西魏西魏

北周

首郡治所
(今陝西華縣
(今陝西大荔
商縣(今陝西商州
玉璧城(今山西稷山
絳郡
(今山西絳縣
(今山西垣曲
(今河南義馬
(今山西平陸
(今河南宜陽
(今河南盧氏
(今陝西戶縣
岐山郡
(今陝西鳳翔
固道郡
(今陝西鳳縣
(今陝西彬縣
(今陝西耀縣
中部郡
(今陝西黃陵
(今陝西宜川
(今陝西延安
(今陝西綏德
(今陝西靖邊
(今陝西榆林
(今陝西定邊
(今寧夏靈武
(今寧夏中寧
(今甘肅涇川
平高郡
(今寧夏固原
(今甘肅寧縣
(今甘肅天水
(今甘肅靜寧
(今甘肅成縣
順政郡
(今陝西略陽
(今陝西漢中
(今陝西西鄉
(今陝西石泉
吉安郡
(今陝西安康
(今湖北鄖西
(今湖北竹山
(今湖北房縣
(今湖北十堰
(今河南鄧州
(今河南泌陽)
(今河南桐柏
魯陽郡
(今河南魯山
(今湖北襄樊
(今湖北隨州北)
(今湖北隨州
(今河南淅川
(今湖北安陸
(今湖北鐘祥
(今湖北沔陽
(今河南漢川
(今湖北興山
(今湖北宜昌
資田郡
(今湖北五峰
(今重慶奉節
(今四川宣漢
(今重慶開縣
(今重慶梁平
(今重慶忠縣
(今重慶墊江
墊江郡
(今重慶合川
(今重慶市
(今重慶彭水
(今四川渠縣
開巴郡
(今四川達縣
(今四川平昌
(今四川遂寧
(今四川瀘州
(今四川宜賓
(今四川樂山
(今四川漢源
齊通郡
(今四川眉山
資陽郡
(今四川資陽
歸化郡
(今四川巴中
(今四川閬中
(今四川綿陽
(今四川三台
(今四川成都
(今四川廣元
平桑郡
(今四川南江
(今四川平武
(今四川劍閣
北部郡
(今四川茂縣
翼針郡
(今四川茂縣西北)
(今四川黑水縣
(今四川松潘
盧北郡
(今甘肅文縣
平興郡
(今四川青川
(今甘肅隴南
(今甘肅西和
(今甘肅宕昌
鄧寧郡
(今四川九寨溝縣
(今甘肅岷縣
(今甘肅隴西
(今甘肅臨潭
(今甘肅臨夏
(今青海樂都
(今甘肅武威
(今甘肅張掖
(今甘肅敦煌
(今雲南昭通
(今四川西昌
(今雲南曲靖
北周北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