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縣(青川)

青川縣

青川一般指本詞條

青川縣,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白龍江下游,川、甘、陝三省結合部,介於東經104°36'—105°38',北緯32°12'—32°56'之間,處於中國中西部交接地帶上,周圍與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甘肅省隴南文縣武都區,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平武縣廣元利州區朝天區劍閣縣等八縣(區)相鄰,素有“雞鳴三省”、“金三角”之稱。

截至2017年,青川縣下轄11個鎮、25個鄉(含2個民族鄉),常住人口21.2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7565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858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981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9174億元。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9%、57.2%、32.9%,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9%、5.1%、2.9%。

212國道543國道(原105省道)、蘭海高速公路廣平高速公路(規劃)、寶成鐵路西成高速鐵路等貫穿青川縣境,5·12汶川地震後,青川縣城於喬莊鎮原地重建,縣城部分功能向竹園鎮分流。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鄉村振興旅遊目的地。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青川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川縣
  • 外文名稱:Qingchuan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四川省廣元市
  • 下轄地區:11個鎮、25個鄉(含2個民族鄉
  • 政府駐地喬莊鎮浙金大道中段
  • 電話區號:0839
  • 郵政區碼:628100
  • 地理位置:四川省北部,廣元市西部
  • 面積:3216平方千米
  • 人口:21.28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四川話(川中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唐家河白龍湖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青溪古鎮、等
  • 火車站:寶成線竹園壩站、蘭渝線姚渡站、西成線青川站
  • 車牌代碼:川H
  • 行政區劃代碼:51082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概況,地形地貌,氣候特徵,土壤類型,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交通運輸,交通,運輸,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青川縣名因“其水清美”而得(“其水”指青竹江)。自西漢置郡至今,歷代設定州、縣、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古時是秦隴入蜀之咽喉。
西周,武王姬發元年(前1046年),先民建立氐族侯國“昔阝”,定國都白水附近,稱吐費城,時屬昔阝國境內。
春秋戰國,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開明氏蜀國滅“昔阝”、“平周”二國後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定國都吐費城。時屬苴國境內。
先秦時秦惠王嬴駟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置蜀郡。時屬蜀郡葭萌縣境內。
西漢高祖劉邦元年(前202年),蒹萌易縣名白水,時屬廣漢郡白水縣境內。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219年),廣漢易郡名梓潼,時屬益州梓潼郡白水縣境內。
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年),時屬梁州晉壽郡益昌縣境內。
南朝宋元嘉十八(441年),氐人楊難當進據白水,號稱仇池國大秦王,地跨川、陝、甘,雄據一隅。置白水郡,轄管今青川、利州、昭化,郡治位於今青川縣東北部。南朝齊建元年(449年),楊廣香襲封“陰平郡公”授沙州刺史,又號稱“陰平國”,傳自楊永安而亡(589)。其間,氐楊先後都在白水(沙州)建號稱國,歷宋、齊、梁、陳、北周五朝。南北朝西魏置馬盤縣
唐代,天寶元年(742年)改馬盤縣名清川縣。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始置青川守御千戶所。
清順治初裁千戶所,降為青川分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長征經過青川,曾開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財物的革命鬥爭,並建立了縣、區鄉蘇維埃政權組織。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復置青川縣。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62軍一部奉命解放青川。同年12月19日,青川縣人民政府建立,縣治位於今青川縣喬莊鎮。青川縣隸屬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劍閣專署(駐廣元縣)。
1953年,劍閣專署改名廣元專署;同年撤銷廣元專署,青川縣劃歸綿陽專區
1985年2月,由綿陽地區劃歸地級廣元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5年11月31日,將青川縣洞水鄉劃歸廣元市利州區管轄。廣元市利州區撤銷洞水鄉建制,將原洞水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金洞鄉,金洞鄉人民政府駐地由洛陽村遷至龍洞村。
2014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川縣三鍋鄉撤鄉設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所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川縣馬鹿鄉撤鄉設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所轄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區劃現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川縣地處川、甘、陝三省結合部,北接甘肅省文縣武都縣和陝西省寧強縣,南鄰江油市劍閣縣,西靠平武縣,東連利州區朝天區,素有“雞鳴三省”之稱。總面積3216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04°36'—105°38'、北緯32°12'—32°56'之間。

地質概況

青川山地占總面積88.3%以上,地層岩性條件以古老的變質岩及灰岩構成,地質環境比較脆弱,加之處在摩天嶺與龍門山交接的若干個地質斷裂帶上,龍門山脈三大主斷裂帶全部經過青川,歷來屬於地震頻發區。

地形地貌

青川縣地形略呈新月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以中山地形為主,兼有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谷地、小平壩。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

氣候特徵

青川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氣候特徵為春遲、夏短、秋涼、冬長,立體氣候明顯。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63天以上,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達2.5萬個以上。

土壤類型

青川縣土壤類型多樣,按垂直分布規律為黃壤—黃棕壤—暗棕壤—亞高山草甸土,其中黃壤為基帶土壤,分布於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以上為黃棕壤土類,帶幅900—1000米左右;海拔在2200—2300米以上的為暗棕壤土類,帶幅700—900米左右;海拔在3200—3400米以上的為亞高山草甸土類,帶幅在900—1200米左右;海拔在3700米以上為裸岩、石坡。

自然災害

2008年0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發生8.0級重特大地震災害,青川縣受到嚴重影響,地震烈度10度以上,持續10分鐘,為青川縣有史以來第一次特別重大地震災害,遇難4697人,受傷15479人,失124人。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白龍江青竹江橫貫青川全境,全縣總蓄水量157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100多萬千瓦。

生物資源

青川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達72.99%,有銀杏珙桐等野生植物1900餘種,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珍稀動物440餘種,盛產黑木耳香菇竹蓀等山珍和茶葉、核桃、油橄欖等有機食品及天麻烏藥青貝等名貴中藥材,有青川黑木耳青川天麻青川竹蓀七佛貢茶白龍湖銀魚青竹江娃娃魚、唐家河蜂蜜7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礦產資源

青川縣初步探明有儲量礦32種119處,其中矽礦錳礦鋁土礦、天然瀝青礦、花崗石大理石石灰石資源儲量豐富。石英砂岩礦探明儲量4000餘萬噸,遠景儲量超過1億噸;脈石英資源儲量600萬噸,錳礦儲量300萬噸,鋁土礦資源儲量800萬噸,天然岩瀝青探明儲量400餘萬噸,遠景儲量上千萬噸,天然飾面石材儲量達1000萬立方米,石灰石資源儲量2.95億噸。此外,還有金、銅、鉬、鎳、鉛、鋅、鐵礦、硫鐵礦重晶石等礦種,是四川省礦產資源優勢縣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青川縣戶籍總人口為23.0867萬人。其中,女性11.1487萬人,男性11.938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8.3%和51.7%;城鎮人口42548人,鄉村人口18.8319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8.4%和81.6%。年末全縣常住人口21.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38人,鄉村人口13.9人。城鎮化率為34.7%,比2016年提高2%。人口出生率7.95‰,死亡率6.6‰,自然增長率為1.35‰。

民族

青川縣絕大多數人口為漢族。截至2015年,有回族、藏族羌族彝族土家族壯族、東鄉族、朝鮮族傣族等1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8000餘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青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5.7565億元,比2016年增長8.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8580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4.981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2.9174億元,增長8.3%。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9%、57.2%、32.9%,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9%、5.1%、2.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6835元,增長8.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6年的23.2:40.8:36.0調整為22:41.9:36.1,第一產業下降1.2%,第二產業提高1.1%,第三產業提高0.1%,呈現出二產主導、三產加快的發展格局。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1.0963億元,增長9.1%,占GDP的比重為5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1.2%,拉動經濟成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60億元,比2016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4.0502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5.2801億元,增長6.7%。2017年末,全縣工商登記個體私營企業7903戶,法人單位2320戶,產業活動單位263個。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青川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2534億元,比2016年增長17.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6337億元,增長18.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4268億元,下降10.6%。從構成看,建築工程投資29.9816億元,增長17.1%;安裝工程投資2.7816億元,增長21.5%;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3.5454億元,下降18.2%;其他投資5.3251億元,增長75.5%。分行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8389億元,增長88.7%;第二產業投資12.9452億元,增長0.8%,其中工業投資12.9452億元,增長0.8%;第三產業投資24.8496億元,增長21.9%。
財稅收支
2017年,青川縣公共財政總收入(三級收入)實現3.3億元,比2016年增長14.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248億元,增長8.3%,同口徑增長17.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9706萬元,增長1.5%。全縣地方公共財政支出實現21.4971億元,增長13.4%;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887億元,增長25.6%。全年國稅收入完成1.5968億元,增長52.5%;地稅收入完成8440萬元,下降23.7%。
人民生活
2017年,青川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1元,比2016年增長9.1%。其中,工資性收入18332元,增長8.8%;經營淨收入4213元,增長9.7%;財產性淨收入1017元,增長13.1%;轉移性淨收入3389元,增長8.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872元,增長9.5%。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8.1%,提高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83元,增長10.4%。其中,工資性收入3927元,增長8.8%;經營淨收入3925元,增長13.1%;財產性淨收入209元,增長14.9%;轉移性淨收入2522元,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823元,增長10.6%。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9.7%,降低0.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5,縮小0.03。2017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628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4.29%。

第一產業

2017年,青川縣農業總產值17.8464億元,比2016年增長2.3%。
種植業
2017年,青川縣農作物播種面積40234公頃,比2016年增加275公頃。糧食播種面積26981公頃,減少50公頃,產量10.9423萬噸,增產1115噸,增長1%。其中,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455公頃,產量23959噸,增長2.6%;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526公頃,產量85464噸,增長0.6%。油料作物播種面積7007公頃,比2016年增加317公頃,產量10475噸,增長5.2%;蔬菜種植面積3948公頃,增加25公頃,產量88306噸,增長4.5%,其中食用菌產量7871噸,增長13.7%。藥材2119公頃,產量5777噸,增長8.4%。茶葉產量5062噸,增長12.4%。
林業
2017年,青川縣完成造林面積8.2萬畝,退耕還林面積17.25萬畝。年末森林面積達23.476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3%,比2016年提高1.1%。
畜牧業
2017年,青川縣肉產量18060噸,比2016年下降2%。其中,豬肉產量13698噸,下降3.4%;牛肉產量975噸,增長19.3%;羊肉產量734噸,增長3.7%;禽肉產量2472噸,下降3.4%。禽蛋產量2941噸,增長0.1%。年末生豬存欄14.3萬頭,下降0.8%;生豬出欄19.2萬頭,下降5%。蜂蜜產量332噸,增長4.1%。
農業基礎
截至2017年末,青川縣農業機械總動力9.3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機械1836台/1.5604萬千瓦。化肥使用量(折純量)4878噸,農藥施用量121噸,農用塑膠薄膜130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青川縣工業增加值實現11.5947億元,比2016年增長12.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5.4%,拉動經濟成長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1%,實現總產值41.5100億元,增長28.8%。其中,輕工業實現產值19.0544億元,增長38.6%;重工業實現產值22.4557億元,增長21.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2541億元,增長28.8%;利潤總額實現2.3060億元,增長45.5%。主要產品產量增多降少。
建築業
2017年,青川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3864億元,比2016年增長11.1%,提高0.2%,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1.8%。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1.0657億元,增長52.6%。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青川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8056億元,比2016年增長1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4591億元,增長12.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3465億元,增長11.9%。分行業看,批發業3.4641億元,增長12.8%;零售業11.3959億元,增長10.9%;住宿業1.2514億元,增長15.6%;餐飲業3.6943億元,增長13.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2162億元,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3%。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重點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2309萬元,增長13.6%。
郵電通信
2017年,青川縣郵電業務收入1.0817億元,比2016年下降25.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4179戶,增長11.9%;行動電話用戶數17.6541萬戶,增長12.6%;網際網路用戶48767戶,增長70.3%。
旅遊業
2017年,青川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18.4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23.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8億元,增長26.9%。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青川縣各項存款餘額91.1450億元,比年初增加9234萬元,增長1%。其中住戶存款餘額53.1169億元,增長11.1%。年末各項貸款餘額59.3493億元,比年初增加7.2808億元,增長14%,其中短期貸款7.4350億元,增長15.6%;中長期貸款51.9143億元,增長13.8%。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3.9819億元,增長28.7%;單位貸款3.4531億元,增長3.4%。中長期貸款中經營貸款8.6794億元,增長14.4%;固定資產貸款29.0432億元,增長21.9%。
保險業
2017年,青川縣各類保險機構共10家,實現各類保費收入1.7168億元,比2016年增長10.2%。其中財險保費收入5444萬元,下降0.4%;壽險保費收入1.1724億元,增長15.9%。財產險賠償案件3425起,共賠付金額2386萬元,上交稅金333萬元;壽險賠款、給付金額合計471萬元,上交稅金92萬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青川縣簽訂產學研合作協定6個,培育6家高新技術企業並完成高企申報認定上報工作,其中4家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設市級工程技術中心9家;完成爭取省級科技計畫項目2個;專利申請受理142件,授權88項,成果鑑定2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青川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70所,共有教職工人數2580人,其中專任教師2473人。在校學生22013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3613人,職高在校學生數947人,國中在校學生3470人,國小在校學生9332人。幼稚園20所,在園幼兒4651人。全年共輸出大中專學生1681人。

文化事業

2017年,青川縣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化館以及鄉鎮綜合文化站持續免費開放,建成村級文化活動室32個、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32個,建設貧困村公共閱報欄13個。開展系列文化活動、文藝演出20餘場次,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352場,送文化下鄉216場。全縣現有文化場館1個,劇場、影劇院10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展覽館2個,農家書屋198個,社區書屋40個。新開發旅遊專題節目1個,播出《關注》《旅遊多看點》《鄉鎮風采》等精品欄目共24期,播出大型電視問政直播節目《陽光問政》3期。全年共播出視頻新聞2100餘條,刊發文字新聞410條。全縣電視覆蓋率98.5%,光纖電視用戶數3.85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60%。

體育事業

2017年,青川縣開展民眾體育活動30餘次,創新舉辦歐美職業國際籃球對抗賽、青川國際半徑馬拉松賽、“拳力的遊戲”國際職業拳擊賽。各場館舉行民眾體育賽事直接參加活動人數達9000餘人次,免費對公眾開放達8.6萬人次。2017年實施農民健身工程15個,累計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77處、健身路徑25處、鄉鎮健身廣場36處。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青川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39個(含村衛生室),床位871張,衛生技術人員894人。其中,鄉鎮衛生院36個,實有病床323張,衛生技術人員371人;村衛生室268個,鄉鎮醫生和衛生員332人。全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97%,嬰兒死亡率4.05‰,5歲以內兒童死亡率5.9‰。

勞動就業

2017年,青川縣扶持大學生創業545人,城鎮新增就業23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青川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57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500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9696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07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224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9500人。

社會救助

2017年,青川縣發放十大救助資金1228萬元,救助困難民眾9000餘人次。年末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9602人,發放保障金2489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0336人,發放保障金2243萬元。全額資助農村五保、低保對象2.2萬餘人參合參保,投入資金344萬元。

環境保護

2017年,青川縣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31天,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2%,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5%。

安全生產

2017年,青川縣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0起,死亡11人,7人受傷。發生道路交通事故808起,死亡21人;火災事故46起,死亡0人。

交通運輸

交通

青川地處中國中西部交接地帶上,是西北連線西南的重要通道,蘭海高速、京昆高速、廣(元)平(武)高速(在建)和寶成鐵路、蘭渝鐵路、西成高鐵三條鐵路穿境而過。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使青川可1小時到達綿陽、廣元、昭化港和廣元機場,2小時到達成都、西安、南充、巴中、漢中、隴南6市,4小時到達蘭州、重慶。
2017年,青川縣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8.3億元,全縣境內公路總里程2473千米,其中等級公路2117千米。

運輸

2017年,青川縣實現公路運輸總周轉量28236萬噸千米,比2016年增長12.9%,其中,公路客運周轉量8234萬人千米,下降28.6%,公路貨運周轉量27412萬噸千米,增長14.9%。

風景名勝

青川縣(青川)
唐家河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四川北部廣元市青川縣之西北角,地處四川盆地北緣,龍門山西北側,摩天嶺南麓,北連甘肅省文縣境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鄰綿陽市平武縣,東南與四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青川縣青溪鎮、橋樓鄉、三鍋鄉接壤。中國首批國家示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以保護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幅員面積40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94.73℅,平均負氧離子含量4890個/立方厘米。
青川縣(青川)
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城,東臨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連唐家河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青溪古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南接東河口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戰國墓葬群遺址、青川縣博物館、感恩奮進牆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桿梁為創建核心區,以萬年青川、感恩文化廣場、感恩橋、木牘公園、人民公園、銀杏公園、禹王宮等景觀為主要支撐點,以張家村、茶樹村、大溝村為旅遊輻射帶動區,其中核心區的面積約0.12平方千米。
青川縣(青川)
青溪古城國家AAAA級景區距今1700多年的歷史城內現保存有較為完整的明代所城格局和川北明清建築群系,風貌古拙樸質。因其城形如“靴”、城門如“瓮”又被稱為“靴城”、“瓮城”。青溪古城不僅三國文化濃厚,與皇室秘聞也頗有牽連,相傳建文帝朱允炆就曾隱居於此地的華嚴庵。清明期間遊客可以參加“青溪古城大揭秘活動”通過實地探尋、民間走訪了解青溪古城千年城門之秘、陰平古道之秘、皇家秘道之謎、回族風俗習慣之謎“雙龍戲珠”“五馬奔槽”風水之謎等。還可以親身體驗青竹江激情漂流品嘗到青溪當地美食、購買山貨和欣賞太極表演。
青川縣(青川)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5·12震災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遺址群帶從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成“Y”型布局集中連片分布近50平方千米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鳳村等四大地球應力爆發形成崩塌現場依次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斷層、褶皺等多種地質破壞形態。
青川縣(青川)
白龍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川、陝、甘三省交界地區四川盆地北部廣元市境內,地理坐標東經105°20′—105°38′,北緯32°30′—32°45′。1993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審定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由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16.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78.8平方千米。景區人文古蹟眾多,有三國時代古戰場白水關遺址,北魏陰平國遺址,諸葛亮出師祁山的後勤基地“木牛流馬山”,魏國勇將鄧艾裹毯而下的“摩天嶺”,偷襲江油滅蜀取道的“陰平古道”等。
青川縣(青川)
陰平古道省級風景區位於四川北部,川、甘兩省結合處,貫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司馬昭命鐘會、鄧艾領兵伐蜀。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則回軍景谷道,到達陰平郡,走數百里險要小道,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馬邈開關投降。鄧艾軍長驅南下,攻克綿竹,直抵成都。蜀後主劉禪投降,滅了蜀國。從此留下了陰平古道的歷史遺蹟。
青川縣(青川)
毛寨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廣元市青川縣境內,是聯結岷山大熊貓種群和秦嶺大熊貓種群的關鍵走廊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5°22′48″—105°34′12″、 北緯32°42′48″—32°56′24″。始建於2001年,面積為14515公頃,同年晉升為市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經四川省政府川府發[2003]96號文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擴大到208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扭角羚、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和森林生態系統。
青川縣(青川)
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元市青川縣西北部,地處龍門山西北段摩天嶺南麓,地理位置在東經104°55′14″—105°23′34″,北緯32°30′10″—32°42′58″之間,總面積為30760公頃。始建於2001年,2003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03]96號文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野生動物和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聯結四川唐家河和甘肅白水江大熊貓保護區,是維繫岷山地區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核心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