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州

靈州

靈州,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靈洲縣,屬北地郡,故址在今靈武市。東漢為靈州縣。北魏為薄骨律鎮,後復改為靈州。西魏改置靈州普樂郡。北周時改為靈州、靈武郡。隋改為靈武郡,治所回樂縣。唐復置靈州,朔方節度使駐此。天寶初改曰靈武郡,後又改為靈州。宋時為西夏翔慶軍、西平府。元復曰靈州,屬甘肅等處行中書省寧夏府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黃河水淹沒靈州,“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遷徙靈州城,遷移到今靈武市。明置靈州守御千戶所,屬陝西省寧夏衛。清亦為靈州,屬甘肅省寧夏府。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州改縣,將靈州改為靈武縣,屬甘肅省寧夏道。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原靈武縣轄吳忠堡改為吳忠市(縣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州
  • 外文名:LingZhou
  • 位置:寧夏靈武境內
  • 別稱:靈洲、靈武郡、朔方
  • 隸屬省份:寧夏回族自治區
  • 至今時間:已有2203年
  • 記錄著作:《漢書》、《前漢書》等
  • 所屬城市:寧夏靈武市
  • 所屬國家:中國
歷史,古靈州位置考證,清邊鎮與古靈州城址,以吳忠唐墓定論有質疑,靈州自古管轄吳忠堡,興教寺難考古靈州城,古城灣缺乏遺物佐證,考古發現,靈洲縣,歷史文獻,

歷史

靈州,初曰靈洲,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漢書》記載:“靈洲,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莽曰令周。師古曰:‘苑謂馬牧也。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又曰河奇也。二苑皆在北焉。”靈洲屬西漢北地郡管轄的19個縣城之一。據此說明,靈州建城,已有2203年(公元前191年——2012年)的悠久歷史。
《後漢書·郡國志》北地郡中則記載為“靈州”,屬東漢北地郡管轄的六個縣城之一,說明“靈洲”(靈洲)在東漢時改為“靈州”(靈州)。(東漢班固撰:《前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北地郡·靈洲”;“北地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一五頁。宋范曄撰:《後漢書》:卷三十三“郡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七六頁。)
白述禮著《走進靈州》。白述禮著《走進靈州》。
民國靈州改名靈武縣
民國2年(1913年)全國“州改縣”,“靈州改為靈武縣”。
為什麼改靈武縣,靈州人還能接受?而沒有像其他省改首字縣,如鄭州改鄭縣、耀州改耀縣等,當局沒有說明,學者也未見論述。筆者認為,合理的解讀是,靈州歷史上曾叫靈武郡,簡稱靈武,特別是唐肅宗“即位於靈武”。唐詩中大量使用靈武,靈武等於靈州,當局正是考慮到了傳承靈州歷史改名靈武縣。

古靈州位置考證

清邊鎮與古靈州城址

據宋曾公亮編著《武經總要》前集卷十八所記“清邊鎮”“清邊寨”都是靈州大路向南的首站,顯然是一個地名。據《寧夏歷史地理考》載:清邊鎮,西夏鎮名,屬靈州,位於靈州大路上、地近旱海,北至靈州五十里。
據考證,清邊鎮系靈武市白土崗鄉西北火城子村。其地是通連靈、環、慶靈州大路所必經。根據衛星地圖測量,火城子北距靈武崇興台子直線距離22.3公里,按古代曲線道路測量為五十里,符合西夏時期清邊鎮距古靈州城的距離,以此推斷靈武崇興台子村應是古靈州城址。

以吳忠唐墓定論有質疑

2003年春季,吳忠市西郊在城市開發建設中發現大量北魏至唐代墓葬。後經考古人員調查,墓葬分布面積較大,東北至石佛寺,東南臨秦渠,西沿西二環路,東西長5000米,南北寬3000米,總面積約1500萬平方米,墓坑十分密集,共清理北魏至唐代墓葬269座,以合葬墓為主。在金星村綠地園墓地出土一方“大唐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其文史價值不可小覷。據墓志銘記載:呂氏夫人於太和四年七月六日(830年)終於靈州家中,十月十四日殯於回樂縣東原。
靈州城南街靈州城南街
呂氏夫人亡故於仲夏末(陽曆7月29日),殯葬時間是3個月之後,在暑夏近100天內有無寄葬或移葬過程?呂氏夫人亡故時,其擔任“衙前虞侯”官職的丈夫張自謹仍在世,呂氏夫人後來是否要與丈夫合葬而遷葬?各種因素不能確定呂氏夫人墓是首葬地點,因此,確認墓地就是“回樂縣東原”有待考證。
吳忠市發現大規模唐代墓葬群,只能說明該地是唐代靈州城居民墓區。墓志銘內文“悲夫郊野”說明該墓區是荒郊。自古以來,漢族墓葬不可能埋在人們居住的城內,陰陽雜居。但也不會距城太遠,一般應在城外數里乃至數十里內,所以墓葬位置自然不會是在靈州城內。以一方有可能移動過的墓誌定論千年古靈州城址,缺乏古城遺址發現及出土遺物佐證。
靈武崇興鎮台子村發現大量宋夏建築物遺址,西南距吳忠東塔石佛寺一帶唐宋墓區不足10公里,符合古代人們聚居區與墓葬區的距離。

靈州自古管轄吳忠堡

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靈州“領屯堡一十三:棗園堡、吳忠堡、惠安堡、漢伯堡、金積堡、中營堡、秦壩關,嘉靖六年,巡撫、都御史翟鵬奏築者。”由此可知吳忠堡修建於嘉靖六年(1527年),屬靈州管轄的13個屯堡之一,當時古靈州城已於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搬遷至靈武市區達100年之久。
據《明史·寧政傳》記載:“寧夏堡寨,以人名命地名……限以其屯長姓名命堡,若葉升、李俊、張政、吳忠之類是也。”因此,吳忠地名是以明代管理這座屯堡一個名叫“吳忠”的堡長而得名。
吳忠堡在清同治年間早已坍圮,清政府於原址重新修築。據《乾隆寧夏府志》記載,清代吳忠堡在靈州城南四十里,是靈州城所屬36個堡寨之一。民國時期更名為吳忠鎮,仍屬靈武縣管轄。據《清末民國吳忠堡略圖》記載,吳忠堡呈正方形,是一個邊長約300米的土寨。

興教寺難考古靈州城

據《宣德寧夏志》記載:“興教寺,古彌陀寺也。洪武間僧拶本即重修。永樂間奉敕改今名,在黃河南,今靈州城西。”由此可知,興教寺是永樂年間由彌陀寺改名的。永樂年間靈州城早已遷出故城北十餘里,即洪武十七年所建的靈州城,和今吳忠興教寺並非同一寺院。
《宣德寧夏志》記載興教寺在今靈州城西,有學者分析此“今”字是“古”字之誤。吳忠古城位於興教寺西北3公里處,顯然不是古靈州城所在地。
《宣德寧夏志》記載:“石佛寺,古聖佛寺也,洪武間僧胥居耳著重修,在興教寺東,古靈州城上(北)”。說明古靈州城在石佛寺南。定論古靈州城在吳忠古城,則在石佛寺西北,顯然也不是古靈州城故址。
靈州古城牆靈州古城牆
據吳忠禮先生《寧夏志箋證》所述:朱栴卒於正統三年,所稱“古靈州城”應為其故城,即魏之薄骨律城。其城已不復存在,故興教寺、石佛寺均不存,亦無考。
興教寺與石佛寺是不是唐代所建,明代之前有沒有遷址?尚需進一步考證。因此,興教寺、石佛寺不具備作為考證古靈州城的依據,況且用今石佛寺和興教寺考證古靈州城在吳忠古城灣,方位混亂,相互矛盾。

古城灣缺乏遺物佐證

宋鹹平五年三月(1002年)靈州城為党項首領李繼遷攻占,成為西夏割據中心,改名“西平府”。1038年西平府復稱靈州,在靈州設定西夏翔慶軍司駐重兵5萬,與興慶府並稱“東西兩京”。西夏大慶元年(1140年),任得敬被封為翔慶軍司都統、西平公,駐防靈州。西夏天盛十七年(1165年),任得敬徵發10萬民夫大築靈州城,並建設宮殿,意欲封地稱王。西夏乾定三年(1225年),靈武失陷。元中統二年(1261年)復置靈州直至明代。
靈州城老照片靈州城老照片
古靈州城被西夏所據223年,尤其是任得敬發10萬民夫大興土木,在西平府城內建設大型宮殿,其建築規格必定非同一般。吳忠古城只發現唐墓,未發現宋夏、元代、明早期靈州城址遺蹟或墓葬遺物,將吳忠古城灣定論為古靈州城址,缺乏古靈州城後續歷史傳承和文物佐證

考古發現

公元756年,唐肅宗李亨在寧夏靈州登基,由此確立了唐朝的中興時期,使偏居一隅的靈州城從此成為唐朝最大的軍事重鎮、平叛時期唐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但由於歷史的變遷,古靈州的確切地理位置始終是我國考古學界和史學界一個未解之謎,以致認為現在的靈武市就是古靈州遺址。而目前吳忠市唐墓群內出土的一塊墓誌,揭開了古靈州神秘的面紗。經過考證,古靈州城址在今吳忠市的西北部。
靈州家園網站頁面靈州家園網站頁面
2003年5月8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郊區,從唐墓群中挖掘出兩塊墓誌,一塊毀壞嚴重,字跡模糊。
另一塊墓志銘:《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字跡清晰。這一墓誌長約32厘米,寬度23厘米,厚度約8厘米,質地為紅砂岩,整體呈現淡紅色,上面共刻有318個字。
靈州
經過考古專家的考證,這一墓室的主人名叫呂氏夫人,“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殯於回樂縣東原”。墓志銘記載:呂氏夫人的父親是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丈夫是軍隊中的小官吏。呂氏夫人於公元830年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四年死於靈州家中,葬於回樂縣東原。回樂縣是靈州治所,與靈州同城。墓葬既然在靈州(回樂縣)之東,靈州(回樂縣),必然在墓葬之西,今吳忠市以西正好就是古城。古城即明慶靖王朱栴《寧夏志》所稱“古靈州城”的簡稱。考今吳忠市附近,包括靈武市、銀川市等各市縣,都沒有古城,因此,墓志銘發現佐證古靈州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
靈州
右上圖:《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古靈州在今寧夏武裝司·境內的考古實物佐證。2003年5月8日,寧夏吳忠市綠地園出土。
右圖:2003年寧夏吳忠市綠地園出土《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地址位置圖。墓志銘在吳忠市區發現,證明古靈州城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
寧夏歷史地理專家、《寧夏歷史地理考》第一作者魯人勇研究員指出:
靈州
寧夏地區有三個叫古城的地方,現在都由寧夏專家學者考證,落到實處:彭陽縣古城是秦、漢的朝那縣城,中寧縣古城是西漢眴卷縣城,吳忠市的古城是西漢古靈州縣(靈洲縣)城。
右圖:寧夏著名歷史及歷史地理專家專著:魯人勇、吳忠禮徐莊著《寧夏歷史地理考》封面。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史載,靈州在古代是我國北部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回樂縣是古靈州的州城(古稱治所,也即現在所謂中心城市)所在地。墓志銘的重要發現,解決了歷史上很長時間難以定論的古靈州究竟在什麼地方的問題。考古專家稱,以這個墓志銘的出土為標誌,確切無疑地證明了古靈州城就在位於發現這片大型唐墓群的今寧夏吳忠市境內。(2012.4.27.B.S.L.)
靈州,又一說,元置,在今朝鮮平壤西北。

靈洲縣

靈洲縣,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故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初曰靈洲。.《前漢書》記載:“北地郡……靈洲,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唐顏師古注釋《前漢書》靈洲(縣)條時指出:“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上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班固撰《漢書》,《二十五史·前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5頁。)屬於西漢北地郡19個縣之一。《後漢書》記載為“靈州”,屬東漢北地郡管轄的6縣城之一。說明靈洲在東漢改為靈州。(范曄撰《後漢書》,《二十五史·後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6頁)。東漢後期發生三次羌族起義,靈州被迫內遷。後魏在靈州原地置薄骨律鎮。孝昌中改置靈州。隋大業三年改靈武郡。唐為靈州,亦曰靈武郡。開元九年(721年),置朔方節度使。五代為朔方軍治。鹹平時入西夏,改西平府,又名翔慶軍。元仍為靈州。明為靈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古城靈州被河水淹沒,古靈州被迫“城凡三徙”,最後於宣德三年(1428年)所築新靈州城,即今靈武市。清朝到民國均為靈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新靈州為靈武縣。1950年原靈武縣屬吳忠堡建立了縣級吳忠市,後為銀南地區、市級吳忠市,靈武歸吳忠管轄。2002年,靈武市由銀川市代管。故今寧夏吳忠市與靈武市均屬古靈州城,都是古靈州的繼承者,都擁有古靈州的輝煌歷史。明洪武黃河淹沒以前位於今寧夏吳忠市境內的靈州,明代史書稱作古靈州城,三徙之後的靈州,即今寧夏靈武市,稱作新城、新靈州城。(2012.4.27.B.S.L.)

歷史文獻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關內道四
靈州,靈武。靈武節度使靈州會州鹽州夏州節度使夏州綏州銀州宥州振武節度使單于都護府東受降城麟州勝州豐州都防禦使天德軍中受降城西受降城靈州,靈武。大都督府開元戶九千六百六。鄉二十七。元和戶鄉今為靈武節度使理所。
大都督府開元戶九千六百六。鄉二十七。元和戶鄉今為靈武節度使理所。
管州三:靈州,會州,鹽州,縣十。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屬秦,秦並天下為北地郡。漢時為富平縣之地。後漢安帝永初五年,西羌大擾,詔令郡人移理池陽,順帝永建四年歸舊土。
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郁然猶在。後魏太武帝赫連昌,置薄骨律鎮,後改置靈州,以州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號“靈州”。
周置總管府,隋大業元年罷府為靈州,三年又改為靈武郡。武德元年又改為靈州,仍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府。開元二十一年,於邊境置節度使,以遏四夷,靈州常為朔方節度使理所。
朔方節度,管兵六萬四千七百八人,馬二萬四千三百匹。衣賜二百萬匹段。
統經略軍,靈武郡城內。管兵二萬七百人,馬三千匹。
豐安軍,靈武郡西黃河外一百八十餘里,萬歲通天初置。管兵八千人,馬一千三百匹。
定遠東城,靈武郡東北二百里黃河外,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三千匹。
西城,九原郡北黃河外八十里,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餘里。
安北都護府,亦曰中受降城,景龍中韓公張仁願於黃河北岸置。管兵六千人,馬二千匹。西南去理所一千三百里。
〔東城,榆林郡東北二百里,景龍中韓公張仁願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六百餘里。〕振武軍單于都護府城內,天寶中王忠嗣置。管兵九千人,馬一千六百匹。
西南去理所一千七百里。
天寶元年,又改為靈武郡。至德元年,肅宗幸靈武即位,?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靈州。
州境:東西五百八十里。南北八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二百七十里。東南至鹽州三百里。東南至慶州六百二十里。西南至涼州九百里。北至磧南彌娥川水一千里。
貢、賦:開元貢:甘草,青?子,鹿皮,紅花,野馬皮,烏瓴,鹿角膠,雜筋,麝香,花蓯蓉,赤檉,馬鞭。
管縣六:回樂,靈武,保靜,懷遠,鳴沙,溫池
定遠城,廢。
回樂縣,望。郭下。本漢富平縣地,屬北地郡,在今縣理西南富平故城是也。
後周置回樂縣,枕黃河。後魏刁雍為薄鼻律鎮將,上表請開富平西三十里艾山舊渠,通河水,溉公私田四萬餘頃,人大獲其利。孝文太(和)〔平真君〕七年,雍又上表論漕運:“奉詔,平高、安定、統萬平高今屬原州,安定今涇州,統萬今夏州。及臣所守四鎮,出車五千乘,運?五十萬斛,付沃野鎮以供軍糧。臣鎮去沃野鎮八百里,道多深沙,輕車往來,猶以為難。今載?二十五斛,每至深沙,必致滯陷。又?在河西,轉至沃野,越渡大河,計五千乘運十萬斛,百餘日乃得一返,大廢生人耕墾之業,車牛難阻,難可全至。一歲不過二運,五十萬斛,乃經三年。臣聞鄭、白之渠,遠引淮、海之粟,氵斥流數千里,周年乃得一至,猶稱國有儲糧,人用安樂。今求於?牽?屯山在今原州平高縣,即今笄頭山,語訛。
亦曰沂屯山,即?牽?屯。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船為一舫,一舫乘三千斛,一舫十人,計須千人。臣鎮內之兵卒皆?水,一運二十萬斛,方舟順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牽上十日還到,合六十日,得一返。從三月至九月三還,運送六十萬斛,計用人工,輕於車運十倍有餘,不費牛力,又不廢田。”孝文帝善之,下詔曰:“非但一運,自可永以為式。”
溫泉鹽池,在縣南一百八十三里。周回三十一里。
薄鼻律渠,在縣南六十里。溉田一千餘頃。
安樂川,在靈州南稍東一百八十里。
樂山,舊名達樂山,亦曰鐸洛山,以山下有鐸洛泉水,故名。舊吐谷渾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
靈武縣,上。東南至州十八里。本漢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昌,收胡戶徙之,因號胡地城。天和中於此州置建安縣,隨開皇十八年改為大潤縣,仁壽元年改為靈武縣,移入胡地城安置。
黃河自回樂縣界流入。
千金陂,在縣北四十二里。長五十里,闊十里。
漢渠,在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餘頃。
保靜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後魏立弘靜鎮,徙關東漢人以充屯田,俗謂之漢城。隋改置弘靜縣,神龍元年改為安靜,至德元年改為保靜。
賀蘭山,在縣西九十三里。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馬,北人呼?為賀蘭。其山與河東望?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靜西,又北經懷遠縣西,又北經定遠城西,又東北抵河,其抵河之處亦名乞伏山,在黃河西,從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約長五百餘里,真邊城之鉅防。山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溉灌,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也。
懷遠縣,上。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在州東北,隔河一百二十里。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後魏給百姓,立為懷遠縣。其城儀鳳二年為河水?損,三年於故城西更築新城。
縣有鹽池三所,隋廢。紅桃鹽池,鹽色似桃花,在縣西三百二十里。武平鹽池,在縣西北一十二里。河池鹽池,在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
廢靈武城,在縣東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蒙恬所築,古謂之渾懷障即渾懷所理道,故謂之靈武。
新堡,在縣西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堡內安置防禦軍二千五百人,糧五萬石。舊名千金堡,今名新堡。
鳴沙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富平縣地,屬安定郡,在今縣理東二百里原州。周保定二年於此置會州,建德六年廢郡,立鳴沙鎮。隋開皇十九年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仍立鳴沙縣屬焉。大業三年罷環州,以縣屬靈武郡。
貞觀六年復置環州,九年州廢,以縣屬靈州。神龍二年冬為默啜所寇,因而荒廢,遂移縣於廢豐安城,即今縣理是。西枕黃河,人馬行經此沙,隨路有聲,異於餘沙,故號“鳴沙”。
溫池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神龍五年置,縣側有鹽池。
定遠廢城,在州東北二百里。即漢北地郡方渠縣之地,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遠闊,豐安勢孤,中間千里無城,烽堠杳渺,故置此城,募有健兵五千五百人以鎮之。其後信安王?更築羊馬城,幅員十四里。
經略軍,在夏州西北三里里。天寶中王忠嗣奏於榆多勒城置軍,今屬靈武節度使。本屬夏州,南去靈武六百五十餘里,元和九年於此城新置宥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