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龍州縣(廣西崇左市轄縣)

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州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轄縣之一,位於廣西西南部,距南寧市200公里,東鄰崇左江州區,南接寧明縣憑祥市,東北面與大新縣相連,西北與越南接壤,總面積2317.8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轄12個鄉鎮,123個村(居)委會,有壯、漢、瑤、苗、回、侗等民族,壯族人口占總人口95%。

龍州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歷史的邊關商貿歷史文化名城。1889年,龍州被闢為對外陸路通商口岸,是廣西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貿易交往的重要門戶,素有"邊陲重鎮"、"小香港"之稱。境內自然風光秀麗,地質景觀獨特,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鄧小平同志曾領導龍州起義,並建立了中國紅軍第八軍的軍部。

2018年8月8日,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龍州縣退出貧困縣。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州縣
  • 別名:龍津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
  • 下轄地區:龍州鎮,水口鎮
  • 政府駐地:龍州鎮
  • 電話區號:0771
  • 郵政區碼:532400
  • 地理位置:中國華南
  • 面積:2317.8平方公里
  • 人口:25.32萬
  • 方言:壯語、粵語
  • 氣候條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左江花山岩畫(部分) 
  • 車牌代碼:桂F
  • 行政代碼:451423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教育發展,學前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師資力量,文化藝術,文化場所,民間藝術,旅遊資源,

建制沿革

龍州,古為百粵地。秦屬象郡。
龍州縣
漢初,屬南越(粵)國地,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為壅雞縣地,屬鬱林郡。
三國孫吳黃武六年(公元227年),屬交州鬱林郡。
晉朝,屬廣州晉興郡。
南朝,屬南定州晉興郡。
隋朝,屬揚州鬱林郡。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置羈縻龍州(州署在今逐卜鄉谷陽村舊州屯),屬廣州鬱林郡轄地。州名相傳系以上龍鄉水隴屯後山腳有泉名“龍泉”而命名,是為縣得名之始。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在今金龍鄉置有羈縻金龍州,屬嶺南道安南都護府。
五代十國(公元907~959年)龍州先屬楚,後屬南漢宜州治地,州治移至今龍州鎮的北門附近。
宋初,復置羈縻龍州,州治移至今龍州城北門外,另於今縣地下凍、布局一帶置羈縻凍州,均隸廣南西路(後改廣西路)左江道。原羈縻金龍州改為遷龍寨,隸屬無考。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朝廷對龍州實行土官治理,是為龍州土司世襲之始,仍屬左江道。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升龍州為萬戶府,府治移至今龍州城內,屬湖廣行中書省廣西兩江道太平路。將羈縻凍州分置上峒、下峒兩土州,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合稱上下凍州,歸龍州萬戶府承審,仍屬太平路。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龍州萬戶府,復稱龍州,上下凍州因舊,屬廣西布政司左江道太平府。九年(公元1376年)遷龍寨改名金龍峒,隸太平府安平土州。
清初因襲明制。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分龍州為上龍、下龍兩個土巡檢司,隸太平府。五年(公元1727年),下龍司改土歸流,廢世襲制,移太平府通判駐龍州城接管。上龍司因原制,仍隸太平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於下龍司地復置龍州,隸太平府,上龍司歸龍州承審。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改龍州為龍州廳,仍屬太平府。金龍峒於嘉慶末年為越南侵併,歸越下琅州。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廣西行省太平歸順道移治龍州。同年,金龍峒復歸中國,仍隸太平府安平州。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上龍土司,上下凍土州廢世襲制,屬龍州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金龍峒從安平州劃歸龍州廳管轄。
1912年1月,依照廣西軍政府厘定的《廣西地方官暫行章程》規定,龍州廳升為龍州軍政分府,轄憑祥廳、上龍土司、上下凍土州及金龍峒。
1913年6月,裁軍政分府,置龍州縣,仍轄上龍土司、上下凍土州及金龍峒,隸鎮南監督區。憑祥廳歸原治。
1927年,改土歸流,上下凍土州併入龍州縣。
1928年上龍土司、金龍峒並置上金縣,隸鎮南督察區(區治設於龍州)。
1930年2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龍州起義,兩縣成立革命委員會,到3月20日紅八軍撤離龍州前,屬左江革命委員會管轄。是年9月,廣西省政府公布修正廣西民團組織暫行條例,在龍州設定第九民團區,龍州、上金兩縣隸第九民團區。
1932年4月屬民團龍州區。民國23年屬龍州行政監督區。民國26年4月,龍州縣易名為龍津縣。龍津縣、上金縣隸第十二行政監督區,後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解放初期,龍津、上金兩縣縣名不變,屬廣西省人民政府龍州專員公署管轄。1951年5月5日,兩縣合併為龍津、上金聯合縣,縣治設於龍州城,1952年8月,改縣名為麗江縣,屬崇左專區管轄。1953年4月23日經政務院批准麗江縣名因縣名與雲南省麗江縣同名,復稱龍津縣,屬廣西省邕寧專區。同年12月,屬桂西僮族自治區邕寧專區。1953年初,直隸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初直隸桂西僮族自治州,1958年1月,屬廣西壯族(原僮族改為壯族)自治區南寧專署。同年12月,龍津、寧明、憑祥三縣(市)合併成立睦南縣,治憑祥市,1959年1月改名龍州縣。5月,裁撤併縣建置,原龍津縣各機關遷回龍州,仍稱龍津縣,屬南寧專署。1961年5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龍津縣更名為龍州縣,1961年12月31日,正式更名為龍州縣至今,仍屬南寧地區。
1962年2月,撤銷13個大公社,設定6區1鎮,區鎮以下劃為82個小鄉(小公社)。1984年9月1日,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政函(1984)79號通知,龍州縣撤銷11個人民公社建置,改建11個鄉、1個鎮。
1996年,龍州縣面積2321平方千米,人口約25.9萬人。轄5個鎮、8個鄉:龍州鎮、下凍鎮、水口鎮、金龍鎮、響水鎮、霞秀鄉、八角鄉、上降鄉、彬橋鄉、上龍鄉、武德鄉、逐卜鄉、上金鄉。縣政府駐龍州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龍州縣總人口255790人。其中:龍州鎮41317人,下凍鎮20176人,水口鎮21309人,金龍鎮26529人,響水鎮15295人,霞秀鄉20276人,八角鄉10670人,上降鄉11507人,彬橋鄉18338人,上龍鄉18134人,武德鄉17712人,逐卜鄉17179人,上金鄉17348人。
2002年7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2]126號)同意將霞秀鄉與龍州鎮合併為龍州鎮,原霞秀鄉、龍州鎮所轄的行政區域全部歸龍州鎮管轄,龍州鎮政府駐原霞秀鄉政府駐地。調整後,全縣轄5個鎮、7個鄉:龍州鎮、下凍鎮、水口鎮、金龍鎮、響水鎮、八角鄉、上降鄉、彬橋鄉、上龍鄉、武德鄉、逐卜鄉、上金鄉。
2002年12月28日,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崇左市,龍州縣劃歸崇左市至今。
2018年8月8日,經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龍州縣脫貧摘帽,成為廣西3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片區縣)中第一個摘帽的縣。

行政區劃

截至2003年龍州縣轄(5個鎮、7個鄉):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龍州鎮轄:康平、北門、新華、龍江、高祥、城東、利民7個社區;貫明、百農、嶺南、板門、鎮秀、新民、河屯、自清、塘巧、東合10個行政村。
下凍鎮轄:下凍居委會;布局、兩莊、那花、春秀、洞埠、扶倫、峽崗、馱江、下凍9個行政村。
水口鎮轄:水口居委會;合平、洞桂、共和、埂宜、沿山、羅回、北勝、康寧、思奇、獨山10個行政村。
金龍鎮轄:金龍、雙蒙、武聯、高山、貴平、立醜、光滿、橫羅、板梯、新興、民建、侵筆、花都、三聖、敢賽15個行政村。
響水鎮轄:新華居委會;響水、平南、龍江、圖強、紅陽、棉江、高峰、四清、鳴鳳9個行政村。
八角鄉轄:隴均、龍邊、箕斗、菊埂、四平、屏案、八角7個行政村。
上降鄉轄:上降、永恆、純仁、梓叢、江村、里城、鴨水、呼咬8個行政村。
彬橋鄉轄:紅嶺、清明、岜苗、念讀、彬橋、垌旦、彬迎、青山、俸村、繞秀、安鎮、安民12個行政村。
上龍鄉轄:新聯、武權、民權、上龍、民強、弄平、板汪、岜那8個行政村。
武德鄉轄:三聯、精威、保衛、農乾、科甲、群合、近梅、武德8個行政村。
逐卜鄉轄:牌宗、三叉、廣合、崇德、錦閣、逐卜、板要、衛國、峪陽、立信、弄崗11個行政村。
上金鄉轄:聯甲、新旺、勤江、聯江、上金、進明、雲江、中山、兩岸、卷逢10個行政村。
現龍州縣共轄5鎮7鄉,117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龍州縣位於中國南疆、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隅左江上游,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06°33`11``至107°12`43``,北緯22°8`54``至22°44`42``。東鄰崇左縣,東南接寧明縣,南靠憑祥市,西及西北與越南國相鄰,東北連大新縣。縣城龍州鎮在東經108°51`,北緯22°20`,距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239公里(公路里程)。

氣候

龍州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有明顯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總的是冬春微寒,夏炎多雨,秋季溫涼,乾濕季分明,濕熱、乾冷同季;年無霜期為350天,有霜期13天。縣內因地形環境影響,降雨亦有顯著的特點:山地雨量多於丘陵河谷地區;雨量分布自西北向東南遞減,與我國熱帶、亞熱帶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相反;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一半以上,易於發生冬乾、春旱,雨季從4月中下旬開始,天氣多變,農民把這種氣候形容為“孩兒面,一天三變”。由於小氣候環境的影響,龍州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低溫陰雨、寒露風、乾旱、洪澇、大風、冰雹、霜凍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龍州縣土地總面積3476728畝,平均每人14.34畝。土地總面積中,耕地397257畝(人均1.63畝),占總面積11.43%(其中水田194010畝,旱地203247畝>,園地面積28021畝,占總面積0.81%(其中果園14437畝,茶園13584畝),林業用地1152000畝,占土地總面積33.13%(其中有林地543000畝,疏林地48000畝,灌木林地219000畝,未成林造林地15000畝,宜林荒地327000宙),森林覆蓋率15.8%,牧地50441畝,占總面積1.45%,宜農荒地69349畝,占總面積2%,宜牧荒地198892畝,占總面積5.72%;城鄉居民占用地72300畝,占總面積2.07%(其中城鎮11300畝,村莊61000畝),工礦用地3200畝,占總面積0.09%,交通用地11600畝,占總面積0.33%(其中公路3500畝,農村道路8200畝),水域占地56902畝,占總面積1.64%(其中河流35800畝,水庫8100畝,山塘3100畝,溝渠600畝,池塘7900畝,其它1402畝),特殊用地595169畝,占總面積17.12%(其中國防用地27000畝,名勝古蹟15000畝,自然保護區553169畝),難於利用土地603064畝,占總面積17.35%,其它238533畝,占總面積6.86%。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動物資源

龍州縣石灰岩山地占多,山峰林立,常綠闊葉林分布及植被覆蓋面較廣,為動物提供較好的生存條件,據不完全統計,縣內有獸類7目20科30種,禽類11目25科71種,魚類175種,節肢、兩棲、爬行類動物11目12科39種,昆蟲14目101科707種,其中林木害蟲天敵43種,農作物害蟲天敵86種,主要藥用昆蟲29種。縣內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白頭葉猴、華南虎、黑葉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紅腹角雉、林麝、穿山甲、冠斑犀鳥,屬國家三類保護動物有貓頭鷹、灰鵲、紅腹錦雞、猻猴、蟒(南蛇)、白鷳、大靈貓、小靈貓、蘇門羚等。

植物資源

龍州縣地處北熱帶,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屬北熱帶岩溶峰叢窪地季雨林區域,加之地形複雜,各類植物生長繁茂。據調查,縣內有用材植物500多種,藥用植物690種,占廣西此類植物種數25%,纖維植物138種,占廣西野生纖維植物總數35%,澱粉植物33種,約占廣西野生澱粉植物種數的30%;油脂、蠟類植物58種,占廣西同類植物21%;橡膠植物5種,占廣西同類植物31%,飼料植物82種.占廣西此類植物種數28%,野果植物48種,占廣西野果植物總數的23%;飲料植物21種,占廣西同類植物37%;鞣料植物32種,占廣西此類植物種數23%,紫膠蟲寄主植物16種,占廣西此類植物種數64%,芳香植物48種,占廣西芳香植物總數22%,觀賞植物105種,栲膠植物31種,占廣西此類植物21%。另外,還有蜜源植物21種、蔬菜類植物26種、農藥植物35種、綠肥植物33種、染料植物22種、樹脂糊料植物10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凹脈金花茶、擎天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蜆木([木憲]木)、金絲李、叉葉蘇鐵、格木、紫荊木等21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香梓楠、雲南蘇鐵、見血封喉、肥牛樹等。列為珍稀頻危保護植物51種。

礦產資源

解放後,經初步勘查,縣內金屬礦有:銅、鐵、錳、鉛、鋅、鈦、和含有釔、釓、釹、鑭等稀有礦物。非金屬礦物有輝目、煤、硫磺、大理石、辰砂、石膏、水晶、磷礦、石灰石和陶土等。

人口民族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有41136戶232764人,其中男性116575人,女性116189人,總人口比第二次人口時增加63307人,增長37.36%,平均年增長2.08%。截至1985年末統計全縣有44783戶,24390人,其中男性121029人,女性121361人。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是龍州縣國民經濟的基礎。1949年農業人口97740人,占總人口76.66%,1978年200343人,占總人口90.25%;1985年213482人,占總人口88.07%。據縣統計局統計,1978年龍州縣社會總產值(1978年前沒有統計)8010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農業總產值4823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60.21%;1980年社會總產值7133萬元,農業總產值3954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55.23%;1983年社會總產值9459萬元,農業總產值4931萬元,占社會總產值51.93%,1985年社會總產值13187萬元,農業總產值6048.8萬元,占社會總產值的45.87%。龍州縣工農業總產值,1949年1600萬元,其中農業1559萬元,占97.43%,1978年6526.39萬元,其中農業4823.39萬元,占73.9%;1985年9761.86萬元,其中農業6049萬元,占61.96%。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農業中種植業占很大比重,主要是糧食作物,其次是經濟作物。1949年,糧食播種總面積(含複種,下同)35.25萬畝,經濟作物面積3.4萬畝,當年種植業總產值879.54萬元,其中糧食作物占75.2%,經濟作物占16.9%,其他占7.9%。1978年糧食播種面積63.78萬畝,經濟作物9.05萬畝,當年種植業總產值3088.66萬元,其中糧食作物占74%,經濟作物占19.6%,其他作物占3.8%,茶葉占1.9%,水果占0.7%。1985年糧食播種面積48.61萬畝,經濟作物13.84萬畝,當年種植業總產值4055.26萬元,其中糧食作物占47.7%,經濟作物占32.9%,茶葉占10.4%,水果占4.4%,其他作物占4.6%。
龍州縣糧食生產發展起伏不定,增長速度也較緩慢。1949年,糧食總產量2103.5萬公斤,人均產糧164.95公斤。解放後,1950年到1956年,連年都有所增長,1956年糧食總產量4869.9萬公斤,人均產糧335.9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加131.51%和59.72%。1957年到1969年,連續13年,糧食產量都少於1956年。1963年糧食總產僅2306.92萬公斤,人均產糧138.4公斤。1970年糧食總產量5030.28萬公斤,人均產糧258公斤。1971年1972年,又連續兩年下降,接近1956年產量水平。1973年以後,每年保持在6000萬公斤左右。1976年,糧食總產量8169萬公斤,人均產糧379.5公斤,是解放後糧食產量最高年份。1983年以後,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蔗糖生產,1985年糧食總產量5861.35萬公斤,人均產糧241.8公斤。
龍州縣糧食生產不能自給。據縣糧食局提供的資料,從1953年到1985年33年中,糧食銷多於購的有23年。從1959年(1958年前無資料)到1985年,全縣調出縣外的糧食(多屬交換性)共5215.5萬公斤,從縣外調進的糧食15011.2萬公斤,調進比調出多9295.7萬公斤,平均每年調進362.8萬公斤,才可解決縣內糧食供求。
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萬多戶6.7萬多人;2014、2015年退出4101戶1.6萬多人,2015年末貧困人口為14018戶5萬多人;2016年減貧2405戶9559人;2017年減貧1萬多戶3.7萬多人,達到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
截至2018年8月,全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127家,帶動貧困戶9000多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已累計發放產業獎補1.7萬多戶9050.5萬元,發放小額信貸8525戶3.3億多元。在發展生態旅遊、生態扶貧產業中,建成31家鄉村旅遊區200多個旅遊點,帶動貧困戶人口近7000人,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發展“觀鳥經濟”,帶動166戶每戶年均增收1.5萬多元。

工業

據民國時期《龍州縣誌》記載:清代,太平府在今上龍鄉的芭湯、水隴兩地開發硝礦。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轉由龍州廳經辦,當時年產土硝二、三十噸,為龍州縣最早官辦的化工工業。
清光緒初年,李炳樞在響水圩附近開辦煉鐵廠,雇用100多工人,是龍州最早的冶煉工業,後因中法戰爭爆發而停產。
光緒二十五年,廣西邊防督辦蘇元春在龍州縣城西門外雙鳳山下(又名公母山)創辦龍州製造局(兵工廠),購進德國克魯伯工廠生產的機械設備,生產子彈及修理槍炮。這也是龍州用機械生產最早的工業企業和兵工廠。民國3年(1914年),廣西督軍陸榮廷將該局機械設備搬往南寧,遂停辦。
民國期間,近代工業有電力廠、印刷廠、製糖廠、碾米廠;手工業有打鐵、打首飾、鑄犁咀、製革、製鞋、制醬、榨糖、榨油、釀酒、紡織、縫紉、制糕餅、南粉、乾米粉、木製農具家具、編織竹器、藤器、草繩、燒磚瓦、燒石灰、燒陶器、印染、刻字、鏡畫、修鐘錶、五金修理、打星鐵桶、炮竹、制黑色火藥、土香、紙扇、造船、制酒餅等202個行業,共1000多戶,從業人員1700多人,均為個體手工業。據不完全統計,民國3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1.2萬元(1957年不變價),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2.5%。
龍州解放後(1949年12月),繼續開業的有製鞋、制醬、印刷、碾米廠等4家和各行業的個體手工業。1950年何柏年等3人又合資新辦一家碾米廠,一家印刷廠。同年,縣人民政府創辦電力廠、食油加工廠等。1952年,全縣有國營工業3家,私營工業7家,職工共90餘人,全縣工業總產值68.6萬元。
1954年以後,上述這些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開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年底,已組織起手工業供銷生產合作社4個,手工業供銷生產小組28個,參加人員624人。1956年全縣共組織手工業合作社18個,手工業合作小組8個,參加人數1159人。手工業合作社、合作小組隸屬於縣手工業管理科(後改為局)領導。私營碾米廠、印刷廠、醬料廠,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國家對手工業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7年,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32個(國營9個,公私合營3個,合作社20個),工業總產值223.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9.8%。
大躍進期間(1958~1960)缺乏科學技術,工業盲目上馬。1958年“大躍進”,公私合營工廠和一批手工業合作社轉為國營企業。是年9月,從各公社抽調1萬多農民組成“鋼鐵大軍”,以今上降鄉那盆一帶為主要“戰場”,土法上馬,大辦鋼鐵,辦廠辦礦。農村公社也興建了一批農具廠、顆粒肥料廣、造紙廠等。是年,全縣工業企業猛增至57個(國營28個,集體29個),工業總產值377.4萬元,比1957年增長69%。但是,產品質量低劣。如那盆土高爐群煉出的只是燒結鐵,各公社農具廠產的木製插秧機等農具也不實用。僅幾個月時間,土法煉鐵、木製插秧機等即被迫先後下馬停產。1961年貫徹執行中央關於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由手工業合作社轉為國營企業的,全部恢復為集體企業;土法上馬,條件不備的國營、集體企業下馬停辦。至1962年,國營企業從1958年的28個減少至10個(其中國營農場辦企業從5個降至3個,縣辦企業從23個降至7個),職工人數從1960年的1121人(當時職工人數最多年份)減少至340人,全縣工業總產值285萬元,比1958年下降24.4%,其中國營工業產值154萬元,比1958年下降53.5%。
三年調整及第三個五年計畫期間(1963~1970),全縣工業總產值逐步回升增長,主要是國營農場辦的工業和縣屬手工業合作社有所發展。縣辦國營工業,1963~1968年仍處於下降狀態。年產值徘徊在49~77萬元之間,均低於1962年水平(87萬元)。1969~1979年,縣第一糖廠、八四廠、民礦站相繼建成投產,縣辦國營工業產值才有所回升。1970年,全縣有工業企業44個(國營13個,集體31個),工業總產值57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4.47%,比1962年增長1倍。
第四個五年計畫期間(1971~1975)國營工業發展較快。先後建成投產的有縣第二糖廠、製藥廠、氮肥廠、磷肥廠、農藥廠、水泥廠、鴨水灘水電廠、水電預製構件廠和龍北農場茶葉加工廠、北耀農場制膠廠、廣西農墾龍州機械廠等。同時,縣八四廠併入縣磷肥廠。這期間,社辦集體工業亦有所發展。1975年,全縣有工業企業62個(國營26個,集體36個),工業總產值1374萬元(按1970年不變價計),占工農業總產值23.24%,比1970年增長1.41倍。
第五個五年計畫期間(1976~1980),新建投產的國營工業企業有縣霞秀糖廠、造紙廠、汽車修配廠和北耀農場茶葉加工廠、先鋒農場茶廠、橡膠研究所制膠廠等。新建投產的集體工業有縣航運磚廠、龍州鎮手錶元件廠。同時,貫徹執行中央關於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停辦了縣第一糖廠、氮肥廠、磷肥廠、農藥廠。經過整頓,1980年全縣有工業企業82個(國營25個,集體57個),工業總產值173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30.48%,打下了龍州工業的基礎。
第六個五年計畫期間(1981~1985),國營工業健康發展,集體工業作了調整。這期間,停辦了縣造紙廠,新建投產的國營工業企業有罐頭食品廠、水口電站和龍北、先鋒農場劍麻加工廠,橡膠研究所茶葉加工廠等。同時,擴建了縣霞秀糖廠、第二糖廠,提高了生產能力。
1985年,全縣有各類工業企業85個,總產值3713萬元,其中國營工業企業45個,列入縣屬有霞秀糖廠、第二糖廠、酒廠、印刷廠、製藥廠、水泥廠、農機修造廠、汽車修配廠、罐頭食品廠、礦山公司、鴨水灘電廠、水口電廠、保衛電站、小水電公司,預製構件廠、縣糧油加工廠、直屬庫麵條加工廠、縣木材公司加工廠、縣自來水廠、飼料加工廠、大米廠、糖業公司糕點廠、飲食服務公司糕點廠、霞秀、八角、彬橋、下凍、水口、金龍、逐卜、響水、上金糧所糧油加工車間等。上述國營工業企業,動力機械總能力18688千瓦,企業占地總面積515714平方米,建築面積135270平方米,其中生產用建築面積82089平方米,企業共有職工1904人(科技人員39人),產值2283萬元(1980年不變價),占縣工業總產值61.48%,占全民社會總產值14.76%,產品銷售收入2271.4萬元,產品銷售稅金367.2萬元,所得稅37.5萬元,固定資產淨值2667.8萬元,定額流動資金平均餘額374.5萬元。
全民企業外,全縣有集體工業企業40個,其中縣屬15個,鄉鎮屬25個。縣屬企業中,紡織縫紉工業7個,紙製品3個,刀具1個,木製品、麻製品各1個,製鞋1個,建材1個。當年工業產值386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10.39%,占全縣社會產值2.49%,淨產值90.3萬元,占產值23.39%。1985年,全民所有制的自治區辦工業、縣辦工業企業加集體工業企業,全縣共85個企業,總產值3327萬元,占當年社會總產值21.51%,淨產值861萬元,占總值25.87%,產品銷售收入2513.4萬元,占總產值75.54%,固定資產原值3592.9萬元,淨值3007.27萬元。

交通運輸

清朝光緒至民國年間,龍州、上金二縣的交通運輸,陸路有:龍——南(龍州至鎮南關)、龍——水(龍州至水口關)、邕——龍(今南寧至龍州)公路,縣境路長63公里,縣城利民街先後設有鐵路局、公路局、汽車站和私營的德利、卯瓊電(汽)車公司。水路有平而河、水口河、左江和明江,縣境內航道177.9公里,城區先後設有利濟局、電船公司和西南水上運輸處。民國23年,設有西南航空公司(又稱龍州航空公司)飛機場,航線有龍州——南寧——梧州——廣州,龍州——河內2條,航程643公里。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解放後,人民政府努力發展交通運輸事業。幹線公路逐步擴展完善,地方公路從少到多,縱橫交錯,城鄉溝通。至1988年,全縣公路總長583.03公里,比解放前增加8倍,其中幹線公路225.23公里,地方公路357.8公里。全縣13個鄉鎮全部通汽車,520個村委會有492個通車,占94.4%。按人口平均每萬人有20.5公里,按平均密度計每100平方公里有公路22公里。水路因攔江築壩修建水利及水電工程,航道受阻,因此,水路只能搞短途運輸。目前通航河道尚有69公里。

教育發展

學前教育

據《廣西年鑑》記載;1935年,龍州縣在縣城表證中心國小(今新華國小)附設有幼兒班一班,幼兒38人,保育員2人,年支經費576元。當時,入院的幼兒,大多是軍政官員及經濟富裕人家的子女。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解放後,自1954年開始設園辦幼兒教育。當時由縣婦聯、縣總工會聯合舉辦了一所教職工子女幼稚園,兩個班,幼兒100餘名,教師4人。1958年為了方便廣大民眾子女入園,擴大招生,設園4所,17個班,入園兒童達569人,有幼兒教師28名;1963年,由於進行國民經濟調整,招生壓縮到7個班,收生364人;“文化大革命”中,學前教育受到輕視,僅設幼稚園2所,2個班,幼兒入園96人,5名教師,許多兒童無法入園接受學前教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從1980年起,除辦好幼稚園外,部分完小還開辦學前班,吸收六周歲的學齡前兒童入學。
1981年成立縣幼托領導小組,由一名副縣長任組長,縣婦聯、教育局有一名領導兼管幼兒教育工作,還配備一名專職幼兒教育輔導員;各鄉指定一名鄉幹部兼抓幼兒教育工作。
1985年春,全縣除了三所公辦專業幼稚園和一所保育院外,製藥廠、罐頭廠、霞秀糖廠、文化館、南寧師範專科學校等單位自辦幼兒班,還有合龍、興仁、新街等街道的知識青年自辦家庭幼兒班。至1985年底發展到52個班,幼兒入園855人,教師74人,其中職工8人;學前班32個班,兒童1468人。1980年至1983年,從地方財政撥款23.75萬元,興建龍州幼稚園、新華幼稚園教學大樓及利民幼稚園、縣保育院教室,面積共2079平方米。教學課程設定有語言、計算、體育、音樂、遊戲、美術等,向幼兒進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國小教育

解放後,1950年,新建立的縣、區(鎮)、鄉人民政府,將原國民黨政府辦的14所國民中心基礎學校、96間國民基礎學校和23間私立村小接管,在校學生6022人,教職員工365人(含龍津、上金兩縣的師生數)。1951年,根據上級關於“積極恢復、整頓充實”的指示,把原來的國民學校改為以地名稱呼的鄉鎮中心國小和村屯國小。1952年,根據教育部的指示,把私立學校改為公立學校。擴大向工農子弟招生。無學校的邊遠山區村屯相繼建立21間村校,動員農民子女入學。從學校領導、師資、校舍、經費和教學內容都採取一系列措施,把國小教育納入國家計畫的軌道。1953年,根據省教育廳的指示,對國小進行整頓,加強領導,改進學校工作。改過去由春季始葉招生為秋季始葉招生,無完全國小的鄉級行政區域相應建立完全國小動員兒童上學,全縣有完小22所,教學點267間,學生髮展到20905人,占全縣適齡兒童數78.2%,教職工有443人,在農村相應開辦冬學班,方便因困難無法上全日制學校的兒童入冬學班讀書,共49個班,學生1126人。1954年,根據上級提出“發動民眾辦學”的要求,創辦4間民辦國小,11個教學班,學生437人。1956年,縣教育科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擬定《龍津縣關於公辦國小轉為民辦國小的實施方案》,決定把公辦完小和村國小一律下放到鄉管理。當年,全縣有完小44所,教學點228間,在校學生22445人。根據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第21條規定。1958年要實現普及初小義務教育。動員適齡兒童入學,全縣有初級國小229間(其中民辦38間),在校學生18115人(其中民辦學生1484人)。完國小校45所,在校學生4977人。是年秋,縣教育科提出:“教育也要大躍進”,搞小校並大校,分級集中上課,因年齡小、路途遠、上學不便,僅維持兩個多月即撤。1962年,按照上級要求要實現普及高小義務教育,各完小擴大招生額,儘量動員初小畢業學生入學。是年,龍州受到自然災害,困難時期,個別村屯的民辦學校不得不進行並撤,當年,有完小45所,教學點215間,在校生23481人。1962至1963年,貫徹執行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根據上級通知精神,結合龍州縣實際情況,進行“壓校並班”。在霞秀、科甲、上金、響水、龍州等鄉鎮壓縮19間初級國小,28個教學班。經過調整學校布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克服學校布置上的平均主義,認真辦好重點學校。全縣有完全國小46所,初級國小249間,在校學生17634人。1964年,貫徹中央關於“兩種教育制度”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金龍區的下錄板域、谷賴和上金區響水鄉平南村等試辦耕讀國小4間,學生163人。耕讀國小設有早讀班、午讀班、傍晚班,還有半日制和隔日制等辦學形式。根據農村特點,以農閒多學、農忙少學、大忙不學、忙後複課的原則,靈活安排教學活動,方便農民子女入學讀書。1966年“四清”運動後期,7月份,利用暑假期間,全縣國小教師集訓100多天,相當一部分教師受到批鬥,有56名教師被劃為新的“右派分子”而被開除出教師隊伍。教師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學生在“讀書無用論”的錯誤思想影響下,無心讀書,流動學生人數達3621人,占在校生8.6%。1967年,全縣全日制完小87所,教學點351間,學生24186人。加上耕讀國小102個點,學生2860人,在校學生共27046人,占適齡兒童數94.6%。1968年8月,“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組織師生參加“鬥批改”。學生以學習語錄為主,教學方法上採用“語錄——課本——語錄”的政治思想第一的教學法,學生思想“紅紅”,知識卻是空空。1969年10月,全縣回響山東省馬集公社侯俊民、王建民兩人的倡議,把396所國小全部下放到生產大隊管理,740多名教師被迫回到原籍,由貧下中農另行推薦聘任,勞動報酬實行國家少量補貼,生產隊記工分分紅。有41%的教師因種種關係而落聘,回到生產隊參加勞動,靠領工分錢維持生活。至7月份,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把原下放生產隊勞動的教師回收安排工作。但外鄉外縣的教師已調走,形成部分鄉鎮國小教師緊缺。在這段時間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不顧有無辦學條件,一味追求“讀書不出隊”的錯誤指導思想,隊隊辦學校,形成一個自然屯或幾個生產隊都辦學。因此,當年學校數由原來的396間增到459間,學生數從下放前的23883人增到30850人。在教師緊缺基礎上,有1695名“赤腳教師”登上講台,這些教師文化、業務素質低、課堂教學混亂,教育質量嚴重下降。1972年,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普及初等教育的指示,制定普及國小教育規劃,調整學校設點布局,相對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全縣有完小95所,教學點480間,學生31872人。入學率占適齡兒童95%。1973年至1976年縣教育局提出“教育學大寨”。學校大辦農場,進行“少年科學試驗”,開展校校有一百畝地,養一百頭豬、養雞一百隻的“三個一百”活動。編寫鄉土教材、國小數學科實行“珠筆”結合教學。1977年,全縣國小開展批判肅清街“四人幫”的流毒,學校開始走上正常的教學活動。全縣有95所完小,480個教學點,在校學生29079人。1978至1982年,繼續貫徹落實全區普及國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制定龍州縣普及國小教育規劃,新增設30個教學點,學齡兒童入學率比1977年遞增1.7%。同時發動民眾集資搶修學校危房,將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減輕民眾負擔。穩定教師的教學情緒,學生鞏固率達94.2%。1983年秋,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壯族地區的國小要開辦壯文教學的試點,教育局決定在霞秀中心國小、上龍完小、塘巧完小等校一年級開設壯文教學。1985年,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全縣完全國小由原來的95所增加到101所(含三場一所四所)教學點369間(含三場一所22間),學生32119人,入學率為學齡兒童96.1%,鞏固率為95.3%,普及率為90.7%,畢業率為87.5%。

中學教育

1912年,開始創辦鎮南道中學,這是龍州縣的第一所中學(前身是同風書院),民國9年改為省立第七中學。國民30年以後,陸續開辦私立元春中學、龍津縣立國民中學、上金縣立國民中學、國立第二僑民中學(民國35年從廣東樂昌縣遷來龍州)。民國38年,全縣5所中學,共36個班,在校中學生1431人。
1949年12月,龍州縣解放。人民政府接收原廣西省立第七中學,國立第二僑民中學,龍津縣立第一初級中學大約有在校學生1287人(其中高中生128人)。1950年,中學進行調整。7月籌建龍津縣第二初級中學(金龍國中)。8月,省立第七中學與第二僑民中學合併為“廣西省立龍州中學”。9月,第二初級中學招生兩個班,學生100人。1953年,實行教育整頓,由過去春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1954年,有高完中一所,15個教學班,在校生568人,初級中學2所,15個教學班,在校生759人。是年,中學設定人民助學金,擴大招收工農子弟入學,增加教育經費,新建校舍,派中共黨員動校加強領導。1956年秋,人民政府撥資創建龍津縣第三初級中學(即下凍國中)。是年,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在校高中生272人,國中生1229人。1958年,在“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鼓舞下,全縣全日制中學發展到8所。其中公辦中學3所,在校學生1463人,民辦中學5所,在校生660人。縣人民政府提出:“要積極貫徹‘民眾辦學、勤儉辦學、勤工儉學’的方針”全縣創辦農業中學24所,在校生達1971人,三種中學在校學生共4354人(其中高中260人),在“大躍進”期間,學生停課參加大煉鋼鐵,打亂了學校以教學為中心的教學秩序,導致教育質量下降。1960年,貫徹“整頓鞏固,提高質量,適當發展”的方針,對無辦學條件的農業中學進行合併和調整。相應在邊境的水口區、邊遠山區的上金區創建第四、第五初級中學。當年,全縣有普通中學6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5所。農業中學並撤為12所。1962年,國民經濟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龍州縣人民政府提出要建立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學校工作秩序的指示,根據實際情況,既不增加招生名額,又能減少縣城的壓力和照顧山區農民子弟就近入學,在金龍山區中學招收高中班50人。因國民經濟困難,水口中學、上金中學被逼停辦。全縣尚保留龍州中學、金龍中學和龍州一中,在校學生1826人(其中高中生325人)。1965年,繼續貫徹劉少奇主席關於推行“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的指示,龍州縣除了繼續辦好農業中學外,對普通中學繼續進行壓縮,將原來下凍初級中學改辦龍州縣下凍耕讀學校,1966年“四清”運動時,在八角公社呼咬完小開辦附設國中班,學生36人。8月,全縣中國小開展“文化大革命”,絕大部分的中學生紛紛外出串聯,走出社會鬧革命,學校被逼停課。學校領導被認為“走資派”而批鬥,百分之四十的教師受到衝擊和排斥。學校處於無政府狀態。學校圖書館藏書被列為“封資修”之類的“毒草”而被燒毀,許多貴重的儀器和化學藥品被偷,損失慘重。直至1968年4月,龍州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下文強調要“複課鬧革命”。學生才陸續回校上課。8月,龍州縣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參加學校的鬥批改。1969年10月,龍州縣回響山東省“王候”的倡議,村村辦國中、社社辦高中。據統計,有縣辦完全中學1所,國中2所,社辦高中5所,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附設國中班31個校點。基本上達到鄉鄉有中學,在校生5436人(其中高中生459人)。1970年,縣革命委員會提出;“學清華、趕桂平、把我縣教育革命趕上去”的倡儀,縣辦高中由1969年的1所增加到7所,國中由2所增加到6所。在校高中生增到1028人,國中生增到5026人。由於增辦了普通中學,增收了學生,而50%的教師都是從國小教師中提取,許多教師不勝任中學教學工作。加之,各校開展破舊立新,改革舊教學方法,實行學校與社會活動相結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工廠、農村掛鈎,學生要學工、學農、學軍。請老工人、老貧農到學校講廠史、村史和家史。還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類型批判會,教育質量大大下降。1973年~1976年上半年,教育強調要走“五·七”指示道路,實行“開門辦學”。全縣掀起“學朝農,趕朝農”(即學習遼寧朝陽農學院把學校轉移到農村去辦的經驗)的熱潮。各中學紛紛上山開荒種木薯,種甘蔗。到山腳嶺坡去辦農場,建立分校。學生輪流到分校去上課和勞動。有的以勞代學。上課講授的學科多數是種養知識,放棄學科上的基本知識的傳授。教學質量日況漸下。據1970年至1976年的7年間,全縣向高等院校選送新生的200名中,有18名是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社會知識青年,有7名僅是國小的初級文化程度。上龍鄉有4名是武權高中的畢業生被選送到專科學校培養,回鄉分配擔任國中課程而不勝任,結果只得下放國小任教或改行。上金鄉龍山村選送一名半文盲青年進師範學校去培養,經三年的學習而不勝任國小教學工作,學校只得分配幹些雜工。
四人幫”倒台後的1977年,批判“四人幫”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流毒。政府給教師平反了冤假錯案,恢復了名譽,落實政策,教師心情舒暢,為振興龍州教育盡職盡責。全縣中學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校風,教風,學風大為好轉,全縣有普通中學14所。其中縣辦中學4所,社辦中學9所。在校生16172人(其中高中生4186人)。1980年,堅持貫徹“壓縮高中,調整國中,加強國小”的整頓方針,全縣有高完中4所,國中8所,國小附設國中班的由“文革”辦的61所完小劃並為10所。在校學生為9474人(其中高中2869人)。1981年至1985年,堅持“調整,整頓,加強,提高”的辦學原則,將龍州中學改為龍州高級中學,下設3個完全中學,12所初級中學。1985年全縣在校學生9796人(其中高中生1468人),附設國中班的完小,僅保留企業辦的航運國小附中班,學生122人。

師資力量

龍州縣書院,教師由各鄉富有人家聘請。縣內一些拔貢、舉人、解元、廩生等為書院主講。
清末,官立的學堂監督由官方任命,教員由監督聘用。
民國時期,中學校長由省教育廳提名,報省政府批准任命,中心國民學校、國民基礎學校校長,由縣教育科提名,報縣政府批准任命。國小教員一般由校長提出聘請,受聘時間半年或一年。被聘者要交檢證件,送縣驗印,合格者則錄用。
民國37年,全縣有國中教師48人,高中教師19人,高小教師28人,初小教師139人。全縣教職工為286人。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按照“維持現狀,立即開學”的原則,縣人民政府對解放前在學校的原任教師一律保留任用,保證各類學校辦學需要。
1951年,縣人民政府對任用教師作了規定:“凡是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有志於教育事監的大學、高中、國中或同等學歷的知識青年都歡迎他們參加教育工作”。爾後,國家還逐年分配中等和高等師範院校畢業生,以及從社會上吸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的知識青年、復退軍人等充實教師隊伍。1971年後,在教育不斷發展,學校增多,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又從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中選拔766名到校任民辦教師。1979年以後,糾正冤假錯案,給“反右鬥爭”和“文化大革命”中被錯誤處理的181名中國小教師平反,糾正冤案,回收安排工作。1979年至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邊境地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指示,全縣民辦教師經過業務考核和文化考試及格的有783名轉為公辦教師。
截至1985年止,全縣有公辦國小教師1695人,中學教師365人,共2060人,是1949年教師數的7.2倍。具有大學畢業文憑的,1964年占教師數3.3%;1985年占教師數10.4%。高中或中師畢業文憑,1964年占18.6%;1985年占40.2%。
自1954年對教師進行整頓後,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加強對學校的領導,貫徹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據1985年統計,建立黨總支的有5個鄉鎮教育輔導站及學校;建立黨支部的有141所學校,全縣有共產黨員教師527人,占教師總數22.5%;有共青團員179人。有5名教師分別當選各屆縣級人民代表,有7名被選為縣級領導,分別擔任縣委委員,縣人大副主任,縣政協副主席等要職。有99名被選為縣、地區、自治區、全國的先進工作者、模範教師和班主任。1985年全縣教師經過職稱評級,獲中學高級教師26人,中學一級教師133人;獲國小高級教師296人。
解放初期,全縣教師實行工分制。1956年工資改革,中國小教師按所擔任職務、工作經歷、文化程度以及教學水平,分別評定工資級別。1963年至1971年,國家先後兩次對中國小教師工資進行調整。1977年給60%的教師提級。1979年又給40%教師提級,1982年又給教師普遍提一級工資。1985年起,教師除了有基本工資外,還有教齡津貼和技術津貼費。經過連續幾次的調資之後,中國小教師的工資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全縣中國小教師工資總額為295.1萬元,國小教師月基本工資最高為110元,中學教師月工資最高為119元。

文化藝術

文化場所

調子舞台
龍州縣(龍州(廣西崇左市轄縣))
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大戲(粵劇)上戲台,調子要搭台;一塊竹笪墊地底,採茶班子亦都來。”意思是說,調子戲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凡請調子班來演出之前,當地民眾自己集資捐款,借木獻料,構搭調子戲台。其規格為:高5尺,長與寬各12尺,並用竹笪圍隔留3尺左右的後台。如果需要連續演出,戲台頂端還要以竹笪覆蓋,以避免小雨或露水淋濕演員和樂器道具。
戲院
新龍戲院:新龍戲院(今印刷廠址)由當地官商合股投資,於光緒末年(1908年)建成,為龍州最早的一家戲院。總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800人。民國24年拆毀。
合龍戲院:位於合龍橋南側。民國8年(1919年)由廣西“十屬會館”集資興建,建築設計和面積與新龍戲院基本相同,為接納外地戲班最多的戲院。民國22年10月,廣州王醒伯戲班演出《神眼娥媚罵東官》一劇時,由於觀眾起鬨,造成走馬樓後牆坍塌,死傷多人,第二年才重修開放。解放初期,縣政府撥款改建。1952年縣人民政府又撥專款30多萬元,將原戲院全部拆毀,建成一座擁有1200多個座位的龍州劇院。
龍江戲院:民國17年由廣東粵東會館籌建,院址在今皮革廠址後側,有600個座位,民國32年拆毀。
太平戲院:民國18年(1929年)由龍州商家韋光大,周冠文將康平街幾家鋪頭改建而成,可供四、五百人看戲。民國37年又將該戲院改為鋪面經商。
雙溪戲院:民國19年,地方政府被迫接受公眾輿論譴責,取締了在白沙碼頭下開設的雙溪妓院,老闆把拆遷的草蓆竹棚搬到岸上(今土產公司處)搭建一間戲院,院名仍稱“雙溪”,可容納500觀眾,先後接待過幾個廣東戲班和廣西戲班。但因地方過偏,日漸冷落,幾年後便自然倒塌。
新聲戲院:民國37年建成,地址在龍江街兩湖會館舊址(今電影院),是龍州商家投資建戲院的最後一間。有座位600個,曾接待二、三個過山班路過演出。1950年10月,由越南回到龍州的勝利粵劇團(今百色粵劇團前身)在該院演出了一段時間。戲院於1953年塌毀,同年,縣政府撥款在原址改建成露天影場。
上金康樂戲台:民國31年在上金街中心建成。戲台沒砌圍牆,四面通風,戲台用一層木板分開,中間留二個出入口,形成“二向”性的前後兩個舞台。戲台寬6.66米;長13.32米,高4.98米,台面全用木板鋪平。台下是1.8米高的通道,兩邊各擺著豬肉台,有時圩日,台上唱戲,台下賣豬肉,別有一番情趣。該台在1966年拆毀。
下凍關帝廟戲台:建於民國15年(1926年),是一間祭神、演戲兩用廟台,占地約50平方米;舞台高約4米,寬約6米,長約8米,因常年失修,1954年舞台損毀,1956年鄉政府撥款在原地修建一座簡易戲台,四周砌以圍牆,成為下凍鄉唯一的露天劇場。1984年1月1日下凍電影院(800個座位)在此建成並正式開業。
水口慈沁園戲台:民國21年由廣西督軍譚浩明(水口人)從廣州撥專款在水口街河岸上建成,面積約80平方米,寬約8米,長約10米,台口高約1米。左右兩壁是山牆,中間隔以一堵3米高的牆壁,將舞台分成前後兩個部分,前台為三合土地板,後台用木板鋪成,台內音響效果極佳。戲台上方鑲嵌著一塊一米長的橫匾,鐫刻“慈沁園”三個紅底金色大字。該戲台於1978年倒坍並拆毀。

民間藝術

邕劇
民國6年(1917年),廣西有名的邕劇軍民樂劇社來龍州新龍戲院演出,約於民國13年離開龍州。從此,邕劇便成為龍州城鄉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劇種之一。解放以後,由於新風粵劇團遷來龍州安家落戶,粵劇便逐漸取代邕劇,以致邕劇這一古老劇種慢慢地在民眾中消失。
粵劇
粵劇,是繼邕劇之後傳入龍州的第二個劇種。民國5年農曆十月初四,“班氏娘娘”神誕之期,請來了廣東南海紅船班參加演出活動,從此,粵劇傳入龍州。
1952年5月,新風粵劇團從思樂縣(今寧明海淵)來龍州安家落戶,改名為龍州粵劇團,該團自1952年至1964年,在本縣和外地巡迴演出劇目達200多個,近代和現代劇目都占一定的比例。“文化大革命”中該團撤銷。演職員下放農村插隊落戶。此後龍州、上金、下凍、水口各業餘粵劇團隊,紛紛解體,粵劇幾乎瀕於滅絕。
粉碎“四人邦”後,戲曲藝術獲得了新生。1978年~1980年,龍州鎮先後成立了三個業餘演出隊。
彩調
是縣內民間主要劇種之一,流行於廣大農村,是各族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據老藝人口碑,調子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冬,由何家恩發起組織芹江調子戲班,這是龍州最早的調子戲班。班裡聘來了調子藝人朱師傅(宜山人)和梁師傅(桂林人)。由於調子藝人游鄉串寨傳授技藝,敬習調子,一時龍州廣大鄉村教調子戲成風,逢年過節,趕歌坡,廟會敬神,慶豐收等喜慶日子,無論在平原圩鎮、山鄉村寨的民眾,自願集資、出力,獻料搭台,邀請由各村自由組合的調子班前來演戲。這種活動,往往從大年初一開始,到元宵結束,已成為傳統的習俗。
根據調子藝人提供,全縣13個鄉鎮都有調子戲流行,尤其龍州鎮的菊扣,上金鄉的芹村、聯甲、江那、馱思,下凍鄉的春秀、左莊,水口鄉的羅回、更宜,武德鄉的蒲彩,馱馬,彬橋鄉的馱敏,上降鄉的鴨水、呼交,霞秀鄉的民強、藥松、板弄、那浪,響水鄉的棉江,逐卜鄉的弄崗,金龍鄉的金龍街等最為流行。

旅遊資源

龍州縣境內的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163畝,保護區內有植物1282種之多,其中隴呼梘木高48.5米,胸徑2.99米,單株材積達106.7立方米,堪稱梘木王,為世界之最。動物資源達281種,珍稀動物有白頭葉猴、黑葉猴、獼猴、大靈貓、果子狸、冠斑犀鳥等。
此外,古樸神秘的左江風光、中山公園、響水瀑布、紫霞洞、跑馬洞、雙龍戲珠、水隴龍泉等自然景觀,均能讓人大飽眼福、留連忘返。
在人文名勝方面,有被譽為“南疆長城”的中法戰爭古戰場遺址——小連城、當年鄧小平領導龍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紅軍第八軍的軍部舊址、記載著龍州昔日滄桑的法國駐龍州領事館、大青山起義舊址、陳勇烈祠、武建軍紀念塔、樂壽亭、文昌閣、文筆塔、伏波將軍廟,還有壯族祖先的文化遺產棉江花山壁畫、神秘的崖懸棺等等。
在民族、邊關風情生態旅遊資源方面,龍州縣境內居住著壯、漢、苗、回、瑤等12個民族,壯族人口占95%,壯族文化底蘊深厚,壯族的民居、民俗、民風、民情、民歌等,都是極好的生態旅遊資源。如農曆四月十三日的“歌圩節”、正月初十的“儂垌節”,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對山歌、鬥牛、鬥雞、斗畫眉、搶花炮、拋繡球、打毽子、舞獅舞龍舞鳳等民間傳統活動項目。
此外,金龍壯錦、龍州“青龍刀”、龍州梘木菜板、龍州桄榔粉、龍州山黃皮、苦丁茶等凝聚著民間民俗工藝精華,可以發展為豐富多彩的民族旅遊商品。
龍州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天然養生福地,龍州人民的平均壽命逐年提高。截止2014年底,龍州縣實足存活百歲以上老人共31人,占總人口26.96萬的11.50/10萬。
2015年7月7日,“中國長壽之鄉”廣西龍州授牌儀式在廣西龍州縣舉行,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趙寶華、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學會秘書長翟靜嫻,龍州縣委書記秦昆、縣長王方紅等縣四家班子領導出席授牌儀式,趙寶華為龍州縣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的牌匾。
龍州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意義重大。下一步,龍州縣將以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為契機,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旅遊支柱產業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全力打造“中國生態長壽鄉”,把龍州建設成為國際山水生態休閒養生養老度假目的地、中國邊關風情旅遊目的地和中越跨國紅色旅遊示範區,成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
左江花山岩畫的部分也在該縣,該岩畫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與寧明縣江州區扶綏縣以左江花山岩畫名義联合申遺,且龍州縣為第二遺產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