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兗州(東晉南兗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永嘉之亂”時期,北方人大批南下。晉明帝太寧三年(325),僑置兗州於廣陵(揚州市區)。晉成帝時,兗州改稱南兗州,治所於京口鎮江市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兗州
  • 治所京口鎮江市區)。
  • 朝代:晉朝
  • 轄區:揚州、京口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撤南青州併入南兗州,僑置在廣陵郡的原青州各僑郡僑縣改屬南兗州。
文帝元嘉八年(431),改南兗為實州,分江而治,南兗州割江淮為境,治廣陵(揚州市區),南兗州領廣陵、海陵、山陽、盱眙(治所今盱眙縣東北)、秦(治所今六合縣北)、南沛(治所今安徽省天長市石樑鎮)、新平(治所今海安縣)、北淮陽(治所今宿遷縣東南)、北濟陰(治所當在今揚州境內)、北下邳(治所當在今江蘇省境內)、東莞(治所當在今江蘇省境內)11郡。
齊高帝建元四年(482),南兗州領廣陵、海陵、山陽、盱眙、南沛五郡。
齊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南兗州歸屬北齊,並改名為東廣州,下置廣陵、江陽2郡。
陳宣帝太建六年(574),東廣州入南朝,復稱南兗州。十一年,南兗州又入北朝,並改名吳州,置總管刺史。仍治廣陵。
隋文帝開皇三年九年(589),改吳州為揚州,置揚州總管府。仍治廣陵。
大業三年(607),改揚州為江都郡,治江陽縣(開皇十八年廣陵縣改稱邗江,煬帝大業元年稱江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