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

佛教徒

佛教徒是信仰佛法僧三寶的在家,出家四眾的通稱。包括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眾,出家(比丘,比丘尼)眾,合稱四眾弟子。(也有七眾的說法,包括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戒叉摩那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徒
  • 信仰:佛法僧三寶
  • 宗教:佛教
  • 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
佛教徒聯誼會,佛教徒名稱,正式稱呼,別稱,基本介紹,廣義的佛教徒,了義的佛教徒,人間境界緣起,經論的解釋,大乘和小乘,崇拜偶像嗎,拜佛像真實義,方便為究竟,必須出家嗎,佛教五乘教法,與出家的關係,聲聞乘須出家,出家要求,三皈依,事佛三種分別,邪見罪重,正見信佛,

佛教徒聯誼會

新華社北京2014年6月30日電(記者 黃小希)記者從30日在京舉行的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大會新聞發布會獲悉,本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大會以“佛教與公益慈善”為主題,2014年10月在陝西寶雞舉行。
據介紹,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是由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27個國家的佛教界人士於1950年聯合成立的,其宗旨包括弘揚佛教教義,維護世界和平,增進眾生福祉等。
中國佛教協會新聞發言人普正法師表示,本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大會是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大會首次在我國大陸召開。“佛教與公益慈善”這一主題集中體現了佛教教義和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宗旨。
他同時表示,寶雞地處以西安為中心的長安佛教文化圈內,坐落於寶雞市的法門寺自唐代以來就是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供奉聖地。第27屆“世佛聯”大會在寶雞舉行、在法門寺開幕,可以充分展現中國佛教的特色和魅力。
據悉,目前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佛教徒名稱

佛教徒有許多的名稱,名稱大體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佛教徒的正式稱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賽、優婆夷等。一類是對佛教徒的別稱,如僧、沙門、和尚、闍梨、頭陀。

    正式稱呼

    • 一、比丘,意思是乞士,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對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規定的較完整的戒律
    • 二、比丘尼,意思是乞士女,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女性佛教信徒。相傳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釋迦牟尼的姨母。比丘尼要受“具足戒”。
    • 三、沙彌,意思是息慈、求寂等,稱呼年齡不滿20歲但已滿14歲的少男出家者。他們雖然還不能受具足戒但也要受許多佛教戒律的約束,—般受持“十戒”。
    • 四、沙彌尼,意思是勤策女,稱呼年齡已到14歲但還不到18歲的少女出家者。她們雖然不受“具足戒”的約束,但也有很強的行為規範要遵守。比如,不得於避處自弄身體、不得照鏡子化妝等。
    • 五、式叉摩尼,意思是學法女,稱呼年滿18歲但還不滿20歲的沙彌尼,她們專修“四根本戒”和“六法”。之所以要沙彌尼再經兩年的式叉摩那時期才受具足戒,是因為要檢驗女弟子會不會懷孕。
    • 六、優婆塞,意思是清信士、近事男,稱呼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眾。這些信眾雖然沒有出家,但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教義加以約束,遵守“三皈五戒”。
    • 七、優婆夷,意思是清信女、近事女,稱呼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眾。她們與優婆塞同樣,也要對自己的行為按佛教的一定要求加以限制,遵守“三皈五戒”。

    別稱

    • 一、僧,梵文音譯“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就是眾多的出家人和合相處在一起。所以僧實際上是一種集體稱呼,一名出家人不能稱為僧,由四個以上信奉佛法、遵守戒律的人所組成的組織才能稱為“僧”。
    • 二、沙門,梵文音譯,也譯為“桑門”。沙門本是對古印度婆羅門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修行者的一個總的稱呼。但傳人我國後,就成為佛教徒特有的一個稱呼。
    • 三、和尚,也稱“和上”。在我國,“和尚”的稱呼最為常見。其實,和尚本來是對有相當地位、學問並堪為僧師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稱,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稱,不是任何一個普通的僧人都能使用這個稱呼的。
    • 四、闍梨,闍梨的含義與和尚相近,也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教授、規範正行等,即熟悉佛教徒的行為準則,能糾正弟子行為的一類教徒。闍梨與和尚的區別在於和尚的資歷比闍梨深。
    • 五、頭陀,對一類佛教徒的稱呼,原意是抖擻、棄除等。正宗的“頭陀”要拋棄一切物質生活的拖累,雲遊天下,修苦行,以乞食為生。所以也稱呼頭陀為“苦行僧”。

    基本介紹

    廣義的佛教徒

    《大集經月藏分》(卷一一)所說中國地區的化佛示現,非常眾多,經文:爾時,世尊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種種光,照耀諸方,實時於此四天下中 ,而有無量百千諸佛出現。……迦沙國二十八佛現,遮居迦國二十佛現,簁提國四十五佛現,沙勒國九十八佛現,於填國百八十佛現,龜茲國九十九佛現,婆樓迦國二十四佛現,奚周迦國十八佛現,億尼國八十佛現,鄯善國二十九佛現,緊那羅國八十佛現,震旦國二百五十五佛現,羅羅國二十四佛現,吳地國五十佛現,新陀跋持國二十五佛現。佛言:諸仁者!如是等佛,於此四天下國土城邑村落山林處處而現,我今神力之所加故,還起如是等數塔寺。中國地區的化佛之多,超過了印度本土。有這么多的(著名的)塔寺,因為有這么多的化佛,是如來威力所加持。這等於說,名山大剎的建立,皆是諸佛所加持,可以說,到中國名山大川旅遊的眾生都屬於廣義上的佛教徒,他們踏入名山大川時,已經被佛攝持了,何況合掌禮拜的呢?《法華經》方便品中說: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註:中國的名山大川皆有古剎故。其它國家的佛教聖地亦復如是。震旦即中國。

    了義的佛教徒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人間境界緣起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經中記載:“爾時世尊。從多寶佛入塔下。大眾圍繞。飛行東方百千里程。有一國土。名大七寶震旦(中國)。其國中央。有一高山。名五寶台。文殊師利。常在說法。至於此山。告大眾言。昔於此國。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藥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三王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三王及大眾等。亦行東方萬裏海上。海中有國。名大日發。東西南北。海中有國。是眷屬國。世尊至於此國海邊。告大眾言。往昔劫初。觀世音菩薩。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觀世音菩薩。化初梵王。奉其四禪大梵王。敕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大地。最後造斯國。及眷屬海中國山河草木。有一天女。名妙辨財。是亦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以女像。作大福田。來為王女。即成日輪及月光輪。主四天下。眷屬無量。住此國中。或主或伴。是故其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說是語已。天女出現。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說如是。
    爾時世尊。從座而起。為天女及諸大眾等。亦行東方。於其海中。有諸國土。此國眾生。質近畜生。雖我正法漸漸流布。難有悟入。但作結緣。為成佛緣。”
    綜合上述佛經開示可知:三王者,伏羲女媧、神農是。華嚴:八地菩薩尚能如此示現種種身,何況佛地的觀世音菩薩呢?伏羲五行八卦。女媧泥土造人。神農嘗百草。這些都是覺悟眾生的緣起。

    經論的解釋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馱、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雲佛陀,或雲浮陀、佛馱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雲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雲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十六卷十一頁云:佛教云何?乃至廣說。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於非佛教起佛教想故。如今有言:我說佛教,我聞佛教。彼於非佛教中,起佛教想。為欲遮止如是想故;及為顯示佛所說者,是真佛教;余所說者,非真佛教,故作斯論。問:今時何故有作是言:我說佛教,我聞佛教?答:彼依根本,故作是說。謂今所說染淨縛解生死涅槃因果等法根本,皆是佛所說故。有說:彼依相似而說。謂佛先依如是次第名句文身,為他演說;今亦復依如是次第名句文身而宣說故。有說:彼依隨順而說。謂佛先依如是隨順名句文身,為他演說;今亦復依如是隨順名句文身而宣說故。有說:彼依辦事處同,故作是說。謂如佛邊,親聞法要,入聖得果,離染盡漏;聞今所說,亦辦斯事。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問:何故佛教,惟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非無表故。有說:佛教,耳識所取。非無表業可耳識取,故非佛教。有說:佛教,二識所取。諸無表業,惟一識取;故非佛教。有說:世尊三無數劫,精勤苦行,求佛語表;今得成滿。非無表故。謂佛世尊,昔於無量正等覺所,精勤苦行,求無上智,為他說法,依蘊界處,求蘊界處,展轉相續,今得成佛,為諸有情演說法要,令捨生死,得般涅槃。此事皆由佛語表業。是故佛教惟佛語表。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若是語業;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伽他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欲為頌因,文即是字,頌依名轉,造者為依。若是名等;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廣說。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開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問:伽他所說,復云何通?答:有於名轉,有於義轉。此中且說於名轉者。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廣說;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如彼廣說。
    二解 發智論十二卷十五頁云:佛教云何?答:謂佛語言評論唱詞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謂佛教。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佛教名何法?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連合,契經,應頌,記說,伽他,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大乘和小乘

    聲聞教和菩薩教的區別:
    大智度論》卷第六·釋初品中十喻: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復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坐禪,觀苦而得道,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
    文殊師利本緣文殊師利白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眾生壽十萬億那由他歲,佛以三乘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音,空、無相、無作、不生不滅、無所有之音,眾生聞之,心解得道。時師子音王佛初會說法,九十九億人得阿羅漢道,菩薩眾亦復如是。是諸菩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入種種法門,見無量諸佛恭敬供養,能度無量無數眾生,得無量陀羅尼門,能得無量種種三昧。初發心新入道門菩薩,不可稱數。是佛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
    “時佛教化已訖,入無餘涅槃;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亦不復出。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捨世法,亦不分別善惡。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深義;其師不贊少欲知足,不贊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語諸弟子:‘一切諸法淫慾相、瞋恚相、愚痴相,此諸法相即是諸法實相,無所掛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一相智。時諸弟子於諸人中無瞋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得法忍,於實法中不動如山
    “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禪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多求,為分別是淨是不淨,心即動轉。勝意異時入聚落中,至喜根弟子家,於坐處坐,贊說持戒、少欲、知足,行頭陀行,閒處禪寂;訾毀喜根言:‘是人說法教人入邪見中,是說淫慾、瞋恚、愚痴,無所掛礙相,是雜行人,非純清淨。’是弟子利根得法忍,問勝意言:‘大德,是淫慾法,名何等相?’答言:‘淫慾是煩惱相。’問言:‘是淫慾煩惱,在內耶?在外耶?’答言:‘是淫慾煩惱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應待外因緣生;若在外,於我無事,不應惱我。’居士言:‘若淫慾煩惱非內、非外,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來,遍求實相不可得,是法即不生不滅;若無生滅,空無所有,云何能作煩惱?’勝意聞是語已,其心不悅,不能加答,從座而起,說如是言:‘喜根多誑眾人,著邪道中。’是勝意菩薩未學音聲陀羅尼,聞佛說便歡喜,聞外道語便瞋恚;聞三不善則不歡悅,聞三善則大歡喜;聞說生死則憂,聞涅槃則喜。從居士家至林樹間,入精舍中,語諸比丘:‘當知喜根菩薩虛誑,多令人入惡邪中。何以故?其言淫、恚、痴相及一切諸法,皆無礙相。’
    “是時,喜根作是念:‘此人大瞋,為惡業所覆,當墮大罪!我今當為說甚深法,雖今無所得,為作後世佛道因緣。’是時喜根集僧,一心說偈:
    “‘淫慾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淫怒痴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淫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吾我,淫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是不離有無;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說如是等七十餘偈時,三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聲聞人不著一切法故皆得解脫。
    “是時,勝意菩薩身即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出家為道而復舍戒,如是六萬二千世常舍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捨戒,諸根暗鈍。
    “是喜根菩薩於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作佛,其土號寶嚴,佛號光逾日明王。爾時,勝意比丘,我身是也。我觀爾時受是無量苦。”
    文殊師利復白佛:“若有人求三乘道,不欲受諸苦者,不應破諸法相而懷瞋恚。”
    佛問文殊師利:“汝聞諸偈,得何等利?”
    答言:“我聞此偈,得畢眾苦,世世得利根智慧,能解深法,巧說深義,於諸菩薩中最為第一。”
    如是等,名巧說諸法相,是名如實巧度。
    宗鏡錄(卷93)中,為了說明“不信宗鏡,無有是處”之理,也全文引述了《諸法無行經》喜根比丘和勝意比丘的公案,緊接著評述道:“故知若不信宗鏡中所說實相之理,則如勝意比丘,沒魂受裂地之大苦。若有信如是說,則如文殊師利,智慧演深法之妙辯。信毀交報,因果無差。普勸後賢,應深信受。”

    崇拜偶像嗎

    拜佛像真實義

    大精進菩薩在八萬四千美女及父母痛苦哀泣聲中,攜帶佛像離開王宮,並終至一唯有猛獸出沒而無一人之寂靜地安住下來。他於其處搭建好一支架,然後將佛像端放於上。接著便於像前草墊上以跏趺坐式安坐,身軀挺直,一心觀想佛陀。在其後之修行過程中,他恆時如是思維:佛陀畫像都如此莊嚴相好,真正身相又怎能以言語喻之。如來所具端嚴妙相甚為稀有,何人若能親見其容,此人福報之大實已超越言詞所能詮之境界。他又想到:我想必當能親睹如來身相。
    森林中一天尊了知大精進菩薩心態後就特意告訴他說:“朋友,你內心所生欲見如來身相之分別念實際已是如來身相,你目前所見之畫像實際正為如來真身。若能意識到此點,則為已睹如來身體。”大精進菩薩聞言立刻想到:所謂如來身相實與畫像無二無別。他又如理思維:如來畫像從不曾有過思維及分別心,一切萬法亦無思維、無分別,如來身體同樣不離此種法相;此畫像僅是假名安立而已,萬法均為假立不實。所謂名字其本性必定為空,自性無有絲毫動搖,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此畫像無得、無現量、無果、無證果無住、無依、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染污、無清淨、無聲、無理、無非理、無貪滅、無嗔滅、無痴滅、無蘊、無界、無處、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一切萬法均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此如來畫像無動、無行,一切諸法均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如來畫像無見、無聞、無嗅、無嘗、無觸、無思、無起、無呼吸、無作意,一切法亦復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如來畫像不屬欲界、不屬色界、不屬無色界,一切法無不如是,如來身體又焉能離此法相;如來畫像無里、無外、無中、無始、無終、無去、無行、無取、無舍、無能作、無所作、無墮、無真、無假、無證諦、無貪慾、無憂愁、無輪迴、無涅槃,一切諸法莫不如此,如來身體又何曾離此法相?
    大精進菩薩一直如是思考如來身相,晝夜不捨跏趺坐式,夜以繼日修持五神通四梵住、無礙辯才,亦修持普現等持。待其修成後終獲清淨天眼,能照見遠超此世間範圍之十方無量如來;又能以天耳無礙聽聞一切如來說法妙音,且聽聞一如來音聲時並不妨礙其他如來音聲同時傳來。大精進即以此種聞法方式令諸如來皆心生歡喜。
    在七月之時日內,大精進如是以跏趺坐而安住,每日除以觀想佛陀為食外,再不進食任何飲食。諸天人知其發心清淨後,紛紛對其身體作加持,令其始終能保持昂揚心志。大精進當時並未身著袈裟,亦未現見如來,也未曾受戒,但他實已獲如來智慧。對此等行持,我們理應效法、追隨。
    世尊後對迦葉說:“諸菩薩理應如大精進菩薩一般恭敬如來身相,並了知如來法身無增無減。若能如此證得,則必定可生無比大智,亦能現見十方無量無邊之如來,並聽受諸佛宣說妙法。”

    方便為究竟

    佛教教廣大慈悲。若眾生有因緣因拜佛像而開悟,就隨順他拜佛像;若眾生有因緣因燒佛像而開悟,就燒佛像,如丹霞禪師燒佛。法無決定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
    達摩大師《血脈論》開示:“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念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但知自心,心外更無別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切不用禮敬。我心空寂,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若是幻從心起,即不用禮。禮者不知,知者不禮,禮被魔攝。恐學人不知,故作是辨。諸佛如來本性體上,都無如是相貌,切須在意。但有異境界切不用采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來清淨,何處有如許相貌。乃至天龍夜叉鬼神帝釋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懼;我心本來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見,但莫取相。若起佛見法見,及佛菩薩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墮眾生位中。若欲直會,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無別語。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無定實,幻無定相。是無常法,但不取相,合它聖意。故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必須出家嗎

    不一定。佛教的宗旨雖在解脫生死,出家雖是解脫生死的最佳途徑,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實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夠解脫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脫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脫道為依歸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雖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後上生色界淨居天,再證四果阿羅漢,就入解脫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證到三果,也就相近於解脫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觀點來說,為了化度眾生,菩薩隨類應現,到處化身,經常是化家人的身分,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薩中,除了地藏彌勒之外,多數是現的在家相。印度的維摩居士及勝蔓夫人,都能代佛說法,但他們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薩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於住持佛教教團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揚的理由,也是由於教內倫理制度的理由。說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體上說,出家的重要;從作用上說,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卻不是必須出家。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佛陀慈悲,依眾生根機不同,隨緣教化眾生。佛教徒本有僧俗四眾,比丘、比丘尼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所以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
    為了更好地回答“佛教徒一定要出家嗎?”這一問題,請看下面的內容:

      佛教五乘教法

      • 乘就是車子,能運載行人到遠近不同的目的地,藉以比喻教法。
        五戒的教法:: (戒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間,叫做人乘。
        十善的教法: [不犯十惡:(1)殺;(2)盜; (3)淫;(4)妄語;(5)兩舌,即挑撥離間;(6)惡口,即粗惡傷人的言語;(7)綺語,即邪淫言語;(8)貪;(9)嗔;(10)邪見,即否認因果的見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
        四諦的教法: 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痴等迷情),證得涅槃,叫做聲聞乘。 “聲”是言教的意思,聽聞佛的言教,悟四諦之理而得到解脫的人叫做聲聞
        獨覺乘的教法: 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因此十二因緣法叫做獨覺乘。
        六度的教法: 能令修持者行菩薩道,經過無數世的難行苦行,最後達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薩乘。

      與出家的關係

      • 人乘、天乘不要求出家;獨覺生在沒有佛法之世,雖是山林隱逸而沒有出家的儀式;乘菩薩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人,隨住持佛法的因緣和利益眾生的因緣可以出家,可以在家,如佛陀時代,文殊師利菩薩和彌勒菩薩都是出家的比丘,維摩詰也是大菩薩,則是在家學佛的居士;聲聞乘為了證得現法涅槃,成阿羅漢的目的,要求出家。

      聲聞乘須出家

      • 根據聲聞乘教法,在家修行障礙多,心意難以專純,只能在理論上斷除見惑證得初果,至多斷除欲界思惑證得三果,不能證得現法涅槃。出家生活自由無累,容易集中精力從事於無我無欲的修養,所以要證得阿羅漢果,非出家人做不到。

      出家要求

      • 根據佛教教義和它的制度來說,出家應當是佛教徒中少數人的事。
        1、出家的動機要求真純,即確是為求解脫,決心捨棄世間貪愛而出家修道。
        2、出家後要求對教理及行持都夠標準,如果有室家的欲望,應當自動還俗;如果犯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則應當擯斥在僧伽之外。
        3、出家有許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許,要年滿二十(求比丘戒、比丘尼戒的),不是肢體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不是逃避刑法、債累的,等等。
        4、出家受戒要得戒齡滿十年的僧侶十人以上介紹、證明和會議通過。
      綜上所敘: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都是稱讚在家學佛的。

      三皈依

      三皈依形式
      經過‘三皈’的儀式,這一儀式的重要性,也像國王的加冕、總統的就職、以及黨員的入黨等,是打內心表現出來的一種效忠的宣誓、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所以這在佛教看得極其重要。否則的話,縱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沒有註冊的旁聽生,這對於信仰心理的堅定與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皈的儀式,是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並且教授三皈的內容,那就是: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三遍)我某某,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某,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我某某,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三皈的儀式,簡單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寶、依仰三寶,獲取聖潔而堅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揚佛法的出家人,從這三大物件的皈依,可以得到現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來的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無上至寶,所以稱為三寶,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稱為皈依三寶
      三皈依儀式是佛教重要的方便
      三皈的儀式那就是: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三遍)我某某,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某,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我某某,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這個儀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以此與佛結下緣分。但要是過於強調儀式,就會以為沒有此三皈依儀式的不是佛教徒,這樣的偏執即成邪見
      三皈依之真實義
      大寶積經》開示:法者是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此二歸依非究竟依。名少分依。何以故。說一乘道證究竟法身。於後更無說一乘道。三乘眾者有恐怖故。歸依如來求出修學。有所作故。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若諸有情。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潤。由信樂心。歸依於法及比丘僧。是二歸依。由法津潤信入歸依。如來者非法津潤信入歸依。言如來者是真實依。此二歸依以真實義。即名究竟歸依如來。
      《菩薩善戒經》:菩薩受持菩薩戒者。終不自念我所受戒齊從和上師邊受得。自念乃從十方諸佛菩薩邊受。我若從師及和上邊受得戒者。不名菩薩戒。若從十方佛菩薩邊所受得者。乃名菩薩戒。菩薩摩訶薩若分別十八部僧不名得菩薩戒。若能等觀悉是十方諸佛菩薩弟子者。是名得菩薩戒。
      儀式皈依固然是佛教的方便,然法無決定。執形式皈依和執無形式皈依都不符合佛教的中道精神。《佛藏經》、《大般涅槃經》中指出不是為了成佛而出家的所謂僧人不在僧數!在《大般涅盤經金剛身品第五》:“善男子,我涅盤後濁惡之世國土荒亂,互相抄掠人民飢餓,爾時多有為飢餓故發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為禿人。”
      維摩詰經》對一切眾生說:“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可見佛所說的居士和僧人是發成佛心者,不是發心成佛者即便剃光了頭也不在僧數。

      事佛三種分別

      《佛說分別經》開示:
      佛言。事佛有三輩。一輩者為魔弟子事佛。二輩為天人事佛。三輩為佛弟子事佛。
      何謂魔弟子事佛。佛言。雖受佛戒。心樂邪業。卜問是祟解除禱祀。信有家親丈人。不信正真。不知有罪惡之對。假名事佛。常與邪俱。死墮無擇地獄。受苦長久。久乃出為魔邦屬。諛諂妖[女*瞿]。難可得度。是曹輩人。宿命余福。暫得一時。見於正道。心意瞢瞢難曉宿。已當復更入邪見無窮已也。是為魔弟子事佛。
      何謂天人事佛。受持五戒。行於十善。死死不犯。信有罪福。作是得是。壽終之後。即生天上。是為天人事佛。
      何謂佛弟子事佛。奉持正戒。廣學經戒。修治上慧。知三界苦。心不樂著。欲得解脫。行於四等六度。愍傷眾生。欲安濟之。不貪身命。知死有生。求長益福。不為邪業。是為佛弟子事佛。

      邪見罪重

      佛藏經》云:若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嫉嗔恚邪見。 是人為是常殺生不常奪命不。不也世尊。在家殺生不常奪命。殺生時少不殺時多。 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偷盜。偷盜時多不盜時多。世尊。不盜時多。 舍利弗。於意云何。若人邪淫。邪淫時多不邪淫時多。世尊。不邪淫時多。 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嫉嗔恚時多。不嗔恚時多。世尊。不嗔恚時多。 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世尊。十不善中邪見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見者垢常著心。心不清淨。
      大智度論》云:“邪見罪重,故雖持戒等身口業好,皆隨邪見噁心。如佛自說,譬如種苦種,雖復四大所成,皆作苦味,邪見之人亦復如是,雖持戒精進皆成惡法。

      正見信佛

      什麼是信佛
      華嚴經》開示: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
      華嚴經》破地獄偈: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金剛經》破相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華嚴經》成佛偈:‘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寶積經》:"大王。一切法無生。此是陀羅尼門。何以故。此名陀羅尼門。於此一切法。無動無搖。無取無舍。是名陀羅尼門。大王。一切諸法不滅。是陀羅尼門。何以故。不滅是陀羅尼門。於中一切法無動無搖。無取無舍彼陀羅尼門。
      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華嚴經》開示:
      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
      又,“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成正覺。”
      初發心便成等正覺
      華嚴經梵行品第十二:“觀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電如響如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者。以少方便。疾得一切諸佛功德。常樂觀察無二法相。斯有是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