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住

無住

佛教語注音

無住

釋義

佛教語。實相之異名。謂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起,故云無住。故無住者萬有之本也。佛教稱“無住”為萬有之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住
  • 拼音:wú zhù 
  • 注音:ㄨˊ ㄓㄨˋ
  • 釋義:佛教語
佛教術語,無住禪師,人物生平,史籍記載,

佛教術語

無住,為實相的別名,大乘經典皆以此為主旨。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本來沒有自性,自性為空,所以沒有所住,一切法皆是因緣相合而生(道家所說的五行相生與此同義而異名)。並且無住為一切法的根本,是般若實相。 無住,不僅解釋了萬法皆自性空,同時,又是對治各種妄心的萬能智慧藥,在修行中,應時刻體會、用心觀察、與無住相應,則可與勇猛精進。
維摩經觀眾生品曰:‘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同注曰:‘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 起信論義記上曰:‘夫真心廖廓。(中略)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宗鏡錄八曰:‘文殊師利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 唐張說《雜詩》之四:“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後生。應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謝勮 《游爛柯山》詩:“惟將無住理,轉與信人說。月影清江中,可觀不可得。”

無住禪師

人物生平

1、保唐無住
無住(713-774年)唐代高僧。俗姓李,法名無住。鳳翔郿縣(治所在今陝西眉縣)人。他是無相禪師的弟子。在禪宗的法統上,具有智詵慧能二系的雙重性,是十大禪派別之一的牽頭人。因住持成都保唐寺,故稱”保唐無住“。無住的傳法年代,從永泰二年(766)九月受請住持保唐寺,到大曆九年(774)六月圓寂,總共八年時間,幾乎全在唐代宗大曆(766-779年)年間,故無住禪師被稱為“大曆保唐寺無住”。
2、朔方從軍
唐代塞北重鎮靈州(又稱朔方、靈武,治今寧夏吳忠市),佛教盛行, 有龍興寺、廣福寺、念定院等佛教寺廟以及靈州賀蘭山白草谷道場, 不少僧侶曾駐錫此地。《歷代法寶記》 記載, 無住禪師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二十歲時,代父從軍,駐於朔方(即靈州,今寧夏吳忠市)。他膂力過人,武藝高強,當時唐玄宗派信安王李禕為朔方節度大使,見他有勇有謀,便委任他做朔方節度使“衛前游弈先峰官”,即巡邏隊長之類的武官。
3、出家為僧
但無住不為名利所累,卻有出家的志向,天寶年間(741-755),先到太原參拜自在和尚。並依之削髮披衣。天寶八年(749)受具足戒,然後在五台山清涼寺學習。天寶九年(750),至西京(即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安國寺、崇聖寺往來掛單。 “天寶十載(751年),從西京卻至北靈州, 居賀蘭山二年。”由此可見,早在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年), 靈州以及賀蘭山白草谷,就已成為不少佛教僧侶修行的道場。
4、無相弟子
無住在靈州見到劍南金和上無相禪師的俗家弟子曹瑰,得聞無相禪師大名,有意入四川跟他學習未果。到了至德二年(757)十月。無住從靈州出發,南行至鳳翔,入住太白山(在陝西眉縣附近)。一年後,經南涼州(今陝西省略陽一帶,南下即是四川廣元),乾元二年(759)正月到“成都府淨泉(眾)寺”,見到無相大師。當夜,隨眾受緣(受緣是無相禪師教授弟子的法門,與慧能大師授無相戒類似),經日三夜。後聞金和尚“緣何不入山去,久住何益”之句,默然往四川西北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縣)的天蒼山(又名白崖山,屬岷山山脈)坐禪修行。
5、保唐宗師
無相禪師對他默然修持的態度極為欣賞,並傳信衣等物,表示承認他為嗣法弟子。後來無相圓寂,無住受地方官員宰相、劍南節度使酷好佛圖道的杜鴻漸(709-769)以及西西川節度使崔寧(712-783)之請,而住持大曆保唐寺,大弘“無念”禪法,接引群機,後人稱其流派為保唐宗師。大曆九年(774),無住圓寂,世壽六十一歲。
無住禪師作為保唐禪宗的創立者,其禪學淵源在南北之間融會,既主張“無念”的南宗頓悟禪法,又致力於“息心滅妄”的北派禪學,“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在南北爭鋒時獨樹一幟,成為唐代十大禪系之一。保唐宗興也匆匆,衰也匆匆,對其禪學思想進行研究,借古以鑒今,為今日中國佛教的發展起著歷史的龜鑑作用。(20150511BSL)
無住(713-774)唐代高僧。無相禪師弟子。因住持成都保唐寺,故稱”保唐無住“。在禪宗的法統上,具有智詵慧能二系的雙重性,是十大禪派別之一的牽頭人。

史籍記載

據宋朝普濟禪師的《五燈會元》記載:
益州保唐寺無住禪師,初得法於無相大師。乃居南陽白崖山,專務宴寂。經累歲,學者漸至,勤請不已。自此垂誨,雖廣演言教,而唯以無念為宗。
唐相國杜鴻漸出撫坤維,聞師名,思一瞻禮,遣使到山延請。時節度使崔寧亦命諸寺僧徒遠出,迎引至空慧寺。時杜公與戎帥召三學碩德俱會寺中。
致禮訖,公問曰:「弟子聞金和尚說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是否?」師曰:「然。」
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師曰:「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名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
公曰:「後句‘妄’字莫是從心之‘忘’乎?」曰:「從‘女’者是也。」
公曰:「有據否?」師曰:「法句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公聞疑情蕩然。
公又問:「師還以三句示人否?」師曰:「初心學人,還令息念,澄停識浪,水清影現。悟無念體,寂滅現前,無念亦不立也。」
於時庭樹鴉鳴,公問:「師聞否?」師曰:「聞。」鴉去已,又問:「師聞否?」師曰:「聞。」公曰:「鴉去無聲,云何言聞?」師乃普告大眾曰:「佛世難值,正法難聞,各各諦聽,聞無有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
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當知聞無生滅,聞無去來。」公與僚屬大眾稽首。
又問:「何名第一義?第一義者,從何次第得入?」師曰:「第一義無有次第,亦無出入。世諦一切有,第一義即無。諸法無性性說,名第一義。佛言有法名俗諦,無性第一義。」公曰:「如師開示,實不可思議。」
公又曰:「弟子性識微淺,昔因公暇,撰得起信論章疏兩卷,可得稱佛法否?」師曰:「夫造章疏,皆用識心,思量分別,有為有作,起心動念,然可造成。據論文云:‘當知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著言說相,著名字相,著心緣相,既著種種相,云何是佛法?」
公起作禮曰:「弟子亦曾問諸供奉大德,皆贊弟子不可思議。當知彼等但徇人情,師今從理解說,合心地法,實是真理不可思議。」
公又問:「云何不生?云何不滅?如何得解脫?」師曰:「見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滅。既無生滅,即不被前塵所縛,當處解脫。不生名無念,無念即無滅,無念即無縛,無念即無脫。舉要而言,識心即離念,見性即解脫。離識心見性外,更有法門證無上菩提者,無有是處。」
公曰:「何名識心見性?」師曰:「一切學道人,隨念流浪,蓋為不識真心。真心者,念生亦不順生,念滅亦不依寂。不來不去,不定不亂,不取不捨,不沈不浮。無為無相活鱍鱍,平常自在此心體,畢竟不可得,無可知覺。觸目皆如,無非見性也。」
公與大眾作禮稱讚,踴躍而去。師後居保唐寺而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