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河趙

鄖陽河趙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境內眾多趙姓宗族其中一支的稱謂。“河趙”,寓意“沿河而居的趙姓”。鄖陽區的前身是湖北省鄖縣,原為湖北省鄖陽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故稱“鄖陽”。2014年9月國務院批覆鄖縣劃入十堰市為“鄖陽區”。本族人為了區別於其他趙姓,自稱“鄖陽河趙”。該族是鄖陽區最大的一支趙姓,人口約有三萬多。其主要特徵是,字輩譜沿用“…… 守(中)久(鳳)延長 佑信保慶……”。全族分別居住在本區境內漢江沿岸的城關、楊溪、安陽、青山、茶店等鄉鎮的三十多個村莊。歷史上因該地段土地肥沃,水路運輸方便,文化較為發達,所以族內才俊輩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陽河趙
  • 外文名:yunyang hezhao
  • 中國十大姓:排名第八位
  • 遷鄖始祖:趙槐
  • 百家姓:排名第一
  • 授姓始祖:造父
遷徙源流,分布慨況,字輩譜,家譜文獻,著名人物,

遷徙源流

據本族民國十九年(1930年)所編修祠續譜啟事中記載,遷鄖始祖趙槐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自江西南昌府珠石巷遷居鄖縣青山鎮琵琶灘村白岸漢江河畔,以墾種河灘地和捕魚以及水上運輸為生,至今墳墓尚存,2007年重修。趙槐生子八人,人口繁衍旺盛。明清兩朝,後代逐步向漢江上下游的楊溪鋪、青龍泉、趙坎、余咀、崌峪、安陽等地遷徙,至共和國成立時,鄖縣境內已形成三十多個群居村落
遷鄖始祖趙槐墓遷鄖始祖趙槐墓

分布慨況

經過四百多年的時代變遷,人口不但繁衍,遷徙無序。僅1968年丹江水庫蓄水前和2011年“南水北調”工程的兩次移民,本族約有三千多人先後遷往江漢平原襄陽宜城鐘祥潛江仙桃天門漢陽(今武漢市蔡甸區)、京山嘉魚團風等縣市。新中國成立後,又有無數人以參軍、招工、求學、經商等方式遷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其中尤以十堰市區和鄖縣城區最多。鄖縣境內本族人群居的村落分布如下:
楊溪鋪鎮:趙家坡、財神廟(青龍泉)、楊溪鋪、關門山、孟家莊,田咀、鮑溝趙灣、遼坡、曹家溝、大窪、四山埡、百爐溝;
安陽鎮:安陽口、大竹園、後溝、周家坡、大峪溝、余咀村(田坎、趙家堡、楊州窪)、崌峪村、汪溝、標湖、肖溝、傅家灣、吳家坡、葉曼、盆窯;
青山鎮:趙坎、尖灘坪、石灰窯、琵琶灘、白蠟樹溝、任家窪;
茶店鎮:長嶺黃家窩、櫻桃溝;
譚家灣鎮:莫烈溝、馬家溝、香爐山、圩坪角山;
鄖陽河趙聚落分布圖鄖陽河趙聚落分布圖
城關鎮:後店子村黑山;
1949年遷居台灣的有:趙宗璧(又名趙題,吳家坡)、趙鐘華(孟家莊)、趙鐘華(趙坎)、趙文麟(城關)。

字輩譜

《鄖陽河趙新編字派譜》
古人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根深則葉茂,源則流長”。趙姓自西周穆王時,造父為穆王駕車平亂有功,賜封趙城(今山西洪洞縣趙城鎮)開創趙姓,迄今已近三千年,是中國歷史上得姓最早的家族之一。三千年來,趙族創造了自己的輝煌業績。先後創建了三個王朝,即戰國時期趙籍所建的趙國西漢初期趙佗所建的南越國,和五代之後趙匡胤所建的宋朝。至於歷代在朝的達官顯貴更是數不勝數。由於這些播遷,趙姓人已經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外,人口逾七千萬,占據中國前十大姓的第八位。趙族雖源出一脈,但歷盡滄桑,遷徙靡常,除宋室後裔仍沿用太祖太宗魏王三派玉牒字派外,其餘趙姓已分門別戶,各立字派譜系,故各支裔衍流已難以追溯清楚。
我鄖陽河趙始祖槐公,祖籍陝西臨潼縣,於明朝後期遷往江西南昌府珠石巷。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又遷鄖縣,定居於琵琶灘村白岸漢江河畔,至今墳墓尚存。(關於始祖之前的淵源,鐘華守強二人於去年曾赴南昌與臨潼查訪,因無翔實線索,加之年代久遠,查訪無果。)槐公生子八人,人口繁衍旺盛。明末清初,後代遂向漢江上下兩岸的楊溪舗、趙坎、田坎遷移,以墾種河灘地和從事水運及捕魚為業,故稱“河趙”。清朝乾隆年間,在楊溪鋪建有祠堂,早期先祖牌位齊全,並刻有三塊石碑記載我族歷史,一九六○年縣政府修建譚家灣水庫時,將石碑徵調用於壩底蓋漏管使用,致使碑文失傳。祠堂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文物全部遺失。歷經明清兩朝,河趙人口迅速發展,不斷向周邊擴散,至民國時期已遍布鄖縣安陽、楊溪、大堰、青山、茶店、白桑六個鄉鎮,形成三十多個群居村落,人口約六、七萬。在此期間各聚落皆有人先後遷往外省外縣(包括台灣省)。共和國成立五十多年來,以升學、參軍、務工、經商等方式外遷人口數以萬計,涉及全國各地,尤以鄖縣城區和十堰市區為多。公元一九六八年前後,丹江庫區搬遷時,楊溪舗、青龍泉、趙坎、安陽口等聚落,約有千餘河趙人舉家遷往漢陽、嘉魚、京山、潛江、鐘祥等縣市。近年,南水北調啟動,還將有大批人口外遷。
四百多年來,我河趙一族世系分明,昭穆井然,全仰賴於始祖遷鄖時立下的“廷大光章……守久延長”十六輩字派。在即將用完時,族中先賢們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又續“佑信保慶……載福爾昌”二十四字,目前已啟用。數十年來,受“文化大革命”思潮的影響,宗族傳承文化漸次式微敦睦宗親、崇尚孝悌之風日趨淡化。幸而今逢盛世政通人和,人民豐衣足食,曾長期遭受貶抑家譜文化再度復興。三年前,旅居台灣的族胞鐘華回鄖倡修《鄖陽河趙族譜》,編譜蕆事,付印之際,族人紛紛建議,為使我河趙一族世系千年不,昭穆代代分明,宜再增續若干字派。同時對民國十九年所續二十四字中“澤厚自吉 継善集祥”的 “ 吉、 継、集”三個鄰近的同音字作修改。經商議,保留“吉”,將“継”改為“至”,“集”改為“呈”。並將我族前朝留傳下來的一份未推行實施的修祠續譜啟事中所列的三十二個字,略作改動增續於後,一併印出分送各地。希望我河趙族人今後儘量採用派字取名,以彰顯昭穆,敦睦宗親。幸哉!願我河趙一族枝繁葉茂源遠流長,継継承承接續罔替
廷大光章 明之文邦 興紹克(奎)永(璧) 守(鐘)久(鳳)延長
佑信保慶 著述定良 澤厚自吉 至善呈祥
培元合德 載福爾昌
敬承先業 寶全倫常 修齊崇本 繼傳書香
家道丕振 奕世榮光 立行樹志 賢聲恆揚
發起人 趙守強 趙金剛 趙鳳順
趙鐘華 趙守浩 趙延平
公元二○○七年九月
鄖陽河趙新編字派譜 原版鄖陽河趙新編字派譜 原版
字派譜編審人合影字派譜編審人合影

家譜文獻

2003年,旅居台灣的本族同胞趙鐘華先生回鄖探親,動議編修族譜,找到本族趙守強、趙金剛二人商議,得到二人支持與配合。於是由他出資,開始奔赴各個聚落調查登記。歷時四年,於2007年九月《鄖陽河趙族譜》面世。全書四十多萬字,追溯鄖陽河趙家族歷史兩百多年,收集本族三十九個聚落的世系源流和世代人名四萬餘,將中國趙姓和本族歷史演變慨況盡收書內。並附有彩頁圖片及本族“精英錄”,印刷600本,每個群居村落免費贈送一至二本。同時將《鄖陽河趙新編字派譜》印刷1000份,無償分發各地。《鄖陽河趙族譜》的面世,為本族整理了一部珍貴的家族史料,將流傳百世,對於增進本族昭穆井然與敦睦宗親起到重要作用。
鄖陽河趙族譜鄖陽河趙族譜
————————————————
《鄖陽河趙族譜》序一
(台灣) 趙鐘華
本文作者 趙鐘華本文作者 趙鐘華
編纂鄖陽河趙家譜,是我蓄之已久的一個最大心愿。完全主動、獨自負責,不受任何壓力。“河趙”一詞,由來已久,昔在鄖陽本地,若說到趙族,大都脫口而出,就有山趙與河趙之分。兩趙稱謂,並無嚴格定義。所謂“山趙”,指居住在安陽龍門一帶的趙姓,因其分居安陽口北山與南山,靠耕種山地為生,故曰山趙。而“河趙”則指縣城至安陽口一帶沿漢水兩岸而居者,靠耕種河灘地和經營水運為生,故曰“河趙”。雖同屬趙族,因支脈不同,各有譜系,所以有別。
民國三十八年春,我就讀武昌“國立湖北臨時中學”,時値局勢非常混亂,社會動盪不已,欲求個安定環境繼續學業,遂以學生身份隻身到了台灣。當時高中尙未業,所以後來高等敎育,都在台完成。
無巧不成書,巧的是來到台灣的幾家鄖縣趙氏子弟都屬河趙。分別來自四個聚落,計安陽楊灣,漢江南岸趙坎,北岸楊溪鋪以及城關。這四人兩輩趙氏現都定居(移民)到台灣了,成了開台的始祖。百千年後,台地子孫若追源溯始,尋根究,此次所編的族譜,就是重要可供參考的文獻了。同時我們也可想像鄖地河趙稱得上是個大族,因其族大,所以來台灣的較之他族為多。
何以我發願要編纂族譜?其最大的潛力來自父母。當我八九歲尙未進城讀書之前,已在鄉村讀了幾年半新半舊的初級國小,略識之無。其時父親每年在秋收之後,有件例行的大事,於農曆十月初一,必在村外十字路口,擺設小三牲供品,焚燒紙錢,呼喊歷代祖宗名諱,前來歆饗。這種祭祀儀式,淺顯地說,即古代的“年成”吿廟。如《禮祀·月令》所載:“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飲烝大割公社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照理這種吿祖宗歆饗年成豐收祭祀,應於祠堂行之,但距離甚遠,所以父親從權。其實父親亦讀書不多,僅能記個流水賬,談不上“學問”二字,一生務農,這樣行為不知是傳承,或由他處學來,不得而知。我因讀了幾年書,已上十歲,母親認為應該懂些事了,所以每次都提示我去聽聽父親所喊的那些祖宗的名字,並囑咐要牢牢的記住,大有薪火相傳之意。這自是一個良好的敎育機會,知道尊祖敬宗,感恩祖德餘蔭,所謂繼志述事的大孝。後來年歲漸長,回想起來,我那不識字的母親,一個鄉村地道的農婦,敎養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高明與賢慧,這影響了我一生的思維,進而對家族產生莫大的興趣,留心和關注。
我始祖槐公,於明朝萬曆初年自江西省南昌府遷來之後,已歷四百餘年,瓜瓞綿綿,子孫蔚為鄖地大族,建祠堂,制宗軸,勒石刻碑,惟似乎沒有編過族譜。族譜乃族史文獻,白紙黑字,或抄寫或印刷,匯整為冊,成了有形的文物,可藏之宗祠,可傳之家戶,縱有天災人禍,也絕難毀滅殆盡。但經我們訪遍全族,竟無人知曉,可見四百多年族譜未曾編纂,不禁令人惋惜,感到特別遺憾!可是,亡羊補牢猶為未晩,身為後裔的一分子,今天該是我們編纂族譜的時候了。
然而編撰族譜談何容易,它需要相當的財力、人力、物力。這任務是非常艱巨,而且困難重重。商朝古賢傅說曾經講過:“知之艱,行之艱”。的確,有時我們計畫做某件事,深思熟慮,絞盡腦汁,以為周詳完備;及至開始工作,卻發現依然漏洞百出,窒礙難行。這說明了雖有充足經費,不定能圓滿達成。如無得力的人手,仍屬枉然。而人力更為重要,彈性最大。何況尙須任勞任怨,有始有終。說來眞是一個難字了得!
俗話說錢非萬能,但沒有錢則萬事不能。編族譜自然需要經費,惟如何籌措,獨資或集資,頗費周章。根據經驗法則,人際關係中,錢是最敏銳而傷感的問題。族譜乃公益事業,獨資最好,單純利落。可是有誰能這樣慷慨?墨子兼愛,損己利人;楊子為我,拔一毛利天下不願;二者均屬極端,不足取法。而集資呢?更為麻煩。 民國十九(1930)年以楊溪鋪為中心所發起者(原件製版附後),甚具規模,章程辦法,巨細詳備;人員組織,責任分明;每戶出資則以年收成糧食升斗計算,設定標準,或折銀兩亦可,富者兼及課租。惟紙上談兵容易,實行起來卻也未必,或許集資失敗,胎死腹中。另為在馬家溝發現的修祠續譜啟事(原件製版附後),該啟事今僅存留一份,時間或在十九年之前,均屬手寫石印本,字跡工整,其集資辦法,按每戶丁口春秋兩季收成攤派。然啟事無年月,亦無發起人署名,可能無人附和,自是不了了之。
所以此次編譜,我考慮再三,為求時效,只好自我突破。開歷來少有獨資承擔先河。去台五十餘年,愧對父母祖宗,仕宦不達,經商無能,惟讀書自勵,一生從事文化敎育工作。然五十多年,幸賴祖宗保佑,生活甚為平順,勤儉持家,總算餬口有餘。是以這筆編印經費,深覺義不容辭,自能為族人盡一分心力,做一點奉獻,也是理所當然,甘心情願。
河趙旣為當地一方的大族,而四百多年族譜竟付闕如,該是多大的缺失,裔孫,能不汗顏!因此下定決心,無論怎樣艱巨,如何困難,要把它編印出來,公之於世,敬宗收族,承先啟後,以吿慰始祖槐公在天之靈。我們知道,所謂國有史,族有譜,家有傳,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基本文化,族譜即為文化的一環。族譜亦稱宗譜,即祖宗的譜系,世世歸宗,代代會元,統元會宗,永續不絕,亦如國之有史。這種以血緣關係發展的族史,彌補了國史的不足,而顯示了中國社會結構的特性。近代世界級的偉人,創建民國孫中山先生,學貫中西,在他的巨著《三民主義》於“民族主義”首章中,即特別讚賞宗族構成中國社會的這一層級。他說:“中國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係,是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再然後才是國族,一級一級的放大,有條不紊,大小結構的關係,當中是很實在的。”“外國則是以個人為單位,所以說國民和國家結構的關係,外國不如中國。”《尙書·堯典》記載:“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旣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的治平功夫,亦是由家族入手,逐漸擴充到百姓,然後才能使萬邦協和。可見以血緣關係凝固的宗族這一級,在中國社會結構中,它上忠於國家,下孝於家庭,對於鞏固國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這個民族與文化之能長存於世,原因即在此,這也是我們編宗譜的價値與意義。
《高僧傳初集卷一·曇摩耶舍》:“道假眾緣,復須時熟。”十多年前我每次回鄉探親掃墓,無不倡議和希望族人能把河趙家譜編印出來,似乎曲高和寡,無人回響,故遲遲不能兌現,正是所謂“時熟”問題,蓋時機未成熟也。其時風氣閉塞,編纂族譜,甚至族人共聚,都頗為禁忌。直到最近幾年,不說我們旅台的鄉友有此希望,而在當地已有好幾個家族居然捷足先登了。這使我想到常為人忽略的話題。譬如“文化”一詞,看似空洞,極為抽象,但確是一個十足的有機體。有時候它被壓抑,折損,或是摧毀;一時的式微、消沉、或中止。假以時日,它會逐漸地復活,浴火重生。因為它是有機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此所以十幾年前無論我如何的熱心倡導,卻孤掌難鳴,到近幾年則普獲全族人的共識與支持,眞不可同日而語
但當我們準備就緒,著手工作的時候,卻面臨了現實的困難。旣然祖先未編宗譜,就無例可援,一切須從零開始,手頭沒有任何數據,空空洞洞,不禁令人茫然!而所有文物,祠堂、宗軸、刻石,甚至祖宗廬墓的碑文等等,都在公元一九四九年後,一則未幾即於下游均縣境內,丹江入漢水之口,修建攔河大壩,蓄水回流上達二三百里,縣城與楊溪鋪均已淹沒,建在楊溪鋪的祠堂亦被波及,一切文物流失無存。二是積極開發耕地,四處修渠築塘(水庫),在在都需大量建材,於是祠堂與墳墓的磚石,正好派上了用場,拆個精光。然築壩修渠,講求水利,固是國家重大建設,造福百姓,無可厚非。只可惜忽視了文物的保存,未免一失。尤其我們河趙根據地均在漢水兩岸,祖宗墓葬,非淹即拆。因此我們想在祖宗墓碑上獲得一鱗半爪,亦完全落空。幸好文革期間破四舊時,族人冒著遭受批判的危險,保留了一疊民國十九年發起重修祠堂以及續譜的啟事通知單,前已述及,序言中簡略地說明了始祖槐公遷鄖的概略狀況,雖然不過二三百字,卻是一份眞實而重要的文獻。槐公來自江西省南昌府,與父老相傳完全符合。這份文獻上也明載著四百年來沿用的譜系十六派字,即“廷大光章,明之文邦,興紹克永。守久延長”。但這份文獻實在太過簡略,微乎其微。而且十六派字究來自原籍抑或來鄖之後新訂?又始祖何以不辭辛勞,孤家寡人,千里跋涉,由南昌府的良田美地進入鄖陽山野荒僻之區,是何原因?以及“鍋八塊”之說等等都是問題。
再次的困難是田野調查工作,希望實地了解數十個聚落各支脈分布的狀況,以及這些聚落歷代祖宗墓葬中有無碑文留存可供參考。可是聚落是這么眾多,部分且遠在數十里之外的窮鄉僻壤,每去一個聚落來回就需一個工作天。雖然現在鄉村公路都已開闢,小型車輛可以直達,但路況並不良好,崎嶇難行,並非時時可以暢通。至於墓葬狀況,四十年以前幾乎全毀,少數未毀的,農村限於經濟條件,不說是石碑,連個燒制的磚碑都沒有。那么墓主的名字與世系,自然都成了謎了。說到磚碑,惟雲彩山下六世祖趙之倫一支,原自楊溪鋪內遷,雖地理環境甚差,居民貧困,其墓葬間有一二採用磚碑。說來寒酸,惟刻文其上,亦頗能經久不致剝蝕,從而得知墓主名諱世系以及其奉祀子孫,也算差強人意。所以這一支就靠殘存的磚碑,之倫公以下十世接續完整,有條不紊。好則我雖早逾古稀,已是風燭殘年,然身體還算健康,各項工作常躬自參與。也許冥冥中祖宗在庇佑,使能及時完成河趙這四百年來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
我們訪問每一聚落,即委託一人代表,負責登記現有人數,按派字世系,一代代的向上追續,追的輩分愈高愈好。但年湮代沒,能追到三代以上就大不易了。甚至有些連祖父這一代都不知所以,遑論高曾?可見我們積極地編纂族譜,實有其重要性。歷來編族譜有一項不成文法則,即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實際上恐難做到。這是件大工程,限於種種條件,非群策群力莫能之為,所以我們這次編定之後,何敢奢望,期於後世那年那月才能踵事增華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為,任何困難,總有克服解決之途。此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于田野調查時我們終於在始祖槐公墓前的荒冢中,發掘了一方趙大雲的墓碑,屬燒制靑磚,已斷為兩截,但字跡清晰可見,為其“光”字輩六子之曾、玄孫諸房所共立。這一發現意義重大,按“大”、“光”兩派字,屬十六譜系的二、三世,那么槐公的世系必在“廷”字以上,這有兩種可能,兩種可能自有兩種結果。其一則十六譜字當由原籍所定,與始祖俱來,其二則譜字當出槐公之手,然文獻缺乏,無從考訂,至為遺憾,不禁令人徒喚奈何
編族譜如同寫史,核實為第一要義。世系不能亂,否則本末倒置。名諱不能錯,否則張冠李戴,貽笑大方。不溢美虛妄,否則祖宗心不安。所以我們的態度是非常的嚴肅,心情是戰戰兢兢。有許多姑妄之言,道聽途說,未經查證,寧缺勿濫。為此我們曾遠赴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學圖書館,去查考清康煕年間趙學積所編纂的《江西南昌趙氏家乘》。南下江西南昌市去尋宗訪祖。再度北上河南省鹿邑縣去找旁證,只因為民國十九年那一紙啟事通知單中曾提到河南趙來章於清乾隆年間任鄖縣知縣,資助過河趙修建祠堂。而他的名字有個“章”字,符合我們譜系第四世,他是鹿邑人,我們認眞的去查訪,能否得到些許蛛絲馬跡,或任何訊息。還有前面曾提到我河趙僅留下兩份極為簡略的啟事文獻,其中一件說始祖趙槐自陝西臨潼遷往江西南昌,為愼重起見,我們又不得不親赴臨潼去一探究竟。(以上這些跨省查訪均見後附趙守強所撰《追宗訪祖紀略》)
在編譜的過程中,族人漸趨共識,鑒於編纂族譜實非易事,紛紛建議,除現已啟用民國十九年所續二十四譜字外,公議再增三十二字,合共五十六字。若以三十年為一世,則可用到一千五百年之後了,可謂貽謀深遠。因之我們也在此特別呼籲,今後我河趙族人取名,最好採用譜字,切勿失誤。否則魯魚亥豕,意義全失。又何勞族內諸賢苦心孤詣遣詞用語,字斟句酌,求典雅,講音韻妙旨玄理窮精奧義,一以貫之的良法美意呢。是故衷心期盼,再三致意。
族譜蕆事,行將付梓,我們仍感惶恐。因為族繁人眾,地區廣闊。幾百年的社會變遷,天災人禍,兵燹劫難,或仕宦,或經商,或流落他鄉一去不返,或他鄉一二倖存音訊絕斷,種種都無從查考。尤以數十年前丹江水庫建成,大批河趙外移,分布華中一帶十幾個縣份,多數都與原籍失去聯繫,更增加了調查的困難。而鄖地亦有少數處於偏遠山村的散戶,連絡不到,難免有所遺漏,因此非常抱歉。但願我河趙世世滋長發皇,代代輩出賢良,熱心公益,再接再厲,適時續修族譜,期完善。
在此我要表揚趙守強與趙金剛兩位宗弟,這幾年我們一起工作,休戚與共,甘苦共嘗,特別是守強,他任執行編輯,得力的助手,主持編輯總務。凡重要的跨省造訪,他是全程參與,並作記録。其認眞負責,犧牲奉獻的精神,尤令人欽敬。還有各個支系聚落調查登記世代人口的負責人,他們都付出了極大的貢獻,謹此一併致萬分謝意。
又承蒙武漢大學圖書館善本書負責人李玉安敎授特予優惠,閱覽典藏民國以前數種趙氏家乘,以及湖北省圖書館楊詠梅女士熱心協助,查詢館藏僅有一套遜清趙氏族譜,供為參考,在在均令人感激。並此致最高敬意,至深銘謝。
2007-05
————————————————————
《鄖陽河趙族譜》序二
趙守強
本文作者 趙守強本文作者 趙守強
蓋聞: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國有史彰善癉惡,萬代是非昭然不爽;家有譜以繼祖宗之世系秩然常新。《鄖陽河趙族譜》經過三年多的艱辛努力,終於付梓了。值此之際,我作為一個直接參與發動、調查和編輯的一員,真是感慨萬千,內心中有一股很大的驅動力促使我要在這裡說幾句。
自古以來,國運昌,家事興,盛世修譜成慣例。《鄖陽河趙族譜》的面世,是我河趙一族歷史上前無古人,首開先河的大事、喜事、盛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河趙一族在鄖縣,就人口而言,可稱得上是大姓。我在《鄖陽河趙繁衍概說》一文中曾估算,河趙一族現在約有五、六萬人(包括庫區移民和歷代各種原因離開原籍的),這在鄖縣的姓氏中,同宗同譜,世系不亂,人數眾多,可稱得上第一。可是,自我河趙始祖槐公遷居鄖縣四百三十年以來,從沒有編修過《家譜》或《族譜》。民國時期,雖有兩次動議修譜,皆因荒年兵燹饑饉交加,集資失敗,都未成功。歷史上給我們留下的文字史料,僅是兩份修祠續譜啟事(見本書附屬檔案)。這與其他有譜之族相比,可謂我河趙族的一大憾事,作為河趙子孫,不能不感到汗顏。這次編譜成功,總算填補了河趙族歷史上一個空白,為河趙族整理了一部珍貴的歷史資料,堪稱一件宗族延世功德事,上可慰籍先祖在天之靈,下可奉獻今世宗族眾生,更可澤被後世子孫。因此,這不能不說是件大事、喜事。
我河趙一族本是同根共祖,幾百年中出於生活家計,後裔分散遷居在三十多個村落(不含外遷和散戶)。由於歷代沒有編修族譜,現在基本上沒有人能說清始祖以下“廷大光章,明之文邦”八輩的世系分支與先祖名諱。有很多聚落說不清先祖從何分支,自何處遷來,更有許許多多的人說不清祖父與曾祖父名諱,何論高祖遠祖,真謂“數典忘祖”了。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祖先留下的十六輩派字卻堅挺地統攝著三十多個聚落的宗族觀念,才使我河趙一族譜系不亂,昭穆有序。這當然得益於先賢們在民國十九年所編印的續譜文獻。如果沒有這份文獻的傳播,隨著歷史風雲的變幻,斗轉星移,朝代更替,戰亂紛呈,災禍頻仍,祖譜無存,在口述言傳中勢必以訛傳訛,將錯就錯,世遠無稽,昭穆難辨,可真是“將年久而跡漸晦,族日眾而誼漸疏”,同族相見視若路人。基於此,《鄖陽河趙族譜》的問世,無疑將對後人敦親睦族,彰顯昭穆,弘揚孝悌,鞏固宗族倫理,促進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起到重要作用。
古人云:“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的系脈中蘊含著血緣與倫理文化的永恆關係,共同領悟的是更寬廣、更深厚的民族認同感和歷史責任感,這就是“家譜文化”的凝聚力所在。可以構想,隨著中華民族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復興,人們敬宗追祖,崇尚傳承的風氣也會與日俱增。數十年或數百年以後,河趙一族外遷子孫中的發達者,定會有像海外僑胞一樣回鄉尋根問祖的,屆時,有人會翹首問蒼天,先祖英靈今何在!答曰,譜書有傳,歷歷在目。
何為盛事,盛大之事也。我河趙一族自始祖槐公以下,世代蕃衍,族人日眾。這次所編之譜囊括散居在六個鄉鎮,三十多個村落,收錄人數達數萬之眾,是一個宏大的工程。目前,鄖縣編家譜蔚然成風,據我所知已成書者,有青山李姓、高廟李姓、青曲李姓、十方院胡姓以及柳陂朱姓與王姓,他們所收錄範圍大都在一、二個村,收錄人數均未過萬。相比之下,我們的工作量是何等繁重。好在我在鄖縣工作了四十多年,在這期間認識了許多河趙族胞,並知其是哪個支系聚落的人。於是便一一登門拜訪,給他們宣傳編修族譜的意義和調查登記方法,大多數人熱情回響。但仍有部分聚落沒有合適的人選,我們便租車走遍這些聚落,尋訪合適的調查人。編輯族譜對我們也是件陌生的工作,只好借鑑他族的經驗,取長補短。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仍有十幾個聚落調查人不願乾或不會幹而毫無進展,這種情況,曾一度使我們一籌莫展,大傷腦筋。放棄這些聚落?於心不忍,族譜不完善。思前想後,只有一個辦法:親自前去調查。沒想到效果很好,不但速度快,而且質量高,遺漏很少。歷時數月,終於完成了調查工作。說到此,應該感謝族中同胞,我們每到一聚落都受到熱情接待與配合,都認為這是本族的一件大事、好事。經統計先後參與調查的達三十多人,歷時三年,不能不說是件宏大的工程,因此說也是件盛事。
家譜是記載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的歷史圖籍。趙姓在中國歷史上也算顯赫之族,世代簪纓,輩不乏人(詳見《趙族史略》)。可是,這次編我河趙族譜,追溯歷史約兩百年,既未發現富甲一方之戶,也未發現進士舉人之名,貢生秀才也是鳳毛麟角,這當然與鄖陽的經濟基礎和文化教育落後是緊密相關的。欣慰地是,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趙族卻湧現出六十多名本科大學生和十幾名實業家,在軍隊中任師團級軍官和地方政府機關中任縣處、科局級幹部的也有四十餘人。
北宋著名學者汪洙在其所著的《神童詩》中說:“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此話雖有偏頗,但仍不失為至理名言。試看今天的社會,科學文化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上到衛星上天,下至科學種田,全離不開文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已成不爭的事實。希望我族同胞,要高度重視知識,竭力培養子女讀書,成功之後,上可報效國家,下可光宗耀祖
族譜編輯結束,交付排版之際,族人建議:何不趁現在族人大量自由遷徙之際,在民國十九年所續二十四字譜之後,再增續若干字派,以保我河趙族譜系千年不亂,昭穆世代分明。我覺得很有道理,遂與族中賢達商議,普獲贊同。於是由我執筆撰寫序文,並將在馬家溝發現的未推行實施的修祠續譜啟事中所續三十二字略作改動,增續於二十四字之後。這樣以來,就有五十六字供後人使用,約可延續一千五百餘年。此舉可謂貽謀深遠。然而,其重要意義有二:其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五十多年中,以求學、參軍、招工和庫區移民等方式外遷河趙人不計其數,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農民子弟大舉外遷務工經商,去向遍及天涯海角,其中許多人將世代定居異鄉。我們這代人是承前啟後的一代人,對前輩分枝和外遷人去向尚能說清,新編字派譜也能送達他們手中,倘若推遲幾十年或數百年,音訊全無,誰能為之?其二,鑒於河趙族歷史淵源史料缺失的教訓,此次新編字派譜序文,將鄖陽河趙族歷史演變概況詳實地敘述其上,讓千年之後的河趙子孫盡知祖籍源流,遠在他鄉異域也可聯宗親、敘昭穆,豈不幸哉!
在這裡,我要說說編纂《鄖陽河趙族譜》的最大功臣——鐘華族兄。鐘華兄是我河趙族雲彩山孟家莊人。1949年以學生身份赴台灣,考入陸軍軍官學校,1960年從軍隊退役後,又考入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專攻秦漢上古史,畢業後一直從事文化教育工作。鐘華兄一生勤奮,酷愛讀書,通讀中國許多歷史名著,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四書》、《五經》等歷史典籍,所以他博古通今,知識淵博。幾十年來,他手不釋卷筆耕不輟,先後在台灣各大報刊上發表了一百多萬字的文章,並出版有散文集《人生之旅》。他還愛寫詩,詩集《旅台五十周年即事感懷詩草選》尚未出版。在他的散文和詩詞中,飽含著眷戀家鄉,感念父母的深深情懷。“羈旅天涯歸無期,故園情懷夢裡求”,“功名未成文章在,坐擁書城自得樂”,這就是他旅台幾十年的心情與生活的寫照
編纂河趙族譜,是他多年的夙願。前些年他雖多次倡議,由於沒有合適的人選配合與協助,一直擱置。二○○三年秋,我從鄖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崗位上退居二線休息,他約見我,倡導編修我河趙族譜。編族譜雖是件公益事業,但十分辛苦和麻煩,既要有滿腔的熱心,還要有吃苦奉獻精神,不講回報,任勞任怨。我當時想,既然休息了,閒著無事,況且身體尚健,為宗族做一件流傳千古的好事,何樂而不為!便欣然應允,協助他做些發動調查工作。三年多來,我們相處的日子甚多,他對編族譜矢志不渝興趣盎然,不僅承擔編譜費用,而且身體力行,躬親操作。為追溯我河趙的淵源,他不顧年逾古稀的高齡,帶領我下江西、上陝西、奔河北,去河南追宗訪祖,樂此不疲。在調查階段,他陪我們走訪了二十多個聚落,並親自執筆逐戶登記。今年盛夏,有一半聚落資料收集到手,他冒著酷暑,揮汗長天編輯。此事說著容易,做著難,洋洋數十萬字,是何等的辛苦啊!然而他無怨無悔。他為編纂族譜的執著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所以說,《鄖陽河趙族譜》的問世,首席功臣,舍他其誰?
鐘華兄對中國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十分熟悉和讚賞,在我們相處的日子裡,他耳提面命,給我講授了許多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使我受益匪淺。他還十分關心海峽兩岸關係,期望兩岸早日和平統一,一片赤誠愛國之心,溢於言表
《趙氏尊祖錄》序二:“尊祖敬宗,為宗族服務,祖宗在天之靈,當能默佑。”若果真如此的話,我希冀首先受到庇佑的當是鐘華兄與這次為編纂族譜作出貢獻的各聚落族胞。
《鄖陽河趙繁衍概說》
趙守強
本文作者 趙守強本文作者 趙守強
2003年,旅居台灣的族兄鐘華回鄖發起編修我河趙族譜。當時恰逢我從工作崗位上退居二線休息,便欣然應允配合他做一些發動調查工作。兩年來我與鐘華、金剛二兄走訪了縣內三十多個河趙群居村莊,大致掌握了一些各支脈繁衍遷徙的情況。族譜進入編輯時,鐘華兄囑我寫一篇鄖陽河趙繁衍遷徙的概況編入書內,於是我勉為其難,寫此拙文以族人。
“河趙”稱謂的由來
我在孩提時代常聽父輩們說,安陽口有個上趙灣和下趙灣,住的全是趙姓人。但他們是山趙,而我們崌峪川的趙姓是河趙。相傳山趙和河趙的祖先原本是兄弟倆,遷來鄖陽時因圈地劃界鬧出糾紛而反目成仇,於是山趙劃山為界,河趙劃河為界,各續宗譜,互不相認,並以“山趙”“河趙”稱謂相區分。隨著時間推移,恩仇淡化,直至後來兩趙通婚。這一說法在民間流傳數百年,真真假假無人辨析。去年,下趙灣有個小青年對我們講:“我們那裡有一塊石碑記載著趙家的歷史,石碑就在某某家門前。”我們聽後如獲至寶,旋即前去考察。在一農戶門前土坡上發現了此碑。用水清洗後,字跡清晰可見。原來此碑記載的是“山趙”來源。大約是明朝前期山趙祖先從山西河間縣遷徙陝西商南縣趙川,後又遷至安陽口,一支住“北山”(龍門川北端趙山村),一支住南山(即趙灣背後山脈),“山趙”稱謂由此而來。現在看來前面的傳說純屬“戲說”。而“河趙”稱謂由來是很清楚的。河趙始祖趙槐在明朝萬曆四年遷來鄖陽時,大片土地已被先到移民瓜分殆盡,槐公便率家人定居在琵琶灘下游叫白岸的小地方(現青山鎮琵琶灘村二組)。據文字記載,槐公生子八人,後代繁衍旺盛。白岸這地方山多地少,土地瘠薄,難以養家餬口,於是在光、章輩人就沿漢江上下兩岸的楊溪鋪、趙坎、田坎遷移,以墾種河灘地和經營船隻水運及捕漁為生,故稱“河趙”。後來不知道以什麼方法和途徑獲得政府一項優惠,即縣政府將鄖縣境內漢江河段上至陝西白河,下到均縣的捕撈魚稅由始祖槐公徵收,世代沿襲。這一優惠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這一點是有據可查的,民國十九年修祠續譜啟事中有這樣一段話“祠堂無款,決難永久支持,茲擬我族魚稅全歸祠堂,作租洋若干,仍稞於族中有魄力人徵收繳納。”我思忖這似乎河趙家族是在替政府管理漢江河道事務。這真是住山靠山,住河靠河,難怪世人稱我們為“河趙”。
始祖遷鄖定居點與輩份考
四十多年前,我在鄖城上中學時,有一次搭乘老家生產隊進城運糞的木船回家,船行至琵琶灘下端白岸時,父輩們指著南岸山腳下一個大墳瑩說:“那就是我們河趙老祖先趙槐的墳,這可是一塊風水寶地啊”。這一情景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要修族譜,很有必要對始祖遷鄖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尤其是遷鄖後定居在什麼地方。我們手中僅有的文字資料有兩件,一件是民國十九年修祠續譜啟事(以下簡稱《正譜》,見本書附屬檔案一),另一件是在陳家曼村馬家溝發現的未注日期,未署名也未推行實施的修祠續譜啟事(以下簡稱《議譜》,見本書附屬檔案二)。《正譜》中說始祖“由江西南昌府移居鄖縣楊溪鋪”,而《議譜》稱由江西南昌府南昌縣“復遷鄖縣城東南界山保。”究竟哪一說是正確的呢?去年春季我與鐘華、金剛二兄親往始祖槐公墓地白岸進行考察。
白岸座落琵琶灘村漢江下游南岸,依山傍水座南朝北,至今這裡仍居住著二十幾戶河趙後裔和少數王姓。東面順江而下約五里地是趙坎,這五里河道狹窄,兩岸皆為峭壁,水流湍急,河水深不可測,俗稱“白岸潭”;西面順江而上五里是琵琶灘;南面背靠大山,山頂西南五里便是古驛站界山鋪;北面江對岸是崌峪高山嶺(今鐘家河村)。白岸這地方是由三條小山樑組成,遍地黑石聳立,土層瘠薄。三條山樑從南岸高山根部呈“川”字型垂直伸向漢江,奇特的是左右兩條山樑在伸向漢江時均扭頭朝向中間山樑,渾如三條蛟龍從山中衝出直入漢江狀,村民說,這叫“三龍戲水”。在中間山樑河對岸的陡崖峭壁上,有一對長約一米多,寬約二十厘米的乳白色石條幅,渾如一副對聯,人稱“對子石”。始祖槐公墓就座落在中間山樑的根部,與“對子石”隔江相望。墓呈園形,高約二米,占地20餘平方米,上面堆滿碎石,長滿灌木,既無墓牆,也無墓碑,墳前是已拋荒的耕地。墳墓的高大顯然是當地村民在耕地時將碎石揀出堆上墳頭,故地面逐年降低,墳頭逐年增高,基部已高出地面一米多。墳墓本來修有明堂,傳說是民國時期趙(坎)萬(家坪)鄉鄉長趙紹惠重修,1958年“大躍進”時被毀。故當地村民將此嶺叫“明堂嶺”。我們僱人對碑基進行挖掘,果然全是青磚石灰砌成,有兩個墳門,表明乃始祖夫婦合葬墓,可惜未見到任何文字信息。
再說這明堂嶺長約一百多米,寬約五十米,隨著向河邊延伸時地勢逐漸走低。由於村民們祖祖輩輩的造地活動,逐漸使明堂嶺形成了四個階梯式緩坡地。在始祖墓前二十米的地壋內曾埋有五、六座趙家祖墳,村民們說在“農業學大寨”時夷為平地。我們發現在第三個檔地里尚存一孤墳,近前挖掘,竟然發現一塊高約80厘米寬約50厘米的燒制青磚墓碑。雖然右上角已斷,但清洗後字跡卻很清晰,赫然露出“四房高祖趙大雲之墓”字樣。我們欣喜若狂,這是我們在考證河趙遠祖中獲得的唯一一件實物,碑上標有大雲世祖六個兒子“光賢、光聖……”名諱,落款為“四房合立”,時間為“清乾隆五十三年”(見本書插圖)。當地老者說,這是楊溪鋪趙家的祖先,舊社會楊溪鋪的人就是在這個墳前吃清明會,其他地方的趙姓人都是在趙槐墳上吃清明會。再向河邊走去,在第四個壋地內有三座墳瑩,經挖掘只發現少數青磚,沒有墓碑,我們估計應是“光”輩祖墳。村民們介紹,再向河邊丹江水庫水位線下還有許多趙家墳墓,少數有碑文,可惜水位未落,我們無法查看。以上說的是明堂嶺中軸線上的墳瑩分布。村民還介紹說,在明堂嶺左右邊坡上以及東邊叫“八房地”的小山樑上也埋有許多趙家的墳,現均已被毀。
根據明堂嶺上先祖們墳瑩分布情況,我們可以推斷出三點河趙歷史史實。其一,始祖槐公從江西南昌遷來時就居住在白岸附近。清朝至民國時期,這裡歸屬界山保管轄,這符合《議譜》之說,可見《正譜》之說不確切。這一點在我們訪問白岸和趙坎老人中也都說槐公遷來時住在白岸西南坡上叫碾子坪的地方。其二,自槐公以下三、四輩先祖大多數生於白岸,死於白岸。否則白岸怎么會有如此之多的河趙祖墳?因此白岸應是我鄖陽河趙的發源地。其三,始祖槐公的輩份應在“廷”字上一輩。明堂嶺中軸線上墳瑩安葬秩序完全符合鄖陽喪葬習俗,即長輩居後,晚輩居前。槐公墓之前大雲墓之後壋地中所毀之墳應是“廷”輩先祖之墓。我們在編譜調查中也查出兩位“廷”輩先祖名諱,一是楊溪鋪支脈一世祖叫“廷鋥”(音曾),二是趙坎與崌峪支脈的一世祖叫“廷熹”。《議譜》中有一語“自我七世祖永錫公倡修宗祠於楊溪鋪”也印證槐公是“廷”字上一輩,因為自槐公至“永之”輩剛好七輩。
河趙家族繁衍概況
始祖槐公定居白岸之後,人口繁衍很快,(據《議譜》所載,槐公生子八人,白岸現仍有“八房地”名,此說應可信),由於當地山崗連綿,土地瘠薄,難以養活人丁興旺的河趙家族,於是後代人陸續向外遷徙謀生。至共和國成立時,鄖縣境內河趙後裔已遍布楊溪、安陽、茶店、青山、大堰、白桑六個鄉鎮三十多個自然村落。幾百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謀生、經商、招工、升學、參軍和庫區移民等方式遷出縣外、省外的河趙人不計其數。本人曾用數學方法推算,現在河趙族至少有七、八萬人。
本來在“廷、大、光、章”四輩的昭穆世系是有文字記載的,《正譜》有這樣一句話“自章派以下,約十餘輩,故者約數千人,宗軸未有名。”這說明“章”派以上的譜牒是有的,可能存於楊溪鋪祠堂內。據老人回憶,祠堂內設有幾十個祖宗牌位,懸有《祖宗軸》,世系井然,並立有三塊大石碑,記載著我河趙的歷史淵源。可惜這些文物早已蕩然無存,三塊石碑於1959年修譚家灣水庫時拉去壓入壩底砌剅管用了,致使碑文失傳。
今天說河趙的繁衍概況,是我們在走訪各聚落時收集的線索,整理歸納起來的,因此只能是“概說”。河趙第一輪的繁衍遷徙,以白岸為中心,向東、西、南三個方向擴散。先從西路說起。趙大雲既然是楊溪鋪河趙支脈的先祖,從墓碑文字分析,大雲公可能生於明天啟年間,死於清順治年間。稱“高祖”應該是玄孫即之永、文輩所立,(說不定仍是永錫公所立),碑中注有六位“光”輩先祖名諱和夫人姓氏。估計應是“光”輩人遷居楊溪鋪,時間大約在清順治時代。可以說,楊溪鋪是河趙家族最早的分支地。據楊溪鋪趙族老人介紹,河趙人遷來時,楊溪鋪大片土地已被先前到達的孟、余、段三姓占有,並已初步形成上、中、下三店子。於是河趙人便臨江而居,稱為“前坎”,開墾“鄖洲灘”大片沙洲地耕種。時逢清政府推行“盛世茲生人丁,永不增加賦稅”(縣誌語)的休養生息政策,故人口很快繁衍,遂形成楊溪鋪第四大姓。在後來的數百年變遷中,土地權屬雖發生很大變化,但楊溪鋪以姓氏為特徵的聚落卻變化不大。一直到1968年丹江庫區搬遷時,“前坎”仍是趙姓的主要聚落。
楊溪鋪是鄖陽府的東大門,扼守鄖陽東面的水陸交通要道,土地肥沃,文化發達,從而加速了人口的繁衍,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很快凸現出來。趙姓本來占地不多,人口卻增長很快,於是以楊溪鋪為中心,形成河趙族第二輪的遷徙擴散。大約在清朝中後期,便有幾撥向西、向北遷徙。第一撥當數遷到雲彩山孟家莊的七世祖趙之倫,遷徙時間大概是在清乾隆前期,其後代在雲彩山一帶繁衍成一大姓,目前字派已用到“佑”字。第二撥是遷到鮑溝一帶的曹家溝、遼坡、趙灣、四山埡、百爐溝支脈。其中曹家溝與遼坡為一支,祖先叫趙楓業。四山埡和趙灣各為一支。百爐溝有三支,一支是從趙坎紹輩遷入,另兩支均從楊溪鋪遷入。第三撥是響水橋上下的青龍泉、趙家坡支脈。他們大概是文、邦輩從前坎遷出,後裔分住兩地。青龍泉支脈一部分人在庫區搬遷時外遷嘉魚和鐘祥縣,留下的後靠到現財神廟村。
鄖縣城西北十里的馬溝一帶居住著一支河趙族,在這次編譜中得知,他們的祖先叫趙文華,在清朝中後期從白岸遷移到此的。文華公生四子,其後代一支遷楊家溝(莫烈溝北面),另一支遷大堰黃家窩子,形成三個河趙聚落。
譚家灣原種場核桃樹埡村趙灣村民小組,住有二十幾戶趙姓,自稱是楊溪鋪河趙分支。大約在清末民初,因吃清明會與楊溪鋪人鬧出糾紛而反目,於是趙灣人從“邦世”輩下另立宗譜。其譜曰“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目前已用到“順、官”輩。想起也好笑,他們竟用舊時幼兒啟蒙讀物《名賢集》中兩句諺語作字派。族中子弟亦嫌字派太俗不肯沿用,起名隨意用字,也有少數人回到“鳳、延”上來。這次河趙編譜,該村人仍願意回歸河趙家族。經仔細調查,果然查出“國”輩以上三個“邦”輩先祖。因而就將他們收入本譜,列為“譚家灣核桃樹埡支系”。
再從東路說起。向東遷移的是“章”字輩兄弟倆。現在的趙坎村和崌峪、細峪川的河趙人均是趙彥章、趙富章的後代。這是東鄉河趙族傳說了幾百年的話,但繁衍發展的脈絡是怎樣的,眾說不一難以理清。這次調查中從趙坎村78歲老人趙永良口中說清了。大約在清康熙年間,彥章、富章兄弟二人離開白岸,兄彥章定居趙坎(青山鎮白果樹村),弟富章定居田坎(現在安陽鎮余咀村),兩“坎”隔江相望,均有肥沃的河灘土地。
先說彥章後裔繁衍情況。彥章生五子,除長子無後外其餘四子均有後代延續下來,其中次子明奎的後代最為興旺。發展到“文、世”輩,人口猛增,土地矛盾又出現,於是又形成以趙坎為中心的第二輪遷徙擴散。但這次擴散卻是以明奎世係為主,大約是“文”字輩一支向東五里的尖灘坪遷去,“世”字輩一支向對岸的肖溝遷去。尖灘坪一支再越兩代,分支又向河對岸的安陽口、周家坡遷去。遷往肖溝的世祖叫趙世華,生五子,長子興朝又遷細峪大竹園,生子紹傑、紹剛。四子興典遷崌峪吳家坡,生四子紹興、紹廷、紹謙、紹賢。其餘三子留住肖溝,後來肖溝興輩三房第四子紹宣又遷居汪溝。因此現在的趙坎、尖灘坪、安陽口、周家坡、肖溝、吳家坡、汪溝、大竹園的河趙人均是趙彥章後代。
再說富章後裔繁衍情況。富章定居田坎後,隨著後代人口增長,也不斷向外遷徙。向東遷的地方是詹坪趙家堡、馮家溝,向北遷的地方是楊州窪和崌峪川的傅家灣、葉曼、盆窯。西堰的後溝和大峪溝為數不多的河趙也是富章的後裔。
現在說說南路遷徙情況。南路可以說圍繞界山鋪周邊擴散。河趙群居的村落有琵琶灘、寨梁子、白臘樹溝和任家窪,他們都是直截從白岸遷出來的,時間大概在清朝中後期。這幾個聚落有個共同的特徵,即現在人的輩份都偏高,“永壁”輩人還不少,這和白岸現有的河趙人差不多。其中白臘樹溝支系在清末或民國初分出一支遷居茶店長嶺黃家窩,形成一個聚落。其餘村落的二次擴散只是些零星散戶,沒有形成新的群居村落。因此說,他們是最晚從白岸遷出的一批。
以上說的是河趙早期的繁衍遷徙情況。下面還要說一下,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多年來河趙遷徙變化情況。這可分三類情況,第一類包括求學、參軍、經商和國家建設招工等方式離開原籍。這一類是個龐大數字,只不過去向高度分散,可以說全國各地,但以十堰市區和鄖縣城區最為集中,其數以千計或數以萬計。第二類是丹江庫區移民。一九六八年丹江水庫即將蓄水,移民工作全面展開。庫區移民範圍上從柳陂、大堰,下至安陽、青山,而這段河域剛好是河趙聚落最多的地方。河趙外遷的聚落有青龍泉、楊溪鋪、趙坎、尖灘坪、詹坪趙家堡、安陽口。遷入地是漢陽、京山、嘉魚、潛江、天門等縣市。據《鄖縣誌》(2001版)記載,全縣移民12萬餘,其中外遷至上述縣市1.9萬餘人,其餘均在縣內安置或向高處後靠。這外遷的人群中河趙人約有數千人。遺憾地是,這次修譜無法將移民收入譜內。第三類是遷徙海外人。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台灣時,我河趙族有四人隨遷台灣。這四人是:崌峪吳家坡趙題(宗壁)、趙坎趙鐘華、雲彩山趙鐘華(本書主編)、鄖縣城關趙文麟。這四人除趙文麟在台灣未成家外,其餘三人在台灣均有兒孫(已列入本譜遷台支系),並事業有成。
最後補說兩件事。第一是族中祖輩流傳的說法。在前八世的先祖中,有一支或數支沿漢江而上在陝西的白河安康漢中一帶落戶,繁衍成若干河趙聚落。因缺乏史料也未作實地考察,在此不作論,謹作存疑。第二是族中廣為流傳的“鍋八塊”之說。這也是件說不清的事,兩年來走訪本族各支脈聚落,未發現任何可靠傳說或證據印證此說,詳情見本書《追宗訪祖紀略》一文。
民國十九年修祠續譜啟事  原版民國十九年修祠續譜啟事 原版
遷鄖始祖趙槐墓志銘
夫崇德報本,飲水思源。重修始祖槐公廬墓蓄志已久。惟近年來編纂鄖陽河趙族譜而四處奔波,無暇顧及丁亥秋,族譜付梓,執行編輯守強賢弟提議,何不趁熱打鐵,一鼓作氣,了此宿願。且編譜之際,族中數位精英捐資,加之發售少許譜書所得,故修墓之資無須另籌,事半功倍,一舉兩得。遂仰賴守強悉心籌劃,中義和延平襄辦剋期修成,終了此願。
我始祖槐公,祖籍陝西臨潼,生卒年已不可考。於明朝某時遷居江西南昌府,萬曆四年又遷鄖縣,定居此地西南二里處碾子坪,迄今計四百三十餘年。歷經三朝,族人蕃衍數以萬計,遂形成鄖地大族,且才俊輩出,代有賢達。更有眾多族人,或務工經商,或求學出仕,或移民搬遷,漸次播遷神州八方。蓋世事變遷,抑天災,抑人禍,祖墓變荒冢。我等雖無愧所,然豈敢矜持不惕勵,重修其墓,義不容辭。今新墓既成,實有厚望我河趙後昆。春秋祭祀,庶其勿替焉!銘曰:
界山巍巍,漢水泱泱;白岸傍水,隆起三崗;
始祖趙槐墓志銘始祖趙槐墓志銘
河趙始祖,長眠中央;萬曆四年,遷自南昌;
篳路藍縷,開闢洪荒;且耕且漁,安家定邦;
別子為祖,衍派分房;集善積德,子嗣興旺;
今逢盛世,國泰民昌;勒石刻碑,永傳馨香
雲彩山遷居台灣十三世孫 鐘華沐手恭撰
遷鄖始祖趙槐墓重修記
歲月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改革開放政策顯效,國富民殷,人民豐衣足食,宗族傳承文化悄然復興,修墳續譜之風日盛。2003年,遷居台灣的鐘華族兄回鄖捐資倡修我鄖陽河趙族譜,我任執行編輯。期間為收集資料,與鐘華,金剛二兄數次拜謁始祖墓地。目睹情景,陡生淒涼:明堂被毀,墓碑無存,亂石堆積,雜草叢生,香斷煙滅,狐兔出沒。禮云:入廟庭而思敬,過墟墓而生哀。為始祖後裔,焉不悲哉?編譜結束,我即倡議重修始祖之墓。遂用編譜餘款,勒石刻碑,顧工備料,依照明堂規制,剋期修成。
始祖葬此,民間傳為風水寶地。環顧四周,倚山臨水,左右三座小嶺猶如三條蛟龍,始祖墓端居中嶺頂部,宛若駕祥龍迎朝陽、出高山、飲漢水狀。吉兆子嗣興旺,人才輩出。故此嶺上下依次葬有始祖以下五、六輩數十位河趙先祖,所憾墳墓毀其殆盡,現有碑可查的惟有三世祖大雲公之墓。
始祖墓原本建有明堂(故此嶺稱明堂嶺),相傳為民國時期趙萬鄉鄉長紹惠公(趙坎人)所修,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被毀,墓碑佚失。本地村民介紹,民國時墓地香火興旺,每年清明,上至楊溪鋪下到安陽口,皆有大批河趙族人在此聚會祭祀。“大躍進”後,時政奉行“反封建”“破四舊”政策,祭祖活動成為禁忌。隨之毀墳造地,掘磚修塘,所有祠堂古墓夷為平地,故我河趙祖墳也未倖免。
始祖趙槐墓重修記始祖趙槐墓重修記
撫今追昔,感念始祖蔭佑,重修其墓,豎碑撰文,昭示後昆慎終追遠,世時祭奠,勿忘根本。
肖溝支系十三世孫 守強百拜恭敘

著名人物

本精英錄收錄範圍是鄖陽河趙家族的下列人員:①本族革命先烈;②科局級正職及以上職務的黨政幹部;③資產過千萬的企業家;④具有高級職稱研究生及其以上學歷的人。
趙奎甲, (1902——1932) 中共早期地下黨員,1926年就讀於武漢崇實中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派遣回鄖組織革命武裝力量,1932年被安陽民團趙文啟殺害。
趙海清, (?——1946)楊溪鋪開明紳士,1946年八月新四軍五師中原突圍時,司令員李先念撤退至鄖縣楊溪鋪被漢江所阻,他冒險夜渡其過江脫險,隨即被國民黨殺害,解放後追認為烈士
趙永洪,(?——2005)原任鄖陽地區法院副院長;
趙鐘毓,(?——1989)原任解放軍團參謀長,上校
趙守忠,(1929——1985)原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法院副院長;
趙鐘華,(1929——2008)旅台族胞,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著有《人生之旅》等著作;
趙銳璧,原任鄖縣輕工局局長;
趙忠心,在職研究生,廣州軍區戰士報》社主任記者、副社長、大校
趙擁軍,蘭州軍區某師副師長、大校
趙 峰, 企業家,十堰豐融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資產過億元;
趙 哲, 西北政法學院畢業,在職研究生十堰市茅箭區區委書記;
趙 斌, 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博士後,現任公安部無錫交通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趙 榮(女),醫學博士,移居美國;
趙守武,(1939—2014)原任中共鄖陽地委副書記;
趙雁鴻,在職研究生隨州市農村信用聯社董事長;
趙 勇,襄陽市國家稅務局局長;
趙久華,十堰市建設銀行副行長;
趙曉波,十堰市住建局副局長;
趙守清,原任河南平頂山市菸草局局長;
趙遂璧,在職研究生,原任十堰市紀委常委、白浪開發區工委書記;
趙中華,原任十堰市建材局局長;
趙 華,鄖縣水電局局長;
趙保全,鄖縣林業局局長;
趙守強,原任鄖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十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助理調研員
趙鳳順,原任鄖縣土管局、城建局、文體局局長;
趙守浩,原任鄖縣文化局局長、人事局書記;
趙金剛,原任鄖縣梅鋪區區長、畜牧局書記;
趙鳳崗,湖北大學畢業,原任鄖縣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
趙久玉,原任《鄖縣報》社長;
趙守華,十堰車城明珠董事長,資產逾千萬;
趙守雄,原任十堰市茅箭公安分局局長;
趙中玉,鄖縣寰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資產逾二千萬;
趙鳳來,十堰南海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資產逾五千萬;
趙久華,鄖縣楊溪佳恆工貿公司董事長,資產逾二千萬;
趙 玉,十堰玉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資產逾二千萬;
趙 偉, 鄖縣鄖誠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資產逾八千萬;
趙 偉, 湖北世紀漢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資產逾三千萬;
趙程程,(女)長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生畢業,任教十堰大學
趙延飛,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供職於上海某外資企業,(家遷居潛江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