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位於漢地中部“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長江漢江沖積而得名。江漢平原位於兩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

江漢平原西起宜昌枝江,東迄中國中部最大城市武漢,北抵鐘祥,南與洞庭湖平原相連。介於北緯29°26′~31°37′,東經111°14′~114°36′之間,面積4.6萬餘平方公里。

平原主屬揚子準地台江漢斷拗,地勢低平,除邊緣分布有海拔約50m的平緩崗地和百餘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m以下。地表組成物質以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湖泊淤積物為主,屬細砂粉砂粘土。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100~1300mm,其中4~7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區域內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約有300多個。

基本介紹

位置境域,地勢地貌,氣候,水文,歷史文化,原始文化,近代歷史,風俗習慣,民歌,經濟概況,河流改造,

位置境域

江漢平原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位於長江中游,漢江中下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東迄武漢,北自荊門鐘祥,南與洞庭湖平原相連,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荊州市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8個縣市區,仙桃潛江天門等3個省直管市,並輻射周邊武漢孝感荊門宜昌襄陽5個地級市的蔡甸區漢川市應城市沙洋縣京山市鐘祥市,枝江市,宜城市等部分地區。江漢平原因其地跨長江和漢江而得名,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勢地貌

平原是兩湖盆地的主要部分,盆地一般都是四周丘陵加中部平原,松遼盆地就是。
江漢平原空中鳥瞰江漢平原空中鳥瞰
此平原主屬揚子準地台江漢斷拗,地勢低平,除邊緣分布有海拔約50米的平緩崗地和百餘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體由西北向東南微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東南降至5米以下,漢口僅3米。
平原內湖泊星羅,水網交織,垸堤縱橫。地表組成物質以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湖泊淤積物為主,屬細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紀紅層僅於平原邊緣地區出露。長江漢江東荊河沿岸地勢較高,一般在8~38米。地貌上可分為兩部分:
①處於河床與人工堤防之間的堤外灘地,現代沖積作用旺盛,地勢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為砂壤質。
②大堤以內的堤內平原,一般較堤外灘地低3~6米,向內側微傾,土壤多為厚層粉砂壤土。 江河之間相對低下,形成長形凹地,主要有漢北河與漢江間的天門河、汈汊湖凹地;漢江與東荊河間的通順河排湖凹地;東荊河與長江間的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長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組成物質主要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離地表0.5~1.0米,甚有不及0.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澇漬。
江漢平原有大小湖泊約300多個,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長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淺,是淡水養殖業的基地;又能調蓄江河水量,減輕平原旱澇災害。

氣候

江漢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約2000小時,年太陽輻射總值約460~480千焦耳/平方厘米。無霜期約240~260天,10℃以上持續期約230~240天,活動積溫5100~5300℃。平原各地利於棉花、水稻等喜溫作物栽種。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氣溫較高的4~9月降水量約占年降水總量的70%。
漢江谷地為冷空氣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漢平原首當其衝,春、秋季節常發生低濕陰雨,使旱稻爛秧機率及二季晚稻空殼率較高;若遇梅雨過長、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澇;盛夏常為副熱帶高壓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氣,故伏、秋乾旱頻次較多。

水文

江漢平原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廣大。據統計,水域面積占其總面積的18%,其中湖泊面積達1605.4平方公里。整個江漢平原平均年徑流深320一750mm,水資源極為豐富。

歷史文化

原始文化

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原始人類活動。在京山五三農場和荊州城東北約五公里的雞公山等地都發現有原始人類居住棲息的遺址。此外,在京山、鐘祥、荊州等地的全新世灰黑色土層中也有較多的打制石器出土,表明當時的人類在江漢平原的活動已經相當頻繁。
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當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以後,江漢平原的原始文化更為發達和繁榮。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這三大原始文化構成了該地區原始文化的主體。這三大原始文化在江漢平原地區都留下了豐富的人類活動遺存,其中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首先發現並定名的地點及中心範圍都在江漢平原,大溪文化雖然最早發現於今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遺址,但在江漢平原地區也有較大範圍的分布。
對於江漢平原原始文化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對原始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遺存的認識而實現的。在這些遺存中,既有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遺蹟,也有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遺物。遺蹟不僅有荊州雞公山、太湖磚瓦廠和京山五三農場等舊石器時代遺址,也天門市石家河遺址、仙桃沙湖松滋桂花樹,鐘祥六合,石首走馬嶺,京山屈家嶺、油子嶺,,荊州陰湘城,公安王家崗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遺物主要是原始先民生產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
本展覽的展品,包括遺蹟模型,都從不同的角度再現了江漢平原史前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生產及生活狀況。
位於湖北中心位置的江漢平原氣候條件良好,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在很久遠的古代,人類就在這裡生息繁衍,並創造了發達的文化和文明,是長江流域乃至中國南方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原始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

近代歷史

糧食與棉布是明清時期進入長途流通的兩種主要農產品。據吳承明的研究,明清時期這兩種物品在市場上均有增長,特別是在清代。清中期每年約有3600萬石稻穀進入長途流通領域,除600萬石漕糧外,有3000萬石是商品糧,這是晚明進入長途流通的三倍。其中長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糧食輸入區.第二項最重要的商品是棉布,全部商品布的15%或每年4500萬匹進入長途流通市場。按照舒爾茨的邏輯,作為既產米又產棉布的地區,江漢平原應該對這一不斷擴大的市場有更積極的反應,提高產量出口更多的稻米與棉布。但如吳所示,在18世紀中期,只有湖北北部(包括江漢平原部分地區)有些許小麥進入長途貿易;而江漢棉布只是長途貿易中的極小部分(比例不詳),90%棉布由江南提供 。實際上,江漢平原清前期以後就很少出口米糧,而它所生產的棉布也主要是為本地消費(特別是農家自身消費)。下面將看到,在多數情況下,是否捲入市場與多種因素有關。
江漢平原未來農業生態景觀模式江漢平原未來農業生態景觀模式
外地移民移居江漢平原主要是因為那兒有大量可墾的荒地。多數新到者是戰爭難民或災民,及從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來的人,他們移人的主要目的是為生存。他們當然希望在此新地方尋找到更好的生活。但因當地的水利條件,他們不得不適應環境的不斷變遷。他們墾荒意在獲取生存之資,而不在追逐市場利潤。有的小農雖也通過種植經濟作物而捲入市場,但其行為嚴重受制於當地的環境條件。

風俗習慣

1.吃黃鱔,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仙桃市被譽為中國黃鱔之都,黃鱔養殖面積已達12萬畝,養鱔網箱240萬口,產量達5萬噸,占全國養殖總產量的21%,年產值超過15億元,畝均效益達5000元到8000元。其黃鱔遠銷全國各地,“沔陽”、“先鋒”等品牌還外銷到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黃鱔養殖技術成熟,養殖規範標準完善,形成了成熟的養殖技術,對黃鱔養殖進行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建立了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出口備案基地,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產業鏈基本完整,經濟效益良好。
2.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菜煮雞蛋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采來一把地米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米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就在沔城形成了風俗。以後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3.吃蒸菜,天門是全國首個、湖北省唯一的“中國蒸菜之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又素稱“魚米之鄉”,這裡物產豐富,特產眾多,美食文化極富特色。黃潭米粉、蔣場香乾、岳口芋環、張港火燒粑、五彩義河蚶、桶爐鍋奎、天門花糕、皇嘗餅、橘瓣魚丸、炮蒸鱔魚天門九蒸、元春魚、鐘惺鰍、蟹黃魚翅、襲美火鍋、龜肉湯、清燉魚等一百多種傳統小吃和名菜,均受到人們的追捧。

民歌

江漢平原民歌支區:該區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區,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帶。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較發達,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至今在許多方面仍保留著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天沔花鼓戲、三棒鼓和民間故事、沔陽民歌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聞名的曲目有《黃四姐》、《洪湖漁歌》。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歌曲的音樂是從天沔花鼓戲和仙桃、天門、潛江一帶的民間音樂中,汲取最富於生命力的樂匯創作而成的,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江漢平原的歌曲《襄河謠》和沔陽小曲《月望郎》成為其主要的音樂素材。

經濟概況

江漢平原物產豐盛,“人人都說天堂美,怎比我江漢魚米鄉”。是他的真實寫照。江漢平原是我國少有的稻,麥,,麻,油,糖,魚,菜都能大量出產的地區。主要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為主,水稻產量高,為當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洪湖風光洪湖風光
江漢平原,旱地約占耕地總面積的52%,水田約占48%。旱地集中分布於堤內平原,堤內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積的40~60%,個別地區高達80%以上。1949年後成為中國高產優質棉區之一。水田集中分布於河間凹地和平原邊緣,糧食商品率較高,為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
湖區大量圍湖墾殖,湖田面積增加,田多勞少,耕作較粗放,單產水平較低而不穩定。實現了退田還湖,平原的油料作物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為主。
江漢平原的湖區是中國的著名水產區,不僅盛產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鯉、鯽、桂、鱅、烏鱧等魚類亦豐。還盛產蝦、蟹、貝類、 蓮、藕、菱、蘆葦和水禽。其中多種水產品為重要出口商品,水產品的生產加工給居民帶來了經濟效益。隨水利建設與河湖的綜合治理,水產由過去以天然捕撈為主,轉而重視發展人工養殖。
種植農業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為主。但棉花生產卻有其特色:棉花乃清代江漢平原主要的經濟作物,而棉布則是重要的商品之一。這也與清代中國農村的基本情況相似。雖然江漢平原有不少有名的棉布品牌,並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市場,但如前所述,進入長距離運銷的數量十分有限。在進入20世紀之前,江漢平原的棉花也主要是用作自紡自織的原料就地消費,因棉花不耐水,只能種在旱地上,且對土壤質地也有特殊的要求;因其易受洪水危害,棉花又要種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以避洪水,但又不是山地,山地瘠薄且不易灌溉。如在清末漢川,棉花即主要種在垸中,“棉……垸田多種之,山田種此者十僅二三”。

河流改造

“長江萬里長,險段在荊江”,一是夏季高水位時,長江水面往往高於兩側平原數米至十餘米,二是荊江河段曲流發育,河道彎曲,水流不暢。漢江自古有“曲莫如漢”之說,其洪水量不及長江,但下遊河槽呈漏斗狀,上寬下窄,每遇洪水,嚴重威脅兩岸,與長江洪峰相遇,威脅更大。當外江汛期,又適逢內湖水位上漲、地下水位增高的季節,外洪內澇,造成嚴重漬澇。
1949年以前,平原水系十分紊亂,洪澇災害嚴重,江、漢堤防年久失修,每遇大水常潰口成災。從1644~1949年的300餘年間,荊江大堤決口19次,其中1931年的決口,計有9縣33.3萬餘公頃良田被淹,12萬多人死亡,300多萬人流離失所。
1949年以來,對荊江、漢江、東荊河等堤防進行了整修加固、增高培厚,並於1952年和1956年先後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和漢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特別是1968年漢江丹江口水庫(見丹江口水利樞紐)蓄水發電後,有效地控制了漢江上游洪水,與上述堤防、分洪工程相配合,大大減輕了洪水對江漢平原的威脅。同時下荊江河段進行了上車灣、中洲子等人工截彎取直工程,增加了泄洪量,提高了防洪能力。荊江沙市河段是長江的重要河段,分析荊江沙市河段河道演變趨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荊江沙市河段的歷史和受三峽工程運用影響的演變分析認為,多年來,沙市河段受來水來沙變化、水利工程以及交通設施建設等影響,總體河勢穩定,但河段內局部河勢有所調整。三峽水庫蓄水運行後,由於清水下泄、含沙量大幅減少,沙市河段河床出現較強沖刷,深泓下切,且這一趨勢將會長期持續,直至沖淤平衡。
河曲發育過程中, 相鄰曲流環間的曲流頸受水流沖刷而變狹,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這種河道被水切穿取直的現象,稱為裁彎取直。裁彎取直多發生在彎曲型河流當中。沖積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蝕,凸岸發生堆積,這是彎曲型河床發育過程中最主要的特徵。當彎曲型河床發展到一定階段,上、下兩個反向河灣按某個固定點,呈S形向兩側擴張,河曲頸部愈來愈窄,當水流沖潰河曲頸部後便引起自然裁彎取直。裁彎取直後,廢棄的舊曲流便逐漸淤塞衰亡,成為牛軛湖;新河因縮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寬,發展成為主槽。在山區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於曲頸發生強烈的側蝕而裁彎取直。被廢棄的曲流環繞的基岩被孤立在一側,成為離堆山。另外,為了加大比降,縮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彎取直。
1967年及1969年對下荊江中州子與上車彎兩彎曲段,進行了人工裁彎取直工程。加上1972年位於監利縣境的沙灘子又發生自然切灘和裁彎,河道彎曲係數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②。總計縮短河長八十公里,增加泄洪量約五千秒立米,對防洪和航運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益。
1949年以來,大力調整了原有水系,開挖了西起天門市魏家台,東至漢陽縣新溝鎮,長近100公里的漢北河;四湖地區長126公里的總乾渠;東、西乾渠、田關渠等幾十條大、中型骨幹排灌渠道。至80年代初期,平原的排灌系統初步形成,減輕了旱澇災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