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達·文西(文藝復興三傑之一)

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儒略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頁,愛因斯坦認為,達·文西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斯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斯等地。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李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羅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
  • 外文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義大利文原名)
  • 別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萊奧納多·達·文西
  • 國籍: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
  • 民族:義大利人
  • 出生地佛羅倫斯郊區芬奇鎮
  • 出生日期:1452年4月15日(公曆4月23日)
  • 逝世日期:1519年5月2日
  • 職業:畫家、發明家、科學家、生物學家、工程師
  • 畢業院校:義大利理工學院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
    創作了諸多精湛的繪畫作品
  • 代表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哈默手稿》等。 
  • 星座:金牛座
  • 享年:67歲
  • 注釋:達·文西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鎮,他的名字叫做李奧納多
人物生平,科學,工程,創作,成就,科學,機械,醫學,考古,建築,軍事,水利,地質,藝術,代表作品,著作,繪畫作品,個人軼事,重要事件,出生日期,最新發現,

人物生平

1452年的4月15日(儒略曆),李奧納多出生在夜幕降臨三個小時後的芬奇(托斯卡納小山鎮),阿爾諾河流過的山谷附近,當時這個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統治下的佛羅倫斯共和國的領地。達·文西的父親叫瑟·皮耶羅·達·文西,是佛羅倫斯的法律公證員,因此十分富有。他的母親卡泰麗娜是農婦。達·文西是他們的私生子。達·文西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姓,他的全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思是:“芬奇鎮梅瑟·皮耶羅之子——李奧納多”。他名字中的“ser”只表明他的父親是一個紳士。
達·文西
關於達·文西的童年我們所知甚少。他五歲前和母親一起居住在芬奇的村鎮,1457年以後和他的父親、祖父母、叔叔Francesco居住在芬奇小鎮。他的父親和名叫Albiera的16歲女孩結了婚。她喜愛達·文西,但死得很早。達·文西16歲時,他的父親和20歲的Francesca Lanfredini結婚。直到他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結婚後,達·文西的父親才有了合法的子嗣。
達·文西沒有正式地學過拉丁語、幾何和數學。後來,達·文西記錄了他小時候的兩次小意外。一次是,有一隻鳥在他的搖籃上空盤旋,它尾巴上的羽毛掃到了他的臉。還有一次,他在山裡探索時發現了一個洞穴,雖然害怕裡面會藏有怪獸,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最後還是進去一探究竟。
達·文西的童年已成歷史疑案。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兼畫家喬爾喬·瓦薩里,記述了一個當地的農民做了一個盾牌,請達·文西的父親皮耶羅在盾牌上作畫。兒子達·文西在上面畫了一個吐著火舌的怪獸。這張畫栩栩如生,令人覺得十分恐怖,皮耶羅便把它賣給了佛羅倫斯的藝術中介,藝術中介又把這幅畫賣給了米蘭的公爵。然後皮耶羅才用轉讓這幅畫賺的錢給那個農夫買了一個新盾牌,上面繪有一個被箭穿過的紅心。
我們比較熟悉的達·文西形象基本上來自於他那幅著名的自畫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納多,我們總是想到一個哲學家般的睿智長者。
達·文西自畫像達·文西自畫像
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銅大衛像據說就是以年輕的達·文西為模特。達·文西藝術生涯發展得最順利的時期是在1482—1499年的米蘭。達·文西的七弦琴彈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者發明家的身份在米蘭出名的。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1499年,為躲避戰亂,達·文西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遊並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1500年,達·文西回到佛羅倫斯並開始創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運用了透視法等多種繪畫方法。這之後達·文西再去米蘭,並繼續服務於米蘭宮廷。
1513年,移居羅馬,羅馬對於列昂納多來說並不是很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在那裡做了短暫的停留,見到了米開朗基羅和其他當時在羅馬的藝術家,但並沒有顯露他任何的藝術天才。他在那裡基本上是研究一些類似於魔法的小把戲,以至於羅馬人當他是巫師一類的人物。
1516年,達·文西赴法國,最後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創作活動分為早期和盛期兩個階段。
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

科學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Renaissance humanism)在科學與藝術之間並無相互排斥的極端現象。達·文西鑽研科學、工程領域就像他的藝術作品般令人難忘與突出。手稿中約15000頁的筆記與繪畫全是混合藝術與科學所組成的紀錄。這些紀錄是達·文西在歐陸行程中透過觀察周遭並不斷的創作而來。
他的著作《哈默手稿》中蘊含了大量的早期的科學知識但究其精密複雜程度仍可與現代社會的科學技術相媲美。這本著作囊括了幾乎其所有的研究方向,物理工程學,機械動力學,生物工程學,人體解剖學,天文學和建築學等一系列自然科學併力求用最完美的一系列數學公式將它們表達出來,他稱數學為“一門美麗的語言學”。
左撇子的他終其一生均以鏡像寫字。對左手寫作者來說,將羽毛筆由右向左拉過來寫比由左向右推過去寫容易,而且不會將剛寫好的字弄糊。因此,他的日記都是鏡像字。
在科學上,達·文西是一個巨細靡遺的觀察家,能以極精細的描述手法表示一個現象。但卻不是透過理論與實驗來驗證。因為缺乏拉丁文與數學的正式教育,同時期的學者大多未注意到在科學領域中的達·文西。而達·文西則靠自學懂得拉丁文。也曾有人說達·文西打算發表一系列包含各種主題的論文,但終未實現。
達·文西所繪的菱方八面體(rhombicuboctahedron),1509年出現在盧卡·帕西歐里(Luca Pacioli)的《神聖比例》(Divina Proportione)中。
達·文西在師從韋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時開始認識人體解剖學。當時韋羅基奧堅持要所有門徒學習解剖學。當達·文西成為成功的藝術家時,得到於佛羅倫斯聖瑪麗亞紐瓦醫院(hospital Santa Maria Nuova)解剖人體的許可。之後他在米蘭馬焦雷醫院(hospital Maggiore)以及羅馬聖靈醫院(hospital Santo Spirito,第一個義大利本土醫院)作業。1510—1511年,則與托爾醫生(doctor Marcantonio della Torre,1481—1511年)共同工作。30年內,達·文西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別年齡的人體。當與托爾醫生共同工作時,達·文西準備出版解剖學理作品並制繪了超過200篇畫作。
達·文西15歲左右接觸到解剖,他的非婚的生父,那個在佛羅倫斯聲望極高的公證人把他送到韋羅基奧當學徒。安德里亞·德·韋羅基奧是義大利著名的佛羅倫斯畫派畫家和雕塑家。在韋羅基奧的工作室,達·文西接受了多方面的訓練:繪畫、雕塑以及機械工藝技術,尤其是局部解剖(topographicanatomy)。在韋羅基奧工作室差不多10年的時間裡,達·文西研究了人體的基本結構,畫下了許多肌肉、肌腱和臉部等的解剖圖,還初步涉及解剖對於繪畫和雕塑的套用,成長為一位局部解剖的大師,甚至被吸收進了佛羅倫斯畫家行會。
然而,他的書直到1680年(辭世161年)才以《繪畫論》為名出版。除人體外,達·文西也解剖了牛、禽、猴、熊、蛙以作為解剖結構比較。
達·文西畫了許多人體骨髂的圖形,同時他也第一個具體描繪脊骨雙S型態的人。他也研究骨盆和骶骨的傾斜度以及強調骶骨不僅非單一形態,而且是5個椎骨組成。達·文西也能卓越的表現頭骨的形態以及腦部不同的交叉截面圖(橫斷面、縱切面、正切面)。他畫了許多圖包括肺臟、腸系膜、泌尿道、性器官甚至性交。他是第一個畫出子宮中胎兒(他希望了解“生育奇蹟”)同時也是第一個畫出腹腔中闌尾的人。此外達·文西經常描繪頸部和肩膀的肌肉和肌腱。2005年,達·文西的畫作激發一位英國心臟外科醫師領先發展一個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解剖圖解剖圖
他可說是局部解剖圖宗師,不僅研究人體解剖表現傑出,而且在涉獵其他動物解剖時一樣表現出色。達·文西不只關心身體結構,也關心生理功能,這使得他變成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他積極尋找外觀有明顯生理缺陷的人作為模特兒以便畫成滑稽的畫作突顯生理功能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達·文西可以同時一手作畫一手寫字。
基於人體解剖研究也使得達·文西設計出史上第一個機器人。這個被稱作達·文西機器人(Leonardo's robot)的設計可能是在1495年完成的,但直到1950年代才被發現。不知這個設計是否要作成實體。

工程

由於著迷飛行現象,達·文西作了鳥類飛行的詳細研究,同時策劃了數部飛行機器,包括了直升機設計圖(但因機體本身亦會旋轉故無法作用)以及輕型滑翔翼。1496年1月3日,他曾測試了一部自製飛行機器但失敗。
1502年,達·文西曾為伊斯坦堡鄂圖曼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土木工程專案製作單一跨距達240米(720英尺)的橋樑草圖。這個設計打算讓橋樑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口的金角灣(Golden Horn)。但因巴耶塞特二世認為無法建設而未實作。2001年,奠基於達·文西的設計,威卜瓊·山得達·文西專案(Vebjørn Sand Da Vinci Project)讓此橋以小橋的形式在挪威付諸實行。而在2006年5月17日,土耳其政府決定在實地建設達·文西橋跨越金角灣讓該橋終究成形。
1490年,達·文西將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概念繪製成草圖。今日,達·文西的變速概念以現代化形式實際使用在汽車上。此外,無段連續自動變速箱也已經在拖拉機、雪上機車、速克達機車等使用許多年。
由於達·文西曾任軍事工程師,筆記中也包含了數種軍事機械的設計:機關槍、人力或以馬拉動的武裝坦克車、子母彈、軍用降落傘、含呼吸軟管以豬皮製成的潛水裝等等。不過,後來他卻認為戰爭是人類最糟的活動。其他的發明包括了潛水艇、被詮譯為第一個機械計算機的齒輪裝置,以及被誤解為發條車的第一部可程式化行動機器人。此外,達·文西在梵諦岡那些年裡,曾計畫套用太陽能而使用凹面鏡來煮水。儘管達·文西大多數的發明在他的生平並未實現,但在IBM贊助下,實作了許多模型在昂布瓦斯的克洛斯宅達·文西博物館展示。

創作

早期創作
當他在作坊學藝時,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製《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據傳,韋羅基奧為此不再作畫。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達·文西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點自由構思外,這幅畫的場景都是達·文西遵循一般的透視畫法來構思的。
後來位於歐利維特峰的聖巴托羅梅歐修道院還訂購了這幅作品,稍後創作的《吉內薇拉·班琪》,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誌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
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聖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築遺蹟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盛期創作
1482年,達·文西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繪製祭壇畫《岩間聖母》。這幅畫現藏於羅浮宮。《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製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它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
《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
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勢,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
15世紀末期,為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情婦切奇利婭·加萊拉尼創作了《抱銀鼠的女子》。《抱銀鼠的女子》是達·文西傑出的肖像畫作品,體現了深厚的寫實功力。這幅精美的肖像畫,畫面人物氣質高貴沉靜,女郎懷抱的白貂毛色光潤,栩栩如生,充滿朝氣,充分體現了達·文西高超的繪畫技巧,而形態逼真的白貂使畫面生動了起來。這幅肖像畫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明暗的處理,畫家運用光線和陰影襯托出切奇莉亞優雅的頭顱和柔美的臉龐。形神兼備,使得這幅肖像畫得到世人的推崇。
1500年,達·文西回到佛羅倫斯,隨著共和國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達·文西開始為蘭則塔大教堂的主祭壇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
1503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繪製壁畫《安吉里之戰》,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後稱為《聖母子與聖安娜》),這兩幅畫和《施洗者聖約翰》一起成為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1499年,為躲避戰亂,達·文西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遊並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巨人長眠
達·文西晚年被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將其安置於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莊園,並時不時地去請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達·文西因病逝世了,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他最鐘愛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達·文西臨終前將所有繪畫作品和大量手稿都託付給了他)說:“達·文西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列昂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文西的讚美之詞。

成就

科學

最初,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像《聖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文西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應該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
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文西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達·文西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那些掌權的為“一個販賣欺騙與謊言者”。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文西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的發明創造開闢了新的道路。
天文
達·文西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文西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的“日心說”,甚至在當時,達·文西就可能在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物理
達·文西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
15世紀,他最早開始了物體之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衝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衝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
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強大的破壞力。”
力學
達·文西強調力學和數學同樣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並研究過許多力學問題。他根據實驗和觀測得出:重物沿它和地心相連的直線下落,下落的速度同時間成正比。在靜力學方面,他嚴格確定了力矩概念:桿上街體的平衡“由它們的重量和距支點的距離決定”,由此總結出計算幾何體重心的一般法則。他已知道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在用這一法則研究重物沿斜面運動中,他正確地得到摩擦力的定義。他在觀察筆記中寫道:物體“都不能自己運動……每個物體在其運動方向上都有一個重量”。物體運動時“對空氣的壓力等於空氣作用於其上的力”。在流體力學方面,他總結出河水的流速同河道寬度成反比,井用這一結論說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他還運用力學和機械原理設計了許多機器和器械,參加了運河、水利和建築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他通過對鳥翼運動的研究,於1493年首次設計出一個飛行器。

機械

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和陀螺儀……達·文西將他無數的奇思妙想呈現在世人面前。故事的開頭不得不說起達·文西初到佛羅倫斯學畫的經歷。事實上,這段經歷開啟了藝術家達·文西的大門,也開啟了科學家達·文西的大門。
佛羅倫斯聖母瑪麗亞大教堂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達·文西在安裝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時,親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機等機械裝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
1460年達·文西隨父親來到佛羅倫斯,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同時開始學畫。學畫的達·文西參與安裝佛羅倫斯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由此接觸並感受到了各式各樣機械系統的神奇。
由此,布魯內萊斯基的機械系統設計理念對達·文西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一批錫耶納工程師對達·文西的科學世界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機,用來清除淺水口的沙礫和淤泥,還有一種能夠提高裝載量又加快行駛速度的槳葉船。這些錫耶納工程師的發明,讓達·文西對機械的魔力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密碼筒
看過《達·文西密碼》的人大概都知道達·文西密碼筒。而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檔案的保密工作。達·文西設計的這種密碼筒造型古典,內涵著文藝復興特質,設計優雅,符合達·文西的睿智風格。按照故事情節,密碼筒里藏匿著關於郇山隱修會乃至整個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紙。達·文西設計的密碼筒內有一個裝著醋液的容器,如果強行砸爛密碼筒,醋液就會流出溶解莎草紙。
要打開密碼筒,必須解開一個5位數的密碼,密碼筒上有5個轉盤,每個轉盤上都有26個字母,可能作為密碼的排列組合多達11881376種。
機器人研究
設計出初級機器人。最為奇妙的是,達·文西還設計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臟修復手術。
機械設計(達文西)機械設計(達文西)
達·文西曾稱自己沒有受過書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師。為了認識自然,認識自己,這位文藝
復興時期的天才不遺餘力地探索著。為了認識人類自身,達·文西親自解剖了幾十具屍體,對人體骨骼、肌肉、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進行了精確了解和繪製。
令人驚訝的是,當年達·文西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概念都沒有。更為神奇的是,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文西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不過,解剖學的研究在當時並沒有給達·文西帶來聲譽,而是遭到了無數的誹謗。
不過,就是有了對人體的這種深入了解,達·文西才在手稿中繪製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
達·文西賦予了這個機器人木頭、皮革和金屬的外殼,而如何讓機器人動起來,才是讓達·文西大傷腦筋的。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齒輪作為驅動裝置,由此通過兩個機械桿的齒輪再與胸部的一個圓盤齒輪咬合,機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揮舞,可以坐或者站立。更絕的是,再通過一個傳動桿與頭部相連,頭部就可以轉動甚至開合下頜。而一旦配備了自動鼓裝置後,這個機器人甚至還可以發出聲音。
原來,5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機器人的雛形。
機械車研究
點燃現代機動車發明靈感之火。達·文西長達1萬多頁的手稿(現存約6000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他就是一位現代世界的預言家,而他的手稿也被稱為一部15世紀科學技術真正的百科全書。
很早,達·文西就對當時的四輪馬車不滿。在他的科學世界中,早就有了機動車的影子。事實上,點燃現代機動車發明靈感之火的正是這輛“達·文西機械車”。
既然是機動車就要考慮動力問題,達·文西在機動車中部安裝了兩根彈簧以解決這個問題。人力轉動車的後輪使得各個齒輪相互咬合,彈簧繃緊就產生了力,再通過槓桿作用將力傳遞到輪子上。
那么怎么控制車速呢?達·文西也想到了。他在車身上安裝了一個圓盤裝置,圓盤表面設定了很多方形的木塊,和每個輪子連線的鐵桿的另一端與圓盤相接,這就是用於控制車速的裝置。圓盤上放置的木塊數量越多,與鐵桿之間的摩擦就會越大,阻力也越大,輪子的運轉速度越慢,行駛的距離越長。
當然,達·文西也想到了剎車裝置。位於齒輪之間有一個木塊,拉動繩索將木塊卡在齒輪之間,車就可以停止。不過,這輛汽車不能載人,因為僅靠彈簧的動力根本無法行駛很長的距離。
同時,達·文西還將彈簧巧妙地運用在了鐘錶設計上。後來大型鐘錶採用的原理,就是出自達·文西的構想。只是在這個構想中,彈簧的彈力被物體的重力所代替,物體向下的重力通過眾多齒輪咬合作用被均勻傳遞,鐘錶便得以保持勻速運動。
此外,樂器、鬧鐘、腳踏車、照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掘機……達·文西曾有過無數的發明設計,而這些發明設計在當時如果發表足足可以讓我們的世界科學文明進程提前100年。

醫學

達·文西在生理解剖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人體各部分的構造。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構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
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並認為血液是不斷循環的。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的廢物帶走。達·文西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科學家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文西這些生理解剖學的成果。

考古

雖然他已經逝世了將近500年,但我們還記得在這個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人,他的興趣之一是化石的研究。在新的期刊論文Palaios,安德烈Baucon表明他是一個有“體化石研究的先驅,”或曾經生物遺骸,與“遺蹟化石,如腳印”。

建築

在建築方面,達·文西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他設計過橋樑、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築。在城市街道設計中,他將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設計城市建築時,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和監工建造而成的。1502年,達文西離開桑蒂西馬·阿努佳塔後,就曾在聲名狼藉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之子凱撒·波吉亞手下擔任過軍事建築師及工程師。
理想中的米蘭(達文西)理想中的米蘭(達文西)

軍事

達·文西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了軍事領域。他發明了簧輪槍、子母彈、三管大炮、坦克車、浮動雪鞋、潛水服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滑翔機、撲翼飛機和直升機、旋轉浮橋等等。2008年4月26日,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訥,36歲的瑞士人奧利維耶·維耶提-特帕使用由達·文西設計的金字塔型降落傘從距地面600米高的直升機上成功跳下。

水利

達·文西對水利學的研究比義大利的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畫。他設計並親自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便利了農田灌溉,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地質

達·文西根據高山上有海中動物化石的事實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明,這個思想與300年後赫頓在地質學方面的發現頗為近似。並且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他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為7000餘英里。

藝術

創作
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後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文西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文西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問題:
(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
(2)解決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問題。
(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
達·文西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像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文西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文西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文西因為太喜歡這幅畫,不捨得交工,就連夜打包,和僕人一起逃跑了。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製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達·文西一改前人繪製“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觀眾,而耶穌基督坐在最中間。
研究
他的人物肖像畫畫的和真人最為接近。他說,“繪畫是自然(這裡的自然是指萬物)的唯一模仿者,繪畫包羅自然的一切形態在內,它能夠將自然界中轉瞬即逝的美生動地保存下來,繪畫能比語言文字更真實更準確地將自然萬象表現給我們的知覺。多奇妙的科學啊!你生動地保存了人們曇花一現的美,使它比那些隨時光而變易,並且終於老朽的自然創造物還要經久,這樣的科學和神聖的自然的關係,猶如它的作品與自然作品的關係,因此受人鐘愛。天生麗質的美,將隨年月的消逝而迅即磨滅,除非有畫家把它畫下,方可保存永久。繪畫容易保存,使它經得起歲月的磨蝕。繪畫保存了美,否則它將被自然和時間磨滅。我們靠繪畫保存了名人的相貌。銅匠作品比繪畫作品還要耐久,他們的作品比之你們或我們的作品更經得起歲月的磨蝕。但是他們缺乏想像”。
在照相機和電視發明之前,繪畫無疑是自然的唯一模仿者。知識是建立在真實之上的,繪畫是傳播知識的最好橋樑(這是指在沒有照相機和電視機之前)。
畫家應以現實世界(即自然)為對象來作畫,這樣畫出的畫才是真正有用的畫。也就是說畫家畫的東西應該是真實(即現實世界真正存在的事物)的。繪畫作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傳播知識;第二是讓人能欣賞到美。達·文西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識到繪畫的這兩項作用的人。而且達文西的繪畫作品,完全起到了這兩個作用。達·文西說,“繪畫是一門科學。繪畫科學的第一條原理:——繪畫科學首先從點開始,其次是線,再次是面,最後是由面規定著的形體。物體的描繪,就此為止。事實上,繪畫不能越出面之外,而是依靠面以表現可見物體形狀的。
《馬》《馬》
繪畫的第二條原理——繪畫第二條原理涉及物體的陰影,物體靠此陰影表現。我們將闡明陰影的原理,而後進一步闡明陰影如何使畫面具備雕塑一樣的凹凸感。
繪畫科學包含什麼內容?繪畫科學研究物象的一切色彩,研究面所規定的物體的形狀以及它們的遠近,包括隨距離之增加而導致的物體的模糊程度。這門科學是透視學(視線科學)之母。
透視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單研究物體的輪廓線。第二部分研究距離增加時色彩之淡褪。第三部分研究物體在不同距離處之模糊程度。
單研究物體輪廓線的第一部分叫素描,也即勾勒物體外形的學問。於是由此發源了另一種專門研究光線與陰影的學問——明暗學,這是一門需要長篇闡述的科學。而視線的科學產生了天文學,天文學詮釋視線和錐體截面,所以是一種簡單透視。”他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象徵人類智慧的義大利畫家、科學家,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他給後人留下了眾多不朽名畫,以及其它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達·文西主張繪畫不僅要求形似,而且更要求神似;要求畫像在比例、透視等方面都正確,更要求它們的動態能表現出他們“心靈的意向”。
思想
在達·文西看來,人類對藝術與科學的認識過程同樣“要以感性經驗為基礎,而且是以最高貴的感覺——視覺為基礎”,“我們的一切知識來源於知覺”,“繪畫的確是一門科學,並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兒”。由此可見,達·文西對美的認識不僅建立在樸素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之上,且帶有先於笛卡爾“經驗主義”認識論的某些性狀,而這種美學思維,也使他在理性與經驗中間作了準確的定位。達·文西認為,“科學是將領,實踐是士兵”,“畫家的心應當像什麼——畫家的心應當像一面鏡子,將自己轉化為對象的顏色,並如實地攝進擺在面前所有物體的形象”。這表明他對藝術創作的預備階段持經驗主義認識論的觀點。但同時,達·文西又主張“畫家與自然競賽,並勝過自然”。這表明他已經認識到藝術理想化與典型化的問題。此外,達·文西也反對拋棄理性而專注經驗的藝術實踐,“熱衷於脫離科學而專搞實踐的人,正如一個水手,登上了一條沒有羅盤、沒有舵的船,永遠拿不準船的方向。實踐必須永遠建築在堅實的理論之上。”這句話正是達·文西對理性與經驗關係的最好註腳。
將科學與實踐、理性與經驗辯證地統一起來,達·文西為文藝復興以降的美學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方法和藝術實踐觀,這是他對於美學的貢獻之一。

代表作品

著作

達文西其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6000多頁手稿和未完稿的《繪畫論》中,這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達·文西的《繪畫論》,可以按內容大致分為美學理論和繪畫的基礎科學兩部分。美學理論部分討論了繪畫的性質,繪畫和現實的關係,繪畫和其他藝術的異同等問題。而基礎部分則闡述透視學、光影學、人體比例和解剖學、人體的動態和表情以及自然現象等知識。
達·文西的美學思想,集中在歷來被稱為《藝術比較篇》的一部分筆記里。將繪畫和詩、音樂、雕塑等藝術加以評比,本是文藝復興時代頗為盛行的一種文藝批評形式,阿爾伯蒂和佛蘭切斯卡的畫論也都有這樣的內容。原來,自古以來,繪畫由於和手工生產關係密切,不被認為是一門高尚的藝術,比其他藝術低一等。相反,達·文西卻證明繪畫高於其他藝術。但在我們今天看來,比高下完全不是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通過他把繪畫和其他藝術的比較,可以看出他對繪畫的見解。
達·文西根據“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知覺”這一個基本觀點分析繪畫和現實的關係,指出自然是繪畫的源泉,繪畫是自然的模仿者;又根據古羅馬以來,繪畫的發展史,指出如果畫家取法自然,繪畫便昌盛,不取法自然,繪畫就衰微,從哲學和歷史兩方面說明畫家必須以自然為師。
他還進一步用了很別致的方法闡明繪畫怎樣反映自然,這就是他著名的鏡子比喻:“畫家的心應當像鏡子一樣,將自身轉化為對象的顏色,並如數攝進擺在面前的一切物體的形象。應當曉得,假如你們不是一個能夠用藝術再現自然一切形態的多才多藝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畫家”。這就是說,繪畫是反映在畫家心裡的自然,借藝術手段再現;但他又指出,“作畫時單憑實踐和肉眼的判斷而不運用理性的畫家就象一面鏡子,只會抄襲擺在面前的東西,而對它們一無所知”。
他要求畫家不僅依靠感官去認識世界,而且要運用理性去揭露自然界的規律。所以,達·文西一方面是以自然為師;另一方面又十分強調理性的重要,要求畫家們具備透視學、光影學、人體解剖學等方面的知識,以之指導創作,忠實地反映自然萬物的形態,並和豐富的想像力結合,和自然競賽,創造出自然中沒有的形象。
和阿爾伯蒂一樣,達·文西熱烈歌頌眼睛和視覺。因為它是人的心靈和外界溝通的要道,是最準確的感官。所以,芬奇認為以視覺為基礎的繪畫最適於描繪物體的形態美,和揭示自然現象的規律;又因為人類大部分知識來自視覺,所以,以視覺為基礎的繪畫,就成為人類認識自然和傳布真和美的最有力的手段,成為一門科學。
乍聽之下,把繪畫和科學等同的看法,似乎奇怪。但若從達·文西理論的角度去想,也覺得可以理解。因為人類的各類表達手段,例如語言、文字、音響、攝影等等,都能夠既表現藝術性的內容又表現科學性的內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繪畫當然也不例外。特別在達·文西的時代,形態科學正在積累資料,肉眼是當時唯一的觀察利器,圖畫就成為記錄數據的重要手段。達·文西的人體解剖筆記,不是布滿了圖畫嗎?他這樣做的時候,正是利用了繪畫的這一特點。只是在科學和藝術嚴格分家的今天,人們把繪畫的這一面排除出去罷了。有趣的是,當時人們對待繪畫的態度,和人們當初對待攝影術的情形有相似之處。有的人以為它不是藝術,是技術,有人則相反,又有人以為它是科學。問題不在於判斷它屬於什麼表達手段,而在於表達什麼,怎樣表達。
研究空間關係的是透視學。達·文西把透視學分成三個分支:線透視、色透視和隱沒透視。分別研究物體的大小、顏色和形狀同該物體與眼睛的距離的關係。線透視經過布魯涅列斯基、佛蘭切斯卡等人的研究已經相當完備,不過他們沒有考慮到空氣的效果和眼睛看不清遠處物體這事實,其結果會使畫中遠景與眼睛看到的實況不符。達·文西結合著許多生動的實例,研究空氣和霧靄對遠景的色彩和形狀的影響,創立空氣透視和隱沒透視。有了空氣透視之後,畫裡的空間就不是真空,而是帶有大氣的空間了。由於遠景和眼睛之間隔有臆朧的氛圍,而不是一覽無餘,空間的深度感就加強了。
一個實體占據一個三維的體積:物體的輪廓線包括了二維,第三維是物體的凹凸。透視學可以在二維的畫平面上表現大範圍的深度,但不能表現小範圍變化的深度(即凹凸)。凹凸感只有借著物體的明暗變化方能表現。佛羅倫斯畫派認為物體的凹凸感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達·文西寫道:“繪畫的最大奇蹟,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光和影,除了實際觀察外,還作理論性的研究。
例如,研究一個球體上的光和影。這種研究工作雖然抽象,但卻是一種基本功,徹底掌握之後可以觸類旁通。達·文西重視理論研究,由此可見一斑。在明暗處理上,芬奇偏愛豐富的層次,首創明暗轉移法即畫像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
他告訴學生,畫人像時最佳的光線是薄暮時分的柔和光,作戶外寫生時,如假想太陽為薄薄的雲層遮掩,可以使人像柔和。他的油畫《蒙娜麗莎》和素描《聖安娜》都是明暗轉移法的典範。傳記家瓦薩里說,達·文西的明暗轉移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這是很中肯的評語。
至於色彩,達·文西抱著佛羅倫斯畫派所共同的看法,認為色彩從屬於光影(暗色畫影,亮色畫光),因而未給予足夠重視。但儘管如此,他對色彩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例如,關於物體的顏色和光照、和周圍物體的顏色都有關係的觀察,在某種程度上為法國印象派色彩理論的嚆矢。
在盛期文藝復興,繪畫在以人為本位的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思想內容和主要形象都漸漸從神轉向人。正如當時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皮柯·德拉·米蘭多拉在一篇宣言式的講演《論人的尊嚴》里所宣稱“人是世界舞台上一件大奇蹟”,“人占據著世界的中心”。
所以,反映到繪畫上,人也成為當代繪畫的中心。達·文西在論述繪畫來自經驗時說,神的本質,靈魂等問題完全和感覺背道而馳,在論繪畫的主旨時說“一個畫家應當描繪兩件主要的東西:人和他的思想意圖”,就是這種排除神學,以人為中心的時代精神的反映。當時的藝術大師們以極大的熱情研究人體的比例。在他們看來,人體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東西,所以,人體的比例必須合乎數學法則:各部分之間成簡單整數比,或與圓形、正方形等完美的幾何圖形吻合。
他們把人體的比例變成繪畫、雕塑和建築中和諧美的基礎。人體研究的第二個重要內容就是人體解剖,他們認為解剖學是真實表現人的形態時必須具備的知識。達·文西十分重視解剖學,研究這門學問前後有四十餘年。他認為人體解剖是了解人體動態的鑰匙。他譏笑有些畫家不結合人的動作去研究解剖,結果畫出的裸像,肌肉塊凸起,活象一袋蘿蔔。
人體動態表情和心理的描寫是達·文西的藝術的一個要素。達·文西認為“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連素描畫裡的線條也是點的運動的結果。他喜歡用波浪起伏的曲線去安排人物的姿勢,就和這一認識有關。對於人的手勢和表情,達·文西有這樣的看法:人在不做作時的動作、手勢和表情必定和這人的思想感情相適應。所以,他把動態、手勢、表情看成是繪畫裡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手段,要求畫家筆下人物的動作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表現它們的思想感情。達·文西的這一人體動態理論對後世的藝術理論和實踐有深刻的影響。
風景和大自然研究同樣是達·文西畫論中重要的主題。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以自然為良師益友,從馬薩卓起,風景已是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達·文西更是盛期文藝復興時代大師中,最擅長以風景作背景的畫家。在畫論的這一部分筆記里,我們可以找到達·文西對風景和自然現象的許多壯麗的描寫。
總而言之,達·文西的繪畫論,把他那個時代里和繪畫有關的問題幾乎統統討論到了。他是文藝復興時代偉大的藝術革新家,在構圖法、明暗法、透視法和心理描寫等方面有巨大的貢獻,又是歷史上有數的學識最淵博的巨人。那部匯集他畢生經驗寫成的畫論,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總結了他那個時代繪畫藝術的成就的百科全書。值得驚奇的倒是他的許多觀點在四百年後的今天看來,還有它的現實意義,可供我們借鑑。達·文西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痛心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達·文西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

繪畫作品

油畫
《蒙娜麗莎》(《Mona Lisa》)
《聖耶若姆》(未完成)
《吉內薇拉·班琪》
《音樂家肖像》(未完成)
《抱銀鼠的女子》
《額飾女郎》
《戴珍珠頭飾的夫人像》
《拈花聖母》
《哺乳聖母》
《柏諾瓦的聖母》
《加羅法諾的聖母》
《岩間聖母》
《紡車邊的聖母》
《聖母子與聖安妮》
《受胎告知》
《博士來拜》(未完成)
《基督受洗》(合作)
《施洗者聖約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鵝》(原畫遺失)
《維特魯威人》
《世界的救世主》
壁畫
《最後的晚餐》
《安吉亞里之戰》(未完成)
達·文西生前留下大批未經整理的用左手反寫的手稿,難於解讀。只有到十七世紀中葉,才有學者整理小部分達·文西手稿。達·文西的主要手稿丟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見天日,但已被嚴重毀壞。
手稿分類
《繪畫論》1817年,從烏爾賓諾圖書館發現經達·文西弟子弗朗西斯科·梅爾茲整理的《繪畫論》手稿。
論雕刻
論建築,包括教堂草圖,拱型結構分析
論生理,包括論人的生死、記憶、智力和欲望
論解剖學
論葡萄種植及釀酒技術
論動物學
論天文,包括論地球、太陽和行星
論地理,包括論水流、地質學、義大利運河、法國的道路、論開礦、論哲學
小故事,包括寓言、謎語等
書信
被拍賣手稿
1994年微軟總裁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達·文西的《哈默手稿》(手稿中紀錄了達·文西在多個領域的研究成就,其中記載了他關注人體解剖的原因)。傳記作家麥可·懷特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蓋茨苦笑道:“因為我需要它。”後來,比爾·蓋茨並未按慣例將《哈默手稿》(以收藏者的名字命名)易名為《蓋茨手稿》,而是恢復了它的初始名字——《萊徹斯特手稿》。這位被認為患有輕度自閉症的科學狂人是在通過購買行為來向那位生於500年前,第一個真正思考人和世界運轉機理的科學巨匠致敬。
現存博物館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1928年在他的故鄉成立了“列昂納多·達·文西博物館”,之後又成立了“芬奇的列昂納多博物館”。在米蘭的科學技術博物館中也有列昂納多·達·文西的專題介紹。

個人軼事

完成《基督受洗》
達·文西的老師韋羅基奧受聖薩爾賓諾教堂的委託繪製《基督受洗》,全畫的人物雖已畫完,但是還剩下背景沒有畫,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韋羅基奧必須在復活節前交畫。這時離復活節僅七天了,可是韋羅基奧又不願敷衍了事,他決定帶著達·文西去希莫尼湖寫生,然後再畫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韋羅基奧受寒感冒,高燒不止。
達·文西作品達·文西作品
由於任務緊迫,韋羅基奧只好命達·文西來畫背景。達·文西趕回佛羅倫斯,反覆琢磨體會老師的創作意圖,模仿老師的畫風,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全畫。第二天早晨,當達·文西揭開畫布時,他驚呆了。
原來,老師以達·文西作模特兒畫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師兄們刮掉了。他感到事態非常嚴重,時間又緊迫,他下定決心不辜負老師的委託,為了維護老師的榮譽,自己動手來補畫這個天使。他找出老師原稿,以自己為模特兒,對著鏡子,重畫天使。韋羅基奧康復歸來,看到畫作時,激動萬分,他伸出雙手緊緊抱住達·文西的肩膀興奮地說:“它是如此的完美,看來我以後只能去拿雕刻刀了。”從此達·文西聲名鵲起,成為佛羅倫斯有名的畫家了。
睡眠法
畫壇泰斗達·文西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時如金的人,他創造的定時短期睡眠延時工作法甚為人們所稱道。這一方法是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時睡15分鐘。這樣, 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只有不足1.5(24/4.25*1/4=1.41)小時,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
前幾年,義大利著名生理學家克拉胡迪奧·斯塔皮參照達·文西的方法,對一位航海運動員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類似睡眠試驗。經測試,受試者的邏輯思維和記憶運算等能力均完好無損。這說明達·文西睡眠法不僅能滿足機體代償功能的需要,而且還預示著利用人體生理潛力的廣闊發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畫家就這一方法進行了親身試驗,證實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時間,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時睡眠上來。談及各種原因,畫家不無幽默地承認自己並非天才,更不知道這些多出來的時間該如何打發。
達·文西睡眠法也被稱為多相睡眠、Uberman睡眠或多階段睡眠,是一種將人類習慣的單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進行,以達成減少睡眠時間的睡眠方式。
多相睡眠的合理性:首先,自然界中幾乎所有動物的行為都是多相複雜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類嬰兒時期占主導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長後,兒童才逐漸被斷絕了午睡的概念。此外,當人們與外界環境隔絕聯繫後——保證無法從自然因素(如陽光),或人為暗示(如鐘錶、電視節目)來判斷實際時間——將傾向於表現出更多的短暫睡眠行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發生的單相睡眠。最後一點,小睡打盹——即短時間的睡眠——比起長時間的睡眠來說,在提神醒腦方面更為有效。但是很遺憾,我們似乎都已“忘了”這種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維持著一成不變的9點睡5點起的作息習慣。
幾種不同的多項睡眠方法:最有名的也就是達·文西使用的睡眠方法叫做Uberman睡眠計畫,由此延伸出來的其他不同形式的睡眠計畫還有:Everyman睡眠計畫,Dymaxion睡眠計畫。多相睡眠的調整:這種睡眠方式在開始的一至兩周內是很難接受的,測試結果表明受測者並沒有受到這種將睡眠分散成若干個小睡眠片斷方式的影響,但是,多睡眠方式需要一個計畫表,這樣才能夠協助完成。

重要事件

2014年10月,瑞士警方在圖爾吉市(Turgi)一處私人銀行的保險柜中查獲了一幅油畫,而它很可能是出自達文西之手的真跡,此前已經失蹤數百年,價值無法估量。
圖為瑞士警方查獲的油畫圖為瑞士警方查獲的油畫
這幅油畫長61厘米,寬46.5厘米,是一位貴婦的肖像畫,她身著黑紅相間的華麗衣裳,並且頭頂王冠。根據記載,如果此畫確為達文西所繪,那么畫中的女人應該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女侯爵德埃斯特,創作時間為1500年前後。
瑞士檢查機關表示,發現油畫的銀行屬於一個義大利家族,其成員長期居住在義大利南部和瑞士的德語區。2013年8月,這幅油畫通過非法交易途徑進入瑞士,當時的售價為9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6.71億元)。不久之後,此畫的價值迅速攀升至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7億元),更有媒體報導稱其價值高達數億歐元。
據悉,當時油畫的買家已經對畫作進行過鑑定,認為此畫的創作時間應在1460—1650年之間,排除了現代仿品的可能,同時也與達·文西(1452—1519年)生活的年代重合。但此畫是否就是達文西所繪,還有待進一步確定。瑞士官方訊息稱,目前此畫被保存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出生日期

在達·文西祖父瑟·安東尼奧的日記里寫到:“4月15日,星期六,我的一個孫子誕生。”4月15日這個日期是按照儒略曆記載的。佛羅倫斯地方時下午6時40分日落,日落後三小時大約是晚上9時40分,按照現在的計算方法應該算是4月14日。把這個日期轉換到新的曆法應該加9天,所以按照現代的曆法達·文西是在4月23日出生的”。

最新發現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畫家”萊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為世界留下了眾多不朽的畫作,他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繪畫作品為人們熟知。近日,專家在達·文西的另一件珍貴繪畫作品上收穫了意外的驚喜。
專家們在一件畫作上發現了達·文西的指紋墨跡,這令他們倍感興奮。專家表示,這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了解達·文西作的創作過程。
這張作品圖紙左側邊緣留有一個紅棕色墨跡的拇指指紋,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達·文西是左撇子的緣故。英國皇家收藏信託公司印刷及繪畫作品主管馬丁·克萊頓(Martin Clayton)透露,“指紋的位置很符合一個左撇子拿東西的習慣,紙張背面的相應位置也留下一個食指指紋。”
馬丁·克萊頓推測,“達·文西可能是在完作品成後,用沾著墨水的手指拿起畫作,無意中把指紋留在了上面”。
“雖然達·文西的其他六件作品上也留有指紋痕跡,但都沒有這件作品上的指紋清晰,並且用肉眼就能清晰看到”。馬丁·克萊頓認為,人們往往會神化達·文西這樣的天才作家,而這個指紋也可也表明,他其實我們普通人是一樣的,他也和其他藝術家一樣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創作。
這幅作品創作於1509年左右,主要描繪了女性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其他主要器官,它是達·文西144張罕見畫作之一。作為英國皇家收藏品的一部分,達·文西的這些作品被保存在溫莎城堡中,精心收藏。
報導稱,這張帶有指紋的達·文西作品將於2月1日至5月6日在英國卡迪夫國家博物館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