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事

啟事

啟事是機關,團體,單位個人有事情需要向公眾說明,或者請求有關單位,廣大民眾幫助時所寫的一種說明事項的使用文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啟事
  • 外文名:notice
  • 拼音:qǐ shì
  • 解釋:公開聲明某事的最新文字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套用文體,概念,結構,特點,分類,辨析,例文一,例文二,

詞目

啟事

拼音

qǐ shì

引證解釋

1、陳述事情。多用於下對上。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召呼三台尚書以下自詣 卓 府啟事。”
舊唐書·高宗紀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諸司啟事。”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指示 賈 宅人員何處出入,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
2. 陳述事情的奏章;函件。
晉書·山濤傳》:“ 濤 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 山公 啟事’。”
南朝 梁沈約《謝賜甘露啟》:“不任欣賀,謹以啟事謝以聞。”
南朝 梁任昉《啟蕭太傅固辭奪禮》:“不任崩迫之情,謹奉啟事陳聞,謹啟。”
辛文房《唐才子傳·殷文圭》:“ 文圭 後飾非,遍投啟事公卿間。”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家食凡二十六載,以原官三登啟事,及撫按薦牘屢騰,而公(袁可立)雅尚高潔,其視一官若敝屣也!”
錢謙益《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制》:“適當選人之闕,如茅之拔,幾遍於丘園;積薪之流,半登於啟事。”
3. 公開聲明某事的文字。多登在報刊上或貼在牆壁上。
茅盾《右第二章》:“啟事在報紙上登出來了。”
西林《壓迫》:“上星期五,他們又在報上登了一個啟事。”

套用文體

概念

啟事是指將自己的要求,向公眾說明事實或希望協辦的一種短文,屬於套用寫作研究的範疇。通常張貼在公共場所或者刊登在報紙、刊物上。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可以使用。

結構

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寫明啟事的名稱,這主要由啟事的內容決定,如內容是徵文,則名稱寫明“徵文啟事”。名稱字型應大於正文字型,居中排、寫。
二是具體內容,即要向大家說明的情況。
三是啟事者的落款和啟事日期。

特點

具有公開性、廣泛性、實用性、隨意性的特點。

分類

按其內容,啟事可分為不同類型的多種啟事,主要有:招生啟事、尋物啟事、招聘啟事、掛失啟事、徵集啟事、徵婚啟事、慶典啟事等。

辨析

啟事與啟示
報紙上的“啟示”應該是“啟事”。“啟事”,是為了公開聲明某事而登在報刊上或牆上的文字。這裡的“啟”是“說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說明的事情。而“啟示”的“啟”,則是“開導”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讓人知道。“啟示”是指啟發指示,開導思考,使人有所領悟。可見“啟事”和“啟示”的含義截然不同,二者不能通用。無論是“徵文啟事”,還是“招聘啟事”,都只能用“事”字,而不能用“示”字。“徵文啟事”寫成“徵文啟示”是錯的。(參考《高中語文教育網》)

例文一

招領啟事
昨天下午四點,我在操場上見到一串鑰匙,請丟失的同學到六(3)班陳大鵬處認領。
六(3)班 陳大鵬
2010年6月4日

例文二

尋物啟事
昨天下午兩點的體育課上,我忘了拿放在桌球台上的一副桌球拍,有拾到者請通知六(3)班的董新然。謝謝!
六(3)班 董新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