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詞語釋義)

隅(詞語釋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隅是一個漢字,讀音yú,意思是指屋隅;角落:牆隅;隅中將近中午的時候;靠邊的地方:海隅;負隅頑抗。隅是左右結構,部首為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隅
  • 拼音:yú
  • 解釋:屋角的洞穴,角落
  • 英文:corner
  • 總筆畫:11
  • 部首:阝
  • 四角號碼:76227
  • 倉頡:nlwlb
  • 五筆:bjmy
  • 鄭碼:YKLZ
  • 筆順:52251125214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古籍解釋,漢譯英,

基本解釋

隅yú
隅
(1)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2)角落:強隅,城隅,向隅。一隅之地。
(3) 〔隅中〕將近中午的時候。
(4) 靠邊的地方:海隅。
(5)負隅頑抗: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藉險阻,頑固抵抗。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

詳細解釋

隅 yú
〈名〉
  1. (形聲。字從阜(fù),從禺(yú),禺亦聲。“阜”是土山。“禺”意為“角落” [corner]。“阜”與“禺”聯合起來表示“土山的角落”、“土山的內凹處”。本義:土山的下部像人的大腿那樣張開所形成的角落。說明:本字亦可寫作從阜從果,見《漢語大字典》袖珍本第1773頁。“果”指形狀像瓜果的男性生殖器(如陰莖像黃瓜絲瓜之類)。“阜”與“果”聯合起來表示“土山的下部像人的大腿那樣張開,‘果’在大腿根部”)
  2. 同本義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隅,陬也。——《說文
    既登覽乎隅椒,復臨泛乎汪洋。——明·徐渭《緹芝賦》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與山頂);隅隈(角落和彎曲之處);隅陬(角落)
  3. 角,角落 [corner],如:負隅頑抗,依仗角落拚命抵抗。
  4. 村級地名,很多鄉鎮或辦事處以鄉鎮中心的十字型的街道為界.劃分為四個行政村區域,根據所處位置劃分為東北隅,東南隅,西北隅,西南隅這四個自然行政村.而十字街頭則稱為隅首.
    俟我於城隅。——《詩·邶風·靜女
    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記·匠人》
    摳衣趨隅。——《禮記·曲禮
    日出東南隅。——《樂府詩集·陌上桑
    採桑城南隅。
    停於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傳
    折過牆隅。——《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隅頭(牆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對著屋子的一個角落)
  5. 邊遠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咫只雪山路,歸飛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
    又如:隅谷(神話中日落的地方);隅鎮(邊遠小鎮);隅夷(神話中的日出處);隅辟(邊境,國境);隅官(邊地官員)
  6.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part]
    舉端自理,滯隅則失。——《後漢書
    又如:隅見(片面的見解);隅曲(偏狹之見);隅積(部分和總體)
  7. 邊;旁 [side]
    昏將舉火,執燭隅坐,錯總之法,橫子坐所。——《管子
    又如:隅坐(坐位的側邊);隅目斜眼而視,怒視)
  8.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隅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9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說文》陬也。《玉篇》角也。《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詩·邶風》俟我於城隅。《禮·曲禮》摳衣趨隅。《注》趨隅,升席也。
又《檀弓》童子隅坐而執燭。《注》隅坐,不與成人並。《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又《玉篇》廉也。《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禮·儒行》砥厲廉隅。
又海隅,十藪之一。《爾雅·釋地》齊有海隅。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注》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又山名。《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注》封山,隅山,在今吳郡永安縣。《說文》作嵎。
又葉語口切,音偶。《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芻葉側九反,逅葉很口反。
又葉呼侯反,音齁。《揚雄·反離騷》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之陽侯。 《篇海》同。
考證:〔《詩·邶風》俟我乎城隅。〕 謹照原文乎改於。

漢譯英

隅 coign English
隅 Y ú Corner.
The [ corner inside] is nearly at noon of time.
Depend the place of the side.
coig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