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台灣亞種

梅花鹿台灣亞種

台灣梅花鹿是台灣一種特有亞種,曾廣泛分布於台灣東部山地,棲息在針闊混交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帶。以草、樹葉、嫩芽、樹皮、苔蘚等為食,黃昏和清晨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時期。體型較大,體長大約150厘米,背部中線呈現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栗色,白色的梅花形狀斑點散布其上;冬天皮毛會變成淺褐色。1969年以後,野生梅花鹿逐漸在台灣各地絕跡,後經人工復育成功,現在島內有近千隻梅花鹿存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梅花鹿台灣亞種
  • 二名法:Cervus nippon taiouan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鹿科
  • :鹿屬
  • :梅花鹿
  • 亞種:梅花鹿台灣亞種
  • 年代:1860
基本信息,物種概述,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基本信息

【命名者及時間】Blyth, 1860
【英文名稱】Taiwanese Sika Deer
梅花鹿台灣亞種梅花鹿台灣亞種

物種概述

梅花鹿台灣亞種是梅花鹿的一個亞種,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胃4室,反芻。腿細長,善奔跑。具角,並具獠牙狀上犬齒。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睪丸激素的影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雄性第二年起生角,每年增加一叉,五歲後分四叉止。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夏季為栗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冬季為煙褐色,白斑不顯著。頸部有鬣毛。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鹿有2對乳頭。一歲半至兩歲半成熟。每年9-11月交配,5-7月產子,每胎有一隻或兩隻小鹿。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聽覺及嗅覺發達,喜愛群居,擅長奔跑。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肉可食用,皮可製革。
其名來源自背上的白色的梅花斑。
在1603年(明萬曆31年)陳第的《東番記》中對於台灣梅花鹿多有記載,到了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時,因為鹿皮的需求很大,受到人類大量的濫捕,幾瀕臨絕種,到1969年之後,由於棲息地受到破壞與人類的大肆捕獵,台灣梅花鹿漸漸減少,日治時期,景美、木柵、烏來一帶仍見有族群式的鹿群沿水源而棲,目前所見者皆為在墾丁國家公園的復育計畫中由人工飼養的。
目前確認為純種族群的母群是來自於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曾贈送梅花鹿予金門農畜所,故全台灣純種梅花鹿飼養的地方目前有台北市立動物園以及金門,但已經沒有任何的完全純種台灣梅花鹿。
至於野生族群則是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母群也是來自於台北市立動物園,二十餘年前進行在墾丁社頂自然公園的復育野放計畫,結果尚稱成功,目前已經經過多次野放及定期調查,墾丁國家公園野生梅花鹿總數已經過兩百隻,且有持續上升之勢,也引起野放在其他原棲地的聲浪。另一野生族群則是位於綠島,則是由以前島民飼養後溢出的個體組成的野生族群,總數也已經超過兩百隻,但是梅花鹿對於綠島來說仍是外來種,也引起不同的意見。
過去曾有大量族群生活於中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地,但受到強大的狩獵壓力加上棲息地因農業開發而遭破壞,導致野外族群數量銳減。根據在台進行大型哺乳類調查報告指出,野生台灣梅花鹿可能已於1969年在野外絕跡,所幸在動物園及民間養鹿場尚有飼養族群使其種源得以保存。
台灣梅花鹿體型較大,體長大約150厘米,背部中線呈現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栗色,白色的梅花形狀斑點散布其上;冬天皮毛會變成淺褐色,斑點也不會那么明顯。
台灣梅花鹿曾廣泛分布於台灣東部山地,棲息在針闊混交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帶。以草、樹葉、嫩芽、樹皮、苔蘚等為食,黃昏和清晨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時期。1969年以後,野生梅花鹿逐漸在台灣各地絕跡。

分布範圍

台灣位於梅花鹿原始分部區域之南端。現今梅花鹿共有14 個亞種,依緯度高低可區分為南鹿(southern races)及北鹿(northern races)二者,台灣梅花鹿以微衛星標誌之核型分析鑑定之結果,墾丁國家公園台北動物園以及綠島之台灣梅花鹿為同一基因型之亞種,與日本俄羅斯中國大陸等地一帶之梅花鹿族群有明顯差異性。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