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百越,是指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也就是從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區;局部零散分布還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稱謂源於古代中原人對南方沿海一帶古越部族的泛稱,因這些古越部族眾多紛雜且中原人對其不甚了解,故謂之為“百越”;越地上的族群又稱古越族、古越人,或越族、越人。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等眾多越族支系。《呂氏春秋》統稱這些越族諸部為"百越",其它文獻上也有"百粵"、“諸越”等稱謂。“越”或寫作“粵”,因古代“越”與“粵”相通,到近代才較為區別。漢朝之後其地改為郡縣,此後"百越"這名稱不見於史載,"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見。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在先秦古籍中,對南方沿海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或稱“閩越”、或稱“揚越”、或稱“南越”、或稱“西甌”、或稱“駱越”,等等。這些部族在先秦時期曾存在過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來的考古研究實證表明,百越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越
  • 外文名:Baiyue
  • 定義:南方沿海古越族地區的泛稱
  • 存在時期:遠古至秦末
  • 其它名稱:百粵、諸越等
  • 族名:古越族(亦稱越族)
  • 上古首領天皇氏(天寶尊)
  • 包括範圍///////越南北部
歷史淵源,考古研究,遺存分布,悠久文化,越人由來,形成,稱謂,越地諸部,史載,部族,建國,風俗習慣,百越地區開發歷史,泰伯奔吳,秦統一嶺南,秦後歸屬,建制,更迭,越族後裔,內越,海外,歷史貢獻,

歷史淵源

舊石器時代,中國這塊廣闊大地上就已經有了古人類活動遺蹟。自遠古至秦末時期,在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即當今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這一帶(局部還包括湖南、江西與安徽部分區域),世代繁衍生息著眾多族群,這一帶越人族群數量眾多的地帶,中原史籍稱之為“百越”,百越的諸多族群統稱為古越族。先秦古籍對南方的眾多部族,常統稱為“越”,實際上這些“越”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南方眾多部族的統稱。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
Name支系包括範圍轄下分部
百越
東甌(亦稱東越)
不詳
不詳
南越(亦稱南粵)
廣東一帶
不詳
西甌(亦稱西越)
廣西一帶
不詳
駱越(亦稱雒越)
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海南一帶
轄15個分部
長江中下游、江淮之間(含湖南、江西、安徽局部)
邗越句吳等等
註:駱越轄下15部為:交趾/朱鳶/武寧/福祿/越裳/寧海/陽泉/陸海/武定/懷驩/文郎/九真/平文/新興/九德等部。
自古流存下來的文獻對有關百越記載甚少(秦始皇焚書毀了大量先秦文獻),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考古發掘的深入,考古出土大量的陶瓷青銅鐵器玉器等文物,見證了百越文明,填補了百越歷史的空白。在遠古時代,古越人便創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其冶鑄技術、農業、制陶、紡織及造船業等等相當發達。考古研究表明,長江以南的原生文明,比如草鞋山遺址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奇和洞遺址縛婁國遺址等文明遺存,不亞於同時期的北方文明,甚至比同時期的北方文明更璀璨。在對百越良渚考古中發現,百越地區良渚古城規模遠遠大於同時期的北方中原黃帝城。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百越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難怪考古學家嚴文明說,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在古籍的記載中,古越族人可上溯至比三皇五帝更早以前。據宋代羅泌 《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載:“粵有天皇,是曰天靈, 望獲 強尊。”古越族的首領叫“天皇氏”,傳說天皇氏是舊石器時代第一代君主。道教天寶尊。《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泊無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歲起攝提......"。據唐代杜佑所撰寫的《通典》以及清代方浚師的《蕉軒隨錄》所說:"天皇氏是出現在三皇之前的君主。"
近年有學者認為百越人是夏王朝的建立者。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語言學者金鐘就認為,中國歷史上夏朝,正是濮人北上所建立的王朝,而濮人正是某支百越人於遠古沿西南遷徙而成。比較早提出這種看法的學者是董楚平,他在《吳越文化志》這本中,列舉了十多條證據,論證是百越族北上所建立的王朝。
 周太王之子仲雍與兄泰伯來到今蘇南地區的無錫、常熟一帶,建立勾吳王國,斷髮文身,主動融入當地社會,是一次中原文化與東南百越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據文獻記載及考證,古越人與中原人早期的關係主要在貿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換中原的絲帛和手工產品。百越諸部族當中最早與中原交往的是地緣上較接近中原的"于越",其之間的交往在中原古籍里也留下了墨跡,于越部族在商周時期雖然沒有參加武王伐紂,但曾經北上當過周成王的賓客。商與西周時代,嶺南南越部族與中原也開始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吳越、楚國關係密切,交往頻繁。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嶺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高度文明。

考古研究

遺存分布

據對古越人分布區考古,發現了大量的古人生活痕跡與文化遺存,時間上可遠溯至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空間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東南部及南部沿海一帶。較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遺址草鞋山遺址馬橋遺址良渚文化遺址奇和洞遺址鬱南磨刀山遺址縛婁古國遺址以及甑皮岩遺址等等。
江蘇
1993年發現的南京湯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3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距今六七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有蘇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
草鞋山遺址發現了6000年前的陶鼎等器類,個別比較大的墓葬中還出土了做工精美的石器如鉞、斧等,玉璜為該墓葬群唯一出土的玉器,另有帶神秘圖案的罕見文物出土;在草鞋山遺址下文化層發現的3塊炭化紡織品殘片,經鑑定距今五六千年,是中國現已發現最古老的紡織品實物。太湖周邊地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數量眾多,雕刻精美。
江蘇草鞋山遺址(距今6000年前)
上海
現代考古發掘表明,上海地區至少有20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屬馬家浜崧澤文化類型的青浦崧澤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上海先民採集植物籽實,獵取野生禽畜,捕捉魚蝦,進而以石器、動物骨角為工具,種植穀物、飼養家畜。
公元前2500年左右,上海地區進入良渚文化時期,出現男女勞動分工,農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陶器製作從使用慢輪進展到快輪,已出現原始手工紡織技術。
馬橋遺址距今約4000年,具有典型的百越文化的特點,出土文物1000餘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還有少量的青銅生產工具。

馬橋遺址(4000年)與崧澤遺址(6000年)
浙江
早在100萬年前,浙江已出現人類活動。浙江共發現83處舊石器時代遺存點,其中七里亭遺址經證實,其屬中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共發現7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鎬等打制石器;七里亭下文化層距今至少100萬年;七里亭遺址是全國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為數不多的超百萬年遺址。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以母系氏社、新石器時代、海洋文化為重要特徵的河姆渡遺址呈現多個“考古之最”:長江流域首個遠古遺址、國內唯一星體集群遺址、最具海洋文化特徵遺址。
距今7000年河姆渡與100萬年七里亭遺址
福建
福建地區最早出現的人種為“閩人”,是福建人種中的土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先人,幾十萬年的進化學習過程中,從茹毛飲血慢慢學會了打獵、用火,後來甚至學會燒制器具,種植水稻。
1989年,考古挖掘的漳州蓮花池山遺址,距今40萬年到20萬年之間,是目前福建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一處先人生活遺址。
1999年在這進行的考古挖掘的萬壽岩遺址,該遺址找出了的石器75件,以及虎、竹鼠等化石,鑑定為已距今18.5萬年,這一時期的人們,已經比蓮花池山生活的人更聰明了,懂得打獵。還發現了距今1.7萬年-7000年的奇和洞遺址;距今6000年的平潭殼丘頭遺址;距今5000年的福州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5000年前)與殼丘頭遺址(6000年前)
廣東
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發現嶺南在舊石器時代早期(60萬至8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也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早期古人遺址(韶關馬壩鎮馬壩人遺址)。相繼發現的遺蹟還有封開垌中岩人西樵山採石場遺址石峽文化遺址、寶鏡灣岩畫金蘭寺貝丘遺址等等。寶鏡灣岩畫遺址及廣泛分布的貝丘遺址,呈現了早期海洋文化特徵。
1996年惠州博羅"縛婁古國"遺址發現先秦時期的陶片,發掘出廣東最大的先秦時期的龍窯窯址;2000年出土了包括青銅鼎編鐘等在內的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銅器玉器水晶文物等,在氣候潮濕多雨的嶺南能發現三千年以上的金屬銅器遺存實屬不易;這些不僅證實了嶺南在先秦以前並非 “瘴癘之地”,改寫了整個嶺南的文明史,嶺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縛婁古國遺址(3000年前)
廣西
據考古發現,今廣西地域早在80萬年前就有原始人類繁衍生息。桂林父子岩遺址、大岩遺址甑皮岩遺址距今7000-10000年。
距今10萬-2萬年前,在今桂西、桂南、桂北地區活動的古人類進入以血緣為紐帶的母系社會初期。
約在5萬年前,今廣西境內古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約2萬-1萬年前,廣西境內古人學會製造和使用鑽孔礫石和磨尖石器。
距今1萬-6000年前,境內古人逐步走出岩洞與河谷向平原和濱海地區發展今廣西地區出現原始農業、畜牧業和制陶業。
甑皮岩遺址(距今7000-10000年)
海南
最遲在1萬年前,海南島就開始了人類的活動。先秦至西漢時期,海南島上分布著古百越人的一支——駱越。駱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在三亞落筆洞遺址出土遺物和堆積物年代距今約1萬年,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過渡階段。
出土的石器來看,包括了敲砸器、砍砸器等多種工具,可以基本滿足狩獵、劈柴所需;而從遺址中發現的堆積物來看,大量的螺、蛤、蚌殼和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等。
落筆洞遺址(1萬年前)
湖南
永州零陵區望子崗遺址距今3000至4000年前,是目前湖南本土人老祖先古越人最早的聚居地。
遺址看到了當時人們是如何建房的。當時的人們在地面掘坑,坑的周圍插上木柱子,用泥糊住木柱成牆,搭上棚子就成了建築,這種遠古的建築方式在考古學上稱之為“半穴式”建築。
在這些建築的邊上,從高到底延伸到已發掘遺址的邊緣,可以看出這是當時的排水溝,雨水順著房頂流到這條溝里,排到外面。
望子崗遺址(3000至4000年)望子崗遺址(3000至4000年)
江西
武夷山地區的貴溪仙水岩懸棺遺址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邗越人的古老葬俗。
考古者在棺內一男性古人的頭側,發現一束長約5厘米的頭髮,兩端齊整,專家推測這可能與越人特殊的習俗有關,此外,在江西出土的不少陶器上,多處有蛇紋圖樣或蛇形貼耳裝飾。
通過對贛東北、皖南、寧鎮地區以及浙西北地區考古學遺存的調查和分析,發現邗越人不僅有規模宏大和較高水平的采冶業,而且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這可以從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得到證實。
仙水岩懸棺遺址(3000年前)仙水岩懸棺遺址(3000年前)

悠久文化

稻作
稻作發祥(1.4萬年前):根據近代考古學的證據,水稻就是南方的古越人最先馴化。蘇州草鞋山遺址發現的6000年前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連同常州圩墩、高郵龍虬莊、崑山少卿山、溧陽神墩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為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很可能就是某一支“越”人所創造出來的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了稻穀、稻草和稻殼的堆積,是當時世界發現最早的稻作文化,後來在黃河流域的裴李崗遺址賈湖遺址和長江中游流域的彭頭山遺址等地發現了更早的稻作文化。直到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考古發現水稻矽質體,將水稻馴化年代前推至最早1.4萬年前,並據此推斷廣東英德牛欄洞很可能是世界稻作發祥地。
飼養家畜(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家豬尤其是幼豬的骨骼,表明中國飼養家豬的歷史,也可以遠溯到七千年以前,從而斷定百越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豬的地區之一,古越族則是最早飼養家豬的一個古老族群。
石制
石制工具是人類最早使用的生產工具之一。百越的甌駱人很早就已製作石鏟,作為一種起土或翻土的農具,這在駱越人的史前或商周遺址中有較多的發現。西甌、駱越地區的大石鏟頗具特色,它主要分布在左右江流域的丘陵或平原地帶,主要形狀為雙肩,肩部有平斜二種,器身扁平而長,有直腰、束腰二種,短柄,刃部呈弧形,石質堅硬。
由於甌駱先民對稻產生敬畏,所以每年都會舉行祭祀,大石鏟是先民用來在泥地里開溝種水稻的工具之一,所以很容易就成了祭品之一。廣西隆安大石鏟文化是早期文明的重要源頭,它影響了河姆渡、良渚,而河姆渡、良渚又影響更為廣泛的地區。從上個世紀至今,南寧市附近的幾個縣都有石剷出土。
建築
居住形式與各族群生活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有密切聯繫,百越一帶的"乾欄式房屋"可追溯至7000年以前。中國古代塞北遊牧民族多住便於遷徙的帳篷;中原諸夏部落多住窯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則住類似巢居式的“乾欄式”房子,即木(竹)結構的二層樓房,下層飼養牛、豬等家畜,上層住人,這樣可以防止南方氣候的潮濕和避開各種兇惡的野獸蟲蛇。正如《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文獻上的"巢居",大體是指底層架空、二層住人的"乾欄式房屋"。
“乾欄式房屋”的建築遺蹟或模型,在南方古代“百越”部落分布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或在漢代墓葬中均有所發現。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有7000年以上的"乾欄式房屋"遺蹟;在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有發現,如浙江的錢山漾、桐鄉羅家角、江蘇丹陽香草河、吳興梅堰等遺址都有此類房子出土。在廣東高要茅崗距今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也發現有“乾欄式房屋”遺蹟。
青銅
古越人很早就懂得開採銅礦、煉銅。並善鑄銅器,最具代表性的如青銅劍青銅鼎青銅編鐘銅鼓銅鐸(大鈴)等。銅鐸即是一種搖奏體鳴樂器,即“鐸”,青銅鑄故稱;常繫於牲口頸部,也懸掛於廟、塔的檐角之上,風吹即發聲,俗稱風鈴,也用於軍隊儀仗隊中敲擊。南粵惠州博羅縣發掘出3000年前的土產青銅鼎與青銅編鐘,反映出了古代該地“鐘鳴鼎食”之貴族氣象。古越人的鑄劍技術聞名天下,吳越故地是春秋時代青銅寶劍的故鄉。干將莫邪的故事流傳甚廣,浙江莫乾山即由此得名,並有劍池遺址。因越人擅長鑄造和使用青銅劍,所以在古越族的世居地與交往地每每發現有青銅劍遺存。
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越王勾踐劍,1973年在湖北江陵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劍。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均有著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測定與研究後,發現了越王勾踐劍的配方成分。數據顯示,該寶劍的青銅合金主要是由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雖然是同一把寶劍,可是劍的不同部位卻有著不同金屬配比,這要求金屬器物在鑄造的過程中,必須分兩次澆鑄才能使器物複合成一體,專業術語稱之為“複合金屬工藝”。
早在春秋時期前越人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實在令人驚嘆。至於越王勾踐劍為何歷經兩千多年還不生鏽,法國人曾提出一個大膽假說—中國古代青銅器上,存在著神秘的今人尚不知曉的人工外鍍技術,比如經過硫化處理,正是這個技術,使得青銅器的器表產生了覆蓋層,它異常堅硬而且絕不生鏽。
舟船
古越人不但鑄劍技術高超,越人也擅長航海。越人“水行而山處”,為習水民族。古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於馭舟,尚銅鼓,精於劍,熟水性,善使舟及水戰,首創水師,富於航海經驗而著稱於世。先秦時期的百越人很尚武,越人除了善制劍之外還善水戰,樓船這種大型戰船就是越人發明並最先使用的。樓船的甲板建築特別巨大,船高首寬,外觀似樓,所以被稱作“樓船”。《淮南子·原道訓》云:“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說的就是百越族人不善陸上之事,而善舟水(海洋文化)。
古時北方人善於騎馬,南方的越族則由於本地區山多,河流多,面向大海,而善於製作舟船,行船渡人,捕魚食用。傍水而居,依水而生,在漁獵生產生活中“陸事寡,水事重”,舟楫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他們“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東海、南海航路的打通與中國東南及南方沿海的百越族的制舟行水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百越族長期生活在河流縱貫、湖泊密布的澤國水鄉,他們“非有城郭邑里”,“水行而山處”,交通往來為舟楫,地理環境使他們與“舟”結伴。越人善於駕舟的本領從浙江河姆渡與良渚文化中出土的劃舟與木槳可見其歷史久遠。
陶器
百越地區的陶器較有代表性的是印紋陶與黑陶。考古學家普遍認為,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各地的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創造出來的。最近數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表明:這種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在時間上從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一直延續到商周秦漢時期,在空間上則遍布於中國東南地區及嶺南一帶。先秦時期出現在中國南方的這個陶系,其特點是在陶器的表面裝飾有各種幾何圖形的花紋圖案;印紋陶最早的考古發現是在1914-1915年廣東南海發現的實物,被視為南方新石器時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江浙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輪制較普遍。
印紋陶工藝上屬於盤泥條築法手工製作或慢輪製作,在製作陶胚時用帶有印子的木板進行反覆拍打,使陶胚牢固成形,並留下各種印紋。其燒制溫度的低高,又分為印紋軟陶和印紋硬陶。
器物多留有布紋、席紋、繩紋的痕跡,後漸趨豐富、精美,紋樣均為幾何形紋飾。幾何印紋陶是百越族的典型器物,工藝簡單樸拙,與百越族質樸的性格,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幾何印紋陶
黑陶是在燒造過程中,採用滲炭工藝製成的黑色陶器,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
一般器壁較薄,器表以素麵磨光的為多,少數有精細的刻劃花紋和鏤孔。圈足器、三足器較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

黑陶
考古學家普遍認為,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各地的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系由古越族所創。
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300-4300年,它與東北的紅山文化、西北的齊家文化並駕齊驅,把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發展到了最高峰。玉琮是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為古代重要禮器之一。玉琮是中國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帶有神秘色彩的禮器,既用來祭祀大地,也是權威的一種象徵。《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也是後世“蒼天、黃土、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思想的由來。
從良渚黃琮的色彩和造型來看,恰好說明周代以璧琮祭祀天地的用玉禮制,起源於良渚時期。神人紋玉琮王,紋飾是人面與獸面的複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圖案,反映了古越人高度發達的宗教信仰體系。
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目前僅發現於良渚反山十二號墓,為“琮王”、“鉞王”、柱形器與“權杖”冠飾四件玉器。其中“琮王”四面直槽內的八個神人獸面圖像與“鉞王”正背面的兩個神人獸面圖像,均在平面上鋪展;柱形器上的六個神人獸面圖像,為圓弧面鋪展;而“權杖”冠飾,是良渚玉器中難得一見的“滿花”器,在淺浮雕的神人獸面圖像周圍,密布以勾連捲雲紋為特徵的陰線地紋,彼此渾然一體。
古文
在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的一件殘石鉞上,發現了幾個類似現代漢字的符號,其中最為清晰的是石器一面右上角類似“鄭”字的文字。一件餘杭南湖出土的良渚時期陶罐上,有多達12個刻畫符號,其中一隻憨態可掬的類似老虎的形象。
平湖莊橋遺址出土的殘石鉞平湖莊橋遺址出土的殘石鉞
那些陶罐上的符號,也許就是古文字的起源。有考古學者認為,由於古人寫字喜歡用毛筆書寫在木片、竹簡等物體上,出土文物中有竹簡的話,也都軟得像麵條一樣,所以類似這些文字記載方式,隨著歲月的流逝,本身就非常難保存信息;雖然對於良渚文化刻畫符號的研究,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文字型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刻畫符號的確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起源。
越語
古越人有自己的語言特點,屬於膠著語。據載,漢劉向《說苑·善說》篇保存有一首“越人擁楫歌”,其歌辭同中原語言根本不同,不經翻譯,連鄰近的楚人也聽不懂。
古越人所使用的古越語與古代北方所使用的語言相差極大,彼此不能通話。根據語言學者的研究,在漢語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官北話)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漢語數千年來在中國北方經歷北方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數度混居交融發展出來的結果,而其餘六大方言吳語湘語贛語閩語客家話粵語,卻是由於歷史上北方居民數度南遷、與南方族群的語言相互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均與古漢語有較大出入,但在聲調方面,南方方言則保留北方方言已經失去了的入聲
古越語為黏著型,不同於古北方語的單音成義,故古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表明古代百越語是一種帶有自己特點的獨立語言。
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認為越語的特點是:發音輕利急速,有的詞與漢語不同,名詞類的音綴有複輔音和連音成分;詞序倒置,形容詞或副詞置於名詞或動詞之後。在《國語》、《越絕書》及《吳越春秋》中都有一些越語詞的紀錄,而漢劉向《說苑·善說篇》中所錄著名的“越人歌”則是保存最為連貫完整的越語資料。據對古越地的現代漢語方言對比研究,發現其中有著眾多的詞語是相當一致的,因此從中可以看出,閩越、甌越、南越、駱越語在古代大概可以互通,因為古越語的成分至今還十分明顯。
詩歌
《越人歌》-- 年代:先秦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詬恥。
心幾頑而不絕兮, 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並非出自《詩經》,而是一首先秦古歌,見於劉向《說苑》卷善說篇。歌中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40年前後。當時楚越雖是鄰國,但方言不通,交往需要藉助翻譯的幫助。這首《越人歌》是中國歷史上現存的第一首譯詩。這首詩接近《楚辭》作品的纏綿悱惻,藝術水平很高,它和楚國的其它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源頭。
語言學者鄭張尚芳根據對上古音的構擬,將《越人歌》中表音,與有關的泰語對照,破譯越人歌。並發現“山有木兮木有枝”是楚國譯人為滿足楚辭韻例湊足六句而添加的襯韻句。根據音韻學對漢字上古音的構擬,把《越人歌》中每一漢字的上古音中古音,與有關的壯語詞一一對照,發現它與壯語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音樂:越族的音樂好野音。據說,越王勾踐聽中原夏人樂師吹(古代的一種三孔管樂器),卻聽不懂,也不愛聽。《呂氏春秋·遇合》:“客有以吹籟見越王者,羽、角、宮、徵、商不謬, 越王不善;為野音而反善之。”

越人由來

形成

關於古越族的來源,學術界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認為越族源出於中原諸夏族,是諸夏族的後裔,即“越為禹後說”;二是認為越族是由當地原始先住民發展形成的,即“土著說”。
  • 史籍依據
持“越為禹後說”者,主要以司馬遷《史記》中的《夏本紀》、《越王勾踐世家》以及《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歷史文獻為依據,認為越王勾踐的祖先,是禹之苗裔、夏後帝少康之庶子無餘的後代,之後形成分支散布南方各地而成"百越"。
有學者根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等史籍有這樣的描述:“公元前333年(戰國時期),楚威王興兵伐越,大敗越國,盡取吳越之地。” 認為,自此越國人流散到南方一帶,分化成眾多的支系,故而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不過,據科學技術的測定與考古的深入,該"百越源於越囯分化"的觀點難以信服。
研究百越族的中國學者宋蜀華認為:“勾踐的祖父夫鐔以上至夏少康庶子無餘,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經商至周敬王共60餘代,兩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踐說成是夏少康的後裔,實難信服”。此外,宋蜀華也認為夏文化越文化截然不同,因為:“夏人活動地區從未發現過‘印紋陶文化’,而‘印紋陶’流行地區也從未發現過‘二里頭文化’”。
  • 考古研究
持“土著說”者,主要以考古資料和史籍的考證為依據,認為越的世系找不出勾踐夏少康後裔的直接證據,中原夏族和南方越族姓氏不同,彼此世系不清;諸夏族和古越族的分布地區也明顯不同;古越族的文化特點也明顯不同於中原族群。
對於古越人從何而來的問題,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教授蔣炳釗表示比較認同“土著說”,即百越族群是由當地原始先民發展形成的。其理由是,大量考古資料證明,在百越各族登上歷史舞台之前,早在幾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以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那裡已有人類活動的遺蹟。萌芽於新石器時期的南方印紋陶已經被考古學界認定為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古越文化遺存。
考古學家將印紋陶分布區分為寧鎮區太湖區贛鄱區湖南區嶺南區閩台區粵東閩南七個次文化區,這與秦漢以後百越族幾個組成部分的分布基本吻合。這幾個文化區都曾是古代越族的世居地,這同中國東南沿海新石器文化的分布是一致的。
據國際科學雜誌《科學》發表的“亞洲人群遺傳多樣性研究”成果,全基因組基因分型研究表明,在距今3萬至4萬年前,亞洲人開始從東南亞往北遷徙,逐漸遍布整個東亞直至中亞地區,形成了如今的東亞人群。對中國歷史而言,這意味著,古代黃河流域的北方人祖先是先到達了南方百越,在南方那裡繁衍,此後再往北遷徙進入黃河流域,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有報告稱通過對分子人類學材料Y染色體DNA的測定,百越有單起源的遺傳學跡象,廣東可能是百越族最早的發源地。另有報告稱台灣高山族源自上海地區百越族。

稱謂

百者,泛言其多;"百"是指多數、約數,不是確數。據黃現璠著《壯族通史》說: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是“人”的意思。
另有觀點認為,對於“越”的得名,較常見的說法是“越”源於“”(或寫作“”),是一種扁平穿孔石斧,開始是生產工具和武器,後來逐漸演變成很薄的象徵權力的禮器。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教授李錦芳認為這個說法比較可信,因為至今越族後裔壯侗語民族的語言中將斧子、板鋤(源於鉞)讀為“kwan”、“kwak”,與“越”字漢語古音接近。但對於“百越”是對“越”多個支系的泛稱這一說法,李錦芳認為是望文生義;他認為,其實“百”是中心詞“越”的詞頭,越音“bak”,是“把”的意思,“百越”即“把斧”。韋昭認為百越之“百”是因越人有“百邑”而得名。
古時候中原人泛稱中原四方的南方部落為“蠻”、東方部落為“夷”、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蠻夷戎狄"是夏、商、周三代對東南西北各方部落的稱謂。秦漢史籍泛稱南方的部落為“越”,而戈壁沙漠以北的遊牧部落為“胡”(匈奴),故而北“胡”與南“越”並稱。

越地諸部

史載

由於古代中原部族對南方古越部族的了解甚少,在文字上關於對“古越族”的最早記載是“于越”,"于越"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前身,據文獻記載及考古印證,"于越"最遲在商朝前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古越族和中原諸夏族早期的往來關係主要貿易。
《莊子·逍遙遊》:“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郭慶藩集釋引李楨曰:“諸越,猶雲於越。”
公羊傳》:“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何休註:‘越人自名於越(于越)。《周禮·冬官考工記》又出現“吳、粵”名稱。
《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東越”、“歐人”、“于越”、“姑妹”、“且甌”、“共人”、“海陽”、“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里”、“九菌”等名稱。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漢書》記載:“蠻夷中,西有西甌,眾半公式(個子矮小瘦弱),南面稱王。”《百越先賢志》也載:“譯吁宋舊壤,湘漓而南,故西甌也。”
宋朝人羅泌的《路史》又具體解釋了百越的族稱有:“越常、駱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吾(誤記,應屬百濮)、越區、桂國、損子、產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帶、仆句、句吳(吳囯前身),是渭百越也。”
古籍又有記載:“越北有城廓邑里也,處溪谷之間,叢竹之中”,“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想傳不過等數,而間獨數百千里。險阻林叢,弗能盡著。”“夾以森林叢竹,水道上下擊石,林中多腹蛇猛獸。”從這些古籍的表述可見,百越支下的小村落多數都聚居、敬居、繞寨、遊走于山川要塞,森林叢竹之中。

部族

  • 于越部族
于越部落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前身(地理位置即今蘇南浙北一帶),於公元前2032年建立越國。公元前473年傳至越王勾踐撃滅吳國後北上與當時中原諸國會盟並雄視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征服;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滅。從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于越部族在春秋時期前較為強大,戰國後衰落。
  • 揚越部族
揚越,亦通揚粵。今長江下游的上海、江蘇、安徽局部、浙江等皆古揚州之屬;古揚州之地為越人所居,故曰揚越。關於其地理位置及範圍史料上有不同的記載:如,《史記》記載:"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之後為趙佗南越國領地",此通南越;也有用揚越來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此通地區、越國,《呂氏春秋》:"東南為揚州,越也 ";《爾雅》:"江南為揚州,越也"。主流說法是揚越位於長江中下游、江淮之間的一帶。邗越句吳同屬揚越,句吳即是春秋吳囯的前身,邗越分布江淮各地。
  • 閩越部族
閩越部落即是閩越國的前身(今福建一帶)。因分七族,故有七閩之稱。閩越之"閩"源於圖騰崇拜,閩越部落把蛇當作是部落的圖騰;蛇在古語中又被稱為長蟲,就以蟲為義,把該地稱為閩越。閩越人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已經創造出燦爛的獨具特色的——閩文化;到了周朝,形成七個大部落,史稱“七閩”。與閩越關係較密切的是附近的東南面于越,據傳在越王允常時代,于越部族有人進入閩越定居,如鑄劍能手歐冶子,曾受越王派遣,帶領助手在閩北(今松谿縣湛盧山建爐,鑄造質量優良的寶劍;福州市的冶山和歐冶池,相傳也是歐冶子鑄劍地。
  • 南越部族
南越,粵通越,南越亦稱南粵,地理位置即今廣東一帶(廣東的簡稱"粵"源於此)。南越是存在於遠古至秦末時期的古越族部落,南越部落是秦末漢初時期南越國的前身。從《淮南子》對秦越之戰嶺南人擊斃幾十萬秦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南越與西甌部落是百越諸部中屬強大的支系,兩廣自古有狼兵之稱源於此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發動"秦攻百越之戰"後於公元前214年征服嶺南隨即在此地設定南海、桂林與象3郡;公元前204年,南海郡的郡尉趙佗乘秦末大亂之際兼併桂林與象兩郡,自立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國
  • 東甌西甌
甌,古文與“區”、“漚”均相通。有專家研究,“甌”不是諸夏辭彙。古籍記載:“東南曰揚州……其譯藪,曰具區。”“區”即“漚”,指浙江境內眾多湖泊,湖泊或瀕海地方被水包圍的島嶼。在這些被水“漚”(包圍)的地方生活的人就是“漚人”,即“甌人”。《山海經》中也有“甌居海中”的說法。
據專家考證,“區”則“曲”,二者同義。故山林險阻崎嶇曲折之地謂之“區”,即“甌”,居此地者,即為“甌人”。在東面江浙地區居住的越人——“漚人”是“甌”,在嶺南西部地區居住的越人——“甌人”也是“甌”,他們都是“甌越”。為以示區別,所以,習慣上稱江浙一帶的越族“甌人”為“東甌”,嶺南西部一帶的越族“甌人”為“西甌”。西甌越人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之柳江、紅水河流域以北的廣西區域。
  • 駱越部族
駱,同雒,是山區的水田;駱人,或雒人,即耕這些田的人,駱(雒)越,則為耕這些田的越人。駱越是百越眾部落中一支以農業為主的部落,但其製作工藝技術高超,在出土的飾物銅鼓就十分精良。駱越人主要居住在今海南、廣西南部至紅河三角洲及周圍地區。駱越有部分逐步南遷,到了戰國末年,遷徙到了今越南河內一帶,成立了甌雒國,是越南京族(越南的越族)、黎族水族寮國龍族的祖先。其創造出了璀璨的“甌雒文化”,即越南東山文化
甌、駱會稱:西甌與駱越,本為越之二支。甌駱,則西甌、駱越的會稱,因西甌與駱越地緣相鄰,又在兩境建立過“甌駱國”,所以人們多數都會稱為"甌駱"。

建國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甌雒國
又稱為甌貉國或安陽國(前257--前206年)。都城為古螺城,在今越南河內東英縣,其疆域主要包括今越南北部一帶,後一度擴張到中國廣西、雲南部分地區。
前257年,蜀泮攻滅文郎國,於文郎國故地建立甌貉國,甌貉之“甌”即指代西甌部落,而甌貉之“貉”即雒,指代雒越部落。前214年,秦朝南伐百越時,甌雒國的西甌諸部落曾經推舉譯吁宋為盟主以抗秦,終為秦人所敗。西甌之地成成為秦郡縣制中三十六郡之象郡、桂林郡的一部份,而甌貉國則成為秦朝的象郡。公元前210年,南海尉任囂發兵攻象郡甌貉國,戰後以今越南天德江為界,江北歸任囂方,江南歸蜀泮方。公元前206年,繼任囂之後控制南海郡的趙佗擊滅甌貉國。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南越國
秦朝南海郡郡尉趙佗乘秦末大亂之際,控制南海郡並隔斷與嶺北的交通,隨後於公元前206年兼併桂林郡象郡(包括甌雒國在內)。
公元前204年,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國。公元前202年初,漢高祖劉邦不承認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為趙佗所有,反而將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公元前112年秋季,南越王趙建德元年,漢武帝所遣的十萬大軍分四路進攻南越王國。公元前112年冬季,路博德一軍與楊仆一軍先行會合,兩軍一同圍攻番禺,後番禺降於伏波將軍路博德,術陽侯及呂嘉出海西逃時被路博德捕獲,南越國滅亡,時為漢武帝元鼎六年,整個南越王朝歷五王,凡九十三年。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文郎國
文郎國是雒越(駱越)部落所建立的首個王國,公元前2879年雄王於在當今越南北部至廣西南部一帶建立文郎國,歷任國主皆號“雄王”。公元前257年,文郎國為蜀王子蜀泮所滅。
據《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之一·鴻厖氏紀》記載: "分國為十五部,曰交趾、曰越裳....,以臣屬焉。其曰文郎,王所都也。置相曰貉侯,將曰貉將〈貉將後訛為雄將〉。"史籍中關於雒越人的情況,出現過“雒王”、“駱王”和“雄王”的記載,分別見於成書於公元3世紀的《交州外域記》、成書於公元5世紀的《南越志》中。後來這幾種史籍都已失傳,這些零星記載被保留在《水經注》、《史記·索引》、《舊唐書》和《太平寰宇記》中。這些記載說:"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銅印青綬。"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閩越國
傳說閩越國其國王族是越王勾踐之後裔,楚敗越後,徙至今福建省,於秦朝時為閩中郡“君長”。公元前202年,漢朝封騶無諸為閩越王,都於東冶縣(今福州),故其國號為閩越國。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企圖誘使閩越國從己反叛漢朝,然而失敗。吳王劉濞叛亂失敗後,其兩子逃奔閩越國。公元前138年,閩越國發兵圍攻東甌國國都,但因漢朝出兵援東甌國,於是閩越兵解圍而去。後因東甌舉國徙往漢朝江淮地區,閩越國得以占有東甌國故地。
公元前111年秋季,東越王騶餘善反叛漢朝,發兵侵漢朝並自立為“東越武帝”。公元前111年冬季。閩越國權貴們殺東越王騶餘善降於漢朝,閩越之地從此成為漢朝版圖的一部份。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東甌國
據傳東甌國其國王族也是越王勾踐之後裔,楚敗越後,徙至今浙江省南部,於秦朝時為閩中郡“君長”。
公元前192年6月,漢朝封騶搖為東海王,都於東甌(今溫州),故其國號為“東甌國”。
公元前154年,東甌國跟從吳王劉濞叛漢朝,劉濞失敗後逃往丹徒,被在當地的東甌兵所誘殺,劉濞的首級被獻於漢朝,東甌國得以與漢朝和好。
公元前138年,閩越國發兵圍攻東甌國國都,東甌王騶望向漢朝求援,漢武帝發會稽郡兵從海路援東甌國,兵未至東甌,閩越國聞漢朝來援後撤兵歸國。東甌國故地逐為閩越國所吞併,東甌國降而亡。
東甌王的轄地,大致包含現今中國浙江省的溫州市、台州市、麗水市一帶。東甌在現在仍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古稱。
百越(對南方諸族的泛稱)
越國
越國共傳8代,歷160多年,與當時中原國家會盟,雄視江淮地區,號稱“霸主”。傳說夏代姒少康的庶子姒無餘,於公元前2032年在錢塘江以南一帯建立“越國”,“以奉守禹之祀”,轄有今浙江全省及安徽南部、江西東部地區,傳至春秋中葉的越王姒夫譚已歷近1500多年。
公元前473年,越王姒夫譚之孫、姒允常之子越王姒勾踐撃滅吳國,後北上與當時中原諸國會盟,雄視江淮地區,號稱“霸王”。
約公元前306年,楚懷王興兵伐越,大敗越國,盡取越國江東之地,越國自此衰弱,越國人民流散到南方一帶,分化成眾多的支系部落,但至戰國末年,越國仍然能與楚國抗衡。公元前222年,盤踞在寧紹平原會稽山一帶的越國繼楚國之後為秦所滅。

風俗習慣

  •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古代南方古越族的傳統習俗之一。黃淼章等學者指出,因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鳧等動物形象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這和越人文身以象徵“龍子”的含義類似,都是為了求得水神的保護。至於競渡的時間,在過去並不一定拘泥在端午節舉行。
龍舟競渡龍舟競渡
《舊唐書·杜亞傳》記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至於“端午節”的起源,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曾指出其應是越族人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龍舟競渡便是這種祭祀活動中的娛樂節目。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越人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中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閒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閒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
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中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中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
  • 斷髮文身
《莊子·逍遙遊》中有云:“越人斷髮文身。”《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斷髮文身即是剪短頭髮、身上紋圖案之意。是古代南方百越地區海邊、大河邊古越族居民共同的生活風尚,同時身上紋龍圖案也是古越人圖騰崇拜的反應。修剪髮型與紋身是現代年輕人的潮流時尚,但如果將目光投向古代百越地區,就會發現這些在現代人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的習俗和時尚,其實在遠古時代已有之,並且在那裡還可以找到全新的解讀。
由於生活文化差異,古代中原人對這些習俗感到很奇怪,很多中原史籍均將之記載下來。古代越人“斷髮”等習俗,對當時從北方來的中原人也產生了影響,文獻《史記》、《漢書》都曾記載,《史記·吳世家》說太伯仲雍居於句吳,“文身斷髮,示不可用”。《史記·越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漢書·地理志》也有相同記載,但卻對斷髮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釋。可見斷髮文身是吳越族群的鮮明標誌
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有《淮南子》記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這兩則文獻,都記載了古越人有“文身象龍”的習慣,其實即是古越人對龍圖騰的崇拜。[6]除了紋龍圖騰外,也有個別部族紋蛇圖騰。
斷髮
"斷髮"即是剪短頭髮,它與“椎髻”、“披髮”類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髮式。古越人不但剪髮,而且經常變換髮型,有時很短,有時又留長,這種習俗讓當時終身不剪髮的北方中原人覺得很奇怪。古代北方中原人認為身體髮膚是父母授之,不敢毀傷(剪指甲除外),所以無論男女都留長髮終身不剪。如今剪髮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人的理髮習俗其實即是古代越人發明"斷髮"習俗的傳承與發展,既方便梳洗、乾淨衛生又潮流時尚。
斷髮文身的越人斷髮文身的越人
文身
"文身"即由於古代越人“習水”而避蛟龍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學者指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種“標誌型成人禮”的遺存;如果對各種說法綜合分析,可以推斷文身是中國古代越族一種多功能的文化習俗,包含了部落標誌、圖騰崇拜和成人禮等多方面的文化含義,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遺俗。
直到近代,這種習俗仍舊可以在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圖騰崇拜,文身像龍習水以避蛟害圖騰崇拜,文身像龍習水以避蛟害
  • 墟日趁墟
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描述了越人“趁墟”(趕集)的熱鬧景象:“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余,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這一習俗沿襲數千年不變,南方個別地方至今依然流傳墟日趁墟習慣。
  • 契臂為盟
"契臂",謂刻臂瀝血。是百越部落之間表示結盟所舉行的結盟儀式。《淮南子·齊俗訓》:“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高誘 註:“刻臂出血,殺牲歃血,相與為信。”
  • 雞骨占卜
商周時期,北方中原人用龜殼、牛骨來占卜,而南方的百越人則用雞骨,即用雞的頭蓋骨在火上烤,以雞頭骨受熱開裂的圖文形象來卜吉凶。
  • 鑿齒漆牙
古代越族人的另一習俗,是"鑿齒"(拔牙)。在舊時文獻中,這種風俗習慣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為,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戰國策·趙策》中記有:“黑齒雕題,鰻冠林縫,大吳之國也”。古越族的後代——近現代的台灣高山族還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習俗。如今江西餘干農村還存有不少古越遺風的說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鑲門牙,就與數千年前古越人摘齒習俗息息相關。
珠江三角洲、環珠江口的貝丘、沙丘遺址,目前已經發現數十例與拔牙相關的考古遺蹟。這些拔牙遺蹟的人類體質特徵相同,所拔牙齒位基本相同。它們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內的先秦時期。此外,越人中還有一種漆牙的習俗,稱為“黑齒”。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為是青春期、成年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為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為這是為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為或紀念性的行為。但不論哪種說法更能接近古人“鑿齒”的深意,有一點不可忽略,即這種看似奇怪的習俗是古越先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 喜食蛤貝
史料記載,越族中有許多支系都有喜食""腥味之物等習俗。這些都是生活在沿海越人的餐中天然美食,把蟲蛇蚌蛤視為上餚。在《淮南子》與《史記》中,都提到南蠻吃蛇與貝殼類動物。《史記·貨殖列傳》中對南方越人的飲食方式進行了精闢概括:“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 晉代的《博物志》也記載了南方鐘愛水產的食俗:“東南之人食水產,魚、鱉、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
據考古發現,南寧貝丘遺址距今6000-10000年,在遺址現場還留存有大量的螺殼,專家介紹,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以螺肉為食物,大部分螺殼的尾部都已被敲碎,以方便他們進食,也可以此證明古越先民喜愛的“撩螺”古已有之。在廣東發掘的多處文化遺址的堆積層里,均發現有大量的"蜆蚌蛤蚶螄螺"遺骸。這些在漢字名稱中屬“蟲”字部首的貝殼類動物和蛇一樣,在中原人心目中均為“不潔”的象徵。其實這是古代南北居住環境、食物供應鏈以及飲食文化的差異。一個族群的飲食習俗,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與食物鏈供應分不開的,這些貝殼之類動物,現代的名詞叫“海鮮”。

百越地區開發歷史

泰伯奔吳

陝西岐山周族首領古公亶父的兒子泰伯仲雍為讓父王實現滅商的願望,把王位繼承權主動讓給弟弟季歷,帶著親族來到來到還是蠻荒之地蘇南地區的無錫、常熟一帶,建立勾吳(即句吳)王國。泰伯、仲雍“斷髮文身”,接受當地習俗,主動融入當地社會,並把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於是上千小部族,自願歸附於泰伯。
泰伯斷髮文身、與民並耕泰伯斷髮文身、與民並耕
按照《吳越春秋》、《吳地記》及無錫地方史志的記載,泰伯在無錫梅村一帶開鑿溝渠、興築城池、教百姓農耕技術,促使吳地生產有一次飛躍性發展。周人是農耕技術一流的部族,他們的先祖后稷“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任命他為“農師”。相傳泰伯在梅村一帶“複製”周原創業經驗,大興水利,發展農業,“穿澮瀆以備旱澇”,就是開挖溝渠、陂塘,以灌溉、排澇。泰伯還改進農耕方法,變一年一熟為一年兩熟,令當地農業生產有了飛躍性發展。生產技術的大幅度改進,促進當地經濟空前發展,泰伯遂營造城池、房屋,提升吳地文明形態。據《吳地記》所載,為了防止外患,泰伯帶人修築城池,“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梅村因此有“江南第一古都”之稱。“泰伯奔吳”,無疑是一次中原文化與東南百越文化的融合與交流,對長江下游地區的開發有著重大的意義。

秦統一嶺南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秦軍共分五路,一路攻取東甌閩越(浙江、福建),兩路攻南越(廣東),其餘兩路攻西甌(廣西)。秦發動對百越的戰爭共有三次。戰爭從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0年結束,共歷時九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攻擊閩浙與嶺南,出兵當年就攻下閩浙隨即在此地設定了閩中郡,攻嶺南遭到兩廣軍襲擊而大敗;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趙佗的率領下攻擊嶺南,該戰使嶺南納入了秦的版圖;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趙佗攻甌駱之戰,歷史學家一般稱這次是第二戰爭的延續而已。
秦始皇平定百越設定各郡秦始皇平定百越設定各郡
由於嶺南地形複雜,山嶺崎嶇,運輸十分困難,監軍史祿不能將糧草及時運到嶺南,影響了戰事(史料記載:"秦始皇遂使監祿鑿靈渠運糧,以使深入百越")。於是派幾萬兵士鑿通了今廣西興安縣東面向北流入湘江的海洋河和西南面流入灕江大溶江,使兩條河相連,溝通了長江水系珠江水系,北方的糧草源源不斷地順利供應給進軍嶺南的秦兵,使秦朝士兵及時得到補給。經數年戰爭後,終於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開鑿建成了“靈渠”以後保障了供給,才取得了征服嶺南的基本勝利。經過了無比慘烈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戰爭之後,秦始皇可以說是征服了嶺南,並在嶺南設定了三個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秦朝為了鞏固在嶺南的統治,從中原遷居五十萬的居民至嶺南。從中原遷來的50萬人,除了遭到貶職的官員之外,大多是“賈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農抑商政策的打擊對象;既懲治“商人”,又滲透了嶺南,朝廷認為一舉兩得。因此,嶺南北方移民的經商血統確實是有根有據的。據記載,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
秦末漢初,百越之地相繼以幾個大部落為前身(東甌部落、閩越部落及南越部落)各自建立了三個王國,即“東甌國”(今浙江南部)、“閩越國”(今福建一帶)、“南越國”(今粵港澳瓊桂及越南北部)。但最終分別於公元前112-111年被漢武帝征滅,其地改為漢朝的郡縣。

秦後歸屬

建制

自秦對越戰爭將百越併入秦朝版圖後,秦始皇將百越劃分成數郡,並予劃置入九州。到了漢朝,整個百越地區,即吳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雒越分野中都劃歸於九州中的揚州。東漢未年將嶺南的越地改置交州,到了晉朝重新將嶺南的越地劃屬九州中的揚州,南漢後又將嶺南的越地劃屬交州。此後百越地區長期置於揚州交州州域。

更迭

漢朝後期之後關於"百越"之稱謂便不見於文獻史載,百越境內之地名亦隨歷史發展而更迭。至東漢時,關於越族的相關記載已經逐漸消失,越族的名稱在文獻記載中雖已消失,但隋唐文獻中出現的“俚”、“僚”等族稱,均和古代百越有著密切的族源關係。
關於"越人"的記述在東漢三囯期間劉備三顧茅蘆請諸葛亮出山時的《隆中對》,其中有一句提到"越人":"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型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註:文中“南撫夷越”句,譯為“向南安撫夷人越人”。益州,四川大部;荊州,湖北湖南。荊益之南,即是今粵、桂以及蘇浙閩一帶,可見此時這些地方還分布著很多越人。

越族後裔

內越

古代的百越部落分布於從長江、珠江、紅河到湄公河流域的廣闊地域。國際學術界認為“百越”與現代的漢族(古越人融合南遷中原人)、黎族京族高山族水族壯族侗族畲族等諸民族有諸多親屬關係。
當代百越後裔總計有約4億1550萬人,其中2億5500萬人是漢族,占了百越後裔總人口的61.3%。其中,分布在中國屬於漢語族的約1億1500萬人口閩民系、約7700萬人口的吳越民系、約6000萬人口的廣府人及約300萬人口平話人與古代百越部落有著深厚的歷史親緣關係:分布在中國和越南,屬於孟高棉語族約8000萬人口的京族也與古代百越部落有著深厚的歷史親緣關係:分布在台灣島屬於台灣南島語言約50萬人口的高山族與古代百越部落有著深厚的歷史親緣關係。
有學者認為,百越長期以來作為南方的主體民族,曾經與許多外系統民族接觸交流,也發生了一定的基因交流。浙閩地區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這一地區現代的漢族群體中保留了相當比例的越族特徵遺傳標記。以M119突變比例為例,上海和浙江都是26%左右,是全國漢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廣東20%、安徽18%、遼寧和湖北17%、江蘇16%、江西14%、湖南13%、河南11%、山東9%、四川7%、雲南4%。

海外

據發表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進化生物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證實:遍及兩大洋的南島居民,直接源於中國大陸的古越族。整個澳泰族群發源於大約三萬年前的百越沿海一帶。
大約兩萬年前,台灣族群的祖先開始從南粵沿海通過當時還露出海面的台灣地峽向台灣遷徙。而在大約一萬年前,南島諸族群的祖先離開北部灣的南粵沿岸,沿著越南的海岸向南遷徙。大約3000年前,印度尼西亞的馬來族群開始向太平洋印度洋的深處探索。

歷史貢獻

古越人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均對中華民族文化有重要的貢獻。在衣著方面,古越人及其後裔今海南島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纖維織布的發明者;在飲食方面,古越人“飯稻羹魚”,是栽種稻穀(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初創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乾欄式”住房的創造者,中國南方除了漢族吳越民系、廣府民系、閩民系外,其餘與古越部落稍有淵源的族群仍然有部分居住傳統的“乾欄式建築",可見其生命力所在,“乾欄式”房屋是後世樓房建築的先驅,在建築史上有重大影響。
百越具有獨特的文化習俗與發明創造,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也受到其周圍古文化、特別是中原文化的影響,從而日益匯入於光輝燦爛的中古文化之中,為締造中國的歷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1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