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囂

任囂

任囂(?-公元前206年),秦朝將領。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首次領兵攻打嶺南,失利。後與趙佗再率軍入嶺南,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首任南海郡尉,並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稱“東南一尉”。以番禺(今廣東廣州)為郡治,在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廣州之始)。

前208年,正值中原戰亂之時,任囂突然病重,與趙佗共商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前206年,任囂聽說秦朝滅亡,病情加重,於同年病逝,葬於番禺。

基本介紹

  • 本名:任囂
  • 別稱:東南一尉
  • 所處時代秦朝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去世時間:公元前206年
  • 主要成就:統一嶺南
  • 身份任不齊七世孫
人物生平,任囂墓,

人物生平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任囂首次領兵攻打嶺南,但此戰失利。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尉屠睢趙佗率50萬大軍分五路經廣西湖南江西南康餘干等地,向今日兩廣地區的越人進軍,不想三年的征戰失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的頑強反抗,被當地人殺死。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完成平定嶺南的大業。整個嶺南由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秦始皇接著在嶺南設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囂被委任為南海郡尉,故稱“東南一尉”。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故趙佗被委任為龍川縣令。趙佗到龍川(今龍川縣佗城鎮)上任後,採取“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並上書秦始皇要求從中原遷居50萬的居民至南越,加強漢越的民族融合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領導農民大起義。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四方諸侯、豪傑互相爭奪,中原陷入戰亂。這時,擁兵數十萬的趙佗與北方的冒頓並稱“北強、南勁”。趙佗按照任囂關於“秦為無道,天下苦之……番禺負山險阻,南北東西數千里……可以立國”的臨終囑咐,封關,絕道,築起三道防線,聚兵自衛。
公元前208年,正值中原戰亂之時,任囂突然病重,與趙佗共商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公元前206年,任囂聽說秦朝滅亡,病情加重,於同年病逝,葬於番禺。
公元前204年,趙佗創立“東西萬餘里”的南越國,以後“趙佗歸漢”,嶺南正式列人中國統一的版圖。

任囂墓

任囂墓就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最中心鬧市區風景秀麗的迎賓館裡面的一個古榕環抱下的,有約6、7米高一個小土崗,這土崗就是任囂的墓。
任囂
民國時期,當時的廣東教育廳廳長黃麟書考證認為,任囂為南海郡尉多年,卓有建樹,他臨終之際,將南海郡尉一職交給趙佗,趙佗厚葬任囂。在《南海百詠》中“任囂墓條記《番禺雜誌》這樣寫道:‘囂廟在今法性寺前道東四十餘步,廣民歲時享之,墓在廟下。’法性寺今光孝寺也,而墓與廟已不復存。” 黃麟書經過仔細考證,認為任囂墓在此,於是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豎碑並撰銘以示後人。此碑銘洋洋千言,夾敘夾議,與一般碑銘有別,故尤足珍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