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頭山遺址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澧縣大坪鄉平原中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發現較早的一個原始聚落。

彭頭山遺址主要文化堆積為彭頭山文化時期遺存, 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為彭頭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頭山遺址
  • 外文名:Pentoushan site
  • 位於:湖南省澧縣大坪鄉
  • 門票:20元
  • 類型:彭頭山文化
  • 主要文物:打制石器
  • 出土石器:大型礫石,黑色細小的隧石器
  • 編號:92.l-92
  • 級別:國家級
  • 年代:距今8200-7800年
遺址簡介,地理位置,出土文物,遺址保護,彭頭山文化,

遺址簡介

彭頭山遺址
考古發現遺蹟有地面式、淺地穴式建築遺蹟和以小坑二次葬為主的墓葬。出土遺物中石器大多數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礫石石器,也有黑色細小隧石器,與本地舊石器時代晚期傳統區別不大。陶器製造古樸簡單,全部為原始的貼塑法製成,胎厚而不勻,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地理位置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澧縣澧陽平原中部。主要文化堆積為彭頭山文化時期遺存,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聚落呈長方形,四周有壕溝、堆築的土圍和天然河道為護圍,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考古發現遺蹟有地面式、淺地穴式建築遺蹟和以小坑二次葬為主的墓葬。但尚未發現有專門的墓葬區。出土遺物中石器大多數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礫石石器,也有黑色細小隧石器,與本地舊石器時代晚期傳統區別不大。陶器製造古樸簡單,全部為原始的貼塑法製成,胎厚而不勻,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夾有炭屑,一般呈紅褐色或灰褐色。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痕跡——稻殼與穀粒,為確立長江中游地區在中國乃至世界稻作農業起源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奠定了基礎。

出土文物

彭頭山遺址是澧縣文物考古人員於1985年開始的文物普查中發現的,同類遺址尚有十餘處。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進行了發掘。
遺址在澧水北岸低於50米的山崗上。此次發掘共開探方15個,探溝兩個,揭露面積約4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新石器早期灰坑15個,墓葬18座,柱洞24個,灶兩個,居住面殘跡1處。早期文化的文化層較薄,僅0.6—0.8米,但包涵物比較豐富。
早期灰坑有圓形、橢圓形、鍋底狀、盆底狀及不規則狀。柱洞為圓形、橢圓形,一般直徑為0.5~0.6米,殘深0.4~0.5米,底部有較厚的木炭層。墓葬有長形、圓形、橢圓形、勺形等多種。人骨架無存,葬式不清。隨葬品有陶器、少量打制石器、少量磨製裝飾品,其中有用黑色燧石磨製成圓棒狀穿孔佩飾,穿孔技術已相當發達。陶器以夾炭陶為主,已修復罐、缽、盆、支架等器物百餘件。夾炭陶質地疏鬆,里胎壁厚薄不勻,有拍印的粗繩紋、刻劃齒牙紋、指甲紋等。陶器多用貼上等原始手法。有不少新石器早期小型打制石器。

遺址保護

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92.I-92。
2014年4月17日,湖南省部分省政協委員赴澧縣就城頭山和彭頭山古文化遺址的開發與保護進行調研,拉開了全省農業文化遺產調研的序幕。城頭山與彭頭山對史前聚落的發展、築造城歷史和技術、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文化和世界稻作農業的興起與發展等重大技術問題的研究具有極大價值,是人類最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在遺址開發建設和古文化的挖掘過程中,要對原始形態進行科學合理、可持續發展的開發和保護,保持原汁原味,凸顯澧水文化獨特內涵,切實落實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起鄉愁”的發展要求。

彭頭山文化

彭頭山文化是中國湖南及湖北境內發現的史前文化,因其位於湖南省澧縣澧陽平原中部的彭頭山遺址而得名。前76世紀-前62世紀,為長江文明中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該文化遺址中有發現稻穀,被認為應已有稻作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