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編鐘

青銅編鐘

青銅編鐘是春秋晚期青銅鎛,共四件,大小相近,高度依次遞減,鉦部有“滕侯賕之歌鐘”六字銘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編鐘
  • 年代:春秋戰國
  • 質地:青銅
  • 出土時間:1964年
中國財稅博物館館藏文物:青銅編鐘
年代:春秋戰國
質地:青銅
春秋晚期青銅鎛,共四件,大小相近,高度依次遞減,鉦部有“滕侯賕之歌鐘”六字銘文。
共有65個。
1964年,在南京程橋的東周大墓中,還出土了兩組青銅編鐘,一組9件,一組7件,紋飾精美,做工精良,據考證為春秋晚期吳國的宮廷樂器,雖歷經2500年的滄桑,仍 樂律分明,音色清亮。在湖北曾侯乙編鐘出土之前,它們是考古發現的最大兩組編鐘。吳國的宮廷樂器在六合出土,其中原由耐人尋味。
古墓中還出土了堪稱春秋青 銅劍精品的菱格紋銅劍,與傳世的夫差自作用劍極為相似。尤其是圓形劍首內刻劃數道同心圓圈,細如毫髮,整齊精緻,如此精細的刻紋工藝,專家推測當與鐵器的 出現有關。此外還有帶銘文的銅盤和銅也,它們不僅繼承了幾何曲線編織紋飾的特點,還遍布細密的蟠虺紋,極盡繁複華麗之能事。另外,銅盤殘片上還刻有人物、 樹木、異獸和幾何紋,反映了貴族宴飲、狩獵的內容,極為罕見。同期出土的臧孫鐘、勾吳太叔盤、羅兒也等青銅器上的銘文則是南京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