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丘頭遺址

殼丘頭遺址

殼丘頭遺址位於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遺址為貝殼堆積,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光石斧、石骨鏃、骨匕和掏紡輪、陶支腳和大量獸骨,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殼丘頭遺址
  • 地理位置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
  • 著名景點:貝殼堆積
  • 榮譽: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簡介,景點介紹,遺址結構,遺物特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簡介

位於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遺址為貝殼堆積,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光石斧、石骨鏃、骨匕和掏紡輪、陶支腳和大量獸骨。陶片以夾砂灰黃陶為主,器皿有釜、罐、豆、盤、碗等。測定為距今約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殼丘頭遺址,位於平潭縣平原鄉南壟村,是福建省迄今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5590~7450年。它代表著閩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遺址地處山麓坡地,東距大海約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背風向陽的好地方,很適宜遠古人類居住。遺址散布範圍約3000平方米。1985年福建省考古隊進行考古發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1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片標本。其中石器打磨兼有。陶器以夾砂陶為主,少量泥質陶。成型工藝以手制為主,兼有局部的輪制技術。陶器表面的裝飾,具有加固陶和增添美觀的效果,多出現在夾砂陶器上,泥質陶則多為素麵。裝飾方法,分為拍印、壓印、刻劃、戳點幾種。燒成的陶器,依用途劃分,有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兩類。生活用具數量較多,品種有釜、支腳、罐、瓮、壺、豆、盆、盤、碗;生產工具數量較少,品種為紡輪。殼丘頭遺址為山麓坡地,系福建省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遺物散布範圍約3000平方米。

遺址結構

1985年9月進行發掘,發掘面積772平方米,共發現灰坑21個,小孩墓葬1座,貝殼洞100個,出土石、骨、玉、陶等質地器物200餘件。貝殼洞平面均呈圓形或橢圓形,口徑0.15至0.2米,深0.2至0.75米,因洞內填滿貝殼,故稱貝殼洞;貝殼洞分布無一定規律。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經過多次搭建的“乾欄”式建築的柱洞。

遺物特點

打制石器和磨光石器並存,磨光石器僅為粗磨或刃部磨光,通身磨光的極少;石器以梯形小石錛為主,並有較多的卵石製成的石球;陶器絕大多數為夾砂陶,胎壁多厚薄不勻,質地鬆脆,火候較低,呈色不均;器類較簡單,有釜、罐、盤、碗、壺、豆等幾種,流行圜底和圈足器以及柱狀“支腳”,器表飾麻點紋和壓印的貝齒紋、戳點紋與刻劃紋最具特色。
以殼丘頭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在福建沿海一帶,如平潭縣的南厝場遺址、西營遺址、湖浦墘遺址、祠堂後遺址,閩侯縣的溪頭遺址下層和曇石山遺址下層底部、詔安縣的臘洲山遺址,以及金門縣的富國墩遺址和金龜山遺址等,都有相似陶片發現。根據地層學研究成果,殼丘頭遺址是早於曇石山文化的另一類型文化遺存,距今約7450~5890年,故學術界有人把這一類型的文化遺存命名為“殼丘頭文化”。
殼丘頭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對建立福建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序列,以及研究閩台文化關係都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