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少數民族打擊樂器)

銅鼓(少數民族打擊樂器)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銅鼓在越南、寮國、緬甸和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諸島也有流傳。

2016年1月10日,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韋啟參兄弟倆設計製作的一面直徑4.2米、高2.6米、重達7噸的巨大銅鼓,是目前世界最大銅鼓

銅鼓形狀像圓鼓,有各式圖案,有的銅鼓上還有蟾蜍圖案(越人崇拜蛙)。銅鼓的直徑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國出土的銅鼓有一千五百多個。在東南亞各地(寮國)也發現二百多個銅鼓,泰國民間收藏和出土的則有上千個。

“銅鼓”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出征交趾,得駱越銅鼓,鑄為馬。”製作銅鼓的以百越中的駱越為多,即是黎族壯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鼓
  • 外文名:bronze drum
  • 分類:敲擊體鳴樂器
  • 流行: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和東南亞
  • 壯語:nyenz或者gyong goeb 蛙鼓
  • 泰語:กลองกบ glong goeb 蛙鼓
  • 寮語:กลองกบ glong goeb 蛙鼓
  • 越南語:trống đồng
主要特徵,民族樂器,演奏方法,分類,萬家壩型銅鼓,石寨山型銅鼓,冷水沖型銅鼓,遵義型銅鼓,麻江型銅鼓,北流型銅鼓,靈山型銅鼓,西盟型銅鼓,花紋及寓意,自然崇拜,雨水渴望,圖騰崇拜,壯族歷史傳說,壯族先民生活,權力財富象徵,相關習俗,世界紀錄,古代樂器,

主要特徵

銅鼓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銅器,它原是一種打擊樂器,以後又渲化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它為民族首領貴族所獨占,被視之為一種珍貴的 重器 或禮器,因此也成為被祭祀的對象。自春秋戰國直至明清均有銅鼓,而以漢代製作得最為精美,式樣最多,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依照銅鼓流行地區和式樣不同,可分為滇系和粵系兩大系統。大體上滇系銅鼓體型較小,花紋大都用單弦分暈,暈圈構成大小寬窄的變化。粵系銅鼓體型高大,鼓面多有立體的青蛙浮雕。
銅鼓
銅鼓的裝飾花紋,常見以下幾種:太陽紋是銅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飾紋,它有兩種表現形式,滇系的太陽紋光芒呈長的銳角,而粵系的太陽紋光芒則細長如針。
蛙紋是最富特色的一種裝飾,均作立體浮雕狀,有四隻、五隻、六隻不等。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個方向旋轉。最有趣味的是疊蛙,也稱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達三四層的。
鷺鳥紋:鳥頭有大的羽冠,作飛翔狀,姿態優美。
此外,還有舞蹈紋、競渡紋等。

民族樂器

銅鼓,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打擊樂器。銅鼓全部銅鑄,一般的銅鼓鼓面直徑約五十公分,高約三十公分(個別的較大)。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緻的花紋。 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一面銅鼓,高67.5、面徑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在古代,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曾以占有銅鼓的多少,作為代表自己統治權力大小的象徵。
後流傳到東南亞地區,如仰光,作用巨大。一般用於祭祀、樂器、召集、婚慶、節日等等。

演奏方法

但少數民族的廣大人民,把銅鼓作為樂器,至今廣西河池的瑤族、貴州的苗族等,都流傳銅鼓舞。舞蹈時把銅鼓懸掛起來,一人用鼓槌敲擊鼓面,一人手執木桶對準鼓底,以增加共鳴,聲音渾厚深沉,能傳遠處。舞者(一般是集體)圍著銅鼓,隨著鼓點節奏起舞。
崇拜銅鼓的民族——壯族崇拜銅鼓的民族——壯族

分類

萬家壩型銅鼓

以雲南省楚雄市萬家壩古墓葬群出土的銅鼓為代 表的一類銅鼓。時值 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中期。流行於雲南中部的濮族(即今之彝族先 民)人民之中。這種銅鼓鼓壁較厚,工藝粗糙,鼓面無花紋或花紋較簡單,胸大於鼓面,是 迄今所知最早的銅鼓。由於它的鼓面還殘存有炊煙痕跡,足以證明它是古代由做飯的 銅釜向銅鼓演變發展過程中,處於炊具與樂器混用的最初階段。

石寨山型銅鼓

以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葬群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到公元前1世紀的東漢初年。流行於雲南晉寧、四川會理、貴州赫章 、廣西玉林等廣大地區。 這種銅鼓是萬家壩型銅鼓的繼承與發展,鼓面較寬,鑄造工藝也較精細,紋飾多樣,其中有 翔鷺羽人、龍舟競渡、瘤牛剽牛祭祀和環形、同心、鋸齒等紋飾。反映了我國古代民族豐 富多彩的生活圖景,表現了銅鼓鑄造技藝日臻完善、進入了發展階段。 石寨山型銅鼓在越南、高棉、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有流傳。

冷水沖型銅鼓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橫村冷水衝出土的銅鼓為代表 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晚期到12世紀的北宋時期。流行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和左江、右江、鬱江、黔江、潯江流域一帶。這種銅鼓形體瘦高、鼓體較大,花紋密集而趨於圖案化,飾有變形翔鷺、變形羽人和變形龍 舟紋,重要特徵是鼓面四周鑄有蛙飾和鳥獸、人物等立體造型,奇異多姿。是石寨山 型銅鼓的繼承和發展,並進入了成熟的階段。

遵義型銅鼓

以貴州時值10 世紀的五代到14世紀的元代時期。流行於以貴州、廣西北部為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區。
這種銅鼓,鼓面無立體蛙、獸飾物,它的花紋和圖案也衰退簡化。是由冷水沖型銅鼓 蛻變而來,也是由冷水沖型銅鼓演變到麻江型銅鼓的過渡形式。

麻江型銅鼓

以貴州省麻江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12 世紀南宋 初年到19世紀清代晚期。廣泛流行於兩廣、滇、黔、川、湘、海南等省區。為壯、布依、侗 、水、黎、苗、瑤、彝、白、土家、仡佬等族人民所使用。麻江型銅鼓,鼓型矮小、數量最多。這種銅鼓的重要特徵是體型扁矮,鼓壁較薄,發音效果好。在鼓面的同心暈圈中,鑄有十二 生肖、八卦、盤龍等多種浮雕,並有“成化”、“萬曆”等漢字紀年銘文。由於鑄造 工藝精湛、飾紋豐富多彩和音響效果俱佳,使銅鼓發展到顛峰階段。麻江型銅鼓,還流傳於越南北部廣大地區。

北流型銅鼓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銅鼓 。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到10世紀的唐末。流行於廣西北流、陸川、容縣、浦北、廣東高州等地。這種銅鼓的特徵是:面大於胸,胸部略直,鼓腰收束、凹處平緩,足部較高。鼓面的立體蛙飾瘦小,蛙身無紋,一般為四隻。又因鼓身遍布精細的雲雷紋,故又有“雲雷紋鼓”之稱。

靈山型銅鼓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一類 銅鼓。時當公元3世紀東漢末年到10世紀的晚唐時期。主要流行於兩廣地區。
這種銅鼓與北流型銅鼓形制相近,鼓面大於胸,胸部較為平直,鼓面花紋精細,多為雲雷紋、線紋和鳥紋紋飾。它的特徵是:鼓面無立體蛙飾,而鑄有三隻腳蟾蜍六隻。鼓背也有紋飾。

西盟型銅鼓

以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佤族村寨出土的銅鼓為代表的 一類銅鼓。時值公元8世紀唐代到20世紀清代末期。流行於雲南省西南部的德宏、臨滄、西雙版納 、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樂器。鼓身較小,呈直筒形,面大於胸,腰、足無明顯區分。 這種銅鼓,鑄造精巧,鼓身輕薄,音響效果好。它的特徵是:鼓面鑄有立體蛙飾,並兩三隻 重疊一起,等距分為四組。有的還鑄出立體小象、蛇、海螺、玉樹等浮雕,由四隻象雕作耳 ,獨特而別致。西盟型銅鼓,還流傳於緬甸、泰國、寮國等東南亞國家,尤其在緬甸北部克耶邦克倫族中 廣為使用。故國外學者稱其為“克倫鼓”。

花紋及寓意

銅鼓製作工藝考究,用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渾然一體。鼓身上段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間有兩對鼓耳。銅鼓大小、輕重不一,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游旗紋等紋飾。按照名史家黃現璠所撰《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銅鼓的花紋,反映如下幾個意思:

自然崇拜

壯族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中,對於陰陽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密切關係,但不了解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太陽極為崇拜,壯族民間傳說中還有“太陽與月亮的傳說”。解放前有的壯鄉還掛著“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畫以太陽,反映了農業生產必需陽光。

雨水渴望

銅鼓上的連續迴旋形構造.方形的叫雷紋,圓形的叫雲紋,這是壯族先民在農業耕種中對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變,商周時代把它加以發展.裝飾在銅器上,銅鼓用它作花紋圖案,反映了壯族先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雷紋影響最大,為求雨多建雷廟,解放前南寧亭子立有雷廟,古時壯人還有定六月二十四日為雷公誕的。

圖騰崇拜

作為圖騰崇拜的反映,鼓面飾有四至八隻蛙,有的大蛙負小蛙,有的大蛙中還有數隻小蛙。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蛙鳴即銅鼓(鼓)精”、“鼓聲宏者為上”,龜蛙能知天時,故視為神物。銅鼓為壯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飾蛙就是圖騰崇拜的象徵。東蘭縣解放前每年還舉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於翔鷺紋、十二生肖、錢紋等,都與農業人生產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和生物有關。

壯族歷史傳說

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歷史傳說。如竹節紋,《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說:“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經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為姓。”銅鼓面上刻有竹節紋,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還保存竹王的傳說和崇拜。

壯族先民生活

《舊唐書·地理志》說: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縣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狀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按溫水即南盤江。南盤江與紅水河相接,因此,溫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駱越水(溫水,古稱廣西武鳴河-南寧市邕江-貴港市鬱江段,漢譯音“溫”字在壯侗語中意為“天空”“蒼天”“老天爺”“天子”,故,溫水亦可理解為“蒼天之河”“天子之河”)。划船紋跟濮族住於濮水有關。花山岩畫中也多處畫有之,其他如水波紋,亦跟濮水有聯繫。
此外.鼓面中的立體騎馬紋,古代壯族人也有騎馬之習慣。明稱廣西為陸梁之地,宜於騎馬,產馬也多。作為銅鼓花紋以反叫反映壯族人民戰鬥的驍勇。"(1)
注1:黃現璠遺作:《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載《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五輯,1985年5月。

權力財富象徵

據《興文縣誌》記載,明王朝的軍隊萬曆年間鎮壓了川南行懸棺葬的民族--都掌蠻以後,獲“銅鼓九十三面”,都掌人首顧阿大泣日: “鼓聲宏者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鼓山顛,群蠻畢集,今已矣。鼓失而蠻運終矣。”《太平寰宇記》載北宋時期居住兩廣一帶的少數民族“俚僚貴銅鼓,以高大唯貴。……鳴此鼓集眾,到者如之。有是鼓者,極為豪雄。

相關習俗

銅鼓多在歡樂和喜慶的場面中出現,但過去在苗族和瑤族的喪葬活動中敲擊銅鼓卻是必不可少的宗教儀式。生活在我國廣西北部山區的瑤族同胞至今在送葬之前還幾天幾夜連續不斷地敲擊銅鼓:銅鼓聲音宏亮、深沉,鼓聲可以把死人離開人間的不幸訊息傳到很遠的村寨,以便他的親友趕來參加葬禮。敲擊銅鼓亦可召喚鬼神前來護祐死者的靈魂,使他平安到達另一個世界。
敲擊銅鼓伴隨歌舞,常常與祈年禳災等宗教祭祀活動密切相關。我國歷代詩人墨客對南方少數民族敲擊銅鼓,載歌載舞賽神的情景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描繪。如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河瀆神》中詠道:“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帳妝薄。青麥燕飛落落,捲簾愁對珠閣。”
五代詞人孫光憲在一首《菩薩蠻》中寫道:“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客帆風正急,茜袖偎檣立。板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詩詞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國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少數民族敲擊銅鼓,伴隨陣陣鼓聲和粗獷的歌聲,舞蹈賽神的熱烈場面。在科學極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俗信妖巫,擊銅鼓以祈禱”和“擊銅鼓沙鑼以祀鬼神”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宗教祭祀活動在西南邊遠山區,尤其是長江兩岸及兩廣一帶特別盛行。我國古代詩人一再把銅鼓賽江神的奇異民族風情載入他們的詩篇,唐朝詩人許渾在《送南客歸有懷》中吟道: “綠水暖青菇,湘潭萬里春。瓦樽迎海客,銅鼓賽江神。避雨松楓岸,看雲楊柳津。長安一杯酒,座上有歸人。”
銅鼓銅鼓

世界紀錄

2016年1月10日,一面直徑4.2米、高2.6米、重達7噸的巨大銅鼓,經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馴樂苗族鄉上朝韋氏民間銅鼓鑄造廠20個工人長達6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於鑄造出爐,作為迎接新年的“賀禮”。
銅鼓(少數民族打擊樂器)
該銅鼓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韋啟參兄弟倆設計製作。鐵匠出身的兄弟倆,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沙模鑄造方法攻克了銅鼓鑄造中的道道難關,經過多年揣摩、反覆試驗,在歷經數不清的失敗之後,終於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鑄造技藝和其他核心技藝。
該面銅鼓是目前世界最大銅鼓,將於2016年1月16日在廣西桂林市為銅鼓舉行金氏世界紀錄評審活動。
最大的銅鼓:2018年6月29日,一面在廣西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鑄造的巨型銅鼓,成功挑戰最大的銅鼓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此鼓為雙面鼓,鼓面直徑6.68米,鼓身厚度2.88米。(吉尼斯)

古代樂器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商至戰國的銅鼓目前見到的只有兩例:一例是一件橫置的兩面鼓,鼓面鑄成類似鱷魚皮的花紋,鼓身鑄雙鳥,是商代器;另一例有兩件,筒狀,底中空,是春秋時期的秦器。大量銅鼓出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時代多相當於漢或以後。《後漢書·馬援傳》有關於駱越銅鼓的記載。銅鼓都為青銅鑄,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僅十餘厘米,重量自數十斤至數百斤不等。鼓面有浮雕圖案,中心為月光形,邊緣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紋圍繞。
銅鼓銅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