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書

兵書

兵書是中國古代對論述兵法的著作的稱謂,後成為軍事著作的通稱。現存最早的完整兵書是《孫子兵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書
  • 解釋:軍事著作的通稱
  • 代表:《孫子兵法
  • 拼音:bīng shū
  • 注音:ㄅㄧㄥ ㄕㄨ
解釋,基本解釋,引證解釋,代表作品,作用,武經七書,其他兵書,古今經典,知名兵書,唐代兵書,宋代兵書,研究爭議,兵書戰策,先秦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夏蒙元,明清時期,近代,國外,孫子兵法,黃石公三略,上略,中略,下略,人物介紹,兵法輯佚,兵法,兵要,軍令,戰爭藝術概論,

解釋

基本解釋

[book on the art of war] 講述兵法的書。如《孫子》、《吳子》等。
中國古代對論述兵法的著作的稱謂,後成為軍事著作的通稱。

引證解釋

1.古代軍事著作的統稱。如《孫子》、《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等均屬兵書。
漢書·藝文志》:“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 唐 殷文圭贈戰將》詩:“陣前戰馬黃金勒,架上兵書白玉簽。”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孤家,大 明 宗室 朱宸濠 是也,分封 江 右,國號 寧 藩,喜讀兵書,頗懷壯志。”
⒉戰報。
前蜀 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日覩兵書捷,時聞虜騎亡。”
兵部尚書的簡稱。
褚人獲 《堅瓠十集·兵刑侍郎謔》:“ 景泰 中,兵、刑二部僚佐會坐,時 于謙 為兵書, 俞士悅 為刑書。”
⒋指幕友,官署中管兵事的佐助人員。
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馭衙役》:“管驛兵書,大驚失色,遂跪稟曰:‘到任三日後,擇吉遣牌視驛,此舊例也。’”

代表作品

軍事著作按其文化傳統,可以劃分為西方學派與遠東學派,伊斯蘭文化和西方學派本詞條不予討論,遠東學派以古代中國的軍事著作為主,著作甚多,大都失傳,最重要的是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頒布《武經七書》,作為軍事教育官方課程,流傳至今,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太宗李靖問對》七部著作。20世紀出土的先秦兵書《孫臏兵法》,亦有可讀。其他的還有宋代的《武經總要》、《何博士備論》、《歷代兵制》;明代的《紀效新書》、《百戰奇略》、《練兵實紀》、《武備志》、《籌海圖編》;清代的《曾胡治兵語錄》、《讀史方輿紀要》、《乾坤大略》。宋朝以前兵書大都佚失,從史書判斷,先秦、兩漢三國、唐朝都有大量兵書問世。除了專門的兵書以外,還出現了許多論兵的文章,代表作是諸葛亮的《隆中對》、辛棄疾的《美芹十論》和《九議》等。
孫臏孫臏

作用

兵書在哲學、科學史、天文學、氣象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對今日充滿競爭的政治、外交、選才用人、商場角逐、為人處世等,都有著不容低估的指導意義。所以,當今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日益喜愛和重視中國歷代兵書。《中國歷代兵書集成》是軍內外高級領導幹部和高級教研人員案頭的必備寶典,也是企業界人士臨機決斷的必備錦囊,更是廣大軍事愛好者增長知識的有益讀物,它端莊高雅的裝幀設計將為收藏家增添光彩。
為發掘中國兵學遺產,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後勤學院、北京圖書館等十多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家,通力合作,編纂了這部囊括中國古代兵書全部經典著作的《中國歷代兵書集成》,其中很多篇章是選自孤本和手抄本,在世界首次刊行,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武經七書

1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此書對中國古代的軍事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奉為兵家經典。它是中國古代軍人必須研讀的一本軍事著作,許多著名的軍事家都對此書作過註解。自公元600多年左右,《孫子》被翻譯成許多不同語言,開始流傳到世界各國。最初書版被帶到日本,及後至東南亞,再至西方各國。
諸葛亮諸葛亮
曹操在《孫子略解》的自序中曾寫道:“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子所著深矣。
唐太宗李世民評論:"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2《吳子》主要總結了戰國時期的實戰經驗,與《孫子》一起並稱“孫吳兵法”。非常受到歷代軍事家的重視。《吳子》一書雖僅五千字左右,但內容十分豐富,是繼《孫子》以後又一部體系完備、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論價值的兵學論著,在中國古代兵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後世將孫吳並稱,宋代將《吳子》列入《武經七書》,無疑是公允。
3《尉繚子》《尉繚子》一書,對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歷代都頗有爭議,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梁人尉繚。一般署名是尉繚子。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此書仍有其時代局限,書中說:“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其半,威加海內”,算是一種血腥的屠殺,令人髮指
4《司馬法》又稱《司馬兵法》、《司馬穰苴兵法》。相傳是姜子牙所寫。據《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戰國初期齊威王命令大臣追述古代的司馬兵法,同時也把春秋末期齊景公時的將軍司馬穰苴的兵法附入其中。《司馬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司馬法》中主要記錄了中國古代的軍禮和軍法,對於禮學研究非常重要,受到歷代兵家和史學家的重視
5《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據傳在7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
6《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此書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於其他兵書。它是一部糅合了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專論戰略的兵書。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
兵法兵法
7《唐太宗李靖問對》又稱《李衛公問對》該書體裁是傳統的問答式,全書共有98次問答。這種體裁結構雖鬆散,但論及之處頗為廣泛,並常旁徵博引,對前人軍事思想大膽地評說揚棄。雖是問對,卻是有問無對,蓋唐太宗本是一位嫻於騎射、富有疆場戰鬥經驗的馬上君主,而李靖又是滿腹韜略的軍事家,他們之間的問對,往往能相互引發,啟迪軍事思維。譬如李靖對用兵“奇正”的獨到見解,則是與唐太宗思維碰撞之中產生的。
該書的另一特點,是詳舉戰例研究戰爭的方法,將抽象的軍事理論具體化,如該書引用西晉馬隆討伐涼州樹機能使用八陣圖、偏箱車的戰例,得出“正兵古人所重”的結論;或先舉理論,再依戰例闡明,如李靖對分合作戰原則的闡述。該書開史論結合研究軍事之先河,影響後世兵書一般都以詳舉戰例為特點。
該書十分重視部隊的軍事教育與管理。強調將帥要深曉兵法,“教得其道,則士為樂用;教不得法,雖朝督暮責,無益於事矣。”提出訓練要由少及多、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還要根據部隊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

其他兵書

⒈《孫臏兵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東漢以後就失傳了。因此後人曾推測孫臏就是孫武,認為《孫臏兵法》就是《孫子兵法》。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同時出土竹簡本的《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才改變了學界的認識,但是仍然有人持不同意見。竹簡本是漢初抄本,其中孫臏不以第一人稱出現,所以學界普遍認為此書是由孫臏弟子紀錄而成。現在分上下兩編,共三十篇..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進一步發展了《孫子》和《吳子》的軍事思想,是一部具有豐富的軍事思想的著作。
2《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3《紀效新書》,是中國明朝軍事家戚繼光所著的一部兵書,初撰於嘉靖39年(1560年),共18卷正文加一卷卷首,後戚繼光晚年時又加以手校,修訂為14卷。全書語言簡明通俗,涵蓋了兵員選拔、訓練、武器、陣法、律令、行營、兵法等多個方面,是戚繼光一生征戰的心得之作。
4《將苑》該書宋朝稱為《將苑》,明朝稱《心書》,還稱為《新書》。舊題諸葛亮撰。學者普遍認為此書內容大多采自其它的兵書和史書,不是諸葛亮所寫,但是其中的某些思想與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是一致的,因此認為是熟悉諸葛亮的軍事思想的後人所偽托。
5《何博士備論》該書從軍事角度評論了戰國以來著名軍事家的成敗得失,見解獨特。原為二十八篇,已佚亡二篇,今存明穴硯齋抄本、《四庫全書》本等。蘇軾稱:“其論歷代所以興廢成敗,皆出人意表,有補於世。”
6《握奇經》又稱《風后握奇經》、《握機經》、《幄機經》。舊題經文為黃帝的大臣風后所寫,周朝的姜太公加以引申,漢朝的公孫弘註解。一般書後還附有佚名的《握奇經續圖》和題為晉朝的馬隆所述的《八陣圖總述》。此書的真實作者和成書年代,難以詳考,歷來眾說紛紜。書中開篇說:“經曰:八陣,四為正,四為奇,余奇為握奇。或總稱之。”此為該書名稱的由來。

古今經典

知名兵書

中國最早的“兵書”是西周時期的《軍志》和《軍政》。這兩部書沒有流傳至今,只是在《左傳》和在《十一家注孫子》中引用了某些段落和詞句而已,但它必然是系統的軍事理論著作了。與《戰爭論》(作者:克勞塞維茨,德國人)、《五輪書》(作者:宮本武藏,日本人)合稱為世界三大兵書。《戰爭論》是在普法戰爭中和拿破崙的較量中不斷的總結拿破崙的作戰方法和破解方法的一部兵書。但是其作者由於沒有對書進行修改和校對便戰死。又由於其是用哲理性的邏輯來寫戰爭論。矛盾點多。不能自圓其說。在西方還是較為流傳。作者也被稱為“兵聖”。但是這個兵聖只擅長口頭。。實戰並不怎么樣。
宮本武藏的《五輪書》其實原先並不是一部純粹意義上的軍事作品,五輪書分為土、水、火、風、空五卷。是以各種不同層面上敘述。和不同的視角上來看待問題。被引用在軍事上。頗為有效。所以說。被認定為軍事參考書籍。但是兩者作為兵書來說遠不及孫子兵法來的實際。孫子兵法無論在思想上還是精神上還是各個層面上已經把他和軍事融會貫通。成為一部用之四海皆準的兵書。
三十六計三十六計
春秋末年出現的《孫子兵法》是歷代軍事家所推崇學習,運用,並影響至今的兵書,它成為一些國家軍人的必修課,軍事院校的重要教材,《孫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篇名分別是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事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孫子兵法》通篇閃爍著真理的思想光華,它的貢獻不僅僅局限軍事領域,而且在其他領域也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與孫子齊名的還有吳起。《韓非子》中說:戰國時孫吳之書遍天下。《吳起兵法》產生於公元前四百多年前。兵法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反映在”內修之得,外治武備”的戰略指導思想上;“以治為勝”的有素訓練中;根據敵情審時度勢的打擊敵人策略內;看準戰機,猛攻敵人薄弱環節里。總之,兵法對當時褚侯間的兼併戰爭產生了很大的指導作用,由於吳起是大政治家,大法家,因此他軍事上的出眾才華,卻在政績斐然的光環籠罩下,失去了原來的光彩,變得不為人知了。
中國著名的兵法中,有一部《司馬穰苴兵法》,人們認為是齊國大司馬穰苴所著。但據《史記》記載,司馬穰苴生後約100多年,威王曾召集屬下追輯古代的《司馬兵法》,並把司馬穰苴的論述融匯其中,而成《司馬兵法》155篇,傳世五篇為仁本,天子之義、定爵、嚴位、用眾。內容大致論述對戰爭究竟該持何種之態度;“禮,仁,信,義,勇,智”六德為治軍思想之核心,作戰指導之原則等。

唐代兵書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是一部採用君主提問,臣將回答的形式輯成的兵書。該書對“齊正”、“虛實”、“主客”、“攻守”、“形勢”等方面有深刻的論述。“齊正”是《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中心問題,尤其是齊正的運用。
唐代道士李筌所著《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對後世影響較大。它主張富國強兵,農戰結合;強調地利之重要,對要委以重任的大將必須仔細鑑別,慎重對代。

宋代兵書

宋代陳規撰寫的《守城錄》是城邑防禦的專著。該書提出的一些具體守城措施,今天雖然過失了,但他積極防禦的思想仍有借鑑作用。
武經七書武經七書
《虎鈐經》為宋代許洞撰成。該書繼承了《孫子兵法》的樸素軍事辯證法和《太白陰經》的唯物自然觀,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中以人為最重要,同時指出“先勝”思想。
中國第一部軍事百科性兵書是宋仁宗時,天章閣待制曾公亮尚書公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編纂的《武經總要》該書完整地記述了北宋前朝的軍事制度,從選將料兵,教育訓練,通信偵察,火戰水攻,山川河流,道路關隘,武器裝備以及歷代戰例,用兵得失,陰陽占候等方面進行了分類敘述,圖文並茂。
據本世紀三十年代兵書學者陸達節的《歷代兵書目錄》和《中國兵學現有書目》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兩千多種兵書,流傳至今的也有四、五百種。九十年代初,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劉申寧《中國古代兵書總目》收錄辛亥革命前的兵書有4221種。

研究爭議

長期以來,史學界對“孫子”究竟指孫武還是孫臏懸而未決。山東臨沂考古發現了幾百枚竹簡,解開了這個謎:《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各成系統的兩部兵書。《孫臏兵法》總結了戰國中期極其以前的作戰經驗,並根據新的形勢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對戰爭持慎重態度,強調軍隊建設講德行,法制;作戰時要有獨立指導得能力,將帥間應和睦。除此之外,孫臏還論述了陣法,水戰、攻堅戰等,它們對孫武的思想都有所發揮。
《黃石公三略》是否黃石公撰寫,爭議較大,在此不儀。該書是一部從政治與軍事關係上論述戰勝攻取的兵書,它強調以“道”、“得”、“仁”、“義”、“禮”治國,從保民的目的出發。《黃石公三略》不像前頭提到的兵書只注重將帥的作用,而是主張將卒並重。

兵書戰策

先秦時期

秦漢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

將苑 諸葛亮 蜀
諸葛亮注陰符經 諸葛亮 蜀
兵法輯佚 諸葛亮 蜀
戰略輯佚 司馬彪
八陣總述 馬隆 晉
握奇經 馬隆 晉

隋唐五代

李筌注陰符經 李筌 唐
李筌注孫子兵法 李筌 唐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王真
射經 王璩 唐

宋遼金夏蒙元

何博士備論 何去非
衡論 蘇洵 宋
幾策 蘇洵 宋
論阻江為險須藉兩淮疏 辛棄疾 宋
九議 辛棄疾 宋
守城錄 陳規

明清時期

兵法心要 劉基 明
戰略 胡宗憲
間書 朱逢甲 清
曾胡治兵語錄 蔡鍔

近代

與“剿赤軍”作戰要訣 曾中生
游擊戰爭的要訣 曾中生
川軍作戰要點 曾中生
軍事知識研究 舒玉璋
追擊要點  舒玉璋
連、排、班長須知 紅四方面軍
連指導員須知 紅四方面軍
湘軍的戰術及其對策 紅二軍團司令部
超限戰 喬良 王湘穗

國外

間接路線戰略 利德爾-哈特 英國
沙漠戰爭規律 隆美爾 德國
軍隊的大腦 沙波什尼科夫 蘇聯 解放軍出版社 1987年7月
戰爭年代與和平時期的海軍 戈爾什科夫 蘇聯 三聯書店 內部發行

孫子兵法

孫武(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初),亦稱孫子,字長卿,春秋時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人。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著有《孫子兵法》傳世,此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
兵書兵書
孫武的祖先媯滿,被周王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公元前672年,陳國內部發生政變,陳太子被殺,孫武的直系遠祖陳完受到牽連,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
孫武所著《孫子兵法》,不但是中國最早的兵書,也不僅在軍事理論方面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而且在軍事哲學方面也堪稱民族智慧的結晶。《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豐富而深邃,最早涉及戰爭全局問題,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戰爭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由政治、經濟、天時、地利、人事等多種因素所決定其中,尤其重視“民”對戰爭的態度,主張修明政治,予民擬利,用畝大而稅輕的辦法以爭取民心。提出“先勝而後求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指導思想。在中國和世界軍事史上,首次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普遍的軍事規律。注重全面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奇正等矛盾雙方,總結出“以正合,以奇勝”,“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因敵而制勝”等若干至今仍有研究價值的指導原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
孫子兵法》為中國古代軍事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北宋時,《孫子兵法》列為《武經七書》之首,被譽為“兵學聖典”或“兵經”。孫武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謀略學的鼻祖,被後世譽為“兵聖”。不但影響了中國,而且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孫子兵法》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黃石公三略

上略

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
含氣之類,鹹願得其志。
《軍讖》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極,密定九夷。如此謀者,為帝王師。故曰:莫不貪強,鮮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聖人存之,動應事機。舒之彌四海,卷之不盈懷;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敵國服。《軍讖》曰:“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強,其國彌彰;純柔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強,其國必亡。”
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所適如支體相隨,骨節相救;天道自然,其巧無間。軍國之要,察眾心,施百務。危者安之,懼者歡之,叛者還之,怨者原之,訴者察之,卑者貴之,強者抑之,敵者殘之,貪者豐之,欲者使之,畏者隱之,謀者近之,讒者覆之,毀者復之,反者廢之,橫者挫之,滿者損之,歸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脫之。獲固守之,獲阨塞之,獲難屯之,獲城割之,獲地裂之,獲財散之。敵動伺之,敵近備之,敵強下之,敵佚去之,敵陵待之,敵暴綏之,敵悖義之,敵睦攜之。順舉挫之,因勢破之,放言過之,四網羅之。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為者則己,有者則士。焉知利之所在?彼為諸侯,己在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處。
世能祖祖,鮮能下下;祖祖為親,下下為君。下下者,務耕桑,不奪其時;薄賦斂,不匱其財;罕徭役,不使其勞;則國富而家娭,然後選士以司牧之。夫所謂士者,英雄也。故曰:羅其英雄則敵國窮。英雄者,國之乾;庶民者,國之本。得其乾,收其本,則政行而無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智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故祿賢不愛財,賞功不逾時則下力並而敵國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
夫將帥者,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故兵有全勝,敵有全因。昔者良將之用兵,有饋簞醪者,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而飲。夫一簞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軍之士思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軍讖》曰:“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與之安,與之危,故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謀素合也。故蓄恩不倦,以一取萬。
《軍讖》曰:“將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也;戰之所以全勝者,軍政也;士之所以輕戰者,用命也。”故將無還令,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破敵者,眾也。故亂將不可使保軍,乖眾不可使伐人。攻城則不拔,圖邑則不廢;二者無功,則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則將孤眾悖;以守則不固,以戰則奔北。是謂老兵。兵老,則將威不行;將無威,則士卒輕刑;士卒輕刑,則軍失伍;軍失伍,則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則敵乘利;敵乘利,則軍必喪。
《軍讖》曰:“良將之統軍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戰如風發,攻如河決。”故其眾可望而不可當,可下而不可勝。以身先人,故其兵為天下雄。
《軍讖》曰:“軍以賞為表,以罰為里。”賞罰明,則將威行;官人得,則士卒服;所任賢,則敵國震。
《軍讖》曰:“賢者所適,其前無敵。”故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謀可深而不可疑。士驕,則下不順;將憂,則內外不相信;謀疑,則敵國奮。以此,攻伐則致亂。夫將者,國之命也。將能制勝,則國家安定。
《軍讖》曰:“將能清,能淨;能平,能整;能受諫,能聽訟;能納人,能采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故曰,仁賢之智,聖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宜聞。將者,能思士如渴,則策從焉。夫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善惡同,則功臣倦;專己,則下歸咎;自伐,則下少功;信讒,則眾離心;貪財,則奸不禁;內顧,則士卒淫。將有一,則眾不服;有二,則軍無式;有三,則下奔北;有四,則禍及國。
《軍讖》曰:“將謀欲密,士眾欲一,攻敵欲疾。”將謀密,則奸心閉;士眾一,則軍心結;攻敵疾,則備不及設。軍有此三者,則計不奪。將謀泄,則軍無勢;外窺內,則禍不制;財入營,則眾奸會。將有此三者,軍必敗。
無慮,則謀士去;將無勇,則吏士恐;將妄動,則軍不重。將遷怒,則一軍懼。《軍讖》曰:“慮也,勇也,將之所重;動也,怒也,將之所用。”此四者,將之明訁戚也。
《軍讖》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軍讖》曰:“香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故禮者,士之所歸;賞者,士之所死。招其所歸,示其所死,則求者至。故禮而後悔者士不止;賞而後悔者士不使。禮賞不倦,則士爭死。
《軍讖》曰:“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者民也。故良將之養士,不易於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可全。
《軍讖》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敵情:視其倉庫,度其糧食,卜其強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國無軍旅之難而運糧者,虛也;民菜色者,窮也。千里饋糧,民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夫運糧百里,無一年之食;二百里,無二年之食;三百里,無三年之食,是國虛。國虛,則民貧;民貧,則上下不親。敵攻其外,民盜其內,是謂必潰。
《軍讖》曰:“上行虐,則下急刻;賦斂重數,刑罰無極,民相殘賊;是謂亡國。”
《軍讖》曰:“內貪外廉,詐譽取名;竊公為恩,令上下昏;飾躬正顏,以獲高官;是謂盜端。”
《軍讖》曰:“群吏朋黨,各進所親;招舉奸枉抑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
《軍讖》曰:“強宗聚奸,無位而尊,威無不震;葛藟相連,種德立恩,奪在位權;侵侮下民,國內嘩喧,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軍讖》曰:“世世作奸,侵盜縣官,進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謂國奸。”
《軍讖》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強弱相虜;莫適禁御,延及君子,國受其咎。”
《軍讖》曰:“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隱蔽,不肖在位;國受其害。”
《軍讖》曰:“枝葉強大,比周居勢;卑賤陵貴,久而益大;上不忍廢,國受其敗。”
《軍讖》曰:“佞臣在上,一軍皆訟;引威自與,動違於眾;無進無退,苟然取容;專任自己,舉措伐功;誹謗盛德,誣述庸庸;無善無惡,皆與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其政,變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禍殃。”
《軍讖》曰:“奸雄相稱,障蔽主明;毀譽並興,壅塞主聰;各阿所以,令主失忠。”
故主察異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賢,奸雄乃遁;主任舊齒,萬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實;謀及負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中略

夫三皇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群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設矩備衰,四海會同,王職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鬥戰之患。君無疑於臣,臣無疑於主,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者,制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御,則功難成。”
《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
《軍勢》曰:“無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於下。”
《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凶。”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謀。”
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
故聖王御世,觀盛衰,度得失,而為之制;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中略”,則能御將統眾;深曉“下略”,則能明盛衰之源,審治國之紀。
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封之於朝,極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其心。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離,威權一與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故弱之以位,奪之以國,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駁也。存社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也;故世主秘焉。

下略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者,則獲天下之福;故澤及於民,則賢人歸之;澤及昆蟲,則聖人歸之。賢人所歸,則其國強;聖人所歸,則六契約。求賢以德,致聖以道。賢去,則國微;聖去,則國乖。微者危之階,乖者亡之徵。
賢人之政,降人以體;聖人之政,降人以心。體降可以圖始,心降可以保終。降體以禮,降心以樂。所謂樂者,非金石絲竹也;謂人樂其家,謂人樂其族,謂人樂其業,謂人樂其都邑,謂人樂其政令,謂人樂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樂以節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樂樂身。樂人者,久而長;樂身者,不久而亡。
釋近謀遠者,勞而無功;釋遠謀近者,佚而有終。佚政多忠臣,勞政多怨民。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強,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殘滅之政,累世受患;造作過制,雖成必敗。
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亂之招,順者治之要。
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故夙興夜寐,禮之制也;討賊報仇,義之決也;惻隱之心,仁之發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於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則令不行;令不行,則政不正;政不正,則道不通;道不通,則邪臣勝;邪臣勝,則主威傷。
千里迎賢,其路遠;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遠,故能全功尚人,而下盡力。
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善者得其祐,惡者受其誅,則國安而眾善至。
眾疑,無定國;眾惑,無治民。疑定惑還,國乃可安。
一令逆,則百令失;一惡施,則百惡結。故善施於順民,惡加於凶民,則令行而無怨。使怨治怨,是謂逆天;使仇治仇,其禍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則民得其所,而天下寧。
犯上者尊,貪鄙者富,雖有聖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誅,貪鄙者拘,則化行而眾惡消。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祿得;節義之士,不可以威刑脅。故明君求賢,必觀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禮;致節義之士,修其道。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
夫聖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敗之端,審治亂之機,知去就之節。雖窮,不處亡國之位;雖貧,不食亂邦之祿。潛名抱道者,時至而動,則極人臣之位;德合於己,則建殊絕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揚於後世。
聖王之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夫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必矣。所以優遊恬淡而不進者,重傷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懼而不敢失道。豪傑秉職,國威乃弱;殺生在豪傑,國勢乃竭;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靈,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
賢臣內,則邪臣外;邪臣內,則賢臣斃。內外失宜,禍亂傳世。
大臣疑主,眾奸集聚;臣當君尊,上下乃昏,君當臣處,上下失序。
傷賢者,殃及三世;蔽賢者,身受其害;嫉賢者,其名不全。進賢者,福流子孫,故君子急於進賢,而美名彰焉。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萬,國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澤;去一利萬,政乃不亂。

人物介紹

黃石公本為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與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太公兵法》,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公即我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 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二書,蓋為後人託名所作。
張良得“天書”,“天書”是黃石公所贈。這段故事在我縣古邳流傳最廣,大人、小孩都會講,可是要問起黃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據傳,黃石公是秦始皇父親的重臣,姓魏名轍。始皇父親莊襄公死後,輪到秦始皇坐朝當政,他獨斷專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聽不進忠臣元老的意見;魏轍便掛冠歸隱,策馬離開朝廷。秦始皇聽說魏轍走了,想想一來自己還年輕,雖已登基,但立足未穩,身邊需要人輔佐;二來魏轍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會讓天下人笑話自己無容人之量。於是就帶親信人馬追魏轍到驪山腳下,用好言好語千方百計挽留,魏轍決心已定,一個勁不願回去。後來,他就隱居在邳州西北黃山北麓的黃華洞中,因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就稱他為黃石公。
黃石公雖然隱居,但內心一直憂國憂民,就把一生的知識與理想傾注在筆墨上。按現代人的說法,他既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神學和天文地理知識也相當豐富。他著的書有《內記敵法》、《三略》三卷,《三奇法》一卷,《五壘圖》一卷,《陰謀行軍秘法》一卷,《黃石公記》三卷,《略注》三卷,《秘經》三卷,《兵書》三卷,《陰謀乘斗魁剛行軍秘》一卷,《神光輔星秘訣》、《兵法》一卷,《三監圖》一卷,《兵法統要》三卷、《備氣三元經》二卷,還有《地鏡八宅法》、《素書》等作品。
書寫好後,他就四處尋找合適人物,目的是委託重任,以實現他為國效力的意願。
一日,黃石公圯上(圯,即橋)與張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書上說的納履)方式試張良,看到張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懷開闊,將來必有一番抱負,絕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書》相贈。此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義、安禮六篇。書中語言明貴,字字精當,張良愛不釋手,秉燭細讀,大悟大徹,心領神會,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
後來,張良做了劉邦的謀士,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大部分運用《素書》中的知識。久而久之,這段故事越傳越神,《素書》也就被後來人說成了“天書”。

兵法輯佚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見“不奉法度”者,即嚴懲不貸。他曾上書漢元帝,表達其“不待時而斷奸臣之守,懸於都市,編書其罪”的決心,並痛斥“苟合取容阿黨相為,念私門之利,忘國家之政”的小人之舉。他的這種人品和氣質,對諸葛氏家族影響很大。諸葛亮的父親是諸葛珪,字君貢,在東漢末做過泰山郡丞。
原有文集廿五卷,多散佚,現有《諸葛亮集》。中華書局輯校的《諸葛亮集》中,匯有諸葛亮存世的一些軍事著述。

兵法

軍有七禁:一曰輕,二曰慢,三曰盜,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亂,七曰誤,此治軍之禁也。
若期會不到,聞鼓不行,乘寬自留,迴避務止,初近而後遠,喚名而不應,軍甲不具,兵器不備,此謂輕軍。有此者斬之。
受令不傳,傳之不審,以惑吏士金鼓不聞,旌旗不睹,此謂慢軍。有此者斬之。
食不廩糧,軍不部兵,賦賜不均,阿私所親,取非其物,借貨不還,奪人頭首,以獲功名,此謂盜軍。有此者斬之。
若變易姓名,衣服不鮮,金鼓不具,兵刃不利磨,器杖不堅,矢不著羽,弓弩無弦,主者吏士,法令不從,此謂欺軍。有此者斬之。
聞鼓不行,叩金不止,按旗不伏,舉旗不起,指麾不隨,避前在後,縱發亂行,折兵弩之勢,卻退不鬥,或左或右,扶傷舉死,因托歸還,此謂背軍。有此者斬之。
出軍行將,士卒爭先,紛紛擾擾,軍騎相連,咽塞道路,後不得前,呼喚喧譁,無所聽聞,失行亂次,兵刃中傷,長將不理,上下縱橫,此謂亂軍。有此者斬之。
屯營所止,問其鄉里,親近相隨,共食相保,呼召不得,越入他伍,乾誤次第,不可呵止,度營出入,不由門戶,不自啟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飲食,阿私所受,大言驚語,疑惑吏士,此謂誤軍。有此者斬之。
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不逆其虛,此兵之利也。故戰鬥之利,唯氣與形也。

兵要

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以敗;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以勝。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凶。故良將守之,志立而名揚。
良將之為政也,使人擇之,不自舉;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
飾,妄譽者不能進也。
貴之而不驕,委之而不專,扶之而不隱,危之而不懼,故良將之動也,猶璧之不污。
不愛尺璧而愛寸陰者,時難遭而易失也。故良將之趨時也,衣不解帶,足不躡地,履遺不躡。
言行不同,豎私枉公,外相連誣,內相謗訕,有此不去,是謂敗亂
枝葉強大,比居同勢,各結朋黨,竟進憸人,有此不去,是謂敗征。
軍已近敵,羅落常平明以先發,絕軍前十里內,各案左右下道,亦十里之內。數里之外,五人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隱蔽之處。軍至,轉尋高而前。第一見賊,轉語後第二,第二詣主者,白之。凡候見賊百人以下,但舉幡指;百人以上,便舉幡大呼。主者遣疾馬往視察之。
凡軍行營壘,先使腹心及嚮導前覘審知,各令候吏先行,定得營地,擘五軍分數,立四表候視,然後移營。又先使候騎前行,持五色旗,見溝坑揭黃衢路揭白,水澗揭黑,林藪揭青,野火揭赤,以鼓五數應之,仍須數相接。立旗鼓,令相聞見。
若渡水逾山,深邃林藪,精驍勇騎搜尋數里無聲,四周絕跡。高山樹頂,令人遠視,精兵四向要處防禦。然後分兵前後,以為鎮拓,乃令輜重老小,次步後馬,切在整肅,防敵至,人馬無聲,不失行列。險地狹徑,亦以部曲鱗次,或須環迴旋轉,以後為前,以左為右,行則魚貫,立則雁行。到前止處,游騎精銳,四向散列而立;各依本方下營,一人一步,隨師多少,鹹表十二辰,豎大旌,長二丈八尺,審子午卯酉地,勿令邪僻。以朱雀旗豎午地,白虎旗豎酉地,玄武豎子地,青龍旗豎卯地,招搖旗豎中央。其樵採牧飲,不得表出外也。
督將以下,各自有幡。軍發時,幡指天者勝。

軍令

敵以來進持鹿角,兵悉郄在連沖後。敵已附,鹿角里兵但得進踞,以矛戟刺之,不得起住,起住妨弩。
戰時,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漬水中,積聚之。賊有火炬、火箭,以掩滅之。違命者髡翦耳。
軍列營,步騎士以下皆著兜鍪。帳下及右陣各持彭排
軍行,人將一斗乾飯,不得持烏育及幔,余大車乘帳幔。什光耀目,往就與會矣。
連衡之陳,似狹而厚,為利陳。令騎不得與相離,護側騎與相遠。
聞五鼓音,舉黃帛兩半幅合旗,為三面陳。
聞鼓音,舉白幢絳旗,大小船進戰,不進者斬。聞金音,舉青旗,船還。若賊近,徐還;遠者,疾還。
凡戰臨陳,皆無歡嘩,明聽鼓音,謹視幡麾。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
兩頭進戰,視麾所指,聞三金音,止;二金音,還。
始出營,豎矛戟,舒幡旗,鳴鼓角。至營,復結幡旗,止鼓角。違令者髡。
金鼓幢麾隆沖皆以立秋日祠。先時一日,主者請祠,其主者奉祠。若出征有所克獲,還亦祠。向敵祠,血於鐘鼓。秋祠及有所克獲,但祠,不血鐘鼓。祝文:某官使主者某,敢告沖鐘鐘幢麾。夫軍武之器者,所以正不義,為民除害也。謹以立秋之日,潔牲、黍稷、旨酒而敬薦之。
常以己丑日祠牛馬先。祝文曰:某月己丑,某甲敢告牛馬先。馬者,用兵之道;牛者,軍農之用。謹潔牲、黍稷、旨酒,敬而薦之。
軍行濟河,主者常先沉白璧。文曰:某主使者某甲敢告於河,賤臣某甲作亂,天子使某率眾濟河,征討醜類,故以璧沉,惟爾有神裁之。

戰爭藝術概論

【名稱】《戰爭藝術概論
【作者名】若米尼
【朝代(國家)】瑞士
【作者簡介】
若米尼,A.-H.deAntoine-Henri de Jomini (1779~1869),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生於瑞士帕耶訥。1798年起在瑞士軍隊服役,曾任陸軍部長的副官和秘書長等職。1804年到法軍供職,參加過拿破崙一世指揮的多次遠征;1805年曾把自己的新著《論大規模軍事行動》面呈拿破崙一世,深得拿破崙一世賞識,任命他為上校參謀。後任M.內伊元帥的軍參謀長。1813年因與拿破崙一世的參謀長 L.-A.貝爾蒂埃元帥矛盾激化而轉投俄軍,兩度擔任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待從武官。為沙俄軍事學院的奠基人之一。俄土戰爭(1828~1829)和克里木戰爭時,參加過俄軍作戰計畫的制定工作。1855年晉升步兵上將。同年離俄赴比利時。後去法國,死於巴黎。
戰爭藝術概論》關於戰爭問題的主要觀點為:對戰爭史的研究是戰爭藝術原理的惟一理論基礎;戰爭遠非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而是一出令人恐怖、充滿激情的戲劇,是一種藝術;戰爭的確有幾條為數不多的必須遵循的共同原則;全部戰爭的鑰鎖在於集中主要兵力,攻擊敵軍一翼或一點;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而大戰術和戰術則是進行交戰和戰鬥的藝術;進攻優於防禦,進攻是一種最積極的戰鬥類型,而防禦則是為在適當時機轉入進攻所採取的臨時待機行動;克敵制勝的惟一方法,不是實施旨在威脅敵人交通線的機動,而是交戰;為了打敗敵人,必須採取堅決的戰略,堅決把主動力投到決定點上,力求對敵翼側採取迂迴烏黑時,則應從正面進行閃電突擊;當不可能從敵翼側採取迂迴烏黑時,則應從正面堅決突破,先將敵孤立分割成幾部,然後予以各個擊破;初戰獲勝後,應適時轉入堅決連續的追擊,以求全殲或徹底打垮敵人。
《戰爭藝術概論》一書問世迄今,雖已過一個多世紀,但仍有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和廣泛而深過錯的影響,重要原因之一在於該書以戰爭實踐為基礎,在不少問題上強調理論重要,實踐更重要;學問不在於博,而在於精;抓信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兵力;正確認識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必然的關係;根據情況運用戰爭藝術原則;戰爭絕不是數學行動;反對絕對論,承認相對論;攻防可以互相轉化;依據情況修正作戰計畫;精神力量能產生物質效應;對民眾的意見既重視,又不依賴。凡此種種,無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作者的辯證法的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