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賦斂

薄賦斂是古代反對重稅的賦稅思想。先秦諸子多反對重稅,但以儒家學派的影響最大。孔子指出:“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禮記·中庸》) 孟子極力推崇什一之稅。荀子也主張“輕田野之稅”,“罕興力役,無奪農時”(《荀子 ·富國》)。秦漢以後,薄賦斂成為反覆宣講的教條,卻從未真正實行。先秦談薄賦斂,常包括輕徭役的內容,秦漢以後的學者在論述財政負擔沉重時,則多就賦稅而言,很少再涉及賦役沉重問題。

基本介紹

  • 本名:薄賦斂
  • 主要成就:古代思想家關於減輕人民徭役和賦稅負擔的財政思想
思想出現,作用意義,

思想出現

輕徭薄賦思想在春秋前期就有出現。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在位)為圖霸業,曾提出“薄賦斂”(《國語·晉語》)的政策。後齊國晏嬰也力主“薄賦”。孔丘反對重稅,主張“斂從其薄”(《左傳·哀公十一年》),提出十取其一的薄斂政策和民富自然國富的觀點。戰國時期的孟軻把薄賦斂作為王政的重要內容。荀況則較明確地從生產角度出發,主張“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徵,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如是則國富矣”(《荀子·富國篇》)。唐代哲學家李翱則從富國、安民、重本的角度闡述輕徭薄賦的主張,認為“重斂則人貧,人貧則流者不歸,而天下之人不來”。只有輕徭薄賦,人樂其生,居者不流,而流者日來,才能“土地無荒,桑柘日繁。人日益富,兵日益強”(《平賦序》)。也就是認為,輕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可以鼓勵百姓從事生產,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作用意義

輕徭薄賦的財政思想,歷來為儒家奉為治國安邦的重要原則之一。它既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又符合小土地所有者的願望。徵調不苛重,不會激發矛盾,有利於社會秩序的安定和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且輕徭薄賦,農民負擔不過重,則易於附著於土地;人口增加,生產發展,可以安居樂業。但在封建王朝統治之下,輕徭薄賦的政策,往往只是在統治階級奪取了農民革命果實,建立起新王朝的初期,一度付之於實施;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財政收入增加,貪慾也隨之增加,代之而來的則是橫徵暴斂。農民最終並享受不到輕徭薄賦帶來的利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