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紀年表

中國歷代紀年表

中國歷代紀年表是一個歷史表。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清朝,中國歷代紀年概述了中國歷史大事件。有助於幫助讀者了解中國歷史事件。

基本介紹

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三皇時代,五帝時代,夏朝,商朝,周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晉朝,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劉宋,南齊,南梁,陳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宋朝,北宋,南宋,遼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舊石器時代

約170萬年前-約1萬年前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5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5萬年前-前3萬5千年,有古人類出土文物。
從約170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中國境內人的發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傳說史。猿人包括雲南的元謀人、陝西的藍田人,後來的北京人的頭結構又有了新的進步,北京人原始生活是使用粗製的石器。
母系氏族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現在“姓”這個字就形象地體現了遠古的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後逐漸衰落,過度到父系氏族。
父系氏族之後是英雄時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為人口聚居區,關中平原、河東盆地則形成了華夏部落群,炎帝、黃帝、蚩尤。
約五萬年前,古人發展為新人(又稱晚期智人)。在考古學上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階段。這時,人類體質形態上的原始性質完全消失,並因受居地環境的影響,逐漸分化為各色人種,現代人開始形成了。
新人遺蹟主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山頂洞人等。
河套人:從1922年以來在內蒙古與陝北、寧夏、甘肅相連的河套地區,發現古人類遺址多處。經過多年研究,最後確定河套人為由古人向新人發展的過渡形態。
柳江人:1958年在廣西柳江通天岩的岩洞中發現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缺下頷)、兩段股骨和一些零碎的體骨化石。是年代較早的新人。
山頂洞人:1933年,在發現北京猿人化石的龍骨山山頂一個洞穴中,先後發現有分屬於至少八個以上的不同個體的完整的頭骨、上下齶骨、牙齒和體骨化石。約1萬8千年前,山頂洞人開始了氏族公社的生活。
此外,在台灣台南左鎮、遼寧建平、山東新泰、四川資陽、吉林榆樹、江蘇泗洪下草灣等地,也發現屬於這一時期的新人遺蹟。

新石器時代

約1萬年前-約4000年前
約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年前-前3000年,華北平原及黃河流域開始有村莊出土。
約3000年前-前2000年,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出土。
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年-前3000年):是目前陝西省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這時的先民們已經種植粟類作物,並飼養豬、狗等家畜,過著定居的聚落生活。當時的生產工具以磨製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制陶工藝比較原始,火候低、器類少,彩陶尚處於萌芽階段。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蘇淮北一帶,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稱來源於其第一個發掘地—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的仰韶村遺址。
龍山文化(公元前2900年-前2100年):最早因山東濟南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被人們發現。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夏家店上層文化:為中國重要文化遺址之一。該文化遺址因在內蒙古赤峰市夏家店發現,依照考古慣例,以發現處所為名。另外,此於1960年發現的遺蹟,之所以命名為「上層文化」,乃是為了同樣在夏家店垂直出現,年代稍早的夏家店上層文化相區隔。
夏家店下層文化:為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3世紀之青銅文化,分布地點為內蒙古遼河一帶。在特徵上,夏家店下層文化的陶器技巧已經明顯純熟,隨葬戈、矛、短劍、鏃、飾牌青銅器常常於幕葬品中發現,因此視為青銅時代的晚期。

三皇時代

前?年-約前3077年
伏羲:他是世界混沌初開時,華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兒子。為三皇之一,以木德王,建都宛丘。太昊即是人們對伏羲的讚詞。據說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春秋時已建伏羲陵墓。
女媧:三皇之一,是摶土作人的人類始祖;傳說女媧煉七彩石補天,並造就了人類。是母系社會神話的反映。
燧人:三皇之一,傳說中發明火的第一人,故人們把他稱作“火祖”。同時又傳說燧人氏誕生於商丘,其一生多活動於商丘一帶。
《史記·三皇本紀》小司馬氏雲:太史公作《史記》,古今君臣宜應上自開闢,下迄當代,以為一家之首尾。今闕三皇而以五帝為首者,正以《大戴禮》有《五帝德》篇,又《帝世》皆敘自黃帝以下,故因以五帝本紀為首。其實三皇以還,載籍罕備,然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論古史,不合全闕。晉代皇甫謐作《帝王代紀》,徐整作《三五歷》,皆論三皇已來事,斯亦近古之一證。

五帝時代

約前3076年-前2029
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根據記載,號軒轅氏、有熊氏,姬姓,一說姓公孫,姬姓部落首領,傳說中上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為五帝之首。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於軒轅之丘”。中國古都學會認為軒轅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鄭州市軒轅丘,古為有熊國都城,其父少典為有熊國國君。黃帝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農曆二月初二。在傳說中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建都涿鹿。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發明指南車;造舟車弓矢;興文字;作乾支;制樂器;創醫學。
今日在陝西省的橋山有黃帝陵,相傳黃帝年老時鑄鼎乘龍升天,臣子放箭阻攔,龍被射傷,飛過橋國時降下休息,黃帝被橋國人拉下一隻靴子,埋葬於此。
黃帝與炎帝都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
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
《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
顓頊:相傳是黃帝子昌意的後裔,居帝邱,號高陽氏。顓頊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顓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傳說楚王為其後裔,屈原在《離騷》中自稱為帝顓頊之後,屈原與楚王為同族
帝嚳:姬姓,名夋,號高辛氏,黃帝長子玄囂之孫,顓頊是其伯父。
帝嚳十五而佐顓頊,封於有辛,實住帝丘,三十得顓頊帝位,都於亳,在位七十年,享壽百歲。葬於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許多古文獻認為帝俊就是帝嚳。
傳說帝嚳元妃姜原生棄,即后稷,為周之始祖;次妃簡狄生契,為商之始祖;次妃慶都生放勛;次妃常儀生摯。帝摯承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放勛,也就是帝堯。
:姓祁,或說姓伊、伊祁,名放勛,又稱陶唐氏,唐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嚳有兩個兒子——摯和放勛,帝嚳死後傳位於摯,就是帝摯;帝摯不善,而讓位於放勛,也就是堯。堯在位時,他的仁德使百姓愛戴,萬國敬服。堯的都城在山西南部。
《尚書·堯典》記載:堯命羲氏、和氏觀察天象,授時於百姓;委派禹的父親鯀治水,可惜不成功;堯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暴虐兇惡,沒有傳位給丹朱;後來因為舜的德行而傳位與他。
然而《竹書紀年》中記載堯並非禪讓於舜。舜將堯囚禁,阻止丹朱與堯相見,從而奪取了帝位。
:姓姚,名重華,號虞氏,史稱虞舜。舜是否有其人,史學家們爭論不清。一般認為舜的時代中華文明開始進入農耕的時代,並是道德觀的開始。
傳說舜得到四方部落首領的推舉,於是堯委任其攝政。舜巡行四方,在堯去世後繼位。傳說他的妻子娥皇和女英,都是堯的女兒。舜繼位後,依照堯的做法,諮詢四方部落領袖,選拔治水有功的禹為繼承人,因此後世的人亦視他為理想的君主。
後來,舜在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九嶷山,娥皇、女英則在湘江自殺。後人為紀念他,建有舜廟、舜陵。
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教人醫療,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一說:神農氏即炎帝,與黃帝為兄弟。
傳說神農氏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內臟清晰可見。神農氏嚐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甚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
神農氏:是中國第一個部落聯盟的名字。
炎帝:神農氏(有說為神農後人)部落首領的名稱,姜姓,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今陝西、湖北一帶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據傳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後又稱烈山氏。
姜氏族為西戎一支,原為遊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進入中原。而當時在今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雙方因部落發展而發生長期衝突,炎帝不敵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帶。
據說因「炎帝欲侵凌諸侯」,後又與軒轅氏族姬姓之黃帝進行三次激烈的戰役,此次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稱為阪泉之戰。面對著統領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部落的強大對手,炎帝終告不敵,與之結盟並歸順之,黃帝以勝利的姿態結束了這場戰爭。
炎黃聯盟不斷擴展,歸順之部落越來越多,但蚩尤始終不服,大戰一場在所難免。蚩尤帶領著九黎,與聯盟大戰於涿鹿,是為傳說時代的第二場戰爭,稱為涿鹿之戰。最後蚩尤被打敗。從此姜氏族便與黃帝在中原安定下來了。「炎黃子孫」一詞,則為人們對中華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黃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也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之一,其執政時間可能早於黃帝,所以《史記》雲“軒轅之時,神農氏衰”。但是所謂“氏衰”並非指神農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紀》雲:“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婦,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得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徒魯。又曰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
少昊:亦作少暤,古五帝之一,姓風,名摰,相傳是古代東夷族首領。東夷族以鳥為圖騰,他曾以鳥作官名,並設有管理手工業和農業的官。活動于山東西南部一帶,擅於治水與農耕。
傳說,少昊為史前五帝之首,是黃帝的兒子。姓已名摯,號金天氏,古代東夷族首領。因修太昊之法,故稱少昊。少昊自窮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號金天氏。少昊陵在曲阜縣城東八里,舊縣村的東北隅。

夏朝

前2029-前1559

商朝

前1559-前1046

周朝

西周

約前1046年-前771年
武王(姬發)
成王(姬誦)
康王(姬釗)
昭王(姬瑕)
穆王(姬滿)
共王(姬繄扈)
懿王(姬囏)
孝王(姬辟方)
夷王(姬燮)
厲王(姬胡)
共和 庚申 前841年[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宣王(姬靜) 甲戌 前827
幽王(姬宮湦) 庚申 前781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平王(姬宜臼) 辛末 前770
桓王(姬林) 壬戊 前719
莊王(姬佗) 乙酉 前696
釐王(姬胡齊) 庚子 前681
惠王(姬閬) 乙巳 前676
襄王(姬鄭) 庚午 前651
頃王(姬壬臣) 癸卯 前618
匡王(姬班) 己酉 前612
定王(姬瑜) 乙卯 前606
簡王(姬夷) 丙子 前585
靈王(姬泄心) 庚寅 前571
景王(姬貴) 丁巳 前544
悼王(姬猛) 辛巳 前520
敬王(姬匄) 壬午 前519
元王(姬仁) 丙寅 前475
貞定王(姬介) 癸酉 前468
哀王(姬去疾) 庚子 前441
思王(姬叔) 庚子 前441
考王(姬嵬) 辛丑 前440
威烈王(姬午) 丙辰 前425
安王(姬驕) 庚辰 前401
烈王(姬喜) 丙午 前375
顯王(姬扁) 癸丑 前368
慎靚王(姬定)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丁未 前314

春秋

前770-前476
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東遷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這一階段的歷史大體與孔子所修訂的《春秋》年代(前722年-前481年)相當,所以歷史上稱作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有諸侯國

戰國

前475-前221
戰國是秦統一前的七雄征戰時期,也是一個大混亂時期。戰國時期,七國僅是勢力較大的七個國家,其他還有周、魯、衛、鄭等小國,以及北方的匈奴、東胡、南面的百越、西南的巴蜀等,這些小國逐漸被七國吞併。
戰國分為三個時期:(1)從公元前475年,到前338年商鞅被殺,是第一時期。這一時期各種變法活動很多,各國都想通過改革走向強盛,著名的如秦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魏國的李悝變法,這一時期局勢相對穩定。
(2)前338年到前288年,齊秦相約共同稱帝,是第二時期。這一時期,各國軍備競賽加劇,戰爭頻繁,大國兼併小國,最後形成了七雄,前288年,秦和齊分別稱西帝和東帝,鬥爭更趨激烈。前284年,六國合縱攻齊.
(3)前284年到前221年:秦終於滅掉六國完成了大統一。

秦朝

前221-前206
始皇帝(嬴政) 乙卯 前246
二世皇帝(嬴胡亥) 壬辰 前209
秦王子嬰(嬴子嬰)前207-前206在位

西楚

前206-前202
西楚霸王項羽(項籍):前206年-前202年在位

西漢

前202年-公元8年11月
高帝(劉邦) 前202-前195年在位
惠帝(劉盈) 丁未 前194
少帝(劉恭) 前188年-前184年在位,高后(呂雉)稱制
少帝(劉弘) 前184年-前180年在位,高后(呂雉)稱制
文帝(劉恆) 壬戌 前179
戊寅 前163 後元
景帝(劉啟) 乙酉 前156
壬辰 前149 中元
戊戌 前143 後元
武帝(劉徹) 辛丑 前140 建元
丁未 前134 元光
癸丑 前128 元朔
己未 前122 元狩
乙丑 前116 元鼎
辛未 前110 元封
丁丑 前104 太初
辛巳 前100 天漢
乙酉 前96 太始
己丑 前92 征和
癸巳 前88 後元
昭帝(劉弗陵) 乙未 前86 始元
辛丑 前80 元鳳
丁未 前74 元平
宣帝(劉詢) 戊申 前73 本始
壬子 前69 地節
丙辰 前65 元康
庚申 前61 神爵
甲子 前57 五鳳
戊辰 前53 甘露
壬申 前49 黃龍
元帝(劉奭) 癸酉 前48 初元
戊寅 前43 永光
癸未 前38 建昭
戊子 前33 竟寧
成帝(劉驁) 己丑 前32 建始
癸巳 前28 河平
丁酉 前24 陽朔
辛丑 前20 鴻嘉
乙巳 前16 永始
己酉 前12 元延
癸丑 前8 綏和
哀帝(劉欣) 乙卯 前6 建平
己未 前2 元壽
平帝(劉衎) 辛酉 公元1年 元始
孺子(劉嬰) 丙寅 公元6年 居攝
戊辰 公元8年 初始

新朝

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十月初六
建興帝王莽戊辰 公元8年 始建國
甲戌 公元14年 天鳳
庚辰 公元20年 地皇

玄漢

23年-25年
更始帝(劉玄) 癸未 公元23年 更始

東漢

25年-220年
光武帝(劉秀) 乙酉 25 建武
丙辰56 建武中元
明帝(劉莊) 戊午 58 永平
章帝(劉炟) 丙子 76 建初
甲申 84 元和
丁亥 87 章和
和帝(劉肇) 己丑 89 永元
乙巳105 元興
殤帝(劉隆) 丙午106 延平
安帝(劉祜) 丁未107 永初
甲寅 114 元初
庚申 120 永寧
辛酉 12l 建光
壬戌 122 延光
順帝(劉保) 丙寅 126 永建
壬申 132 陽嘉
丙子 136 永和
壬午 142 漢安
甲申 144 建康
沖帝(劉炳) 乙酉 145 永憙(嘉)
質帝(劉纘) 丙戌 146 本初
桓帝(劉志) 丁亥 147 建和
庚寅 150 和平
辛卯 151 元嘉
癸巳 153 永興
乙未 155 永壽
戊戌 158 延熹
丁未 167 永康
靈帝(劉宏) 戊申 168 建寧
壬子 172 熹平
戊午 178 光和
甲子 184 中平
獻帝(劉協) 庚午 190 初平
甲戌 194 興平
丙子 196 建安
庚子 220 延康

三國

220-265
文帝(曹丕) 庚子 220 黃初
明帝(曹叡) 丁未 227 太和
癸丑 233 青龍
丁巳 237 景初
齊王(曹芳) 庚申 240 正始
己巳 249 嘉平
高貴鄉公(曹髦) 甲戌 254 正元
丙子 256 甘露
元帝[陳留王](曹奐) 庚辰 260 景元
甲申 264 鹹熙
221-263
昭烈帝(劉備) 辛丑 221 章武
後主(劉禪) 癸卯 223 建興
戊午 238 延熙
戊寅 258 景耀
癸未 263 炎興
222-280
大帝(孫權) 壬寅 222 黃武
己酉 229 黃龍
壬子 232 嘉禾
戊午 238 赤烏
辛未 251 太元
壬申 252 神鳳
會稽王(孫亮) 壬申 252 建興
甲戌 254 五鳳
丙子 256 太平
景帝(孫休) 戊寅 258 永安
烏程侯(孫皓) 甲申 264 元興
乙酉 265 甘露
丙戌 266 寶鼎
己丑 269 建衡
壬辰 272 鳳凰
乙未 275 天冊
丙申 276 天璽
丁酉 277 天紀

晉朝

西晉

265-316
武帝(司馬炎) 乙酉 265 泰始
乙未 275 鹹寧
庚子 280 太康
庚戌 290 太熙
惠帝(司馬衷) 庚戌 290 永熙
辛亥 291 永平
辛亥 291 元康
庚申 300 永康
辛酉 301 永寧
壬戌 302 太安
甲子 304 永安
甲子 304 建武
甲子 304 永安
甲子 304 永興
丙寅 306 光熙
懷帝(司馬熾) 丁卯 307 永嘉
愍帝(司馬鄴) 癸酉 313 建興

東晉

317-420
元帝(司馬睿) 丁丑 317 建武
戊寅 318 大興
壬午 322 永昌
明帝(司馬紹) 壬午 322 永昌
癸未 323 太寧
成帝(司馬衍) 乙酉 325 太寧
丙戌 326 鹹和
乙未 335 鹹康
康帝(司馬岳) 癸卯 343 建元
穆帝(司馬聃) 乙巳 345 永和
丁巳 357 昇平
哀帝(司馬丕) 壬戌 362 隆和
癸亥 363 興寧
海西公(司馬奕) 丙寅 366 太和
簡文帝(司馬昱) 辛未 371 鹹安
孝武帝(司馬曜) 癸酉 373 寧康
丙子 376 太元
安帝(司馬德宗) 丁酉 397 隆安
壬寅 402 元興
乙巳 405 義熙
恭帝(司馬德文) 己未 419 元熙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劉宋

420-479
武帝(劉裕) 庚申 420 永初
少帝(劉義符) 癸亥 423 景平
文帝(劉義隆) 甲子 424 元嘉
孝武帝(劉駿) 甲午 454 孝建
丁酉 457 大明
前廢帝(劉子業) 乙巳 465 永光
乙巳 465 景和
明帝(劉彧) 乙巳 465 泰始
壬子 472 泰豫
後廢帝[蒼梧王](劉昱) 癸丑 473 元徽
順帝(劉凖) 丁巳 477 升明

南齊

479-502
高帝(蕭道成) 己未 479 建元
武帝(蕭賾) 癸亥 483 永明
鬱林王(蕭昭業) 甲戌 494 隆昌
海陵王(蕭昭文) 甲戌 494 延興
明帝(蕭鸞) 甲戌 494 建武
戊寅 498 永泰
東昏侯(蕭寶卷) 己卯 499 永元
和帝(蕭寶融) 辛巳 501 中興

南梁

502-557
武帝(蕭衍) 壬午 502 天監
庚子 520 普通
丁未 527 大通
己酉 529 中大通
乙卯 535 大同
丙寅 546 中大同
丁卯 547 太清
簡文帝(蕭綱) 庚午 550 大寶
元帝(蕭繹) 壬申 552 承聖
敬帝(蕭方智) 乙亥 555 紹泰
丙子 556 太平

陳朝

557-589
武帝(陳霸先) 丁丑 557 永定
文帝(陳蒨) 庚辰 560 天嘉
丙戌 566 天康
廢帝[臨海王](陳伯宗) 丁亥 567 光大
宣帝(陳頊) 己丑 569 太建
後主(陳叔寶) 癸卯 583 至德
丁未 587 禎明

北魏

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丙戌 386 登國
丙申 396 皇始
戊戌 398 天興
甲辰 404 天賜
明元帝(拓跋嗣) 己酉 409 永興
甲寅 414 神瑞
丙辰 416 泰常
太武帝(拓跋燾) 甲子 424 始光
戊辰 428 神麝
壬申 432 延和
乙亥 435 太延
庚辰 440 太平真君
辛卯 451 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 壬辰 452 永(承)平
文成帝(拓跋濬) 壬辰 452 興安
甲午 454 興光
乙未 455 太安
庚子 460 和平
獻文帝(拓跋弘) 丙午 466 天安
丁未 467 皇興
孝文帝(元宏) 辛亥 471 延興
丙辰 476 承明
丁巳 477 太和
宣武帝(元恪) 庚辰 500 景明
甲申 504 正始
戊子 508 永平
壬辰 512 延昌
孝明帝(元詡) 丙申 516 熙平
戊戌 518 神龜
庚子 520 正光
乙巳 525 孝昌
戊申 528 武泰
孝莊帝(元子攸) 戊申 528 建義
戊申 528 永安
長廣王(元曄) 庚戌 530 建明
節閔帝(元恭) 辛亥 531 普泰
安定王(元朗) 辛亥 531 中興
孝武帝(元脩) 壬子 532 太昌
壬子 532 永興
壬子 532 永熙

東魏

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 甲寅 534 天平
戊午 538 元象
己未 539 興和
癸亥 543 武定

北齊

550-577
文宣帝(高洋) 庚午 550 天保
廢帝(高殷) 庚辰 560 乾明
孝昭帝(高演) 庚辰 560 皇建
武成帝(高湛) 辛巳 561 太寧
壬午 562 河清
後主(高緯) 乙酉 565 天統
庚寅 570 武平
丙申 576 隆化
幼主(高恆) 丁酉 577 承光

西魏

535-557
文帝(元寶炬) 乙卯 535 大統
廢帝(元欽) 壬申 552
恭帝(元廓) 甲戌 554

北周

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丁丑 557
明帝(宇文毓) 丁丑 557
己卯 559 武成
武帝(宇文邕) 辛巳 56l 保定
丙戌 566 天和
壬辰 572 建德
戊戌 578 宣政
宣帝(宇文贇) 己亥 579 大成
靜帝(宇文闡) 己亥 579 大象
辛丑 581 大定

隋朝

581-618
文帝(楊堅) 辛丑 581 開皇
辛酉 601 仁壽
煬帝(楊廣) 乙丑 605 大業
恭帝(楊侑) 丁丑 617 義寧

唐朝

618-907
高祖(李淵) 戊寅 618 武德
太宗(李世民) 丁亥 627 貞觀
高宗(李治) 庚戌 650 永徽
丙辰 656 顯慶
辛酉 661 龍朔
甲子 664 麟德
丙寅 666 乾封
戊辰 668 總章
庚午 670 鹹亨
甲戌 674 上元
丙子 676 儀鳳
己卯 679 調露
庚辰 680 永隆
辛巳 681 開耀
壬午 682 永淳
癸未 683 弘道
中宗(李顯,又名李哲) 甲申 684 嗣聖
睿宗(李旦) 甲申 684 文明
武后(武曌) 甲申 684 光宅
乙酉 685 垂拱
己丑 689 永昌
庚寅 690 載初
武后改國號為周 庚寅 690 天授
壬辰 692 如意
壬辰 692 長壽
甲午 694 延載
乙未 695 證聖
乙未 695 天冊萬歲
丙申 696 萬歲登封
丙申 696 萬歲通天
丁酉 697 神功
戊戌 698 聖歷
庚子 700 久視
辛丑 701 大足
辛丑 701 長安
中宗(李顯,又名李哲) 復唐國號 乙巳 705 神龍
丁未 707 景龍
睿宗(李旦) 庚戌 710 景雲
壬子 712 延和
玄宗(李隆基) 壬子 712 先天
癸丑 713 開元
壬午 742 天寶
肅宗(李亨) 丙申 756 至德
戊戌 758 乾元
庚子 760 上元
辛丑 761
代宗(李豫) 壬寅 762 寶應
癸卯 763 廣德
乙巳 765 永泰
丙午 766 大曆
德宗(李适) 庚申 780 建中
甲子 784 興元
乙丑 785 貞元
順宗(李誦) 乙酉 805 永貞
憲宗(李純) 丙戌 806 元和
穆宗(李恆) 辛丑 821 長慶
敬宗(李湛) 乙巳 825 寶曆
文宗(李昂) 丙午 826 寶曆
丁未 827 大(太)和
丙辰 836 開成
武宗(李炎) 辛酉 841 會昌
宣宗(李忱) 丁卯 847 大中
懿宗(李漼) 己卯 859 大中
庚辰 860 鹹通
僖宗(李儇) 癸巳 873 鹹通
甲午 874 乾符
庚子 880 廣明
辛丑 881 中和
乙巳 885 光啟
戊申 888 文德
昭宗(李曄) 己酉 889 龍紀
庚戌 890 大順
壬子 892 景福
甲寅 894 乾寧
戊午 898 光化
辛酉 9O1 天復
甲子 904 天祐
哀帝(李柷) 甲子 904 天祐

五代十國

後梁

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朱溫朱全忠) 丁卯 907 開平
辛未 911 乾化
末帝(朱瑱,又名朱友貞) 癸酉 913 乾化
乙亥 915 貞明
辛巳 92l 龍德

後唐

923-936
莊宗(李存勖) 癸未 923 同光
明宗(李亶) 丙戌 926 天成
庚寅 930 長興
閔帝(李從厚) 甲午 934 應順
末帝(李從珂) 甲午 934 清泰

後晉

936-946
高祖(石敬瑭) 丙申 936 天福
出帝(石重貴) 壬寅 942 天福
甲辰 944 開運

後漢

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劉知遠) 丁未 947 天福
戊申 948 乾祐
隱帝(劉承祐) 戊申 948 乾祐

後周

951-960
太祖(郭威) 辛亥 951 廣順
甲寅 954 顯德
世宗(柴榮) 甲寅 954 顯德
恭帝(柴宗訓) 己未 959 顯德

十國

902-979

宋朝

北宋

960-1127
太祖(趙匡胤) 庚申 960 建隆
癸亥 963 乾德
戊辰 968 開寶
太宗(趙炅,名趙匡義,趙光義) 丙子 976 太平興國
甲申 984 雍熙
戊子 988 端拱
庚寅 990 淳化
乙未 995 至道
真宗(趙恆) 戊戌 998 鹹平
甲辰 1004 景德
戊申 1008 大中祥符
丁巳 1017 天禧
壬戊 1022 乾興
仁宗(趙禎) 癸亥 1023 天聖
壬申 1032 明道
甲戌 1034 景祐
戊寅 1038 寶元
庚辰 1040 康定
辛巳 1041 慶曆
己丑 1049 皇祐
甲午 1054 至和
丙申 1056 嘉祐
英宗(趙曙) 甲辰 1064 治平
神宗(趙頊) 戊申 1068 熙寧
戊午 1078 元豐
哲宗(趙煦) 丙寅 1086 元祐
甲戌 1094 紹聖
戊寅 1098 元符
徽宗(趙佶) 辛巳 1101 建中靖國
壬午 1102 崇寧
丁亥 1107 大觀
辛卯 1111 政和
戊戌 1118 重和
己亥 1119 宣和
欽宗(趙桓) 丙午 1126 靖康

南宋

1127-1279
高宗(趙構) 丁未 1127 建炎
辛亥 1131 紹興
孝宗(趙昚) 癸未 1183 隆興
乙酉 1165 乾道
甲午 1174 淳熙
光宗(趙惇) 庚戌 1190 紹熙
寧宗(趙擴) 乙卯 1195 慶元
辛酉 1201 嘉泰
乙丑 1205 開禧
戊辰 1208 嘉定
理宗(趙昀) 乙酉 1225 寶慶
戊子 1228 紹定
甲午 1234 端平
丁酉 1237 嘉熙
辛丑 1241 淳祐
癸丑 1253 寶祐
己未 1259 開慶
庚申 1260 景定
度宗(趙禥) 乙丑 1265 鹹淳
恭帝(趙顯) 乙亥 1275 德祐
端宗(趙昰) 丙子 1276 景炎
帝昺(趙昺) 戊寅 1278 祥興

遼朝

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機) 丁卯 907
丙子 916 神冊
壬午 922 天贊
丙戌 926 天顯
太宗(耶律德光) 丁亥 927 天顯
戊戌 938 會同
丁未 947 大同
世宗(耶律阮) 丁未 947 天祿
穆宗(耶律璟) 辛亥 951 應歷
景宗(耶律賢) 己巳 969 保寧
己卯 979 乾亨
聖宗(耶律隆緒) 壬午 982 乾亨
癸未 983 統和
壬子 1012 開泰
辛酉 1021 太平
興宗(耶律宗真) 辛未 1031 景福
壬申 1032 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 乙未 1055 清寧
乙巳 1065 鹹雍
乙卯 1075 大(太)康
乙丑 1085 大安
乙亥 1095 壽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 辛巳 1101 乾統
辛卯 1111 天慶
辛丑 1121 保大

西夏

1032-1227
景宗李元昊1032 顯道
開運
廣運
大慶
天授禮法延祚
毅宗李諒祚 1049 延嗣寧國
天祐垂聖
福聖承道
拱化
惠宗李秉常 1067 乾道
天賜禮盛國慶
大安
天安禮定
崇宗李乾順 1086 天儀治平
天祐民安
永安
貞觀
雍寧
元德
正德
大德
仁宗李仁孝 1140 大慶
人慶
天盛
乾祐
桓宗李純祐 1193 天慶
襄宗李安全 1206 應天
皇建
神宗李遵頊 1211 光定
獻宗李德旺 1223 乾定
末主李睍1226 寶義

金朝

1115-1234
太祖(完顏旻) 乙未 1115 收國
丁酉 1117 天輔
太宗(完顏晟) 癸卯 1123 天會
熙宗(完顏亶) 乙卯 1135 天會
戊午 1138 天眷
辛酉 1141 皇統
廢帝(完顏亮) 己巳 1149 天德
癸酉 1153 貞元
丙子 1156 正隆
世宗(完顏雍) 辛巳 1161 大定
章宗(完顏璟) 庚戌 1190 明昌
丙辰 1196 承安
辛酉 1201 泰和
衛紹王(完顏永濟) 己巳 1209 大安
壬申 1212 崇慶
癸酉 1213 至寧
宣宗(完顏珣) 癸酉 1213 貞祐
丁丑 1217 興定
壬午 1222 元光
哀宗(完顏守緒) 甲申1224 正大
壬辰 1232 開興
壬辰 1232 天興

元朝

1271-1368
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 1206年
拖雷(監國) 戊子 1228
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 己丑 1229
乃馬真後(稱制) 壬寅 1242
定宗(孛兒只斤·貴由) 丙午 1246
海迷失後(稱制) 己酉 1249
憲宗(孛兒只斤·蒙哥) 辛亥 1251
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庚申1260 中統
甲子 1264 至元
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乙未 1295 元貞
丁酉 1297 大德
武宗(孛兒只斤·海山) 戊申 1308 至大
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壬子 1312 皇慶
甲寅 1314 延祐
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辛酉 1321 至治
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甲子 1324 泰定
戊辰 1328 致和
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 戊辰 1328 天順
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戊辰 1328 天曆
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瓎) 己巳 1329
庚午 1330 至順
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壬申 1332 至順
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癸酉 1333 至順
癸酉 1333 元統
乙亥 1335 (後)至元
辛巳 1341 至正

明朝

1368-1644
太祖(朱元璋)戊申 1368 洪武
惠帝(朱允炆) 己卯 1399 建文
成祖(朱棣) 癸未 1403 永樂
仁宗(朱高熾) 乙巳 1425 洪熙
宣宗(朱瞻基) 丙午 1426 宣德
英宗(朱祁鎮) 丙辰 1436 正統
代宗(朱祁鈺) 庚午 1450 景泰
英宗(朱祁鎮) 丁丑 1457 天順
憲宗(朱見深) 乙酉 1465 成化
孝宗(朱祐樘) 戊申 1488 弘治
武宗(朱厚照) 丙寅 1506 正德
世宗(朱厚熜) 壬午 1522 嘉靖
穆宗(朱載垕) 丁卯 1567 隆慶
神宗(朱翊鈞) 癸酉 1573 萬曆
光宗(朱常洛) 庚申 1620 泰昌
熹宗(朱由校) 辛酉 1621 天啟
思宗(朱由檢) 戊辰 1628 崇禎

清朝

1616-1912
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丁卯 1627 天聰
丙子 1636 崇德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甲申 1644 順治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壬寅 1662 康熙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癸卯 1723 雍正
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丙辰 1736 乾隆
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丙辰 1796 嘉慶
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辛巳 1821 道光
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辛亥 1851 鹹豐
穆宗(愛新覺羅·載淳) 壬戌 1862 同治
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乙亥 1875 光緒
廢帝(愛新覺羅·溥儀) 己酉 1909 宣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