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制

稱制

臨朝稱制是指古代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君主制時代由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理皇帝(朝鮮、越南、琉球等國稱國王,日本稱天皇)執掌國政,如果男性代理國政,太子稱監國,其他男性稱攝政 。臨朝稱制由中國西漢時的呂后所開創,自有臨朝稱制以來,基本所有皇朝都有此現象,惟獨終明一代未有一位皇太后進行臨朝稱制,這與自太祖所制定的《皇明祖訓》有著密切的關係。

基本介紹

詞源,釋義,稱制列表,中國,日本,

詞源

按傳統儒學和大男子主義觀點,身為女性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和子只能待在內宮中,而不能上外朝,即所謂“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后妃要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當然就要“臨朝”,即“當朝處理國政”之意;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布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後代理皇帝職責,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所以叫“稱制”,即“行使皇帝權力”之意;兩者合稱,即臨朝稱制,該詞在正史中最早出現於班固的《漢書·高后紀》:“惠帝,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
所謂的“稱制”,應該不只是行使皇帝權力之意。

釋義

(1)秦始皇統一 中國 後以命為“制”,令為“詔”。後因謂即位執政為“稱制”。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孝景 崩,即日太子立,稱制,所鎮撫多有 田蚡 賓客計筴。”
後漢書·章帝紀》:“帝親稱制臨決。”
《晉書·姚萇載記》:“ 萇 乃從 緯 謀,以 太元 九年,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 秦王 ,大赦境內,年號 白雀 ,稱制行事。”
(2)代行皇帝的職權。
《漢書·高后紀》:“ 惠帝 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
《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 鄧後 稱制終身,號令自出。”
《續資治通鑑·宋理宗淳祐八年》:“自 太宗皇后 稱制以來,法度不一,內外離心。”

稱制列表

中國

春秋戰國(共2位)
西漢(共2位)
東漢(共6位,是中國歷史上皇太后臨朝稱制人數最多者。)
東晉(共2位)
北魏(共2位)
  • 馮皇太后
  • 胡皇太后
唐朝(共2位)
遼朝(共3位)
西夏(共3位)
  • 沒藏皇太后
  • 大梁皇太后
  • 小梁皇太后
北宋(共4位)
  • 劉皇太后
  • 高太皇太后
  • 曹皇太后
北遼(共1位)
西遼(共2位)
南宋(共1位)
元朝(共3位)
明朝(共1位)
清朝(共3位)

日本

神功皇后(臨朝稱制共六十九年,百歲而崩。)
飯豐青皇女(有短暫即位為女天皇的紀錄,稱清貞天皇,但不為正史承認。)
間人皇女(有疑似短暫即位為女天皇的紀錄,稱中津天皇。)
鵜野贊良皇后(天武天皇崩後臨朝稱制2年,子草閉皇子死後始即位,稱持統天皇。)
西園寺寧子(北朝在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詮的策畫下,天皇、上皇皆被擄去,因而由國母西園寺寧子代理朝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