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上海界內河流)

黃浦江(上海界內河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

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黃浦江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澱山湖,澱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浦”是古吳語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黃浦江下游曾被稱為黃歇浦和春申江,有說法認為是因為上海曾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

黃浦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黃浦江上已建成多條江底汽車隧道和大橋。黃浦江是兼有飲用水源、航運、排洪排澇、漁業、旅遊等價值的多功能河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浦江
  • 英文名稱:Huangpu River
  • 所屬水系:長江水系
  • 地理位置:上海市
  • 河長:約113公里
  • 河長:時光輝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變遷,幹流情況,水文特徵,水系組成,青浦區,閔行區,松江區,浦東新區,奉賢區,徐匯區,楊浦區,金山區,虹口區,南匯區,流域概況,氣候,文化,經濟社會,治理開發,上海港,大橋,隧道,輪渡線,旅遊,

歷史變遷

黃浦江是歷史上最早人工修鑿疏浚的河流之一。關於黃浦江的開鑿,有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涼的沼澤地,其中央蜿蜒流淌著一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泛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們深受其害,咒之為“斷頭河”。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這“斷頭河”河畔,不辭辛勞地弄清其來龍去脈,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春申君黃歇為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門庭若市。
南宋出現記載,曾名黃浦塘、黃浦港、黃浦、大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別名黃龍浦、黃歇浦、春申浦等。明清時,“黃浦秋濤”為一大景觀,農曆八月十八在陸家嘴可見“銀濤壁立如山倒”之景。
明代以前,吳淞江蘇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鴉片戰爭前名“黃浦”)是其支流。當時的吳淞江下游大致從北新涇經今曹楊新村至潭子灣向東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碼頭,再沿今復興島以北段黃浦江出大蹌浦口(後改稱吳淞口)匯入長江。而當時的黃浦原經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興路橋附近流入吳淞江(此處曾稱黃浦口)。明初時,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元吉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掣淞入瀏”),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范家浜(即今黃浦江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段),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
春申君——黃歇春申君——黃歇
據清同治《上海縣治》記載,明永樂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疏浚大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東江(時通稱橫潦涇)金匯港口東側修壩建閘港,使上游來水大多北折改走黃浦,沖刷了吳淞江下遊河床,使吳淞江淤積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而“三江”之一的吳淞江也成為黃浦的支流。橫潦涇水北流後始成今日的黃浦江,同時僅有少量來水過閘港走舊水道直接入海,使古東江下遊河道不斷淤積,以後這段河道也通稱閘港。

幹流情況

黃浦江上源有3條,主要水源來自太湖和澱山湖。西南連線太湖,東北流入長江,全長114公里。河面寬約4公里。上游支流在松江縣境內匯流,以下 始稱黃埔江,由西向東經奉賢、上海縣境,在近閘港處轉向正北,至龍華流入上海市區東部及川沙、寶山縣境,自松江幹流匯合處至吳淞口長83公里。在市區東部 自新開河至江邊碼頭一段在南市區境內,以江為界,將本區分為浦東、浦西兩部分。
閔行區(原上海縣)境內,東岸流經浦江鎮(原魯匯、杜行、陳行3鄉),北岸和西岸流經馬橋鎮、老閔行、吳涇鎮、顓橋鎮。全長近30公里,西自女兒涇口起,向東至閘港折北至近徐浦大橋出境。江闊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噸級船隻,屬一級航道。
自女兒涇至閘港段稱南黃浦,浦南為松江、奉賢縣境,原先還有金山縣境,江北有一段為老閔行經開區境,江面寬300~450米,河底高程一10米左右;自閘港向北稱東黃浦,江面寬至600~700米,河床也逐漸加深至一15米左右,過徐匯區龍華鎮以後江面又收束到450米左右。
萬噸輪可上溯至吳涇。因受長江和海洋潮汐影響較大,水位漲落比較顯著。其他河流也因受其影響,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河流水位一般冬季小於夏季。5~10月為汛期,12~2月為枯水期。黃浦江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漲潮時江水挾帶泥沙進入縣內其他河港,退潮時流速減慢,部分泥沙沉積,使河床不斷淤淺,以致縣內河道大體每隔7~10年要疏浚一次。今主要河道出口處都建有水閘擋潮,對防止高潮入侵,控制內河水位,減少河道淤積都有顯著作用。
黃浦江流經青浦松江奉賢閔行、徐匯、盧灣、黃浦虹口楊浦浦東新區寶山11區,至吳淞口注入長江。長113.4公里。流域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黃浦江水系承太湖總泄水量的78%, 為太湖水系最重要的注入長江水道。位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水勢平緩,深受潮汐影響,進潮最大流速可達每秒2米,退潮最大流速為每秒1.8米。黃浦江是上海市居民主要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的水源,且具航運、排洪、灌溉、漁業、旅遊、調節氣候等綜合功能。
上游江水可供生活用水,龍華以下以航運功能為主,江面寬約550米,最大水深17.4米,航道最淺處水深9.1米。黃浦江航道從吳淞口至松浦大橋一段可通萬噸級輪,松浦大橋至毛竹港可通1000噸級輪船,龍華港以下兩岸均為裝卸區,龍華港以上局部有淺灘。上海市60%以上輸入貨物和98%以上外貿物資均由此航道出入,客運線年客運量在600萬人次以上。

水文特徵

黃浦江徑流常年較為穩定,且年內分配相對均勻,平均流量約為每秒324立方米。受長江口潮汐水流的影響,黃浦江水流呈往復運動。距河口80公里的松浦大橋水文站統計,多年平均淨流量為319立方米每秒,折算淨泄量為100億立方米,均為太湖流域來水。因此長江口和太湖的客水通過黃浦江調蓄,再加上沿岸各口與江島的進潮量,和當地降雨產生的徑流量,上海全市總地表水資源量可達590餘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每年524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倍,水資源量較為充裕。
根據吳淞口潮位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高潮位3.25米,平均低潮位1.02米,平均潮差為2.20米,平均潮漲歷時為4小時34分,平均落潮歷時為7小時52分,呈不規則半日潮。潮波自河口向上游逐漸變形,漲潮歷時縮短,落潮歷時延長。浦江河口最大漲潮水量為1.25億立方米(歷時5小時41分),每潮平均淨進潮水量約5800萬立方米,年平均進水量達440餘億立方米,故有“漲的東海潮,進的長江水”之說。
黃浦江是湖源合流,泥沙主要從吳淞口漲潮進入。懸沙量一般是下游大於上游,漲潮大於落潮,大潮含沙量高於小潮含沙量,靠近邊灘水體含沙量大於主槽含沙量。受長江來水來沙的影響,黃浦江下游段河床存在明顯的“洪淤枯沖”特點,季節性沖淤幅度在0.4~1.2米,略大於長江口攔門沙河槽季節性沖淤幅度。

水系組成

青浦區

太浦河位於青浦區西南部。因溝通太湖和黃浦江,故名。1958~1991年在天然湖盪的基礎上人工開挖連線而成。西起江蘇省吳江市廟港鄉太湖東岸,東至青浦區金澤鎮池家港村入上海市境,在練塘鎮南大港處與西泖河相接。長57.2公里,流經江、浙、滬3省市15個鄉鎮,其中江蘇吳江市境長40.5公里,浙江嘉善縣境內1.46公里均是湖盪水面,上海市內15.24公里。太浦河中段,河湖眾多,大小湖盪共205個,自西往東穿越螞蟻漾、雪落漾、大龍盪、楊家盪、汾湖、東姑盪、邗上盪、馬斜湖、長白盪、錢盛盪、葉厙盪等20多個湖泊蕩漾。底寬110~150米,面寬200米,底高最深處在南大港-4.9米。承泄太湖流域的2/5洪澇水量,可通航60~80噸級船隻。
北橫港位於青浦區西部,澱山湖以南。西起小葑漾,東迄攔路港。流經金澤、西岑、蓮盛三鎮。長9.08公里。可通航60噸級船隻。太浦河開通前,是浙江通往上海的一條重要航道,東口設有船閘一座。水面寬廣,風景秀麗,河兩岸有上海市紡織局和園林局辦的療養院。
小淶港位於青浦區、松江區、閔行區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龍塘。長約8公里。原名小來浦,一作小淶浦。歷史上以竹岡塘與蒲匯塘交匯處以北稱小淶浦。
朱泖河位於青浦區西部。北起淀浦河,穿越朱家角和沈巷鎮,南抵東泖河。長7.2公里,底高-1米,河面寬30~40米,通航能力為50噸級。大部分是在舊河基礎上裁彎取直浚挖而成。南口建有套閘一座,起排澇、引水、擋潮、通航作用。是朱家角和沈巷兩鎮農田澇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攔路港
攔路港位於青浦區西南部,澱山湖東南,介於大小蓮湖之間。西北起澱山湖口淀峰,東南至東方紅大橋接東、西泖河。為澱山湖主要泄水通道。"攔"原多作"爛",以"爛路"得名,或說因過去河上無橋,兩岸交通受阻,故名。長8.7公里。底寬30米,淀峰附近底高為-3米,河面寬80米,水流湍急。清代為華亭、奉賢、婁縣、金山、青浦5縣運糧入湖通道。為五級航道,系蘇申外港線的主要河段之一,灌溉農田約1300公頃。
泖河位於青浦區東南部和松江區鄰接處。河道昔寬如湖,原名泖湖,又名團(一作圓)泖,為"華亭三泖"(團泖、大泖、長泖)之一。西北於青浦縣練塘鎮東方紅大橋處接攔路港,東南至松江區石湖盪鎮泖河村與小斜塘相連。承接澱山湖和太浦河來水。為黃浦江上游主要河段。長10.5公里,河面北狹南寬,寬度100~500米,最寬處達700米。底寬平均50米,底深在1米以上。通航能力:北段為500噸級,南段為300噸級。受益農田約1萬公頃。南北各有沙洲:北沙洲名泖塔圩,分泖河為東西兩支,西泖河接太浦河來水,東泖河接西大盈港來水,洲上舊有唐澄照禪寺和泖塔,現寺毀塔存;南沙洲名小獨圩,面積約30公頃,分泖河為南北兩支。南支寬300米,因淤淺,已築籪養魚,不通航。北支又稱中圖漕,為今主航道,寬120米,底高-1米,通航300噸級船隻。
南橫港
南橫港在青浦區西部蓮盛鎮境內。西起大葑漾,穿越任屯盪、山秦盪,東至攔路港。長9.8公里。底寬15米,底高-1米,河面寬度為40~75米。杜賴村以西為新開河段,以東為原橫港。攔路港口有節制閘。是太浦河北片西水東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柘澤塘
柘澤塘位於青浦區中部。舊稱柘溪。北起淀浦河,南至青浦與松江兩區交界處接官塘。長5.7公里,水深2.5米,可通航60~80噸級船隻,灌溉農田1300餘公頃。
淀浦河位於青浦區中部、松江區北部、閔行區中部。西起澱山湖口九曲港,東至黃浦江船華渡口。聯結澱山湖、黃浦江,故名。自西向東橫越上海市中部,跨青浦、松江兩區和閔行區10個鎮,與西大盈港、東大盈港、老通波塘、新通波塘、北竹港和北橫涇等交匯。長46公里。青浦鎮以西河段原名漕港。其中青浦段最長,為29公里,底寬25米,底高-1米,河面寬48米。淀浦河系沿原搶開河、漕港、橫泖、蒲匯塘等河裁變取直、拓寬、浚深,並歷經1959年、1971年、1977年三次施工,1977年3月全線貫通。是1949年以來上海市最大的水利工程,為青浦區、松江區控制排水的骨幹河道,也是溝通太湖流域和上海市的骨幹航道之一。西端澱山湖口建有船閘,東部在松江區、閔行區交界處建有節制閘和船閘。為六級航道,通行100噸級船隻,受益農田約3.6萬公頃,具有排澇作用。

閔行區

大治河位於閔行區南部、南匯區中部。是上海市於1977~1979年期間開挖的人工河道。取撥亂反正加強國家治理之意命名。西起黃浦江,經閘港、魯匯、宣橋,並與泰青港、奉新港、浦東運河、泐馬河、五尺溝、白龍港、隨塘河等交匯,東入東海。長36公里,河寬102米。枯水期航道水深4.2米,高程-2米,底寬64米。具有航運、灌溉、納潮泄洪、排澇調蓄、沖污等功能。可通航3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3.1萬公頃。
女兒涇位於閔行區西南部。又名吳泥涇、魚泥涇或語兒涇。北接俞塘,南入黃浦江。長4.5公里。可通行60~100噸級船舶,且有灌溉之利。
北竹港位於閔行區西南部。古稱竹岡或竹岡塘,以岡身竹岡得名。後稱竹港,1981年改名北竹港。北起淀浦河,接小淶港,南經莘莊、顓橋、馬橋、閔行,入黃浦江。長約15公里余。河寬4~7米,航道水深1.1~1.6米,枯水期可通行20~40噸級船舶。
張家塘港
張家塘港位於閔行區中部、徐匯區南部。西起新涇港,東入黃浦江。長約8公里。枯水期水深1.2米,可通行2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530公頃。

松江區

大蒸港位於松江區西部、青浦區南部。又名大蒸塘。據清光緒《青浦縣誌》載:"塘在濮陽塘南,其地有古濮陽王墓,蒸土為之,故名。"西起松江區三尖嘴滬杭鐵路橋以西圓泄涇,東迄浙江省界紅旗塘。流經青浦區蒸淀、小蒸及松江區新浜等鎮。長10.2公里。底高-3~-4米。為六級航道,通航80噸級船隻。灌溉農田約1300公頃。是浙北洪水下泄重要通道,也是浙江、上海間的重要水上航道。
北沙港位於松江區東部、閔行區西南部。北起松江區張家浜,往南經馬橋,至閔行入黃浦江。穿越六磊塘、俞塘。古以沙岡為名,稱沙岡塘,1959年改名沙港,1994年更名北沙港。長約13公里。通航15~60噸級船隻。明天順四年(1460年)、萬曆七年(1579年)、清順治九年(1652年)、同治三年(1864年)及1958年、1981年等曾疏浚。具排灌、通航作用。
葉榭塘位於松江區東南部、金山區東部。以葉榭鎮名命名。古名南鹽鐵塘,相傳吳越王用於運鹽鐵,故名。北自黃浦江松浦大橋東側起,向南流經葉榭、金山區亭新鎮盛梓廟,南迄運港,與龍泉港相接。長7.3公里,底深1~3米,河面寬44~55米。屬6級航道,通行100噸級船隻,受益農田約2000公頃。
辰山塘位於松江區北部。因流經辰山東麓而得名。辰山亦稱神山,故亦名神山塘。北起三官塘,南至老油墩港按沈涇塘。長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9米,可通行30噸級船舶。
沈涇塘
沈緊塘位於松江區城西北。北起老油墩港接辰山塘,往東南到松江城西南入松江市河,長6.5公里。枯水期水深1.7米,寬約14米,可通行30噸級船舶。
泗涇塘位於松江區東北部。古稱泗涇,因納通波塘、外婆涇、洞涇、張涇4水而得名。西起通波塘,東流過洞涇入北泖涇。長8.65公里,底高0米,河面寬度在27~58米不等,最寬處於泗涇鎮西一段達80米。通航能力為40噸級,受益農田1000餘公頃。
俞塘位於松江區中部、閔行區南部。西起通波塘,向東流經馬橋、北橋、塘灣、吳涇入黃浦江,並與洞涇港、北泖涇、北沙港、北竹港、北橫涇相交匯。長24公里,底寬4~6米,底高0米,河面寬27米,通航能力15~30噸級。為松江區東部和閔行區南部農田排灌和調節水量的主要河道之一,受益農田約5000公頃。
洞涇港
洞涇港位於松江區東部,通波塘和北泖涇之間。北起淀浦河,流經泗涇、洞涇、賣花橋等集鎮,南入黃浦江。原北起泗涇塘,南流至茸北鎮、龍樹庵轉西南通環城河。1971年廢除龍樹庵至環城河段,利用舊河道向南挖通黃浦江。1972年在泗涇塘疏浚小洞涇通淀浦河,合名洞涇港。長19.5公里,底深0~1.5米,河面寬31~35米,通航能力20~25噸級,灌溉農田1600餘公頃。是松江區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圓泄涇
園泄涇位於松江區南部。西起松江區與青浦區交界處,上接大蒸港,東匯斜塘入橫潦涇。以圓泖泄水入浦,故名。古名懸星涇。長5.73公里,底高-1米,河面寬120米。屬6級航道,通行100噸級船隻,是承接上游來水下泄入黃浦江的主要河道,黃浦江上游段重要航道之一。
斜塘位於松江區西部。西北在石湖盪鎮泖口村與泖河相連,東南流至李塔匯鎮與圓泄涇交匯,接橫潦涇。承澱山湖和太浦河來水,量大流急。河長6.5公里,底寬70米,底深4米,河面寬約180米。屬五級航道,可通行300噸級船隻,是蘇申外港線的主要組成部分。太浦河開通後,成為長(興)湖(州)申線的主要通道。是太浦河南岸排澇的主要通道之一。受益農田約6600公頃。石湖盪鎮以東河段上有滬杭鐵路橋。
橫潦涇在松江區西南部。西起斜塘與圓泄涇匯合處,東匯大泖港接豎潦涇,為黃浦江上游主要河段之一。長5.5公里,底寬80~200米,面寬240米。屬二級航道,通行1000噸級船隻,與豎潦涇同為杭申線、長湖申線和蘇申外港線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上海市聯結浙江省的水上動脈,太湖流域和浙江來水下泄入海的主要通道。

浦東新區

川楊河位於浦東新區南部。西起黃浦江,往東經楊思、孫橋、川沙,流入長江口。長約29公里。1978年11月~1980年1月人工開挖而成。有航運、泄洪、排澇、灌溉和引水沖污等功能。可通航100噸級船隻。東西兩端分別建有三閘港節制閘及楊思節制閘。當市中心區黃浦江水位暴漲至5.2米以上,或浦東新區遭受洪水威脅時,可打開楊思節制閘,將漲水積澇往東排入長江;反之,如浦東遇旱或水質污染嚴重時,可打開三閘港節制閘,引長江淡水入川楊河。受益農田2萬餘公頃。
三林橫港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東起浦東新區與南匯區界,往西經楊思港入黃浦江。因橫貫三林鎮境,故稱三林塘。長約8公里。河寬6~10米,水深0.8~1.8米。下游原由三林往西南入黃浦江,後因河口淤塞,1952年冬,經人工開鑿,改往西北入新涇港,新涇港同時改稱三林塘港。可通行30~4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1000公頃。
白蓮涇位於浦東新區西南。西起三八河,經北蔡、花木、嚴橋、六里等,西入黃浦江,東鄰上海世博園。長22.5公里。歷代疏浚次數較多,1977年曾在河口建套閘,並將下遊河道浚深加寬、截彎取直,從港口至船閘一段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自船閘至川楊河段可通行6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2萬餘公頃。
西溝港位於浦東新區中部。曾稱西溝浦。南起川楊河,往北流經張江、金橋、洋涇、張橋等4鎮境,入黃浦江。長11.4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8米,可通行20~30噸級船舶。河口建有節制水閘。
張家浜
張家浜位於浦東新區中北部。東起浦東運河,往西流經王港、唐鎮、金橋、張江、洋涇、花木、嚴橋等鎮境,至塘橋入黃浦江。長17.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8米,寬6米,可通行15噸級船舶,受益農田2600餘公頃。張家浜與洋涇港、西溝港和川楊河等西口水閘已形成完整的引排水系統,不僅可引淡水灌溉和沖污,且能排除內澇。
洋涇港
洋涇港位於浦東新區西部。南起自華漕達,往北越浦東大道七號橋入黃浦江。長4公里余。枯水期水深1.3~1.8米,河面寬6~10米,可航行15~40噸級船隻,有排洪和灌溉之利。
趙家溝位於浦東新區北部。東起隨塘河,西流經顧路、楊園、東溝、張橋4鎮,經浦東大道九號橋,再經東溝入黃浦江。長9.2公里。枯水期水深1.8米,可通行4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1.1萬公頃。
高橋港
高橋港位於浦東新區北部。原為嘉定縣、松江縣與上海縣間之界河,故明代已名界浜。南起趙家溝,北流經楊園、高東、東溝、高橋4鎮,西入黃浦江。長11.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1.8米,通航30~6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2000公頃。
曹家溝位於浦東新區中部。曾名都台浦。明天順二年(1458年),巡撫都御史崔恭疏浚曹家溝,故稱曹家溝為都台浦。由三灶港北流,經過川沙鎮、唐鎮、陸行、張橋4鎮,達趙家溝。長13.2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米,寬10米,可通行20噸船舶,受益農田3000餘公頃。

奉賢區

橫涇
上橫涇位於奉賢區西南部。西起俞涇塘,往東流經法華橋、新寺,與南沙港、南竹港、南橫涇相交,東至廟涇港。長11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米,可航行1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1330餘公頃。而下橫涇位於金山區東部、奉賢區西南部。西起萬擔塘,往東與南沙港相交,抵柘林,入南竹港。流經胡橋、柘林等鎮。長10.3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6米,可通行5~1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1200餘公頃。
巨潮港位於奉賢區西北部。亦稱巨漕或巨漕港。南起莊行,北迄黃浦江。長8.4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2.2米,可通行20~4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2500公頃。
金匯港位於奉賢區中部。北起黃浦江,往南經金沙、齊賢、光明、奉新,穿越浦南運河、隨塘河,以及里護塘、人民塘、團結塘等海塘入杭州灣。長約22公里,底深1~1.5米,底寬44~90米。原名金匯塘,北段為岡涇塘,南段為和尚塘。現為奉賢區最大引排水河道,占全區引水量52%,排水量60%,南北兩端均建有節制閘,汛期洪水可開閘排入杭州灣。可通行100~3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2400公頃。
春申塘位於閔行區中部。又名莘村塘。西起北竹港,往東與北橫涇、馬屯港相交後,入黃浦江。長9.1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米,可通行10~3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2000公頃。
南竹港
南竹港位於奉賢區西部。北起黃浦江,南流經南橋、新寺、柘林,入運石河。長約19.4公里。可通行20~40噸級船舶。
南沙港位於奉賢區西部。北起黃浦江,南流經鄔橋、法華橋,至胡橋匯上橫涇後南入運石河。長約18餘公里。兼具排灌、通航之利。

徐匯區

上澳塘港位於徐匯區西部。南起漕河涇港,往北經漕寶路三號橋、上澳塘,入蒲匯塘。長約2公里。可通行10~15噸級小船。
龍華港在徐匯區東部。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云:"龍華港,東南至百婆橋,入於黃浦,故亦名百婆塘。"後來百婆橋也稱百步橋,百婆塘亦叫百步塘。西起蒲匯塘與漕河涇港交匯處,東入黃浦江。長3.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6~1.9米,可通行10~60噸級船舶。

楊浦區

東走馬塘位於楊浦區北部。西起政修路,往南穿越四平路折而東,納楊樹浦港,往東越寧國北路,過控江新村、中農新村,入虬江。長5公里,寬20~30米,水深;低水位2.2~2.4米,高水位3.8~4米。東走馬塘以江灣鎮走馬塘往東延伸而得名,又稱外走馬塘。現兩岸多工廠、住宅,水質嚴重污染,僅有排澇之利。
虬江位於楊浦區北部。西起國定路西,越國定路、淞滬路,經長海醫院、沈家行後,往南越翔殷路,再與東走馬塘相會,往東越軍工路、上海工具機廠,於復興島北端附近流入黃浦江。長7公里余,河面寬30~40米,低水位水深0.8~1.8米,高水位水深3.9~4米。通航能力在10噸級以下,軍工路至黃浦江一段長1.4公里,可通行60噸級船隻。有通航、排澇之功能。原虬江古河道西起白鶴江吳淞江會合口,東流經今白鶴、舊青浦、紀王、封浜、江橋、沈家行,過黃浦江至高橋鎮東北注入長江,與東大盈浦、通波塘、新通波塘、蟠龍港、新涇港、桃浦、彭越浦等相交。虬江僅存數段殘留河道,彼此不相聯通,但可分段航行,東段仍保留原名,西段1981年改名西虬江
楊樹浦港位於楊浦區西部。西北起走馬塘,東南注入黃浦江。原名楊樹浦,亦稱楊名港、楊名浦、楊木浦、蘭路港、蘭州河。19世紀末葉後,人口增多,工商繁榮,"楊樹浦"遂逐漸成為區片名稱,為使區片名和河流名有所區別,將河流楊樹浦改稱楊樹浦港。有航運和泄洪之利,長陽路以南可通行15噸級以下小船。

金山區

龍泉港位於金山區東部。舊名鹽鐵塘,又稱龍船港。原從金山衛東門往北直抵松江城,1956年和1977年曾將金山衛城河至盛梓廟一段長約23公里河道拓寬浚深,還從河缺口改道往南,直通運石河。原山陽鄉河缺口往西南到金山衛東門一段龍泉港改稱老龍泉港。今龍泉港南起運石河,往北納紅旗港、中運河、浦南運河,至盛梓廟迄於運港,接葉榭港。長19.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8~1.8米,寬5~8米,可通行20~60噸級船舶。
白牛塘位於金山區西部。古時原為狹長湖盪,後淤塞成河道。傳說湖中曾出現過白色神牛,故名。南起黃良甫港與定光塘匯合口,往北沿金山、松江兩區邊界,北入大蒸港。長約6.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2米,河寬15米,可通行60噸級船舶。
運港位於金山區東北部,南泖涇與龍泉港之間。起自亭林市河,至盛梓廟迄於龍泉港、葉榭港交匯處。長5.9公里。枯水期水深1.3米,河寬6米,可通行2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1200公頃。
秀州塘位於金山區西部,西起七仙涇,往東經金山區朱涇鎮北折至六里庵港。長18.4公里。宋元時,是華亭縣與秀州(今浙江嘉興)間的水驛道,故名秀州塘,亦稱官塘、大官塘。可通行100~300噸級船隻。為金山區與浙江嘉善區之間的主要航道,受益農田約6000公頃。
張涇河
張涇河位於金山區中部。舊稱張涇。南起金山衛城河,向西北流經大石頭、角里、張堰、松隱入大泖港,中途穿越東紅旗港、牛橋港、利民河、中運河、前岡塘、後岡塘、盪涇和池涇等。五代時,張堰鎮南有小官浦(後稱青龍港)入海;張堰鎮北通松江城為張涇。明成化八年(1472年)築海塘堵塞小官浦等後,乃在金山衛西北另闢新運鹽河通張堰,即今張涇河南段。長26.4公里。枯水期水深1.5~3.5米,底寬8~10米,可通100噸級船舶。是上海石油化工總廠與張堰、松隱、新農等鎮間主要通航河道。受益農田約1.5萬公頃。
胥浦塘
胥浦塘位於金山區西南部。西南會浙江省平湖縣上海塘(與金山區境交界處),往東納南來六里塘,北流接中官塘後折而東與惠高涇相匯。相傳為吳國伍子胥所鑿,故名。長8.7公里。河底深度4~5米,河面寬40~60米,可通行100噸級船舶。
紫石涇
紫石涇位於金山區中部、松江區南部。南自張涇河往北穿越中運河、後岡塘,入黃浦江。長10.3公里。1977年開挖。以旁側小河赭石涇命名。枯水期航道水深2.4米,可通行60~1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4600公頃。紫石涇和張涇河合流處,為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引水工程的起點
麵杖港
麵杖港位於金山區西部。西起浙江省嘉善縣潮泥灘,水源來自長泖,往東北流經興塔,北入秀州塘。長12.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米,底寬5~10米,可通航15~3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4000餘公頃。

虹口區

沙涇港位於虹口區中部偏東。北起走馬塘,往南經江灣鎮春生橋,穿過中山北路、大連西路、四平路,臨平路,物華路,通州路,海倫路,嘉興路,柘皋路,哈爾濱路,溧陽路,南迄虹口港。曾名俞涇浦。長7公里余。是虹口港主要支流。枯水期航道水深1米,可通行15噸級船舶。水質嚴重污染。
虹口港
虹口港位於虹口區南部。亦名沙洪、穿洪或洪口。於嘉興路橋附近接俞涇浦,稍南,有沙涇港來匯,再東南流過鴨綠江路橋、漢陽路橋,南入黃浦江。長1.5公里。枯水期水深1.5米,寬5~8米。可通行30噸級船舶。

南匯區

沈莊塘位於南匯區西部、閔行區東南部。東起鹹塘港,西入黃浦江。長約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米。可通行20噸級船舶。
奉新港
奉新港位於原南匯區西南部、奉賢區北部。北起大治河,經蔡橋、頭橋,南迄浦南運河。長10.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9米,河寬4米,可通行3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約1200公頃。
周浦塘位於南匯區西北部、閔行區東部。東起鹹塘港,往西經題橋、陳行,至塘口入黃浦江。西口建有船閘。長10.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5~3.4米,河寬8~10米。可通行10~10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3000餘公頃。

流域概況

氣候

黃浦江水系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和海洋濕潤空氣調節,氣候濕潤。根據上海市監測資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098mm,年雨日為125~135天,多年平均年蒸發量約1008mm。該地區常受颱風侵襲,往往伴隨大風和暴雨,當沿海區域盛行偏北風向時,最利於黃浦江增水。如增水出現在大潮汛期間,則潮位異常升高。

文化

黃浦江是一條多功能的河流,千百年來,在靜靜流淌中源源發展,形成一條具有濃濃海派特色的文化長河。黃浦江文化在中華文化乃至在世界文化體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元,有著非常豐富與深刻的內涵。
一是靈魂性,靈魂性是浦江最根本、最核心的文化內涵稟賦。
二是人文性,人是文化的主要載體,文化因人而存在和發展。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在喝著浦江水長大的兒女的共同參與下,黃浦江才散發出生生不息的人文氣息,展現出如法國塞納河、英國泰晤士河、德國萊茵河般的迷人風采。
三是先進性,黃浦江文化是一種時代先進文化。
四是開放性,黃浦江文化是一種開放性文化。上海是全國最具國際性的地區,而黃浦江則是它通向世界的水道。100多年前的上海就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港口之一。自開埠以來,黃浦江文化就彰顯出中西合璧的文化開放態勢。

經濟社會

黃浦江孕育造就了近代上海城市的成長歷史。19世紀中葉以來,藉助於地理位置及水運之利,沿岸金融貿易業、港口運輸業、近代工業得以逐步興起和發展,帶動了上海的繁榮,使上海成為世界聞名的國際大都市。
城市因水而靈動。綜觀全球的世界級城市,絕大多數傍水而起,因為它們脫胎於古代農業城市、近代工業城市,飲用、灌溉、運輸、生產,都離不開源源不斷的水。極少數沒有大河流的世界級城市,往往是首都,為了政治、軍事需要,才背離自然“發育”規律,遠水枯立。
黃浦江畔,過去只有浦西外灘“萬國建築博覽會”一條天際線,90年代浦東的崛起,再添小陸家嘴現代樓宇天際線,左右交輝。黃浦江不再是城鄉結合部,她從“城市邊緣線”一躍成為連線騰飛兩翼的“城市中心線”。黃浦江匯聚著、流淌著這座城市的靈氣、精華、風韻。

治理開發

上海港

黃浦江在穿越市區的60公里江段,水面寬闊,深度較大,是上海港客貨碼頭所在地。上海港為中國吞吐量最大的進出口港。黃浦江在穿越市區的60公里江段,水面寬闊,深度較大,是上海港客貨碼頭所在地。上海港為中國吞吐量最大的進出口港。沿黃浦江兩岸,先後建起的大小碼頭有100多個,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約有五六十個。碼頭岸線長度已超過10公里多。黃浦江是一個河港,但又兼有海港性質。江上航道總長約60公里,平均寬260米,吃水深度在8米以上。

大橋

楊浦大橋斜拉橋,南浦大橋斜拉橋,盧浦大橋拱橋,徐浦大橋斜拉橋,閔浦大橋雙層斜拉橋(上層A15公路下層普通公路),奉浦大橋(西橋),連續梁橋(A4公路專用),閔浦二橋(獨塔雙索斜拉橋,上層公路下層軌道交通5號線南延伸),松浦大橋(鋼銜架雙層公鐵橋,上層G320公路下層金山支線),松浦二橋連續梁橋(A5公路專用) ,松浦三橋連續梁橋(在建)

隧道

外環路隧道(外環線),軍工路隧道(浦西軍工路—浦東金橋路,中環線),翔殷路隧道(翔殷路—五洲大道、崇明島),大連路隧道(東方路乳山路—大連路惠民路),新建路隧道(周家嘴路新建路—拾步街),延安東路隧道(陸家嘴西路—延安東路福建中路,浦東往浦西),人民路隧道(人民路—中山東二路—東昌路浦城路),復興東路隧道(雙層隧道,復興東路—張楊路),西藏南路隧道(西藏南路高雄路—高科西路,最初為世博會專用隧道),打浦路隧道(上海最老的一條隧道,中山南路打浦路—長清路耀華路),打浦路隧道複線(老隧道是東向西,複線是西向東),龍耀路隧道(龍耀路龍吳路—耀華路長清路),上中路隧道(中環線)

輪渡線

三淞線(吳淞—三岔港),草臨線(草鎮—臨江路),東嫩線 (東塘路—嫩江路),金定線(金橋路—定海橋,復興島),民丹線(民生路—丹東路),其秦線(其昌棧—秦皇島路),東金線(東昌路—金陵東路,到外灘的旅遊輪渡,空調輪渡2元/人),東東線(東昌路—東門路,到豫園),楊複線(楊家渡—復興東路,到豫園老城廂),塘董線(塘橋—董家渡),南陸線(南碼頭—陸家浜路,南浦大橋),南南線(南碼頭—南江路,已停航),三港線(三林—港口),陳車線(陳行路—車溝橋),杜吳線(杜行—吳涇),西閔線(西渡—閔行),塘米線(塘口—米市渡)

旅遊

遊客遊覽過程中可以看到橫跨浦江兩岸的楊浦大橋南浦大橋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兩座大橋,像兩條巨龍橫臥於黃浦江上,中間是東方明珠電視塔,正好構成了一幅“二龍戲珠”的巨幅畫卷。黃浦西岸是一幢幢風格迥異、充滿濃郁異國色彩的萬國建築,黃浦東岸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聳雲間的現代建築。
遊船從外灘浦江遊覽碼頭開始直到吳淞江口,全程約30多公里。上海人稱遊覽碼頭為“水上飯店”,這裡也設有許多各式飯店。遊船順江而下,外灘上是錯落有致的西式建築。夜間華燈齊上,燦爛華麗。船過了蘇州河,便可看到上海港國際客運站,來自世界各國的客輪鳴笛和你擦肩而過。沿途而下可見共青森林公園、閘北發電廠的寶塔形水塔、吳淞口西炮台址,這裡是當年民族英雄陳化成誓死抵抗英軍之地。到此之後便是滾滾長江了。
吳淞口是黃浦江與長江的入海口,是吳淞高程標準所在地,這裡是黃浦江、長江和東海三股水流交會的地方,如果正值漲潮,你便可看到著名的吳淞"三夾水"奇觀,黃浦江從市區帶出的是青灰色的水,長江帶來的是夾有泥沙的黃色水,而東海水則是綠顏色的,因此合流之後呈現出黃、綠、青三水之奇觀。
吳淞水門、江灣塔影、楓島漁火、長虹臥波、城堡滴翠、滴水映日、外灘春秋、東方水都、龍華晚鐘等將構成黃浦江沿岸不容錯過的全新“十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