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塘街道(斜塘)

斜塘街道

斜塘一般指本詞條

斜塘街道是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下轄的四個街道之一。地理位置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南部,東倚吳淞江,西近獨墅湖,南臨鑊底潭,北至斜塘河(轄區不包括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區域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20多萬。吳淞江、鑊底潭與斜塘河三大水系環繞街道南北。

斜塘具有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街道南北兩片的車坊、斜塘老鎮均是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具有典型意義的水鄉古鎮和水上驛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斜塘街道
  • 外文名稱:Xietang Sub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中新蘇州工業園區
  • 下轄地區蓮香社區等14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蘇州工業園區普惠路456號
  • 電話區號:0512
  • 郵政區碼:215000
  • 地理位置:蘇州工業園區南部
  • 面積:22平方公里
  • 人口:20萬
  • 方言:吳語—吳語太湖片—蘇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斜塘老街,張士誠墓,永安橋,江濱公園,斜塘河公園
  • 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 火車站:蘇州站、蘇州北站、蘇州園區站
  • 車牌代碼:蘇E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地面高程,自然資源,經濟概況,社會事業,衛生,教育,文化,體育,歷史文化,歷史人物,

建置沿革

周簡王夷元年(公元前585年),斜塘為吳屬地。
周元王仁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國滅吳,斜塘屬越國。
周赧王延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國滅越,斜塘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平定楚江南地後置會稽郡,郡治吳縣,斜塘屬吳縣。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斜塘歸屬楚。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吳縣先後為楚王韓信、荊王劉賈、淮南王英布、吳王劉濞的封地,斜塘先後屬上述諸王封地。
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占據吳郡,斜塘屬東吳。
兩晉,南北朝,斜塘先後屬西晉、東晉、宋、齊、梁、陳轄地。
唐貞觀年間,分全國為十道,斜塘屬江南道。
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析吳縣地置長洲縣,斜塘始屬長洲縣。
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斜塘為江南東道所轄。
五代時,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錢鏐封為吳越王,斜塘為吳越王錢鏐所屬。錢鏐降宋後,斜塘歸屬宋平江府治。
北宋元豐年間,縣下設立都保、大保和保三級組織,長洲縣下轄19個鄉都,時始有陳公鄉。斜塘屬陳公鄉。
元朝時斜塘為元平江路治,元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自立為吳王,建都平江城(今蘇州城)。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斜塘屬明蘇州府長洲縣陳公鄉(金棲里)。陳公鄉(金棲里)轄二十四、二十五都,斜塘為二十五都。斜塘王墓為明初五大集市之一,稱王墓市。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斜塘屬蘇州府元和縣陳公鄉(金棲里)。
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斜塘屬太平天國蘇福省。
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1月,蘇州廢府,合吳縣、長洲、元和三縣為吳縣。同年11月,吳縣依“暫行市鄉制”,將全縣分為七市二十一鄉,在斜塘設“斜塘鄉”,是時,“斜塘”始作為行政建制名稱出現。
民國18年(公元1929年)8月,吳縣實施區、鄉鎮制,斜塘車坊兩鄉合併成立車斜區(又稱吳縣第十三區,區公所設斜塘,斜塘首次稱鎮。斜塘歸吳縣十三區(車斜區)轄。
民國23年(公元1934年)6月,吳縣重劃區鄉鎮,撤車斜區。斜塘劃歸吳縣第十區(又稱甪直區,圖3)轄,區公所設甪直。斜塘境內設一鎮四鄉:斜塘鎮、蓮墓鄉、金廟鄉、夏莊鄉、李長鄉。同年11月,吳縣廢閭鄰制,開始推行保甲制。
民國26年(公元1937年)11月19日,日本侵略軍侵占吳縣,吳縣淪陷,偽吳縣知事公署奉令地方區劃先按市鄉劃分,以鄉董佐辦地方自治。
民國28年3月,建斜塘鄉公所。
民國29年3月,汪偽吳縣縣政府遵汪偽省政府令改鄉為區,一律取消市鄉,以地名作為區名,斜塘鄉改為斜塘區。同年12月,又恢復為斜塘鄉。
民國34年(公元1945年)斜塘屬吳縣第十區(甪直區)轄,境內設一鎮四鄉。
民國36年(公元1947年)3月,吳縣設淞北區,區署在斜塘(後遷至車坊)。
民國37年(公元1948年)2月1日至15日,吳縣並編鄉鎮。斜塘鄉、龍墩鄉並編為斜塘鎮,屬淞北區轄,斜塘鎮為淞北區甲等鎮。同年5月,淞北區和淞南區合併稱吳淞區,區署設甪直,斜塘鎮歸屬吳淞區轄,直至1950年。
斜塘東部村落如:沙墟、鳳里、田巷、唐橋、南洲、西馬諸村,地處沙湖南灘直至吳淞江北岸,明、清及民國初年屬元和縣吳宮鄉(寶座里)轄,鄉都為二十一都。民國20年(1931年),上述地區設沙墟、潭子裡、鳳里、西六巷、南洲數鄉,屬吳縣第九區(唯亭區)轄。民國23年,上述數鄉並為江邊鄉仍歸唯亭區轄。
民國36年(公元1947年),江邊鄉劃歸淞北區轄。
民國37(公元1948年)年2月,江邊鄉併入淞北鄉,屬淞北區轄。同年5月,淞北區、淞南區合併為吳淞區,江邊鄉屬吳淞區轄。直至1950年,斜塘建國村明、清時屬陳公鄉(金棲里)二十四都,民國時屬唯亭區的鳳涇、婁東諸鄉轄。斜塘桑田村明、清時屬蘇台鄉(貞豐里)北二十六都,民國時屬吳縣第十區板橋鄉、淞南區甫里鎮轄。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下轄8區48鄉鎮。其中淞北區區署初設斜塘,斜塘境內設鎮,屬淞北區轄。1950年3月,吳縣調整區鄉設定,5000人左右劃為1個鄉,5~7萬人劃為1個區。斜塘境內分建斜塘、塘北、吳淞、塘南、瀆東5個鄉。時淞北區撤銷,設車坊區,塘南、瀆東二鄉屬車坊區轄。斜塘、塘北、吳淞三鄉屬唯亭區轄,唯亭區區政府設唯亭。
1956年3月,吳縣108鄉鎮劃並為57鄉鎮。唯亭、甪直並為唯亭區,斜塘境內吳淞小鄉與唯亭的淞北小鄉合併為吳淞鄉,仍屬唯亭區。斜塘、塘北小鄉及原跨南鄉一部分合成斜塘鄉,塘南、瀆東二小鄉及車坊區的橫港小鄉一部分合成塘南鄉,歷史上“中鄉”建制此時始。斜塘、塘南二“中鄉”屬車坊區轄。
1957年3月,吳縣撤區並鄉,原吳縣57鄉鎮劃為23個鄉鎮2個直屬鎮。“中鄉”時期的3個鄉:斜塘鄉全部,塘南、吳淞鄉的大部,合併成為斜塘鄉,屬吳縣人民政府轄。歷史上“大鄉”建制此時始,其區域與現今大致同,歷數十年基本未變。
1958年8月~10月,吳縣改鄉為公社,同年9月25日斜塘成立人民公社,稱吳縣斜塘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設立公社管理委員會。原轄各農業生產高級社和新建漁業生產合作社均改建為生產大隊,生產大隊以下設生產隊(俗稱“生產小隊”)。自此至60年代、80年代初,社、隊兩級體制基本未變。
1983年7月,實施體制改革,政社分立。原政社合一的農村人民公社作為經濟實體予以保留,稱公社經濟聯合委員會。同時建立鄉政府,以行政村及村民小組取代生產大隊和生產隊。
1994年2月,斜塘撤鄉建鎮,同年仍屬吳縣轄。5月7日,斜塘鎮由吳縣劃歸蘇州工業園區。
1995年10月26日,斜塘河以南20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為斜塘鎮自行開發建設的區域,稱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分區。
2002年2月23日,區劃調整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併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
2012年12月26日,區劃調整撤銷婁葑鎮,以14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

行政區劃

2012年末,區劃調整撤銷婁葑鎮,以14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街道政府駐地:普惠路45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斜塘位於北緯31°16′~31°20′,東經120°43′~120°47′之間。斜塘東與勝浦、甪直接壤,南與車坊相連,西瀕金雞湖、獨墅湖,與婁葑相接,北與跨塘、唯亭毗鄰,西距蘇州古城區8公里。斜塘全鎮東西最寬處8.8公里,南北距離最長處為9公里,總面積為54.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有4.14萬畝。
斜塘地處江蘇南部的太湖平原,是陽澄、淀泖地區的中心部位,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泄洪地區之一。吳淞江蜿蜒流過境東南,婁江在斜塘境內流經四公里再向東延伸,斜塘境內人工開挖的6公里長的婁斜江,把吳淞江、婁江兩條太湖重要泄洪道南北溝通。斜塘境內河道縱橫交叉,密如蛛網,湖泊面積大,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境內龍墩山、瓊姬墩均系人工堆壘而成。
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滬寧鐵路緊靠斜塘北側,在建的蘇嘉杭高速公路距斜塘西端不足4公里。蘇滬虹橋機場快速公路由西向東橫貫斜塘腹地,
與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滬寧鐵路緊密相連,構成斜塘便捷的交通網路。斜塘距上海虹橋機場7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距太倉港50公里。
1995年10月26日,斜塘鎮北部以斜塘河為界的35平方公里(包括21個行政村)劃入中新合作開發建設的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區內,規劃區外斜塘河以南20平方公里地處蘇州工業園區中南部,是斜塘鎮開發建設的綜合配套區—斜塘分區。斜塘分區西濱金雞湖,南瀕獨墅湖,東有吳淞江環流,北以斜塘河為界,中有機場路貫通東西。分區規劃中心與園區中部南北向主幹道緊密相連,成為園區向外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要衝和主要腹地。斜塘分區土地富饒美麗,物產豐富,地理環境優越,分區設新鎮區、民營工業區、休閒度假區、倉儲區等功能小區。斜塘鎮是蘇州工業園區周邊地區的一個衛星城鎮。

氣候

斜塘的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加上周邊江湖水體,特別是獨墅湖、金雞湖及境內水域水體的調節作用,遂形成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5.8攝氏度,年平均氣溫最低值為15.2攝氏度(1980年),年平均氣溫最高為16.9攝氏度(1961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063.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為1611.7毫米(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為574毫米(1934年),秋冬季及初春多北風或西北風,晚春、夏季多東南風,超過17米/秒(八級風)的大風天數,年平均為11.9天,最多為21天(1972年),最少為3天(1978年),年平均霧日20天,最多可達47天(1980年),最少8天(1956年),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112.7~117.8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時數為2005~2179小時。

地面高程

斜塘處於湖蕩平原地帶,地勢低平,大部分在海拔3~5米之間,按吳淞江水位標準看(吳淞江水位是黃海水位0+1.87米)3.50米水位是警戒水位。斜塘大多數農田處於正常水位與洪水水位之間。全鎮有3.5米以下農田6200畝左右。1954年最高水位達4.05米,出現在1954年7月28日,全鄉有4.05米以下高程的耕田17642畝(其中已包括3.50米以下高程農田)

自然資源

據1997年底斜塘土地管理所統計資料表明,全鎮總面積為54.84平方公里,折合土地82255.8畝。其中水域面積25724畝,占全鎮面積31.3%(獨墅湖、沙湖圍墾後仍作水面統計);耕地面積41440畝,占全鄉總面積的50.3%;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2779畝,占總面積15.5%;交通用地1351.8畝,占總面積1.6%。

經濟概況

斜塘街道轄區內4.4平方公里產業園入駐內資企業2200多家、外資企業180家,重點工業區內每平方公里投資強度超過10億美元。
2014年斜塘街道生產總值達212億元,完成稅收4.5億元。

社會事業

衛生

截至2013年6月斜塘街道有3所醫療機構: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車坊分院 、淞澤社區第二衛生服務站、
淞潭社區衛生服務站。
民國時期分布在斜塘境內的私人開設診所行醫者共有10人,其中中醫7人,西醫3人。另據民國19年(1930年)統計資料記載:患病者信仰中醫者居多數。農村缺醫少藥,人們一旦生病,多用問卜、求籤等迷信辦法祈求平安。
1951年至1952年間,按照“政府領導,自願結合,集體經營,民主管理”的原則,斜塘7名個體醫生,組織成立斜塘聯合診所。聯合診所初設在斜塘鎮“為民橋”南堍。草創伊始,設備簡陋,房屋均租借,條件極差。全所共10人,有醫生7人,化驗員2人,會計1人。業務範圍包括2個鄉(“小鄉時期”的斜塘鄉、塘南鄉),服務人口合計1.5萬左右。1956年起,診所接受了血吸蟲病的治療任務,醫院增添護士2名,並抽出醫、化人員5人,組成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組。斜塘聯合診所從成立到轉為人民公社醫院歷時6年。

教育

截至2013年6月斜塘街道有九所幼稚園,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貫制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蓮花幼稚園
斜塘街道中心幼稚園
斜塘街道中心幼稚園荷韻分園
斜塘街道實驗幼稚園
斜塘街道實驗幼稚園蓮塘分園
斜塘街道車坊幼稚園
斜塘街道星湖幼稚園
斜塘街道星湖幼稚園淞澤分園
橄欖灣幼稚園(民辦)
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2011年11月11日,由原蘇州工業園區第七中學和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實驗國小合併成立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學校位於園區湖東斜塘地區,南接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北依斜塘老街,西靠金雞湖。學校占地面積65706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辦學規模為8軌72個班,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貫制學校,為管委會直屬事業單位。

文化

2013年7月末,在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江濱公園民風民俗紀念館,以民間藝術和公益為“主角”的“魅力斜塘-第一屆民間藝術公益匯展”,活動為期兩天,以斜塘本土藝人為主的9位民間藝術家用200餘件充滿生動民間韻味的藝術作品。

體育

解放前,斜塘民眾體育活動自發、分散,以結合鄉間廟會形式出現。主要有舞龍燈、搖快船、放風箏,少數青年人舞棍弄棒,托石擔等。
新中國成立後,斜塘成立農村俱樂部,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以增強全民身體素質,項目有球類(籃球、足球、桌球)、棋類(中國象棋、圍棋)和傳統田徑項目。1956年,成立體育協會。是年,國家體委下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衛國制度條例實施細則》(草案),簡稱“勞衛制”。農村民眾性體育活動達到高潮。1958年10月,吳縣首屆農民運動會在蘇州市召開,斜塘組隊參賽,糧管所潘明玉獲男子跳遠第三名。1965年,在普遍開展民眾性體育運動的基礎上,斜塘成立籃球隊,部分生產大隊、小隊也紛紛組隊,其中建國大隊、聯合大隊、盛墩大隊尤為突出。橡棋隊,桌球隊以市鎮各單位為主。
1985年,斜塘成立體育領導小組,由副鄉長沈根土任領導小組組長。此年,斜塘加入吳縣橡棋協會,成立斜塘分會,是年國慶,在吳縣鄉鎮運動會上,斜塘隊獲中國象棋組團體第二名。1990年,在吳縣鄉鎮首屆“農行杯”,斜塘獲得中國象棋、圍棋團體第四名。
1994年,斜塘劃歸蘇州工業園區後,民眾性體育活動開展更加頻繁,1997年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屆運動會在蘇大附中舉行,斜塘隊獲廣播操第三名。1999年,斜塘隊在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屆運動會上,取得4個第一名(均破紀錄),16個第二名,總分193分(其中球類37分、游泳34分、棋類7分、田徑115分)。

歷史文化

特產
斜塘藕,色如美玉,肉質甜脆細嫩,生食滿口清香。藕系蓮的地下莖,肥大有節,色白,全身以三節為佳;節中有管狀孔,10孔,11孔為俗品,9孔為佳品;藕生地下時,伸枝展葉,共有18個分枝,狀如小旗。斜塘藕具有“三節九孔十八旗”的特點。
斜塘荸薺以華蓮村荸薺最為出名,該村產的荸薺皮色紅如漆,有光澤,肉質白如霜雪,水分多,汁似椰液,清冽甘甜。
茨菇:也作慈姑,茨菰,慈菰,鳧茨。茨菇的果實可作糧食,《漢書》中就有記述:“王莽末,南方飢謹,民庶群入野澤掘鳧茨(茨菇)食之”。茨菇製成茨菇片以後,也成為上品。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喜食茨菇,茨菇備受人們青睞。
紅菱:斜塘藕,幾鈿稱一斤嫩紅菱。
水紅菱,又稱“斜塘紅”,皮色鮮紅,果大汁多,肉質脆嫩,極適宜生吃。除紅菱外,還有“斜塘小白菱”,它果體小,生四角,有一節手指大,殼薄易剝,果皮呈白綠色,因此得名“小白菱”。
文化館
吳淞江江濱公園:總投資約7000萬元,占地4.6公頃,其中包括高墊廟、肖特紀念館和城東民俗展示館,於2011年12月開園迎賓。
高墊廟:占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民間傳說是為紀念抗金英雄岳飛的運糧官、水路運輸之神“江河隋糧王”而建的,影響深遠,香火鼎盛,是蘇州正式批准開放的道教固定處所,地位僅次於江蘇省政府批准開放的寺院宮觀,屬於二級宗教活動場所,是車坊地區的主要燒香點。
肖特紀念館:該館是為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美國飛行員“肖特義士”而建的,存有一館一碑,屬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蘇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城東民俗民風展示館: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為保護和傳播蘇州城東江南水鄉民俗鄉土文化,將重點展示蘇州城東,尤其原婁葑、斜塘、車坊地區農民數千年來積澱的歷史民俗文化和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生產、耕作、生活面貌,以達到傳承歷史文明、普及傳統教育、保護鄉土文化遺產的目的。

歷史人物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原名張九四。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興化白駒場人(今屬鹽城大豐市)。
江濱公園江濱公園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康熙譽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晚號良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蘇州府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