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口

吳淞口

中國明、清海防與江防要塞。因曾為吳淞江入長江之口,故名。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東距長江口30餘公里,北與崇明島、東與長興等島隔水對峙,扼長江主航道翼側,為上海、南京的通海門戶。明洪武十九年(1386)設吳淞江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設總兵。清順治初改吳淞營,置戰船駐守。此後,在河口兩岸先後築有東、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獅子林炮台,置各種口徑火炮 30餘門。 中華民國元年(1912),稱吳淞要塞。吳淞口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多次為外國侵略者入侵之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掠吳淞,參將俞大猷率軍據此破敵。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國侵略軍侵犯廣州受挫後,又北犯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憑藉吳淞有利地形抗擊英軍。1932和1938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上海,在吳淞口附近登入,曾遭當地軍民堅決抵抗。今吳淞口仍為海防要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淞口
  • 別名:黃浦口
  • 所屬地區:上海市
  • 地理位置:今上海市區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吳淞口炮台
位置,演變歷史,

位置

吳淞口位於今上海市區北部,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原先是吳淞江的入海口,故稱之為吳淞口。現今吳淞口是黃浦江的入海口,實質上已經是“黃浦口”了,但官方名稱一直沒有更改,似乎在告訴人們這段古老的歷史。

演變歷史

上海市檔案館研究員馬長林介紹:上海開埠前,蘇州河一直叫吳淞江,只是上海開埠後,由於外國人發現可以乘船從這條河到蘇州,所以叫它為蘇州河。但是中國官方資料一直叫這條河為吳淞江,所以吳淞江這個大名一直沒有改變。不過根據習慣,以北新涇為界,吳淞江上游稱為吳淞江,當地百姓也是這么稱呼的,而北新涇以東為吳淞江下游,進入上海市區,上海人稱之蘇州河。
吳淞口吳淞口
黃浦江水系圖黃浦江水系圖
有些人誤以為吳淞江蘇州河)是黃浦江支流。是上海的第二大河。孰不知這是本末倒置了。其實吳淞江比黃浦江要長,是上海的第一大河。而且黃浦江原先是吳淞江的支流,現吳淞江是匯入黃浦江,並不是黃浦江的支流。
明代以前,吳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鴉片戰爭前名“黃浦”)是其支流。當時的吳淞江下游大致從北新涇經今曹楊新村至潭子灣向東北接虬江路虬江碼頭,再沿今復興島以北段黃浦江出大蹌浦口(後改稱吳淞口)匯入長江。而當時的黃浦原經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興路橋附近流入吳淞江(此處曾稱黃浦口)。
明初時,因吳淞江淤淺嚴重,黃浦口淤塞不通,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元吉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支流,引太湖水入瀏河、白茆直注長江(“掣淞入瀏”),又疏浚上海縣城東北的范家浜(即今黃浦江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段),使黃浦從今復興島向西北流至吳淞口入注長江,此後吳淞口實際成了黃浦口,故有“黃浦奪淞”之說,此後吳淞江逐漸處於次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