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

閔行區

閔行區隸屬於上海市,位於上海市中部,形似一把“鑰匙”,東與徐匯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中心位置地理坐標:北緯31°5′,東經121°25′;總面積372.56平方千米。閔行區地勢平坦,地面標高3.3~4.8米;黃浦江貫穿閔行區,吳淞江淀浦河大治河等骨幹水系與區內200多條河道組成河網;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下轄9個鎮、4個街道,常住人口為253.43萬人。

2017年,閔行區完成財政總收入783.08億元,其中區級地方收入278.71億元,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0.1:49.1:50.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閔行區
  • 外文名稱:Minhang Area
  • 別名:閔行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上海市
  • 下轄地區:4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
  • 電話區號:(+86)021
  • 郵政區碼:201100
  • 地理位置:上海市中部
  • 面積:372.56平方千米
  • 人口:253.43萬人(2017年)
  • 方言吳語上海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七寶古鎮浦江郊野公園錦江樂園
  • 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 火車站上海虹橋火車站
  • 車牌代碼:滬A
  • 著名高校: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 行政代碼:310112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水文特徵,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藝術,體育休閒,精神文明,基礎建設,交通運輸,軌道交通,公共運輸,公路,旅遊景點,

建制沿革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以原上海縣和閔行區的行政區域為新閔行區的行政區域。
閔行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閔行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年)始有敏行之稱,正德七年(1512年)始稱閔行。民國七年(1918年),上海縣屬江蘇省。抗日戰爭上海淪陷時期,上海縣地區隸屬於偽上海特別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縣復原。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先後屬蘇南區、江蘇省。
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縣閔行鎮和吳涇地區設立原閔行區。
1964年6月,原閔行區撤銷併入徐匯區,並改為閔行、吳涇兩個街道。
1981年2月,重新恢復原閔行區。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同時撤銷原閔行區、上海縣,合併成為新的閔行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下轄9個鎮、4個街道,1個市級工業區,共有128個村民委員會和445個居民委員會;區人民政府駐在莘莊鎮。
閔行區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閔行區隸屬於上海市,位於上海市中部,形似一把“鑰匙”,東與徐匯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中心位置地理坐標:北緯31°5′,東經121°25′;總面積372.56平方千米。
閔行區

氣候特徵

閔行區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足,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主要氣候特徵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夏季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多東南風,暖熱濕潤;春秋是季風的轉變期,多低溫陰雨天氣。主要氣象災害有高溫、乾旱、低溫陰雨、颱風、暴雨、雷暴、冰雹、大風、寒潮、低溫等。

地形地貌

閔行區地勢平坦,地面標高3.3~4.8米。第四系覆蓋層厚220~300米,其所占地域東西寬不足14千米,處於以“岡身”為標誌的地貌單元分界地帶上,閔行地區西部處於湖積平原,閔行地區中東部和吳涇地區處於濱海平原上。

水文特徵

黃浦江貫穿閔行區,境內吳淞江淀浦河大治河等骨幹水系與區內200多條河道組成河網,黃浦江源自太湖和澱山湖,江寬水深,全長113千米,其中流經閔行閔行區段長達26.8千米,再經上海市區注入長江。
黃浦江黃浦江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常住人口為253.43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為124.59萬人。2017年,居民期望壽命83.86歲,其中男性81.53歲,女性86.31歲。

經濟

綜述

2017年,閔行區完成財政總收入783.08億元,比2016年增長14.1%,其中區級地方收入278.71億元,比2016年增長12.1%。2017年,閔行區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0.1:49.1:50.8。
閔行區歷年財政收入閔行區歷年財政收入
201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6.18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343.60億元;其中第二產業投資74.69億元,占12.5%;第三產業投資521.49億元,占87.5%。按投資主體分,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130.54億元,占21.9%;國有經濟投資94.12億元,占15.8%;私營經濟投資79.08億元,占13.3%。

第一產業

2017年,閔行區糧食播種面積1.96萬畝;蔬菜生產面積1.06萬畝,播種4.48萬畝次,上市蔬菜6.27萬噸。全年水產品生產總量為250噸,比2016年下降28%。農產品“三品”認證獲證產量6.72萬噸,認證率達80.1%。2017年末,有農民專業合作社92家,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企業6家,農業規模化生產比例達90%以上。閔行區農業企業(合作社)農產品註冊商標達到101個,閔行區累計組建糧食類家庭農場66家,生產總面積達1.4萬畝。

第二產業

2017年,閔行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574.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5.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322.53億元,增長5.3%。2017年,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工業重點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86.03億元,比2016年增長5.6%,占閔行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8%。
閔行區工業總產值閔行區工業總產值
2017年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89.85億元,比2016年增長4.3%,占閔行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8.8%。2017年,閔行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4.35億元,比2016年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5.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百元產值實現利潤8.26元,比2016年增加0.53元,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9.1%。

第三產業

商業服務
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2.14億元,比2016年增長5.6%。至年末,閔行區共有各類市場113個。閔行區現有1個國家級社區商業示範社區(閔行區百聯南方購物中心);4個市級社區商業示範社區(閔行區百聯南方購物中心、七寶社區商業中心、春申萬科城商業街、閔行區莘莊鎮仲盛世界商城社區);4個上海特色商業街區(虹梅路休閒街、七寶老街、十尚坊休閒餐飲街、虹泉路韓國街)。
汽車銷售
2017年底,閔行區共有限額以上汽車銷售公司89家。閔行區限額以上汽車行業共實現零售額312.09億元,比2016年增長4.6%,占閔行區零售額比重為33.1%。
創意產業
2017年底,區內有5個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包括紫竹網路視聽產業基地、七寶老街民俗文化產業基地、TMT雲部落產業園、黎安創意展示園和M50西郊休閒園。2017年,閔行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65.30億元,比2016年增長7.4%。截至2017年末,閔行區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企業數為418家,實現營業收入1062.30億元,吸納從業人員96737人。
現代金融
2017年底,閔行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691.39億元,比年初增長5.9%。貸款餘額1701.50億元,比年初增長9.3%。
房地產業
2017年,閔行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43.60億元,比2016年下降0.8%。房屋施工面積1617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6.9%;房屋竣工面積453萬平方米。2017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26萬平方米,比2016年下降32.8%。二手住宅成交面積135萬平方米,比2016年下降63.9%。
旅遊業
2017年底,閔行區共有星級旅遊飯店6家,其中五星級1家,三星級4家,二星級1家,星級旅遊飯店全年共接待10.36萬人次。全年錦江樂園、召稼樓古鎮、老外街、體育公園、韓湘水博園、七寶老街等6家主要旅遊景點共接待遊客934萬人次,熱帶風暴接待遊客42萬人次。至年末,閔行區有4A級旅行社1家,3A級旅行社23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共有中學、國小、幼稚園、中職校、工讀學校、特殊教育學校334所,在校學生22.69萬人,閔行區教職工2.56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72萬人。閔行區3-6歲幼兒入園率為99.5%,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高中階段入學率為98.5%。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共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醫院8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個,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個,三級專科醫院1個,二級甲等1個,二級乙等1個,二級專科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個,其他機構2個。全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704萬人次。

文化藝術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年內舉行文化活動29401場,線下參與量221.96萬次,線上參與人次逾128.3萬人。區圖書館讀者借書152.03萬冊,服務讀者149萬人次,網站訪問量306萬人次,開展讀者活動271場。新辦讀者證10287張,累計有效證125341張。全年公益電影累計放映10383場次,區博物館全年接待12466人次,張充仁紀念館接待52138人次。全年廣播播出新聞約4900條,電視新聞約2000條。現有《滬諺》、《馬橋手獅舞》、《上海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江南絲竹》等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體育休閒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新增體育場地設施面積9.2萬平方米。對七寶(滬星)、虹橋、馬橋(景城)3個社區進行體育活動中心建設,建成開放6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重建8個市民球場。升級改造傳統健身(苑)點47個。開放28千米腳踏車騎行道等配套體育設施。開展為期8個月的“中華夢·武術會”2017年閔行區武術推廣系列活動。舉辦旗忠半程馬拉松、森馬健康行、馬橋網球公開賽等386次賽事活動。閔行區85家游泳場所夏季開放,接待泳客115萬人次。75名閔行籍運動員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競賽項目比賽,獲4金、6銀、1銅。完成第五輪國小三年級游泳普及教育。圓滿保障ATP1000上海勞力士大師賽。

精神文明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浦江鎮友建村、馬橋鎮旗忠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顓橋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鎮,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上海交通大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社工部獲評第四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建成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小區206個、文明村36個、文明單位146家,2015~2016年度閔行區文明小區398個、文明村49個、文明單位455家。

基礎建設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完成181條段黑臭河道整治,完成水系溝通、拆壩建橋339處。完成21條段、13.7千米中小河道疏浚項目。完成文化公園三期剩餘部分,完成浦江郊野公園一期建設,完成3.59萬平方米立體綠化和20.2千米慢行綠道建設工程。
閔行區閔行區

交通運輸

軌道交通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建成運營的軌道交通共9條,總長度約71.07千米,車站43座,分別為1號線、2號線、5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12號線、22號線(金山支線)和軌交浦江線。在建項目共兩個,分別為軌交5號線南延伸和15號線,總長度約18.33千米,車站12座。

公共運輸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域內有公交線路238條,其中區域性線路87條,過境公交線路151條,公交線網密度達到1.84千米/平方千米;閔行區14個鎮、街道和莘莊工業區均布設了公共腳踏車網點,共建設腳踏車網點690個。

公路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內有G60、G50、G2等高速公路和318、320國道等公路。
閔行區公路閔行區公路

旅遊景點

截至2017年底,閔行區共有4A級旅遊景點2家,3A級旅遊景點3家。
閔行區民眾藝術館閔行區民眾藝術館
閔行區民眾藝術館建於1986年,建築面積6,755平方米,擁有舞蹈房、琴房、大教室、卡拉OK廳、舞廳、遊戲廳和飯店服務設施。承擔閔行區各類大型民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並對社區的民眾文化活動進行業務指導。在音樂、戲劇、舞蹈、美術、攝影和書法等方面,開展創作、表演、培訓活動。年舉辦活動20餘次,參與人數達14餘萬。
閔行體育公園閔行體育公園
閔行體育公園,上海五星級公園,位於上海市外環線西側,莘莊鎮與七寶鎮的交界處,距市中心約20千米。是上海市首座以體育命名的公園,也是上海市第一座大型城市主題公園。公園所在地原為一個廢棄的建築垃圾堆場,為了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營造一個綠色城市森林,閔行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其改建成大型開放式公園。公園從2001年11月開始建設,並於2004年1月建成對外開放。
閔行區烈士陵園閔行區烈士陵園
閔行區烈士陵園位於莘莊中春路沁春路西側莘莊工業區休閒公園一湖中小島上。閔行區烈士陵園為紀念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犧牲在閔行地區的革命先烈、頌揚他們的歷史功績而修建。1981年4月,上海縣烈士陵園在莘莊鎮莘西路66號破土動工。於1985年6月建成,占地11000平方米。將原安葬在北橋烈士墓和部分散葬在外的144位革命烈士的遺骸遷葬於此。陵園被縣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自東向西依次為祭掃廣場、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和烈士墓區。祭掃廣場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0多人開展祭掃活動,陳列館建築面積2452平方米,館內主要展示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介紹、烈士遺像和紀念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