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坑鎮

湯坑鎮

湯坑鎮位於豐順縣東南部,地處豐、揭交界處,上距梅州市58公里,下離汕頭市85公里,廣梅汕鐵路206國道梅汕高速、大豐華高速公路(在建中)從境內通過,是梅州市與潮汕地區之交通要地,素有“歷史重鎮”、“溫泉之鄉”、“電聲之鄉”、“華僑之鄉”的美譽。屬縣城所在鎮,是豐順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梅州市對外開放的一個視窗。全鎮總面積233.23平方公里,下轄10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2012年,全鎮總戶數為43069戶,總人口為140650人

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基礎建設,經濟概況,旅遊資源,湯坑溫泉,龍歸飛瀑,堅真公園,萬佛園,太平寺,風景名勝,

地理環境

湯坑鎮地處北緯23°46′,東經116°11′,四面環山,中間低平,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屬丘陵地帶。水系主要有榕江北河和汶水河。土壤分為水稻土、菜園土、潮沙泥土和黃壤。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暖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四季常綠。年日照時達2003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19.9千卡。年平均氣溫21.4℃。七月份為全年最高氣溫,平均28.3℃;一月份是全年最低氣溫,平均13℃。年平均雨量1816毫米,降雨量分布不均勻,多集中於夏秋季節,每年從4月份起,降雨量開始增加,6至9月份是全年降雨量最多的季節。6月份平均雨量364毫米,常出現颱風、暴雨、洪澇。冬春季節比較乾旱少雨。年平均霜日5.3日,無霜期318天以上。早春低溫陰雨,夏秋颱風,5、6月份“龍舟水”,9、10月間的寒露風和冬季霜凍低溫。
湯坑鎮是著名的溫泉之鄉,地熱資源非常豐富。飲譽海內外的“湯坑溫泉”堪稱一絕,歷來眾多外地遊客經此均要一睹溫泉風采,“湯坑溫泉”已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溫泉水量豐富,溫度高,硫磺含量7.8‰,不但對皮膚病、風濕關節炎有輔助療效,而且已利用地熱發電。

行政區劃

全鎮總面積233.23平方公里,下轄10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2012年,全鎮總戶數為43069戶,總人口為140650人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湯坑鎮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441423127001
121
441423127002
121
441423127003
121
441423127004
121
441423127005
121
441423127006
121
441423127007
121
441423127008
121
441423127009
121
441423127010
121
湯坑鎮下轄:32個村委會
名稱代碼城鄉分類名稱代碼城鄉分類
441423127200
121
441423127201
121
441423127202
121
441423127203
121
441423127204
121
441423127205
122
441423127206
122
441423127207
121
441423127208
121
441423127209
220
441423127210
122
441423127211
220
441423127212
220
441423127213
220
441423127214
122
441423127215
122
441423127216
220
441423127217
220
441423127218
220
441423127219
220
441423127220
220
441423127221
122
441423127222
122
441423127223
122
441423127224
220
441423127225
220
441423127226
220
441423127227
220
441423127228
220
441423127229
220
441423127230
220
441423127231
220

基礎建設

橋橫貫東西,溝通南北,短短近十年,在湯城的版圖上又新標了幾座大橋:181汶水溪鐵路橋,建於1995年,全長138.54米;G206—081豐順大橋,建於1996年,全長138.54米;金河大橋,建於1995年,全長163.18米;羅湖大橋,建於2001年全長163.18米;黃埔大橋,建於2004年,全長88米;汶水橋(重建),建於2012年,全長100.04米。湯城的突飛猛進,從橋的數量變化,可見一斑。
湯坑鎮新世紀湯坑鎮新世紀

經濟概況

湯坑鎮是粵東重鎮,交通要塞,工商業源遠流長。1979年以前,工農業生產落後,物質緊張,市場蕭條。改革開放後,湯坑鎮工作重點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商業得以復甦。199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3億元,成為梅州市唯一登上3億元台階的鄉鎮;1995年率先在全縣實現“脫貧達標鎮”;1998年成為全縣首個“小康達標鎮”。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收入25.7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7.58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782元,鎮財政收入2646萬元。
鳥瞰豐城鳥瞰豐城
湯坑鎮工業企業發展從少到多,從小到大。1978年全鎮企業166家,從業1364人。2005年底,鄉鎮企業3478家,從業23388人。其中,產值或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產值或營業收入1億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的有17家。全鎮工業產值16.144億元;實現稅收4297萬元,利潤5440萬元。1982年前,工業產品全部內銷,1982年後才出現外貿創匯型產品。至2005年,出口企業有100家,出口交貨總額81128萬元,比2004年增長27.2%;出口交貨值達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4家。全鎮形成電子電聲、木製家具、膠塑電器、食品罐頭、汽車配件等支柱產業,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湯坑鎮的電聲行業始創至2005年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廣東省乃至全國規模較大的電聲產品開發與生產出口基地,產品從揚聲器配件發展到整機,從低、中檔到中、高檔,規格品種達5000多種,銷往歐美、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2002年,湯坑鎮被省建設廳列為中心鎮之一,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省(電聲)專業鎮、批准為廣東省(電聲)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單位;2003年7月,被省科技廳備案成立廣東省豐順縣湯坑生產力促進中心;2004年,省科技廳和建設廳批准湯坑鎮為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套用示範試點單位。2005年6月,被省科技廳批准為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套用試點鎮;被省經貿委批准列為全省10個產業集群鎮之一。2005年,全鎮鄉鎮企業總收入23.05億元,工業產值16.14億元。
湯坑鎮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宜耕。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甘蔗、番薯、木薯、花生、芋頭、大豆等。主要果樹有李(含銅盤李和雙華李)、柑桔、荔枝、龍眼、香蕉、楊桃、枇杷、桃子、芒果、黃旦(黃皮)、柿、葡萄等。主要畜類有水牛、黃牛、豬、兔、貓、狗、羊;禽類有雞、鵝、鴨、鴿等。水產有草魚、鱅魚、鰱魚、鯉魚、鯪魚、埃及塘虱、鰻魚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湯坑鎮的農業開發日趨專業化、商品化、集約化。2005年新種植甜竹筍、甜玉米、青蒿等經濟作物;以“三高”農業為主的農村經濟迅速發展。2005年全鎮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3514畝,養牛總頭數1628頭,山羊560頭,生豬32896頭,兔450隻,羊64頭,家禽360406隻,全年禽蛋產量117.5噸,養蜂815箱,蜂蜜產量18噸。農業總收入26840萬元,農業產值14383萬元。村經聯社和經濟合作社集體經濟純收入459萬元,農村人均年純收入3782元。
1980年以後,全鎮有全封山1.1萬畝,半封山5500畝,輪封山1500畝。至2005年底,全鎮有林山地28萬畝,森林覆蓋面積25.2萬畝。1987年底,建立10個連片水果小基地,面積12187畝,其中銅盤李基地3個共4670畝,荔枝基地3個共2450畝,芒果基地1個1050畝,形成萬畝環城水果基地布局。2005年,全鎮水果實有面積13188畝,總產量7093噸。
全鎮農村副業以飼養家畜、家禽為主。除家庭飼養外,還發展了專業戶飼養,主要有溫氏養雞、溫氏養豬。漁業生產主要是塘魚的放養。1994年,全鎮有放養面積191.7畝,其中魚塘141.7畝,水庫42畝,山塘8畝。2005年,全年放養面積1428畝。其中,魚塘1115畝,水庫190畝,山塘123畝,水產品總產量1149噸。

旅遊資源

湯坑溫泉

湯坑鎮地熱資源豐富,素有“九湯十八礤”之稱。199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溫泉旅遊度假區。
湯坑溫泉按其成因屬斷裂型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板塊內側基岩隆起區或遠離板塊邊界由斷裂形成的斷層谷地、山間盆地地下水經岩漿加熱後沿斷裂面上升至近地面而成。
位於鄧屋村的溫泉,是個質好量大的溫泉,其特點:一是水溫高,可達94度,跟我國其它同類溫泉比,水溫較高,綜合利用價值高;二是儲量大、埋藏淺、易開採。地下熱水總儲量為9400噸/日;三是水質好、醫療價值高,鄧屋熱田熱水含氡量達669.7貝可/升,屬放射性氡泉,經專家鑑定,此氡泉水的含氡量最適合醫療保健使用,用該溫泉水沐浴,對高血壓冠心病、神經功能症、神經性皮炎、及慢性胃炎等都有較好的療效。經常洗沐溫泉水,對恢復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對慢性腰腿痛、類風濕關節炎、偏癱後遺症、神經衰弱、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肥胖症等有較好的療效。

龍歸飛瀑

號稱“粵東第一瀑”的龍歸飛瀑。位於豐順縣湯坑鎮,距縣城13公里,屬於海拔1200多米的釋迦山脈,被譽為“廣東省黃果樹瀑布”,飛瀑落差為56米,寬度為22米,集雨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雨季流量更大,達到6.7立方米∕秒。
唐代詩人李白有一首名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這首詩來形容龍歸寨瀑布是再恰當不過了。瀑布區內奇花異石、龍蛇走穴、名勝古蹟,還有大量的“甌穴”石群,是遊客觀賞的好去處。

堅真公園

堅真公園位於豐順縣城湯坑鎮前縣委大院,是我縣為紀念女紅軍李堅真誕辰100周年而建,公園於2007年1月11日李堅真大姐誕辰100周年時落成。包括堅真紀念館、堅真廣場、休閒娛樂活動區、主題雕塑園、堅真紀念亭、李堅真革命山歌長廊、休閒長廊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堅真紀念館生平事跡展廳,分別展出了李堅真大姐不同革命時期的圖片、照片和文字材料,共分為八個部分:一:彭湃指引革命路;二:閩西烽火入史篇;三:萬水千山長征路;四:抗日救亡新功建;五:逐鹿中原半邊天;六:革命山歌眾口碑;七:三次土改績裴然;八:公僕風範日月間。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

萬佛園

萬佛園位於豐順縣湯坑鎮虎頭山旅遊區,占地面積1.35平方公里。此處山環水抱,峰巒朝拱,藏風聚氣,地勢雄偉,乃佛教業林之寶地——“佛祖彈琴”。
萬佛園突出以“”文化為主題,以保護原有山林體貌為目標,以濟公殿、滴水觀音、中華龍、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孔廟、清韻閣等建(構)築物為引導,整個園區形成滿目青翠、花艷果香、特具禪意的名山勝景。目前,萬佛園已經初具規模,園內已建成的主要景點有萬佛園東門、中華龍、濟公殿、清韻閣、滴水觀音、光明橋、九曲橋、休閒綠道等,擬建主要景點有觀音閣、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孔廟、攬勝亭、大佛、萬壽泉、葫蘆池兒童樂園、中華鳳、順豐閣等,園內景點多為國內外各界賢達人士捐資建設。

太平寺

太平寺位於豐順縣湯坑鎮湯坑路三門坳,背倚犁頭雙峰,面向虎頭山背,遠望群山環繞、翠綠一片,被譽為“古寺鐘聲”,是湯坑八景之一。據寺內“四宦碑記”云: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郭成松總兵倡修。總的說來,太平寺最初只是小規模的廟堂,經歷多年的變化,年代久遠,屢有好心人牽頭倡修,這是因為太平寺鐘聲能喚醒沉迷不醒之人,使之誠心向善,安居樂業,是以被譽為“古寺鐘聲”。
太平寺屬三廳二橫一後樓格局,磚木瓦石結構,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上堂為大雄寶殿,尊奉釋迦牟尼如來佛、消災延壽藥師佛、喃嘸啊呢陀佛。兩旁有形態各異、或丫或坐或臥的十八羅漢。二堂正門上有舊時“太平寺”三個清逸俊秀的大門字,系古時遺留之真跡,並有對聯“太德超三界,平安慶兩圖”。大雄寶殿、觀音閣、地藏閣、石坊山門、鐘鼓樓、玉佛殿、長廊等盡皆雕樑畫棟,各尊佛像遍鍍金身,重修後的太平寺更顯高雅、威嚴,令人神往。

風景名勝

湯坑鎮的主要勝跡有龍歸漈、埔河文廟、藍田書院等。龍歸漈位於縣城之東,是豐順的名山勝景之一。龍歸漈瀑布一年四季水量豐富,是旅遊好去處。埔河文廟位於雙河村口,文廟又名“文昌廟”“文昌閣”,建造時間已難查考,廟樑上只寫道光戊戍年(公元1838)重修。文廟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是一座高達20多米、呈六角形的木質結構的三層建築,造型美觀,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藍田書院座落在米街尾,清道光27年(1847)由丁日昌建。書院正中為文廟,左為德政祠,右為崇善堂,廂房廳左右各4間。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藍田二等國小堂。民國17年(1928)將德政祠改為崇善堂,崇善堂改為德政祠。後改為區聯學校。大革命時期地下工作者曾在此以教書為掩護,領導開展革命活動。建國後曾在此辦過縣立國小、湯坑鎮幼稚園,舉辦過“收租院”泥塑展覽等。1983年4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