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古代行政區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梅州,中國古代州府一級的行政區劃,原稱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更名為“梅州”,均領程鄉一縣,轄境包括今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平遠縣全境及豐順縣的部分鄉鎮,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五代十國南漢置敬州及北宋改稱梅州時,州治均設於金山南麓三柱坊(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以北)。後撤州復設程鄉縣或復梅州及清初置嘉應州州治不變。

梅州州治梅城歷為縣、府、州的治所之地,是粵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名稱來歷,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設定,縣治設定,治所變遷,自然環境,地質,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資源,軍事,地方武裝,古代駐軍,古代兵役,古代經濟概況,城區建設,人口民族,政府機構設定,

名稱來歷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平廣南,滅南漢,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見樂史《太平寰宇記》、王象之《輿地紀勝》),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何以稱“梅州”?據《光緒嘉應州志·山川》載:“梅峰在城西門外(今西郊),五峰錯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歷史沿革

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宋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以程鄉縣隸潮州;元豐五年(1082),梅州復置,仍理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潮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理程鄉縣,屬廣南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為“梅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為梅州,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為程鄉縣,隸潮州府
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為“嘉應州”,隸屬廣東省。轄地包括程鄉、平遠、鎮平及以前為惠州府所統的興寧、長樂五縣,稱為“嘉應五屬”。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

行政區劃

區劃設定

一、州區劃
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置敬州,宋開寶四年(971)改敬州為梅州,均領程鄉一縣。元至元十六年(1279)升為梅州路總管府,亦領程鄉縣。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格為直隸嘉應州後,轄興寧、長樂(五華)、平遠、鎮平(蕉嶺)4縣,連同本屬稱“嘉應五屬”。嘉慶十二年(1807)嘉應州升格為嘉應府,復置程鄉縣。嘉慶十七年改稱嘉應州,撤銷程鄉縣制,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大埔、豐順縣屬潮州,直至清末。
二、縣區劃
清以前,梅州各縣行政區劃設定不盡相同。程鄉縣(梅縣)在唐代稱鄉、里。全縣劃分為懷仁、光德、豐順、逢福、萬安、太平等6鄉。宋熙寧間改鄉、里為都、保。元豐廢都、保而復鄉、里。元代改鄉、里為都、圖。宋、元代鄉里、都圖數多少無考。至明代改設廂、都制,附郭(即城內附城)為廂,野居(城外鄉村)為都,廂、都下為圖,圖下為里。明初程鄉設3廂9都,下轄19圖、190里,置平遠縣時,劃出義化、長田、石窟三都四圖,置鎮平縣時劃出松源之第二圖,龜漿之第二圖。置豐順縣時劃出萬安之第三圖第五里,至清乾隆,全縣尚存3廂6都、13圖139里。清乾隆改稱保、甲、約(有的亦稱社、卒、宮、村),嘉應本屬(今梅縣)劃為36堡,下轄224個約或甲、社。
興寧縣明代分東南西北4廂,下轄171村。清代仍有4廂,但將村改為堡,共154堡。
五華縣在宋熙寧四年置長樂縣時,有廂、都設定,附城為廂,其外為都,廂、都再分為圖,以圖統鄉。全縣設1廂、3都(即清化、洑溪、琴江)、9圖(清化3圖、濮溪2圖,琴江4圖),下分52鄉。至明隆慶三年(1569),分為南、北2廂,3都依舊,以下分10圖、37鄉。清末2廂3都設定依舊,但都以下改設4樓、24約,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有都、社設定,置清遠、灤洲2都,都以下設32社。清乾隆九年(1744)改社、甲設定,分為3社17甲,社甲為自主單元,不相統屬。
平遠縣在明嘉靖建置初至清初,均設都、圖、里,全縣設4都、19圖,清順治十七年(1660)改為鄉、都、堡,設2鄉4都15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廢都、堡,改設15鄉,嘉慶二十五年(1820)再改為4都、15鄉、195村。
蕉嶺縣在明崇禎六年(1633)割程鄉的龜漿二圖、松源二圖、平遠縣的石窟一圖、二圖置鎮平縣。建縣後,縣以下區劃為鄉、社制,全縣設12鄉、84社。清代沿用明制,鄉、社數與明代同。
清代各縣行政區劃設定如下:
梅縣分36堡:西街、東街、西廂、東廂、水南、白土、羅衣、龍文(原名龍崗)、大立、小立、欖潭、柴黃、畲坑、扶貴、長灘、南口、錦屏(原名小乍)、河田、四都、瑤上、石坑(原名下)、李坑、大坪、石扇、西陽(曾稱四場)、丙村(曾稱錦洲)、金盤、雁洋、鬆口、大竹、梅屏(原名下半圖)、嵩山、隆文(原名龍牙)、堯塘、桃源、松源。
興寧縣設東、南、西、北四廂。東廂轄35堡,南廂轄36堡,西廂轄42堡,北廂轄41堡,共154堡。
五華縣設南、北二廂,清化、洑溪、琴江3都,東、南、西、北4樓,下轄496村。
大埔縣在清乾隆九年(1744)設清遠、灤洲二都,都以下設同仁、大麻、三河3社,蘭沙、古源、百侯、白寨、岩上、源高、大產、長富、石上、在城、永興、維新、保全、大寧、長治、永青、坪沙等17甲,社或甲以下設197村。
豐順縣在清末設豐政、藍田、萬安、清遠4都,都以下設豐一、豐二、豐三、藍九、藍十、萬三、附豐7圖,圖以下設38個鄉、社、堡。

縣治設定

梅州最早建立縣治的是興寧。始於東晉鹹和六年(331),名興寧縣。其範圍包括今之興寧、五華全境及龍川、紫金的一部分。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483~493),興寧曾分設興寧、齊昌二縣;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又廢齊昌而併入興寧。興寧建縣後,先隸東官(莞)郡,後隸循州惠州,直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欽定嘉應直隸州,才改隸嘉應州。1994年,興寧撤縣設市(縣級),隸屬廣東省政府,由梅州市代管。
其次是大埔。於東晉義熙九年(413)建縣,名為義招縣,屬義安郡。其時客人已大批南遷,流民日眾,設治之前,已遍設流民營於境內,取名義招,含“以義招之”之意。大埔建縣後幾經變更。隋大業三年(607),改義招縣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廢萬川縣併入海陽縣(今潮安);此後,歷宋、元及明前期,均為海陽縣光德鄉;明成化十三年(1477)立饒平縣,今大埔地域屬之,明嘉靖五年(1526),從饒平脫出重新成立縣治,定名為大埔縣。建縣後先後隸屬潮州、汕頭等,1965年起隸屬梅縣專署。
第三是梅縣。於南齊(479~502)時設定,名程鄉縣。縣境包括今之梅江區、梅縣、平遠縣、蕉嶺縣全部及豐順之一部,隸屬廣州義安郡。後晉開運二年(945),於程鄉置敬州。此後一直至1988年分設梅江區,梅縣均為州府所在地,其間建置沿革與州治同。
第四是五華。於北宋熙寧四年(1071)置縣,名長樂縣。其名長樂,系因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在今五華縣華城鎮修築長樂台而得。兩漢時,長樂為龍川地,至晉為興寧地。宋熙寧四年(1071),析興寧縣地分置興寧、長樂2縣,長樂縣轄今五華縣全境(縣治設雷公墩),屬循州。明洪武元年(1368),屬惠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屬直隸嘉應州。民國3年(1914),因國內3縣同名,改名為五華縣。
第五是平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程鄉縣豪居都為基礎,劃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江西省的安遠、廣東省惠州府的興寧4縣所轄之部分地域置平遠縣,縣治設豪居都(今仁居鎮),隸屬江西省贛州府。嘉靖四十三年(1564),調整省界縣域,歸還福建省武平、上杭和江西省安遠縣所轄之地,將程鄉義化、長田、石窯及興寧縣原析之大信一里,仍組成平遠縣,改隸廣東潮州,縣治仍設在豪居都。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隸嘉應州。
第六是蕉嶺。明崇禎六年(1633),析平遠縣的石窟一圖、二圖、程鄉縣之龜漿二圖、松源二圖置鎮平縣,縣治設在今蕉城鎮(明朝時稱懷仁里,清朝時稱蕉陽鎮),隸屬廣東潮州。民國3年(1914),鎮平改名蕉嶺,系因河南省先有鎮平縣,為避免同名而改。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隸嘉應州。
第七是豐順。清乾隆三年(1738),劃潮州海陽縣之豐政都、揭陽縣之藍田都、大埔縣之白芒社及嘉應州之建橋、環清、小溪等地建豐順縣,縣治設湯田(今豐良鎮),隸屬潮州。1958年12月,撤豐順縣併入大埔、揭陽2縣。1961年,恢復豐順縣,隸屬汕頭地區。1965年起,隸屬梅縣專區
第八是梅江區。建於1988年,由梅州城區和城郊5個鄉鎮組建而成,屬梅州市直轄縣級區。

治所變遷

從南齊置縣起,縣、州、府、專區、市治均在梅城。
隋朝,程鄉縣治在今西區更樓下。
宋代,梅州署在城內三桂坊(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以北)。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程鄉縣縣治由更樓下遷於城內州署(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有雲:“程鄉官署跡尋求,曾井東隅舊址留,隋代築成明徙位,土名猶自號更樓。”原詩注:“今更樓下葉屋側、朱屋背,仍存一牆,厚二尺余,鄉人謂為舊程鄉縣之廢址雲”)。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程鄉縣治於城內東南隅,後改建於城內西南隅。
清順治三年(1646年),縣署移建於北門原察院行署舊址。是年,縣署毀。順治十年(1653年)重建程鄉縣署於原州署舊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為直隸嘉應州,以原程鄉縣署為州署(即今梅城仲元東、西路銜接處)。民國時期,梅縣縣政府駐地仍設於此。
建國後,1949年至1983年,梅縣人民政府駐地設於民國時期的梅縣縣政府駐地。1983年,梅縣市人民政府機關遷於梅城江南一路。
附:縣、州名稱來歷考
梅縣從南齊建縣以來,先後有過程鄉、敬州、梅州、嘉應州、嘉應府、梅縣、梅縣市#縣、州、府、市名稱。其來歷考釋如下:
程鄉縣 南齊置縣時,名程鄉。據《光緒嘉應州志·沿革》引《方輿紀要》雲:“南齊置程鄉縣,時有程受·者,以信義行於鄉,因名,屬義安郡。”
敬州 南漢劉晟乾和三年,即後晉開運二年(945年),程鄉縣境設敬州。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注:“敬州或作恭州,非恭州,乃宋避廟諱而稱”(見《光緒嘉應州志》)。但因何取名敬州,尚無史料可考。
梅州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平廣南,滅南漢,因敬州的“敬”犯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見樂史《太平寰宇記》、王象之輿地紀勝》),這是梅州一名使用之始。何以稱“梅州”?據《光緒嘉應州志·山川》載:“梅峰在城西門外(今西郊),五峰錯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嘉應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三月,程鄉縣升為直隸嘉應州,欽定州名為嘉應。嘉應州之得名是因在梅城東門外(今梅州文化公園左側),於南宋淳熙年間(1174年--1189年)建有“嘉應橋”,因而得名。清《乾隆嘉應州志·橋渡》載:“雍正十一年升程鄉為直隸州,欽定州名嘉應,此橋(指嘉應橋)若先兆焉。”《光緒嘉應州志·序》:“秦開五嶺,東為揭陽,訖於南齊,肇有程鄉,曰敬曰梅,雄鎮一方,賜名嘉應,橋兆其祥。”
梅縣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改稱梅縣。因北宋、南宋、元朝沿用過梅州之名,1911年11月,嘉應州光復,一度復名梅州,故廢州改縣時稱為梅縣。

自然環境

地質

地質史
梅州境內自震旦紀以後,先後經歷了加里東期的地槽發展階段、海西~印支期的準地台發展階段及中生代以後大陸邊緣活動帶階段。
震旦紀一早寒武世,境內經歷了華南加里東地槽發展階段,沉積了數千米淺海相類復理石建造。寒武紀中期地槽回返上升,長期處於剝蝕狀態之下,致使本區缺失中晚寒武世、奧陶紀、志留紀和早中泥盆世地層。加里東運動結束了地槽發展歷史,轉入相對穩定的準地台發展階段,形成永梅——惠陽拗陷帶。晚泥盆世始,海水侵入市境,沉積晚泥盆一早三疊世大於3500米碎屑岩建造、含煤碎屑岩建造、碳酸岩建造以及沉積型多金屬礦床形成。其間構造活動相對較為平靜。早三疊世後,印支運動發生,地殼上升為陸,缺失中三疊紀地層,並轉入大陸邊緣活動階段。晚三疊世—白堊紀由於庫拉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碰撞,燕山運動發生。除早期為濱海相沉積外,大部分為陸相湖泊紅色碎屑岩沉積,伴隨大量火山噴發及花崗岩侵入,並缺第三紀地層。第四紀喜馬拉雅運動,市境僅表現為垂直震盪運動。高山地帶呈風化剝蝕,低洼地帶呈下切之勢。部分河流兩岸形成Ⅱ、Ⅰ沉積階地,亦形成市境地貌景觀。
構造
一、褶皺構造
梅州處於華南褶皺系的南部,境內包括兩個三級構造單元,一是永(安)一梅(縣)一惠陽拗陷,北東從福建永安,南西經梅縣、惠陽延至珠江口,梅州市境位於拗陷帶的中部。拗陷沉積了一套中泥盆統到下三疊統地層,形成了一系列沉積礦藏,如煤、鐵、石灰石等。上三疊統、侏羅系、白堊系等不整合覆蓋其上。二是粵東岩漿裂陷帶,亦即蓮花山斷裂帶至南東沿海一帶,形成北東向和北西向許多斷陷盆地,並有燕山期的岩漿岩、火山岩沿斷陷帶侵入噴出,分布廣泛,大埔岩體、豐順岩體和梅縣葉華岩體都在這個範圍內。形成的火山盆地有大埔縣大東、豐順縣銅鼓嶂盆地等。
二、斷裂構造
(一)北東向構造
主要是蓮花山斷裂帶,自南西面海豐經揭西縣進入市內豐順、梅縣、大埔縣延於福建直至北東面浙江麗水,長達1000公里以上,市境處於斷裂帶中南部。蓮花山斷裂是中國東南部一條十分重要的地質構造界線。這條斷裂帶在市內還由多條北東向平行分布的壓性斷裂組成,其中主幹斷裂有陰那山斷裂和銅鼓嶂斷裂,並伴隨一系列同向線形褶皺。
其次是五華斷裂帶,始自南西向的紫金縣,經五華、興寧、梅縣延入福建,斜貫本市,並控制五華至梅縣鬆口等向斜盆地的展布。
(二)東西向構造
屬南嶺緯向構造體系的組成部分。在本市北部平遠、蕉嶺縣境內,控制震旦 寒武系和葫蘆崗岩體的展布。在本市南部豐順縣豐良、潘田一帶東西向構造控制一系列火山岩盆地及留隍岩體的分布。
境內還有多組北西向的斷裂帶。大埔境內有北西向的多條平行斷裂帶,其間有同向線形褶皺。興寧縣寧江經豐順縣到汕頭牛田洋入海的北西向斷裂,其控制了一系列熱礦泉,豐順縣湯坑、鄧屋、興寧縣坭陂、葉塘等熱礦泉均處於此斷裂帶中。還有在蕉嶺、平遠縣一帶由多條組成的南北向斷裂帶。其規模不如蓮花山斷裂帶和五華斷裂帶那么大。河流大多沿北東向和南北向斷裂帶發育,形成境內水系的格子狀布局。
地層
梅州境內地層自上元古界至中生界下三疊統主要為海相沉積,中生界侏羅系之後則為陸相沉積,沉積厚度較大,自上古生代前泥盆系至中生界下三疊統厚度為4500至6000米,許多是成礦的有利圍岩。境內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缺奧陶系和志留系,地層沉積岩石分別為: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疊系、第四系。
岩漿岩和變質岩 
一、岩漿岩
梅州境內有四個岩漿活動旋迴,形成各類岩漿岩。加里東旋迴,形成花崗片麻岩和混合花崗岩等;華力西至印支旋迴,形成玄武岩,沉凝灰岩、凝灰質砂岩;燕山旋迴,形成分布面最廣的岩漿岩。本市花崗岩和噴出岩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45%左右,大部分是這個時期形成的。
二、變質岩
境內變質岩主要分布為兩片,一片在五華縣岐嶺、轉水、華城經興寧縣新圩、大坪、羅浮至梅縣畲江、梅南一帶,構成東西向構造的變質岩帶,其特點是高溫低壓,因加里東構造岩漿活動而形成。主要岩石為花崗片麻岩、片麻岩、片岩和 千枚岩組成。另一片由平遠縣仁居、八尺經興寧縣大坪一帶,構成北北東向的變質岩帶,變質程度較淺,岩石主要由片麻狀花崗岩、片岩和千枚岩組成,也由加里東構造岩漿活動影響形成。境內變質岩面積約占全市區域總面積的13%。

氣候

梅州地處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遠、蕉嶺和梅縣北部山區為中亞熱帶氣候區南緣,五華、豐順、興寧、大埔和平遠、蕉嶺、梅縣南部為南亞熱帶氣候區。
由於地處低緯,近臨南海太平洋,又受山區特定地形影響,形成了夏季長、冬季短、氣溫高、光照充足、雨水豐且集中、易受旱澇災害、氣候差異大、地形小氣候突出等特點。
梅州的年平均氣溫為20.6℃~21.4℃。年平均氣溫的年際變化約1度左右。相對而言,暖區是興寧、梅縣盆地、水寨盆地、大埔沿河盆谷地帶以及豐順湯坑一帶,年平均在21℃或以上氣溫。隨地勢抬升逐漸降低,在500米以上山地平均氣溫18℃以下,為本市相對冷區。月平均氣溫,7月份最高,為28.3℃~28.6℃;1月份最低,在11.1℃~13.3℃之間。
梅州境內的四季分布是:夏長冬短,夏澇冬旱,春、秋氣溫多變,四季均有不同災害天氣出現。

水文

梅州境內河流分為韓江水系、榕江水系和東江水系。
韓江水系主要有:韓江梅江琴江五華河寧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汀江梅潭河豐良河
榕江水系主要有:北河、八鄉水
東江水系:興寧縣羅浮鎮內河溪均流入東江渡田河,為興寧、龍川縣北部的分界河,過境河道長24.8公里。主要支流有羅浮河、大信河等7條小河流注入東江

土壤

土壤類型按土壤性態分為自然土壤、旱作土壤、水稻土壤三種類型。
自然土壤有: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紫色土、潮沙泥土、石質土7個土類,8個亞類,15個土種,共1237444.96公頃,占總面積的78.57%。
旱地土壤有:耕型黃壤、耕型紅壤、耕型赤紅壤、耕型紫色土、菜園土、潮沙泥地6個土類7個亞類,11個土屬,22個土種,面積29117.78公頃,占總面積的1.85%。
水稻土壤有:1個土類,6個亞類,10個土屬,73個土種,面積122760.14公頃,占總面積的7.8%,是區內的基本耕地。主要有淹育型水稻土、瀦育型水稻土、滲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礦毒型水稻土。

植被

植被分區
一、北部地區包括平遠、蕉嶺全縣,興寧、梅縣、大埔縣的北半部,屬中亞熱帶南緣。
二、南部地區包括五華、豐順全縣,興寧、梅縣、大埔的南半部,屬於南亞熱帶
植被類型 
現狀植被分為闊葉林針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竹林灌叢、稀樹灌木草坡、經濟林和果林、農業植被等八個類型。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境內土地總面積15884125公頃。其中平原階地台地合計面積為196802公頃,占全區面積的12.4%;丘陵山地合計面積1377235公頃,占全區總面積的86.7%;城鎮建設、公路用地及水面面積14363公頃,占0.9%。
在陸地水面面積中有山塘水庫面積4433公頃,魚塘4093公頃。山塘水庫及城鄉中的魚塘,是境內的主要水產養殖基地。
礦產資源
境內地層出露較全,火成岩分布廣泛,成礦條件好,礦種繁多,礦產資源較豐富。已發現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共有48種,礦點503處。探明儲量的有煤、鐵、錳、鉛、鋅、鎢、錫、鉬、銀、銅、銻、鈮、鉭、釩、鈦、鈷、鈹、稀土及硫鐵礦、石灰石、瓷土、膨潤土、珍珠岩、蛭石、葉臘石、熱礦泉、礦泉水等。
水資源
一、地表水:境內地表水資源量為128.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徑流量)
二、地下水:地下水資源蘊藏量達25億立方米,除豐順縣湯坑附近含氟較高外,大多數地方的地下水水質都較好。蘊藏豐富已開發利用的主要是分布於河流兩側的階地及漫灘地的淺層地下水。
三、水力資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98.7萬千瓦,占廣東省(含海南,下同)823.6萬千瓦的12%,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韓江幹流及其支流汀江、梅潭河、石窟河。
生物資源 
一、野生動物:梅州地處亞熱帶,山地和丘陵面積廣闊,生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品種繁多,由於長期森林資源遭到破壞和過度捕獵,野生動物物種和數量明顯減少,一些體形較大的珍稀動物如華南虎已在本市絕跡,金錢豹在興寧縣陽天嶂仍有1~2頭活動,其它珍稀動物主要分布在森林面積廣闊,人跡稀少的高山地區活動。中等體形的野生動物種類較多,資源較豐富。小型動物中的鳥類和兩棲爬行動物物種群數量下降。據1986年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綜合科學考察隊的調查。經濟價值較大的主要鳥類和獸類估計有200多種,兩棲類爬行類的物種有100多種。
二、植物資源:境內高等植物種類估計有2000多種,其中經實地考察,有採集或記載的1084種,隸屬182個科、598個屬。其中蕨類植物19科、29屬、41種;裸子植物7科、11屬、14種;雙子葉植物134科、471屬、908種;單子葉植物22科、87屬、121種。 

軍事

梅州歷來是兵家養兵用武之地,有“得之控閩贛,失之淪潮惠”之謂。唐末五代時,南漢王劉龑曾在梅州的梅口鎮(今松口鎮)築城屯兵,圖謀兼併八閩,擴展南漢王朝。宋代、清代,梅州是南方抗元、抗清義軍的重要戰場。太平天國後期,康王汪海洋等八王率太平軍10萬官兵進入梅州跟清軍激戰200餘天,數萬將士壯烈犧牲。進入民國以後,梅州仍是革命武裝與反革命武裝生死搏鬥的重要戰場。

地方武裝

明清時期地方武裝
一、明代地方武裝
明代,程鄉(今梅縣縣境)、興寧縣由地方自籌糧餉招募鄉兵,負責地方治安。
明萬曆年間(1573~1620),程鄉縣境朝廷無撥兵額設防,由地方自籌兵餉招募鄉兵百名,設把總1名,屯於城北,名為北營。後增把總1名,哨官1名,家丁4名,隊長5名,兵50名。
明萬曆十四年(1586),興寧縣設羅崗營,招募鄉兵300名,哨官1名,每月初一、十五在營團練,余日歸農。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興寧設城防營,抽羅崗兵100名協守縣城。崇禎八年(1635),知縣劉熙祚裁減羅崗營鄉兵60名,餘40名充城外巡兵,另設民壯兵,以其28名守庫獄,40名充城內巡兵。
據明崇禎九年(1636)刊刻《大埔縣誌》載,明洪武年間,將民間武勇編為隊伍操練,有事從征,無事為民,謂之民兵。明崇禎年間,大埔縣境仍有民兵120名。
二、清代地方武裝
清代,各鄉鎮設有團練,維護地方治安。清鹹豐八年(1858),清政府令嘉應州各堡、鄉舉辦地方團練,並在州城南門景程軒設保全團練總局。總局規定,凡18~50歲男子,除病弱者外,每3人選1人充當壯丁,編造入冊,組成地方團防,鄉、約為民團,城鎮為商團。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保全團練總局改為巡防隊,各堡、鄉仍稱民團。
清宣統年間,平遠縣設立巡防營,司城防之責,有人、槍40餘,駐縣城關帝廟,晝夜巡邏,維護城鎮治安。

古代駐軍

明、清時期,梅州各縣駐軍,有興寧屯軍所和駐長樂的長樂營,駐程鄉的永定營,駐興寧的興寧營,分防大埔的饒平營,駐平遠、鎮平兩縣的平鎮營,以及由潮州鎮守派駐的左營中營。駐軍除駐守州、縣城外,還派駐各關隘汛(陸路稱汛)、塘(水路稱塘)、卡,重要關隘專設行台、巡檢、都司等,以對付賊寇,鎮壓反抗民眾等。
興寧屯軍
明朝初年,興寧縣設有大龍田、甘塘、魚梁、龍婆、吉昌等軍屯5處,各屯田5000多畝。後大龍田、魚梁、龍婆三屯軍多逃亡,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併入甘塘、吉昌屯,分別由長樂守御黃陵領軍112名、蔣寧忠領軍110名屯種。
左營 永定營
明萬曆中葉,因程鄉縣北營鄉兵不足以維持治安,潮州鎮守派左營兵百名駐防程鄉,連原自募鄉兵北營合併為永定營,左營又叫左哨,原鄉兵北營兵為右哨,共有兵200名,設把總1員,哨官2員。這是程鄉縣駐軍之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裁程鄉永定營,潮州鎮守每年派千總或把總1員、兵90名貼防寧城;兵50名把守畲坑、徑心、隘口。
巡檢司
明崇禎九年(1636),大埔縣有機兵(又稱民壯)120名。在三河巡檢司有弓兵23名,大產(今大東)巡檢司有弓兵50名,烏槎巡檢司有弓兵20名。
胡椒營
明末清初,有明制胡椒營官兵400餘名駐鎮平(今蕉嶺)縣,有把總1員、哨官4員,分駐胡椒徑(今藍坊)、大密徑(今文福)兩處。
長樂營
清初,有千總1名,率馬步戰守兵99名駐長樂,為長樂營。康熙九年(1670),增戰守兵65名,並原駐兵實存162名。後撤長樂營建制,改隸興寧營,調把總1員、守兵132名守長樂。
城守營
清順治四年(1647),永定營總哨隊悉數裁革,額設官兵500名,除抽調平鎮、順德、博羅、西林各營共兵24名,逃故點汰32名外,仍有兵444名編為程鄉城守營。設守備1員、哨官3名、旗總6名、隊長27名、家丁16名。後定守備1員、乾總1員、把總2員,馬兵48名,步兵87名,守兵309名。
興寧營 都司
清順治八年(1651),設興寧營,設守備1員、千總1員、把總2員、兵500名,分兵100名,防守長樂縣。雍正十一年(1733),興寧營守備改都司,添乾總一員,防守長樂縣。雍正、乾隆年間,駐兵員額陸續抽調或裁減,至鹹豐時,只保留350名。
平鎮營
清順治十一年(1654),設平鎮營,統轄平遠、鎮平兩縣,置游擊1員,駐防平遠,中軍守備1員駐鎮平,下設千總2員,把總4員,率馬、步、戰、守兵971名。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製官員8員,其中游擊、守備各1員,乾總2員,把總4員,馬、步、戰、守兵615名。乾隆四十七年(1782),營制官兵有中軍守備1員,千總1員、外委2員、馬、步、戰、守兵224名駐鎮平境內。其中分派官兵110名分駐三圳、新鋪、山子背、大密徑、路亭、新村、油坑、胡思、胡椒徑等9處。嘉慶十四年(1809)九月,奉撤游擊、中軍守備,改設都司1員駐防平遠,後移駐鎮平。右哨二司把總專防平遠縣城,駐防馬、步、戰、守兵102名。各鄉及主要關隘設汛,各汛設營防1座,撥兵多少不等。
饒平營 大埔營
康熙四年(1665),清廷撥饒平營把總詹明帶兵100名到大埔縣駐紮。康熙九年,饒平營千總帶兵百名在大埔駐防。康熙十八年,設大埔營,抽饒平營幹總1名,把總2名,增設游擊1名,兵員605名,駐防城中和各汛。康熙二十三年,由饒平營兼管饒平、大埔兩縣。雍正七年(1729)後,兵員定額有馬戰兵13名,步戰兵23名,守兵196名。縣城駐防有中軍守備1員,把總1員,所轄塘汛有:石上塘、永青塘、平砂塘、福墩塘、馬砂塘、九竣嶺汛、打禾坪汛、黎家坪汛。
三河汛分防,設千總1員,並轄洋陶坪塘、水興塘、下蓬辣塘、雁洋塘、銅盤塘、嚴祖渡塘、鄭均塘、古草塘等。
蒲田汛分防,設把總1名,轄合口塘、銀溪塘、南坑塘、黃坑塘、宋公坑塘、高澗塘、單竹坪汛等。
同治六年(1867)後,饒平營奉命裁員,縣城駐兵存馬、步兵72名,三河汛存步兵33名,蒲田汛存步兵18名。至光緒末,僅存縣城守備,三河、蒲田、黎家坪等汛則有官無兵,其餘塘汛營房、煙墩皆倒塌荒蕪,僅存遺址。
中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裁程鄉城守營守備,潮州鎮委中營官帶領兵丁駐防。設千總1員,分防把總2員,分防外委1員,兵丁共235名,官兵一年一換。兵員分布除駐防縣城90名外,餘145名分駐店前汛40名,畲坑汛、徑心汛各30名,南華汛14名,水車汛7名,官塘汛5名,新塘汛7名,羅衣汛5名,張公渡汛7名。另有青草、鄭均、嚴子渡、銅盤、蓬辣、燕賴6汛共30名,由饒平營派撥。官兵俱一年一換。設分防把總2員分駐店前汛、畲坑汛,分防外委1員駐南華汛。
乾隆年間,豐順縣湯坑汛駐中營千把總1員、兵40名,貴人村汛駐中營千把總1員、兵50名,筲箕坪汛(今高基坪)駐中營幹把總1員、兵50名,磜下汛(湯西磜下)駐外委目兵30名,大羅汛駐外委目兵30名。
據清光緒十年(1884)《豐順縣誌》記載,豐良駐千總1員、兵53名。關上嶺汛駐外委1員、兵15名,並轄潘田汛;潘田駐兵3名。白墳鋪、木頭坳兩汛裁去。仲坑山大坳頭汛駐千把總1員,兵15名,並轄揭畲、三角地兩汛;揭畲風汛駐兵10名,三角地汛駐兵3名。隍汛駐把總1員,兵16名,並轄十二塘汛。葛布、產溪、朱坑、轉水、黃竹基汛各駐兵3名,其以前奉撥巡船每隻備兵4名駕駛會哨,因年久失修,巡船廢壞,於鹹豐五年(1855)奉文停止。湯坑汛駐千總1員,兵26名。大羅汛駐外委把總1員,兵12名。貴人村汛駐把總1員,兵27名。磜下汛駐外委1員,兵13名。筲箕坪汛駐千把總1員,兵28名。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朱亞姜起義,設茶背崬腳汛,駐城守營把總1員,兵20名,並轄龍潭、銀坑、伯公坳三新汛,兼轄藍屋角汛駐兵20名,龍潭汛、銀坑汛、伯公坳汛各駐兵5名。以上各汛自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八年(1869),屢次奉文將兵裁汰三成,有減無增。光緒年間,龍潭、銀坑、伯公坳三汛先後裁撤,僅留崬腳汛,兵亦移駐田東圩,每年僅來崬下鄉村巡查一、二次。光緒二十一年,廣東巡撫馬丕瑤奉諭裁兵,挑留精壯三成,其餘老弱一概裁撤,旋奉部復裁減二成。光緒二十七年,總督陶模奏準,將水陸防營裁去二成,令各州縣舉辦鄉練勇。光緒三十一年,總督岑春煊奏準再裁七成,各營兵經三次裁減,所有防汛已形同虛設。節省的餉銀移練新軍。宣統二年(1910)知縣單夢祥奉文設立縣巡警官1員,縣警10名,以代防汛。
左營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直隸嘉應州後,潮州鎮守專委左營官兵防守,設駐防游擊1員,隨防乾總1員,協防外委1員,分防把總1員(駐畲坑汛),分防外委1員(駐南華汛)。游擊、專防千總以下各兵一年一換。共有馬、步、戰、守兵丁305名,分駐店前汛把總1員,兵40名,乾隆十二年(1747),除抽回10名防守州城外,余移駐言嶺關(今豐順縣境)。同治五年(1866),設左營游擊1員,左哨外委乾總1員駐城內,右哨頭司把總1員駐畲坑汛,右哨外委把總1員駐城內,額外外委1員駐鬆口南華汛。共有馬、步、戰、守兵263名,除駐守城內195名外,餘部駐畲坑、水車、官塘、新塘、羅衣、張公渡、南華嶺等汛,各汛一般駐守5~10名,畲坑最多,駐25名。
巡防營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嘉應州保全團練總局改為巡防隊,兩年後又改為巡防營,至宣統三年(1911),巡防營有300餘官兵。
廣東都司長青、方耀部
鹹豐十年(1860)十月,廣東都司長青、方耀奉巡撫耆齡之命,率兵進駐平遠,圍攻平遠境內太平軍先鋒譚星部,經一個多月攻戰,於十二月初四攻克縣城。
閩浙總督左宗棠部
同治四年(1865)七月,閩浙總督左宗棠部由福建漳州進軍嘉應州,鎮壓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部。
同年6~9月,太平軍康王汪海洋率餘部9萬多人由大埔縣進駐鎮平、平遠縣。是年,左宗棠部率清軍幾十萬人分數路由福建至鎮平圍剿,9月30日攻占鎮平縣城。
以上兩部都是短期在梅駐軍,根據當時形勢隨駐隨撤。

古代兵役

一、世襲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軍戶、士家的子弟世代為兵。明代衛所所屬軍士,亦有世襲之制,其子孫世襲為兵。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刻《嘉應州志》載:“明洪武初,命諸將分軍於龍江等處,屯種荒田,遂推其法於天下,設衛所。其官多世襲,其軍士亦父子兄弟相繼。官率軍士守城、耕種、屯田。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程鄉縣守御千戶所設石扇、南口、梅塘屯田三所。有軍士336名,共屯種荒田六十七頃二十畝,將田分給兵員耕種,戰時出兵打仗,平時耕田種地。一丁在伍,全家編入兵籍,父在為丁,父亡子繼,兄終弟及,世代相襲,以兵為業。後繼續開墾十三頃四十一畝,通計三所屯田八十頃六十一畝八厘五絲,歲徵本色米一千三百六十二石四斗四升九合五勺,折色米六百九十一石二斗二升四合七勺五抄,每石折銀三錢,原給本所官旗月俸軍糧。”
清初,守御旗軍裁汰,程鄉屯田退佃於民,各軍士解散回籍。潮州衛之軍,原承屯田二十畝,照舊收租完課,亦不復充支月糧。而程鄉所仍有兼理屯務、掌印而設的守御千總一員,負責徵收屯糧丁銀,解充兵餉。
二、募兵制
募兵制以僱傭招收形式募集兵員。招募兵員以自願為原則,招募後多編為縣內駐防軍,應募者多屬失業遊民,編入冊籍的士兵,按例發給糧餉,遇戰士死亡或傷殘退役後,所缺員額隨時招募補充,這種士兵,實際上是職業性質的僱傭軍。明代,募兵制所招募之兵多為地方自衛之用。明萬曆年間(1573~1620),程鄉縣境除屯田三所外,朝廷無額設之兵,為保衛境內治安,由地方自籌兵餉,招募鄉兵百名,名為北營兵。明萬曆十四年(1586),興寧縣亦招募鄉兵300名,設定羅崗營。
清代募兵制措襲明制,後又為民國所用。民國16年(1927)後,自願應募者少,多是強行“抓兵”,補充兵員。

古代經濟概況

梅州歷史悠久,出土文物表明,在5000年前居住在梅州的古越族居民已進入文明時代。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後,特別是唐宋以後,由於中原戰亂和災荒,當地許多漢人南遷,先後落籍梅州。他們帶來了中原的科技文化和華夏精神,使梅州這片嶺南山區的經濟文化逐步發展。梅縣在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建大覺寺(今梅城西街);唐成通九年(868)建聖壽寺,後改名靈光寺;南漢大寶八年(965)在梅城東郊建修慧寺,鑄千佛塔等。大埔縣在宋末、元初就興起瓷器生產。五華縣的建築、打鐵業和石雕工藝,源遠流長。興寧縣傳統的四大手工業——布、扇、筆、墨,產品質優價廉,暢銷國內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平遠縣已開始煉鐵。在三百多年前,梅縣丙村黃姜坪四皇山和白渡,煤炭已開發利用。豐順縣開採礦石,迄今至少也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清代和民國時期,梅州以農業為主,工業、交通、商業貿易、金融、郵電通信、文化教育等各行各業亦有一定的發展。流經梅州的主要河流——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河匯合後成為韓江),對梅州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沿江集鎮形成、商品生產和集散起著重要的作用,使梅州成為閩粵贛邊區物資集散地和商品中轉地之一。
一、陶器
建國後,據省考古部門對梅州市古陶瓷的考查,證實古陶瓷文化遺存分布在韓江、大埔梅潭河和光德、桃源、楓朗、平原、高陂等地鄉村為多。1986年11月間,省博物館考古隊在楓朗鎮王蘭村金星面的山坡挖掘古代墓葬群遺址,共清理8座墓地,出土了一批陶罐、陶壺、陶瓶、陶盤和石錛、石刀、石簇等器物,經考證是屬新石器時代商朝的墓葬群遺址。從而揭示和證實產區大埔縣在夏商時代已開始製作陶器。
二、瓷器
梅州市陶瓷製作,據考查,主產區大埔各鄉鎮陶瓷產區多以“碗”字或“窯”字作地名。如高陂鎮的陶溪、上窯、下窯、井背窯、青碗窯、茶陽的碗窯,三河的碗窯口,余里村窯,西河的碗窯仔里,桃源的上窯,湖寮的板坑窯,安樂的碗窯等等。這些都是先人建窯製作陶瓷的見證。
1961年8月和1972年5月及1982年間,廣東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先後對大埔縣重點地區古窯址作了調查。據考古部門對古窯址初步考證,大埔陶瓷業在宋、元代已屬興盛時期,迄今至少已有700多年歷史。 

城區建設

明清時期城區建設
古城建設,具有明顯的防禦功能,為禦敵入侵,縣署均築有城垣
皇佑四年(1052),古梅州首築土城,城周長450.3丈。
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置程鄉縣,縣令樊思明遷城西舊址為程鄉縣治所。洪武十八年(1385),程鄉邑人葉文保捐資建築城西磚砌城牆,是梅州以青磚砌築城牆之始。
弘治八年(1495)和嘉靖十六年(1537),程鄉縣兩次大水,沖崩城牆150丈和12餘丈,通判郭偉和知縣林潭、戴光主持修復。
清康熙十年(1671),程鄉縣令王仕雲修城,辟新南門,城垣周長985丈,高3.6丈,厚2丈。越7年,城東南被水沖崩百米,知縣王仕雲、王吉人相繼修築。城周長3283米,高8.7米,厚6.7米。辟東、西、南(上南、下南)、北5門,四向皆築樓,樓上有12尊鐵炮位。
雍正十三年(1735),建嘉應州城,城上四隅設敵樓4個,窩鋪16個,女兒牆985丈,外為濠,繞東、北、西三面578丈,深1丈余,闊3丈。
道光二十九年(1849),嘉應州城上敵樓、雉堞均倒塌,周圍城牆亦多崩裂,經知州文晟發諭捐修,並疏西南門外河,重修南門外觀瀾亭,捐資買宇兩間,改建公所。
光緒十四年(1888),嘉應州北城被水沖壞,由知州金桂馨發諭捐修城之東北角奪錦樓。
從南漢大寶八年(965)至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的938年間,除建城池、設州署、縣衙外、還建有修慧寺、鑄千佛塔、辟梅城書院(後改元城書院)、築孔子廟(內設文廟、明倫堂學府),修社稷壇,設東門外較場,創東山書院,改嘉應城內雙忠書院為培風書院,建黃塘橋和德濟醫院,辦官立東山師範學堂。城內有寺、廟、院、壇、場、堂等祠宇85所,店宇則多建在城外,城內面積0.75平方公里。至清末,城內有街3條,路3條,巷11條。

人口民族

今梅州市屬各縣,在晉代以前先後有百越,畲瑤聚居,晉以後,因戰爭和社會動亂的影響,中原地區人民逐漸展轉南遷到此定居,與畲瑤雜住。唐宋之際,客主戶口分列,以後融為一體。
隋代,人口稀少的興寧(轄今興寧、五華)、程鄉(轄今梅縣、梅江區、平遠、蕉嶺縣)、萬川(轄今大埔)等縣分屬龍川郡、義安郡,兩郡面積為52874平方公里,有7020戶,每平方公里平均0.13戶。
唐代,梅州各縣(分屬潮州、循州)共有13945戶,每平方公里平均0.26戶。其中程鄉縣約5500平方公里,1800戶,每平方公里0.33戶。據《大平寰宇記》載:唐開元年間(713~741),梅縣有1577戶,其中主戶1210戶,客戶367戶。客戶多數是來自中原的漢人。
宋初,已設定梅州,今梅州各縣分屬潮、循、梅三州。由於客戶的遷入,土地得到開發,人口也隨之繁衍增多,三州已有134266戶,每平方公里平均2.54戶,其中程鄉縣在宋熙寧八年(1075)增至12372戶(其中主戶5824戶,客戶6548戶),每平方公里2.25戶。元初,閩、粵、贛義民抗元,程鄉縣畲族首領陳滿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在梅塘(今梅縣畲坑上墩一帶)率眾起義抗元,遭元招討使陳梅的屠殺,畲族人銳減,少數倖存者改族改姓,畲瑤兩族逐步與漢族客家人融合。清代以後《程鄉縣誌》已沒有主、客戶記載。
元末,梅、循、潮等地義民抗元,閩、粵、贛交界地,成為輾轉攻守的戰場,居民死亡極眾,余則逃難流竄,故梅、循、潮人口銳減。循州從宋代47192戶減為1658戶,程鄉縣從宋代12372戶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減為1686戶。
明代,由於駐守廣東的元將何貞降明,梅州各地未受戰禍,明初又施行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政策,使流散四周的人逐步回歸,原住閩、贛邊區的客家人又不斷遷入,梅州人口猛增,尤以客家人為最。其中:程鄉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1686戶6989人,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增至38366人,141年增加4.49倍,年均遞增12.15‰。興寧縣明洪武二十四年,有人口2626口,到崇禎五年(1632)增至6064口,241年增加1.53倍,年均遞增3.48‰。五華縣明洪武二十四年3202丁口,到正德七年(1512)增至11299丁口,121年增加2.53倍,年均遞增7.70‰。大埔縣由明嘉靖五年36785人,到嘉靖三十一年增為41890人,26年增長13.88%,年均遞增5‰。
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及饑荒,興梅人口又銳減。據各縣舊志記載:梅縣從明嘉靖十一年(1532)38366人(含平遠、蕉嶺),至清順治八年(1651),減為15764人(不含平遠,蕉嶺)。大埔縣明崇禎五年(1632)有41042人,至清康熙元年(1662)減為15012人,30年減少63.42%。五華縣明嘉靖元年有9203丁口,至清康熙二十五年,減為6460丁口,164年間減少29.81%。
清代中期,社會較為穩定,梅州有外地客家人遷入,人口迅速增長。嘉慶二十三年(1818)嘉應五屬總人口有725612人,其中梅縣150273人,興寧262316人,五華213545人,平遠、蕉嶺99478人。當時潮州屬大埔縣嘉慶七年102197人,豐順縣嘉慶二十三年61080人。即現梅州7縣在嘉慶七年至二十五年(1802~1820)期間共有888889人。每平方公里平均56.13人。
清代至民國,梅州各縣人口增長狀況:梅縣由順治八年(1651)15764人,到清末(約1910年)增至30萬人,259年間增長18.03倍,淨增284236人,年均遞增11.44‰;大埔縣由康熙元年(1662)15012人,到嘉慶七年(1802)增到102197人,140年間增長5.81倍,淨增87185人,年均遞增13.7‰;平遠縣由順治八年,2291人,到嘉慶二十四年(1819)增至9478人,168年間增長3.27倍,淨增7259人,年均遞增8.68‰;鎮平縣由明崇禎六年(1633)2144人,到民國2年(1913)增至76763人,280年間增長34.8倍,淨增74619人,年均遞增12.86‰;豐順縣由乾隆六年(1741)72054人,到宣統一年(1909)增至240000人,168年增長2.33倍,淨增167946人,年均遞增7.19‰;五華縣由清嘉慶二十三年213545人,至民國20年增至356638人,113年間增長67.01%,年均遞增4.55‰。
清代及清以前梅州各縣人口表
表3—1
縣別
朝代年號
公元
戶數
人(丁)口數
備註
梅縣
唐開元年間
713~741
1577主戶1210客戶367
《太平寰宇記》
梅縣
宋熙寧八年
1075
12372主戶5824客戶6548
《元豐九域志》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1686
6989人
清光緒《嘉應州志》
明正德七年
1512
2952
26201人
同上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3099
38366人
同上
明崇禎八年
1635
1817
19647人
同上
清順治八年
1651
1824
15764人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150273人
同上
清末
1911
30餘萬人
民國《梅縣概況》
興寧縣
元末
1368
1697
明正德《興寧縣誌》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722
2626口
同上
明正德七年
1512
1216
6214口
同上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1033
4181口
明崇禎《興寧縣誌》
明崇禎五年
1632
1890
6064口
同上
清順治元年
1644
1813丁
清鹹豐《興寧縣誌》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2091丁
同上
清雍正元年
1723
2113丁
同上
清乾隆元年
1736
2183丁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262316口
《廣東通志》
五華縣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868
3202丁口
新《五華縣誌》
明正德七年
1512
11299丁口
同上
明嘉靖元年
1522
1709
9203丁口
同上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1639
6450丁口
同上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213545人
同上
大埔縣
明嘉靖十一年
1532
4819
38558口
清順治《潮州府志》
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
5216
41870口
同上
明萬曆二十年
1593
5232
41835口
清順治《大埔縣誌》
明萬曆四十年
1613
5244
41810口
同上
明崇楨五年
1632
5021
41042口
同上
清順治元年
1644
5024
15012口
清嘉慶《大埔縣誌》
清康熙四十年
1701
15016口
同上
清雍正四年
1726
15024口
同上
清嘉慶七年
1802
102197口
同上
豐順縣
清乾隆六年
1741
10123
72054人
清乾隆《豐順縣誌》
清嘉慶二十三年
1818
61080人
清《廣東通志》
清宣統元年
1908
50000
240000人
民國《豐順縣誌》
平遠縣
清順治八年
1651
2291人
新《平遠縣誌》
蕉嶺縣
明崇禎六年
1633
285
2144
新《蕉嶺縣誌》

政府機構設定

據《光緒嘉應州志》載,唐代有縣令1人,余無考;南漢有縣令1人,余無考;宋代任梅州知州37人,縣令7人;元代任梅州知州11人,縣尹2人;明代任程鄉縣知縣61人;清代任程鄉縣知縣21人,嘉應州知州85人,知府3人。
宋朝改稱梅州,州衙署設有知軍州事(簡稱知州,為一州的行政長官)、通判(與知州共同處理政務,並監察官吏)、僉書判官廳公事(簡稱僉判,為佐理公事的官員)、推官(掌管司法事務)、司戶參軍(簡稱司戶,主管戶籍、賦稅、倉庫、交納)、司法參軍(簡稱司法,主管議法、斷刑、獄事)、教授(掌管學校訓導、課試等事)、學錄(州學校學官,協助教授教育所屬生員)、學正(學官,掌教育所屬生員)。另外,設巡檢司,有巡檢1人。
元初,梅州為“路”。路依戶籍多少分上、中、下三等,梅州為下路。路設總管府。至元二十年(1283)規定,下路總管府設從三品達魯花赤總管各1人,同知1人,判官1人。達魯花赤掌印信,統管一州,由蒙古族人擔任;總管共管一州,兼勸農事,由漢族人擔任;同知為佐官,由回族人擔任。至元二十三年增設推官1人、經歷1人、知事1人、照磨兼承發架閣1人、譯史1人、通事1人、儒學教授1人、學正1人、學錄1人。後來,梅州又改“路”為州,仍屬下州。下州衙署設從五品達魯花赤、知州各1人,正七品同知1人、正八品判官兼捕盜1人、參佐官吏目1人、學正1人。此外,設巡檢司,有九品巡檢1人;設梅州驛,有驛丞
清代,嘉應州州署設知州1人,吏目1人,學正1人,知縣4人(長樂、興寧、平遠、鎮平各1人),教諭2人(興寧、長樂各1人),訓導4人(各縣1人),典史4人(各縣1人);設太平鄉、豐順鄉、十二都、十三都、水口、壩頭6個巡檢司,有巡檢6人。乾隆四年(1739),嘉應州州署添設州同知,駐鬆口,同治六年(1867)移至松源。嘉應州還曾設有程江驛(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撤銷)、欖潭驛(康熙六年撤銷),武寧驛(康熙八年撤銷),各驛有驛丞。
知州,掌一州政令;同知、吏目輔助知州,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清軍、撫苗、水利等事務;學正為州儒學官職,負責全州教育事務。
光緒三十一年(1905),嘉應州開辦警察,設巡警事務所,置所長1人。是年,清廷廢科舉、興學校,嘉應州開設學務公所。次年,撤銷學務公所,成立勸學公所,為地方教育行政機關。
歷朝知州(府)名錄 
宋朝知州
王 式 廣東曲江人,進士,景祐五年(1038)三月至七月任。
許仕連 籍貫、任年無考。
陳希伋 廣東揭陽人,進士,元祐年間(1086~1094)任。
沈同之 建炎四年(1130)在任。
丘致中 建炎四年到任。
劉安雅 紹興年間(1131~1162)任。
方漸 福建莆田人,進士,紹興年間任。
柯宋英 福建泉州人,進士,紹興年間任。
陳王猷 紹興年間任。
陳自修 紹興年間任。
楊承祖 紹興年間任。
陳康延 廣東番禺人,進士,紹興年間任。
鄧 酢 廣東始興人,紹興年間任。
黃 德 乾道年間(1165~1173)任。
孟 鏄 淳熙年間(1174~1189)任。
游 庾 淳熙年間任。
黃 福建邵武人,淳熙年間任。
劉 煥 慶元年間(1195~1200)任。
陳 模 福建永春人,進士,慶元年間任。
余克濟 福建安溪人,進士,慶元年間任。
留 丙 福建泉州人,嘉泰年間(1201~1204)任。
丘知剛 嘉泰年間任。
姚 筠 福建三山(福州市別稱)人,開禧年間(1205~1207)任。
顏 槦 福建永春人,進士,開禧年間任。
顏 質 嘉定年間(1208~1224)任。
鄭至果 福建晉江人,進士,嘉定年間任。
葉敷榮 紹定三年(1230)到任。
李鑒  福建寧德人,淳年間(1241~1252)任。
楊應己 淳祐年間任。
賈 全 寶祐元年(1253)到任。
林之望 開慶元年(1259)到任。
蒲壽晟 福建泉州人,鹹淳七年(1271)到任。
湯執中 德祐元年(1275)到任。
毛 煥 廣西富州人,德祐年間(1275~1276)任。
蒙 甄 廣東番禺人,進士,任年無考。
劉 藻 嶺南人,任年無考。
滕元發 王象之《輿地紀勝》有載。
元朝達魯花赤、知州
錢榮之 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1277)正月到任知州。
罕察馬 大德元年(1297)到任達魯花赤。
吳 越 至大三年(1310)到任知州(下同)。
李 貴 延祐七年(1320)到任。
徐 震 泰定三年(1326)到任。
馮惟吉 天曆元年(1328)到任。
咬 住 至順年間(1330~1333)任達魯花赤(下同)。
安 童 至順年間任。
忻 都 至順年間任。
郭 義 至順三年(1332)到任知州(下同)。
黃 圭 至正二十六年(1366)到任。
孔 圭 元末至明洪武二年(1369)任。
清朝知州、知府
王元樞 山東濟寧縣人,貢生,雍正十一年(1733)任知州(下同)。
李匡然 江西南昌人,進士,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三年(1734~1738)任。
李懷智 漢軍鑲黃旗人,乾隆六年(1741)到任。
林 寅 福建永春縣人,舉人,乾隆六年到任。
於 霈 四川閬中縣人,舉人,乾隆七年(1742)到任。
王者黼 安徽天長縣人,廩生,乾隆九年(1744)到任。
董承焻 江蘇武進縣人,乾隆十一年(1746)到任。
吳延元 漢軍正黃旗人,乾隆十二年(1747)到任。
王之正 通州(今北京市)人,舉人,乾隆十三年(1748)到任。
印光任 上海寶山縣人,廩生,乾隆十五年(1750)到任。
周懷濟 江蘇溧陽縣人,進士,乾隆十五年到任。
吳  乾隆十六年(1751)到任。
邱炳岩 乾隆十八年(1753)在任。
毛維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任。
詹 昌 江西崇義縣人,進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任。
繆廷機 正白旗人,舉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到任。
陳文焯 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任。
蔣龍昌 江蘇陽湖(今武進縣)人,貢生,乾隆二十七年(1762)到任。
周懷濟 乾隆三十三年(1768)再任。
陳景塤 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任。
蔣龍昌 乾隆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771~1772)再任。
曾 萼 乾隆三十九至四十年(1774~1775)任。
通 恩 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任。
戴求仁 宛平(今北京市)人,進士,乾隆四十五年(1780)到任。
趙 康 同官(今陝西銅川市)人,貢生,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八年(1778~1783)任。
韓 義 浙江會稽(今紹興縣)人,舉人,乾隆四十八每到任。
傅 巽 乾隆四十九至五十年(1784~1785)任。
戴求仁 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四年(1786~1789)再任。
郭廷筠 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任。
李戴春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八年(1792~1793)任。
彭人傑 江西廬陵(今吉安縣)人,監生,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邱桂山 乾隆六十年(1795)到任。
王 淦 嘉慶元年(1796)在任。
丁兆凱 嘉慶三年(1798)在任。
丁如玉 嘉慶四年(1799)在任。
嵇成閒 嘉慶六年(1801)在任。
吳敬權 嘉慶七至十年(1802~1805)在任。
李秉忠 嘉慶十二年(1807)在任。
王 沖 嘉慶十三年(1808)任知府(下同)。
普 (軼名)嘉慶十四年(1809)在任。
周 理 河南人,嘉慶十四年到任。
謝 濤 順天(今北京大興縣)人,嘉慶十七年(1812)到任知州(下同)。
吉 壽 鑲白旗蒲州人,嘉慶十八年(1813)到任。
劉廷楠 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人,進士,嘉慶十九至二十年(1814~1815)任。
戴錫綸 嘉慶二十二年(1817)在任。
劉廷楠 嘉慶二十三年(1818)再任。
朱廷桂 嘉慶二十五年(1820)在任。
田文燾 河南固始人,舉人,道光元年(1821)到任,在任三年。
徐淮清 道光四年(1824)到任。
金錫鬯 浙江桐鄉人,舉人,道光六年(1826)到任,在任四年。
胡承光 道光十年(1830)在任,在任三年。
金錫鬯 道光十三年(1833)再任,在任三年。
韓鳳修 浙江蕭山人,進士,道光十六年(1836)在任。
吳思樹 道光十八年(1838)在任。
易長華 道光十九年(1839)在任。
汪元炳 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任。
倪 灃 浙江長興人,副貢,道光二十二年(1842)到任。
汪元丙 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任。
吳 均 浙江錢塘人,舉人,道光二十三年到任。
梁星源 陝西峽山人,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到任。
春 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任。
余士瑮 安徽鳳台人,進士,道光二十六年到任。
張應庚 道光二十六年(1848)到任。
文 晟 江西萍鄉人,舉人,道光二十八年至鹹豐五年(1848~1855)任。
顧 駿 順天宛平(今北京豐臺)人,進士,鹹豐五年三月至五月任。
貼臨藻 山西應州人,拔貢,鹹豐五年五月至八月代理。
王淳修 順天(今北京市)大興人,鹹豐五年八月到八年(1858)二月任。
張邦泰 江西泰和人,舉人,鹹豐八年二月至四月代理。
陳 昂 浙江義烏人,進士,鹹豐八年四月至六月任。
文 晟 鹹豐八年六月到九年(1859)二月再任。
汪 政 順天(今北京市)大興人,監生,鹹豐九年二月至十月任。
薩 保 內蒙古鑲黃旗人,舉人,鹹豐九年十月至同治三年(1864)八月任。
程培霖 安徽婺源人,舉人,同治三年八月至五年(1866)二月任。
楊有成 江蘇江寧人,吏員,同治五年二月至十月任。
周士俊 甘肅蘭州皋蘭人,進士,同治五年十月至七年(1868)二月任。
彭翰孫 江蘇長州(今屬蘇州市)人,副貢,同治七年二月至九年(1870)三月任。
張觀美 浙江建德人,副貢,同治九年三月至十年(1871)八月任。
嚴家疇 江蘇吳縣人,蔭生,同治十年八月至十一年(1872)十一月任。
張日銜 浙江仁和(今屬杭州市)人,進士,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至十二年(1873)六月任。
徐殿蘭 浙江武康(今屬德清)人,監生,同治十二年六月至七月護理。
張鶴齡 安徽桐城縣人,監生,同治十二年七月至十三年(1874)十一月任。
周士俊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至光緒三年(1877)二月再任。
李敦厚 四川樂山人,副貢,光緒三年二月至四年(1878)十月任。
嚴家疇 光緒四年十月至五年(1879)十一月再任。
姚克浚 浙江仁和(今屬杭州市)人。舉人,光緒五年十一月至八年(1882年)四月任。
陳善圻 湖南郴州人,副貢,光緒八年四月至十年(1884)七月任。
姚克浚 光緒十年七月至十三年(1887)三月再任。
金桂馨 江西高安縣人,進士,光緒十三年三月至十四年(1888)十月任。
劉清泰 山東濟寧人,監生,光緒十四年十月至十六年(1890)二月任。
吳宗焯 湖北鐘祥縣人,增貢生,光緒十六年二月至十九年(1893)十一月任。
蔣鳴慶
沈麟書
吳國章
關廣槐
周經櫆
李慶榮
鄒增祐 (以上7任知州,籍貫、任期不詳)
陳壽璚 福建人,宣統間(1909~1911)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