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調

南曲十三種樂調的合稱。南曲曲牌分屬仙呂宮、羽調、黃鐘宮、商調、正宮、大石調、中呂宮、般涉調、道宮、南呂宮、越調、小石調、雙調十三個宮調。其中有九個宮調為戲曲常用。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九宮十三調,南曲之門戶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三調
  • 外文名:13 the
  • 含義:南曲十三種樂調的合稱
  • 代表:《閒情偶寄·詞曲》
十三調-簡介,出處,過程,戲劇名詞,

十三調-簡介

出處

明人南曲九宮十三調的說法最初來自沈璟,他把自己曲譜的名字就定為《南九宮十三調曲譜》。但實際上南曲沒有9宮13調,這個名稱的成立有一個過程。

過程

根據明人王驥德《曲律》的介紹,明嘉靖年間白氏家藏有《十三調南曲音節譜》一部,陳氏家藏有《九宮詞譜》一部,這是兩個不同的本子。前者較早,實際上是15宮調,其十五宮調的設定,除去商黃調為犯宮不算,比《中原音韻》里多出羽調、道宮調、高平調,但比宋金少了歇指調,又按照慢詞、近詞分類,大約是反映元代南曲宮調情況的本子。後者較晚,五宮四調是南曲經過北九宮的規範以後形成,要晚到明代了。沈璟將二者合在一起,又不註明名稱來源,就給後人帶來一個麻煩,只好附會解說,清王奕清編《欽定曲譜》凡例即一例。其實王驥德《曲律》對此交待得很清楚。明末徐於室、鈕少雅編《南曲九宮正始》,又附會其說,說是得到元天曆年間的《九宮十三調曲譜》,據以編纂。鈕為了提高自己曲譜的地位,就附會什麼漢唐古譜和所謂元《九宮十三調曲譜》,反而為曲譜發展脈絡製造了不少迷霧。根據宮調蛻變規律,元代絕無通行二十二宮調之理,把九宮十三調相加明顯來自沈璟。但引起人們長期尋找元代的《九宮十三調曲譜》,終無結果。鈕少雅所說《十三調譜》與沈璟的十三調也不一樣,大約他見到的是另外一個十三調,二者也有些時代差異。總之都是元譜,說明元代南曲宮調正在變化中。

戲劇名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