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南曲

長陽南曲俗稱南曲,絲弦班。流傳於長陽、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及宜昌等地,其中以長陽資丘鎮最為盛行,約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唱腔分“南曲”與“北調”兩類。“南曲”是長陽南曲的主要腔類,“北調”僅存“寄生”一支曲牌。傳統的南曲以休閒、自娛為主,演唱形式為坐唱。民間有“竹林七賢”等琴社組織。演唱時,不化妝、無表演,演唱者自彈三弦伴奏。建國後,長陽南曲增加了樂隊及表演,已成為一種民眾性的文藝活動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陽南曲
  • 俗稱:南曲,絲弦班
  • 流傳地區:長陽、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及宜昌等
  • 伴奏:三弦(主弦)、二胡、琵琶等
曲種簡介,歷史溯源,分布地區,主要曲牌,傳統曲目,流行情況,藝術特點,表演形式,劇目題材,發展現狀,列入非遺,

曲種簡介

湖北曲種。原名“南曲”或“絲弦”,1962年改為現名。主要流行於湖北省西南部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一帶,其中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資丘鎮最為盛行。長陽南曲和湖北小曲一樣均與明清時代的南北俗曲及民間歌曲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曲調從江浙一帶以及漢口、沙市、宜昌等地流入長陽山區,長期與外界隔絕,因而仍然保留著原貌。過去,沒有專業藝人,只作為一種業餘娛樂形式,在節日、嫁娶、壽誕等喜慶日子由藝友們相聚彈唱。多為自彈自唱的坐唱形式,也有二、三人的對唱。其後又出現了立唱、表演唱形式,演員持板而唱,在以唱為主的同時增加了散白、韻白。伴奏有三弦(主弦)、二胡、琵琶、揚琴、中胡等絲弦樂器。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歷史溯源

“長陽南曲”是湖北省地方小曲中一個較為古老的曲種,原本叫“南曲”,主要流傳於鄂西南山區的長陽、五峰兩縣境內,其間,宜昌、沙市也有個別人能夠演唱個別曲目。早在上一個世紀的1962年,省、地、縣文化主管部門組織人員,深入山鄉,走訪藝人,率先對其進行了有系統的挖掘和整理,繼而將其搬上舞台演出,並因此而定名為“長陽南曲”。是時,演出效果之佳,以至曲驚四座,人們道是,雞窩裡飛出一隻金鳳凰。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南曲”又俗叫“絲弦”,其源祖述於元曲特別是明清的俗曲。早在元季,中國的戲曲即已得到蓬勃發展,同時,戲曲的聲腔更在豐富和創新中形成為四大派系,這就是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和崑山腔。在這四大腔系中,崑山腔尤其以圓潤舒緩,婉轉輕柔著稱,據明人徐渭《南詞敘錄》記載:它的表演極講求“轉喉押調”、“字正腔圓”,由此聽起來更顯得“流麗悠遠”,特具一種“盪人”的魅力。同時,明清俗曲及其崑山腔中的眾多曲牌如[寄生草]、[銀紐(絞)絲]、[哭皇天]、[西江月]、[疊斷橋]、[清江引]、[西腔]、[剪剪花]、[滿江紅]、[疊落金錢]等等,也均為“長陽南曲”唱腔的曲目所在。由這些特點看,長陽南曲與崑山腔的南詞當有著某種淵源上的關係。
南曲傳入長陽的時間,據田野採風,藝人口傳,大約是在清代中葉的雍正、乾隆年間,距今約200餘年的歷史。其開山祖師名叫龔復讓(音),由龔復讓而下,迄今藝人們大致可數六代,由於南曲長期紮根土家山寨,經過土家族藝人為主體長期演唱實踐,已成為地地道道的“土化”藝術,充分反映了巴里郢腔的土家風情,深得長陽土家族人民的喜愛。

分布地區

長陽南曲亦稱“絲弦”,是鄂西地方小曲中較古老的曲種之一。它主要流布在鄂西長陽和五峰兩縣,而以長陽資丘鎮為最盛,1962年被定為長陽南曲。對南曲的產生髮展及來源,目前尚無系統的考索。僅從南曲藝人所傳遺物及已知師承關係來考究,可以認定至遲在清雍、乾之際就已傳唱,約有二百多年歷史。據其曲牌名稱、部分伴奏樂器和某些曲目考察,顯然與明清俗曲有著淵源關係。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以長陽資丘為中心,北至樂園,西至枝柘坪、傅家堰,南至五峰,東至都鎮灣,是南曲集中傳唱區,素稱“南曲之鄉”。逢年過節、娶媳嫁女、誕子祝壽,以及勞動之餘,冬夏之夕,人們相邀聚會,你彈我唱,拍板幫腔,自演自樂,世代相傳。
絕大多數南曲藝人是土家族人,他們一般十二三歲開始學彈三弦,演唱啟蒙曲段《春去夏來》,藝人們稱為南曲的“三字經”。南曲的演唱幾乎全部口傳心記,間或有手抄唱詞及工尺譜本留傳民間。南曲無專業藝人,演唱南曲的有農民、手工藝人,也有商人、醫生、教師和算命卜者巫師等,或獨唱獨樂,或群邀共歡,所謂“閒時簡板邀明月,醉後漁翁唱夕陽”,真正是大眾化民族化的民眾文藝。

主要曲牌

南曲的主要曲牌有“南曲頭”、“垛子”、“等板”、“渭腔”、“南曲尾”等;與南曲曲牌相聯綴的其他曲牌有“浪板”、“馬蹄頭”、“香爐尾”、“悲腔”、“滿江紅”、“疊斷橋”、“清江引”等。傳統的聯綴體代表性曲目有《昭君和番》、《掃松》、《秋江》;單曲體曲目多為詠物寄懷的小品,如((舂》、《夏》、《秋》、《冬》等等;北調曲目有《悲秋》、《佳人怨》;新編曲目有《一把三弦》等。唱腔曲牌約30餘支,絲弦演奏曲牌約10餘支。唱腔曲牌分為“南曲”和“北調”兩種腔系,其中除〔寄生調〕為北調腔系外,其他均為南曲腔系。南曲腔系又分為“板腔化曲牌”、“單曲牌”、“小調曲牌”三類。長陽南曲的曲體音樂是以有板式變化體的曲牌聯套體為主。此外還有一種單曲體,常以〔寄生調〕一曲反覆演唱到底。南曲的基本格式為:〔南曲頭〕→〔垛子〕→〔上下句〕→〔數板〕(或其他曲牌)→〔南曲尾〕。也有以〔馬蹄頭〕開始,以〔清江引〕或〔香爐尾〕結束的。整個音樂運用一板三眼和無眼板(即一字板)兩種節拍。在板(雲板)的用法上,凡屬一板三眼板式的曲牌,均採取“一板三響”(或稱“三園板”)的打法,顯示出長陽南曲的獨特風格。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傳統曲目

長陽南曲的傳統曲目約 400餘個,大多是短篇書目。有描述歷史故事的《三國英雄》、《長坂救主》、《孔明祭風》;有富於生活情趣的《數燈》、《皮金頂燈》;有說唱愛情故事的《紅娘遞柬》、《趕潘》;有寫景抒情的《春去夏來》、《悲秋》等。反映現代生活的曲目有《一把三弦》、《歌鄉婚禮》、《夜闖龍虎灘》等。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長陽深山藏寶,南曲即為一珍,素被稱為“長陽文化三件寶”(山歌、南曲、跳喪舞)之一。它以流麗婉轉、抒情蕩氣和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及鮮明的地方風格,在我國的曲壇享有盛譽,被譽為“郁香的山花”。

流行情況

長陽縣西120華里的資丘,當時是清江木船航運的終點,也是長陽、五峰、巴東、鶴峰等貨物的集散地,外地先後有六個省的人來此做生意,資丘是長陽南曲流傳的集中地區。由資丘上傳入桃山、漁峽口、樂園以及與五峯縣相通的天池河畔,下傳至都鎮、縣城等地。都鎮灣余氏族譜(清·鹹豐)中還繪刻有一副唱南曲的畫面,名《全家樂圖》。此外,宜昌也有南曲藝人,但宜昌的南曲多與“漢灘小曲”相結合,而長陽、五峰的南曲,則是一脈相承。到一九六O年,縣城、都鎮灣的南曲己失傳,唯資丘、桃山、漁峽口尚有南曲藝人八十多位,喜事場中,工作之餘仍唱南曲。一九六二年進行系統挖掘以後,縣文工團先後創作演出《一把三弦》、《七葉一枝花》、《夜聞龍虎灘》、《女雙刀》等新段子,多次出席省、中央文藝匯演,受到城鄉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央、省電台先後播送。長陽南曲己紮根在人民心目中,許多業餘宣傳隊也演唱長陽南曲。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藝術特點

長陽南曲以坐唱為主,自彈自唱,詞曲豐富,唱腔優美,原無專業藝人,無表演,少道白,樂器伴奏,三弦雲板必不可少,還有橫笛,小釵和迎鑼。板式為三眼一板,解放前婦女識字的少,因而婦女唱南曲者亦少。長陽南曲詞句文雅,絕大部分段子以四字句開頭,兩個四字句,貫於兩個七字句,成為完整的“南曲頭”,或以五、七言定場詩開頭。從傳統段子看,每個曲牌的文字都有其固定的格律,如“湖腔”中的數板部分,句式長短不齊,唱起來格外活潑動聽。“垛子”的文字則以四字句為宜,也有少數是七字句的,傳統段子多為聯曲體,其骨幹曲牌有“南曲頭”、“垛子”、“數板”、“南曲尾”等,此外還有許多鋪助曲牌。如“銀扭絲”、“疊斷橋”、”疊落金錢]、“清江引”、“馬蹄頭”等等。聯曲的規律是“南曲頭”、“垛子”、“等板”,其他鋪助曲牌“南曲尾”。長陽南曲的唱腔分兩大系,即南曲、北調(又名寄生調),北調是單曲體,其段子沒有故事情節,多為懷念抒情。後來,在藝術實踐中,吸收了一些長陽民歌,增加了道白,長陽南曲的唱腔曲牌更為豐富,表現力更強,觀眾更是喜聞樂聽。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南曲演唱時有一人彈唱的,有二人對唱或多人齊唱的。也有一人彈奏,另一人擊板按拍而唱的。有時,一人擊板,幾把三弦同奏共唱。或在伴奏中加進二胡等類弦樂,只拉不唱,而在拖腔處給予幫腔,已受到高腔戲曲的影響,繁複鬧熱,是自彈自唱衍化發展的高級形態。長陽南曲屬於文雅一路,故南曲藝人向被視為“高人雅士”,頗受尊敬,待若上賓。民間流傳“南曲三不唱:夜不靜不唱,有風聲不唱,喪事不唱”,很有點高雅自重的派頭。

表演形式

南曲唱詞常採用主體抒情式,也多有鋪敘人物故事的描述體。一般文靜優雅,但不難懂,可謂雅俗共賞。例如《秋》一段云: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梧桐葉落,正是新秋,金風一起暑氣收,惹動離人思鄉愁。白雲風動,推出峰頭;四鄰生肅,雁過南樓。海棠帶露多嬌美,架上芙蓉亂點頭,香風陣陣飄桂蕊,籬邊黃菊笑悠悠,鴻雁帶露翅皆白,霜打梧桐葉轉愁。
這些唱段比之鄉間歌要雅麗,較之元明散曲要淺俗,一抹秋天的淡愁,引來長串的景物排比,帶來一種優美雅靜的氛圍,平和協調的意境。平俗,但是很美。
“七句半”則較講究,比如《春》:
春景悠悠,春燕繞春樓。春風吹拂春楊柳。春水池邊臥春牛。遊春人兒飲春酒。思春佳人動春愁。叫春香你與我高卷春簾,同上春樓。
幾乎每一句要嵌進兩個“春”字,藏頭、居中,使人聯想到元曲家貫雲石的(清江引)《立春》:五句曲文,“藏頭”是金、木、水、火、土,嵌中是五個“春”字,非精心結構不能至此。這種曲子,很可能源自前代散曲之類,因行文曲麗,配上南曲,是頗吸引人的。
長陽南曲
另一類系通俗風格的曲文,如《皮金頂燈》,當是鄉間小調,用口語白話敘事摹態,別具情味。文寫怕老婆的皮金,回家晚了,受到責罰,頂著燈盞跪在踏板上。面對呼呼大睡的老婆,從一更天哀嘆到三更天。茲舉其三更時追憶新婚時的一段:
聽譙樓,冬冬冬,鼓打三更。想起當時做媒的,不該結下這門親。選定良辰下聘禮,擇定吉日去迎親。前打燈籠火把,後吹喇叭嗩吶,離了我家,去到她家。岳父岳母把話答,她說道:我的女兒膽大,自幼不怕爸媽,你娶將回去休要婆婆喳喳。那時節,岳父岳母的話,全然不聽他。娶得新人上了轎,前打燈籠火把,後吹喇叭嗩吶。離了她家,來到我家,攔下車馬,先拜天地,後拜爹媽。二人吃了交杯茶,紅羅帳里來坐下。喜她,愛她,偷眼看她。咔嚓!挨了兩個嘴巴……
這段唱詞,幽默詼諧,活潑風趣,描寫緊湊細膩,富於生活氣息。像這類段子,給人另一種美感享受,無序的歡快,紛紜的揶揄調謔,賞心樂事,莫此為甚,具有更多的娛樂價值。

劇目題材

南曲劇目題材廣泛,多從前代歷史、文學和戲曲中截取而來。如取於《三國》的有《長坂救主》、《關公辭曹》、《孔明拜燈》等,取自《水滸》的有《打漁殺家》、《武松殺嫂》、《宋江殺惜》等,還有取於《西廂記》、《玉簪記》、《琵琶記》、《荊釵記》、 《白蛇傳》 、《東周列國志》之中的故事演唱,也有取材於民間傳說故事以及詠物抒懷、人際應酬的小段落如《賀新婚》、《八仙慶壽》、《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逐漸形成傳統曲目。南曲多系短章,尚未見到中篇和長篇。一曲大多五十句左右,較長的如《趕潘》、《永樂觀燈》等也只二百句上下。最短的是“七句半”。唱詞講究工整,七字句為主格,不同曲牌有不同唱詞格式,這與宋詞元曲是相近的。
長陽南曲長陽南曲

發展現狀

2008年4月11日至14日,由湖北省宜昌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三峽大學、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首屆長陽南曲學術研討會在“全國文化先進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舉行。這是長陽南曲今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舉辦的首次全省範圍的學術研討會。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曲藝家協會、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湖北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長江大學、武漢音樂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學者和教授約80餘人參加這次長陽南曲論壇。
長陽縣自2007年5月起就在積極籌備首屆“長陽南曲學術研討會”,共收到57位專家、學者提交的論文59篇約40萬餘字,其中51篇入選“首屆長陽南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涉及長陽南曲的淵源、沿革,長陽南曲與其他戲曲的關係,長陽南曲的傳承和保護等20多個方面。

列入非遺

長陽南曲是湖北地方曲藝中比較古老的一種曲種,其唱詞文雅、唱腔優美,其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和鮮明的地方風格,在曲藝界被譽為“郁香的山花”,是土漢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一朵藝術奇葩。
在鄂西山區的長陽縣,人們逢年過節或遇到婚喪嫁娶的時候,往往會唱起一種名為“南曲”的古老曲種,它也被稱為是湖北境內的“納西古樂”,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旅》就讓我們去感受這一古老曲種的獨特魅力。
您現在聽到的是被稱為是湖北境內的“納西古樂”的南曲表演。據考證,這一曲目種距今已有至少300年的歷史。由於南曲的文辭豐富,唱腔優美,它也被稱為土家民間藝術中的雅樂。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間藝人田太純:“離合悲歡”代表了整個南曲的一個說法,我們哪個人家有婚喪喜事到一起來聚會,就唱一唱這個曲子。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娛樂方式更趨多元,會唱南曲的人越來越少。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間藝人田卜棟:“年輕人不愛學學也難,唱也難,三兩天學不會,還是想繼承下去,但是要有接手的人。”
為了讓這些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近年來長陽縣政府對包括南曲在內的民間民俗文化展開了搶救式的保護。他們把一些老藝人的技藝、絕活,用錄音錄像的方式保存下來,但是這種資料式的保護,並不能使類似南曲這種通過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化得到原生態的延續。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民族文化館館長田玉成:“如果這種民間藝術在民間消亡了,不存在了,今後我們只能從電子資料庫里去欣賞到這些民間藝術的話,那么這種藝術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它的凋謝和枯竭也只是遲早的事了。”
現在當地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又進一步鼓勵活態傳承,主要有家傳、師傳、村落傳承和社會傳承四種方式。1999年,資丘鎮建立起了土家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並設立“帶徒傳藝獎”、“學藝有成獎”等多種獎項鼓勵政策,長陽南曲這種民間雅樂因此有望得以傳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