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U

SYSU

SYSU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英文簡稱,儘管國立中山大學由於相關規定在大陸亦常被稱為“中山大學”,但其英文簡稱為NSYSU(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而有所區別。中山大學坐落於南方名城廣東省廣州市,由國父孫中山建立於1924年,初名國立廣東大學。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 “國立中山大學”。1952年,廣州舊址經合併及改組,成立新中山大學,並去除“國立”稱謂。學校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首批國家211工程、985工程、111計畫、千人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是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著名頂尖學府,在海內外均具有極高聲譽。中山大學是以人文學科、經濟管理、理學、醫學、套用技術與工程五大學科群為特色的以現代化大學為目標的綜合性大學、研究型大學。

截止2013年7月,學校設有42個學院和5個直屬系。119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等7個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以及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2學年初,在校各類學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783人,碩士研究生11943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3712人,普通本科生32387人,來自港澳台的在校學生1090人,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67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
  • 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 簡稱:中大 、 SYSU
  • 創辦時間:1924年
  • 類別:全國重點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類研究型大學
  • 屬性:985工程,211工程
  • 所屬地區:廣東廣州
  • 現任校長羅俊
  • 知名校友魯迅郭沫若馮友蘭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碩士點:251
  • 博士點:180
  • 博士後流動站:39個
  • 校訓: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
  • 校歌:《中山大學校歌》
  • 專職院士:7
  • 主要院系:嶺南學院、管理學院、中山醫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等
  • 國家重點學科:25(一級重點2個,二級重點23個)個
  • 學校地址:本部: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南校區)
  • 學校代碼:10558
  • 主要獎項: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5人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
    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8人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79人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研究機構,學術期刊,科研成果,服務社會,校區分布,廣州南校區,廣州北校區,廣州東校區,珠海校區,校園文化,校訓,校歌,校徽,學校領導,傑出校友,

歷史沿革

一、時間段:博濟醫局、格致書院到解放初期院校調整之前( 1866~1953年)
(一)北校區
(1)博濟醫局到私立夏葛醫學院
1835年11月,美國公理會傳教士伯駕( Peter Parker )在廣州十三行開設眼科醫局,並於1859年改稱“博濟( Pok Tsai )醫局”。1866年,博濟醫局搬遷並正式命名為“博濟醫院”,是中國第一所西醫醫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教會醫院。是年,美國醫學博士嘉約翰與中國第一個留學歐洲學醫者黃寬博士在該院主持博濟醫學堂正式開辦。1879年,博濟醫學堂改名為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學堂。
1886 年孫中山以“逸仙”之名進南華學堂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
。1904年改稱南華醫學校,1930年改稱嶺南大學醫學院,1936年又稱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併合並了私立夏葛醫學院。
(2)從廣東光華醫學堂到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1908年春,廣東光華醫學堂成立,由鄭豪等人創立。該校分別於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廣東光華醫科大學、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和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3)從廣東公醫學堂到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1909年春,廣東公醫學堂成立。1915年易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專門學校,1924年改稱廣東公立醫科大學,1925年併入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隨大學更名,成為國立中山大學醫科,1931年改稱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4)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併之前
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與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併組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與華南醫學院合併,成立新的華南醫學院,是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55年柯麟任華南醫學院院長兼院黨委書記。1956年華南醫學院改名為廣州醫學院,是年國家衛生部發函認定我校謝志光、梁伯強、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鐘世藩、周壽愷8位為一級教授,另有15位二級教授,師資實力時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之首。1957年改名為中山醫學院,1961年被定為衛生部屬全國重點高等醫科院校。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7個學科被批准為博士學位學科(專業),17個學科為碩士學位學科(專業)。1985年經國家衛生部批准,中山醫學院改稱中山醫科大學。
(5)2001年兩校合併至今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強強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醫科繼續發展。 中山大學醫科有5個學院,包括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8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5所綜合性醫院,包括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 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以及3所專科醫院,包括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
(二)南校區
廣州格致書院是十九世紀中國著名的教會學校,由美國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醫生1887年創辦於廣州,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博濟醫學堂和格致書院,開啟了中國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1907年該學校改為嶺南學堂,開設了醫科。後來該學校成為嶺南大學,而其醫科成為聖約翰大學的一部分。
嶺南大學是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1927年收歸中國人自辦。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發展成一所設有文、理、工、農、醫、商等學科的著名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弟子遍全球,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並和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學互相承認學歷。嶺南大學建校之初,校址幾經變遷。先從沙基金利埠到四牌樓福音堂、花地萃香園,1900年又遷往澳門,1904年,將永久校址設在距廣州城東南十里的康樂村。此後,經歷了戰火洗禮的嶺南大學,又於1937年南遷至香港,1942年北上至韶關。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嶺南大學得以重返康樂。
(3)國立廣東大學到國立中山大學
1924年初,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校:1924年1月24日籌辦的黃埔軍校,以及2月4日頒布兩道大元帥令著手籌辦的國立廣東大學。
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即於當月24日召集三校學生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舉行大會,會上宣布籌建國立廣東大學,並報告了籌備經過和進行計畫等。3月3日,廣東大學召開首次籌備會議,著重討論並通過了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組織大綱。為保證籌備工作的開展和國立廣東大學的順利開辦,孫中山親自動手籌措資金。廣東大學的經費運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1924年5月12日,廣東省教育會、廣東全省商會聯合會、廣東總善堂總所、廣東學生聯合總會、廣東總工會、留東同學會、國立廣東大學經費運動學生委員會聯合發表《請爭廣東關餘及歐美各國退回庚子賠款為廣東大學經費宣言書》。
1924年6月9日,中山先生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首任校長。在1924年6月21日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和學生畢業典禮時,他委託總參議胡漢民代表大元帥在會上宣讀了訓詞“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
國立廣東大學定於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課。當時,學校並沒有舉行開學典禮與成立典禮。9月30日,學校舉行了第二次校務會議,會上議決了此事,決定組織籌備會議,選擇日子補行成立典禮。後又經校務會議複議,將開學典禮及成立典禮日定於1924年11月11日這一日,也就成為國立廣東大學的校慶日。
國立廣東大學建校初期,文科分設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史學、哲學、教育學五系和高師的文史、英語、社會三部;理科分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五系和高師之數理化、博物二部;法科分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農科分設農藝學、林學、農藝化學三系和農業專門部;醫科不分系,附設第一、第二醫院及護士學校;預科分設文、理、法、農、醫五組,另附屬初級師範及中國小,全部依據西方新學制辦理;各科設學長、預科及附校設主任,分別辦理教務;設秘書處、會計處、圖書館,分別辦理校務、組織校務會議,以評議、籌劃重要校務;設工科籌備委員會,擬增辦工科,並設法國里昂大學海外部,遣派留法學生。
1925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廣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提議將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10月獲國民政府批准。同年增設醫科。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郭沫若到任後對文科開始進行整頓,辭退了15名教授。4月,秘書處開始出版不定期雜誌《學藝叢刊》,進行學術文藝討論,社會改造研究,世界潮流批評,東西方名著介紹等。廣東大學時期校址情況,當時廣東大學分處廣州四個地方,惟校本部和文理兩學院、圖書館及附屬學校在文明路原高師所在地(即魯迅紀念館),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和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的場所。 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為廣東的最高學府。1926年8月17日,國民政府下令改校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廣東大學改名後,國內出現多所以“中山”為名的大學,如武漢、杭州、南京、上海、蘭州、西安等地。1928年2月間,以蔡元培先生為院長的大學院有鑒於此,決定除保留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以資紀念外,其餘中山大學均改為所在地方名。
1927年1月,魯迅廈門大學被聘至中大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天文台在中大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崗上建成。3月1日,中山大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3月,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廣大中國文學系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改為英國語言文學系,史學、哲學、教育學仍沿用舊式,與前兩者合稱為中大文史學科。理科一度改稱自然科學科,仍設數理化、生物、地質五系,後數學系改為算學天文系,增加天文課程,籌建天文台,並成立了心理學研究所。當時實際主持校務工作的式副校長朱家驊,在其主持下力求教育與社會的溝通。
1931年,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當時醫科(學院)原址在百子路,與第一附屬醫院相連,共占地
150畝,樓房為當時南方最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學院不分系,採用學年制,本科5年,另加實習1年,共六年。當時共有兩附屬醫院,第一醫院占地64畝,與學院相連。第二附屬醫院位於西提。1927-1937年是醫學院最興旺發展的時期,特點是全盤德國化。作為中山大學成立初期銳意經營的學科,著重引進德國先進醫學教育和學術研究人才。然而由於其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中大培養出一批當時中國一流的醫學人才,如楊簡、王典羲、葉少芙、羅潛張夢石曾憲文等。同年3月,重提成立工學院事宜,並定於下半年籌建。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即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1934年,許崇清繼任校長後,將工學院的土木、化學兩系與理科合併,改稱理工學院。理工學院成立後共有4個系:電氣、機械、土木、化學。
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之一(是中國第一批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等院校之一)。1938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同年10月受到抗日戰爭的影響遷至雲南澄江,1940年遷回粵北坪石。1945年,遷回廣州石牌等原址複課,1947年設定體育系,袁浚從武漢大學被聘至中大任體育系主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入主原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
二、時間段: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併之前(1953~2001年)
1952年開始,全國高等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
中山大學第一次院系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即華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天文系由趙卻民教授率
領調往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陳國達教授率領全系師生49人調去湖南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哲學系由系主任朱謙之教授率領前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由人類學系主任楊成志教授率領調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分別於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長沙、北京等地報到。
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校區由石牌遷至原嶺南大學校址。中山大學原石牌校址,遷入了新組建的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等學校,中山大學原百子崗校址,興辦華南醫學院。1952年11月25日,調整後的中山大學舉行隆重開學典禮。華南地區第一所新型綜合性大學也由是成立。
首次調整後的新中山大學,設有中文、外文、歷史、語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財政、金融、會計、貿易、企業管理、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等18個系, 另有俄文、會計、金融、企業管理4個專修科,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植物等3個研究所。
第二次院系調整從1953年7月下旬開始準備,9月底正式進行。此次中山大學院系調整的具體情況是:
中山大學的財經、政法各系分別調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等院校。同時對圖書、儀器、設備等進行了調配。中山大學圖書館原藏有前華南聯合大學及廣東法商學院所藏財經政法圖書資料,全部調配給中南財經、政法學院,如有複本,則將複本調配給上述二校。根據上述原則,書籍在1952年11月4日前分三批裝箱調出,總計67676冊。1954年,將全國惟一的語言系由中山大學調整到北京大學,語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帶領全系師生48人整體遷出。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劃歸中國科學院管理(現華南植物園)。
同時將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東法商學院(現廣東財經大學)等院校部分有關科系師生調至中山大學。
是年國家衛生部發函認定學校謝志光、梁伯強、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鐘世藩、周壽愷8位為一級教授, 1981年成為中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 1987年12月,國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
三、時間段:2001年兩校合併以後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10月26日舉行“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2010年11月中山大學醫科成為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共建高校醫學院。
中山大學校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直屬院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
歷史學系
哲學系
外國語學院
翻譯學院
傳播與設計學院
嶺南學院
國際商學院
法學院
亞太研究院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心理學系
管理學院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旅遊學院
資訊管理學院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地球科學系
海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軟體學院
移動信息工程學院
超級計算學院
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
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
工學院
中山醫學院
光華口腔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
藥學院
護理學院
博雅學院
逸仙學院
國際漢語學院
教育學院
社會科學教育學院
外語教學中心
通識教育部
智慧財產權學院
創業學院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國家保密學院
附屬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中山眼科中心
腫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學科建設

中山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現有4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領域4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9個。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以及37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其中20個攀峰重點學科、17個優勢重點學科。
中山大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中山大學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邏輯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人類學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古代文學
英語語言文學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基礎數學
凝聚態物理
無機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人文地理學
藥理學
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
內科學(腎病)
神經病學
外科學(普外)
眼科學
耳鼻咽喉科學
腫瘤學
衛生毒理學
行政管理
中山大學二級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中國哲學
社會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光學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病原生物學

根據美國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的最新統計顯示,截止2013年11月間,中山大學在數學等14個學科領域,這14個學科如下: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材料科學
生物與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與遺傳學
植物與動物學
環境/生態學
微生物學
農業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臨床醫學
藥理學與毒理學
神經與行為科學

師資力量

中山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亞南、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鐘敬文、朱謙之、丁穎、蒲蟄龍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毛文書、陳國禎、李紹珍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共有56位一級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任教。
截至2013年7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368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81人,具有正高職稱1460人,具有副高職稱2611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含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教授26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重點教材編寫課題組第一首席專家3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6人,19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79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24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5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8人。

教學建設

  • 辦學理念
學校提出“大學是學術共同體”,強調“教授就是大學”
,把“善待學生”放在學校工作的核心位置,這三點已經成為中山大學的辦學核心理念。
大學應該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大學裡的學者應該以學術為生存方式,大學應該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學校強調大學行政機構最重要的責任,在於維護學術共同體的利益,“管理就是服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已經成為中山大學行政工作基本理念。
學校強調“教授就是大學”,教授的水平代表大學的水平,大學教師是大學精神、大學文化傳統的主要塑造者和弘揚者,是大學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的尺度,是對大學生的人品學品最具影響的群體。
學校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滿足國家與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著眼於培養“具有領袖氣質的文明的現代人”,強調學生應該知禮、誠信,勤奮、陽光,敢於超越,勇於擔當,並具有職業準備。這樣的大學培養目標,讓該們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對他們的一生負責,這是學校“善待學生”辦學理念的深層內涵。
  • 辦學成果
截至2013年7月,中山大學有119個本科專業,包括1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7個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25個廣東省名牌專業。擁有7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以及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2學年初,在校各類學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783人,碩士研究生11943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3712人,普通本科生32387人,來自港澳台的在校學生1090人,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671人。[2]
中山大學擁有1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漢語言文學
歷史學
哲學
人類學
行政管理
工商管理
會計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
微電子學
化學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網路工程
軟體工程
法醫學
臨床醫學
預防醫學
護理學
  • 教學基地
中山大學擁有7個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中國語言文學
歷史學
哲學
中山大學擁有8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濟管理
法學
信息技術
物理學
化學
生物學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 學生培養
中山大學形成了“通識教育、大類教學、複合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教育觀念,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積極推進分類培養,以培養具有強烈創新意識並做出創新性成果的博士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務,同時大力發展專業學位教育,培養高級實用型專門人才。
中山大學大力推進和支持各種層次的學生赴海外學習與交流活動,同時積極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國際化教學平台,截止2013年7月,學校已與3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所院校簽署了校級合作協定。該校通過各種形式派出的學生累計逾7000名。
中山大學設立了“中山大學學生創意基金”和“本科生科研專項基金”,鼓勵學生早期介入科研。2004年至2011年,在校學生在各學科競賽中多次獲獎,包括“挑戰杯”全國競賽優勝杯,美國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獎,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國家級獎。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ACM/ICPC)中,中山大學隊共參加了62次亞洲區域賽,其中1次奪冠、2次獲得亞軍、13次獲得季軍,並且13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在國際決賽中取得1銀3銅的成績。2007年,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葉泉志同學因在業餘天文搜尋與觀測中發現不少小行星而獲得由國際行星協會公布的蘇梅克近地天體獎;2009年,學校中山醫學院鄭智浩等同學的參賽作品《C—Jun調控神經元凋亡的分子機制》獲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總決賽的最高獎項。2010年,學校“瀚潮創業團隊”憑藉“瀚潮生態淨水項目”獲得由教育部主辦、崑山市委市政府承辦的“崑山杯”全國大學生優秀創業團隊大賽全國總決賽冠軍。2011-2013年,學校醫學院代表隊蟬聯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主辦的第一、二、三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總決賽二等獎。[3]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中山大學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擁有1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以及1個衛生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擁有2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3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個廣東省工程實驗室。
中山大學擁有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漢辦重點基地、1個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珠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其他部委研究基地,已覆蓋了部、省、市三級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中山大學擁有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與病害控制國家專業實驗室
植物基因工程國家專業實驗室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數字家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組國家開放實驗室
中山大學擁有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數字家庭互動套用
半導體照明材料及器件
河口水利技術
物聯網晶片與系統套用技術
臨床醫學分子診斷
新藥成藥性評估與評價
中山大學擁有的教育部重點科研機構:
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因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水產品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機器智慧型與先進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眼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腫瘤學與抗腫瘤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幹細胞與組織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食品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數字親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超級計算工程軟體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因疫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擁有6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
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擁有的衛生部重點科研機構如:
眼科學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腎臟病臨床研究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輔助循環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醫藥生物衛生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術期刊

序號
期刊名稱
國際標準刊號(ISSN)
國內統一刊號(CN)
1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ISSN0529-6579
CN44-1241/N
2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ISSN1000-9639
CN44-1158/C
3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ISSN1672-3554
CN44-1575/R
4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ISSN1001-7098
CN44-1391/R
5
現代臨床護理
ISSN1671-0275
CN44-1570/R
6
新醫學
ISSN0253-9802
CN44-1211/R
7
中華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ISSN1002-0152
CN44-1488/R
8
癌症
ISSN1007-1793
CN44-1195/R
9
眼科學報
ISSN1000-4432
CN44-1119/R
10
器官移植
ISSN1674-7445
CN44-1665/R
11
南方人口
ISSN1004-1613
CN44-1114/C
12
文化遺產
ISSN1674-0890
CN44-1649/G0
13
南方經濟
ISSN1000-6249
CN44-1068/F
14
邏輯學研究
ISSN1674-3202
CN44-1649/C
15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ISSN1001-2036
CN44-1206/R
16
公共行政評論
ISSN1674-2486
CN44-1648/D
17
現代哲學
ISSN1000-7660
CN44-1071/B
18
中華腎臟病雜誌
ISSN1005-8001
CN44-1217/R
19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ISSN1009-976X
CN44-1510/R
20
嶺南急診醫學雜誌
ISSN1671-301X
CN44-1539/R
21
熱帶醫學雜誌
ISSN1672-3619
CN44-1503/R
22
解剖學研究
ISSN1671-0770
CN44-1485/R
23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ISSN1671-8283
CN44-1530/R
24
現代計算機
ISSN1007-1423
CN44-1415/TP
25
家庭醫生雜誌
ISSN1004-6348
CN44-1121/R

科研成果

2001年-2013年,中山大學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承擔國家973計畫(包括國際重大科學計畫)15項,主持國家863計畫資助項目共18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類項目58項,理工醫科領域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7項,其中,7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7項研究分別獲中華醫學科學獎一、二、三等獎。
在人文社科領域,2006年至今,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重點及一般項目189項。2011年,學校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41項,立項數在全國高校並列第一。“十一五”以來,全校文科共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210項,其中,2006年獲第四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6項,2007年獲廣東省2004-200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1項;2009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8項,廣東省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3項;2011年獲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5項;2013年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5項,獲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7項。

服務社會

中山大學“十五”以來先後與佛山、揭陽、中山、潮州、湛江、廣州、惠州、深圳、東莞、肇慶、清遠、陽江、梅州等13個市建立了校市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11個,與1000多家企業展開技術研發合作,與40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研發機構;主持或參與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戰略聯盟15個,參與了5個產學研結合示範市(區)、13個產學研結合研發基地和6個產學研結合產業化基地的建設,承擔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312項,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山大學文科2006-2012年橫向課題合計立項2619項。其中:中央部門委託46項;政府部門委託1574項;企事業委託849項;國際合作74項;港澳台合作60項;外資項目12項。2009年9月中山大學與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共建的中山大學廣東決策科學研究院,整合全校和全省政研力量,合作開展決策研究,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綜合性、高質量的服務。2011年,中山大學牽頭廣東省內各高校與廣東省規劃綱要辦合作共建珠三角改革發展研究院,雙方緊密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智力資源,為《珠三角規劃綱要》的實施提供研究和諮詢服務在港澳合作方面。
2009年,中山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博彩研究中心成立。同年,中山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申報的“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課題獲得了香港大學教育撥款委員會“AoE”計畫資助,這是香港第一個獲得“AoE”資助的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也是內地高校與香港高校合作的最高層次的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中山大學擁有8家附屬醫院,下設9個院區,4個校區門診部,3個社區服務中心,33家教學醫院(含7家非直屬附屬醫院),構成一個龐大、完善的醫療服務網路體系。中山大學創立“大學醫院團隊”新模式,大力開展醫療資源共享,探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方法和途徑。學校啟動了“5010計畫”,旨在提高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研究的整體水平。中山大學的附屬醫院把做好醫療衛生服務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國家和地方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學校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

校區分布

截止2013年7月,學校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2]

廣州南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510275)
占地面積:1.17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逸仙學院、亞太研究院、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漢語學院、外語教學中心、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球科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一、二年級在此就讀。

廣州北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74號(510080)
占地面積:0.39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

廣州東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510006)
占地面積:1.13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心理學系、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保密學院、軟體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學院、藥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中山醫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一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

珠海校區

通訊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519082)
占地面積:3.48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國際商學院、翻譯學院、旅遊學院、海洋學院、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移動信息工程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地球科學系、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一、二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

校園文化

校訓

中山大學校訓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 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題寫的。校訓詞為“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5]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
明末清初,隨著社會的變動,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發展傳統《中庸》思想,強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即把做學問與立志結合起來,所以對“博學”做出新的闡述:“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顧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純粹古代的經書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國家大事。他所指的“恥”,不是指個人榮辱,而是指全體人民的榮辱。博學 的指導思想從個人自身修養擴大到“當務之事”的社會大事,所以他作出學、 問、思與立志的統一。顧炎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愛國主義者,故他對傳統教育能按照新形勢需要而做出新釋。
孫中山則處於偉大民主革命的時代,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視教育,造就一代振興中華,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議在廣東設立兩所學校,一是黃埔軍校,一是廣東大學,以一文一武的學校模式,為造就“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服務”的人才。十字訓詞是他繼承傳統的教育形式而賦予時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針和內容。

校歌

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作詞,陳洪作曲。學校為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倡導的愛國精神和親筆提寫的校訓良好學風,並反映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與特點。廣泛徵求校內外各界人士,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變,對原歌詞“國父手創 改為“中山手創”,將“三民主義”等四句, 改為“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樑”,將歌詞最後兩句改為“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樑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6]

校徽

中山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洞窗圖案以國立廣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內兩邊的樹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增強了層次感和立體感,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意寓中山大學位於嶺南地區。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條縱深大道,體現了中山大學深厚的學術積澱和輝煌的歷史進程。校徽通常為標準綠色,代表生命、發展、永恆,象徵著中山大學充滿活潑、盎然的生機。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鄭德濤
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校長:陳春聲
黨委副書記:李萍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國亞萍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孔軍
校長:許寧生
常務副校長:汪建平
校長助理:夏亮輝馬駿李文軍陳紹彬

傑出校友

所屬領域
姓名
畢業時間
簡介
政治界
政治活動家、新聞工作者
1945
中共中央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1949
國家郵電部部長
1961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63
全國人大常委
1964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
1964
廣東省委副書記
1975
國資委副主任
1977
廣東省委副書記
1978
1980
海南省副省長
1980
廣東省副省長
1982
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1987
珠海市委書記
工商界
1982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
1983
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4
新浪聯席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1985
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1985
財訊傳媒集團執行董事
1988
1990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人文科學界
1926
古典文學學者、文學史家和書法藝術家
1928
1934
音樂家、作曲家
1956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
1957
廣州外國語學院院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
1958
暨南大學副校長
1978
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
1982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983
自然科學界
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
1926
醫學家、外科專家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27
醫學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3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33
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3
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3
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4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4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
1934
病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4
微生物學家
1935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
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7
水稻育種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9
中國科學院院士、淡水藻類學家
1941
機械工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駿
1948
美國科學院院士、心血管專家
1948
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院士
1950
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0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1
天文學家、天文學史專家、中科院院士
1950
稀土材料與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2
昆蟲學家、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2
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4
魚類生理學、魚類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4
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藥物學、腫瘤藥理學專家
1954
眼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5
分子生物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8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1
半導體微電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76
個體防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2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3
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3
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1990
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3
內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