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朴

龐朴

龐朴,字若木,原名聲祿。中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文化史家、哲學史家、方以智研究專家。1928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淮陰縣。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曾任山東大學講師、《歷史研究》主編等職,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科學文化發展史》國際編委,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儒學高等研究院理事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致力於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簡帛方面的研究。

2015年1月9日20時49分,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儒學研究權威龐朴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86歲。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榮譽,代表作品,人物經歷,觀念,對“一分為三”的發現和研究,對“文化熱”的鼓吹和投入,對“火歷”的鉤沉和解說,對出土簡帛的整理和宣揚,學術論,儒者人生,

人物簡介

進入21世紀後,龐老基本居住在濟南,任教於山東大學,並於2010年被山東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專業領域為中國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曾提出在中國遠古存在過以大火星紀時的“火歷”說。對陰陽五行思想多有獨創性的解釋,引起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重視。

榮譽

2010年9月27日上午,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隆重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儒學專家學者匯聚東方聖城曲阜,探究儒學價值,開展對話和交流。在本屆大會上,龐朴先生獲得第二屆“孔子文化獎”。

代表作品

為學善於小中見大,愛用“漢學”方法鉤稽“宋學”課題,寫出別具風格的文章。其《說“無”》、《相馬之相》、《解牛之解》,便是常為人們稱道的代表。

人物經歷

1982年,先生率先發出“應該注意文化史”研究的時代性呼聲。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曾就文化學、文化史、文化傳統與現代化諸問題,數十次地發表演說、撰寫文章,推動文化研究熱潮的前進。進入90年代後,先生主要從文化現象入手,致力於中國辯證思想的研究,以解讀中華文化密碼。比如說,他從黃帝的傳說開始,用黃帝的故事說混沌,用“伯樂相馬”來談認識論,從“庖丁解牛”談實踐論,通過一批出土文物(紡錘)來談“玄”,運用幾個上古文字來說“無”,如此等等,最後當然都要歸結到中國辯證思維。先生認為,中國式的思維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圓融”,在《易經》中叫做“圓而神”。儒家稱之為中庸之道,中和之德;道家謂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西方所謂的否定之否定,差可比擬。通俗一點說,不妨叫“中華智慧”。說得簡單點,可以叫做“一分為三” ,三分法是中國思想文化的特色,是中國思維方法的精髓。
龐朴龐朴
1995年春天,龐朴先生訪問海德堡大學黑格爾當年講堂,不由得想起黑格爾先生的放言高論,說中國硬是沒有某種“三位一體的高卓的意識”。其實,就在他發表那場著名的哲學史講演前164年,中國廬山腳下,一位比他大160歲的避世僧人,正在撰寫一部叫做《東西均》的著作。書中所著重闡發的,正好就是後來黑格爾所常講述的三位一體的辯證法;其思想的深度,完全可以和黑格爾比翼齊飛,毫無遜色;而且由於早出160多年,直可看成是黑格爾思想的先行。於是,先生髮了一個宏願,也可以說準備冒一次大險,決定著手注釋方以智這一論著,以饗世人。現已完竣多日,正由中華書局印刷中。
擔任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副會長、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會會長,管理學教授。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榮譽研究員,英國管理教師協會名譽會員。先生勤奮刻苦,老而益壯,於古稀之年後作生命倒計時的安排,爭取在十年內完成四件大事:一是構建一套完整的“一分為三”理論,二是以史例說明中國人的憂樂圓融精神,三是寫一本通俗易懂的介紹“火歷”的小冊子,四是在出土簡帛方面再做點工作。其學術成就亦主要有此四端

觀念

對“一分為三”的發現和研究

先生倡導“一分為三”,偏好方法論的研究。早在1952-1954年間就讀中國人民大學時,便潛心於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探索。1956年曾發表《否定的否定是辯證法的一個規律》一文。後來問津中國哲學的歷史,與名家打了幾年交道,其成果彙編為《公孫龍子研究》和《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兩書。十年動亂期間,先生深感中庸至德之可親可貴,並親歷了“民鮮能久矣”的可嘆可悲,於是有了認真看待“中庸之道”的醞釀,在1981年的《中國社會科學》創刊號上,發表了震驚學界的《“中庸”平議》一文。翌年,又寫成《儒家辯證法論綱》。1984年,《儒家辯證法研究》於中華書局出版問世。書中從辯證思想角度對仁義的解說,對儒家“一分為三”方法的揭示和分析,都以其敏銳而平實的學風,博得海內外學者讚譽。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先生指認“一分為三”為中國文化密碼,並運用這個密碼來解讀中國文化成果,作了諸多的有益嘗試和深入探討,其代表作如《解牛之解》、《相馬之相》、《道器之間》和《對立與三分》等。古稀之後,先生開始對一分為三給出理論上的說明,於是有了《三分法論綱》、《中庸與三分》、《三極:中國人的智慧》、《三分法:解讀中國文化的密碼》、《關於中國古代三分法的研討--四聖二諦與三分》等嘗試。2001年9月,開始撰寫《一分為三論》,2002年8月完成,2003年3月出版,給“一分為三”研究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龐朴龐朴

對“文化熱”的鼓吹和投入

早在1964年,先生就提出過對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創新三原則。1980年和1982年,又在《人民日報》上重申文化遺產的評價標準並鼓吹開展文化史研究。在此後興起的“文化熱”中,先生更多次發表有關文化學和中國文化史的文章,並在各種有關會議上和國內外許多城市發表演講,論證其文化三個層面(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兩個屬性(民族性、時代性)的觀點,闡明中國近代史的文化歷程正是文化三個層面的展開過程,中國文化的出路在於把握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等思想。相關文章皆收入1988年相繼出版的《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和《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兩書。90年代,先生致力於解讀中華文化密碼、闡述中華智慧的研究,影響最大的當屬《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黃帝與混沌:中華文明的起源》及《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等文。先生認為中國人的“憂樂圓融”精神,有待於以歷史時代和歷史人物為實例,來給予生動的說明,於是有了先生十年計畫中的第二件大事。

對“火歷”的鉤沉和解說

先生讀史發現,在以太陽和太陰為授時星象以前,古代中國人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以大火(心宿)為生產和生活的紀時根據。大火昏起東方之時,被認作一年之始;待到大火西流,則預示冬眠來臨。此外如大火晨昏中天、火伏、晨見,也都被作為從事相應活動的指示。先生稱這種疏闊的但卻固著於生產與生活的紀時法為“火歷”。他還證明,火歷在文獻中留有大量痕跡,在民俗中保存著濃厚的風習(如華人為何尚龍,龍為何戲珠,寒食、灶神,等等);天文學史上不少費解的難題(如二十八宿的順序何以逆反,太歲紀年法的旋轉方向為何與日月五星相左,乾支古代寫法中為何有兩個“子”字,等等),也都只能以火歷來澄清。山東莒縣出土的陶文,德國內布拉的米特爾貝格山出土的星象盤,都是火歷的有力見證。先生這些思想見於80年代的《“火歷”初探》、《續探》、《三探》及90年代的《火歷鉤沉--一個遺佚已久的古歷之發現》等文中。

對出土簡帛的整理和宣揚

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了一批先秦典籍,先生指認出其中有屬於思孟五行學說的篇章,並將其整理校注命名為《五行》。此舉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同和20年後出土竹書的證實,沉寂了兩千多年的思孟五行古謎,因之得以迎刃而解。1998年,《郭店楚墓竹簡》出版,重新點燃了先生20多年前爬梳馬王堆漢墓帛書時的好古之情,於是對荊門郭店竹簡進行逐篇研究,提出了儒家“三重道德”論、從心旁字看思孟學派心性說、“仁”範疇的演化等精闢見解。並據竹簡材料對當年發揮過重大影響的《帛書五行篇研究》進行增改,重寫成《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一書,由台灣萬卷樓於2000年6月出版。為推進簡帛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先生倡議成立了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並創辦和主持了“簡帛研究”網站,此舉得到海內外簡帛學人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評。

學術論

學術論著選目(1956-1999)
1 9 5 6
1. 否定的否定是辯證法的一個規律(《稂》見9、《自》見16) (
--《哲學研究》1956年第3期;
--《否定之否定規律論文集》收錄,浙江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出版
1.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通俗讀物出版社1956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12,000冊
1956年8月第2次印刷120,000冊
1957年2月第3次印刷205,000冊
2. 真理愈辯愈明(《稂》)
--《光明日報》1956.7.11.《哲學》第60期
1 9 5 7
1. 再談否定的否定規律(《稂》、《自》)
--《光明日報》1957.6.23.《哲學》第90期;
1 9 5 8
2.談談客觀規律
--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8200冊
1962年5月第2版第2次印刷18,200冊
1964年2月第3次印刷31,200冊
1 9 5 9
1. 老子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沉》見7)
--《光明日報》1959.12.27.《哲學》第220期
1 9 6 2
1. 《指物論》辨訛
--《光明日報》1962.5.4.
2. 略論譚嗣同的哲學思想(原名《矛盾的哲學家與哲學家的矛盾》,末章論時人對譚的矛盾評論,發表時被刪原名被改)(《沉》)
龐朴文集龐朴文集
--《新建設》1962年第6期
3. 《白馬論》一勘
--《光明日報》1962.7.13.
4. 論孔子的思想中心(《沉》《自》)
--山東省歷史學會第二次孔子討論會印刷,1962年10月
5. 告子小探(《沉》)
--《文史》第1輯,1962年10月,1998年7月第三次印刷
6. 釋〈論語〉“民之於仁”(又名《論語》“民之於仁”解)
--《光明日報》1962.11.30.
1 9 6 3
1.《墨經》的辯證思想(《沉》)
--《山東大學學報》1963年第3期(歷史版)
2.怎樣理解“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與馮友蘭先生商榷(《沉》)
--《新建設》1963年第10期
6. “髮引千鈞”、晶體力學及其他(《沉》)
--《光明日報》1963.11.22.
1 9 6 4
1. 五行思想三題(《沉》)
--《山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
2. 試論文化遺產的批判繼承原則(《沉》)
--《文史哲》1964年第3期,
1 9 6 5
1. 《公孫龍子》辨真(《隨》見15)
--《文史》第4輯,1965年1月,1998年7月第二次印刷
1 9 7 3
1、王弼郭象(未完稿)
--收《沉思集
1 9 7 4
3.《公孫龍子》譯註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400,000冊
1 9 7 7
1. “盜跖”考辨(《沉》)
--《歷史研究》1977年第2期
2. 馬王堆帛書解開了思孟五行說之謎──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之一的 初步研究(《帛》)
--《文物》1977年第10期
--《馬王堆漢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8
1 9 7 8
1. “六家”淺說--兼批“四人幫”的儒法鬥爭擴大化(《沉》)
--《光明日報》1978.5.18.《史學》第105期
2. 孔子思想的再評價(《沉》《自》)
--《歷史研究》1978年第8期;
--《光明日報》1978.8.12.轉載
3. “火歷”初探(《稂》《自》)
--《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4期
1 9 7 9
1. 孔子評價中的分歧
--《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1979年第2號
--1979年《中國歷史年鑑》
2. 五月丙午與正月丁亥(《稂》)
--《文物》1979年第6期
3、名教與自然之辨的辯證發展(《沉》《自》)
--《中國哲學》創刊號,1979.8.
6. 帛書《五行篇》校注(《帛》見5)
--《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4輯
7. 思孟五行新考(《帛》)
--《文史》第7輯,1979.12.
4.《公孫龍子》研究
--中華書局1979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15800冊
1985年1月第2次印刷
1 9 8 0
1. 評三年來的孔子評價 (《沉》)
--《人民日報》1980.1.29.
2. “枚卜”新證(《稂》)
--《歷史研究》1980年第1期
3. “中庸”平議(《沉》《自》《隨》)
--《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創刊號;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I no.2 譯載,1980年6月
4. 文化遺產評價標準小議(《沉》《文》)
--《人民日報》1980.3.13.;
《理論宣傳動態》第167期摘載,題為《談民主性的精華和封建性的糟粕》
──文摘:《戲劇藝術論叢》,1980、10第三輯
5. Controversy over Confucius
-- China Reconstructs no.4,1980.4.
5.帛書五行篇研究
--齊魯書社198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1800冊
1988年8月增訂2版第2次印刷3300冊
6. 名理學概述 (《沉》)
--《歷史論叢》第1輯,1980年8月
6.公孫龍評傳
--《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1卷,齊魯書社1980年9月出版
7. 矛盾三疑(《稂》《自》)
--《未定稿》1980年第25期,1980.10.
--遼寧《社會科學動態》1981年第1期(總105期)轉載
1 9 8 1
1. 《荀子》發微(《稂》)
--《東嶽論叢》1981年第3期
2. 說“參”(《稂》《自》)
--《中國社會科學》1981年第5期
3. 儒家辯證法論綱(《稂》《隨》)
--《中華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成立七十周年紀念,1981年11月出版
1 9 8 2
1. 和初學者談“天”(《稂》)
--《文史知識》1982年第2期
7.沉思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2000冊
2. 應該注意文化史的研究(答讀者問)(《稂》《文》見10《隨》)
1 9 8 3
1. 人·鱟·貝--將軍崖岩畫漫筆(《稂》)
--《文物》1983年第1期
1 9 8 4
1. “火歷”續探(《稂》《自》)
--《中國文化》第1輯,1984年3月
2. 需要注意文化史的研究(《稂》《文》)
--《文史哲》1984年第1期
3. “火歷”三探(《稂》《自》)
--《文史哲》1984年第1期
4. 八卦卦象與中國遠古萬物本原說(《稂》)
--《光明日報》1984.4.23.《哲學》第276期
8.儒家辯證法研究
--中華書局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0700冊
5. 陰陽五行探源(《稂》《自》)
--《中國社會科學》1984年第3期
1 9 8 5
1.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斷想(《稂》《文》《隨》)
--《未定稿》1985年第11期
2. 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文化(《文》)
--《思想研究》(內參)第32期,1985.10.5. 上海市委宣傳部編
1 9 8 6
1.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論綱)(《稂》《文》《自》《隨》)
--《光明日報》1986.1.6.
2. 傳統與現代化(《稂》《文》)
--《北京日報》1986.2.10.
3. 舉世矚目中國傳統文化 (《稂》《文》)
--《瞭望》海外版1986年第6-7合期,1986.2.10
4 文化研究的熱潮在迴蕩(《文》)
--《理論信息報》1986.3.24.
5. 文化研究熱潮的起因(《文》)
--1986、5在杭州的講演
6. 文化結構與近代中國(《稂》《文》《自》)
--1986年5月在杭州的講演,載《東西文化與中國現代化講演集》
浙江省青年科學工作者協會編,1986、6
--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5期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8
7.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 (《稂》《文》)
--《北京社會科學》1986年第2期
--《中國文化研究年鑑》1989年,中國文化書院主編,台灣國文天地出版
--《中國文化書院學報》,1987、4、10(4)
--《中外文化比較研究》(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第二集),三聯1988、12
8. 說“無”(《稂》《一》《隨》)
--《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東方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巴蜀書社1990年4月出版
9.道家辯證法論綱(上)(《稂》)
--《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
1 9 8 7
1. 道家辯證法論綱(下)(《稂》)
--《學術月刊》1987年第1期
2. 人文主義與中國文化(《稂》《文》)
--《文史知識》1987年第1期
3. 科學主義與歷史研究(《稂》《隨》)
--《史學理論》創刊號,1987年第1期
1 9 8 8
1. 《五行篇》評述(《稂》)
--《文史哲》1988年第1期;
9.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5000冊
2. 帛書《五行篇》研究
--《國際東方學者會議紀要》(第33冊),1988.5.東京,東方文化研究所
10.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
--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 9 8 9
1. 用五四精神繼承五四精神
--《中國青運》,1989年第2期
2. 繼承五四 超越五四
--《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
3. 火歷鉤沉-一個遺佚已久的古歷之發現
--《中國文化》創刊號,1989.12. 1 9 9 0
11.公孫龍子今譯
--巴蜀書社199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8300冊
1992.6.改名《公孫龍子全譯》再版2000冊
1 9 9 1
1. 寒食·改火·復活節
--《文史知識》1991年第4期
2. 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一》見13《自》《隨》)
--《二十一世紀》1991年第6期,刪節本
--南京大學“傳統文化與二十一世紀”討論會,足本
3. 昭穆新考
--載《國學今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
4.“數成於三”解(《一》《自》《隨》)
--《中國文化》第5期,1991年12月
5.原始儒家的“天”(提綱)(為參加“基督教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作)(《隨》)
--1991、6、22
1 9 9 2
1. 黃帝與混沌: 中華文明的起源(《一》《自》《隨》)
--《文匯報》1992.3.10.<學林>
2.《中國名辯思潮》導言(《一》《自》)
--《中國哲學》第十五輯,嶽麓書社1992年5月出版
12.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
--《神州文化集成叢書》新華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6000冊
1992年出線裝本(未見)
1 9 9 3
1. 對立與三分(《一》《自》《隨》)
--《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
--《方法論新探·序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4
2. 黃帝考源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第2期
--《新華文摘》1993年第8期(後記被刪)
3.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一》《自》《隨》)
--《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三卷(香港)1993年8月
--《同祖同根,源遠流長》(炎黃文化研究叢書之二),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10
4.相馬之相(《一》《自》)
--《中國哲學史》(季刊),1993年第4期
1 9 9 4
1.儒道周行(《一》《自》)
--《中國文化》第九期 1994年2月
2. 解牛之解(《一》《自》)
--《學術月刊》1994年3月號
--收入《智慧的探索,中國哲學·1995》,張汝倫編,上海人民96.7
3. 五行漫說(《一》《自》)
--《文史》第三十九期,1994年8月
4. 談“玄”(《一》《自》)
--《中國文化》第十期,1994年8月
5. 數的崇尚
--《中華文明》,劉東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4年8月
6. 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的多元化
--《星洲日報》1994年8月7日第29版(馬來西亞)
--《現代與傳統》第六輯,1995年第1輯
7. 文明與衝突
--《原道》第一輯,1994年10月
8. 弘揚人文精神
--《東方文化》總第五期,1994年11月
9. 原道(《一》《自》)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第5期
10. 陰陽:道器之間(《一》《自》)
--《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
11. 六□與雜多(《一》《自》)
--《學人》第六輯,1994年9月
12. 原象(《一》《自》)
--《學術集林》卷二,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年12月
1 9 9 5
1. 周易古法與陰陽觀念
--《國際漢學》第一期 1995年1月
2. 淺說“一分為三
--《東方》1995年第1期
3. 《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序
--《中國書評》第四期,1995年3月
4. 天人之學述論
--《原道》第二輯,1995年4月
13.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
--海天出版社 1995年6月 第一次印刷3000冊
1996年1月 第二次印刷6000冊
1998年1月 第三次印刷9000冊
1 9 9 6
14.薊門散思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5000冊,錢文忠
1996年10月第2次印刷10000冊
1. 方以智的圓而神──《東西均·所以》篇簡注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6年第4期
15.龐樸學術文化隨筆
--中國青年出版社,1966年9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6000冊
1 9 9 7
1.形上形下之間
--《文匯報》1997年2月6日,第9版《學林》,半月後有評,未見
2. 黑格爾的先行者--方以智《東西均·三征》解疏
--《中國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
3. 認識論的辯證法--方以智《東西均·全偏》篇解疏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第2期
4. 說“錯綜”
--《方法》1997年7、8合刊(總第70、71期)
5、 說“參加”
--《方法》1997年第9期(總第72期)
6.三分諸說試釋之一
--《書屋》1997年第5期,10月6日出版
7. 三分諸說試釋之二
--《書屋》1998年第1期, 1月6日出版
1 9 9 8
1. 相反與相因-方以智《東西均·反因》篇注釋
--《燕京學報》新四期 1998年5月
2. 初讀郭店楚簡
--《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
3. 竹帛《五行》篇比較
--《人民政協報》1998年8月3日第三版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
4. 古墓新知──漫讀郭店楚簡
--《讀書》1998年9月
--國際儒學聯合會簡報,1998年6月28日,總第14期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
5. 孔孟之間──郭店楚簡中的儒家心性說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
6. 道家的玄思和先民的紡輪
--《跨文化對話》第1期,上海文化出版社
7. 郭店楚簡:終於揭開一個謎──訪龐朴
--記者馬寶珠,《光明日報》1998年10月29日二版
8. 《東西均》的著作權謎
--《書品》1998年第5期,中華書局
1 9 9 9
1. 《語叢》臆說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
2. 撫心曰辟
--《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郭店楚簡研究”
3. 親手觸摸一下歷史──漫說郭店楚簡之一
--《尋根》1999年第1期
4. 竹帛《五行》篇與思孟五行說
--台灣《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00期,1999年5月,第26卷第5期
5. 宇宙生成新說──漫說郭店楚簡之二
--《尋根》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20日出版
6. 震驚世界學術界的地下文獻(與王博對話)
--《跨文化對話》第2期,1999年6月
7. “太一生水”說
--《東方文化》1999年第5期,1999年9月10日
--《中國哲學》第21輯,2000年1月
8.“使由使知”解
--《文史知識》1999年第9期,1999年9月13日
--《光明日報》理論周刊第88期,1999年10月22日第五版
9. 存世最早的《道德經》 ──漫說郭店楚簡之三
--《尋根》1999年第3期,1999年6月20日
10. 另有一種五行 ──漫說郭店楚簡之四
--《尋根》1999年第4期,1999年8月20日
16.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朴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3000冊
11. 孔孟之間的驛站
--《中國青年報》 1999年11月7日第三版
12. 郢燕書說
--《燕京學報》 新7期1999年11月
13. 方以智的《東西均·開章》
--《文史》一九九九年第三輯,總第四十八輯
14、三重道德──漫說郭店楚簡之六
--《尋根》1999年第6期

儒者人生

山大終身教授龐朴逝世 一生對傳統文化抱有溫情敬意
2015年1月9日20時49分,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儒學研究權威龐朴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濟南逝世,享年87歲。
龐朴,字若木,原名聲祿,1928年10月生於江蘇省淮陰縣。曾任山東大學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2010年被聘為山東大學終身教授。 龐朴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古代天文曆法以及出土文獻等。他提出中國人的思維是三分統一而不是二元對立的,這是他影響最大的“一分為三”學說。
他的主要著作有《儒家辯證法研究》、《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等。
龐朴認為,應該保住我們的文化,守住我們的傳統。丟掉自己的文化,就丟掉了整個民族。
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授予了他當前儒學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孔子文化獎”。
“龐朴先生有著強烈的文化自覺,他一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學典表示,龐先生是近30年來儒學復興的主要推動者和引領者。
王學典說,龐朴先生的去世是中國儒學研究、思想史研究、傳統文化研究的重大損失,留下的空白在很長時間內很難被填補。
龐朴先生和藹可親,頗有儒者風範。龐朴先生和藹可親,頗有儒者風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